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6 00:11:56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1篇

我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围绕育人这项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发挥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建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两课”等‘理论教育的载体,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同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发挥基本职能,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等不断发展,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建设辽大的重要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争创文明校园。10年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1993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委书记冷绍哲被评为省先进党务工作者,1994年和1996年学校被沈阳市委科教工委评为“先进党委”,1997年学校党委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文明单位”,为我校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节思想建设和理论工作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

党委始终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师生的工作放在党的思想建设的首位,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10年来,学校理论武装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1992年,以《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为主要教材,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8年,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1990一1991年又结合党员重新登记,开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这个期间,除了学习邓小平的著作,还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为辅助材料进行系统学习。主要特点,一是认真组织,制定并实施严密的学习计划,特别是199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全校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参加了学习考试并填写学习考核登记表。二是把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国家教委和省、市委的部署与要求,于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先后组织三批共78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这次学习活动的效果是,坚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2.1992-1996年,以《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为主要教材,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辅导教材,深入开展学理论、学活动。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在全党开展“学理论、学”(即“双学”)活动的决定。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党委先后作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要求在学习中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党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安排意见》,每个学期规定学习专题、学习日和学习篇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6年5月研究制定了《辽宁大学1996-2000年理论武装工程实施方案(草案)》,1997年2月制定《辽宁大学1996-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对干部、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理论教育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一时期的学习,注重载体建设,突出学习重点,把理论建设融入党的建设的整体之中,并通过学习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199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双学”检查团来我校对“双学”工作检查,认为辽宁大学党委“重视党员学理论学活动,思想端正,责任明确,组织精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实际,使‘双学’活动收到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全校正在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共十五大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委把理论武装工作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作出《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通过多种形式,把学习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把邓小平理论教育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抓住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深入开展教育的重要契机。1991年9月以“以史为鉴,爱我中华”为主题,通过参观展览,召开纪念会、研讨会,开展文艺活动等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1993年12月隆重纪念诞辰100周年;1995年,把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重要契机,举行了大型报告会和一系列参观、歌咏比赛等活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全校万名师生欢欣鼓舞。从香港回归倒计时l00天起,学校举行迎回归报告20多场,听众4000多人次。举行文艺演出6场,参加演出450人次,观众近万人。由我校师生组成的报告团面向社会,作报告50场,听众超过2万人。通过上述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高潮。1996年我校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

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始终是我校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党委把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调研活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党委书记为中心组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聘请专家学者为顾问,使中心组的学习不断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建设。党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就中心组的主要任务、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方式等作出规定,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按计划每两月围绕一个专题,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一次学习、调研活动。1997年11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闭幕后,又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进行了修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调研活动的特点:一是坚持制度,精心组织,每次学习确定中心内容和议题,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准备必要的参考材料,保证学习顺利进行;二是学习时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集中学习、统一思想;三是把学习和调研结合起来,中心组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了解学校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学习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党委把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议题,长期坚持中层领导干部的培训班制度和理论学习班制度。即每名现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参加一次党校干部理论学习班,每学期参加一次党委在新学期开学前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在1996年4月重新修订执行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中,增加了成立中层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内容,要求各单位以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为单位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学习,并作为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中层干部的学习为全校师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了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开展。

二、党校的建立和发展

辽宁大学党校是在原业余党校的基础上于1991年3月19日正式成立的。党校的任务是系统地培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并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为保证党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党校的领导,由学校党委书记冷绍哲首任校长,1995年9月后由党委书记张述禹兼任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兼任副校长。设立党校办公室,学校为党校配备了专职干部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并拨出专门经费。党校认真贯彻党委关于办好党校的指示,不断总结办学经验。1996-1997年经过反复讨论,三易其稿,制定了《辽宁大学党校工作实施办法》。提出党校是学校党委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主要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等,并对班次、教学、学员管理、队伍建设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初步形成了党校工作制度化、教学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实行“小核心、大”的管理方式,聘请校内的优秀教师和政治素质好、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学生辅导员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党校已成为学校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

培训干部是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干部理论培训班坚持以《邓小平文选》为主要教材,实行课上讲授、课下辅导与课后自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则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党在一个时期的任务和战略部署、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党校对干部学习实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参加学习的处级干部在学习结束后能够按要求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连同考核表存入组织部干部考核档案;科级干部则分别存人组织部或人事处干部考核档案,作为考核其表现的重要方面之一。从1991年4月举办第一期干部理论培训班到1997年12月,党校共举办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9期,参加学习911人次,党支部书记理论培训班1期,参加学习120人;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l期,参加学习91人。版权所有

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党校成立起,就对要求人党的积极分子(包括学生和教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与管理。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中组部的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员的条件等教育,使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l994年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在继续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同时,开始在有入党愿望的青年学生中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进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要求所有预备党员在转为正式党员之前须经党校培训,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做合格共产党员教育。这样,就形成了知党爱党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和预备党员班的“三步走”的教育模式。在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考察。知党爱党班学习结束后要写出心得体会;入党积极分子班经闭卷考试入学,学习结束时则进行闭卷结业考试,不合格者重修;预备党员班学习结束后也要写出学结。通过系统教育和严格管理,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党校成立以来,共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6期,培训学员5581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1期,培训学员2261人;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703人。

三、普及法律知识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素质,保证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作出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使其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相结合,至今已顺利完成“一五”、“二五”普法任务,正在进行“三五”普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在1985-1990年的第一个五年普法工作期间,我校被确定为省、市、区普法工作的试点单位。这期间,学校成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建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队伍,印发宣传材料和书籍,组织辅导和讲座,进行考试和考察。通过工作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学校被评为省、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从1991年下半年起,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第二个五计划》和省、市的部署,开始进行“二五”普法教育。在“一五”普法工作基础上,加强领导,建设队伍,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同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同各项工作相结合,同推进学校事业相结合。到1995年完成了16部专业法的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单位还结合工作和专业选学了38个专业法。这期间,着重进行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教育和《宪法》的教育,特别是结合学校实际,学习专业法。《教育法》和《教师法》是“二五”期间的学习重点。党委于1994年1月4日作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的安排意见=,决定把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应有待遇和社会地位,同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相结合,并坚持对《教师法》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为推动依法治校,各单位都选学了一些专业法。如财务部门组织学习会计法、审计法、税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出版社、学报等单位组织学习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1996年学校被授予沈阳市“二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从1996年起,学校开始了“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三五”普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依法规范教学、科研、管理和各项经营活动,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保护教职工利益。为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学校从1996年起,每年5-6月举行一次“法制活动周”。“活动周”由党委宣传部、法律系、法学所主办,法律系学生会、法学社积极参加,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法制讲座、专题报告、普法调查、普法下乡、模拟法庭、法制沙龙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沈阳市司法局在全市推广了“法制活动周”的做法。1997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沈阳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针对我校是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力较强,校内学术活动、文化活动频繁的特点,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家教委就加强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决定,落实历年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从1990年起,我校是每年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100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惟一的一所。我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1990年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陈引颖参加全国高校第一次党建工作会议,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党委书记冷绍哲连续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1997年党委书记张述禹参加了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上汇报了学校党建情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根据高校党建会议精神和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2年作出了《关于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统一管理的具体意见》,共10条;1993年11月30日,党委又作出了《关于加强校园宣传文化活动管理的暂行意见》,共六6条。这两个《意见》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委联合的1990年第19号文件的精神,规定“党委宣传部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对全校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文化建设负有指导责任”。针对我校实际,《意见》对出版社、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校报、内部资料、宣传栏(板)、学生社团、报告讲座、广播影视等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利用宣传舆论工具从事商业宣传或进行其他商业性活动。两个《意见》的下发和实施,对保证校内宣传文化活动方向正确、高雅文明、生动活泼,对学校舆论工作和宣传活动井然有序、健康发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为贯彻全国和辽宁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党委于1994年4月15日召开了我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委提出: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用这个根本指针指导全部工作,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会议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是: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和师生员工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②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宣传工作;④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改进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党委十分重视《辽大校报》的建设。1993年《辽大校报》由原来的铅版印刷改为胶版印刷;其质量得到提高。1996年7月15日,党委书记张述禹对《校报》批示,要求《校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及时反映党委、行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要利用好第一版,要写好“评论”。1997年,根据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教委整顿内部资料通知的要求,经批准,校报更名为《辽宁大学》,其办刊宗旨不变。1998年1月,《辽宁大学》第l期正式出刊。此外,还加强了学生社团和学校内部资料的管理。截至1997年年底,全校有学生社团42个,各种内部资料17种。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2篇

一、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宣传工作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理论原动力。

“正本清源”,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处于正确的轨道。学校的宣传教育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内外形势政策教育、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师德师风教育、校风学风考风教育等内容。

宣传工作是将国家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的必然渠道。国家的改革建设发展需要宣传,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需要让人民了解。同样,学校需要通过宣传这种方式,把重要的改革举措传达给师生,让师生们了解。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宣传把正确、先进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而不是散布社会上局部的、片面性的东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宣传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宣传工作是对内对外两种舆论力量的主渠道。

宣传引导舆论,宣传主导人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宣传工作可以成为各项工作的引导甚至是主宰力量。

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刻也不曾离开宣传工作。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宣传工作,烘托舆论氛围,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战斗,得到人民的支持,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宣传也是世界上一切政党争取民众、引导大众舆论的主要形式。所有社会、所有国家、所有政党,利用舆论工具向人民宣传、争取民众是通用的做法。

学校工作也是一样,对外而言,要让整个社会对学校这个教育机构有一个公平、公正、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那自然就离不开大量的对外宣传工作,我们对外的宣传工作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优秀的办学条件、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和能力,从而获得整个社会的认可和信赖;对内而言,宣传工作可以使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运转情况有个大体的宏观的掌握,可以使工作在不同科室的教职员工加强沟通了解,充满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可以让学生对未来充满期望,从而获得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宣传工作是塑造学校灵魂的精神支柱。

毋庸置疑,宣传是一个组织提高凝聚力的最强有力的武器。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规渠道让师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工作重点以及我们学校的具体工作思路、工作安排等,统一思想、规范行动,这样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四)宣传工作是学校先进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驱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阶段社会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学校的文化建设,自然离不开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可以倡导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氛围,比如可以通过宣传工作,强化教职员工的使命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增光添色。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创建的行列,人人都是宣传员、宣讲员,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学校工作安排和要求向全体师生做宣传选讲,共同营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如何做好学校宣传工作

学校宣传工作需要在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

(一)宣传工作要紧密围绕党政方针和学校发展实际。

学校的宣传要和党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对这些政策进行透彻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将学校的宣传工作纳入到整个宣传体系之中。要将学校的宣传与当前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这个形势包括国家有关形势以及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通过宣传工作,在和谐发展中把握关键,在科学管理中埋头苦干,在统筹兼顾中抓住根本,在扬优乘势上开拓创新,创建和谐校园,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工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学校的宣传,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策略以及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唱响主旋律,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宣传各阶段重点工作、重要措施,广泛报道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宣传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特别注意体现学校亮点、特色信息的发现、整理、报道。

(二)牢牢把握住宣传工作及时、准确这两大关键属性

宣传工作一要及时,二要准确,这两者缺一不可。

新闻报道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效性即时间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不注意新闻时效,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将会使新闻落后于实际工作,失去新闻价值。宣传的威力在于它对现实的反映十分强烈而且迅速。

学校宣传工作对学校重大活动要做到活动前有正确舆论,活动后有后续报道。学校发生的重要新闻要第一时间在网络媒体或广播媒体上得到反映,并及时对外传播输送。宣传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宣传工作可能会遇到不了解的情况或领域,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善于学习,善于与他人沟通。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宣传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向他人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

(三)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

宣传工作的理念要创新。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理解,跳出“上传下达”的宣传工作思维模式,更多地拓宽思维,对宣传工作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学校宣传工作者才有更多的热情去做好这项工作。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3篇

一、区委高度重视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培养,率先在省内开办社区管理专业本科班

该班是在南京市*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提高我区社区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区委党校开办的针对性较强的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党校第一个培养社区专业人才的本科学历班。

*区委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出资16万作为学员学费(其中区委组织部出资占75%),学员个人在上学期间只出500元。区委党校对该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试。学习期间,党校出资组织他们到井冈山、扬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来自*各社区的41名学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每学期到课率达到95%,每门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弘扬了党校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二、创新论文指导模式,论文工作呈现新特点

目前,该班的15门主要课程已经学完,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对于学员来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一论题研究,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训练;从我校来说,是对学员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学员学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使学员们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心,联系工作实际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区委党校专门制定《社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意见》、《毕业论文实施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陶世贤、组织部长纪增龙担任组长、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校柠担任副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1、组建阵容强大的指导老师队伍。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对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指示,并亲自指导一名学员。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刘广忠副厅长、基层政权处王元刚处长、仲锦副处长、法规处夏青春处长等4位领导。我们还邀请了省委党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黄菡教授、李阳教授、宁凌教授,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教授、严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兰教授,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连翔教授,市委党校教育长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长吴抒教授、管怀伦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导学员论文,同时,我们也邀请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坚、组织部长纪增龙等领导,另外还邀请了区、街中层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21位干部作为指导老师。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每个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名学员,最多不超过2名学员。

2、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学员选配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来自由省、市委党校专家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区委领导、区委、区政府中层领导、街道领导等37人组成的外聘指导老师队伍,另一位由区委党校教师担任。双导师制对论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地弥补了区委党校师资限制。区委党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师,专业结构也有限制,研究社区问题的老师较少。专家、学者、领导的加入,给学员提供了专业对口,造诣深的指导老师,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智力保证。通过论文指导,省民政厅领导将在全国、全省社区建设大背景下,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将为*社区建设灌输新理念;区委、各部门、各街道参与论文指导的同志也将在指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社区民生、民主、民和等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二是扎扎实实地提高学员的素质。这些学员当初都是通过海选担任社区主任、书记岗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文字表达较弱。通过论文写作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宣传*社区建设成果提供条件;三是区委党校将通过精心组织好论文写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研究成果,为社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以此树立函授质量品牌,切实提高全体学员素质。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为学员提供相对明确的选题

在以往的论文写作中,由于学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的选题往往也是五花八门。主题过于宽泛也给指导老师带来困难,导致老师对于专业外的选题只能做一般性的泛泛指导,论文成果不突出。鉴于学员构成都是社区工作者,*党校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及构建和谐*的主题,整理并提供了社区党建、社区工作、社区教育与文化工作、社区建设论坛、构建和谐社区等5个方面39个参考选题供学员选择和参考。这些选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对口。选题和学员的专业专长密切相关,使学员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使学有所用。2、联系实际。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很多选题是社区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如:“对社区党建议事会的理性思考”、“城市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创新”、“社区如何解决外来人口的问题”、“如何开展社区内扶贫帮困工作”等。其次,联系专业领域发展的实际。在社区专业领域中选取有较大理论价值的论题。如“利益关系调整背景下如何开展社区党建”,“构建社会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新的运行机制”,“论社区自治与加强城市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社区建设”,“如何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等。第三是联系学员自身实际。我们在选题设置时,考虑到社区学员实际工作经验和体验较多,所设论题有利于他们自身优势的发挥。3、操作可行。我们曾专门开设论文写作讲座,重点讲解如何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布局等。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写作能力从菜单中选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员的需要。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4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民总校始建于1958年,位于天山镇北17公里处,阿斯楞山南麓,欧沐沦河西岸,占地面积3682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这是一所小学、中学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学校,现拥有一座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教学班中学12个,小学 19个,学生1242名,教职工137人,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强调现代化教育理念,宏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形成了“尊师、守纪、好学、上进”的学风。学校寓德育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全员有人”的德育体系。

学校重视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硬化、净化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展露才能,创造条件,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发展 。

二、工作基础

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学生“四自”管理活动,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净化、美化工作,一个良好的校内育人环境已经形成。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作为首要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威力;只有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将各项工作和活动渗透到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中,渗透到教学和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靠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才能不断增强说服力;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

在充分看清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少数教职工的法纪观念还比较淡薄,学生违纪现象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主动与违纪现象作斗争的风气尚未形成;三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实施德育的工作体制尚不完善;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观点、内容、方法、手段等许多方面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尤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还缺乏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经验;五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三、指导思想

20__——20__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和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培养四有新人为主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绳,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为指南,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低重心地展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四、奋斗目标

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太仆寺旗文明单位评估指标,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思想道德、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校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校园文化、校容校貌、治安保卫、后勤保障等十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形成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和示范基地。经过努力,全校思想理论建设要有新的进展,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的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有新的举措,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要有新的提高。

五、条件保障

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党政领导要始终坚持和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成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专题讨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断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见,组织和协调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激发师生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保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设备和条件,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干部师生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经费,校报、广播室等宣传舆论阵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组织和参加校内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费等。要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投入。

六、主要工作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邓小平理论武装工作。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抓好对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定和实施党员理论培训规划,争取建设学校自己的党校,并以此为阵地,对全校党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也要有新载体、新突破;学生的政治课教学要有新手段、新办法。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建设作为主线,着力加强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弘扬主旋律,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开展评选表彰“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继续开展与师生员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深入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把阵地和载体建设作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宣传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对内舆论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外宣传报道,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严格宣传纪律,学校的广播以及对外宣传报道集会等,均应实行党委主管部门审查责任制;恢复校报并切实加强校报建设,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注意发挥广播室、报栏、橱窗、横幅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5篇

(一)协助学校党委在全校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起草了《关于我校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对学校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进行部署安排。认真撰写每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剖析制约学校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努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二)承担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文秘工作,积极协助学校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指定专人负责资料准备、学习记录、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和其它服务工作,保障了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顺利开展。至今为止,党委中心组2009年共开展了6期专题学习。

(三)认真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组织全校党员2600多人参加市机关工委的“双学”(学习十七大精神、新党章)知识测验。

2、组织动员教职工参加全国法制宣传公益征集、广东省“改革开放与我的生活” 征文、佛山市的“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推动我市组织工作” 征文、征集广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

3、组织观看“汶川地震情牵佛山”大型摄影巡展、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等。

(四)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每月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党团活动”,一次“影视教育”、一次“形势教育”的“四个一工程”。

2、圆满完成学生第十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活动。共举办学习辅导会和座谈会47场次,收集学习研讨论文2102篇,经专家组评审,评出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并进行了表彰。

(五)完成教职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立项工作。

(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党委做好维稳工作。

二、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努力拓展对外宣传

(一)做好重大节庆日和学校重大活动悬挂标语、横幅等环境布置工作,展现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育人效果。一年来,共制作并悬挂横幅200多条,欢迎牌100多个,此外还有充气拱门、空飘气球、彩旗、大型喷画、海报等。

    (二)加强校园宣传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宣传品张贴悬挂的管理规定》,做好校园宣传环境的检查、监督工作,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和提高校园文化品味。

    (三)充分发挥宣传橱窗在宣传阵地中的重要作用,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前制作相关专题橱窗。今年已制作庆祝“五一”的专题宣传图片、庆祝建党87周年专题图片、50周年校庆专栏、50周年校庆活动集锦等四期宣传橱窗。

(四)做好学校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收集和保管好影像资料,为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并及时以简讯形式作宣传报道。

(五)加强学校广播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广播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上半年,完成了对各校区广播台的检查及检修,并指导广播台学生干部进行换届选举,对新任学生干部进行培训。

(六)以50周年校庆活动为契机,加强与省、市新闻媒体的联系,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加大校报深度报道

(一)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做专题报道。为增加校报的可读性、贴近性,编辑部在校报的报道内容方面,进行整体策划,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基点,当下发生的新闻为突破口,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事件,如本报在短短的两个月,4期报纸中开设了七个专题报道:50周年校庆专栏、记忆、创业成人、30年如歌的岁月、改革开放30年思想大解放、80后与90后、超越梦想——我的奥运等。

(二)抓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学生记者是校报重要的采写骨干,编辑部利用周一下午,学生课时不多的时段,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培训。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安排适合的采访任务,尽量让学生多跑多写,使他们在校报这一平台上发挥最大潜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四、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圆满完成校庆宣传

    (一)组织完成校庆网站的设计、维护和更新工作。校庆网站于5月23日正式开通,截至目前,共登载各类信息115条,点击率超过5万人次。

(二)建立校庆vi系统。完成校庆标识、校歌、校庆宣传画的征集、审定、制作、使用等工作。

(三)完成校庆宣传专题片dvd的拍摄、制作及包装任务,并将其刻录了中文版5000盒、英文版500盒。该宣传片采用现代媒体手段,回顾了建校50年的光辉历程,较全面地展示了学校教学、科研、育人的巨大成就和学子校友的风采,获得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好评。

(四)编辑出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50周年画册》(珍藏版)。完成了画册的整体策划、画面挑选、文字说明、整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英文翻译等各个环节,共出版画册5000本,被誉为建校以来页码最多、图片最翔实、整体设计最精美、印刷质量最好的画册。

(五)编辑出版《50周年校庆简报》3期。

(六)主办校庆文化周活动。举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暨佛科院50周年校庆大型音乐会一场。主办“岭南木棉火样红”校庆文艺晚会一场。为办校庆文艺晚会,宣传部先后到11次到各校区、各学院审查、遴选节目,3次赴三水荷花世界磋商外请节目事宜,多次组织演出单位进行连排、彩排,最后确定17个节目参演。为节省经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宣传部与多家知名企业商谈赞助校庆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行银行佛山市分行、佛山市三水荷花世界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宣传经费紧张的问题。晚会现场挤满了热情的观众,精彩的节目引起阵阵掌声,欢庆的气氛将校庆活动推向了高潮。共2页,当前第1页1

(七)营造祥和、喜庆、热烈、欢快的校庆氛围。

1、布置校庆专题宣传橱窗二期。

2、悬挂校庆宣传横幅二批共38条、张贴校庆宣传画100张。

3、空飘气球18个、搭建充气拱门4个。

4、插彩旗1000面。

5、树立大型校庆标识6幅。

(八)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1、策划、设计《南方日报》、《佛山日报》校庆专版并撰写专版文稿。

2、策划、设计《佛山日报》校庆专栏,征集、审定专栏文章,从11月3日至11月8日连续刊出。

3、策划、设计《佛山日报》、《珠江商报》通栏祝贺广告。

4、邀请广东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单位来校现场报道校庆庆典。广东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南海电视台在当天的新闻中播出校庆盛况,《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珠江商报》、《珠江时报》等媒体争相报道我校校庆庆典活动,其中《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珠江商报》等媒体把我校校庆的报道放在头版头条或眉眼等重要位置。

5、校报出版校庆彩色专刊一期。

五、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一)人员配备不齐,宣传报道难免不到位。

(二)经费紧张,对外宣传捉襟见肘。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7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高校党建工作;成功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319-0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多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从高校实际出发,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高校党的理论建设的主线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和发展始终坚持以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工作来看,各地高校不仅能贯彻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学院(总支)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注重党员、教职工和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学习,探索学习的新模式,积极运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点落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校坚持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保证了党的理论建设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保持高校党建的生命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组织中的基本细胞,承担着落实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有: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各地高校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按照《条例》规定和要求,从学校和院、系部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各项基层党组织的规章制度。二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一方面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学生党员,主要是把那些学生队伍中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优秀、且具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符合党员条件的学生发展为党员;另一方面,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在青年教师队伍中把那些在政治上追求进步,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老师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发展过程要注重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积极主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三)坚持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党的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正确领导高校发展和稳定,推进高校的改革,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高校党建的核心就是按照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依据社会对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从高校实际出发,通过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来实现教育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始终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融入到学校中心工作中去。

(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这是高校党建的体制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反复总结经验后做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领导体制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民主集中制在我国高校的具体体现。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且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围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开展符合大学生特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若干启示

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推动高校党的建设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一)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内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从国际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意识形态的渗透,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如何在高校中宣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高校党建理论创新面临的时代课题。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应始终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联系高校实际工作,大力深入推进党员理论学习活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和研究中,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才能不断给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时期,高校党委应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战略意义上来重视、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立足于大学生思想的特点,积极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三)进一步发挥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党员不断增加的新形式,在工作基础好,条件成熟的专业、年级、班级成立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完善各项制度

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是高校党委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应立足实际,不断完善高校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主要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干部职务任期制等;完善高校领导科学决策的机制,不断扩大民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在高校发扬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务公开等制度;创新活力机制,通过定期开展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机制。

(五)抓稳定,促改革,大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稳定发展

高校党的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领导和保障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高校要立足实际,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改革和发展研究,认真贯彻和落实高校“十二五”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尽快实现国家“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期,高校只有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提升办学水平,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好学校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才能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六)不断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工作实效

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党建工作应从师生的思想和工作、学习、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长效机制和有效途,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具体举措有:一是构建高校党建工作新载体。网络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好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高校应将党建工作和学生实际将结合,建设一批符合大学生特点、受大学生欢迎的门户网站,主流网站建设应注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同时加强网络监管,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使互联网成为党建工作的新载体。二是拓展党建工作新阵地。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各高校应积极拓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如:如何合理设置各级党支部,积极探索以教研室、实训室、学科教学团队、创新团队、研究中心(基地)等为单位设置的教职工党支部的新模式;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进公寓、进社区、进社团的发展模式,积极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和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争取做到哪里有学生,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丛振涛,宋旭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的思考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5]唐景莉,徐维彬.高校建长效机制推动学生党建[N].中国教育报,2007-07-01.

[6]林克显,黄腾华,李小稳.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学校工会工作论文第8篇

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遵义师范学院坚持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当前,遵义师范学院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更名遵义大学、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关键阶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有落实、有成效,对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本方向、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应该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等问题,明确了当前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增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决心和责任感、紧迫感。

遵义师范学院迅速组织好对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通过多种形式,深入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学校党委宣传部门丰富学习宣传形式,会同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学习讲话精神座谈会、报告会,发动相关教师撰写解读文章,组织各类校园媒体广泛宣传,深入阐释讲话精神,兴起学习宣传讲话精神的热潮。

学校党委组织部门结合干部培训,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等进行专题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主讲,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切实提升干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学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遵义师范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部门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党委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切实肩负起领导责任,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学校始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全面负责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处和团委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学院、其他部门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作用,让思想政治工作在一线生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坚决高标准选配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打造高素质教育阵地

建设好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在发展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统一使用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及教育部最新版本的统编教材,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挖掘遵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材内容。严把思政课教师选聘关,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武b教师头脑,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制度,提升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敏锐力,坚持“学术研究无底线,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

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严肃查处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现象。

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老带新结对子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学校各级领导要了解青年教师的所思所想和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提供必要帮助。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最大限度把各类优秀人才汇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继续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强化学生社区建设,不断跟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思想政治工作。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制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继续深化“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青春师院”系列精品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系列活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社团文化活动月、创新创业活动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征・秋逸杯”专业技能实践活动、音乐舞蹈史诗《遵义会议放光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建立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与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和大学生思想状况,提出改进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切实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奖、助、贷、补、减、勤”助学工程。

强化思想舆论阵地管理

遵义师范学院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加强各类校园媒体建设,打造一批校园媒体品牌,强化学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校园网管理和网络舆情监测,积极运用当代青年喜爱的网络表达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加强对讲座、报告会、论坛、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的管理;加强对图书馆订购境外书报刊学术文献数据库、接受捐赠境外出版物的管理;加强对各种读书会、学术沙龙的管理,以及境外资金和非政府组织资助的监督,决不给违法、有害言论和渗透破坏活动提供空间。规范教职工、学生社团管理,确保社团活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