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25 11:59:06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第2篇

首先,国家的立法工作越来越完善,实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对整个社会产生的作用都是巨大的,在教育层面,有了明确的法律明文规定,就能更直观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强制性。学校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其对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应当公开,公正,公平。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平等。这样,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会更加顺利。当然,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能单靠法律来维持,道德风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我们就能看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了,人类发展的过程,也是道德风气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存的道德习惯,是多少代人的智慧积累而成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一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存留下来,为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结合起来

当前社会形势变化的十分快速和巨大,许多大学生一时会产生一些迷茫,世界观,价值观不科学,一些良好的道德意识淡薄,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素质越来越低下,对法律的敬畏心更是不够,很可能导致犯罪。

1.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他们能否树立一个正确的法律观,道德观是很重要的。法律教育是一种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必须要教给他们法律知识,无论他们是否从事法律行业,对一些必须的法律知识必须要了解。比如,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坚决不能去尝试。法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法律知识,更要教导学生的一些为人处世,一些法律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入了解进去,更能接触到法律文化。当然,对于一些法律的细节问题,不是法律专业的同学可以不用研究了。

2.道德教育是应该从小就要开始的,一些好的道德行为和意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慢慢学会并运用的,要把一个好的行为变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节课或者一次谈话就能做到的,是需要一个慢慢教导的过程,不然是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可的。很多道德观念是要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变成习惯的,大学的道德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激发人们内心美好的心灵,使人处处向善,如果做了违反道德底线的事,首先就应该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和感到愧疚,然后还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3.从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来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在课堂上教学。当然,课堂外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关于法律实践,道德行为实践,例如可以举行模拟法庭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法庭的严肃性和法律的不可侵犯性;在道德教学方面,可以进行许多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知道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不道德的,应该怎样做,并在以后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教师要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跟着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有道德的人才。在教学上,把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教学是事半功倍的,如果能让大学生做到把一些道德准则当做法律一样重要,当成自己内心的底线。这样才算是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融合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 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21-04

2010年6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同年7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并要求高校“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将面临许多重大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正是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与探索。

一、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核

根据199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的两个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如何使两方面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人文”一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为天下。”“天文”之“天”,指自然界;“天文”,主要指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人文”之“人”,指的是人世间,“人文”之“文”,指的是司马光所言“诗书礼乐之文”。由此可见,“人文”主要指有关诗、书、礼、乐在内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记忆风俗习惯等人类文明和文化。而《易经》中“天文”一词更接近现在的“科学”的含义。对“科学”与“人文”进一步解释,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这样解释,科学的是以自然物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与精密计算、精确概念以及严密的逻辑表达为研究方法。而人文的研究对象则是实在的精神现象、活动和由价值和意义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文化事件。其研究方法运用了人的抽象概括,具有独特性和个性,是人的思维活动。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素”和“质”是分开使用的。“素”是指白色的生绢,“质”是指质地。《逸周书・克殷》说:“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素质”就延承了“素”的含义,意为“白色的质地”。“素”一词后来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由此,“素质”一词就被理解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由基础”。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文化知识、文明精神的基础和特点为内容,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伦理、艺术等内容的学习)、环境熏陶和学生主观思维加工,以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和修养、气质。而科学素质教育则以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如学生通过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等的学习,掌握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实证和实验的研究方法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及怎么对待人”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和事物是什么”的教育。

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完整的“人”。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首先,促进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召唤。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后科学迅速发展,科学成为全知全能的救世主,因此科学知识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出现偏颇,人文素质教育也一直遭到忽视。最终人们尝到了纯科学教育带来的“苦果”。原子能既可以为人类发电,又可以毁灭人类自身;医学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但是克隆人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二战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反思,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这个物质基础也举步维艰。因此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得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出来。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时代的必然。

第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很少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融合起来。辛亥革命以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一切教育以传统文学为重点和中心,即便是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时期,引入的也只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教育,四书五经还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只有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才有短暂的科学和人文融合。人们在爱国热情的催使下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那时人文教育并没有被学校抛弃,凡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修习人文课程,因此上世纪前半期到中期,我国造就了许多大师级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进行了院校改革,成立或合并了许多单科的理工类院校,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与科学精神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由于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视野狭窄,再加之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得创新精神缺乏,这造成了我国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很难出现以往那样的大师。要想在科技和人文两方面有新的突破,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

另外,受我国中学阶段分科和高等教育的片面教育影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科毕业生往往只具备科学知识的简单加工或者技术操作能力,缺乏生活审美、团队精神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成了“制器”的场所,“育人”目标偏离;而文科生动手能力太低,逻辑思维不严谨、科学素养缺乏。这些不平衡因素都造成了我们的毕业生社会责任感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养,如当今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的出现。人文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科学素质教育通过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前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依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中更深一层次的因素,是理性与情感大约平分秋色的因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纲要》的必要途径。《纲要》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情感和责任感的人,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感情或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当今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能爱国,二是会创新。根据《纲要》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重要任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促进文理交融”。思想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执着信念和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促进文理交融也就需要高校通过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另外,《纲要》还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要求,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大职能,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沟通,建立于公众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推广、科学精神的宣传以及人文文化的熏陶,推进我国科普知识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有现实的必然性之外,还有实施上的可能性,二者无论从最初的产生、发展还是最终目的上讲都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分离。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讲,最原始的人文和科学是糅合的,没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分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分工,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引起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分离甚至对立,高等教育一度从通才教育转向专业训练。但是,分离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离,甚至人性的滑坡,因此现在又需要再次融合统一。这个过程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引起。在人类教育起初,“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无论古希腊的思想还是我国儒道学,都是朴素的哲学教育,人文是科学的基石,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科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的。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通,人文素质中含有科学素质内容,科学素质中含有人文的精神。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知识、精神为内容的教育,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这是科学素质教育中求真的体现。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人文精神要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符合科学探索的方法。历史告诉人们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客观物质实际,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追求和谐,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人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的观念,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天文学的发展,地心说的推倒,改变了人对自身自负的认识。医学的进步解释了生老病死;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计算机的发明,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的视野;音像技术的发展,记载了人类对美的直接记忆。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现代人类文化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科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他物的科学精神,这也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敬天爱人”的人文文化相通。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都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自身),另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的,但是二者都是与人相关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解放了人类自身,体现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自身得到了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格培养和人性完善为目标,提升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了解了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价值,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的发展问题。

四、本科教育实现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的基本构想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有融合的必然性,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合,还要依托载体,需要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实践的进步需要理念先行,思想先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离不开通才的人才培养理念。《纲要》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在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出现过两种极端模式的本科教育,一是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只注重“制器”,忘记了“育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是以知识传授为己任,进行分科教育,知识面狭窄,只知闭门造车,看不到现实的社会需求,更谈不上创新。显然,这两种模式都与现代大学理念格格不入。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树立通才教育理念,以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注重对理科学生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对文科生加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融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是深入学习的保证,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更是确保“本领过硬”的前提。另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信念坚定。高尚的品德,特别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二者内在的交叉和渗透,这就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本科院校要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变原来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太窄的现状,淡化学科专业界限,扩大专业面。《意见》建议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这种变化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有积极作用。除了专业的调整,高校还要设置文理渗透的专业,使文科生在科学素质方面得到提高,理科生也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并继续尝试以通识教育为特点的院系设置,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综合的文理基础教育,后两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武汉大学的珞珈学院,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注重知识综合,使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共同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专业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的专业调整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上来。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开设理化生方面的课程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学分制和选修课制是进行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学分制可以突破专业限制,通过让文理科学生分别修习一定数量的理工类或者人文社科类学分,最大限度地改变知识面过窄的现实;选修课则通过提供广泛的课程种类,特别是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学习课程,弥补知识不足和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国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各高校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充实,宁缺毋滥,保证课程质量;在学生选课过程中要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此外,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校重要的培养资源。学生除了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提高素质以外,还广泛接触各类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课堂。文艺汇演、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学校举办各种高质量的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报告会,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人文和科学熏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质。学校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这一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理工科教师来说,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能用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水平,更有助于教师本身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受市场经济冲击和长期的文理分科影响,高校教师无论是科学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素质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丰富为依托。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热情。适当地安排教师接受跨专业跨学科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更有责任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爱国情怀、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人生追求、端正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学校育人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学校的环境包括校园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身心,唤醒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的建筑物是学校的标志,高雅的建筑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能激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发挥好这一无形教育资源的作用,校园规划既要各具特色又要统一协调。

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学校重要的主体,管理人员与学生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人员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学校组织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要以树立“服务理念”,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工作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有极大的模范作用。学校除了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切实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热情、工作态度,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重视对管理人员管理。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建立有学生参与的评价机制。同时还有配套奖罚机制,对于学生评价较低的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不能改进者,则要严格处罚。

五、结语

促进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高等学校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57所学校设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进行。各基地院校要以基地为依托,密切组织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建设好本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同时要带动周边高校共同发展,并且通过基地的桥梁,建立于其他非基地院校的联系,发挥辐射作用。只有高校牢固树立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恰当的组织机构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实现《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 [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融合教育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合并后高校,多校区,文化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有900所大学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组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1]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多校区高校在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从近几年其发展和成长的情况来看,高校在享受多校区办学带来的资源优化、学科整合和规模经济等利益的同时,在校区文化建设方面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多校区文化融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多校区的文化融合主要是指思想文化(即长期积淀形成的固有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的融合和统一,必然存在多种思想文化的取舍问题。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不同文化拼凑在一起,而是需要不同文化的比较、提炼、吸取、融入,才能使学校整体文化构成一个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结构紧密、协调统一的文化体系。[2]就目前高校合并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论文,问题突出表现为:各合并高校重视了合并前期和合并中期工作的完成,而忽视了合并后期的管理工作;注重了表层实物性的合并,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校区文化融合。[3]导致一些高校合并后向心力、凝聚力不足、校区文化松散无序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等的健康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合并后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校史文化的冲突

文化根植于历史。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由于合并之前各高校一般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区文化和群体价值观,使得各个高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风格论文网站。这种相对独立的高校文化源于高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传统,既是历史传统的积淀又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其丰富的内涵所形成的强大力量,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巨大惯性,合并后必然存在一定的排他性。[4]

(二)管理理念方面的冲突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共同认可的一些信念、原则、价值评价标准、思维方式,连同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构成了所谓的“管理文化”。通过他们整合协调各方面关系、维持学校系统有序运转,其所代表的“管理文化”,不仅成为校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办学者的理念、风格和学校的历史传统等,从而构成了一所高校校区文化的重要标识。[5]

高校合并后,经过人员调整,原有的管理模式、思路需要不断角力、调整、妥协才达到整合的目的教育管理论文,如果管理层不积极适应和认同新形势、新单位、新身份,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内耗和不作为等低效或无效管理行为。从长远来看,势必影响合并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对高校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三)利益不平衡导致小集团意识的冲突

高校合并后往往多校区办学,分主校区和一个或多个包括新校区在内的辅助校区,有的高校则是由强弱分明的几所高校合并而来,不可避免出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合并前各高校负债水平不均,校内津贴存在差距,涉及到教职员工的隐形福利和人事制度安排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合校后各校区的定位和资源配置也会有不同,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新任管理层如果不能够尽可能的平衡这些利益分配问题,会使不同校的师生员工在整合问题上难上加难,小集团意识盛行,各自为政,互相排斥,使得内部管理掣肘严重,不利于构建和谐统一的高校文化氛围。

(四)地理分布导致的多校区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

各高校的多个校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沟通和交流不畅,学校虽然合并了,但是相互交流和互动太少教育管理论文,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异地办学,办学条件、外部的人文环境不同,在校园文化上本身就存在差异,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如何把握校区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二、多校区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多校区文化融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校区管理的真正统一,首先是思想文化的融合,如果抛开思想文化的融合,只谈管理体制的统一,本身就存在管理缺陷,不可能实现人心凝聚和思想统一,很可能内生不稳定因素。[6]我们早期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组织结构等这些显性要素的融合,而忽视了大学历史与文化继承、认定、衔接、重建的融合,导致高校合并后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不和谐因素,大学的融合失去了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合并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多校区文化融合,是高校得以立足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新组建的高校来说, 要适应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善于利用合校后的优势资源,创出自己的品牌来。和谐统一的、积极向上的校区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力教育管理论文,这也是维护师生利益的需要。

(二)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避免小帮派现象的有力保障。通过合并成立的高校在整合重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校区文化的碰撞和磨合论文网站。如果重组后的新高校不能及时地完成校区文化融合,将会导致高校内部出现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逐渐抵消甚至丧失“强强联合”的整合优势。文化融合能够避免小帮派出现,切实为合并后高校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合并型高校实现校区文化重塑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交流,在相互学习和吸收原有文化优点的基础上,重塑新的校区文化,通过不断增强新的校区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最终逐步形成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总之,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合并后的高校能否真正发挥各自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实质性的合并,而校园文化的融合则是实质性合并的重要标志。[7]

三、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协调一致的组织管理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合并应及时形成统一集中的核心,站在合并后新大学的角度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学校与各校区、部门、学院在管理上适当分权,但要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松散管理倾向,保证权责明确,管理畅通。合并后的高校推进校区文化融合,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师生利益和构建和谐作为价值追求教育管理论文,以高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将各个校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

(二)校区网络平台建设是文化整合的重要载体。高校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主要场所,尝试建立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互动体系,通过校园网来实现“虚拟社区”功能。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将在不同校区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并逐渐成为高校隐性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要充分利用校园基础网传播大学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跨校区活动机制是文化整合的有效手段。学校应积极组织跨校区社团文体活动,使各校区师生在互动中接受大学文化的感染。尽管跨校区学术、社团等文体活动容易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还是要引导、强化各校区组织功能,积极促成师师、师生、生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在信息沟通、交通、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发挥学术、文体活动在大学校区文化融合的功能。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文化整合的必然现象论文网站。应该看到,在短期内,合并型高校的校区文化的融合并不能消除各个校区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多种校区文化的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在联合方式合并的高等学校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不争主次之分。合并各方应在坚持有益于高校发展的校区文化时,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2.加强交流教育管理论文,相互渗透。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校园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其文化的有关特点及核心思想,提高对各方校区文化的认同感。3.勇于创新。文化的交融必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校区应取长补短,使新校文化得到升华。

高校合并有利于扩大办学空间,增强办学实力,有利于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合并后高校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教育实践证明,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教书育人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的本质,重视校区文化融合,就是重视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阳.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06.03:21-22

[2][6]周厚彬,肖亚成.大学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91

[3][5]魏海苓.合并后多校区大学的文化融合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3.02 74-75

[4]闫树涛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109

[7]胡峰.论合并型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58 61

融合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54-02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

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1]“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从高校育人的功能来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导向作用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看,受教育的主题是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赶超新潮流、富有大胆创造性、思维活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就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表现出这一代人的鲜明特征,比如:坚持主流价值体系,但受实用主义影响比较明显;对传统道德观念认同度高,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对一些不良现象也存在麻木、漠视的态度,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明显;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对各种时尚元素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往往导致不切实际地盲目接受等。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时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奥地利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提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功能。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校园文化以整洁的优美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充满朝气的育人氛围,通过感染、暗示、培育、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善学生的心态,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

,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与对策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引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发挥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导向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达成共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

首先,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优势: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物化和潜隐的校园文化建设,来促使校园文化主体在观念上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而奠定真正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观念要求和环境基础。校园文化氛围中有了共同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畅通无阻和普遍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自身发展需要精神内核,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会成为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凝聚成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核。除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外,最重要的内容即是当代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体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确定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无论从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同感,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校园文化的规定性来看,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价值和取得实效性上都显示重要的导向和定位优势。

(三)以先进的校园文化载体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动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发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以开展适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把握原则好人方向的前提上,放手让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性。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有用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可以在以往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新的载体,例如,将网络等载体引入,在积极引导与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同时也使网络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可以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高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物化于各种高校的建筑、雕塑、楼宇花草等校园景观之中,有效地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

四、结束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校园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作为隐性的课程,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应更新观念,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有效结合提供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融合教育论文第6篇

Abstract: in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multicultural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tudent's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is suffering a great impact. As a new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spiritual impetus and correct orientation.

关键词:多元文化冲突 理想信念教育 创业教育 融合

Key words: cultural conflict of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作者简介:靳书刚,男(1981――),汉族,河南南阳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既体现为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包括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借鉴。在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正在遭受极大冲击,从而使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遭遇诸多阻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感、误解、抵触等。随着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换、经济的变革,作为高等教育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在理想教育、思想品格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诸多内容方面与理想信念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赋予理想信念教育以强大的时代生命力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一、多元文化的背景描述

多元文化是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和基石。界定多元文化的真正含义是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本文中的多元文化的定义不同于理论界对文化多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和解释。理论界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信息发达、个人沟通无限可能的现实中,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的多元文化背景指的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家间经济、文化、思想交流不断提高和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降临,各种思潮不断撞击、思想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阶层的不断分化、生活方式的持续变化的综合体。本文突出的两个重点为全球化和国内利益价值多元化。

在国际层面上,全球化对中国来说主要的影响是中国开始实践西方的经济运作、政治思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并非在对等的前提下进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占据着垄断地位。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对其他文明可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恐惧的产物。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传递风波国外媒体对事件的歪曲报道再次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误解和敌视。

在国内,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阶层构成、社会关系、理想信仰。全民的价值观念转向对金钱的绝对迷恋,随之而来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急剧转变。结合中国实际而产生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当代青年忽略。信息化时代的“快餐文化”,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其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多元化。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的冲击是最大的。

二、理想信念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导向。

在社会文明越是发达的国度里,理想信念越是彰显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的最高准则。在我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理想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内容上划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对理想的支持。理想信念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奋斗目标,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前进动力,是凝聚人心、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创业理想、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格)和开创型个性为目标,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国自古靠农业立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事农业,人口迁徙少,工作相对稳定,一家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家庭制度,非常重视人伦关系,存在重义理轻艺能,重伦理轻科技,重农轻商,重继承继业轻创新创业等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采取“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造成毕业生传统的就业观就是恪守一次就业为主,“干一行、干到老”,并且“从一而终”。同时,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以及伦理价值观的原因而形成的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造成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就有很高的心理预期,那就是把毕业后初次就业看作是一生的选择,就业岗位被看作是博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轻而易举谋取布衣百姓难以企及的财富和金钱的象征。其结果使劳动者局限在对局部生产资料的固定性、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上,局限在特定的就业岗位上,造成人们的惰性和路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人们的职业理想、创业理想乃至创造力的发挥与培养。他们过多强调自我选择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成才工作条件,宁愿失业也不就业,为了找到理想工作,出现择业中的失信行为、功利主义行为、不当竞争行为、享乐主义行为。对此,我们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在创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中,要不断加强职业理想、创业理想和创业意识教育,坚定创业信念,培养坚强的个性意志、独立的个性人格、顽强的生存能力、高昂的创业斗志、奔放的创业激情。这些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业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对人的创业活动与过程提供精神动力、动因和调控机制,使人们能够理智对待创业中的压力、挫折与困难。同时,科学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还为创业之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科学导向。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思想基础,创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迷失方向,导致创业付之东流。

三、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和现实的条件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把受教育者简单地当作“物”来对待,强调教育者绝对权威性和受教育者完全服从性。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把人当作“容器”,以“灌输”为主要手段向其强制性地宣传理想信念,最终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热情和对其内容的信服,或者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说教。理想信念是人的一种意识,人的这种理想信念必须付诸人生实践,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可能像战争年代那样,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壮举,从而展现人们理想信念的伟大光芒。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载体和现实条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创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实践性很强的创业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孕育理想的丰富土壤和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教育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诚实守信和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人们遵循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变的工作程序,失去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造成理想信念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社会、家庭包办孩子一切,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发展路径实施全方位的影响,按照预设的模式对其进行修枝剪叶。其结果是不少入厌倦理想、奋斗,畏惧深刻,陶醉于各种享乐、实惠、浅薄的生活风尚。而创业教育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具体的现实条件。创业是一项充满曲折与困难、竞争与风险的实践活动。有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对理想信念追求的坚定和执著。在创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实现个人的人生诉求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想,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通过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提升、能动创造性的发挥、实践过程的体验和“问题意识”的培育赋予了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周贝.多元文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静.成功刨业教程[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融合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融合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1]“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导向作用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看,受教育的主题是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赶超新潮流、富有大胆创造性、思维活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就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表现出这一代人的鲜明特征,比如:坚持主流价值体系,但受实用主义影响比较明显;对传统道德观念认同度高,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对一些不良现象也存在麻木、漠视的态度,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明显;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对各种时尚元素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往往导致不切实际地盲目接受等。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时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奥地利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提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功能。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校园文化以整洁的优美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充满朝气的育人氛围,通过感染、暗示、培育、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善学生的心态,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与对策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引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发挥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导向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达成共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

首先,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优势: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物化和潜隐的校园文化建设,来促使校园文化主体在观念上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而奠定真正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观念要求和环境基础。校园文化氛围中有了共同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畅通无阻和普遍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自身发展需要精神内核,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会成为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凝聚成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核。

(三)以先进的校园文化载体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动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发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以开展适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把握原则好人方向的前提上,放手让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性。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有用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可以在以往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新的载体,例如,将网络等载体引入,在积极引导与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同时也使网络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可以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高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物化于各种高校的建筑、雕塑、楼宇花草等校园景观之中,有效地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