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2 16:45:50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设计类课程; PBL

中图分类号:TU984;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85-05

城市规划学科自设立以来,一直归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本科生入学时需通过加试美术判断其是否初步具备形象思维能力,说明城市规划学科基本教学内容偏重于设计能力培养与训练。经过60年发展,城市规划已不再被视为超越价值观念的纯技术手段,开始逐渐走向社会实践,城市规划学科研究内容早已跨出原有建筑学一级学科范围。

2010年,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与建设,调整之后的城乡规划学科在内容设置上更为广泛、在学科体系上更为全面,主要体现为从原有注重规划设计技术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等联系更为紧密的城乡统筹人居环境大学科[1]。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范畴也随之扩大,作为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也需完成从原有建筑学下属二级学科到城乡规划学下属课程的改革,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更为专业的学科视野。

“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or PBL)的教育学方法为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提供了教学改革思路,城乡规划学本身即具有实践特色,需要在项目工程实践中验证学科理论发展,因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应与项目实践教学配合。文章即以“基于项目学习”方法为研究起点,试图探索以此为基础的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建构要点,以期为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提供若干思路。

一、原有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问题分析

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由同济大学金经昌教授主持,建立于1952年,当时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发展至今,国内目前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有

175所左右,通过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评估院校24所。但这些城市规划专业大多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创办,在设计类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设计类课程教学背景急需转变

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所国内最先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校规划设计课程体系上看,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普遍采用两阶段培养模式,即前3年(或2.5年)与建筑学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内容完全同步,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形态塑造能力,在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才开始接触城市规划专业的设计课程内容。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源于城市规划专业最初归属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下。学生在设计类课程学习中先以建立建筑空间感觉为主,到三年级以后再逐渐转向城市空间学习。

这种课程设计方式无法使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建立宏观层面的设计概念,开始接触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时,无法很快将微观空间的设计视野拓展到宏观层面。在城乡规划学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后,学科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更为繁杂,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将设计视野拓展到宏观设计层面,还需要很快接受更为多元化的专业课程内容,因此在城乡规划学跨出建筑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应及时改革,其设计类课程设置应与城乡规划学科内容接轨,形成具有城乡规划学特色的设计类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法偏重于技术性训练

有资料显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65%基于建筑学背景,只有少量来源于理学、林学、农学等其他学科背景[2],建筑学学科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侧重于物质空间的形态规划与设计,如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内容,偏重于对学生设计方案的构思能力、设计技术以及图纸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物质规划时期教育,无法适应当前已经从规划技术拓展到公共政策的规划时势。

这一时期,规划教育内容越来越广泛,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训练,还需要了解实践规划,关心政府决策,掌握管理实施,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除了学生基本的设计技能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社会调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设计分析能力、经济分析能力等。到目前为止,这些能力在规划专业的设计课程体系中都很难涉及,以至于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后,仍然在努力表达完整的图纸,忽略设计学习过程中其他知识的掌握,难以适应不断快速发展的规划实践需要。

(三)课程内容与实践项目不能对接

在当前的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工程实践,因此学习到的设计内容仅限于物质空间设计部分,难以学到设计、实践、管理等其他环节,无法真正掌握项目整体设计与实施过程。规划工程实践项目,从设计到实施一般需要经过前期预测、空间设计、实施管理等几个部分,整个过程共同影响最后的项目实施结果,因此,学生需参与不同阶段的工程内容,以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立使城市规划教育内容早已不限于纯物质规划教育,而逐渐转变为与社会、经济、人口、空间、环境等学科共同发展的综合学科教育,这就更需要培养掌握多种技术的城市规划师,或者说城市规划师与设计师的分工需要更为精细。但现有设计课程培养模式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所需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担任规划师与设计师,需要长时间磨合。

二、“基于项目学习”教学体系内容简介

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运动最早出现在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主要应用于建筑和工程教育活动中。近几年,这种方法开始逐渐应用于国内高校教学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2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由邓延复、阳世B、刘纯翰三位著名建筑师领衔创建的。

1 我校城l规划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在城乡规划专业阶梯式教育平台中建构课程体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按照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前三年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分别开设在入学第1、2、3、4、5学期,即从入学开始进行专业基础教育,每周学时在6-8学时之间,以上课程总学时数为512学时。

(2)专业设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的设计类核心课程基本已纳入我校的教学体系,但设计基础课程还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时无法建立较为宏观层面设计概念。同时,以上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城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核心课程内容不相一致。

(3)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学时各为2周的《城乡规划课设1》和《城乡规划课设2》,分别开设在第6、8学期;学时各为16周的《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开设在第9、10学期;学时各位2周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周》,分别开设在第2、6学期;学时为4周的《专业方向强化设计》,开设在第期。

2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构建完善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借鉴学习国内城乡规划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使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关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以城乡规划实践为中心,重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通过开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为中心,重构各门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以避免各学科片面强调自身特点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体提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1)构建适应我校师资力量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用的2.5+2.5的两阶段模式,现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各种原因,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都在修订,一轮改革后的培养计划还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反馈,又使用了新版的培养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校城乡规划教育应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变化,重新修订新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立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目标,对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以构成连贯、渐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对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规划。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城乡规划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多年来我校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缺憾是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仍无法适应专业业务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近些年以来,我院对设计类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开设新课程,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如在2016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选取了省内著名设计院所的实际课题,答辩时邀请这些知名设计院所的院长、总工采用模拟评审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学者一同交流,同时获得了向用人单位展示的机会,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设计能力。今后,我院应继续坚持以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与设计一线的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听取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把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实践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设计基本技能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设计实践机会。再者,在第期应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全面的锻炼,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单位、考研复习和设计院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应加强《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全程管控。

4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3篇

论文摘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以就业岗位调查为依据,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情、校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专业培养目标灵活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活动;并以有关专业为依托阐述了主要教学环节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具体方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展比较协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之路”能够有效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等主要瓶颈问题,这一规律性的认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

1开展就业岗位调查,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职责;根据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开发。建立课程群;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专项培训;最终形成专业培养计划。

例如,作为我校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焊接专业,试点方案的制订借鉴上述教育思想,组成专业调研小组,集中走访了华北、中原、辽河、胜利等油田的2O多家用人单位,与200多名焊接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具体任务、知识技能要求等各方面情况;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经过总结,将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为:焊接工艺员、施工技术员、焊接检验员、产品营销员、复合型工艺员等几大方面。所谓复合型工艺员,就是负责某一车间或分厂的热加工和机械加工等多工种的工艺技术工作,甚至包括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尤其要具有一定的生产岗位组织管理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还要求毕业生具有生产中使用的较先进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能力。另外,突出强调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心理承受等能力的培养。

在前期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焊接学科组成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讨论制订了焊接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归纳确定的14项毕业生岗位职责,103个工作任务;

2)课程模块(课程群)设置;

3)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建设、教材等教学资料建设等规划;

4)焊接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信息来源也是调查研究。调查手段有调查表、网络、电话等;调查时机有召开产学研合作教育研讨会、出差专访、就业招聘、校友返校、网上调查等。将收集整理后的结果及时贯彻到教学计划中。

2根据培养目标,探索实施适合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2.1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

赋予“教”与“学”关系以新的含义。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如何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向教师和学生灌输这一教育思想,改变学习内容一切由教师包办的传统教育方法,学生不再由教师领着走或推着走,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2.2形成产学研结合教育的长效机制

成立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建立“双向介入,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教育、预先签约、岗前培训、科技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急需人才;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计划、培养、使用、质量反馈、计划改进”的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3制订适合“学分制”、“导师制”的教学计划

建立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产学合作教育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模块,灵活设课;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打破千人一面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与导师制相配合,实行“自助式”学习,实现“分方向”培养。

2.4建立稳定的校内外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

发挥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为学生技能训练、工学结合、毕业设计、专业社会实践和参与生产管理等创造条件;校企合作以基地为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基地建设是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基本保证。

2.5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业务好、素质高、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计划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主要措施有:

1)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约束结合,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稳定队伍的结构。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开发。树立“大科研”意识,设立不同层次的激励政策,利用课外研究小组、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等各种条件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学术水平。

3)规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要求教师下实验室或训练室,到产学合作单位实践锻炼,即可培养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双师”素质,也可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4)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是产学研结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引导作用是教学中的宝贵财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行政兼职、退休专家教授、校外兼职教师等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2.6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

学制有限,不可能多次安排大块时间让学生去顶岗训练。但又要求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还要有一定工程实践的经历。为了较好的协调理论、实践、素质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实验(训练)室随时为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下实验(训练)室,自行设计并完成综合性实验;接待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条件。

2)专业实习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社会实践是为了使学生尽早熟悉社会、熟悉专业,培养工程意识而设置的必修环节,学生在校期间每年一次。教学计划将专业实习安排在暑假前,使其与暑期专业社会实践连续,延长学生顶岗锻炼时间,增强实践效果。

3)学生可自行选定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学生就业上岗前的一次演习。校内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单位或签约单位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样做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取证型训练项目。将学生未来工作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证书考核结合起来,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取证训练。训练结束后,考核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4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学习;校企合作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及人才培养质量将作为对大学评价的最重要内容,“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1-4]。因此,为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积极应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地改革。在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工程类本科生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5-7]。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为指针,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探析了基于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构建、校企对接、工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举措。实践证明,这些探索与实践,促进了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内容与体系构建

1.1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改革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这对高等教育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8-9]。具体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专业则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结合近几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分析归纳目前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体现在培养目标涵盖的内容上,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使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进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学习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方法与途径。②加强学生工程意识,掌握力学、材料、管理、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③增强相应实践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土木工程结构各构件的构造、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相关材料试验和配比技术以及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等。④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策划与风险分析及项目管理方法,了解招投标的编制方法并熟悉相应流程,掌握施工全过程相关资料的编制及管理。⑤学习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问题的程序和方法。⑥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参与项目管理、协调与沟通的能力。培养目标可概括为“理论基础牢,工程意识强、能力口径宽,工作作风实”。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应围绕培养目标建立与之契合的模式。

1.2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工程实践的综合衔接

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可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工程实践学习两个阶段,校内学习是工程实践学习的基础,工程实践学习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两个学习阶段应各有所侧重,还要有机衔接。校内学习阶段主要目的是理论基础牢,因此,相应的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应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学校的通用标准来制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标准为导向”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采用系统灌输、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和工程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运用理论知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工程实践学习阶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发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采用“以能力为导向”的工程实践学习模式,该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由学校院系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此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习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和先进企业文化,要细化到工程实践学习每个环节。要实现两个学习阶段的“相互呼应、有机衔接”,重点要解决工程实践学习内容的模块化设计问题,对既有工程实际问题、项目等进行筛选,建立基于专业方向的工程实践学习模块和工程实例学习库,能够使得学生在学分制下可以灵活地选择学习模块。同时,解决校企共同制订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问题,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

1.3科学提出学生实践学习内容及能力培养要求

面向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两轮企业学习的实践,总结了企业实践学习的内容及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下:(1)企业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测量、CAD工程制图、土木工程造价、工程结构计算软件应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等方面。(2)企业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在企业的现场顶岗实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要求是:①参与工程项目管理,掌握项目策划方法,掌握团队建设与沟通方式。②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招投标过程。③掌握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各环节的原理、方法。④熟悉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参数和适用范围。⑤掌握工程项目各个层次的验收要求、内容以及组织。⑥掌握安全、进度、环境等管理方法。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学生还应养成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模式探索与实践

推进工程实践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开展深入、务实的校企合作。当前形势下,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通过企业反馈的用人标准需求,有针对性地改革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这种情况下,校方与企业之间签立合同,建立一定的合作模式,如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由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进行定期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要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就需要将学校的知识体系、人文体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在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学校与企业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和深层次合作。

3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的对接实施

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组织实施。就培养目标和实践学习的总体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满足。因此,在开展校企联合实践教学之初,首先要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调研,以了解该企业的文化、规模、技术力量、指导能力、承接工程类型、安全管理措施等是否满足同学们去实习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好中选优,共同协商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校企协作组织实施、学生顶岗学习实践的过程管理等。

3.1构建“菜单式”实践学习内容

从工程实际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企业实践学习内容是很丰富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开展满足培养要求的实践学习值得探索。我校结合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合作企业项目情况、师资队伍情况、学习时间、学分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及今后就业意愿,建立了“菜单式”实践学习模块,这种“菜单式”选择学习,是指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和岗位需求,按照校企共同议定的培训“菜单式”,自主选择实习内容的一种实习方式,该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土木工程专业是培养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执业工程师的摇篮,应根据不同类型执业工程师工程素质的要求和学生所选的不同专业方向,引导安排学生进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因材施教,让他们进行菜单式选择学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较务实、有效地推进了校企联合教学。

3.2做好企业实践学习前期准备

做好企业实践学习的前期准备是保障实践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应对拟接受学生学习的企业项目部进行专业的考察,重点了解项目部现阶段主要工程内容是什么,提前规划学生们可以参与哪些工作,让同学们有所准备;大致了解该项目部的项目情况、设备、技术力量、现场管理方式等;还应对项目部的工作环境、生活及学习条件情况做一下了解,以便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工程一线当中。

3.3建立企业实践教育学习过程管理机制

总结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两轮企业实践学习经验,为确保同学们企业实践学习的安全和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管理工作:(1)按计划落实项目部及校内外指导教师。(2)各指导小组建立QQ群,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和学生日常联络、交流的平台,方便学生的学习交流,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作指导,上传学习资料和学习软件等。(3)学校周边的企业学习点(市内),指导教师经常去工地或项目部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了解学生企业学习现场情况。(4)外地企业学习点(含省内外),指导教师可选择性地去部分企业学习工地现场,看望项目部实习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同项目部领导及企业指导教师交流,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5)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要保持经常地联系,通过校内指导教师到企业学习现场的察看,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企业学习情况,掌握“卓越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学校、企业、学生等相关人员和部门在学生企业学习中所做工作的不足之处,完善学生企业学习的过程管理机制,为更好地、广泛地推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打下基础。

3.4开展学生企业实践学习的考核评价

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期间,每天都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记录下当天的工地见闻、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学习心得等内容的《企业学习日志》,定期交由企业指导教师检查指导,企业学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给每位学生的企业学习表现都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并给出企业学习成绩。返校后,每位学生都撰写了不少于5000字的《企业学结报告》,全面总结在企业学习中自己的见闻、感慨和收获。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企业学习日志》的记录情况、《企业学结报告》的撰写情况、报告会总结汇报的情况以及企业指导教师对同学的评价打分,给学生综合评价打分,学生成绩合格后,取得企业实践学习模块的学分。

4结束语

通过我校两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企业实践学习证明,按照上述内容的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践学习取(上接第717页)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所用到的经验有效地结合,不仅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交际和务实的能力,使得专业能力与工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切身感受到了企业及工程实际独有的文化,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感性认识。由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足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总结企业对学校、学生对企业、企业对学生、学生对学校的建议,深入探索基于卓越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工程实践教育+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高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的改革、系列化的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各种软、硬件的条件建设,建立具有行业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工程实践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43.

[3]王向红.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模型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31-36.

[4]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教高[2011]1号.

[5]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9-21.

[6]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7-55.

[7]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8]许继安.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实践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0(1):217-218.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生涯教育 高等教育满意度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输送各种有用人力资源的重任。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获得满意的教学、教育效果;又为社会培养有用的高质量人才,获得来自社会的较高教育满意评价,并进一步正确引导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实际问题。来自大学生和社会多方面的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战略调整和有针对性的局部调整,针对具有不同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高等教育学校,提出了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等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应与社会职业需要紧密切合,进行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涯教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对于提高大学生及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都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当前许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都在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计划上下功夫,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而对大学生的大学生涯教育重视不足。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涯教育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开端,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创业的必要基础。只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涯的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与社会的职业需要更贴近,让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事半功倍,让社会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评价,从而提高社会、大学生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如:父母、亲人、供养者等)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

加强大学生的大学生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当落在实处。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分阶段进行,从完成自我修身计划、知识计划、健康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就业创业计划五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积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而全面的准备。

根据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趋势,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通过课程、训练、论坛等一系列实际的教育服务活动,使同学们进入大学伊始就真正懂得生涯规划的意义,怎样有效的自我规划,并督促他们在几年的学习期间循序渐进地按规划前进。

一、大学一年级新生:帮助进行角色转变,解除疑惑,制定初步计划

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刚刚走进高等教育的校门,对高等教育还怀着一定的新奇感和神秘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大学学习过程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多数还处在茫然之中,这时的大学生涯的教育应当适时跟上,主要内容应当是:让学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没有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的压力,没有了高中学校那种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没有了来自父母家人的心理压力,学习与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很多大学生就像松了缰绳的野马,尽情玩乐,人变得懒散,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这时适时地切入大学生涯的教育,帮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要上大学?在大学里应当学什么?应当做什么?帮助学生实现从观念上、心理上、行为上的角色转变。

1.树立正确的观念:解除“为什么要上大学?”的疑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自己的发展历程,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再到今天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多种人才的培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长,残酷的社会现实是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社会上甚至还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薪酬一样的呼声,不少人因此提出了为什么要上大学?不上大学行不行?的疑问。

要解决这些疑问,就要先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在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之前,一直不断地接受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涯之初的人生目标的教育应当在些基础之上,拼弃说教型的方式,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帮助他确立他未来的人生方向和目标,而这时的目标和方向不要太过具体,引导并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不甘人后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新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大学教育将更有效地帮助它实现人生目标,解除学生“为什么上大学?”的疑问。

2.建立人生规划的理念:解除“大学里应当学什么?应当做什么?”的疑问

无数鲜活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证明:做规划的人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规划的人则为那些有规划的人工作。要实现自己人生的追求,良好的规划是第一步,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大学生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更高的学习效率。

(1)大学里应当学什么?

从宏观上讲,大学学习的是各种能力:学习的能力、交际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具体地学什么,可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育,首先倡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在的专业,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专业做好准备。

(2)大学里应当做什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可以引导他们从学习、学校活动、交友、安全、纪律等方面注重自己的行为,让学生逐步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3.制定初步的知识计划、自我修身计划和健康计划

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多为学科和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一阶段的知识计划的重点可以放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寻找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上。大学生涯教育应当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学习与交流,寻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大学学习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逐步提高对学校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的运用能力,并逐步学会借助网络和社会上的其他资源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学习。

帮助学生在逐步确立的正确观念指导下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自我修身计划,加强个人素质的自我提高。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正处在朝阳时期,健康常是大学生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时时重视健康的理念,制定自己的健康计划,为更好地学习和未来进入职场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为了有更好的人生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二年级开始:帮助进行大学生涯的细致规划,并督促付诸实施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与生活,完成了角色转变的学生们,开始有了自己对学习、对人生、对未来的独到见解,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大学生涯的细致规划。

1.进行初步的职业方向选择

此时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离职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也只能是对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

在教育引导之下,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专业和社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有的高校允许学生进行第二专业的选择,或者允许学生重新进行专业选择,此时帮助学生进行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十分必要,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大学生涯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帮助学生进行个人SWOT分析,确立未来的职业方向

要确立未来的职业方向,其实是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战略性的决策,而SWOT分析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

内部优势、劣势分析: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在兴趣、个性、能力、素质上具备怎样的优势,又有哪些不足,特别对个人能力、素质水平要有清晰深入的判断,还可以由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老师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倾向的测量,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更好地做出职业方向的决策。

外部机会、威胁分析:分析外部环境中就业形势,所拟选职业的人才数量需求和结构需求、就业人员的竞争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找到未来就业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

根据确立的未来的职业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弥补自身不足,以抓住机会做动力,变威胁为压力再变为动力,努力形成抓住机会,规避威胁的能力,尽快找到或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尽快确定大学生涯的学习和奋进的目标,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为进入职业生涯并很好地发展它做好充分的准备。

3.进行大学生涯的细致规划,并督促付诸实施

确立了职业目标,就可以针对未来职业环境的需要,制定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自我修身计划、知识计划、健康计划、素质拓展计划。

特别是知识计划,根据未来职业的需要,结合学校培养计划和资源状况,制定体系化的学习内容,进而细化体系内的具体内容,并且要制定出学习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其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好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素质的拓展。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打开素质拓展的大门;另一方面,加强实践环节,为学生素质提高与拓展创造良好平台;再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拓展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各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及时地检查与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大学生认真地将规划付诸实施,在大学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积累,为未来做好充分而全面的准备。

三、毕业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帮助制定就业或创业计划

1.大学生涯教育的重点:就业和创业指导

毕业在即的一年,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进入真正的职业生涯的冲刺阶段,此时应当集中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涯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当前就业形势剖析、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就业心理教育、面试礼仪与技巧培训、创业的心理精神与能力的集中教育等方面。

2.毕业前的学生个人SWOT分析,进行具体职业选择

在全面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毕业前的个人SWOT分析,对即将进入的职业环境进行机会与威胁的剖析,对经过了多年大学生涯的发展之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新的分析与评价,界定自身此时的优势与不足,做出具体的职业选择。

3.帮助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或创业计划

(1)就业计划

在对当前状况的SWOT分析基础上,此时的就业计划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注重实效性,计划的有效执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大学生涯最后的宝贵时间,弥补自身不足,更好地抓住就业机会。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信息和社会调查的结果,计划的重点内容还应包括: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积极进行就业及面试心理训练、加强面试礼仪与技巧培训和自我训练等。

(2)创业计划

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除了进行创业的心理、精神与能力的集中教育,还要加强创业风险教育,同样要在对当前状况的SWOT分析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创业计划。

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条件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支持,再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注意提醒学生充分地估计未来面临的创业风险和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

做好大学生的大学生涯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涯的成功发展,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有一定良好的开端,并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必然会提高学生及其利益相关者(如:父母、亲人、供养者等)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也必然会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输送上的满意度。

要做好大学生涯的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还应当对高等教育满意度有一个相应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来合理地衡量大学生涯教育在提高满意度上的工作实效;同时大学生涯教育需要高等学校的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协调工作,需要使用高等学校的多种资源,因此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支持保障系统和机制,才能让大学生涯教育能够切实地进行下去,取得切实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6篇

关键词:转型期;城市规划教育;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起源于土木工程与建筑,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中渐趋多元,但始终强调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的技术性,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色彩,教育与行业发展和实践紧密结合,但近来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样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表现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够准确;师资力量不够完善;缺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培养队伍;实际教学过程不能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因此,在已经发生的重大社会转型下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规划教育需要更加严肃地自我审视和适时转变,尤其需要提高大量新设规划专业的教育质量。

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1952年之前,在土木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中,个别高校开设以讲座为主的现代城市规划课程,或是在高年级设置专门化教育方向,有了城市规划教育的系统设想;1952年至1960年代中期,通过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国家大规模建设的人才需求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创办,城市规划教育开始独立存在于建筑或建筑工程类院校,规划设计课成为专业的核心课程;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

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以及意识形态因素,规划专业逐步停止招生,教师队伍被解散或下放,城市规划高等教育陷入停滞期;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的缓慢复苏期,老的规划院校逐步恢复招生,规划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缓慢扩大,教学基本延续前的体系内容,但开始逐步充实和改革;199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快速城镇化发展,城市规划教育向社会人文学科和国际规划学界汲取养分,与规划行业发展相互推动。这一时期,设立规划专业的院校数量稳步上升,师资更新换代,规划教育体系全面革新,呈现出新一代学科教育特征;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引导和市场驱动下,院校规划专业的数量和办学规模呈现出阶梯式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一阶段的年均新办规划院校数量达两位数,研究生教育快速扩展。年毕业学生由不足千人到接近万人,中国高等城市规划教育的师生规模已经在国际上备受瞩目。

2、城市规划转型的必然性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态是人的意图的结果,只有人的活动才能改变聚落的形态,无论这些形态多么复杂、不明确或无效,都是人的动机所造成的”。其实不只是城市形态,城市产生、发展也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工业革命以前,社会对城市的需求相对简单,给人民以居所,给统治者以“稳定和秩序、控制人民和展示权利、融和与隔离”等,有时还具有宗教与军事意图。由于社会需求相对简单,满足这种需求的城市营建技术也就不那么复杂,占卜师、建筑师甚至画家就足以胜任。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以及人口的急遽膨胀等,城市社会对城市营建提出了更多要求:产业的需求、能源与交通、资源分配与控制、社会的公平、环境治理等等。显然,适用于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规划技术,难以胜任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剧变.城市规划的外延扩大了,从原本的工程技术问题向包涵社会学科的软科学方向迈进.发展到如今,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多样,如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实现等等.城市规划外延扩大是适应城市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

3、城市规划教育

城市规划是一项基于城市社会多维度背景认识有关城市空间环境塑造以满足城市社会之需求的学科。一方面其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借助跨学科知识与技

术来认识、理解与预测城市;另一方面,又要求有深厚的形体塑造能力,把一切有关城市的多维度分析与研究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空间环境塑造之中。这两方面的知识缺一不可。概括而言,城市规划发展至今至少应该包涵三类学科知识:建筑学类、交通与市政工程学类、社会人文科学类。其中建筑学和交通与市政工程是培养空间塑造能力的核心课程。其中社会人文类学科从多角度丰富了对城市空间的认识,是培养综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关键。城市规划学体现了设计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兼容并,其直接面向职业技能的培训,是城市规划理念基础能力培养的延续与实践运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传与承”的关系。城市规划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城市规划技术的支撑,城市规划技术只有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完善并不断地更新。

4、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4.1、、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在进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对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定位,还没有跟进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的定位还处于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的阶段,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行转变,学历层次的培养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硕士博士都有其培养的层次。另外从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已经不是过去国家或者公有制的企业,现在就业的方向大多数都是在私营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等单位。毕业生也很难精确到进行单一方面的城市规划专业。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区域来看,有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要进行重新定位和制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 没有针对地域特征培养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 缺乏针对性和地方办学特色。

4.2、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不够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师资力量的水平的高低,能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杰出的人才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专业更需要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科,这不仅要求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具备相应的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包括有:地理、文化、历史、物理、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利用,只有充分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涉猎才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学好、用好。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是需要对于多学科背景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充实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去。

4.3、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脱离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出现教师和学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设计图纸和实地勘察等能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中去,很少能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做好准备。②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只有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能有利于进行专业的设计。但理论课的学习是漫长积累的过程, 各门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形成个人的规划思想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并且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因此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相互矛盾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浓厚氛围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

城市规划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5.1、完善专业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专业的教学理念应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需要,遵循现代城市规划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的特点,以 “注重宏观政策规划与物质空间设计并重”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模式为目标,以复合型综合能力和创造性自主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基于建筑学背景并融入区域和政策观念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实现素质教育、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与城市规划专业技能,了解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技术基础理论与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研究与教学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使学生在继承和巩固物质空间形态规划传统优势基础上,具有更为宽阔的专业视野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就业适应性。具体措施如下:

(1)在继承和发扬我校优良传统建筑与城市规划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新技术教学与规划设计教学的综合训练,探索专业特色与复合人才有机结合的培养途径,强调规划师基础知识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学术视野开阔、富有开拓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城市规划专业优秀人才;

(2)在注重学生基本功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加强现代技术与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交融与互动,研究和探索适应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培养新模式与新途径,促进知识传授向能力学习的转变;

(3)建立一套以复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摆脱物质空间规划型与宏观区域政策型两种传统城市规划教育体系的局限性和相对隔离状态,完善规划理论与规划设计、区域规划与城市设计并重的教学模式,整体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与教学质量。

5.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高等学校教师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社会变化瞬息万变,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求也比以前更加严格和多样化,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能够在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多下功夫。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让其掌握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先进理论和知识,让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案例,方便他们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已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高等学校还应该在教师引进上面下功夫,由于高等学校教师需要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够使此专业的持续发展。总之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当前高等学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3、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和规划专业的学科特色,面对社会实践,追踪国际前沿和社会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城镇建设实践尤其是江苏自身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旧城更新、城市设计、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及城镇物理环境控制和节能技术等,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参与研究性强的规划实践项目,通过对城市规划更为广泛领域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敏感度。

6、城市规划教育的改革创新

6.1、培养“全知全能型”的人才

随着规划行业的发展,对规划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日益提高,知识不断扩展。规划专业的学生既要有相当的物质空间设计和表达能力、基本的市政工程规划技能,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研究能力、行政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等。即对规划师的培养目标是使他们具备关于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和地理空间的复合知识,并且训练他们分析和规划(设计)城市的能力,培养“全知全能型”的人才。

6.2、教育的地方多样性与教育的阶段性

教育的地方多样性与教育的阶段性在本质上并无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各城市所面临的任务及重点也有不同,再加上各地自然特征的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规划教育地方需求的多样性;再从教育供给角度看,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缘起多个专业类别,怎样在强调规划教育规范性的同时,继承与延续各个院校原有学科特色,大力发展规划教育的地方多样性,对促进各院校优势学科的延续与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另外,规划教育的多样化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整体框架提供了可能.我国的规划院校基本从属于4个类别,即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在各个院校之间达成一种既协作又分工的职能体系,有利于规划教育行业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6.2、详细规划课程的实行

将详细规划作为专业主干课,其内容框架设置主要以住区综合规划和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快速完成从建筑设计向规划设计的转换,建立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具体而言,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基本功和美学素养,了解本专业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具备前期研究、实地调研、策划分析等多重能力。详细规划教学着重体现理论、设计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特色与复合人才相结合、知识传授向能力学习的转变,强调学生获取、运用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城市规划教育的质量决定了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众需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朱晓娟,汤振兴.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4.第188-190页.

[2]苏 阳.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 河南科技2011.05.第28页-29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7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22-03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在各高校陆续展开。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性质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如何建构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和特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针对大学这一人生重要阶段,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通过实施课程考核、信息反馈、目标调整等步骤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学业目标,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其顺利就业,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它主要附之以课堂教学和择业辅导,采取心理测试、职业能力测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制订好学业计划和就业的阶段性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认识社会和自我,做好自我评估与定位,树立生涯意识,主动制订学业计划,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顺利实现就业乃至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

1.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观发展的塑造,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大学学习、思考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早做准备,到了毕业之际往往会很迷茫。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可能依靠短期的、突击性的教育来完成,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2.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而进行的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其目的主要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心理与生活特点,制订系统的培养计划和科学的教育内容,开设一套系统的教学课程,如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求职应聘技巧、职业素养要求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内容应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公关礼仪等多门学科和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辅导,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专业性。这里所说的专业性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专业性,而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身是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等于一身,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广泛的专业性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课程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有关政策,熟悉事务性工作,还应当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种专业的知识结构,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家。

4.实践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理论与实践、认知与体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和职业认知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舞台中去锻炼,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使学生能合理进行自我定位,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我们拟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重新建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集理论教学、实务训练和职业测评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教学对象应是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情况,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

(一)一年级:认知教育,树立生涯意识与制订学业计划

大一学生刚入学校,重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认知教育。认知教育包括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认知社会,就是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形势、就业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概况、就业情况及发展前景,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要求,掌握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方法,知道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需的综合技能。认识自我,就是要通过心理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在学生对社会和自我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启发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学业计划。

(二)二年级: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要引导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明确目标职业对于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的要求,把握专业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评估个体职业素养现状,探索提高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方法路径。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和家庭情况,进一步思考职业生涯目标和学习目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兼职实习等,积累社会经验,了解社会需求,为三年级修正或调整学业目标做准备。

(三)三年级:确定学业目标,为求职做准备

三年级在引导学生继续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适时调整或修正学业计划和职业目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应提供考研或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开设有关讲座,早日为继续深造做准备。对希望直接就业的学生,应进行就业能力训练。一方面,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资格认证,高校不仅应鼓励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应提供有关培训;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就业的基本能力进行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准备求职材料的能力(如搜集求职信息、撰写求职信与简历)、求职的外在能力(如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和内在能力(如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计算机水平)等。高校应将撰写求职信与简历、模拟面试、职场礼仪等玮节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各项准备。

(四)四年级:就业形势与法规政策、就业心理辅导和创业教育

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加大对国家法规与政策的宣传,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咨询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合实际的服务。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如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村官计划、选调生和应征入伍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法规与政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就业方向。另外,还要对

学生进行职前法律教育。职前法律教育是指要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在心理辅导层面,要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分析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调整心态,缓解就业压力。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法的探索

要重新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仅教育内容要实现上述改革,还要在实施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本文拟从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个体或团体的咨询与辅导,以及开展不定期讲座等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校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相对统一,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能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开展小组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组式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补充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的一种互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情境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种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某种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可以开展模拟面试、师范生的试讲授课等。网络教学法是指教师借助网络对学生开展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在线职业测评等,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在线学习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档案。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考核方式同其他课程一样,只注重对结果的考核,却忽视过程考核。鉴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建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加大对过程的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分析报告和职业选择决策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含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提交作业或报告的质量、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都要进行量化,设置详细的评价指标,并记录在档。考核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专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一方面,高校应当建立足够多的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与团委、学工部合作,开展丰富的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提供机会。另外,还可以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开放日”活动,安排学生走进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多角度了解社会。

(三)不定期讲座

不定期讲座是指高校聘请职业生涯教育专家、人力资源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经常邀请他们来学校开设讲座,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此外,还可以邀请成功就业、考研的学生介绍求职经验和考研经验,与考研辅导机构、公务员辅导机构合作,邀请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传递最新资讯。开设不定期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多种角度、渠道了解社会,了解相关行业,适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及时进行调整。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计划第8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杜小振(1978-),男,河南邓州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于红(1977-),女,山东烟台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机械电子工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27-01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是参照以前苏联的模式按二级学科设置,由于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虽然经过不断的专业调整和教育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多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专业方向及专业划分反而越来越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采用欧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与培养经验,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宽口径重基础模式培养。[1]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通识教育,高年级分专业培养。[2-3]随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通过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以及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的反馈问题分析,发现大类招生虽然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但同时出现全国各地培养模式单一、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等问题。[4]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规划在“十一五”期间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试点特色专业建设。山东省在“十二五”期间为解决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决定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近年来的招生及培养方案研究,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探索当前社会需求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一、机械大类招生和培养现状分析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学生在学科(或系、学院)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大学中与机械专业相近的专业主要是机械工程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培养模式主要是大类培养。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关于本科生培养目标的提法是机械工程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广而精的基础知识,它将工程科学力学与材料、流体力学和热力学、设计、系统与控制的基础知识与专题实验、设计实践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造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能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能力。在英美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进行理论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通用性课程的培养,如数学、制图及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材料、力学、电子学等,三年级或四年级主要开始学习与实践性相关较强的课程,如流体力学、结构学和设计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国内大学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经过近年来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探索,基本与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较为接近,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同时削减了原培养模式下的非常专业课程,如矿山机械中较为具体的采掘机械、矿山运输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石油机械中的抽油杆、抽油机设计等。

机械类专业大类招生政策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下思路: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培养方向。“宽口径”是指立足机械学科的知识体系,将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适应宽广的工作领域;“厚基础”体现在加重数学、力学等学科基础类课程;“重实践”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工程训练;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灵活教学培养模式。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纵观各高校当前出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发现培养目标重在突出人才工程技术特色。[5-6]

三、普通大学生与卓越计划生两种培养模式协调推进

我国在建国初期高校的创建和学生培养模式基本以特色为主,注重工厂实践的锻炼学习。回顾我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名称不难发现,每一所高校的校名就能体现其专业特色,如钢铁、煤炭、石油、建筑、纺织等等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高校学生相对较少,全国企业以公有制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都能接收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如学钢铁专业的学生可以每年到钢厂实习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学机械

专业的可以到机械加工车间亲手操作机床,石油类院校学生可以直接到油田,采煤采矿专业学生甚至能够深入井下进行现场调研和学习。与此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下工厂熟悉生产流程然后才能走上讲台。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每年招生数量急速增大,在校生规模庞大。据统计1990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数量仅60.89万人,仅与2003年的研究生数量持平,2012年招生本专科生达到了685万人,增长了10倍多,在校生规模2011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308.5万人。第二,高校教师队伍快速增加,但远远低于在校学生增长速度,师生比例逐渐扩大,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991年的100.8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15.66万人,20年间增加了114.7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从1991年的39.0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34.31万人,增加了95.23万人。大学新招聘的专任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生产实践锻炼经验,中国高校教师招聘模式主要是招聘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本身接受的是校门对校门的培养方式,基本没有工厂实践经验。第三,全国公有制企业逐渐完成政企分离,以效益为先导,常常以安全和效率为由不愿接收大学生入厂实习。目前大学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转变。这一培养模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要注意到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模式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整个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等都要发生重大变化。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规模、教师队伍、社会企业运行模式的特点,当前普通大类学生教育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课堂教学偏多,工厂实践锻炼较少(当前大学生所谓的实习基本上是参观认识实习),高校教师重理论、缺实践。以上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却已经造成最近十多年来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到了企业还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回炉进技校学习的现象。针对近年来学生就业及工作中暴露出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现象,教育部联合工信部等各部委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重在突出两点,即工程和特色,培养目标主要确定为: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能胜任工程设计工作。培养方案以3+1方案实施,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的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结合模式。目前各高校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都明确列出了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工程实践部分。

四、结束语

高校大类招生已经实施多年,但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刚刚开始,作为高校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要不断跟踪回访毕业的学生和其工作的企业。根据当前反馈的信息,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培养模式逐渐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暴露出的不足就是实践能力较弱,这正是最近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重点强调的方面。通过两者的协调以达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统一,满足社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京芳,曾又其,杨艳.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2]张悦刊,杨俊茹,杨前明,等.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3).

[3]陈义厚,周思柱.机械本科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2007,9(61).

[4]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易深化的根本原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