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三年级美术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29 10:17:05

三年级美术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学生分析出恐龙的造型特点。结合图片、视频、立体造型创设情景,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表达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二、学情分析

《恐龙世界》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喜爱玩恐龙玩具,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因此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霸王龙、三角龙、翼龙、雷龙等外形特征。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2、教学难点

: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视频)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段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恐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一起来认识恐龙。

出示课题:恐龙世界

2、讲授新知:

(1)同学们你们,你们觉得恐龙这个物种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呢?————真实存在的。(图片展视恐龙化石)

(2)你们对恐龙这个神秘的物种有什么了解?

总结:看来大家的小脑袋都装着非常多的课外知识,恐龙它是一个神秘的物种,生活在几亿年前,经过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时期,距今已有6500万年前灭绝。

(3)恐龙的种类有几百上千种,你都做到哪些名字的恐龙?

(4)老师课件上的恐龙叫什么名字,大家一起说

(5)你总得恐龙分为哪几类么?————植食恐龙、肉食恐龙

(6)小组讨论植食恐龙、肉食恐龙的区别。

小组汇报:……。

总结:我们常把恐龙分为两大类: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肉食恐龙特点:头巨大,牙齿锋利;前置短小,后肢粗壮;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龙。特点:头小,脖子长;四肢行走;尾巴长。

(7)恐龙的外形特征:

雷龙:头小

霸王龙:牙齿尖

三角龙:头上有3个角

剑龙:背上有骨板

(8)探究恐龙画法

画外型——画细节——画背景——涂颜色

(9)PTP说一说图片在作品都用了哪些表现方式?

(10)欣赏作品

五、艺术实践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来创造一个神秘的恐龙世界吧!

要点:1.以绘画方法,画出恐龙,要求形象生动。

2.剪下来贴到老师的展视台上

六、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教师选出几幅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谁能上台将自己画的恐龙心得介绍给大家?

(3).看看黑板上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谁画的色彩最鲜艳?

谁的构图最完美?

七、拓展: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2篇

学情分析:

棋类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儿童所接触的有各种各样的棋类,它们的游戏规则、画面、游戏线路及角色棋、骰子的设计各不相同。本课以登山作为题材,开展登山游戏棋的设计和制作。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登山这一运动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这些山的景点、线路、设施等进行观察分析,绘制出相应的登山线路图,并从中渗透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感悟发现—观察分析—尝试探究—欣赏提升—联想创造”的教学策略。从趣味的游戏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游戏棋的交流感受游戏的趣味;通过游戏棋盘等的欣赏,引导学生对几种游戏棋的棋盘设计、游戏规则进行研究,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了解设计的内容;尝试登山路线的设计,在探究与实践中,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设计制作登山棋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学生作品的欣赏启迪创意、拓展思路,并明确设计制作的步骤,最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合理分工设计制作登山棋,寓教于乐,把游戏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创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登山游戏的规则及特点,绘制出有创意的登山线路图。

2.引导学生了解绘制登山游戏线路图的基本方法,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方法创作有创意的线路图、棋子、转盘。

3.通过登山游戏线路图、棋子和转盘的绘制,在交流与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登山游戏线路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在体验活动中探究登山游戏的创新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随着铃声的响起,下课时间结束了,我想下课对于同学们来说,一定是最开心和最快乐的时间。那么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下课的时候都玩一些什么游戏呢?

2.看来同学们玩的花样可真不少,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款游戏,希望能够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出示游戏棋)

你认识这种棋吗?

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游戏)

3、你们玩过这种棋吗?(看课件—登山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和制作一幅新颖有趣的登山游戏棋。(从趣味的游戏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游戏棋的交流感受游戏的趣味)。

(二)欣赏学习:

1.师:在设计之前我们要对山有所了解,和老师一同来看一看你们认识这是哪座山吗?让同学们谈谈感受?(教师出示奥运健儿在珠穆朗玛峰上点燃了奥运火炬的图片,从而让学生感受登山所需要的勇气和毅力——也是德育点的一种体现)

2.师: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位于我国境内,海拔8844千米。虽然我们没有登顶过这样的山脉,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也曾经登过其他的山脉吧!(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请你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山峰的雄伟,和登山时的心情和感受。

生:叙述登过的山脉,及登山时的感受。(登山有助于身体健康)

师:锻炼脚力,锻炼心肺功能。能磨砺意志,开阔胸怀。

(三)观察分析:

1.今天我就将这项体育运动带到我们的班级并将它设计成一款同学们喜爱的游戏棋,首先我们先来设计一个登山棋盘(将登山活动潜移默化的渗透到登山游戏棋的设计中来)

在纸上画出山的外形,定出起点和终点。把起点放在山脚下,把终点放在山顶,我们再画出登山线路图,如果登山的线路图曲折迂回就会更好玩一些(教师示范,这也是难点的突破)

2.你可以试想一下在登山的过程中都能遇到特殊的天气和突发的情况呢?把合适的贴上去(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迸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把风景贴到不同位置,指导学生将沿途的风景粘贴到合适的位置,可以运用粘贴的形式和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3.还有哪位同学说说登山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情况?(本课难点是创新设计,所以要将富有创意的想象添加到适当的位置)

同学们既然是游戏棋,要加上你们的想象让这个棋变得更刺激更丰富。

师:还会遇到天气,有可能让你退回起点呢?还有可能遇到小孩和老人,也许能直接到达终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关卡设计上要有创新)

4.最后我们进行步骤的添加,可以事先将数字步骤剪贴好,然后再进行粘贴。也可以用水彩笔进行添画。

5.还需要棋子,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做棋子?最后我们还需要做色子?

学生们集思广益,有的想到瓶盖、橡皮等跟着材料。可以用纸、用布、用橡皮泥做色子。

(四)创新实践

同学们已经对登上游戏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还可以运用同样的绘制原理设计其他主题的棋类游戏。(观看课件——出示行为习惯棋、交通法规、文明礼貌等多种题材的游戏棋类)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创作并尝试不同的游戏主题。(引导创新出多种题材的游戏棋类,使游戏题材更加的广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

(五)

指导设计制作

小组合作设计一副登山游戏线路图。

学习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

一个人设计线路图和装饰背景,一个人设计障碍及奖励图标,一个人设计棋子,一人设计色子。

2.

同学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六)

、展评阶段

将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评出色彩渐变较好的作品。

(1)

自评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作品

(2)

互评

说说你喜欢哪副作品?喜欢哪里?认为哪里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3)

教师总结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3篇

一、

课题:第三册15课《会变的线条》

二、

课时:1课时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线条的变化。学会运用线条的变化规律将不同种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花纹,装饰在青铜器卡片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毕加索的画《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让学生理解线条的变化有方向、形状、粗细、长短、疏密上的改变。感受线条在青铜器上的装饰之美,感悟线条变化的规律,并且将学到的关于线条变化的知识运用在青铜器的花纹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大师的画时初步感受线条变化的艺术美感,在绘制青铜器花纹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感青铜器文化氛围,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毕加索的画,感受线条的变化。学会运用线条变化的规律为青铜器装饰花纹

教学难点:合理组织线条。线条的变化有美感有秩序。

五、

学具准备:

课件、罐子卡片、范画、记号笔、彩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游戏

师:老师有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玩一玩。等一会请你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挥舞手带,音乐结束后回答一个问题:

(1)随着你的挥舞,你看到彩带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变出了各种各样的线条。有弧线、波浪线……

师:说的真好!孩子们看到的这些波浪线、弧线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朋友——线条。

2、感受青铜器上的线条。

师:线条是一位活泼的小朋友,喜欢改变自己的样子,喜欢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

师:你们还知道他会出现在哪里吗?

生:画面中、衣服上……

师:大家说的真好!线条喜欢到处乱跑。就连古时候的青铜器上也有他的身影。(出示青铜器图片)

师:线条藏在哪里?

生:青铜器上面的花纹中!

师:说的好!线条在青铜器上组成了哪些形状?

生:有圆圈的形状、有云朵的形状……

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线条可以在我们古老的青铜器上变成各种奇妙的花纹,说明线条的变化无穷无尽,精彩缤纷。——出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线条的变化。

师:线条会有哪些变化呢?答案藏在老师带来的一副画里面。

师:大家看!这是著名的画家毕加索老爷爷画的。画面中一个戴黄色帽子的女人坐在黄色柳条编成的藤椅上。画面中有各种各样的线条。

(1)线条的形状变化。

师:老爷爷是怎样表现这些线条的?

生:裙子上有很多方格线,头发上有很多细线。……(引导学生找画面中各种样子的线条)

师:找的不错。线条组成了各种的形状。这就是线条的变化之一,形状上的变化。

(2)线条的方向变化。

师:小朋友再用你们的亮眼睛看看,椅子柱子有三个面,这三个面的线条一样吗?这是改变了线条的什么?

生:不一样,两边是斜线,中间画的是横线。改变了线条的方向!

师:对!毕加索爷爷改变了线条的方向。不仅表现出了物体不同的块面,也丰富和点缀了我们的画面。

(3)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线条的形状、方向这个两个变化,在这一幅画里,线条还体现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粗细、长短的变化)

生:有粗细的变化。椅子的轮廓线粗一点,里面的线细一点。

师:对!

师:小朋友看到背景这里画了很多长一点的斜线,在这些斜线中间还加上了?

生:一些小短线。

师:说的好!在这里,线条有长有短,体现了线条的什么变化?

生:长短变化!

师:真聪明!

小结:通过小朋友的找寻,我们发现了线条可以有形状、方向、粗细、长短这四种变化。怎样组织这些线条呢?在画面中随便乱画吗?肯定不是的。

(4)感受线条的疏密变化。

师:老爷爷把每个地方的线条画的是一样多的吗?

生:不是。有的多,有的少。脸上的线条比较多。裙子里面的线条比较多,帽子的线条少一些。

师:找的真好!线条多的地方,我们可以说它是密集。线条少的地方我们可以说它是稀疏。一副画中同时出现有线条多的地方和线条少的地方,就可以说是表现了线条的疏密变化。

小结

师:所以线条不仅只是一根线,在画家的笔下,通过改变线条的形状、方向、长短、粗细、疏密,就可以组成丰富的画面,还可以用来装饰美化生活中的各种形象。

2、感受线条的变化在青铜器上的运用。

师:孩子们看!这个就是老师运用线条的变化规律——注意了线条的形状、方向、长短、粗细来绘制的一个青铜器花纹。好看吗?

师:你们觉得哪里最美?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花纹中线条的变化规律)

生:花纹很美!这里有线条的疏密变化……

3、演示用线条装饰青铜器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青铜器瓶子有哪几部分?

生:瓶口、瓶颈、瓶身、瓶座。

师:说的好!我们就分别在这四个部分用线条去装饰这个青铜器。运用线条的时候注意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这里的线条多一点,那边的线条就需要少一点。

画的时候慢一点,线条一定要画流畅。

装饰好就是这个样子。一个美丽的青铜器就诞生了!

(三)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青铜器罐子

师:孩子们,你们想自己动手去装饰这个青铜器吗?

生:想!

师:现在这里有一个艺术馆,需要展示花纹最美的青铜器作品。请小朋友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用线条为一个青铜器绘制花纹。老师会给最会合作的小组为送上星星,并且展示他们优秀的青铜器作品。

师:制作前,每一组的四个小朋友相互讨论一下,你将负责绘制青铜器的什么部分。

(学生讨论)

师:请一组小朋友来说。(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每人负责绘制青铜器的一部分)

学生开始制作

(四)点评

1、学生点评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个青铜器?为什么?

2、老师总结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4篇

l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任务的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的背景。提高学生美术的表现力。进而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想象力,加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l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l

教学难点

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来玩一个挑战想象力的游戏怎么样?猜一猜他们再看什么呢?

启发:有趣吗?看来画面背景环境不同,人物的活动内容就不同,画面的趣味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画面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吧!

板书:人物与环境。

二、

新授

1、出示人物动态图片,想象,此刻他们在干什么?

2、让我们将他们放到不同的环境中来看一看。

3、怎么样能使画面上的人物与环境更协调呢?(改变服饰和发饰)

4、挑战想象力的游戏升级了,出示相同人物不同方向的动态图片,会激发你什么新奇的创意吗?

5、对比两幅图片,找找哪幅好?(背景添画丰富,色彩鲜艳。画面更动人。)

6、师示范。

出示人物动态图,师生共同创作。

三、学生实践

布置作业要求,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五、拓展(环保教育)

曾经湛蓝的天空不再是鸟儿的天堂

变成了云雾盘踞的魔界

曾经清澈的河流不再是鱼儿的乐园

变成了鱼儿的梦魇...

曾经的世界多么美好

是谁扼杀了这份美好?

我们清醒的知道

是我们自己

----人类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线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线,知道线条有长有短、粗细以及排列时的疏密等变化,通过本课之前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画中的线条》,学生初步了解到不同的线条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画家笔下的线条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学段的学生对自己笔下画出的事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将所学过的线条知识应用到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画面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创作时自信不足,放不开手脚,可以一笔画出的先往往要中断几次,如果用铅笔创作,会出现反复涂改的现象。这样画出的线条要么僵硬、拘谨,要么不够顺滑、流畅。另外一种表现为创作时线条非常随意、潦草,线条完全不受控制。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线条的变化对画面动感产生的影响,从而掌握并运用让线条为自己画面服务的方法,在创作时意在笔先,完成一幅有动感的画。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大胆甚至夸张地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对动感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过程

【导入】《会动的线条》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稳定情绪。

创设情境,引发思维,观察体验,激发兴趣——

师:大家站的真直!让我想到了一种线条。

生:直线。

师,大家弯腰问好的是那种线条?

生:曲线中的弯线。

师:我们在做一个游戏吧。听音乐,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种线条,随音乐舞动,选择最合适的线条表现你的动作。

师播放幻灯片,音乐:跳动,转动、扭动。

请你将自己想象成一条线,随着音乐口令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来的时候,马上用你认为最合适的线条在纸上表现出来。

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线条展示在黑板上。

出示课题,这些线条表现了不同的动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会动的线条”。板书:会动的线条

【讲授】《会动的线条》讲授

1、

师:其实会动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大家看第6页现代雕塑,看见这个作品有什么感受?

生:漂亮,有动感

师:总结。

师: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找一找会动的线条藏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涟涟水波、华灯初上、舞蹈彩带)。

生:从水中的波纹中,知道风来游戏了。

从绚丽的灯光中,看到了都市的繁华。

从舞动飘带中,看到舞者优美的线条。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现代的会动的线条,其实古代艺术家早就会应用会动的线条,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敦煌壁画)

师:图中有四身飞天,你们能找到吗?

生:积极寻找,并回答。

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她们在飞翔?

生:身躯的弧度,衣服的飘动。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我国古代艺术家只添画(板书:添画)了一条彩带就表现出飞天在空中轻盈的舞姿,增强动感的同时,还给画面带来了美感。

出示课件:飞天有飘带和无飘带对比图。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海云追日》

师:看海浪向哪边涌动?云往哪边飘?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向右,因为线条的方向是向右

师:对,线条的方向(板书:方向)能够表现运动的方向。大家看教材第七页的作品《春天的旋律》《蛟龙出海》你能看出线条的那些变化?

生:线条疏密不一样

师总结:线条的疏密会影响运动的速度变化

师:我们再看《舞神》你又能看出线条的那些不同?

生:线条粗细不一样

师总结:线条粗细,会带来动态强度的变化。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动感的画面却没有发现直线的身影,直线可以表现动感么?比如生活中有哪些动感的直线?

生:烟花、雨滴。

师:参差不齐的排列的直线也可以表现动感。

【练习】《会动的线条》绘画实践

师:你想表达什么在动?用哪种方法表现?

生:在水中游动的水母的触角,用线条方向表现。

生:我想表现风中的柳枝.,用添画的方法表现,粗细变化。--------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棒,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师巡回辅导。

【测试】《会动的线条》绘画展示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几幅作品,你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他用了那种方法来表现会动的线条?你给他有什么建议?

生:观察,评议。

师:总结。要注意线条的流动性,对线条的组织等。

【作业】《会动的线条》拓展部分

师:其实会动的线条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

播放幻灯片,建筑的流动性的设计,雕塑设计等。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6篇

一、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1.综述美术课程内容

要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研究,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纵观现行小学美术教材(苏教版),不难发现,经过改版的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从基本的绘画、手工制作到造型设计,从纸板画制作到图案设计,从泥塑到建筑设计等,涵盖了中国画、剪纸、图案、桥梁设计、美术欣赏等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观点和设计意识,为将来孩子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2.比较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课程内容在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中年级(三、四年级)主要学习图案设计、冷暖色、包装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年级(五、六年级)主要学习飞机桥梁设计、泥塑、配插图、版式设计等,从三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发展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有机结合,教材的连贯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在第五册有水墨游戏“青花盘”,第八、九册就有水墨游戏“扇面”“山水丛林”,第六册有泥塑“我做的鸟和家禽”,第十、十二册就有泥塑“外貌有特征的人”“泥柱雕刻”,等等。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高年级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低年级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要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似内容,就是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教学。教者应在找准教学衔接点的前提下,作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二年级在“叶子片片”7教学中就通过学生的对各种树叶形状颜色的描绘潜移默化地渗透图案知识,与三年级的“花头花叶纹样”教学相呼应;第三册的“画触觉”就以突出人对世界的感受为主,并学着用色彩表现,而十一册也有“画情绪”和它相呼应。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好美术课程内容衔接,小学美术教材在中段把高段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名词术语和造型知识做了简单的解释和运用练习。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的明度渐变”“鸟的纹样”“原色和间色”就与高段美术教学的图案、色彩、表现等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敞开了方便之门。

二、美术课程内容改进建议

1.分析学生年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课程内容调整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儿童各方面差异很大,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对学校学习还不是很适应,画画以表现直观感受为主,想象力丰富,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受到几年的学校教育,受到老师及书本的影响,“真实”成了他(她)们评价和表现艺术的标准。因而,把握儿童成长的心理,设计课程内容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绘画积极性很高,画面构图大胆,概括能力很强,令人吃惊。而且绘画速度很快,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而高年级学生拿到绘画题目通常会考虑构图是否美观,色彩是否协调,绘画速度较慢。而美术课以课堂完成作业为主,课程安排上看,一到二年级美术课较少,只有十七、八节,而高年级美术课较多,有二十七节。这样差异就更大了。通常在低年级课本内容上完后,我会另外找一些内容来教,但还要注意不能与以后的内容雷同,因此我认为应给低年级美术课本增加内容,统筹安排。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也有同感。

2.课程难易分析调整

在课程的难易程度设置上,有些地方也需要调整。例如第六册已经学到“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第十一册再学习“冷色和暖色”,就显得过于简单。第三册就学习泥塑“老人和儿童”,学生就比较吃力,很难从上下左右三维空间塑造人物。泥塑课贯穿小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先从捏简单的类似几何形体的物体,慢慢增加难度,到捏动物再到人。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有的课太难或太简单。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7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管理理论 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特色高中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的组建基于学校发展现状。国家教育中长期计划强调发展特色高中,我校作为许昌市唯一一家艺术特色高中,想突破如下办学瓶颈。

第一,学校只开设普通高中的文化课课程,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和艺术专业课处于零散不固定状态。

第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争抢课时”现象严重。物理等非高考科目教师以省和地方课时标准为依据抢占课时,强调学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专业课教师强调学校要生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优势,确保学校一枝独秀的艺术特色龙头地位。而领导班子认为学校要生存发展,文化课、专业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学生高考,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可是,说服教师时,学校又拿不出现成的特色高中政策性课程标准作为依据,这需要我们“磨合”出一套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标准。

第三,特色高中的校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专业教材,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临时现编的,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计划,学校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第四,教师们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学校找不到相应的校本教研师资培训机构,也没有校本专业课高考备考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最优的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高考备考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为实现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组建了由校长、班主任、物理骨干教师和美术教师、校外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课题组组长和学校课程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和经济保障,并直接参与物理学科教学研究任务实践。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制订了比较全面的课题小组活动计划和工作纪律,确保课题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针对课题研究对象,我们经过多次论证,选择了高中文科美术专业的三个实验班和两门课程,其中甲班与乙班学生入校时中招平均成绩相差30分,甲班的班主任由美术教师担任,丙班与甲、乙两个班分别在不同年级,其班主任由物理教师担任。在这三个班级中我们又分别选择了两门课程:一个是美术专业课,一个是物理文化课。总之,课题研究定位在我校拳头专业――美术特色专业上,涉及两个年级、两个学科、两个学科的班主任、同一年级两个成绩层次的样本班,主要目的是研究出最佳的学校课程系统,比较科学地设置文化课与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比例,探索出比较成功的校本课程备考计划,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题计划的实施

课题研究目标和对象确立之后,课题小组制订了三年详尽的跟踪观察和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各阶段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与行动。

1.课题建队伍阶段(2010年5月―2010年9月)。具体工作如下: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根据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3)根据教师任课年段分工研读年段教材。

(4)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师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对策。

(5)建立资源库。

2.研究计划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主要抓计划落实、管理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2)对记录数据进行梳理,集体备课,预设策略,教学实践,验证策略。

(3)不少于4次的外地学习交流。

(4)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策略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实践工作。

(5)撰写阶段性小结,研究人员撰写反思、案例、小报告等充实资源库。

3.修正课程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月)。具体工作如下:

(1)按计划进一步实施。

(2)观察与反思撰写,每人不少于5篇,对比案例不少于4份,论文不少于两篇。

(3)再次邀请专家对形成的课程策略进行论证,形成第二阶段成果。

(4)充实资源库。

4.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完善资源库。

(2)归纳总结有效的课程策略。

(3)专题讲座。收集成绩、论文,汇编研究材料。

(4)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小组重点做如下要求:

一要求三个实验班的班主任把班级内每个学生的中招成绩作为首要研究资料和数据备案,要求他们每学期定时提交本班学生的详细学情,以及每学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的详尽记录。

二要求教务科在课题小组的帮助下,定时备案三个实验班的课程表,认真记录文化课、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数。认真记录每学期聘任教师的姓名及教师的反应和授课情况。记录分析学生各类比赛、测试、考试成绩,认真记录每次考试班级在年级的排名,学科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和相关数据。

三要求物理教师集体备课撰写高一高二每个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纲要。要求以课本为主,降低教学难度,实施分层次教学,对考试成绩不同小组进行对比。

四要求三个班级的美术教师集体备课,撰写出《美术专业的课程纲要》。内容包括:三年美术备考的教学计划和色彩、素描、速写三门专业课教学阶段安排和考核的细节性要求。

五要求课题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详细跟踪对比每个班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例会,认真记录各班研究过程中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课题组例会成员、班主任、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反映情况。认真梳理问题,以便调整或修改实施计划。

最后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回学校及时分享新鲜的知识与见闻;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专业学校参观学习,进行专业经验交流,回学校及时与课题组成员对接课题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调整方案;请重点美院专家或高考备考专家到校讲学,不断拓宽课题小组成员和教师的眼界。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1.教师层面:因为是连续多年的跟踪,教师参与热情和认真程度不断变化。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中途有更换,数据记录有时不完整。

2.操作层面:课题小组成员还没有掌握课题研究的正确方法,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处于粗浅阶段,不规范,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有些问题还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课题小组制订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际阻力,有时一个很小的调整都要进行多次沟通,都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加了课题小组工作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小组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人员不调整,如确实需更换,及时对接任务,尽可能降低对课题研究的影响。我们积极向教育局教研部门请教,咨询课题研究专家,上网收集课题研究知识,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使我们的研究更规范细致。针对遇到的困难,课题小组要求成员在例会上畅所欲言,互相鼓励,发挥正能量,并达成共识:做课题也是学做人,做课题也是增交际,做课题更使人长见识。

五、课题的成效与成绩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课题小组在课题研究上完成了如下任务。

1.课题研究确保我校普通高中文化课物理、英语、数学等学科标准课时不减少,开足、开齐普通高中各门课程,使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消除非高考学科教师的顾虑。高一高二年级正常进行文化课教学直至高二河南省学业水平测试,全面落实物理等非高考文化课的普教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我校封闭管理的优势,高一下学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开设校本专业课程,高二物理等文化课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调整加强校本课程。

2.课题研究使我校建立了较为满意和完整的统揽普高文化课与专业校本课程的学校教学课程体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常开设物理、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以初、高中知识衔接为主。高一下学期加开素描基础课,每周六节标准课时。高二年级上学期开素描提高课和速写课,保证六节标准课时。高二下学期至高三十月底开设色彩课程,每周八节标准课时。物理等文化课开课至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学年十一月前继续实行每周八节标准课时。十一月后开始美术小集训,每天下午半天全部开设美术专业课。十二月中旬开始全天的美术大集训直至美术高考。美术高考过后,全天上文化课至六月份高考前夕。

3.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为每位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级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设备,班级授课实现了“班班通”。在选用更为实用的外地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自编了我校初高中文化课衔接教材和艺术专业校本教材。

4.课题研究改变了我校学科考核机制。物理等文化课和艺术专业课的考核不再按学期进行,实行更为妥帖的打断结点式考试,使课程与考试结合得更妥帖。高三文化课备考模式,实行专业课三次模考模式。

5.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化课骨干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每学期都组织相关班主任和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外出写生,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学习进修,请中央美院教师培训部的教师到学校讲学。我们外派骨干教师到郑铁六中、襄樊24中、杭州国美高考培训画室、中央美院高考培训画室参观学习。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学生冲刺重点美院的需要的现状,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吸引社会高水平专业美术人才到校执教,专家的言传身教使学校办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我校承办了两届许昌市中小学生“成长杯”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暨艺术专业教师研讨会,我校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先进典型,向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进行了汇报展示,荣幸地被推选为许昌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美术协会的办公地点。

三年级美术教案第8篇

关键词:造型; 设计; 欣赏; 综合

新课程改革有关规定,美术教材内容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以上四类课的教学各有特点,其教学行为应分别进行设计。下面,我就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中的四、五、六年级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1造型·表现领域

造型与表现可以看成学习领域中的两个维度,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一切活动,表现则是指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全部过程。

1·1四年级造型·表现

四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40课,每册共20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共有34课。在四年级的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内容居多,在造型·表现领域中,课程设置通过绘画方面、制作方面、电脑美术方面三个方面让学生感受物象造型,使学生明白构成一件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包括色彩,线条,点及色彩的对比,点的组合等等。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美术的节奏》为例,节奏本为音乐术语,但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成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大自然到生活中感受,无论大于小,粗与细,疏与密,曲与直,通过对比来感受景物或者一件美术作品中物象造型的节奏,而这些对比,恰恰是构成一件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点,线,面,色彩,线条的对比。美术运用形、色、线、轮廓等反复呼应和对比,构图安排和形象的特征及动态来显示作品内容的节奏。本课内容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在纸上想象绘画,也可制作四方连续图案来表现有节奏感的图案作品。

1·2五年级造型·表现

五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32课,每册16课。其中,有关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共有22课。五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总结起来内容有对色彩、纹样、图案、形体对比的简单领会,进一步学习国画、泥塑、静物写生还有生肖图,还有对微观世界肌理效果的表现。

1·3六年级造型·表现

六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24课,每册共12课,其中,有关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2课,其课程的内容出现了透视、速写、国画、明暗关系、浮雕、插画和泥塑。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在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远近的奥秘》中,明确的向学生揭示了透视的规律,使学生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在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简单的线描方法表现景物的透视变化。

特点:四年级美术课程造型·表现领域里,课程内容都是通过对图片的分析结合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运用描绘,泥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能够表现物象造型特点的活动。五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相对于四年级来说程度更进一步,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充分反映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六年级造型·领域的课程在内容方面更加深入,对物象造型的表现较四、五年级更为专业化,涵盖了透视、明暗关系、国画、油画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设计·应用

此领域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2·1四年级设计·应用

四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7课。四年级美术课程设计·应用领域课程的比例略低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设计·应用领域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物象造型为基础,通过设计进行表现。本领域内容主要为手工制作,结合生活运用废弃或废旧的材料进行拼贴结合等制作。

2·2五年级设计·应用

五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0课。其课程内容具体为:纹样与图案的设计,陶泥(十二生肖、陶瓶、陶罐等)雕塑及风筝的制作,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台灯等会发光的玩具,还有制作会跳的玩具。

五年级上册中第九课《陶泥的世界》一课中,通过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立体的生活用品,指导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塑造物体,培养设计意识并表现物象造型。

2·3六年级设计·应用

六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9课。大致内容为:服装、剪影的图案设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乐器的工艺制作,形体切挖一课中涵盖的透视元素,电脑美术中电脑画图程序画图板工具的运用。

特点:在设计·应用领域中,主要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为主要目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材料和裁剪、拼贴等多种形式,个人或小组完成作品。使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

3欣赏·评述

此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以逐渐形成,进而促使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提高。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欣赏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欣赏,一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鉴别。

3·1四年级欣赏·评述

四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9课,主要内容为,线条和色彩的对比;画面主体与背景的互换;图案效果的表现;秦始皇陵兵马俑圆雕的欣赏。

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漫画与动漫欣赏》为例,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其绘画提点是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人某事。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漫画及动漫特点,读懂漫画含义,并根据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创作漫画。

3·2五年级欣赏·评述

五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共有2课。主要内容是对古代陶瓷艺术及古代青铜艺术作品的欣赏,认识中国古代陶瓷、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瓷和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欣赏青铜艺术的三种方法:造型-不同造型的青铜器有不同的用途;纹样-不同的纹样反映当时人们不同的人事活动;文字-作为研究历史提供重要资料。学生学习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从器皿外形,纹饰,釉色进行专业鉴别。

3·3 六年级欣赏·评述

六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共有2课,其主要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了解油画和国画表现方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上册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通过欣赏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程,各自所形成的特点,包括工具材料,表现方式,绘画内容及装裱形式等,使学生了解并能够独自欣赏作品。

下册第十二课《我国古代建筑》中,我国古代建筑有其地域性特征,在建筑外观造型,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也各有不同。

特点: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四、五、六年级欣赏·评述领域课程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对美术作品及所收集材料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而促使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欣赏不是一个个体的孤立的行为,而往往是在一种群体互动和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应该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

4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4·1四年级综合·探索

四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很少,上下册共有两课内容。主要内容为纪念册的制作和制作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的照射作品。

4·2五年级综合·探索

五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共有3课。主要内容是对美术学习记录袋(档案袋、学习资料收集袋等)、元宵节彩灯、旅游线路图、旅游宣传海报或宣传画及舞台布景的欣赏学习和制作学习。

五年级下册中第十五课《舞台布景》是综合·探索领域里比较典型的一课。舞台是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根据演出内容舞台的设计也各有风格。以我国戏剧舞台布景为例,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因此戏剧舞台也体现着中国民族风格的特点。

4·3六年级综合·探索

六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共有4课,主要内容是对文物和古建筑的研究,学习校园规划知识制作建筑模型,制作毕业纪念币和纪念册。

六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文物》、第十课《爱护古建筑》都是综合·探索领域里的典型课程。通过对图片,文字的欣赏分析,了解文物的用途和作用,讨论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了解古代建筑、文物的意义以及保护文物和古建筑的方法,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特点:综合·探索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发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