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师德交流材料

师德交流材料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14 09:29:55

师德交流材料

师德交流材料第1篇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未来合格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升师德素质,现将有关事宜做如下通知: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在加强学习,提高育人意识,养成良好的师德素养,自觉维护师德形象。在学习中,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法》、《教师法》、《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市中小学规范教育行为的六条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地约束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中,积极引导教师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二、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整改活动

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整改活动”,不断把活动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各地各校要对去年排查出来的问题逐条进行清理,重点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对尚未落实的要分析原因,进一步整改。各校要根据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塑造教师新形象,展示教师新风貌。

三、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机构。为了切实有效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各学校要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和职能处室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奖惩机制。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学校要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通知》(渝教师〔〕32号)文件要求,做好每年一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量化师德考核工作,并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各校要采取学生问卷、座谈了解等多种形式,征求家长、社区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制定学校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听取家长意见。师德考评小组还应吸收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接受社会监督,并将家长意见作为评估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

师德交流材料第2篇

[关键词]顶级课堂热议冷思考教材情境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54

2015年9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扬州主办的“全国初中思想品德顶级课堂观摩研修活动”。三位优秀中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执教《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引起了观摩教师的广泛热议。笔者在参与过程中也深有感触,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回放1】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第二目的内容《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执教教师: 广东省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的刘老师。

刘老师把本课课题变为“拥抱和平”。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和平交流,培养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维护和平与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文明交流,和谐共进,共创未来。

教学主要过程如下。

由师生共唱演唱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引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即和谐和平,再引出课题“拥抱和平”,揭示讲课主题是“昨天、今天、明天” 。

情境一:图片《郑和下西洋》。设问: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人们纷纷建庙、建塔纪念他,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郑和是文明交流、和平交流的使者。得出第一个观点:我们应该做到和平交流、共享文明。

情境二:回忆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和播放2015年9月3日阅兵式视频材料。解读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看出中国是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国家。得出第二个观点:今天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第三个环节交流探讨: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交流的使者。学生交流汇报成果。得出第三个观点:我们要文明交流、共创未来。至此刘老师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后半节课主要是请学生围绕本课内容编歌、点评,再唱歌,展示成果。

思考一:如何理解教师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本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第二目的内容。依据课标,在学习第一目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本课侧重于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去正确对待本民族和世界各国的文化,并学会做一个友好交往的使者;认识到青少年有责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知道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其对应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知道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既要继承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尊重、珍惜、保护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往的方法。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会欣赏别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

根据教材,教学主题是怎样做一个友好往来的使者,关键词是使者、友好往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悟到以下几点:1.要采取平等、尊重、客观、平等的态度;2.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优点;3.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珍惜、保护、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4.对外来文化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学会警惕文化入侵和文化霸权;5.在行为上要学会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技巧。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与融合。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要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将预设的教材转化为生成的教材。教师应当将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将教材转化为学材,使师生共同成长为教材的生产者和主人。刘老师把本课的主题定为“拥抱和平”,让学生感受和平的重要性。然而我们成年人有能力来维护和平,青少年怎么来维护和平?在这节课中,教师自己拟定一个主题、自己选择相关情境材料,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点都没有得到体现和落实,教材中的情境材料也一律不用,这样实际上完全撇开了教材。

思考二: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

新课程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思想品德课本身性质使它比其他学科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色。作为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在刘老师的课堂中,有一半的时间是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和平的主题编写歌词,然后请学生相互点评各自的歌词,再请学生分别运用喜爱的歌曲的旋律来演唱这些歌词。刘老师本人也是非常有个性,喜欢把学科内容编进歌曲中请学生来演唱。那么教师个人特色与学科特色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是否每节课都必须编写出歌曲,像音乐课、班会课那样来上?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色在哪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之间关系该如何处理?

在课堂上,学生都进行了歌词的填写,也进行了演唱,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似乎并不是很高涨,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真的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了吗?在生活中真的会去维护和平吗?事实上,这节课并没有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应拘泥于一种,选择的关键,主要是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否有利于达成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内化,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教学形式在切合教学主题的同时也可以突出教师的个人特色,但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的,而不能为了特色而去搞特色,否则就偏离了本意,流于形式。

【案例回放2】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第二目的内容《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执教教师: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朱老师。

播放视频:2015年9月3号阅兵式。

教师提问:在一个个画面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中国军人整齐的步伐,使我感受到整齐的力量。

学生:看到祖国现代化军事装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学生:人民必胜、正义必胜、和平必胜,听到了和平的声音。

学生:中国古代需“师夷长技以制夷”,现代我们是自己制造武器,做到了自强。

学生:我关注普京的出现,我个人是普京的粉丝。感受到了俄国与中国的交好。过去,俄国侵占中国……

教师小结:国家强盛,个人自豪,但媒体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这次阅兵说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也发出了和平的信号。但事实上,此举是为了恐吓邻国和美国,炫耀中国的军力。中国裁军不足以安慰邻国,促强军令天下惊骇。”――《华盛顿邮报》

多媒体呈现问题:小使者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些观点的呢?(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美国不了解中国,中国是以和为贵的。

学生:这个评论不对的,阅兵是为了和平,美国想破坏俄国与中国的关系,但中国与俄国的关系非常好。

学生:中国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倡导和文化,中国文化要向世界传递和文化中国。

学生:故意挑拨,不怀好意,给中国营造不好的氛围。

学生:借此挑拨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使邻国感到恐惧。

学生:无稽之谈,制造舆论矛盾。

学生:西方评论是自由的,但只代表他们,可以不去理睬他们的。

教师:谎话说多了,会变成真的,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对此提出委婉的警告、抗议。中国是一个和文化的国家,要大力给他们宣传我们的文化。

教师:我们要明辨是非,认同中国文化,争取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争取话语权。

教师小结:世界已是地球村,学习他国别忘本;中国人有中国魂,华夏根基要站稳;和平也要防入侵,文化糟粕果断弃;取其精华为我用,和谐强国谱新篇。

师德交流材料第3篇

1.尊重教材、重组教材,开发课本资源

品德课不是看图说话,照本宣科不行,把书本放在一边也不行,教材的“言外之意”要懂得起。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依据,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可对编排顺序和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我们在处理“教材”资源时,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入挖掘,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教材中提供的材料相对有限,我下载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视频和《红旗飘飘》的音乐,讲述了国旗班叔叔故事,补充香港、澳门回归和杨利伟飞上太空时五星红旗升起时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兴趣盎然,特别是在大家欣赏孙楠的《红旗飘飘》时,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师生充分表达了对五星红旗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之情。老师还拍摄了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的表现与国旗班叔叔升旗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反省,从而自觉纠正自己不庄重不严肃的行为。

2.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灵活有效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化无形于有形,化遥远为咫尺,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环境,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大课堂容量,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制作课件时讲究内容丰富,但切忌花哨。可在十几分钟的时候变化一下形式,或背景,或添加视频动画等等,例如在设计《尊老爱幼》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前就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营造了氛围,在课结束时又播放了该曲呼应,并且采用了模拟生活中各种情形,通过学生亲自解决各种事件来了解所学知识和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每堂课都设计相关活动,围绕着活动展开

常用的有角色扮演、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讨论交流等。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分享、交流,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炼活动内在的深层的意义。要力求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在上《国旗国旗真美丽》时,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看一看国旗 讲一讲国旗说一说国旗国旗下宣誓唱一唱国旗画一画国旗。

4.课前查找资料、调查了解丰富师生课堂

课前查找资料、

调查了解是品德课“来源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必然要求。它培养学

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它使学生看到教材以外的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知识和更丰富的体验,它是教材的延伸,使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让课堂更加生动和圆满。它是学生通过自身发现、探索,从而感受的一个认识过程,学生有了亲身经历才有所体会,在体会中深化和升华,从而受到教育。

如:在上《感恩父母》时,课前发给表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父母。

5.课后延伸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行为训练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使品德课教学取得“知行统一”的实效,设计和开展好课后延伸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好品质、好习惯、好行为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感受其中的快乐,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在上《美丽的环境靠大家》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活动:你想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吗?从现在起,每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事,就在自己用硬纸片设计的“小山坡上”用画笔“栽”上一棵小树。希望你拥有一片翠绿的小树林!到一定时间看谁“栽”下的树最多。课后,还让学生在班长和生活委员组织下,成立一个“变废为宝基金会”,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让学生参与了环保行动。

6.老师要平等的、带鼓励性的和学生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可以用上一些鼓励性的话,可以多用一些“你真聪明,比老师知道的都多”“老师也想说一说”“你还想说什么?”这样的字眼,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成为其朋友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完成知识的输出和输入。

7.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是品德形成中的主体,任何道德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省悟,内化,才能实现其目的。它包括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活动中的体验,情感体验。在小学品德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习惯和体验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品德课实效性。

如在《感恩父母》一课,教师设计了“欣赏相片”这一活动,请学生带来了小时侯跟爸爸妈妈一起照的相片或爸爸妈妈为他们照的相片,并把自己最心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相片在小组内交流欣赏。在欣赏中,学生的记忆之门被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之爱,如一股股暖流,激发出学生对父母的亲情。这时再适时出现课件(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境,学生的近照,中间穿插父母忙碌的身影),父母辛苦抚育自己成长的情景一一浮现眼前,使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又设计了小组讨论、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诉说、倾听、思考中多次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激情一旦成功,明理则顺理成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师德交流材料第4篇

一、寻找链接点,组织课前调查研究

李希贵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既可以压缩于斗室,也可充斥于广宇之间。你给他多大空间,他就会发挥多大潜能。”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课前先学、搜集资料,就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这个空间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个空间既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能使学生的认识从有限的课堂、有限的书本内容扩展到整个真实的世界,也让学生从不同途径了解了现实,为学生真实的思想品质的形成铺垫基础,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前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寻找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链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课前小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自主地为学习准备资料,延伸课堂深度和广度。

例如《地球在哭泣》一课,教材中要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的现状,并认识身边因人口过多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针对这两个教学任务,课前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研究:搜集世界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的资料和身边因人口过多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等资料。学生在课前小研究的指导和要求下,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他们有的从网络上找到了春运紧张的图片,有的从身边的大人口中得知了春运时坐车难的实际事例,有的从报纸中看到了人口太多的现实,还有的找到了非洲干旱缺水的视频资料……有了这些高效的课前设计,课堂也就真正成了学生自主交流思想、升华情感的舞台。

二、搭建交流平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有了前置性作业这个基础,再采用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的模式,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把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范例或者“生活图景”以贴近学生心理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借助熟知的事例,主动探索新知,不断交流心得,实现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在合作、展示与交流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行为体验与心理体验。

在《地球在哭泣》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印度火车站交通异常拥挤的图片、人口增长统计图,全班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认识到了世界人口现状。接着另一小组又展示了非洲难民、土地干旱、春运紧张、人们缺水等等一系列图片,使学生们深刻认识社会现实,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这样,学习小组中汇集的各类资料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把学生一下子带回了生活之中。熟悉的场景、事例、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犹如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顿时热情高涨,思维的阀门一下子打开,纷纷说起了其他的一些类似现象,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地球在哭泣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果。这样的“现场展示”紧紧围绕课本重点,学生能从心底深处加深认识,更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

三、适时引导小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在课堂中,在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之时,教师必须注意适时的引导与小结,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在学生交流展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班内的展示交流,既可以了解小组探究的程度,也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的漏洞、思维的盲点。当发现漏洞与盲点之际,便是教师引导追问之时。

例如学习《资源亮出黄牌》一课时,学生交流汇报了调查了解到的资源匮乏、有些资源面临枯竭的现象之后,老师要抛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便会以这个问题为引子,思考种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老师再次追问:资源亮出黄牌的现象和原因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肯定会从自身出发去告诫自己、警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学生的发言主要内容以及收获等做出言简意赅的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由浅入深,情感得以升华,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与震撼,达到了指导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融入课堂评价,升华教育教学效果

师德交流材料第5篇

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32-02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若教师的教学仅囿于教材,课堂的吸引力就会降低。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存在的不足,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适当引入课外的教学补充资源。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补充名言警句及俗语

思想品德课程肩负德育的重任,深奥的理论和教条会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更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名言警句、俗语等,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对最终“上活”“上好”思想品德课作用较大。在课堂上引用名言警句、俗语等还能展示教师的口才,能吸引学生,能印证教学内容,增强说理效果。

例如,在教学有关团结协作的内容时,可引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等来深化教学主题;在教学有关交友的内容时,可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帮助阐述“要交益友,不交损友”的道理;教学有关家庭保护的内容时,可引用“养不教,父之过”来强调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责任。

二、补充社会时事热点材料

将社会时事热点材料引入课堂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考试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中考试题里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取材于社会时事热点,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平时上课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教学三维目标要求。补充社会时事热点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利于打造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材料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时政热点所反映的思想品德观点和理论,以及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科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秩序与规则》时,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2013年4月开始,北京、上海、杭州、南宁等地对闯红灯者处以最低10元/人次的罚款。笔者提问:“你闯过红灯吗?怎样才能治理这种闯红灯现象?”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学生提出要重罚。笔者接着提问:“那么,处罚有依据吗?依据是什么?”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最后,学生们达成共识:秩序来自规则,治理闯红灯得靠规则,这个规则要具有强制性。

又如,教学科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自我保护》时,笔者引用了新闻材料:2013年5月12日,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的8名男学生在江边烧烤,其中一男生疑误踩江边砂石滑入水中,有4名同学手牵手施救,也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其他3名同学立即打电话报警。事故发生后,博罗县高度重视,全力做好搜救和各项善后处置工作。到昨晚9时45分许,5名失踪学生遗体全部被打捞上岸。笔者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他们出事故的原因。”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主流观点:没意识到江边有危险;没做到远离危险;出事后的施救方式不对;最后三人报警求救是正确的。

教师想要在课堂上灵活引入社会时事热点材料,在平时必须养成收集材料的习惯。一般来说,需要收集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这些事迹可作为道德情感教育的素材。每年的“3・15晚会”也值得教师关注,因为其涉及法律、道德、生命健康等诸多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建议教师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并关注重大新闻事件,如经济、科技、体育成就及重大自然灾害等。教师还应该有效利用网络进行资源搜集,笔者一般会通过中青网、人民网、凤凰网、法院网等渠道搜集资源。

三、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的群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照教师预先设想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布鲁姆曾经说过:“教学要素都预设好,教学就不是一门艺术了。”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使其转化为教学补充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利用这些反应作为资源展开思辨,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这是教学机智问题。教师若重视课堂生成资源,适当展开,师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信教学将渐入佳境。

例如,某次观摩优质课上,执教老师教学科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谁为我们护航》中的“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评课老师认为,这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很好,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了,但是,在教学“老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内容时,执教老师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有这项内容”而已,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上课时,有学生反映“我被体罚了”“××同学被体罚”,执教老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反映。笔者认为,若执教老师能够利用这个“课堂小插曲”,结合学生身边鲜活的案例对“老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进行探讨,引发思维的碰撞,能够将课堂生成资源转化为教学补充资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从学生的角度挖掘教学补充资源

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挖掘出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最适合学生的,也可以说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视为教学资源,这样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例如,教学科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理解老师》,教材提供了典型的尊师事例、名人名言等。笔者认为,若自己再补充资料进行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如“让学生来说”更好。于是,笔者决定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教学补充资源,笔者设计了预习卡片并分发给学生,预习卡包括以下内容:①你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位?②列举你看到的老师做的一件让你感动的事。③你身边老师的辛苦吗?④请你赞美一下身边的老师。⑤教师节到了,请你对老师说一些心里话。⑥你心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笔者要求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所得,在此过程中注重激发正能量。这样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他们积极收集资料,丰富了教学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又如,教学科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心中的规则》中“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的内容,笔者对网络世界不太了解,于是,笔者决定将挖掘教学补充资源的任务交给学生。笔者提出以下问题:①你的网名是什么?②你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你的游戏等级是多少?③你的网上签名是什么?④你有农场吗?偷菜了吗?⑤你的QQ加了多少好友?在现实中你认识这些好友吗?⑥你知道网上有陷阱吗?⑦健康上网的要求是什么?在课堂上,笔者依次抛出以上问题,学生们踊跃回答,提供了最鲜活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得出健康上网的要求,并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行为引导。

五、处理好教材资源与补充资源的关系

教材作为教学主要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依据,而补充资源是教学的必要补充,它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正确处理教材资源与补充资源的关系,本末倒置。例如,有的教师为追求新意,在课堂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视频就占用了一大半的课堂教学时间,看似热闹的课堂实质上仅仅简单地展示了课本知识点,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教学,教学目标没能完全落实。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资源与补充资源的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引入教学补充资源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补充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补充资源要经过精心筛选和编辑,如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③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重视挖掘学生资源,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注意身边的事,学校的、本地的可用资源。⑤补充的教学资源要服务于教学内容,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此外,思想品德教材资源涉及面较广,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要将自己的理解与学生分享。除上面提到的资源外,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例,道德、感恩、励志、成长的故事等都可作为储备资源。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皆可作为教学资源。

师德交流材料第6篇

一、关于讨论话题的选取

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在课堂讨论中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应该在讨论话题选取上下一定的工夫。因此,讨论材料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1.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教材的开放性相应地要求我们在取材中亦应具有开放性。当前社会,信息渠道十分畅通,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非常想了解一些社会现象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这些都为讨论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取材空间。对于目前的学生,发生在自身及周围人物身上的事件、社会媒体关注的事件或人物等,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吸引力。选取时应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生活,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来进行讨论。

在七年级第二学期思想品德课中,有目内容“生活离不开法律”。为了能得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选择了“2004年5月,郝劲松律师在坐地铁时,两次上厕所共支付了使用费1元,地铁运营公司没给他开发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他将地铁运营公司告上了法庭”这一材料,并设置讨论话题――“该不该打这一元钱的官司?”学生对这一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时间讨论十分激烈,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讨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我们在选取讨论材料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讨论的话题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层层得出。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选取适当讨论内容的关键,离开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讨论将变得空洞而流于形式。

七年级第一学期有目内容“自我新认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用“全面的观点”这一哲学上的观点去分析自己与周边的现象,对于刚刚从小学升上的这批学生来说,能理解吗?如果连理解都存在问题的话,就更加无法实现“学会”这一能力上的目标了。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骆驼和羊》这则寓言,其内容是指骆驼与羊争论“高好还是矮好”的问题,并且各自展示自身特长来证明。然后,我设置讨论问题――究竟是高好还是矮好呢?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这一话题是浅显易懂的,也是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经过讨论,从而共同得出“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一结论。

3. 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活动”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许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而煞费苦心。而这也恰恰导致认识上一种错位,认为热热闹闹的一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在思想品德课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而讨论作为课堂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更多地被赋予这种色彩,直接导致讨论的过于形式化,是因为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习者起到定向和标准的作用。讨论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选取讨论材料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讨论的,其讨论的问题必须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二、关于讨论形式的选择

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讨论形式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思想品德课中,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辩论、班内讨论、小组讨论、配对讨论等。下面分别列举了这几种形式的特点,便于在不同的讨论内容中选择不同的讨论形式。

1. 辩论。辩论是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根据辩论内容,设立正反双方,先由双方各陈述本方观点,然后进行自由辩论,最后再由双方进行总结。学生在正反两方的互辩中达到了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辩论的开放度比较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会比较高,如果整节课进行讨论,并且讨论的问题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的,采用这种形式是比较适宜的。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设置了几堂辩论课:学习苦大于乐Vs学习乐大于苦;好奇心强有利于我们的发展Vs好奇心强不利于我们的发展;挫折有利于我们成功Vs挫折不利于我们成功;法律是对我们的一种约束Vs法律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开玩笑会不会犯法等等。辩论中,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教学效果也比较突出。

2. 班内讨论。教师出示讨论情境后,学生就讨论问题直接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可以将好的观点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并作出总结。这种讨论的程序十分简易,因此操作起来十分方便。但是,讨论是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与交锋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掌握的信息发表见解,在交流、交锋中鉴别、接受他人的信息,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而班内讨论这种简易的形式,削弱了生生之间知识与经验的有效交流与交锋,它强化了“论”(学生的论述),却弱化了“讨”(研讨与交流)。从这些因素去考虑,若讨论的问题相对比较简易,学生比较容易就能得出一定的结论的,采用班内讨论的形式是比较适宜的。

3. 小组讨论。即将班级细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的统一布置下,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活动。小组的规模,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及具体情况来确定,常用的有2人小组、3人小组、4人小组、5人小组等。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哪种形式,主要应视讨论的问题而定。一般来说,讨论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不必经过激烈的争论就能得出一定结论的,应该采取人数较少的小组形式,如2人、3人小组。如果讨论的问题比较深奥的,像道德两难情景等讨论材料的,应该采用人数相对较多一些的小组形式,如4人、5人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知识与经验的不断交流与交锋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及认知能力。

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它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

4. 配对讨论。即先将全体学生均配对成2人小组,每对学生就讨论内容进行讨论,得出共同意见,然后与另外一对学生进行二次讨论,形式4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外4人一起讨论,得出8人的共同意见。如此循环,最后得出全班学生的共同结论。

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在不断的配对中认识对方的观点,反思自己的观点,有利于认识水平与判断能力的提高。但是其程序却过于复杂,且往往出现各配对小组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同,使得提前完成的小组因等待而无所事事。因此,若在教学中使用,应事先对规则及讨论时间等作一定的规定,使讨论良好有序地开展下去。

三、关于讨论任务的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即使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以及适当的讨论形式,但讨论课却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在讨论活动中,部分学生怠于讨论,或高谈阔论与讨论话题无关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讨论并没有充分展开,这往往使得教师一筹莫展。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到讨论中呢?最好的办法是给予学生明确的活动任务。根据这点,设计了一份小组讨论反馈表:

小组讨论反馈表

负责人:

讨论的问题:

组员各自的观点: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组员四:

小组共同观点:

在这张表格中,列入了组员的各自观点及小组的共同观点,使得每个学生有了明确的活动任务,即要求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再在组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激烈的争论,得出小组的共同观点。实践中,如果设置一名小组负责人,该同学就会督促组内成员参与小组讨论,最后共同完成讨论反馈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学生怠于讨论或高谈阔论与论题无关话题的局面,使得讨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关于讨论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重视学生课前的资料收集。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广博的信息是讨论课开展的前提,是知识内化的桥梁,是开拓思维的载体。因此,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因课文论述不足而必须补充的材料和参考书目,若讨论话题具在一定的难度,课前可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查阅资料,阅读补充的材料,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讨论内容,打有准备之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给予讨论充足的时间。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讨论课的优势就在于各方面的交流及交锋,师生及生生的交流与合作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确保这种交流及交锋能在讨论课中充分地展开。在时间安排上,以小组讨论为例,既不能过长,使组内成员无所事事;也不能过短,使讨论流于形式,应该有适当而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位组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在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师德交流材料第7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阅读 能力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无论是教材,还是考试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阅读和理解文字,组织材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可见,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必要。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思想品德的阅读能力呢?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在长期阅读实践中积累的感悟经验。阅读能力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发挥着持久的作用。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图文并茂,除了知识性的课本知识,还有部分相关链接,辅助材料等。另外,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我们除了实现知识目标外,情感价值观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关注。这些文字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思想。

2、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开卷考试的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开卷考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开卷考试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高分数,而是着重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培养。考试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涉及最新的新闻材料,材料往往有400――500字,需要学生对材料很好理解和把握才会达到考试的目标。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的得分很低,主要原因就是把握材料不准确,审题方向不对,导致得分点少。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去创新首先要让学生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解题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层面上说要适应开卷考试必然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和有用信息对于当前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很关键。

二、初中思想品德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案方式对本课知识目标进行展现,向学生表明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有针对性,而且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提取信息、发现问题,从而不断的清除学生的惰性意识,然后根据教材设计有层次的的问题,加强实践磨练,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分析,以摸索技巧、训练方法,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好及时点评,在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方法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

2、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老早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

1)、具体方法的指导。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阅读教学的意义系根据一定的目标、目的、寻求最经济的途径,形成解读文本的能力。老师的任务不仅限于教学生去解读教材的素材,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时,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以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等等。

2)、迁移指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的是学生要有迁移能力。让学生明白阅读是有目的的,要将自己所读融入、运用到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从书中得来的知识,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社会,更迅速地促进自己成长。

3)、交流指导。

要使学生培养多方面的阅读兴趣,使其兴趣更持久、阅读效果更全面更好,就必须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人,并让他们多感受到阅读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乐趣,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交流指导。交流形式有许多种,如专题讨论会、笔记交流等,这些交流形式不仅可以激发一种互相暗示和互相激励的心理要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4)、差异指导。

师德交流材料第8篇

在如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等待教师的提问,而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将自己思考的问题提出来,向教师探讨,与同学讨论。这种单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是很普遍的,虽然说素质教育早已开展,但是由于如今的考核方式的束缚,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课程教育之外的项目。在很好地应付考试之外,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我们教育机构做出比较有力的引导,从根源上给予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方式改革的力量。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缺陷

1 一味说教的灌输方式,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稳定单一,基本上在几年内的变化很小。并且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循着一贯的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交流想法,不能够获得与人交流、被人认可的乐趣,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创新能力没有办法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2 重视理论、理性,忽略实践、感性的重要作用

“知易行难”永远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而学以致用却也永远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没能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忽视知识的学习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鲜活、深刻。例如,在讲述西方工业革命的部分时,如果能够安排学生去做相关资料的查找、整理,最后在课堂上交流,那么学生肯定会对此印象深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举措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气氛

古人云: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到推进作用。试想思想品德本来就是一个略显冷冰冰的课程,如果再加上授课教师的“专制”,整个课堂呈现“唯师命从”的气氛,怎么会有学生提起勇气去与教师交流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勇于大胆猜测并思考,那么学生才能够不畏于教师的威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整个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某种程度来说,不仅是学生思维自由发挥、拓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师生间相互学习的一个机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和谐相处,才能够为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运用创新型教材,使观念与时俱进

时代是在每分每秒进步的,对于我们教育工作来讲,在近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确实能够运用在教学工作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创新型教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事例使教师不需要再干巴巴地讲解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理念。另外,创新型教材增加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设定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了解文章,最后与同学交流讨论等内容。创新型教材鼓励探究性学习,能够辅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3 知行统一,培养实践能力,倡导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