首页 优秀范文 通讯实习计划

通讯实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7 09:51:09

通讯实习计划

通讯实习计划第1篇

1 台湾数位落差之现状

200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注意到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因信息科技取用的不平等,以及在资源上、能力上的差距,并着手在全世界,进行各国数位落差现象的研究,并依研究结果分析、整理和归纳后,将数位落差定义为:“不同社会经济层级的个人、家庭、企业及地理区域,在接近使用信息与通讯科技,以及在网际网路上从事各种活动在机会上的落差现象”[1]。

台湾的信息应用效能是信息与通讯科技的发展,一直是台湾政府非常重视和积极推动的政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报告通过网络就绪指数(NRI)对全球148个经济体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台湾全球排名第12,在亚洲排名第4名[2]。虽然如此,人口、政治、经济、科技资源的都市集中化,仍造成台湾城乡间的落差。

2 偏乡数位关怀计划缘起

政府为消弭数位落差以均衡城市与偏乡的数位应用,推动全国民众的数位人权,建设数位台湾,行政院自2004年3月起,正式将“缩减数位落差”列为国家重要政策,并纳入数位台湾计划,参与部会达10余多个,其范围涵盖“缩减城乡数位落差”、“缩减产业数位落差”、“缩减国际数位落差”三层面,指派教育部负责整合协调各部会资源,并执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通过在偏乡设置提供给民众使用的信息网路学习环境,带动偏乡在地的发展。

为配合行政院缩减数位落差政策,2012年起执行“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第一期(2005―2007年)为“缩减数位落差”,第二期(2008―2011年)为“创造数位机会”,第三期(2012―2015年)为“深耕数位关怀”,积极协助偏远地区民众、弱势学童信息应用与数位服务。

“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的执行以数位机会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简称DOC)为核心,教育部在全台偏远地区设置数位机会中心,从基础建设、数位教育、数位营销、文化典藏及社会关怀之营运及辅导、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藉由数位基础环境建设,培养当地民众信息基础能力及素养,希望社区在建立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激荡出地方发展的创意,并藉由信息志工的导入,为当地居民带来实质上信息能力的提升及扎根的辅导,逐渐发展出地方特色营运模式。另外,补助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数位学伴在线课业辅导服务及招募民间与结合部会资源,致力缩减群体间与城乡间之数位落差,达到提升民众的信息能力,与世界沟通零距离,创造更多的数位机会,拓展偏乡永续发展新契机。

3 数位机会中心(DOC)

台湾教育部为推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在全国各个偏远乡成立数位机会中心,以提供免费信息与通讯科技给民众使用,并定期开设信息课程,以提升当地民众的信息素养。兹将数位机会中心的计划起缘、目标及架构详述如下。

3.1 计划目标

教育部“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旨在帮助偏乡地区的民众,提供其信息科技近用的机会。而这项计划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需结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以及民间企业、团体、组织的资源,才能竟其功,此一计划的目标在于以下几点。

(1)结合各部会和民间资源,运用数位机会中心提升偏乡民众信息素养。

(2)结合本部和民间资源共同推动国民计算机,照顾弱势户享有公平的信息科技环境应用机会。

(3)偏乡数位学伴提供学生信息教育与学习扶助,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质量。另藉由大专学生对学童的教育与陪伴,培养其对社会弱势族群的关怀情操。

(4)招募信息志工协助乡镇社区文化典藏、乡镇社区产业营销、以及乡镇民众信息素养培训等工作。

台湾对于缩短偏乡地区数位落差计划之设计,并不仅是针对硬体基础建设,还纳入了社区营造、资讯教育、社会服务、文化典藏、产业发展及电子化政府等多方目标,期透过多元化的发展方针,除了缩短因城乡差距造成的数位落差之外,同时可协助偏乡地区创造属于在地的数位机会。

3.2 主要工作项目

(1)补助偏乡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

(2)整合及推动以数位学习加速偏乡民众信息应用能力。

(3)建立跨部会推动机制、推动民间团体参与协助偏乡的发展。

(4)建立数位服务辅导机制。

(5)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

(6)建立数位机会中心评估机制。

3.3 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

建置数位机会中心的目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脑教室,而是一个具备永续发展的资讯平台。数位机会中心是“智慧台湾”公平数位机会分项计划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中,即为重要的一环,其规划是透过社区数位基础建设,以提供偏乡地区公平的资讯近用机会、配置资讯应用素养及改善资讯生活应用。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如表1。

由推动计划的组织构架可见,通过整合政府及民间力量及资源,期待能为缩短偏乡数位落差带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从计划工作项目可见,数位机会中心的建置,企图形成一种可持续营运的模式,通过硬件设备的构建、各种机制的运作、典范的建立等,协助数位机会中心的永续运作。

3.4 数位机会中心的功能及延伸服务

每个数位机会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为当地提供资讯素养培训,而经济行功能、文化性功能、社会性功能、照护性功能、教育性功能、服务性功能则为社区需要提供的延伸性服务,每个数位机会中心可根据所属社区的特色自主规划。

在教育面上,藉此强化社区民众的信息素养,发展偏乡民众终身学习的管道与机制,以开创偏乡永续发展的机会,并提供中小学远距、在线或实体学习辅导机会。在社会面上,藉此建构社区信息与通讯科技基础建设,强化政府及公共信息服务,提升民众对政府公共资源的应用率,并以此强化偏乡社会与都市数位机会的接轨,让民众透过网络,拥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经济面上,藉此提升偏乡民众网络营销能力,协助偏乡民众将农特产品,通过网络来营销,以减少中间商的剥削,扩展其销售管道;并协助民众发展当地观光产业,透过网络营销,吸引更多的外地观光客到本地消费,以提升偏乡民众的经济条件。在文化面上,藉此提升当地民众数位典藏的能力,将当地的文化、古迹、传奇、佚事及历史故事,通过文字、影像或影片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通过网络的功能,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

3.5 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课程

根据上课对象的资讯素养和水平,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进阶班、种子师资、经营管理培训班、志工培训班,开设课程的内容总结如图1。

通讯实习计划第2篇

21世纪,互联网经济和数字产业快速崛起,为信息技术革命增添新的动力。为提高整体效率,2001年台当局将原“行政院”下属“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资讯发展推动小组”和“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小组”合并,改为“国家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NICI小组”),成为专职推动台湾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构。

该小组制定了“台湾通资讯基础建设安全机制计划”,并完成“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政府资讯公开法”及“电子签章法”,并规划完成“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同年12月,由“行政院”正式颁布实施。该方案系以台湾电子化为发展愿景,希望运用资讯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政府,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资讯化优质社会。2002年,“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该方案中的电子化“政府”、产业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基本建设等四大领域,扩大为“数字台湾”(也称“e-台湾”)计划。同年5月,“e-台湾”被正式纳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

“e-台湾”是推动台湾走向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集大成的规划,以勾勒资讯化优质社会的蓝图为基础,推动岛内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产业电子化、电子化“政府”及网络化社会,其目标是运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的“政府”,提升产业竞争力,建构高品质的资讯社会与创造智慧运输环境,以加速带领台湾迈向知识新经济。

“e-台湾”计划的整体预期效益可分为经济面、“政府”服务面、资讯应用面与基础建设面等四大层面。在经济方面,通过“e-台湾”计划的推动,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e化服务业总营业额达3000亿元新台币,协助弱势企业扩增整体营业额400亿元,产业e化率达60%,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例达15%;在“e化政府”服务方面,提供600项上网服务,5年内公文交换率达到55%,民意满意度达75%;在资讯应用方面,除上述信息化社会与“e化政府”指标外,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将达到全球前10名;在基础建设方面,上网人口总数比例达到50%,其中宽带上网人口比例达到35%,南北主要骨干频宽达1150GB/秒,国际海缆频宽达250GB/秒。

此外,该计划还提出建设高科技服务岛的资讯系统,建立大型数字内容资料库及多媒体园区,发展网络多媒体产业,将游戏产业为台湾发展“数字育乐产业”的先导产业,设立专责推动机构、游戏学院、创业育成中心等;以无线通讯技术发展成为“高科技服务岛”,涵盖互联网、软件等,建立开放式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发移动电话的服务、产品及软件。

这项计划后来经过2004年6月的修订,调整为“600万户宽带到家”、“e化生活”、“e化商务”、“e化政府”及“缩减数字落差”等五大架构、58项子计划,包括推动无线宽带网络、建立安全的资讯通信环境、“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数字娱乐计划”、“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计划”等许多内容。

到2003年底,台湾宽带用户数已达304万人,辅导中小企业宽带e化达1125家,并正式开放IPv6影音平台。电子商务方面,带动岛内重点产业共600家厂商投入新台币10亿元,参入并推动产业协同设计,建立农业知识管理入口网站和多项专业知识数据库,以及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相关网站,以提升台湾农业与中小企业的知识积累、管理、传承、流通与应用的能力。在资讯社会推动方面,2003年完成2881项、超过1万小时的网上教材。在培训专业人才方面,发放4.5万张医疗凭证IC卡,在上百个偏远地区建立公共资讯服务站及资讯服务网站,并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共同转播系统,以促进数字娱乐发展。完成建立智慧运输走廊路况动态资讯系统雏形,协助建立重点都市交通控制系统,补助重点都市购置智慧型大众运输工具并促进交通管控与服务改进,提升交通资讯中心的服务能量。

“M-台湾”

2003年11月,“NICI”小组鉴于国际市场整合移动电话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的趋势,以及台湾无线区域网络设备产量及手机用户普及率均为世界第一的优势,又提出“移动台湾应用推动计划”,即将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结合而形成“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从当局、企业、家庭到个人,在任何地点,运用任何设备都可联网,随时随地方便取得资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生活便利,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质。

该计划被时任“行政院长”游锡医邮埽将其修改为“移动台湾”(也称“M-台湾”)计划,放入自己的“五年五千亿新十大建设”规划中,提出打造“移动台湾,应用无限,跃进新世界”的愿景,使台湾从e化进步到M化。具体计划分为“内政部营建署”负责执行的“宽带管道建置计划”及“经济部工业局”负责执行的“移动台湾应用推动计划”两部分,预算投资370亿元新台币,分5年(2004~2008年)时间执行。

其中在基础建设方面,计划以都会区或特殊地区为主要推动区域,再渐次普及全岛。由台当局结合企业需求,以公共建设经费建设6000公里宽带区域,提供固定网络、有线电视及移动电信企业等承担、铺设光纤。在移动通信服务方面,完备基础建设,累计完成建立10个移动城市、15个移动专区,并建立10项特定当局机构(工业区、会议中心等)移动服务。在移动生活方面,创造便捷民生,提供创新生活应用服务,构筑优质化民众生活,主要分为“M-民生”、“M-社区”、“M-娱乐”及“M-照护”等4项,累计建立15个示范生活圈、25个“M化社区”、15个“M化娱乐”服务示范应用点及30个“M化照护”专属机构。在移动学习方面,从校园服务出发,突破空间极限,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带动数字化终身学习,累计完成25个学校及其校外无线区域网域漫游示范应用区,包括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艺机构应用服务示范移动学习项目,藉此提供民众在住、行、育、乐、医、利、购的多样化无线宽带应用服务并带动通讯产业的发展。

“新十大建设”计划因所需投资金额巨大,在游锡胰文谖茨芡ü台“立法院”审议。直到2005年6月谢长廷上任后才得以推行,总共编列755亿元新台币预算,计划5年内布建6000公里网线,2009年建设完成后,将可整合移动上网与无线上网,达到全台双网无缝的环境,并扩及到移动生活、移动学习等一系列无线宽带应用服务,届时可以培养岛内上中下游相关厂商的合作机制,提升台湾通讯产业能力,使自己生产的无线宽带终端设备自制率达80%以上,打造世界第一的双网应用服务环境,带动第三个兆元通讯产业发展。

然而事实上,“新十大建设”没有一件能够真正完成。特别是“M-台湾”计划,不仅进度严重落后,而且频频发生图利特定厂商的弊案。

依据台湾“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所做的统计调查,截至2006年底,台湾宽带上网户数已达533.18万,其中固网的宽带上网用户约477.29万,3G网卡用户约3.04万,3G手机上网约52.85万。到2010年底,宽带用户数达786万,家庭上网普及率达78.7%,学校、官方机构上线比例都是100%。

另一与民众宽带上网息息相关的“网络身份证”推动项目,截至2006年底,总共发证量已超过104万张,该证件提供民众使用功能有841项,提供机关内部使用功能有311项,上网使用人次超过680万人次,民众可以凭证上网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在“e化生活”方面,已建立完成北、中、南、东部地区10个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播站及9个改善站,数字电视人口涵盖率已达71.8%。在“e化交通”方面,使用“全台路况资讯中心即时路况资讯广播服务”年度人数累计已超过210万人次,另有59家加值服务机构、43家广播电台申请使用。

在“e化商务”方面,已在纺织、石化、电子电机、资讯、车辆、机械、钢铁、造纸和食品等九大重点产业中建立50个高效率电子化产业供应链体系,带动近8000家厂商建立电子化协同运作机制,健全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应用环境,增加产值降低成本效益达70亿元以上。完成“电子发票整合服务平台”建设,并在2006年12月正式上线,当年推动2家加值服务中心及3家B2C企业与该服务平台连接整合,签署电子发票总共66万张。

在“e化政府”方面,共有14,948个机关单位参与“政府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每月进行约200万件公文交换作业,一年节省纸张及邮资费用约2亿余元新台币,且大幅缩短公文传递时间。截至2006年底,使用电子交换比例达到72%,其中“行政院”所属一级机关公文电子交换已达86%。

台当局为深化网络便民服务,还先后推出“交通速派服务”、“政府就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民众e管家服务”等15项创新e化服务项目。根据“研考会”年度调查,民众对“e化政府”满意度达到72.7%。

针对数字落差严重地区,截至2006年底,台当局累计建立了61处“数字机会中心”、140个上网据点、43个部落图书资讯站。结合民间资源,共募集市价约8000万元的各类软件,分配给各“数字机会中心”、重建区低收入户与原住民学校。依据“研考会”2006年的调查,台湾原住民使用电脑的比例由原先的44.5%大幅提升为62.7%,使用网络的比例由39.9%上升为55.4%。

在缩减产业数字落差方面,截至2006年底,累计有1.6万家企业建立宽带连网,3.2万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造20亿元新台币商机,同时带动资讯服务企业8亿元以上商机。

“M-台湾”计划也取得多项成果,如在基隆、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21个地方政府及南部科学工业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兴建约2220公里的宽带光纤网;启动32个移动生活及学习应用项目,包括在万芳医院及台北医学院等开展移动健康照护服务,在南投县仁爱乡、台南县后壁乡、花莲等偏远地区开展移动医疗服务,以及开展农业二维条码应用服务、交通治安监控服务等。

岛内无线上网人口由2005年的195万人提升至2007年的276万人,并带动投资80亿元新台币,产业链投资厂商132家。到2009年,移动上网用户达到166万。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带动下,移动上网已渐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使得3G带宽不敷使用,因此除了终端设备外,以LTE及WiMAX为主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及技术)设备及应用成为各厂家竞逐的市场。

自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并建设基于WiFi(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Mesh网络,也叫“无线费城计划”后,台湾也开始建设“无线城市”,第一阶段选定台北,最初口号是“多用网络、少用马路”;随后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进行了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布建工作,口号也变为“数码城市、移动台北”。2007年,台北市当局又提出“智能城市、优质生活”的设想,目标是将台北市建成全球第一个“无缝通讯城”,推动涵盖电子政务、网络化市区与数字化生活的“电子化智能城市”计划。

“U-台湾”

目前,台北市已完成包括市内42条主要干道、广达134平方公里、90%人口覆盖率的无线宽带网络基础建设,经国际认证机构验证为“全球最大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城市”。市民不需要回家或去网吧,只需要购买相关账号或上网卡,便可以用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在台北街头随时随地享受网上冲浪的,实时获取各种公共信息,如寻找空余停车位、随时了解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提前收到公交车到站预报等;市民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直接连通“无线市长信箱”,使各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意,做出正确决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台北馆”采用了3D剧院、未来走廊、互动情境体验的方式,搭配虚拟的台北市影像,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无线台北”的数字生活,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一阶段台北市力推的项目是无线网络应用,例如台北市“文化局”的数据收藏、线上动物园、“交通局”智能型交通系统、“卫生局”的紧急救护服务,则预计安排在下一阶段的计划中。另外,台北市还打算在远期开通“数字家庭联络簿”服务,结合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技术,家长们可以随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动态,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人身安全管理。

除台北外,台湾岛内其他城市也对发展无线宽带跃跃欲试,积极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台中市的“数码台中无线网络宽带城市计划”、高雄市的“M台湾高雄计划”等,但这些城市的进展皆不如台北市成熟。

随着无所不在的运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的发展,未来无线与有线网络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特别是WiFi、WiMAX、4G等先进通信技术的推出,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融合、3C电子产品的数字汇流,促成服务随手可得的“优质网络社会”的到来。“NICI”推动小组于2006年12月推出“国家资通讯发展方案(2007~2011年)”,提出未来台湾资通讯建设所要达到的是通过随手可得的e化服务,建构成为一个安全便利的安心社会,亦即“优质网络社会”(也称“U-台湾”)。

所谓“优质网络社会”的核心概念包括:1.网络汇流,即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并连通不同网络系统,以达到物件无缝连网的目的;2.感知环境,即建设有线与无线的感知网络,配合如RFID等电子标签的应用,达到物联网的目的;3.人机连动,即为使民众能确实享受到ICT应用带来的便利,科技产品必须具有人性化界面,如智慧型家电设备;4.创新服务,即由使用者的观点出发,并重视非PC族群的感受,规划符合民众需求的创新应用服务,以科技化服务解决生活议题;5.安全信赖,即维护资讯通信安全以及资讯伦理(隐私、著作权、网络色情、垃圾邮件),使民众能安全与安心的使用各项创新应用服务。

为达到上述发展愿景,“NICI”推动小组提出要积极规划资通讯关键技术应用,以推动物联网建设,普及科技化服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议题,为岛内科技化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使台湾成为世界优质网络化社会应用典范。

“智慧台湾”

2008年上任后,规划“爱台十二建设”,其中的“智慧台湾”一项把“M-台湾”和“U-台湾”的内容稍加修改后纳入,并由“行政院”成立“智慧台湾发展推动指导小组”加以全面推行。

所谓“智慧台湾”包含“文创社会”、“智慧环境”、“优质生活”、“多元人才”4个方面。其中,“文创社会”系推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旗舰计划,包括辅助跨领域的数字艺术、表演艺术的合作计划,以科技协助完成艺术创作,并将听觉及视觉类均纳入数字艺术创作推动范围;推动科技与人文跨领域数字互动展示研发计划,推动全球资讯网国际观光行销与民众美学培养计划,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素材授权与商品交易网络商务营运机制;协助企业拓展文创产业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资源;推动国际参展,加强文创品牌国际曝光;推动博物馆及数字典藏应用文化品牌与商品开发;运用资讯通讯科技,结合表演艺术资讯及地方特色文化,建立文化电子地图等。

在“智慧环境”方面,要建立流畅交通路网服务与无缝公共运输服务,提升即时路况资讯涵盖范围;善用台湾资通讯科技优势带动智慧交通,成为国际车载产品供应地;通过随手可得的e化服务,建立台湾成为安心社会;2012年前宽带网络涵盖率达80%;推动“智慧台湾-交通管理及资讯服务系统的建立与推广计划”;推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及交通电子票证;推动车载资通讯系统研发及应用;积极研发车载前瞻技术、参与车载资通讯国际标准制定,建立落实市场的场测环境;设立车载资通讯产业推动小组;推动WiMAX宽带服务;加速建设光纤接取网络;规划无线电频谱最佳化;协调收回无线电视模拟频道与规划开放数字电视。

在“优质生活”方面,要求在2015年之前开发5种生活应用服务模式,促成60家厂商投入整合应用展示;发展整合式远距健康照护服务模式,成为亚洲远距健康照护服务的先驱;2013年前串连60家以上医疗照护机构,建立整合式远距照护资讯网络;2013年完成推动社区式、居家式及机构式远距照护,提供本地化的服务;2013年完成制订并推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照护记录与远距照护资讯交换标准;2013年达到培训1200名科技化照护跨领域整合人才;2012年之前发展出5种智慧生活科技应用;通过科专计划协助智慧居家生活技术研发,推动智慧建筑认证机制,成立5项智慧生活科技应用及服务建置试验区,完成推动智慧生活科技应用及服务,成功完成1件试验区案例。

在“多元人才”方面,要求培育智慧环境与优质生活领域具应用整合与创新能力的跨领域人才;2016年民众上网普及率达80%,建设中小学校共享式低功率无线网络环境;建立公共资讯据点及提供电脑借用服务;培养劳工数字应用能力;延伸宽带网络基础建设至更偏远的离岛及部落;建立需求导向的社区数字创新发展机制;推动“资讯人”服务;组织大专校院志工队,协助社区公共资讯据点运营与推动民众数字化应用;研发网络学习教材;参与国际社群资源分享以达成国际接轨;推广数字教学资源分类标准及公用授权机制等。

为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台当局于2008年正式启动“优质网络政府”计划,分4年(2008~2011年)执行,包括四大主轴,共有10项“旗舰计划”,目的是统一整合各机关部门分散建立的e化服务,简化与整合服务流程,改进提升服务效能,在着重社会关怀的前提下,无缝提供民众优质的服务。

截至目前,该计划在资通讯基础建设、创新便民服务、公平数字机会等方面均取得不小成效,在世界经济论坛(WEF)2013年至2014年全球资讯科技报告“政府网络使用度”与“政府网络整备度或效率”评比中居世界第3名及第5名成绩。

如在为民众服务方面,当局门户网站提供资讯查询、网上申办与民众双向沟通三大服务,设立专属主题馆,针对儿童、老人、学生、妇女等族群提供分众服务,会员数已达213万人,每月网页浏览超过1000万次,民众满意电子化“政府”入口网服务达76.8%。另外,当局门户网站还提供跨网络平台与机关的整合机制,共计链接整合158项网上申办服务,电子付费平台提供各机关税费及学杂费网上交费渠道,4年累计电子付费交易金额达422.7亿元新台币。

在综合所得税扣除额单据电子化作业方面,可以网上提供378个部门扣除额资料,除便利民众搜集相关单据、节省申报时间之外,还节省扣除额单据打印及寄送成本,获得民众好评,目前网上申办比例已达98%以上。

工商行政服务门户网站整合商工登记及商工资料加值应用等服务,推行单一窗口服务,简化企业申办流程,已有7万余家企业使用G2B信息传递及电子公文交换,每年传递电子公文60多万次。

企业辅导网提供单一窗口辅导资讯,每年为3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投资台湾门户网站提供多国语言投资及申办流程辅导资讯及各国投资咨询服务。

通过“e管家”服务系统,构建开放式“政府”信息平台,主动将服务信息递送到符合民众使用习惯的数字资讯工具。建成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包括62个数据库的整合查询,并完成全部台湾重要档案(包括重大政治事件档案和1949年以前档案总计230多万页)数字化工作,还可提供全部数字视听档案供民众阅览。

“政府e公务”系统运用整合创新及主动服务方式,提供公务信息、整合通讯及决策支援等三大类服务,每月平均提供60万则以上公务信息。同时,配合“政府”资讯改造,推动以县市当局为核心的整合性公文系统,已有624个当局机关部门实施公文网上签核,共建成48个公文交换统合中心系统,使用机关达8,424个,大幅提升公文电子交换效能,每年公文电子交换总件数约4500万件,全年可节省邮资2.25亿元、人工处理费用5.75亿元,合计8亿元新台币。

在推动资讯服务无障碍方面,共协助85个社区成立上网服务处,辅导设立291位社区“资讯人”,协助弱势族群或中高龄民众上网。依据调查,目前岛内个人上网率达72%,家庭连网率82.5%,移动上网人数占70.4%。

目前,台当局正在接续实施第4阶段“优质网络政府计划”,分5年(2012~2016年)执行,将着重于移动化、个人化应用与全程服务,以对内提升运作效率、对外增进为民服务品质,并兼顾社会关怀与公平参与等三方面为核心,期望落实“服务无疆界,全民好生活”的愿景,实现提供跨域优质服务、建构绿能共享环境及促进公平参与机会三大目标。

为此,台当局制定五大推动策略,包括:构建多元服务环境,即发展可携式移动装置上随手可得的电子化“政府”服务,过去以文字和图片进行沟通的方式将改为以影音与即时信息方式进行;主动递送当局资讯,即时将所需求服务送到需求者手中;集中资源有效管理,通过云计算、无线网络、移动设备等,进一步创造公共价值;增进互动信赖连结,强化电子化“政府”法制作业(个人资料保护)及完备技术规范;有效串联社会网络,提供社群服务机制,增进民众参与及沟通效率。具体推动内容包括:“政府”云端应用服务、扩增基础数据库、主动全程服务、移动电子化“政府”、结合社会网络、e化服务宅配到家等“旗舰计划”。

网络基础环境建设

根据台湾资策会的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底,台湾经常上网人口约为1107万人,与前一季持平,相较2011年同期相比则增加10万人。台湾有线宽带上网总用户数约为536万户,连网人口普及率超过83%,其中光纤上网在业者相继推出下载速率为20M、50M等高速宽带上网资费促销方案,已跃居为岛内上网的主流技术,用户数约为273万,占全部有线宽带用户数达50.9%;xDSL用户则持续衰退至160万,比例仅29.8%;而电话线调制解调器的用户数则增加至103万,占总宽带用户约19.2%。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宽带网络接取速度已开始进入升级的质变阶段,用户连线速率大于8M的占比已达62%,预估未来这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使用FTTx的用户数也将持续大幅增长。

为了有效缩短台湾城乡网络差距,近年来台当局积极着手布建北部以外地区的无线网络,包括在中南部以及东部等地的各级学校与乡镇图书馆内设置无线网络热点,以提供民众更便利的无线上网环境。根据台湾网络资讯中心于2013年4月所做的《2013年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显示,台湾地区12岁以上民众,共有58.98%(1225万人)的人曾经使用过无线上网,其中在以台北市比例最高,达70.32%,新北市次之,约占65.01%,台中市、高雄市及台南市则分别为62.71%、57.28%及52.60%;地区别则以北部地区为最高,占65.19%,其余各地区则都在48%以上。

若进一步分析无线上网使用者的性别及年龄,则可发现男性占60.03%略高于女性的57.93%;20岁至24岁的使用者则是目前无线上网用户的主要年龄阶层,比例高达89.40%,其次则为25至34岁的87.03%,以及15至19岁的79.65%,55岁以上的比例最低,仅有18.39%。而在《个人近半年内曾使用过无线上网》的调查里更可发现,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慧终端的普及,加上各地方当局大力推动免费无线WiFi热点,民众对于利用无线进行上网服务的使用比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至2013年4月共计有1143万人曾在半年内使用过无线上网服务。

通讯实习计划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管理,则需要依据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各部分的物质要素进行正确分配,力求各种物质要素得到最良好的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某些物质要素进行必要的改变,依据电脑电子通讯讯息、技术建设的工作的进度及安全要求来完成整个电脑讯息、技术工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遍及,社会各行业对电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是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有利于各种工程工程的管理,也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另外电脑电子讯息、管理还可以对各种工程讯息、进行快捷的存档、获取、交流和处理。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讯息、技术时需要有效地利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发挥电子讯息、技术的最大作用,依据不同工程的管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动态改变,使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信息保护工作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记笔记的方式来开展,这种传统的讯息记录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特长,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手工记录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复杂的讯息保护。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能够让讯息记录更加快捷方便,其是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快速传送,最大限度降手工抄写的部分,能够更好的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而且还能够对相关讯息进行更好的存储与管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特长能够弥补传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对讯息保护部分的不足。

1.2工程管理计算

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这类精算必须要最大限度保障其精确性才能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本身的计算精确性就非常高,能够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率,将电脑电子讯息技术运用到工程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其计算上的特长,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3工程规划

整个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中工程规划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国很多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其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更加规范。但是这样的工程建设必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为了让工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规划,从而实施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管理中对电脑电子讯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工程规划更加有效率,保障工程规划的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导向作用。利用电脑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物质要素共享,借助更多先进的经验,对当前工程管理实施更好的规划。

1.4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中坚力量,竞争的激烈程度毋庸置疑。如果企业想要想要在困境中生存,就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工程管理而言,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作进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很多现代化的软件和工具,利用这些软件工具,批量操作的技能,可以很方便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现代的建筑公司,仍然固步自封,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管理方式,必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

1.5提高管理效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很多软件和工具设计上都很简洁和人性化。软件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相比于人工,机器可以批量操作,而且速度远远高于人类。得益于这些优点,当今很多大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合理的而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可以提高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处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2.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若要在工程管理中更好的成长与使用,必须要配置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全面讲解电脑电子讯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将工程管理学识与技能充分把握,才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电脑电子讯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要更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要善于学习,加强实践,从而更好的保障技术上的创新。

2.2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3、结语

目前,我国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理论学识掌握部分比较匾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理论学识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理论学识部分的学习,逐渐完善电脑电子讯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理论学识。理论学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不断学习理论学识,可以让后续的研究者有更多的经验借鉴,让广大研究者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工程管理更好更快成长。

作者:韦仕正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张禹峤.黑龙江科学.2014(03)

通讯实习计划第4篇

【关键词】协同育人 应用型 培养模式 通信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04-03

近几年,独立院校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中“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联合高校与企业,整合教育和产业资源,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高校与地方亟须解决的课题。通信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本文试以下面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独立院校校企合作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通过与中兴通讯、桂林优利特、广西英伦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采取共建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共建和顶岗实习等多方面、多形式深入的合作,在合作中逐步完善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

一、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国的通信产业经3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已经由技术驱动,资源驱动过渡到了业务驱动,运营商以及制造商需要大量的网络规划、工程技术、研发、维护、行业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人才,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环境及课程却不能完全满足业内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行业与技术、技术与实际、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相当严重,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对国内工程人才的需求。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企业用人需求的矛盾,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与优秀通信企业中兴通讯合作,共同建设中兴通讯实训中心(见图1)。实训中心由LTE 4G仿真教学系统、程控交换实验平台、数据网络实训平台、光传输实验平台、光接入实训平台组成,可开设程控交换系统、光传输系统、LTE 4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网络系统等四大方面的课程;并能提供企业对应工作岗位的中兴通信产品工程实训(见表1)。

通信工程专业依托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借鉴中兴通讯先进的培训设施、规范的培训管理、优秀的讲师队伍及其20年的专业培训经验,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就业为目标,改进教育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结合企业成熟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共同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实训中心采用先进的企业化教学模式,结合通信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工程案例式实训课程体系;实训中心教师均由信息工程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中兴通讯企业接受系y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兴通讯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的教师担任。学生在实训中心通过系统的专业实训,可以学习中国电信网络现网运行的程控交换、光传输、接入、数据网络等电信网络的基本组成、电信网络的基本机构以及电信网络的基本信令流程等一系列电信基础知识以及电信基础技术原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社会应用实现同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信网络方案规划,网络通信自我设计,通信网络产品自我选用,通信网络环境自我配置与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思想意识,锻炼学生进入科研与工程实践的能力,系统地培养学生通信工程网络的调试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融合企业培养模式,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细化学生专业能力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专业职业技能(见图2)。

学校主要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及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工程实训和生产实习使学生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发挥企业特点和优势,积极邀请企业参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全过程优化,尤其是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理论课程方面:专业必修课中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现代光纤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基础等四门课程均采用中兴通讯培训教材。专业实践课程方面引入中兴通讯企业实训教程,如通信设计实践、企业局域网组建、光接入网络实训、移动基站建设。这些课程内容和教学做了全新改革,均采用中兴通讯学院MIMPS企业教学法(见表2)为指导。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将通信技术教材的内容模块化(Modularization),在教学过程中把通信技术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提炼分层为任务模块,强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如程控交换技术学习分为四大任务模块。教师以实训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职业技能,并采用相关的仿真教学系统辅助教学,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充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前进行了通讯企业工程师培训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又具备毕业后立即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能力。学院还不定期邀请优秀的企业工程师来校讲座,促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共同提高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的培养。

三、以“项目+平台”和“实习+就业”共建校企育人模式

针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3”即为学生在校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及必要的专业实验和实践,期间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并且有一个学期依托校内中兴通讯工程实践中心,进行“项目+平台”校企合作育人培B,在实训平台上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实现教学和企业实训的统一,有利于师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则为大四到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采取“实习+就业”校企育人模式进行培养。企业面向学生招聘信息,如岗位要求和待遇等,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通过面试等环节竞争上岗,再进入企业进行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学生带着企业问题完成科技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学生管理实行双导师制、绩效由双方考评。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并优先聘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就业。

目前,广西英伦、桂林优利特、广西超讯等都与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合作建立了“实习+就业”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人员、通信技术员、生产技术员等岗位,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中兴通讯实训中心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近三年,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年就业率在 92%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用人单位如广西联通、广西广电、桂林优利特、广西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英伦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综合素质方面满意度评价很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近几年,通信工程专业基于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中兴通讯、桂林优利特、广西英伦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采取共建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共建和顶岗实习等多方面、多形式深入的合作,发挥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和社会影响,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优秀人才,企业也为学校提供较好的社会服务实践场所、新技术、新理念,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前军,陈东初,袁毅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高诚辉,杨晓翔,温步瀛,钟春玲.全方位协同育人 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通讯实习计划第5篇

关键词:“偏乡数位关怀” 数位落差 数位机会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21-02

1 台湾数位落差之现状

2001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注意到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因信息科技取用的不平等,以及在资源上、能力上的差距,并着手在全世界,进行各国数位落差现象的研究,并依研究结果分析、整理和归纳后,将数位落差定义为:“不同社会经济层级的个人、家庭、企业及地理区域,在接近使用信息与通讯科技,以及在网际网路上从事各种活动在机会上的落差现象”[1]。

台湾的信息应用效能是信息与通讯科技的发展,一直是台湾政府非常重视和积极推动的政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报告通过网络就绪指数(NRI)对全球148个经济体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台湾全球排名第12,在亚洲排名第4名[2]。虽然如此,人口、政治、经济、科技资源的都市集中化,仍造成台湾城乡间的落差。

2 偏乡数位关怀计划缘起

政府为消弭数位落差以均衡城市与偏乡的数位应用,推动全国民众的数位人权,建设数位台湾,行政院自2004年3月起,正式将“缩减数位落差”列为国家重要政策,并纳入数位台湾计划,参与部会达10余多个,其范围涵盖“缩减城乡数位落差”、“缩减产业数位落差”、“缩减国际数位落差”三层面,指派教育部负责整合协调各部会资源,并执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通过在偏乡设置提供给民众使用的信息网路学习环境,带动偏乡在地的发展。

为配合行政院缩减数位落差政策,2012年起执行“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第一期(2005―2007年)为“缩减数位落差”,第二期(2008―2011年)为“创造数位机会”,第三期(2012―2015年)为“深耕数位关怀”,积极协助偏远地区民众、弱势学童信息应用与数位服务。

“偏乡数位关怀推动计划”的执行以数位机会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简称DOC)为核心,教育部在全台偏远地区设置数位机会中心,从基础建设、数位教育、数位营销、文化典藏及社会关怀之营运及辅导、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藉由数位基础环境建设,培养当地民众信息基础能力及素养,希望社区在建立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激荡出地方发展的创意,并藉由信息志工的导入,为当地居民带来实质上信息能力的提升及扎根的辅导,逐渐发展出地方特色营运模式。另外,补助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数位学伴在线课业辅导服务及招募民间与结合部会资源,致力缩减群体间与城乡间之数位落差,达到提升民众的信息能力,与世界沟通零距离,创造更多的数位机会,拓展偏乡永续发展新契机。

3 数位机会中心(DOC)

台湾教育部为推行“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在全国各个偏远乡成立数位机会中心,以提供免费信息与通讯科技给民众使用,并定期开设信息课程,以提升当地民众的信息素养。兹将数位机会中心的计划起缘、目标及架构详述如下。

3.1 计划目标

教育部“创造偏乡数位机会计划”,旨在帮助偏乡地区的民众,提供其信息科技近用的机会。而这项计划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需结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以及民间企业、团体、组织的资源,才能竟其功,此一计划的目标在于以下几点。

(1)结合各部会和民间资源,运用数位机会中心提升偏乡民众信息素养。

(2)结合本部和民间资源共同推动国民计算机,照顾弱势户享有公平的信息科技环境应用机会。

(3)偏乡数位学伴提供学生信息教育与学习扶助,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质量。另藉由大专学生对学童的教育与陪伴,培养其对社会弱势族群的关怀情操。

(4)招募信息志工协助乡镇社区文化典藏、乡镇社区产业营销、以及乡镇民众信息素养培训等工作。

台湾对于缩短偏乡地区数位落差计划之设计,并不仅是针对硬体基础建设,还纳入了社区营造、资讯教育、社会服务、文化典藏、产业发展及电子化政府等多方目标,期透过多元化的发展方针,除了缩短因城乡差距造成的数位落差之外,同时可协助偏乡地区创造属于在地的数位机会。

3.2 主要工作项目

(1)补助偏乡低收入国中小学学童家户家户拥有国民计算机。

(2)整合及推动以数位学习加速偏乡民众信息应用能力。

(3)建立跨部会推动机制、推动民间团体参与协助偏乡的发展。

(4)建立数位服务辅导机制。

(5)建立信息志工服务与管理体系。

(6)建立数位机会中心评估机制。

3.3 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

建置数位机会中心的目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脑教室,而是一个具备永续发展的资讯平台。数位机会中心是“智慧台湾”公平数位机会分项计划创造偏乡数位机会推动计划中,即为重要的一环,其规划是透过社区数位基础建设,以提供偏乡地区公平的资讯近用机会、配置资讯应用素养及改善资讯生活应用。数位机会中心推动组织构架如表1。

由推动计划的组织构架可见,通过整合政府及民间力量及资源,期待能为缩短偏乡数位落差带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从计划工作项目可见,数位机会中心的建置,企图形成一种可持续营运的模式,通过硬件设备的构建、各种机制的运作、典范的建立等,协助数位机会中心的永续运作。

3.4 数位机会中心的功能及延伸服务

每个数位机会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为当地提供资讯素养培训,而经济行功能、文化、社会、照护、教育、服务则为社区需要提供的延伸,每个数位机会中心可根据所属社区的特色自主规划。

在教育面上,藉此强化社区民众的信息素养,发展偏乡民众终身学习的管道与机制,以开创偏乡永续发展的机会,并提供中小学远距、在线或实体学习辅导机会。在社会面上,藉此建构社区信息与通讯科技基础建设,强化政府及公共信息服务,提升民众对政府公共资源的应用率,并以此强化偏乡社会与都市数位机会的接轨,让民众透过网络,拥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经济面上,藉此提升偏乡民众网络营销能力,协助偏乡民众将农特产品,通过网络来营销,以减少中间商的剥削,扩展其销售管道;并协助民众发展当地观光产业,透过网络营销,吸引更多的外地观光客到本地消费,以提升偏乡民众的经济条件。在文化面上,藉此提升当地民众数位典藏的能力,将当地的文化、古迹、传奇、佚事及历史故事,通过文字、影像或影片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通过网络的功能,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

3.5 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课程

根据上课对象的资讯素养和水平,数位机会中心开设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基础班、资讯应用进阶班、种子师资、经营管理培训班、志工培训班,开设课程的内容总结如图1。

通过教学课程,我们可以看出,旨在给合政府及民间的资源,从信息科技近用的公平机会的观点,为偏乡地区民众开启一道信息科技近用之窗,让偏乡的弱势族群,也能有机会接近使用信息科技,以提升其信息素养,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之中。

综合观之,消弭数位落差所造成的冲击,除了持续提供资讯近用的机会,以及培育资讯素养之外,也需关注不同群体因其条件及背景,使其在资讯化社会中,可能产生的社会排除现象,而台湾所推行的“创造公平数位机会推动计划”,便是通过建置数位机会中心,逐步地缩短因城乡差别而造成的数位落差情形。

参考文献

[1] 偏乡数位推动计划[EB/OL].[2014-06-18]http://itaiwan.moe.gov.tw/.

通讯实习计划第6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院团委、校学生会交给我们的任务,全面做好各项活动的通讯报道工作、完善部内的工作责任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部结合实际情况的,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部内设置与分工

1、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二名、委员五名;

2、部长职责:对内进行统筹管理、分配工作;对外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和校报、学工通讯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学生会主席团以及院团委做工作汇报;

3、副部长职责:协助部长进行工作,二位副部长实行部门责任制度,各负责学生会三个部门的日常的...的活动报道,并协调委员们之间的关系;

4、委员招收:每学期初,在学生会的统一安排下进行通讯部委员招收,为学生会及我部注入新鲜的血液,扩大梯队优势。我部经仔细协商,特制定委员招新详细计划如下:

(1)我部招新严格实行差额淘汰制;

(2)第一轮初试保留8名同学进入下一轮复试,由复试最终选拔出5名新成员;

(3)我部将由分管主席、部长、两名副部长参加招新,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坚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

(4)成员要求

a.具有扎实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b.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上进心;

c.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委员平时的工作应服从部长、副部长的管理和安排,积极有效地完成所负责的工作;遇到问题应主动与部长、副部长沟通交流,并妥善处理好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以.体利益为重。

二、部内管理制度

1、例会制度:为保证信息来源的畅通和快捷以及部员之间的定期交流,我部决定每周周末举行一次部内例会。本部人员必须参加每次的例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为部门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良好的建议,部员之间更应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

2、教育培训制度:本部在新成员加入之初邀请新闻专业有经验的同学进行二至三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通讯稿的基本格式等;在新部员参加工作实践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3、奖惩制度:每学期初新部员应上交“个人工作承诺”、“个人技能发展计划”,文章中应详细陈述在本学期内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高度。在每学期末,将根据每位部员的实际表现、结合他们所定下的目标,为每位部员进行考核。

三、对于院学生会其他部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全面跟踪报道。(.年度)

我部实行“部门责任制”,副部长许成勇负责文艺部、学习部、体育部活动的通讯报道;副部长程岑负责生活的部、女生部、信访部的通讯报道工作。我部坚持“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的原则。报道稿件一式三份,一份交与活动开展部门,一份我部存档,一份投向校报、广播台等机构。

四、运动会的通讯报道工作(11月1至3号)

每年的运动会都是一年中的大事,在运动会上能否出色地为我院进行宣传与报道,关系到我院的精神风貌与声誉。对此,我部作如下计划:

1、在运动会前一个星期,公开招募运动会通讯报道志愿者,成立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

志愿者要求如下:

(1)对运动会通讯稿有大致了解;

(2)字迹清晰、书写工.;

(3)工作热情、责任感强;

2、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成员培训

关于通讯稿格式、通讯时效性等基本常识,我部将于10月29日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

3、与体育部、信息部保持密切联系

(1)与信息部联系:

a.严格遵循信息部提供的运动会人员名单进行报道,不弄虚作假;

b.及时将我院健儿的运动成绩反馈给信息部,为我院网站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2).与体育部协调通讯组成员场地、座位等问题。

4、现场报道

我部坚持1名运动员由6名通讯员负责的原则:

(1) 3名通讯员对该名运动员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分为该名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

(2) 1名通讯员跟随该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如负责短跑、长跑运动员的通讯员到跑道终点线等候),将该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迅速反馈给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的通讯员;

(3) 其余2名通讯员专门负责送稿,快速往返于报道场地和广播台之间。

5、赛后报道

我部将派出若干名小记者,对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们进行人物专访,做出“经管运动健儿特辑”,大展经管学子风.。

五、加强对我院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举措以及优秀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先进事迹报道。(11月上旬)

六、全面.访报道我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动态和经验,如学科建设与调.、教学教育改革、学分制实施与推进等。(11月下旬)

七、负责院刊中的文字编辑工作(12月)

我部特别成立院刊组,与学习部、信息部合作,全面主持院刊的编辑与发行,进行有关文章的编辑与..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部联系各级各系的辅导员,确定班级负责人,由他们向班内同学组织征稿,征稿内容待定;

2、学习部.取激励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如稿件一旦被.用就支付一定的稿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我部院刊组成员将根据院刊各版块的不同要求对来稿进行筛选和审核,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4、加强与信息部的联系,配合信息部进行文字排版工作。

回想去年,通讯部作为一个小组设于宣传部下,由于多种原因并未真正发挥多少作用;展望今后,通讯部必将在院团委、院学生会的英明领导、在密切与其他部门配合下发挥巨大作用!

通讯实习计划第7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院团委、校学生会交给我们的任务,全面做好各项活动的通讯报道工作、完善部内的工作责任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部内设置与分工

1、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二名、委员五名;

2、部长职责:对内进行统筹管理、分配工作;对外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和校报、学工通讯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学生会主席团以及院团委做工作汇报;

3、副部长职责:协助部长进行工作,二位副部长实行部门责任制度,各负责学生会三个部门的日常活动报道,并协调委员们之间的关系;

4、委员招收:每学期初,在学生会的统一安排下进行通讯部委员招收,为学生会及我部注入新鲜的血液,扩大梯队优势。我部经仔细协商,特制定委员招新详细计划如下:

(1)我部招新严格实行差额淘汰制;

(2)第一轮初试保留8名同学进入下一轮复试,由复试最终选拔出5名新成员;

(3)我部将由分管主席、部长、两名副部长参加招新,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坚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

(4)成员要求

a.具有扎实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b.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上进心;

c.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委员平时的工作应服从部长、副部长的管理和安排,积极有效地完成所负责的工作;遇到问题应主动与部长、副部长沟通交流,并妥善处理好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重。

二、部内管理制度

1、例会制度:为保证信息来源的畅通和快捷以及部员之间的定期交流,我部决定每周周末举行一次部内例会。本部人员必须参加每次的例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为部门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良好的建议,部员之间更应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

2、教育培训制度:本部在新成员加入之初邀请新闻专业有经验的同学进行二至三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通讯稿的基本格式等;在新部员参加工作实践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3、奖惩制度:每学期初新部员应上交“个人工作承诺”、“个人技能发展计划”,文章中应详细陈述在本学期内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高度。在每学期末,将根据每位部员的实际表现、结合他们所定下的目标,为每位部员进行考核。

三、对于院学生会其他部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全面跟踪报道。(整年度)

我部实行“部门责任制”,副部长许成勇负责文艺部、学习部、体育部活动的通讯报道;副部长程岑负责生活部、女生部、部的通讯报道工作。我部坚持“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的原则。报道稿件一式三份,一份交与活动开展部门,一份我部存档,一份投向校报、广播台等机构。

四、运动会的通讯报道工作(11月1至3号)

每年的运动会都是一年中的大事,在运动会上能否出色地为我院进行宣传与报道,关系到我院的精神风貌与声誉。对此,我部作如下计划:

1、在运动会前一个星期,公开招募运动会通讯报道志愿者,成立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

志愿者要求如下:

(1)对运动会通讯稿有大致了解;

(2)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3)工作热情、责任感强;

2、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成员培训

3、与体育部、信息部保持密切联系

(1)与信息部联系:

a.严格遵循信息部提供的运动会人员名单进行报道,不弄虚作假;

b.及时将我院健儿的运动成绩反馈给信息部,为我院网站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2).与体育部协调通讯组成员场地、座位等问题。

4、现场报道

我部坚持1名运动员由6名通讯员负责的原则:

(1) 3名通讯员对该名运动员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分为该名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

(2) 1名通讯员跟随该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如负责短跑、长跑运动员的通讯员到跑道终点线等候),将该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迅速反馈给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的通讯员;

(3) 其余2名通讯员专门负责送稿,快速往返于报道场地和广播台之间。

5、赛后报道

我部将派出若干名小记者,对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们进行人物专访,做出“经管运动健儿特辑”,大展经管学子风采。

五、加强对我院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举措以及优秀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先进事迹报道。(11月上旬)

六、全面采访报道我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动态和经验,如学科建设与调整、教学教育改革、学分制实施与推进等。(11月下旬)

我部特别成立院刊组,与学习部、信息部合作,全面主持院刊的编辑与发行,进行有关文章的编辑与整理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部联系各级各系的辅导员,确定班级负责人,由他们向班内同学组织征稿,征稿内容待定;

2、学习部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如稿件一旦被采用就支付一定的稿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我部院刊组成员将根据院刊各版块的不同要求对来稿进行筛选和审核,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4、加强与信息部的联系,配合信息部进行文字排版工作。

回想去年,通讯部作为一个小组设于宣传部下,由于多种原因并未真正发挥多少作用;展望今后,通讯部必将在院团委、院学生会的英明领导、在密切与其他部门配合下发挥巨大作用!

通讯实习计划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习领域;网络课程;传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57-02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表现形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以传统课程为主导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运作过程中,网络课程必须与传统课程恰当融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所指的传统课程并非是指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而是指区别于网络课程的,其开发及实施过程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学习领域的课程。传统课程的优势在于其实施过程中学习场景的真实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但囿于其教学实施过程的时效性(即不可重复性)及课时量的限制、教学资源获取方式的限制等,往往不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对知识构建过程的不同需求,以致达不到其理想的教学目标。受教学改革思潮的影响,目前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已经综合考虑了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像传统教学一样吸纳了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等)。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也逐渐具备了“课程”所应具备的各种特征,使用者通过这种形式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课程规定的目标(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课程的优点包括:充足的、获取途径灵活的信息资源;灵活的不受时间限制的参与方式;方便的交流平台;体现以学生个人为主体的学习策略设计;多种多样的检查、评价。但由于其团队效果不足、教学过程有一定的松散性等原因,决定了它在高职教育中必然取代不了传统课程。

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融合可以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但只有在明确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两种课程所具备的特点之后才能到在课程设计阶段综合考虑这两种课程形式的融合模式。

一、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在课程实施环节的对比

对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其教学过程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来确定。对普适性的工作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下面从分析这六个步骤的实施特点来说明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互补性,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1.资讯阶段

资讯即信息的获取,目的是为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和决策搜集必要的信息。设计良好的网络课程有充足的资源,并可进行动态的补充和完善,而且充分考虑了信息的筛选、整理以及信息使用的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还考虑了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即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来获得知识的意义)这个特点,从而建立了系统化的资源库,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减小了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而造成的知识构建的困难。传统课程往往受制于教学场所、课时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等,或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无法在资讯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将资讯阶段放在课外,又缺乏一定的约束性,并不易获得教师的指导帮助,没有有效的交流平台。由此可知,传统课程在资讯方面有明显的弱点,而如果在教学计划中将资讯阶段设置成网络课程形式,无疑将提高资讯的效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2.决策及计划阶段

决策及计划需要小组协作、教师指导来完成。传统课程的小组协作、教师指导可以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环境中进行,具有极高的效率及有效的时间约束和关系约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及特长,更好地培养团队意识。但是这种协作与指导只能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有效进行,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没能取得最终成果,则课程的进行会变得比较困难。而网络课程由于其网络平台具备良好的交互性,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间上实时性(同时交流)的限制,使交流可以更加深入、广泛,使得决策及计划有了更宽泛的平台。但由于网络课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非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团队成员个体的责任意识及相互配合、协调意识被削弱(这是因为没有了众目睽睽的监督),可能会延长决策及计划的完成时间。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有效结合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利用课堂上有约束的高效交流制定初步的决策、计划,即使暂时未达成最终意见,再利用网络课程充足的信息资源获及灵活的交流方式完善决策、计划,最终再次利用传统课程形式完成决策及计划。注意,这样的安排可能需要灵活的课时调整。

3.工作任务的实施和检查阶段

对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必须关注六个要素,即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和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的实施及检查不可能脱离这六个要素。传统课程的优势在于可对实际工作进行真实的模拟(或者就是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将工作任务的六个要素真实地表现出来。并且在整个工作过程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便捷的交流、紧密的接触,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团队协作的直观表现,更能反映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的场景。当教学条件无法满足真实环境的传统课程的要求时,采用计算机虚拟的形式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发电厂运行、变电站运行、调度运行以及电路设计等都可采用合适的仿真平台,利用网络课程形式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课程仍是传统课程形式,并不能因为使用了计算机而将之归结为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优点在于非常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源及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快速构建,避免了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它缺乏团队协作所必备的许多因素。因此,工作任务的实施和检查阶段应该选择以传统课程为主,有些对团队协作要求较弱的,利用虚拟场景可完成的任务则可利用网络课程完成。

4.评价阶段

“评价”是对整个工作任务从计划到实施的整个流程的评价,包括计划自身是否完善、计划的执行情况、产品的质量、工作过程的组织情况、工作中个人的表现情况等等。传统课程的“评价”环节与其工作任务的实施一样都面向真实的场景,小组成员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已经经过充分的交流,各成员的表现及意见的表达都一览无余,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最终意见;网络课程由于缺乏成员之间直接接触的交流,因而其“评价”环节难以实现(仅凭在网络交流平台上留下的只言片语以及网络测评结果来评价具有生产性质的工作过程是不现实的)。

二、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的融合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学习领域的课程,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两种课程形式的融合设计应该在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前面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特点,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融合设计问题。

1.依据学习领域的特点确定采用的课程形式

德国的李索普和胡辛佳(Lisop/Husinga)将学习领域分为三种类型:基础性学习领域、迁移性学习领域和主体性学习领域(高职教育通常完全包括这三种学习领域)。对于基础性学习领域,按照其定义――目的在于获取基础的理论定向知识,使学科专门化的重点内容与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个性问题及其经验实现一体化,奠定必要的知识关联及对其反思,实现与科学性原则的链接――可知,该学习领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其实,在高职教育中,学生所学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括系统知识,因此不可能完全拒绝传统的学科体系的内容,而允许学科体系的学习领域存在,即为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而设置的学习领域的存在。从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学习领域更适合网络课程的形式,当然有时也需要采用传统课程形式作为补充。

迁移性学习领域,目的在于通过选择典型的传统和现代劳动组织的情境进行教学,获取工作实践知识,要求必须在对现实工作进行模拟的基础上组织学习,使情境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可能。它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故更适合传统课程形式。

主体性学习领域,目的在于除掌握客观具体的技能与专门知识以外, 经验与反思、利益与冲突以及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在这里都成为重要的内容。它对工作环境要求实际上更为严格,也是适合传统课程形式的。

当然,学习领域本身并不能直接与课程形式对接,这里所说的适合某种课程形式只是初步的选择趋向,不是指具体的实现。

2.依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确定课程形式

在确定了学习领域之后,是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可以直接与课程形式选择进行关联。

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者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借助外界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支柱。可以这样理解:“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而“情境”、“协作”、“会话”是“意义构建”借以实现的的基础。从选择课程实施的角度(而不是从整体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只需关注其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即可。

“情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 “学”。由前面分析可知,网络课程更擅长信息资源的获取,所以当需要大量获取信息资源时可适当采用这种课程形式;若需要获取的信息资源不是很多,采用传统手段可以方便实现,则采用传统课程形式。但是这种信息资源仅限于图、文及视频资源,对于实景的信息则只有传统课程才具备。

“协作”学习使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交往与培养社会能力和民主价值观的过程。我们已经知道,网络课程的“协作”是建立在虚拟平台上进行的,是在在学习者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方便集中学习时进行的。当课程对紧密接触的“协作”没有特定要求时,可采用网络课程形式。反之,当课程对紧密接触的“协作”有强制要求时,则需要采用传统课程形式。

“会话”可帮助学习者从其他同伴的多种解释中认识认知的灵活性、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与“协作”相似,采用传统课程或网络课程形式的影响在于“会话”实现的途径。我们并不能说网络课程不擅长“会话”,但从交流的效果来说,它确实不如传统课程。

三、总结

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两种课程形式的融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佳的知识构建。它们的合理融合,能充分发挥两种课程形式的优势,做到两种课程形式的优势互补。网络课程和传统课程的融合应该从课程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贯彻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是融合的策略,而实施阶段则考虑的是融合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7-53.

[2]陈小君.网络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技术教育研究,2006,(9):101-102.

[3]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彭聃龄.认知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