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思想论文

高中思想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6 07:09:21

高中思想论文

高中思想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思怨教学目标学生主体作用

2000年,经省、市教育科研部门批准,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了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验。该项研究和实验的任务与目的是从理论上大体弄清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架构,从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创新教育的具体经验,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辟一些路径。

这项研究实验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教育也已进入创造型教育时代。我国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并指出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际上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其生长点。实行创新教育,才能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世纪,实行创新教育,才能更好地增强我国的教育力、科技力和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实验法、调查访谈法、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我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国内外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在认识上基本上了解了创新教育的架构,并取得了一些关于创新教育的初步的实际经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上必须实行一系列改革,必须在教育观念、教学根本目标和内容、教学中的师生地位、教学手段、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的人际氛围、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在这些方面我们都作了一定的学习研究和实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必须坚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实施创新教育,在教育思想上,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接受性的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79年,罗马俱乐部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提出,要改革传统的、面向过去或现在的“适应性学习”,推行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更要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摆脱狭隘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因为思想政治课是集中体现我国国家意志的一门主要课程。

二、实施创新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传统教育的目标,偏重于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忽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必须改革。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与高素质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创新性人才必具备如下素质:一是自然素质,即健康的身体和大脑。二是人文素质,即科学的思想素质,进步的、高尚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等。就人自身而言,创新的动力和毅力主要来自人文素质。三是科学素质,即具有科学精神和较渊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般科学方法等。科学素质越高,创造的概率也就越高。四是能力素质,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能力包括潜能和现实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教学中心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是“教师爷”;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参与程序低,缺少主动探索思考。这种状况,严重压抑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但不是“主宰”,而是组织、引导、服务。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探究”、“发现”,调动学生的积极伐等。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助产士”、“催化剂”的作用。

五、实行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复制知识、机械模仿等,这些作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考的独立性,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培养都极为不利。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创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包括:情感教学原则,高度重视培养创造性个性原则,智能并重、以能为本原则,探索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原则等。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从总体看,经常、普遍使用的教具,仍然只是最普通的教具,教学手段相当落后。落后的教学手段,对教学信息的传递,总的来说,直观程度、数量、种类、范围、速度和质量等都是很有限的,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素质能力的培养等效果是较差的,教育效益也是很低的。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对培养创新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具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2)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奠定创新的现代化技能基础;(3)可以大大延长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学生的时空维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创新;(4)有利于学生高质高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效益。

因此,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必须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能例外。

六、教学形式必须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狭隘、封闭、死板,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优化素质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V"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配置,实行“探索型”、“开放型”的教学形式。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吸取其他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经验.我们在教学实验中实施了“研究讨论式”教学。我们觉得.它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是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一个较好的可行的形式。其具体操作步骤是:问题—研究—解决—讨论—评价。

所谓“问题”.是根据该课时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的“问题”,它是贴近现实生活和时代的,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一般是能力型、应用型的“间题”。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启发、揭示、诱导等,将“问题”明确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自主解决。当然,“问题”是学生可接受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

这里的“研究”,即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教材和其他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再动用有关知识理论来“研究”“问题”,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学生可独立“研究”,也可相互“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时要给他们一个适当的思考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解决”,即学生通过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初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学生“研究”和“解决”的整个教学教程中,都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作用。

所谓“讨论”,即学生在获得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之后,在全班或小组进行“讨论”。当然,“讨论”过程是自由活泼的和无顾虑的,教师始终要加以引导。有关专家研究,学生在发言讨论时,伴随着互相启示和辨论,注意力量集中,思维最活跃,最富激情,讨论发言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效果最好。当然,“讨论”也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谓“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对研究、讨论问题的评价,也包括对该课时知识结构的总结。有时评价、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证明,研究讨论式教学效果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之很感兴趣。“研究讨论式教学”从教育心理学看,它属于“问题解决”教学;从创造学看,也符合创造的客观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比较好的形式。

当然,创造性教学具体形式是很多的,如“情景—探索式”、启发式、发现式、活动式、自学辅导式、咨询教学法、目标教学,等等。它要求教师能根据学教任务.灵活地加以选择。

创造性教育的探索型、开放型教学形式.也是立足干“大教育”观的。它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与家庭、社会、校际相结合,将课堂与传媒相结合,等等;它也是通观整个高中教学过程、兼顾多个教学阶段的;从而使上述各种教育资源构成一个统一的生动的教学整体。

七、教学环境必须转变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人创新能力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人只有在安全、自由的活动中,在没有精神压力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顺利的积极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活动。

心理安全和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这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事实证明罗杰斯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传统教育中,讲师道尊严,课堂人际关系、教学气氛过于严肃、死板,这是很不利于创造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如何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这是第一要件。学生自由无拘束及无评价的气氛下,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

因此,创设一种自由、活泼、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团结、民主、宽容,互相尊重、互相接纳,无拘无束等,这种教学的人文环境,是顺利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必要条件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更要做到这样。

实施创造性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必须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教学环境。不然,创新教育的阻力会是很大的。

注入式、接受式的传统教育,从观念到实践,从学校管理到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等,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实行创造性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教学环境,创设一个创造性教育的教学环境。

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创造型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俺得创造性教育的理论,具有创造性教育的观念和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教育的策略。通过创造型教师队伍的实践,创造出一个创造型教学的局面。否则实行创造性教育是不可能的。

其次,必须要有一个创造型的学校管理队伍,以及创造型的教学管理工作。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队伍,要掌握创造性教育的理论,使学校具有创造型的教学管理工作,以更好地领导和支持创造型教学。

高中思想论文第2篇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 思想道德教育 四条途径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学校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国家建设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教育是否重视。目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问题生比重较大,这给职业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新时期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已提上议事日程。语文课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语文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语文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让思想教育堂堂见效果。

有人这样定义语文:“做人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它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有效地利用手中的工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在今后生活能过得幸福,事业能取得成功。以下介绍在职高语文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四条途径。

一、利用语文教师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语文教师是情感型的人,大都是激情满怀,可以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我们大都有敏锐的眼睛,什么类型的学生,学生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下,一看便知。于是我们可以主动地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把我们所经历过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我们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一些经验教训告诉他们,并不告诉他们他们该怎样做,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怎样做。像朋友似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份关心,一份了解,一份默契,会让他们感觉温暖无比,从而获得走出困境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也得到一份丰富的人生体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有着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二、课堂生活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历程之一。

这一历程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和生命的有意义的建构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教育在人一生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强,课堂生活对人的终身发展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拒绝凝固的课堂生活方式,提倡创新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职业学校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生活单调、机械、沉闷。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喋喋不休地分析,滔滔不绝地讲解,将备课内容灌输给学生。而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可以对学生产生细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1.备课时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从课文文本出发,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意义。比如在教学《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时,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介绍背景材料时联系思想道德因素。高中课本有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和杰出人物的著作,在介绍这类课文背景材料时,可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高贵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一文时,介绍青少年时代的思想经历,介绍其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还可联系元帅仪陇、投考云南讲武堂写诗明志:“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小立大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又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讲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读《荷塘月色》,介绍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民族气节,自尊自信,发愤图强。

三、在语文活动中积累熏陶。

1.坚持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一侧写格言的做法,教师也可以适时补充。格言流传久远,言简意赅,启人心智,往往比长篇大论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的同学头脑聪明但缺乏毅力,就写下苏轼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针对学生中的浪费现象,引导他们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境界。

2.办好校刊和校广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铅字广为阅读时,自豪感和成功的喜悦感会油然而生,极大地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在办好校刊的同时,还应努力办好校内广播。校广播由班级轮流主持,自主办理。这种实践可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才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有计划地举行各种专题比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情景口语比赛、改错别字比赛、阅读比赛、现场作文比赛、校园文明语言评选赛等。这些丰富的语文活动,可为学生施展语文才华提供很好的平台。

四、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高中思想论文第3篇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炊”的困难;同时,又要辩证地看待写作方法技巧,合乎规范地灵活运用而又不致胶柱鼓瑟。

一、素材的积累

作文的素材,理论上讲是很丰富的,但是在如此丰富的材料的理论背景下,大家仍常常抱怨作文无话可说。的确,绝大部分高中生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因此,写作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总是写一些学校琐事,内容老套,既缺乏可读性,立意也难深刻。同时,他们的阅读面也相当狭窄,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文学作品,所以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以前用过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且思维层次停滞于相当肤浅的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深入生活就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要积累材料,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生军训、运动会、课本剧表演、元旦晚会等活动。每次活动之前,我都要向学生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环境和场面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活动结束后,我都要检查他们的观察结果。一个多学期下来,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材料得以不断丰富。

然而,人的直接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凡事都亲自体验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阅读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广泛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一是阅读《语文读本》。学习课文之后马上读,趁热打铁,与课文挂钩,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

二是广泛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可以从各种报刊上精选一些文章编发,学生兴趣浓厚,阅读效果会很好。

三是利用寒暑假,落实每个学生至少读两部长篇小说的任务。

四是规定学生每周摘抄一定数量的美文美句,以便写作时能够借鉴运用。

二、素材的运用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件大事,但有了素材,也并不意味这就能写出好作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教会学生运用素材的技巧。

1.学会思考生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不用思想的火花去照亮它,那么就可能是一堆废料,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双“慧眼”,对生活明察秋毫,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诞生出个性化的思想感悟。

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善于观察外部世界,还要敏于感知,勤于思考。一叶落而知秋,万事万物都有必然的前因后果。不仅要细心观察,更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渗透自己的观点。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文章就少思想的光芒。

2.学会“一材多用”

素材运用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充分挖掘每则素材的潜能。同一块木材,可以被工匠用来发挥不同的功用;同一则素材,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3.学会“推陈出新”

作文贵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但是学生频繁地使用被人们习用的素材,由于使用太多,就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从角度上出新。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并作为我们翻新的榜样。

总之,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作文教学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写作的成功,源于生活,源于阅读、源于思考。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丰盈;有了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便长久开放;有了思想来导航,写作就会有“文德”,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高中思想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新形势下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核,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去改造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而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就在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因此,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大学生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相应的特征,简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适应阶段的特征及对策

适应阶段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在这时段中,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面临着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心理角色转换。很多新生在考上大学后,丧失了“考大学”这一中学时期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没有及时形成新的目标,容易导致自我定位不明,心理落差强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沮丧、失望,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对策:运用儒家“入世”思想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目标。

中国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主张个人应“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坚持真理,维护道义,为社会和人民做出奉献和牺牲,把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富强、百姓的福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分析以及对先进人物、动人事迹的宣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萌生积极进取、报效祖国的心理,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坚定地为之努力,从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转变为主动思考和规划未来,自觉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深入地了解社会,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快乐,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培养出社会责任感。

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对策

发展阶段主要在大学二、三年级。在这一时段中,学生基本熟悉了大学的环境、学习和生活,完成了角色转换,渐渐变得独立自主,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同时,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与班级同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一些大学生还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但是,有些大学生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困惑,如有的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与周围同学相处不良;有的同学因沉迷网络游戏等原因导致挂科,在学业上产生挫败感;有的同学追求国外的高消费的生活模式,重视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从而产生严重的空虚感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

对策:运用儒家“仁爱”、“自强不息”、法家的法治思想等引导大学生养成宽容、仁爱、诚信的良好品德,遵纪守法,在面对物欲诱惑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认为,“仁爱”包含了孝悌之道,即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忠恕之道,即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尊重、理解和关怀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则达到将仁爱之心推向宇宙万事万物的境界。这种处事方式,对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推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爱父母亲人,为家庭承担责任做起,从爱老师爱同学做起,使他们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广泛地开展和谐友爱的班级联欢活动,或组织带领学生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真正从行动上做到关爱他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儒家提倡的一种重要的人格境界。《孟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即着重强调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品格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教师可以用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古代杰出人物的实例来教导大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教育,注重磨练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养成身处逆境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良好心态,培养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见利思义”、“以法治国”是儒家和法家的价值观之一。当代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对许多问题尤其是利益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很容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影响,把“单纯利己”作为行为准则,轻道义,重功利。教师可以借鉴儒家文化的义利观,把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政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提高对社会上腐败现象的识别能力和防御能力。要让学生认识到,求利是正当的,但是追求利益的手段必须符合正义,即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不择手段拼命赚钱的行为。

三、社会心理适应阶段的特征及对策

社会心理适应阶段主要为大学四年级。这一时段中,学生即将告别学校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就业压力,其思想和价值观往往会与现实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有些毕业生为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而感到忧虑,有些因为考研失败、毕业论文答辩无法通过、感情突变等问题而产生失落、抑郁、嫉妒、冷漠等不良心理,严重时会产生自杀事件。

对策:运用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来帮助大学生释放心理和社会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用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面对现实。

佛教主张“随缘”,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人生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富贵发达与仕途坎坷都是人生中一段平凡的经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只有超脱于现实,净心修身,积极地面对生活,才能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因此,应该达观地面对人生,不为一时的好坏得失所困惑。

道家则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为人处世要合乎自然的常理,保持人的本真状态,凡事懂得知足,不矫揉造作,不恣肆放荡,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感知事物的规律,产生快乐自足的情绪,实现游心于四海之外而与天地同游的逍遥人生。

这两种思想从客观上都有利于避免大学生执著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只要不断去发现自我,寻找真我,不执迷于狭隘的个人小天地,就能看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事物,从而在超重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真正成就完美的人格。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调节心理平衡、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切实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合理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帮助他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起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

[2]贺希荣等.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3]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5

高中思想论文第5篇

首先,学生思想活跃,教育方式不够灵活。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构成来看,他们都处于青春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追逐个性、崇尚新潮、追求时尚的思想,更容易被一些非主流思想引导。传统文化氛围不强,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思想已经“过时”,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乏味、枯燥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然沿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教育过程中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其次,学生接触信息量大,教育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吸引力不强。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来源广泛,学生现下的娱乐生活中,电视、电脑、手机游戏等一些“新奇特”的方式层出不穷。在学生所接触的庞杂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负面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左右,传统文化的融入显得单薄,对学生而言不具备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众多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科学、优良的思想方法、行为指导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思政教育要想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迎合新世纪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深刻影响着民族的精神风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强大的青春活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他们理应继承和发展老祖宗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传统文化中一些经典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处事方式作为自身的思想、行为的引领,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

近年来,西方思潮的不断引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外来思想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例如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不良思想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要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忠烈刚正、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等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教育高职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进行提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在学生中倡导与时俱进,弘扬现代精神社会中的优良风貌。

三、强化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中,教育者应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一方面,学校要在基础课程中引进传统知识,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填充到课堂讲解中,弘扬以仁义礼智信等内容的精神价值观念。用爱国、自强、和谐、友善、团结等优秀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用自律、诚信、节约等引导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氛围,可模仿主流电视台的知识类综艺节目,在校园中举办国学知识大赛、成语听写大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等方式,宣讲传统优秀故事,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优良的校级校风建设成为传播优良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在传统文化引入和教育中,力求做到继承传统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例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剪纸、面塑、草编,传统艺术中的瓷器、刺绣、雕塑进行展示;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开办具有历史感、文化感、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展。通过校内网站等一些传播途径,在学生之间形成诚实友善、勤俭自强的学习氛围,并将传统观念构建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对学生思想作风的引导。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过于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广大思政教育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互动、交流、社会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学校应积极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如书法、绘画、历史、文学等课程,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思想文化中修身养性,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高中思想论文第6篇

【摘 要】音乐文化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促使人对美的发现、认知、追求和创新,研究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的关系及有效结合,阐释思想政治工作中音乐文化的极大功能,无论对于正确发展校园音乐文化,还是提高学生的真、善、美高尚人格,开辟质鲜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音乐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系统工程,势必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来展开,音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具鲜活性、开放性和喜闻乐见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音乐文化本身的思想性和其所内蕴的吸引力是广大青年学生所热爱的。实现音乐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音乐文化最大化功能,理应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的音乐教育肩负着弘扬高昂的民族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重担和责任。在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音乐会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体现着先进文化发展进程的中国音乐,永远都以音乐中的崇高精神塑造人,永远都以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

(二)引导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音乐艺术不断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和意义”向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拓展。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和前景。因此面向未来社会的教育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成果、思潮的发展变化及其与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作用和意义。同时,深化音乐教育功能观念使其超越一般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成为民族交往和世界交往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教学只有具备现代化大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的共同文化信仰。这种信仰是“国魂”,是国家兴旺,人民走向幸福的凝聚力之所在。

(三)陶冶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可以培育学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音乐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高尚、完美,能培养人的真诚,使受教育者变得善良,这种品格来自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使受教育者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丽,因为美是音乐的特质。音乐文化可以激发与深化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通过美的教育和影响,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情感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由于音乐是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以情感人、以声动人的方法,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功能的实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系统工程,音乐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式的发展音乐文化,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辅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声与无声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校园音乐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最大化功能。

(一)将音乐文化引入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教学中

一首好歌就是一个好故事,就是一声呼唤,时常能够震撼人心,还可以陶冶情操。歌曲资源丰富,内容广泛,应将积极向上的歌曲引入大学课堂,引入《形式与政策》、《军事理论》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当中。另外,在其他大学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引入音乐文化,比如在“五四”、“七一”这样特殊的日子,上课前采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或者正式上课前合唱一首耳熟能详的音乐,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还有利于振奋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特殊日子的深刻认识,更深地领悟人生道理。有些思想理论课程中相关的历史可以通过音乐中的故事来解释,这样不时地运用歌曲进行课堂教学,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师生之间的音乐互动,既增强了师生寻求共同价值追求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

(二)与团学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音乐文化特别是红歌也是党、团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之一。唱红歌也丰富了党团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团员是我党后备军和生力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要抓好学生党员、团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用党团建设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广大团员中开展“双争先”活动,并结合建党 90 周年和迎接十的召开等历史时机,在广大党员和团员中大唱红歌,以党支部和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合唱红歌大赛、看红色电(下转第307页)影唱红色主题曲等活动,不断探索红歌在党建和团建中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积极分子培训中,引入“我会唱红歌”的环节,在党员后续教育中引入“红歌小教练”等环节,都充分利用红歌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和创新进取精神。

(三)将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校园文化音乐品牌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在当今大学生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魔力,能够激发大学生奋斗的激情,唤起大学生对理想和信念不懈的追求。因此,将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且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校园文化将更能发挥音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积极向上的音乐文化占领了大学生思想的高地,能抵消多元文化和消极校园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将音乐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在利用音乐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的思想内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结合音乐的大众性易普及的特点,将音乐文化融入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中,与社区人员开展歌曲大联欢活动,把歌声送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 同时,在暑期社会实践和主题实践活动中,纳入音乐文化环节,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服务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五)将音乐文化融入大学生学风建设和文明修身的日常管理中

积极向上的音乐文化是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为国家民族振兴而求索奋斗的精神,这些都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提高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浓厚学习风气,增加大学生严格自律,提高大学生文明修养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歌词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如将歌词张贴在宿舍内,打造宿舍文化,拓展学风建设和文明修养的新内涵; 建立“艰苦奋斗之星”、“改革创新之星”、“和谐发展之星”等评选制度,用音乐文化打造日常管理新理念。

高中思想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古代“用’思想的历史研究视角归纳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史为鉴,知史明智,以期探讨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与有效管理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当管理面临着文化差异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只有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恰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方法,如“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体现了古人对如何用人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髓,学习古代“用人”的思想和艺术,对加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之道概述

1.为政之要,帷在得人

中国古人常用的重要方法为类比法,古代对于“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通过人与自然物的比较而来的,人们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的。从孔子的“性相近也”,到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之后荀子更明确提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万物之灵”之说。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有知、有义,因此人们能够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能够驾驭万物。这是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把任用贤能之士看做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三国时,诸葛亮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晋代葛洪认为:“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唐太宗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后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代先贤思想无不映射出了人才与国家兴亡、事业成败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古之贤者对人才作用的重视。

2.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选用人才贵在选贤知人,善任其能。选贤知人不容易,善任其能则更难。选贤指选择有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的人;任能指任用问题解决、为人处事能力高的人。知人,就是对人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善任,就是用人所长,做到物尽其责,人尽其用。选贤知人和善任其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荀子的“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的思想和伯乐与千里马的典故,说明了选贤知人的重要性和善任其能的策略。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对“知人”做出了一番探讨,比如诸葛亮就提出了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人,而刘助则提出“八观”“五视”的知人方法。总的来说,作为领导人或管理者,必须要独具慧眼,练就选贤知人的才能。“知人”,就要做到知人所长;“善用”,就要做到用人所长,切忌求全责备。如何使一个人的才能与其职位相称?管仲提出,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源也。”汉代王符认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在用人上,古人主张“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成为后来明智者的共识。

3.慧眼识才,德才兼备

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选用人才必须独具慧眼,具有选才识才的能力。所谓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是指在选择人才时,既要注重人的品质,又要注重人的才能。荀子认为选用的人才要智仁兼备,“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唐太宗提出:“今所用人,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在“德”与“才”两者的关系上,康熙认为如果重“才”不重“德”,“虽能济世,亦能败俭”;或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亦何裨于国”,所以“德”与“才”两者不能偏废。德才兼备亦成为我国历代“明君”用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人的“才”与“德”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品德与才能二者兼优,才有利于管理国事。对现代社会来讲,拥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的人,同样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对象。即是说,德才兼备仍是现代人才选用方面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是古代公认的道理。用人信任与否不仅关系国之治乱,也关系自身安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国自古以来就遵从的用人之道。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管仲曰:“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说苑·尊贤》)这种信任不仅要表现在思想和态度上对人才的尊重与信任;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其能力充分赏识与肯定。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信任都是相互的。用人不疑,对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能够增强人的事业心、责任感与向心力。而当被用者感知到用人者对其的不信任时就会产生归属疏离感、消极怠工等负面的行为,降低其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而这与用人之道的结果是背道而驰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猜疑确是应当制止,或者至少也应当节制的,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也扰乱事务,使人不能顺利有恒。”

二、古代“用人”思想对当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用人思想精髓,开拓创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途径,一直是人们如何达到人力资源最优化目的的诉求,也是追寻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目标的根源所在。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教育背景和良好素质的群体,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属于学有所长的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德才兼备”式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教师人力潜能量才施用,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十分重要。

1.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功能定位的多元化,大学逐渐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教师所在的大学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格完善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与“良心”。现代大学治校理念的重构与完善,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是大学领导人的必然选择。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把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管理活动核心以及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现代大学理念,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教师人力资源,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民主化、高效化。在继承古代用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潜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选好人、用好人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不同利益需求,对教师管理要做到合理分工,恩威并重。

2.慧眼识人,唯才是举—“德才兼备,式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

墨子讲“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兼爱)。选人、用人贵在知人善任。慧眼识人不容易,知人善任则更难。孔子十分重视知人。他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选贤任能是识别人才的方法,德才兼备则是选择人才的标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慧眼识才。所以,高校必须独具慧眼以伯乐识千里马的眼界“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招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看重高学历轻能力的的现象,并且任人唯学、文凭至上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势头如不及时遏制调整,会影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引进来源质量。因此,重建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要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多样化的取向选拔人才。在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规划,及时引进与长远引进相结合。根据学校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科学核定进人岗位,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层次比例,多种引进方式结合,筑巢引凤式与优化环境式结合,“引智”与“引人”并重。二是引进之前加强对人才的科学考核。德才兼备者方可引进,对人才的考核不仅看重其以往的业绩,更要看重其发展的潜力。三是引人、用人与队伍稳定相结合。要使引进人才很快融入学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人才委以重任,提高他们对学校理念的认同度和对学校的归宿感。四是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待遇,身份与能力并重。“厚洋薄土”的差别待遇固然可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产生一定的激励效应。但仅看重人才的身份背景而忽视人才的能力,则可能助长新的“唯身份论”,挫伤能力强的人才的积极性,妨碍学校引进目的的实现。

3.量才施用,各取所长—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高中思想论文第8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专业性术语较多,教师在理论概念和意义的表述时,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这是语言科学、准确的首要要求。例如,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中外汇的定义,即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这种定义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不能依据自己的意志来随意改变。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那么,在上课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得体,时刻要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特别是在政治课堂上,要给学生传输正确的思想,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语言要幽默诙谐,抑扬顿挫

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快慢、声音大小、语调升降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会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善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学生听这样的课会感到很舒服,很惬意。例如,在讲“哲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描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机械主义等观点,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就会变得很容易。另外,教师要恰当地控制好语速音调。例如,学习一般材料的时候,可以加快语速;讲解理论原理时,要放慢语速,提高音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用声音提示学生学习的重点。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放慢语速;当课堂情绪高亢时,要露出微笑,加快语调,声音响亮。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