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14 12:44:49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1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 复习 策略与方法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0-02

初三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这时期的数学复习对未来的升学影响深远,学好初中数学能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数学知识涉及面广、跨度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结合具体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关注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一、初三数学复习的基本原则

进行初三数学复习,教师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复习计划的科学性,促进预期工作目标的顺利取得。

第一,促使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实现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串联,构建完整的动态知识应用网络,实现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第二,注重实战练习。实现对基本解题技能的训练目标。初三学生通常对初中阶段学习数学知识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反复的习题演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基本解题技能的熟练。

第三,做好对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和讲解,通过复合型习题,促使学生逐步建立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意识,同时实现对多个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并实现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

二、初三数学复习的策略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第一,正确分析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状况,通过摸底测试或者是定性分析等手段,直观了解班级内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解题技能掌握状况,从而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定不同时期的复习计划安排。

第二,仔细阅读教材,确定重点。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本身具有着相互差别的难度,教师应当结合升学考试要求以及学习难点进行区分,针对班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复习计划,要在每个阶段留出一定的空白时间,促使学生实施知识消化和心理缓冲。

(二)做好双基训练

就数学学习而言。初中阶段相较高中和大学阶段更强调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以往的考试试题,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点提取以及解题方法教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基本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定的心理激励策略,通过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动力以及热情。帮助学生在不断的习题演练过程中,逐步厘清解题思路,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主动探寻解决策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冗余时间,使他们能够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认识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心理调适。

(三)做好例题和习题的归类,实现变式教学

数学复习,相较文科复习的刻板僵化而言,解题具有更充分的多元化,更加注重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思维训练,比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求根公式法基础上还引入了因式分解法,两种方法在针对不同的方程时具有着相应的便捷性。比如对于方程x2-3x+2=0使用因式分解法比较便捷,对于方程则24x2-27x+41=0使用求根公式解决更加便捷。因此,在进行习题复习时,要对习题进行充分的归类,进而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题路径,要对例题进行多方法,多角度的解题实训,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目比较不同解法之间的优劣,找到最好的解题手段。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基本数学公式和定理实施多角度的变形使用,突破思维定式,实现举一反三的复习以及训练效果。

(四)开展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训练,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展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学学科思想方法,指令他们运用正确便捷的方法完成解题,帮助学生厘清不同数学运算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难度逐渐增加的课堂训练以及日渐多样的解题方法,有效促使学生领会和掌握分析、综合、类比、归纳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升自身数学素质。

三、结束语

初三数学复习的开展效果,对学生的升学考试以及将来的数学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师在开展复习指导学生开展复习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数学知识点的难度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的复习进度以及计划安排,依照计划,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合理的数学学科思想,实现初三数学复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只要遵循上述策略,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纯.浅析初三数学复习策略与方法[J].时代教育,2014-06-23.

[2]何磊.基于“掌握学习”和“元认知”理论下的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05-25.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2篇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来源:文章屋网 )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3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有效策略

中考是每个学生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关键性十字路口,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意义不亚于高考。因此,初三复习显得极其重要,而数学复习花费学生非常多的精力,故而,研究初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复习效率,意义重大。

一、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利用复习资料巩固数学知识,教师便会依赖资料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按照复习资料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从复习资料中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再由教师选出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进行统一讲解,然后让学生再做一些类似试题,以起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应该说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解题、应试能力的有效方法,然而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把通过最终的升学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如此单一的复习形式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2.教师力求多讲多练,缺乏全面关注

初三数学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般是制定的三轮复习,时间安排往往比较紧。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尽可能高密度地给学生练题,也尽可能多讲解一些练习题。基于这样的情况,初三学生已经失去了以往踊跃发言、积极表现自己的状态,而较多地呈现出一种比较压抑、沉闷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教师讲解的速度都比较快,部分学生不能跟上教师讲解的思路,他们只能像听天书似的坐在那里。难怪不少教师总是抱怨,教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学生就是没有积极性,复习的效果自然好不了。

3.学生解决数学试题的思维和方法往往存在着不足

(1)思考的深度不够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学生显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锤炼,思维成熟多了,但在做题时仍有不少人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往往凭借着自己以往的解题经验进行解答,因此得出的最终答案一般不理想。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都满足方程x2-6x+8=0,求此三角形的周长。不少学生得出的三角形周长为10,其实还有6和12这两个答案。解出答案不完整,是由于学生未能打破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方程的解和三角形的边长满足方程的对应关系发生“缺链”,对数学试题存在一种高估或大意心理。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初三数学教师虽然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但学生还是老犯这样的错误,效果并不理想。

(2)思维缺乏条理性

在做数学证明题时,学生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是由于学生常常将条件和结论混淆。如,在运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结论解题时,需要同时满足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和斜边上的中线这两个条件才可以使上述结论成立,而有些学生在两个条件没有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就得出了这个结论,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可见,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并不全面,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对数学问题解答的正确性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致使数学复习效率不高。

二、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模式尝试

在初三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指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源,并充分运用先前的学习经验,实现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复习效率的目的。

1.巧设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重点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有的教师会采用归纳的方法,分别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和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很有条理性,但是会让学生感觉比较单调、枯燥,而且这样的复习课会给学生“老调重弹”的感觉。自然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情况下笔者常会采用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动机的教学方法。如教师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从一组顶点处撕成两半,要求学生根据残缺的纸片设计一个补全方案,学生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由于有了原来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学习基础,就很快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法,此时教师仅需要巧设问题,便能够使学生快速地回忆起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和方法。在复习教学时,优秀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而是选择比较新颖,合理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有效引发学生动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我们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巧设问题,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目的。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深对知识生成过程的认识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和获得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有一道比较典型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数学题,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迅速找到证明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上,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图形的旋转。本文介绍了三种变式图形,在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后,便可实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

例题:如图1所示,ABC与A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CE=BD。

变式1:如图2所示,如果ABC与A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A,B,E不在同一条直线上,CE=BD这个结论正确吗?

变式2:如图3所示,如果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A,B,E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CE=BD这个结论是否成立?

变式3:如图4所示,如果ABC与ADE是以顶点为A且顶角大小相同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点A,B,E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CE=BD这个结论正确吗?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三个变式练习时,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试题条件变化但结论不变的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见,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一题多变的复习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复习效率。

3.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1)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探索数学复习方法和策略

在初高中时期,学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数学知识,参加工作后用到这些知识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但却不能因此放弃学习数学知识,原因在于无论学生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学习数学知识时培养起来的数学精神、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方法以及思维方法却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能够派上很大的用场,甚至能够在关键时刻解决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能够一生受益。因此,在初三数学复习期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对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提高数学知识复习效率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为自己出题,还能够通过改变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方法快速找到数学问题的切入点,在不断练习习题过程中探索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目的,进而有效提高初三学生的数学复习效果和水平。

(3)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他们懂得反思,尤其是在初三数学例题教学中,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例题解决后进行思考,使他们养成善于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还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另外,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除了靠教师外,更要常常提醒和告诫自己解题后主导的进行认真思考、归纳以及总结。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还能够在此过程中探索出更有效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技巧,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年5期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4篇

【关键词】初高中 数学学习 衔接 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很多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成功升入高中以后,出现了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他们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一、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

高中,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面对着新学校、新老师、新班级、新同学,学生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其次,学生经历中考升入高中,势必会有一个放松懈怠的阶段,刚刚升入高中,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再次,学生刚升入高中,就要接触诸如函数、集合、映射等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也使他们对于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有所担忧,产生畏惧心理,这些都可能造成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初中的数学学习,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常量,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高中的数学,多是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而且多研究变量,且题目类型多,计算复杂,注重理论分析,较之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了很大的增加。

此外,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举例来说,高中数学的几何部分,常会涉及重心、垂心、中心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并不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高中常用而初中不常接触的概念十分模糊;再比如,初中的数学学习,几乎不涉及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而高考数学中却常出现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教学方法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一般都会讲解很细致,且初中数学题目类型较少,一般来说,主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公式和典型例题,课后多加熟悉,就会在考试当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到了高中,学习任务一下子加重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且应用形式变化很大,老师很难在课堂上全盘讲解,一般只能选择典型题进行讲授,不能把全部题型类型都讲解得特别细致。因此,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多思考,多总结,多练习。

(四)课堂容量的变化

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小、题型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会对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多种类型试题进行举例示范,还会给学生争取一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到了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量大,知识点多,且题型变化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明显增加,教学进度加快,课堂容量也有所增大。

二、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教育管理优化

1. 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在初中升高中的衔接阶段,各高中应该认真做好入学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入学典礼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衔接阶段对于日后高中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消除懒散松懈的情绪和行为方式,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同时,教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消除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实例,将初高中的数学学习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初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课堂容量、教学方法等存在差异,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数学的学习;二是使学生意识到高一的数学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好、学好这些内容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三是请高年级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高一学生从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高一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进步和提升给予充分的肯定;在作业布置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进而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教学环节优化

1. 备课环节的优化

首先,授课教师需要通过访谈、进行入学摸底考试等形式,对班级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基础和情况进行了解。针对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进度。

其次,高一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对初中的数学教材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学生在初中都进行了哪些知识点的学习,在备课环节,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初中学习没有涉及而高中需要应用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之前进行补充;对于像三角形的四心、相似图形以及十字相乘法等在初中只是略微涉及,而高中是重点的知识部分,进行巩固加深。

再次,针对高一的数学教学初始阶段,我们有必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以对初中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作为铺垫,取代直接导入高中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以减缓高中数学教学的坡度。

2. 教学导入环节的优化

首先,教师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分梯度教学。教师应采取“低起点、小梯度”的知识导入方式,多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逐步增加教学难度,进而使学生对于新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

其次,在高中数学的初始教学阶段,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放缓教学节奏,多给学生一些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不懂、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解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再次,对于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采取过度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函数概念的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初中学习过的基本函数复习,然后再过渡到高中数学里的从集合观点定义函数的学习。

3.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在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阶段,我们主要通过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和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来实现高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这里以高中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法阐述。众所周知,高中立体几何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空间感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时,脑海中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空间构图,更加理解不了其空间关系,因而造成了学习的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高中教师在授课环节,可以自制一些教学用具或者借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立体图形,如粉笔盒、小地球仪等,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变抽象难懂的空间立体架构为现实存在的实际物体,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旧知识联系对比教学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新旧对比,分散难点,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这里以高中数学的函数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在初中,函数被定义为“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对于给定的x,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它所表达的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高中,函数被定义为“设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xy是从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它所表达的是集合的观念。由此可见,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关联的,通过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三)学习方法的优化

要想真正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好学习方法的优化。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不同,认清高中数学在语言描述、思维方式等的特点;二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下复习和勤加练习”;三是使学生转变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自觉自主地学习。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点的本质,在变化的试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勤思考多练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结束语

在初升高的数学学习衔接阶段,由于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容量等出现了变化,常会导致学生学习吃力、跟不上课程进度以及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要从三个层面做工作:一是学校层面,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优化,认真做好初升高的入学教育并倡导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二是教师层面,要在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从备课到教学导入,再到教学方式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还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化繁为简;三是学生层面,要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被动式的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解决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商学浩. 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5).

[2]杨益锋.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8).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5篇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两届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入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6篇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爱好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关键。初中数学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如果不能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可能因为困难而放弃数学的学习,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之初,必须逐渐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方式入手,结合现阶段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原理,从而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为学生讲解知识点,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如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关系定理有许多,如果学生单凭借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的话,结果肯定会是事倍功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教学方式入手,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教学资源,通过展示一部分的生活中的三角定理的应用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三角定理,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引起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

初中数学的学习相对于小学而言更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推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意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的学习方式的教授,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并且在课堂之上及时的解决自己的疑问,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的本质,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起着很大的帮助;其次,要引导学生运用好思维导图,初中数学的各类知识点都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掌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关键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富有逻辑的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三、教师要运用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现实生活对于培养人的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人们可以通过生活经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推理能力。因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尤为注意运用生活场景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传统的教学案例相对比较陈旧,生活化不高,对于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和生活脱节较为严重,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脱离课本案例,引用更多实用的、众所周知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之时,教师可以更多的引用学生众所周知的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相关原理,自行车三脚架设计、凳子三条腿的设计、照相机三角支架,这些案例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更容易引起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7篇

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应对方法: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而去。

【原因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原因四】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的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应对方法: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二、学好数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第8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在教学初三学生的数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认识到初三学生所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帮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复习初一初二学习过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的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这样初三数学教学的质量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课内“紧”,课外“松”

1.课型设计要多变、新颖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花功夫、动脑筋,使复习的内容有新鲜感,以充分诱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例如: 在复习《实数》这一章时,先叫学生边看书边用树状图列出本章的知识点,然后选出较好的一份板书,使学生对该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再让每个同学都来提问(问题不重复),其他同学回答,并宣布最后要评选优秀提问者。这样,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所提问题覆盖面广,而且又能暴露学生的知识欠缺点,针对性强,因此当堂就能复习巩固,还能减轻学生课外的作业时间。

2.课堂结构要合理安排

传统的复习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先梳理知识,再分题型讲析,所采用的方法是“题型+方法”,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课外资料上抄取题目,通过逐题讲解,欲从诸种题型来提高成绩;二是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按照指南或教材上的练习,不加以选择,从第一题做到最后一题,然后再逐题讲解,讲的内容太多,经常一节课上不完,重点内容不能突出,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合理按排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初三复习课的关键。教师要重视课堂每一分钟的时间,课前要先准备好例题、图表和问题。要避免虎头蛇尾的结构安排,使每一节课都有新内容、新收获。

3.例题、练习要有典型性、代表性

一般来说,一节复习课可根据内容的不同,最多按排2-3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为宜,例题讲解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思考和交流。例如《指南》中“全等三角形”这节的例题和练习很多,题型相类似,课堂上可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精选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到两个例题,讲解过程中应注重解题思想的渗透和总结性。同时,要讲究习题的质量,做到有针对性,少而精,可采用题组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组时,将知识分类归档,并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题中的本质问题或通过解其中一道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与规律,做到解一题、会一类,复习一点、巩固一片,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二、积极利用情景教学设置问题情境

初三学生的可塑造性很强,因此,在初三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初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应该积极教授并引导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情景教学法中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十分有效。为了帮助初三教师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情景教学模式,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都十分有利。因此,初三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开始自主学习。

如,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直线与圆的相互关系及圆与圆的相互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直线与圆关系教学之后,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圆与圆的相互关系,并在下一次课堂上提问学生探究的结果。

三、根据认知规律,挖掘结合契点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知识的承载,是课堂教学的准绳,没有教材的话,课堂教学就变得盲目和散漫。因此,九年级作为知识的总结和升华阶段,也要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囿于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同学们的认知规律,并能找到其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有针对、有计划地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迁移知识。

比如,在引导大家复习《变量与函数》知识时,因为函数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诸多知识和数学理念都要靠函数思想来理解和阐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不能只从表层的概念和基本练习复习,而是要站在初中阶段函数教学的高度,挖掘教材联系,比如可以联系不等式、方程等进行引导和拓展,如此设置方能让学生生发知识概念,掌握函数的精髓,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学习奠定基础。

四、系统知识

知识点多、散是数学课程的特点,也是学生很难将知识进行整合的阻力,更是不利于学生灵活知识应用的。所以,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的将零散知识系统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借助“对比”活动来引导学生将零散知识系统化,以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现代初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时候,同时要关注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初三教师必须要重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