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1 13:40:32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1篇

近年来,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政府采购行为逐步规范,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在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时间不长,政府采购还存在规模小、范围窄,缺预算、少计划等问题,管理机制和运作流程还需进一步规范。为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力度,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管理,提高政府采购的计划性

政府采购预算是财政预算、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政府采购工作计划性、实现政府采购规模效益的重要基础。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在部门综合预算中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同时,加强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采购人要根据采购预算,提前一个月申报政府采购计划,确保采购中心有计划地安排采购业务,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和工作效益。对未按规定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或未经批准自行采购的,一律不予办理相关的采购资金结算。

二、拓展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

要根据《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作为当前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任务,稳步实施工程类项目,努力实现我县政府采购规模有较大的增长。今后,凡使用财政性资金用于工程类项目的,都要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对利用国债和金融部门贷款由政府承诺偿还的,也要逐步实行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规定及时向政府采购部门申报采购计划,制定采购实施方案,参与政府采购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对不按规定私自进行工程发包的,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不予拨款。

三、完善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县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布、评审专家使用、供应商投诉处理、违规采购惩治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要严格按照集中性政府采购目录的要求和限额标准组织政府采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坚持实施以公开招标为主的采购方式,规范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行为,加快采管分离的进程,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划分政府采购的管理职责和执行职责,将政府采购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四、加强管理,强化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是一项长期而又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手段。要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监察、审计及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综合监督职能,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财政部门要以政府采购资金运行过程为主线,加强对采购人、供应商和集中性政府采购执行机构的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检查。对政府采购当事人的不法行为要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监察部门要加大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要参与重大招投标采购项目的评审,进行现场监督。审计部门要加大对政府采购结果的审计,确保采购活动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作。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2篇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府采购预算一般包括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数量、型号、单价、采购项目截止(开工、使用)时间等。

1.采购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按当年财政部门公布的政府采购目录进行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是政府采购中需要重点管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归集,是预算单位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的依据。

货物类:一般包括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机具,科研、教学、医疗用仪器设备,公检法等执法监督部门配备的通用设备和统一制装,办公家具,交通工具,锅炉用煤等。

服务类:一般包括会议、公务接待、车辆维修、加油、大宗印刷、机票订购等项目。服务类项目一般实行统一定点采购。

工程类:一般包括基建工程,修缮项目,财政投资工程项目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大宗材料(如钢材、铝材、木材、水泥等)和主要设备(如空调、电梯、消防、电控设备等)。

2.数量:指各采购项目的计划采购量。

3.型号:指各计划采购项目的配置标准。

4.资金来源:指单位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计划。一般包括:

(1)财政拨款:财政预算拨款中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

(2)财政专户拨入资金:单位用存入财政专户的收入安排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

(3)单位留用收入:单位用经批准直接留用的收入安排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

(4)其他收入:单位用上述资金来源以外的资金安排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包括:自筹资金、国家财政转贷资金、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

从实际工作来看,单位的支出一般分为三大类:人员经费、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政府采购的项目是货物、服务和工程,因此其资金来源主要限定在各项收入安排的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部分。

5.投入使用或开工时间: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是公开招标。投入使用或开工时间,是政府采购项目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获取货物、接受服务和工程的开工时间。

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意义

政府采购预算集中反映了预算年度内各级政府用于政府采购的支出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业行政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和方向。加强事业行政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对保证事业计划和行政任务的完成,而且对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事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福利、农业等领域从事公益性的业务活动;行政单位则从事着组织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事业行政单位所从事的上述活动基本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其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财政给予的收入政策解决。因此,事业行政单位政府采购预算,一方面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保证行政工作任务完成的物质条件。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是一定时期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是否合理,执行的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各项事业发展、国家政权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是有利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政府采购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国家财政预算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各项事业发展和国家政权建设的支出,政府采购活动实质上是财政资金运动的一种形式。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如何,既影响着单位预算的平衡,也影响着财政预算的平衡。因此,要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就需要各事业行政单位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在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合理、有效、节约地使用资金,为财政预算的平衡奠定好基础。

三是有利于提高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政府采购预算是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各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共同配合。严格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为单位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第二,可以使单位财务管理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第三,通过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可以促使单位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第四,通过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可以实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的工作的有效衔接。

四是有利于政府采购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有别于以往的财政工作,它除了要结合现有财政政策之外,还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招投标法、合同法等关系密切,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可以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有序开展,使政府采购制度化、规范化。

三、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1.政策性原则。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应当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各项财务制度为依据,根据完成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需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

2.实用性原则。单位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时,要精打细算,不要盲目追求“超前”,贪大求洋,应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超前,也要避免不考虑发展而导致项目刚投入使用即落后,造成浪费。

3.可靠性原则。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和单位的财务预算一样,一经批准,便要严格执行,一般不能调整。因此,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要把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应该采购的项目考虑好,还应该注意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可靠,有无保证,不能预留缺口。

4.完整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必须将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和其他各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形成的政府采购,完整、全面地反映在单位预算中,不得在预算之外,另留收支项目。

5.统一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口径、程序以及统一的计算方法填列有关数字指标。

(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

2.政府公布的政府采购目录;

3.各业务部门提供的采购计划;

4.单位各项收入中能够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资金额度;

5.近期政府采购招标竞标活动的中标价。

(三)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编制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预算,保证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质量,必须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1.对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深入了解并掌握各业务部门的资产情况、管理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及需购物品、工程、服务情况,总结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方面的经验与不足。

2.搞好国有资产合理调配与利用,挖掘现有资产潜力,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在当前财力十分有限、公共财政建设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挖掘存量资产潜力,对闲置资产实行统一收缴、统一调配,或者实行租用,鼓励闲置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既可弥补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的不足,又可以腾出资金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3.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在单位领导的统一协调下,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采购项目,并进行认真论证,落实相应的资金来源。

4.申请财政专项拨款的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审定,确定其预算额度。

5.正确领会上级有关部门对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要求。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前,必须组织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认真学习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有关规定,熟悉政府采购目录,正确领会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

四、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批程序

政府采购预算的安排程序与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一般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和“两上两下”的程序。

政府采购预算涉及到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社会保障经费和基本建设以及国外政府和国内、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凡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均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各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提出预算建议数,主管部门审查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一上);对预算单位汇总上报的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政府采购预算),由财政部门的主管处室初审并送预算处(有的地方财政部门成立了预算评审小组)审核后,向各单位下达预算控制数(一下);各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结合本单位预算年度的收支情况,特别是财政补助(拨款)数变动情况,本着“量入为出、不留缺口”的原则,对相关收支项目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正式的单位预算。单位在调整政府采购预算时,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计划,提出具体采购项目的实施时间。正式的单位预算编制好后,各单位按照规定时间将正式预算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由主管部门报财政部门审批(二上);财政部门将各单位包括政府采购预算在内的部门预算汇总编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法定程序批准后,随单位财务收支预算一并下达各单位(二下)。单位预算一经批准以后,即成为预算执行的依据,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不得任意调整。

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财政批准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汇总确定各单位具体采购项目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法(如集中招标采购、定点采购或分散采购),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将政府采购计划批复下达各单位。

五、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

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仅仅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始。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实现政府采购任务,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通过预算的执行来完成。

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及时实施采购;加强采购资金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依法组织收入,保证政府采购资金来源;及时分析收支情况,保证年度政府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包括政府采购资金的归集和支付两个阶段。

(一)集中采购资金的归集和支付

集中采购是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委托政府采购机构通过招标的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实行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资金,应通过财政部门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进行归集和支付。

1.集中采购资金的归集

(1)属于财政预算安排的行政事业费和属于财政专户拨款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由采购单位根据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于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前,提出采购申请,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按规定组织实施。采购活动结束后,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实际确定的合同金额,通知国库部门将采购资金直接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属于单位留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由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于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前,通知采购单位将采购资金直接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2)单位预算执行中,财政追加的专项经费和中央下达的专项拨款,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原则上均应实行集中采购,也应按照上述要求,将政府采购资金及时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2.集中采购资金的支付

(1)集中采购结束后,采购单位应按照招标文件或合同约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组织专业人员对所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进行验收,据实出具政府采购验收报告。

(2)供应商供货完毕,提出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申请,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通知财政总预算会计向供应商付款。

3.采购资金入账和结余资金的处理

项目资金支付完毕,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填制《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资金入账通知书》,采购单位、总预算会计、主管业务处室据此作相关账务处理。项目资金如有结余,按照政府采购资金来源返还有关单位。

(二)定点采购和分散采购资金的归集和支付

定点采购是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委托政府采购机构通过招标确定供应商、各单位到定点供应商处采购货物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方式。定点采购项目一般具有数量小、次数多、价值不大等特点。

分散采购是指各预算单位对达不到集中采购额度或经特例审批的采购项目,自行组织的招标、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

定点采购和分散采购的资金,属于财政专项追加的经费安排的采购项目以及大型会议、大宗印刷等,按照集中采购的要求,由国库集中支付,其余采购资金暂由预算单位直接支付。

六、政府采购预算的调整

政府采购预算是单位年度财务收支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得随意调整。确因国家政策、财力供应和工作任务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政府采购预算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批。

七、决算列报

政府采购预算应由各预算单位随财务决算列报。各项政府采购资金,无论是财政直接支付,还是单位直接支付,各单位除在行政事业单位总收支情况表中反映外,还要列报有关政府采购明细收支决算。

政府采购决算由财政部门主管业务处室会同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核,随单位年度财务收支决算一并批复。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11-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政府采购项目越来越多,采购资金里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给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难度。如何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发挥采购资金的效能最大化,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深思。

一、当前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在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府采购观念淡薄。虽然我国从试行政府采购至今已有十几年,目前高校都已普遍实行了设备物资的政府采购形式,但尚有一些学校领导对政府采购认识不足,担心集中采购的质量和价格不如自行采购理想,不愿意实行集中采购,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内心抵触政府采购,他们认为政府采购就是把简单的事演变成程序化、复杂化,劳神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有人认为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垄断、政府控购,只是将各单位分散的采购资金集中起来采购而已,甚至认为是“新的集中腐败”。这些观念都不利于政府采购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2.采购预算编制不严格,预算执行的计划性不强。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年度预算的重要部分,是政府采购计划执行的前提和依据,高校一般在每年10-11月份编报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再根据财务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高校政府采购预算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于各分院、部门等基层单位对采购预算的随意性较大,往往对采购项目缺乏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导致多报、漏报、误报现象时有发生,高校所需设备的品种和质量随着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不断变化,采购规模大、时效性强、技术含量高、品种复杂等特点,因此不能在一年前就以收定支,并提供数量、质量、金额、技术参数、技术指标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又由于次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尚未完全明确等种种因素,使采购预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算和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在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由于缺乏前期必要的调查研究,对市场把握不准,预见性不强等因素,使得在预算执行中,出现超预算、预算结余较大等情况,采购预算编制的不完善,造成了采购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影响了采购预算的正常执行。在采购计划执行中。尚存在随意更改采购用途,没按采购预算安排采购资金等情况,使预算执行脱离计划的轨道,丧失了应有的约束力。

3.采购周期长,难以及时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因为高校的设备采购时效性强,有些采购项目往往无法事先预计,高校采购设备技术含量高,技术、性能指标复杂,多为教学科研用的高精尖端仪器和设备,设备品种可谓包罗万象。有些高端设备需从国外进口,有些项目急需上马,计划赶不上变化,而正常政府采购周期长,需要几个部门逐级报批,作为政府采购主要方式的公开招标,从申报月采购计划到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并供货,至少需要二、三个月时间。因政府采购计划在上年年末上报,由于种种原因,当年因急需购置未列报计划的设备,或调整本年度采购计划,则需层层申报。几经周折要较长时间,这就造成了政府采购周期长与高校对所需设备物资时间要求紧的矛盾,难以及时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4.采购管理体系多样化,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许多高校的采购管理机构大多是挂靠机构,附属于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教务管理部门,或与招投标机构设在同一部门,造成采购管理目标责任不明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采购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采购主管兼任的情况比比皆是。政府采购是一项面向市场、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化水平高的工作,不同于一般的采购业务,采购人员不仅要熟悉采购程序,还要掌握财务、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通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等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由于高校在成立采购管理机构时,受人员编制等因素制约,一般从内部抽调人员组成,对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虑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效益和运作质量。

5.政府采购电子化尚未普及,信息化管理相对较弱。(1)我国政府采购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电子化政府采购领域尚属起步阶段。电子化信息手段和互联网络技术有利于增强采购信息的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目前只有广东省投入运行了电子化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实现了电子订购、电子订单、议价、电子反拍、电子询价、电子合同、商品行情库、供应商诚信库、网上统计分析等功能。电子化政府采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要好长一段时间。(2)目前高校对政府采购信息管理较弱,对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审批环节、合同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管理,导致设备重复购置现象时有发生。在采购活动中,因为未建立起较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公开性不够,采购部门能掌握的市场供求信息大多局限于部分地区和行业,对国内及国际市场行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难以取得最佳采购效果。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若干建议

1.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联络员机制。目前高校设备采购工作呈现出品种多、数量大、专业性强、要求高、时间紧等复杂性的特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管理制度和采购程序,高校应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联络员机制,设立一名政府采购联络员,以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强化单位内部监管职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高校应大力发挥政府采购联络员在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作用。(1)采购联络员负责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在本校的宣传、贯彻和落实,通过校园OA办公系统、宣传手册、学校报刊、布告栏广而告之等方式,加大政府采购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实行政府采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对政府采购的抵触情绪,并了解政府采购相关知识,使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深入人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2)政府采购联络员应积极参与学校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的汇审和编制,完成月采购计划的汇总和报送工作,并及时动态地对学校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分析和报告。并对学校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拟订学校的政府采购制度相关办法和措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学校政府采购活动。(3)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和要求,联络员应认真组织实施学校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和分散采购项目。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已签订政府

采购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验收,要做好与上级采购主管部门、招标机构及供货商等之间的协调工作,负责政府采购项目质疑的答复,协助投诉处理等问题。

2.强化采购预算管理。(1)要强化采购预算计划的论证,对拟采购项目计划。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清轻重缓急。所有采购项目都必须编制采购预算。年度采购预算是高校具体实施采购的依据,未列入采购预算的采购项目,不得进行采购。(2)细化预算是高校顺利实施政府采购计划的关键,采购预算编制要掌握分寸,对采购目录中需要细化的,必须细化,繁简适度,灵活掌握,便于操作。(3)在预算编制时既要坚持预算的刚性,又要以发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不可预见事项引起的预算调整,使预算既具有约束力,又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执行中,为保证采购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必须是能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或所采购项目是教学科研急需的,调整预算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审批制度和程序进行运作。对因客观情况变化而确实需要追加的预算,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确定合理性及可行性再报学校采购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预算申请。

3.压缩采购环节,优化采购方式。(1)针对目前高校政府采购周期长的困惑,在保持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上,要不断整合优化采购环节,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简化采购环节,在不违背法定程序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从政府采购资金使用计划的申报、受理和组织实施,都应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并缩短各环节的间隔时间,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强化采购流程管理,使各个流程环环相扣,以便缩短时间,保证采购活动有效、快速运行。(2)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特点和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灵活的采购实施方式。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公开招标,应根据各种特殊情况,经财政部门批准同意后,实行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数量大、通用性强且时间要求不高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空调等设备,可依据限额标准实施招标采购或协议采购,以充分发挥政府批量采购的优势,节约资金效果明显;对数量少。金额在采购限额标准内的精密仪器等可由学校自行采购,但采购程序必须符合政府采购工作流程,以缩短供应链,减少采购费用,同时对小额、定型设备可采用网上竟价采购方式,利用网上竞价平台,实现阳光、高效、节约的管理理念。

4.加强高校采购管理机构和采购人员队伍建设。高校应实行“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采购办,是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学校采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指导,确定采购方式,并报上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审批。采购中心是学校采购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各类设备、工程及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采购办和采购中心履行各自的职能。

随着政府采购业务的不断拓宽,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学习和更新政府采购知识,提高政府采购队伍专业水平势在必行。在深化政府采购联络员机制基础上,高校还应加强对现有采购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行政府采购基本知识、技能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逐步实现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实行持证上岗,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运作技巧。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采购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做到依法采购,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优化管理

一、简述高校政府采购工作

国家每年在高校上投入的大量财政资金。此类资金一般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另一部分用于高校的工程建设、科教仪器等内容。通过政府采购帮助高校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教学配套设施,是高校维持基础教学正常进行和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此类采购管理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执行和采购完成后的管理与信息储存。这些步骤相互结合构成了科学的采购计划,并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基础参与到高校采购管理当中去。其中严谨、科学的采购流程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重要内容,采购完成后的验收管理和信息储存保障着政府采购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现状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推出以后,教育部下属高校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其采购内容得到大大扩展,同时扩展的还有采购方式,高校不再像以前通过单一的方式进行政府集中采购,而是拥有了多元化的模式。因此对高校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一般的高校政府采购都具有社会性质,但同时也保持着自身特性。这主要是指高校采购所用资金来源一般不是一种渠道,而是通过政府配给、社会捐赠或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其次是具体的采购内容多以工程建设或者是科研仪器为主,其它类型的服罩徽忌偈部分。部分高校还存在着采购流程繁杂,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高校采购多在国外企业进行而对国内企业不够支持的情况。

三、采购中出现的问题

从现状出发结合最近十年来高校采购数据和信息分析一些容易在采购中出现的问题:

(一)采购计划不确定

在当前施行的财政管理办法中,政府的采购工作周期长,一般在采购前需要用半年时间进行财务预算,还要用半年时间对初步预算进行一个审核和再审。如此以来真正开始采购时一般都是预算提出一年后了。其次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项目执行进度的不确定化都是采购计划的不确定因素。如工科高校,校方在设备仪器类政府采购项目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精密仪器。这些项目专业性较高,采购学科庞杂,研究机构需求迫切,同时具备多种性能,不确定性较高,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难度高。

(二)采购流程不规范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中,由于采购资金来源于不同渠道且采购方向不一定,所以所有的采购项目不会都交予采购管理部门一个部门来完成。规模较大、涉及较多相关资金的项目通常都要交予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直接处理,而其他类型的项目一般不直接通过政府采购部门,而是交予其他部门负责同时由政府采购部门加以引导,这种措施可以使采购需求得到满足,但是极其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

(三)后续工作不充分

政府采购完成过后并不意味整个采购工作的完全结束,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验收和事后维护。

采购合同是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保证,所有的采购要求和内容都是根据合同来的。在签订非政府采购合同协议时,高校将要与商业组织接触,他们的商业专业素养将是对校园采购项目方的优势,高校在商业谈判时很有可能处于不利局面,高校的基本利益也难以获得保障。同时在合同中双方所规定的项目验收时间、地点都有可能增加后续验收工作的难度。

采购验收是采购事后的最要商业措施之一。它要求货物提供方能够按照合同要求提供货物,同时保证货物的有效性,避免与采购方发生纠纷。核收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是高校方注重项目质量还是验收形式的问题。项目质量应该由专业的相关人员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性能参数、功能水准具体核实,利用先进技术对产品进行鉴定。而往往货物验收基本都是流于形式,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

在政府采购产品完成后,后期的产品维护给项目负责方和高校采购方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于科研或者是教学的某些仪器长时间不使用可能会导致无法再使用,而使用过度却又维护力度不够可能会引起仪器设备的损坏,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在高校在科教投入上的产出平衡失调。

(四)文件缺乏有效的管理

与其他环节相比,政府采购的文件管理工作是最不容易受到重视的。这一是因为有关的规定不完善。二是由于政府采购管理部门、项目负责方、文件管理方三方沟通遇阻,出现文件交接问题。此外还有可能是因为高校将重要的政府采购文件管理工作交由学习兼职学生完成,这些学生业务能力有限,并不能满足高校政府采购计划文件的管理要求。

四、完善建议

完善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从管理的层面出发,以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科技力量为手段,结合2016年12月份财政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文件,提出以下建议:

(一)计划审批和复议机制

建立采购计划两级审查制定,由项目负责方结合项目情况提出项目采购计划,由于学习采购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对于大型、重点购置计划,采购管理 部门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给予审核批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方需要对采购计划进行修改,可以提出采购计划变更申请,采购管理部门对变更计划进行复议,能够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在 项目整体结束后,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评估,并列入第二年计划审批依据。凭借项目执行前 后两级审查及复议,对进行项目监督,保证设备采 购计划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加强对政府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管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管理的加强为政府采购机制的改革和采购效率的提升都提供了最要保障。加强政府采购来源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使采购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规范采购内容有利于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政策的落实,是公平竞争交易准备规则的重要推手。在整个政府采购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加强政府采购结果管理的重要举措是采购验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规范采购验收管理能够保障采购质量,同时有利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由此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对实现采购与预算、资产及财务等管理工作协调联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管理层必须明晰到政府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管理的必要性,认真落实到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的源头和结果管的活动中去。

(三)提高工作要求

提升采方在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上的主要责任。采购方必须落实采购流程的编制和采购完成后的验收工作,完善内部制度、提升内部监督力度、精简采购流程,把采购内容和项目验收纳入高校的内控管理程序中去,同时提升对有关组织和个人的经费力度。提升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的业务指导。高校的财政部门需要依据之前采购结果的经验,着力钻研项目需要的最低水平和项目文件的标准文本,以此来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成对采购的业务指导工作。精简相关制度规定。高校可探讨制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和业务准则,实实在在的加强政府采购内容和采购验收的管理。

五、总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推行的十几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在内的各行政单位都逐步将自身的采购体系完善。高等校园作为我国科教的排头兵在占有的采购资金越来越多的近几年,必须尽快建设有关配套机制,同时巩固已有体制,在制度化建设中改进工作,在权力平衡方向保证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和提升采购各流程运营速率,提高高校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建成畅通、畅快的政府采购路径为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小蓉.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杜文平.对提升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2(05).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措施

一、高校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政府采购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对高校的教学仪器的采购、对高校基础工程建设相关耗材的采购及对高校相关服务中需求物资的采购。随着高校的设施不断的完善和进步,高校政府采购也逐步占据重要地位,采购量和采购物资种类的增多给政府采购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采购观念淡薄

政府采购项目在我国的实施已经有很长的实践历史了,但是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懈怠和思想不到位等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高校政府采购领导们由于担心集中采购会带来质量、价格上的问题而否认了集中采购的方式。这一举措,对于大量的高校物资采购来说,无疑给采购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零散的采购形式不仅增加了采购的人力成本,也增加了采购的物资成本,在价格上也不占优势。这一举措显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政府采购管理者们的思想观念问题,即采购观念淡薄,意识不到位。再加上政府单位作为一个在采购经济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主体,容易导致采购管理者的腐败。政府控购并采购对自己有利的单位的物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从源头杜绝这种现象,就要从管理方式上进行革新,从制度上给管理者以约束。

(二)采购预算管理不严格

采购工作中的预算工作是采购的前提工作,采购要基于预算来进行,预算是采购计划的依据。高校财务部门一般会在每年的年底进行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报告,再根据预算报告拟订下年度政府采购工作计划。所以,如果财政预算不准确,就会导致下一年的采购工作受阻。再加上高校财务预算一般来说都是自上而下传达的,分管到下属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时候较为随意,这些差异叠加起来就造成了一个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预算不准确等问题。从整个学校财务方面来看,财务部门常常会减少一些部门的设备采购预算而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所以很难保证预算和采购能够与预期计划账单对上,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也就难以保障。

(三)采购周期过长

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教学设备需求增大,高校政府采购的规模也就随之扩大,从以前对简单教学设备的需求到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需求,增加了高校采购的规模、组织机构的层次及资金预算。但我国的高校政府采购由于管理不善,采购周期往往较长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实验设备的采购,品种多、时效性要求较高,有些设备的采购赶不上应用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方面,对于这类亟需设备的采购管理应当减少逐级上报的程序,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在较短周期内解决采购问题。

(四)采购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大多没有分离出来,而是附属于资产管理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及基建部门等。高校政府采购没有一个专业的、统一的、规范的、科学公开的专门管理采购的部门及健全的管理体系,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和顺利开展。

二、提高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的措施

根据上述高校政府采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总结出下列提高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的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一)强化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

高校政府采购要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下进行。政府采购管理对采购制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必须强化政府采购制度。严格而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能够对预算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对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信息及交易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录入,更能有效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能够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节约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有利于树立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组领导人员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二)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培训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量大、采购形式多样。通常来说,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的管理,容易导致采购工作的滞后、采购信息管理不到位、采购预算管理不够准确、采购价格把握不到位的现象产生。同时,采购人员的不专业也常常导致采购人员无法对较大信息量的采购计划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够应对突发的价格变化状况,对于高精技术设备的采购不能够保证采购的及时性,在催促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又无法保证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严重影响了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专业化的、高素质的采购人员对于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强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管理者的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保持长期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从技术上对采购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三)强化采购预算及计划

对于采购来说,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环节就是采购的预算及计划。准确而科学的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能够有效节省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强化预算计划并对政府采购进行细致地编制是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在政府采购程序中,政府采购预算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环节,采购预算的合理性可能会直接导致及影响采购的数量、价格、效率等。因此。必须对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基础环节进行强化和完善。完善的预算计划能够给采购工作带来指引性的方向,避免错误的采购方式和不当的采购价格,对采购工作从源头上进行完善。

(四)管理手段信息化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信息量大的工作,对采购中信息的处理、储存及管理工作是采购管理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对采购工作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就要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用和管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信息进行录入、编辑、储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利用这一管理手段,信息能够被高效利用并方便随时进行查阅,方便了采购的管理工作,也将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提升到了一个信息化的平台。

(五)采购流程管理

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的采购管理法律法规,在遵循管理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出科学化的管理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并且根据我国其他高校政府采购实际情况进行采购方案的设计,取其精华,根据自身特性及地域特征进行个性化的采购设计,真正做到采购流程管理的科学化。

三、结语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是高校设备采购计划的重要部分,完善的政府采购工作是提供高校各种教学设备及实验设备的重要工作,能够保障高校教学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者管理意识不强、采购管理效率较低、采购管理经费预算及计划不健全。因此,为了使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健全采购管理预算计划,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及健全采购管理信息的处理制度,真正提高高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岫辉.提高高校政府采购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6篇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采购预算一般包括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数量、型号、单价、采购项目截止(开工、使用)时间等。

一、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1)政策性原则。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应当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各项财务制度为依据,根据完成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需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2)实用性原则。单位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时,要精打细算,不要盲目追求“超前”,贪大求洋,应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超前,也要避免不考虑发展而导致项目刚投入使用即落后,造成浪费。(3)可靠性原则。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和单位的财务预算一样,一经批准,便要严格执行,一般不能调整。因此,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要把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应该采购的项目考虑好,还应该注意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可靠,有无保证,不能预留缺口。(4)完整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必须将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和其他各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形成的政府采购,完整、全面地反映在单位预算中,不得在预算之外,另留收支项目。(5)统一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口径、程序以及统一的计算方法填列有关数字指标。

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2)政府公布的政府采购目录;(3)各业务部门提供的采购计划;(4)单位各项收入中能够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资金额度;(5)近期政府采购招标竞标活动的中标价。

3.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编制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预算,保证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质量,必须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1)对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深入了解并掌握各业务部门的资产情况、管理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及需购物品、工程、服务情况,总结上年度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方面的经验与不足。(2)搞好国有资产合理调配与利用,挖掘现有资产潜力,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在当前财力十分有限、公共财政建设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挖掘存量资产潜力,对闲置资产实行统一收缴、统一调配,或者实行租用,鼓励闲置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既可弥补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的不足,又可以腾出资金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3)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在单位领导的统一协调下,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采购项目,并进行认真论证,落实相应的资金来源。(4)申请财政专项拨款的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审定,确定其预算额度。(5)正确领会上级有关部门对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要求。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前,必须组织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认真学习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有关规定,熟悉政府采购目录,正确领会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

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意义

政府采购预算集中反映了预算年度内各级政府用于政府采购的支出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业行政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和方向。加强事业行政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对保证事业计划和行政任务的完成,而且对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事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福利、农业等领域从事公益性的业务活动;行政单位则从事着组织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因此,事业行政单位政府采购预算,一方面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保证行政工作任务完成的物质条件。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是否合理,执行的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各项事业发展、国家政权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是有利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政府采购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如何,既影响着单位预算的平衡,也影响着财政预算的平衡。因此,要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就需要各事业行政单位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在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合理、有效、节约地使用资金,为财政预算的平衡奠定好基础。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7篇

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新形势下政府采购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由之径。而如何搭建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尤其是在县级层面推进这一工作,以真正实现阳光采购和信息共享,值得业内探讨。

自2006年政府采购机制运行以来,河北省磁县经过8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形成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管采分离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政府采购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年平均采购金额达2亿-3亿元,占当年全县可支配财力的20%左右,节资率达11%以上。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该县实行了定点采购、公开招标采购、协议供货采购等举措,并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政府采购交易平台,通过网上公布采购信息,随机抽取专家评标,纪委、检察、财政全程监督等方式,使采购效率和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然而实践中,县级政府采购依然存在采购种类、数量较少,采购手续繁杂、时间较长,各级部门实行政府采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重前期采购轻后期供货、服务监管等问题。于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攻克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如何在县级层面搭建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笔者认为,其一,应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遵循“统一规划、科学组织、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人性化、规范化为起点,以电子化为手段,以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执行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目标,实现政府采购计划网上申报、审核、审批。其二,明确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管理、计划申报和审核、合同录入和审核、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环节,实现全程电子化监管。其三,搭建监管平台。建设包括政府采购门户网站、政府采购专家信息化管理系统、政府采购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一体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监管平台。其四,科学设置运作模式。在操作方式上,使专家抽取、计划申报下达两项工作从手工制作,以纸质载体为主,转变为电子操作,以网络载体为主;在协议采购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与财政内部处室、外部专家及采购机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在监控时点上,应从事后反馈、被动了解,转变为事前预警、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跟踪评价。

而如何将上述思路和理念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监管平台满足“五个全部”。即系统任务通过电子下达,实现全部覆盖;五种采购方式全部上线申报;两种组织形式全部网上申报;机构的选择全部在网上进行;所有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操作全部留痕,实现全网管理和监控。

第二,执行平台做到“四个结合”。即采购实务与办公自动化结合,使内部管理与实务操作融为一体,如采购车辆与小汽车定编审批应实现对接;限时办结与提前通知相结合,实现刚性要求与柔性提醒相协调;过程抽取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如可提前24小时通过电脑自动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语音通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操作与纸质存档相结合,如在网上抽取专家和网上审批采购计划后,系统会保存审批记录,相关部门应打印纸质文件进行归档,以做到合规合法。

行政采购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审计工作;审计监督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从根本上避免了分散采购带来的经费管理失控、盲目采购、重复采购以及采购环节中“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如何加强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审计监督,确保用较低的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采购到所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工程,达到“更快、更好、更省”的目标,是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政府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审查政府采购部门是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有超预算现象的发生,确保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花;审查是否合理使用政府采购资金,是否正确、完整地确立政府采购的领域和范围。目前,大到工程建设项目,小到办公用的复印纸,大都已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范围。因此,应审查政府采购部门是否把应列入采购范围的预算资金按政府采购制度进行管理;审查政府采购部门是否存在缩小采购范围,是否有非法挪用政府采购资金的行为。

(二)审查政府采购方式的合理性。

政府采购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政府采购必须坚持以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为主。因此,政府采购审计应审查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都实行了集中采购;规模较大的通用品采购是否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主,是否运用价值规律和完全竞争原则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满足需求;供应商较少的设备物资采购是否实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是否坚持价格谈判、定价审查。

(三)审查政府采购环节的合规性。

政府采购活动涉及许多环节,可以采取跟踪审计的方法,审查政府采购活动是否按照规定实施。例如,审查公开招标投标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透明,是否有标明特定的供应商以及含有倾向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等内容;开标是否在公证机关的监督下进行;评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是否占到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二,而且不得有和招标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招投标合同和相关文件是否报财政部门备案;是否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做了实质性修改等。

(四)审查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性。

较高的公开度、透明度是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根本保障,也是杜绝腐败现象和违规操作的有效措施。为此,需要审查政府采购的信息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有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隐瞒采购需求信息的情况;审查政府采购部门是否用明确、统一、公开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审查评标方法是否透明,评标标准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有歧视性的规定或可以变通的模糊空间;审查政府采购记录是否详细透明,如每次采购物资的名称、数量、功能、成本等的要求,招标文件,参加采购的供应商、中标、签约的供应商,以及验收情况、评委意见等是否记录档案。

(五)审查政府采购合同的规范性。

政府采购涉及到财政部门、政府采购部门、供应商、物资使用的各事业部门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审查政府采购合同的标的、产品的数质量、包装、运输、交接、产品价格等主要条款,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是否充分表达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审查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审查违反政府采购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规定,违约责任是否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六)审查政府采购项目的效果性。

对政府采购项目的效果性审计,就是对政府采购项目是否能实现其目标进行的评价。为此,需要评价新的或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项目的目标是否充分、适当和相关;确定政府采购项目达到所要求的预期结果的程度;评价政府采购项目的成果;识别那些造成政府采购效果不够理想的因素;审查政府采购部门是否考虑了政府采购项目的替代执行方案,从而产生更为有效的结果或降低采购成本;评价是否遵循与政府采购项目有关的法律和规章;评价政府采购项目效果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七)审查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益性。

政府采购的活动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资金的预算和划拨、采购方法的选择、采购程序的控制和管理、采购合同的管理等。其效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活动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多少物资、劳务和工程建设;二是政府采购活动为政府部门节约了多少支出。政府采购审计人员在进行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益性审计时,应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全程的监督,具体地说,就是要审查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既遵循政府采购的总体要求,是否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审查政府采购资金的预算和划拨是否合理、及时;审查是否选择正确的政府采购方法和适当的程序,保证购买的物资、劳务、工程符合需要;审查是否以较低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和最优的服务筹措物资,购买劳务和工程建设。

二、当前政府采购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采购审计总体发展滞后。

目前对政府采购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规制度和审计方法还比较缺乏。在现有的审计法规中,对政府采购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作了一些说明,但对如何将审计工作监督贯穿于政府采购和管理各个环节之中,还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尽管对各级各部门制订政府采购计划按规定金额做出了报送审计部门审核的要求,但操作性不强,难以为政府采购审计提供根本遵循。

(二)政府采购审计的专业性弱化。

政府采购审计涉及到政府采购计划、采购途径、采购方式、订货合同、结算方式、库存管理、出入库手续以及使用、报废处理、残值回收等方面,单靠对账务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查,无法揭示深层次的问题。不掌握设备物资的用途和适用性,不了解市场价格,势必影响政府采购审计的深度和质量。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目的是使政府采购活动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计划、论证、招标到采购实施均得到有效控制,以遏制政府采购环节中的舞弊行为。政府采购的主体包括政府采购部门和供应商。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就是使政府采购过程向政府采购部门内部以及供应商开放,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共同监督,避免政府采购经费使用过程不透明、不公开以及行政力量干预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种监督主要针对采购环节,不具备系统性和综合性。只有审计部门可以对政府采购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的审计监督,从而达到提高采购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

(三)缺少市场信息和设备、物资技术资料。

信息和资料不足是影响政府采购审计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适应政府采购审计的专业性要求,就必须获取足够的信息和资料。但审计部门与设备、物资管理部门之间由于业务性质上的差别,缺少获得相关信息资料的途径。掌握资料信息不充分,使政府采购审计在专业上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为发现、揭示问题以及给问题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采取行之有效的政府采购审计方法。

首先,要提高对政府采购审计研究的自觉性。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广泛开展对政府采购审计的研究和探索,制定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法,才能使审计工作在政府采购领域有用武之地,为提高政府采购审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展开,审计部门要努力探索新时期政府采购审计的新规律、新方法和新思路,探索设备、物资、工程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审计重点,以及进行全程监督和控制的途径,实现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改进政府采购审计方式。

审计部门不是政府采购的直接管理部门,在获取有关资料、掌握有关知识上有其自身的局限,这给政府采购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可以采用联合审计的方式,即抽调一些专家或技术人员,或利用各业务监督部门的力量,与审计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跟踪审计,综合评价和全程监督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政府采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监督的同时,深入开展对实物形态管理的延伸审计,对设备、物资库存管理、领用手续、使用情况、报废处理程序和残值回收进行系统考核和评价,为提高设备、物资和工程管理的效益提供真实、全面、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