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调研报告

健康调研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9 20:47:46

健康调研报告

健康调研报告第1篇

平罗县卫生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平罗县党委《关于做好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平党办发[2004]6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平罗县委的统一安排,我局于2004年5月组织专人就“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截止到5月1日,全县共有县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乡镇卫生院21家,城关防保站、陶乐防保站各1所,厂矿医务室14家,个体诊所35家,村医疗站180家,已基本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建立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全县乡镇卫生院除部分乡镇卫生院外,都已基本完成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基本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要地的基础设施和条件。部分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救护车(如黄渠桥中心卫生院、姚伏中心卫生院、宝丰卫生院等)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急诊需求。

二、目前医药卫生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卫生部门在巩固和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成果的前提下,着重在医疗专业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同时,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大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力度,完善院长负责制,实行公开选拔和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卫生改革的新路子,对村医疗站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狠抓乡、村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基本满足了全县广大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需求,为全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农村卫生院(惠北、通伏、崇岗、下庙)房屋陈旧,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配置不全,缺乏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仪等,这即使农村卫生院的就医环境无法改善,又增加了农村卫生院对疾病筛查的难度。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卫生院正常业务的开展,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早期诊治带来了隐患。

2、从2003年起,由于财政紧张,县政府对农村卫生院实行差额补助,并且对99年以来新注入的农村卫生工作人员财政不予拨款,全部实行自收自支。由于乡镇卫生院以预防保健工作为主,许多工作者都是无偿服务的,而且卫生医疗收入减少,药品利润逐年减少,煤、电、水等公务费支出却逐年增加。这样,既加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负担,又造成缺人才又用不起人才的局面,使我县卫生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地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长足发展。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得不到足额发放,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每月仅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资,农村卫生院为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医疗上,忙于创收而忽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从而缺乏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对,为全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落实各项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民心工程,平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并将部分医疗卫生单位指定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但黄渠桥中心卫生院作为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由于没有资金投入,住院部的扩建工程至今无法开展,这严重的制约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长期、稳定发展。

4、我县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中医工作在我县各级医疗机构都得到了足够的认识和加强,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传统中医诊疗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保障我县的中医优势,但我县大部分医疗单位的中医诊疗仪器都相对落后,中医人才相对匮乏,无法保障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同步。

四、建议和对策

为扭转这种局面,真正达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身体素质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重点搞好乡(镇)卫生院三项建设(房屋、人员、设备)提高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惠北、通伏、宝丰、崇岗、下庙、黄渠桥卫生院房屋翻建,扩建更新,补充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基本实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三配套)。

(二)进一步稳定农村基层卫生院的农村卫生队伍,积极争取政策,建议县政府调整县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政策,尽快恢复对乡镇卫生院的全额拨款政策,稳定农村卫生队伍。对新注入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财政也予以支持,减轻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负担,切实保证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增加卫生投入,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举办的各类机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的购置、维修,由政府按照卫生规划的要求予以安排。

(四)是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重视乡镇卫生院院长的任用、管理和培养,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五)是加强农村卫生适宜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改善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培养和建设一支与农村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

(六)县财政加大对中医工作的投入,增加专项经费,用于发展中医事业,使中医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健康调研报告第2篇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14、2015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以其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主题,通过大一新生的大学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心理、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大学生存在的共同的心理问题,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1调查研究的过程分析概括并总结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调查

(1)入学后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有50%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如想象中那么好,7.76%的学生认为大学比想象中要好,34.08%的学生认为大学和想象中差不多,同时7.37%的学生对大学很不满意。建议学校应从各个层面加强服务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2)入学后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程度:有58.7%靠自身调整后基本能适应,只有23.8%很容易适应大学生活,17.4%的学生很难适应或者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3)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原因分析: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占43%,气候因素占20%,学校硬件设施占17.53%,其他因素占20%。

(4)对寝室集体生活的感受分析:有43%认为能够和宿舍室友和睦相处;40%左右的学生认为宿舍生活很温馨,10%认为还可以,5%认为偶尔会有争执,1.22%认为宿舍关系不太好,经常有矛盾。

(5)生活费用调查分析:有53.27%的学生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26.27%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12.2%的学生生活费在1500-2000元之间;只有0.54%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2000以上。

(6)对待勤工助学的态度:65.75%的同学认为学习之余有合适的勤工助学还是会考虑;21.28%认为勤工助学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应该鼓励。

(7)对学生会、社团组织的看法:70%的的学生都有参加社团活动,30%学生没有参与社团。

(8)如何减压的办法分析:47%的学生采取积极转移、10%的学生采取消极转移、顺其自然的占7%,采取发泄的方式占18%。

(9)大学时间分配能力:67%的同学能够平衡好自己的时间,20%的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有困难,10%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4%的学生几乎不能平衡好自己的时间。

(10)大学生活规划能力:60%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规划,40%的学生对大学生活缺乏规划。

第二部分: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1)如何面对陌生人:84%的学生会主动或者参与性的与他人谈论;5%的学生羞涩不愿意与他人讲话,11%的学生根据心情决定是否与他人交谈。

(2)如何面对不喜欢的人:45%的学生选择尽量减少与之交往;41.32%学生愿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理解适应;10%的学生会找好朋友倾诉;3%的学生会处处与不喜欢的人作对。

(3)与他人发生矛盾,如何化解:59%的学生会找到自己的不足,与朋友解释;18%的学生会等对方道歉;20%学生视心情而定;3%的学生会选择大吵一架。

(4)当前的人际关系状况:38%的学生能够与周围同学打成一片,50%的学生人际关系感觉一般,4%学生人际关系不怎么好,5%学生看别人都不顺眼。

(5)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15%的学生存在心理自卑问题,感觉自己不如他人;39%的学生感觉很难遇到真诚的朋友;21%学生担心其他人不喜欢自己;6%的学生不信任别人,也無法与他人将心比心。

(6)如何看待朋友:57.36%的学生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多益善;22.46%的学生认为三五好友足矣;15.17%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5%认为没人懂自己,对待朋友的态度是无所谓。

(7)最欣赏的交友方式:15%通过班集体交友;13.83%通过宿舍室友;36.12%通过学校社团、老乡会及其他学生组织;27.76%自然而言就交上朋友了。

(8)是否会因同学之间的攀比行为而产生困扰:6.46%会经常因为攀比产生困扰;20%的学生有时会因攀比而困扰;41%很少因攀比产生困扰;32%从不会因为攀比产生困扰。

(9)最注重交友中的哪个因素:60.23%选择性格因素;9.59%选择兴趣爱好;4.72%选择长相气质;23.16%选择处事作风;0.74%选择个人能力;0.1%选择学习成绩、0.05%选择家庭背景;1.43%选择其他因素。

第三部分:学习心理状况研究

(1)对待专业课学习的态度:34.06%选择非常重要;57.06选择比较重要;4.41%选择不太重要;4.46%选择不重要,学不学都一样。

(2)对待逃课、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43.02%可以接受;20.02%无法理解;11.32%认为无法避免;13.6%认为是可耻的;12.01%选择其他态度。

(3)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体现在什么方面:不适应学习内容的占14.06%;学习方法占20.68%;课程难度占26.76%;教师讲课方式占14.5%;作息时间占19.27%;其他因素占4.72%。

(4)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8.87%;基本了解37.51%;部分了解45.14%;不了解8.47%。

(5)对军训的态度:86.30%认为大学需要军训;13.70%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军训。

(6)对奖学金的态度:努力争取的占67.47%;顺其自然的占23.47%;认为自己无缘奖学金的占6.15%。

(7)对大学“好学生”的理解:选择学成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的占10%;78%认为成绩好其他各方面都均衡发展才是好学生;3.6%认为人际关系好就是好学生;7.31%认为个人能力强就是好学生。

(8)对老师的印象:59.6%的学生认为老师很负责,能够很好的传授知识,解决困惑;26%的学生认为老师上完课就走,不够关心学生;10.70%学生认为老师不够负责,很多问题没讲清楚;3.7%认为老师完全不负责,上课都是随便讲的。

(9)对毕业后的规划:45.64%选择工作;41.5%选择考研究生;3.35%选择成家;9.5%选择其他。

(10)对于医学院学生更需具备的素质的认知:49.60%选择严谨求实;32.08%选择刻苦钻研;6.2%选择创新;11%选择无所谓。

第四部分: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研究

(1)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态度:73.11%选择顺其自然,可遇不可求;9.92%选择随大流,不能落伍;9.87%认为大学恋爱只是为了满足心理生理需要;7.1%认为大学期间恋爱如镜花水月,不去碰触。

(2)如果有喜欢的对象,会如何做:59.06%选择先与其做朋友,留下好印象再说;默默为其付出,找准时机表白的占18.72%;选择克制自己情感的占17.98%。

(3)如果失恋了,会怎么办:75.36选择调整一段时间后恢复;11.83%选择重新找一个;6.2%会痛恨对方,从此不相信爱情;3.5%选择从此一蹶不振。

(4)如何看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26.72%可以接受;36.54%順其自然;25.93%认为有违道德无法接受;10.81%认为太正常了。

(5)如何看待同性恋:38.19%可以接受;25.96%无法理解;22.31%认为和自己无关,无所谓;13.53%认为有违道德无法接受。

(6)遇到感情问题的处理办法:28.11%选择自己慢慢消化;38.10%选择与高中老朋友倾诉;18.22%选择与大学新朋友倾诉;5.96%选择与班主任倾诉;9.60%选择其他途径。

(7)是否存在性的困惑:11.49%有很多困惑;14.75%有一些困惑;36.01%偶尔有困惑和烦恼;37.74%认为从来没有困惑。

(8)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34.84%认为学校应该举办相关讲座进行宣传;18.09%认为学校应该通过多媒体进行宣传教育;20.95%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干预;26.12%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学习。

(9)如何看待男女出轨现象:37%认为很正常,见怪不怪;23%认为有违伦理,无法容忍;38%认为情之所至,可以理解;12%选择其他态度。

(10)如何看待爱情的本质:78%认为爱情是性爱、理想、责任的统一;11%认为爱情就是本能欲望的满足;8%认为爱情是纯洁的精神之爱;3%认为爱情就是有感觉。

2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分析

大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恋爱心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是处于常态的,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活环境及自身角色变化引发的心理冲突

大学生在初入大学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角色转换与环境变化的适应问题。有的学生费劲千辛万苦考取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象牙塔偏差太多,导致心理失衡,能够考取大学的学生多是高中时代班级的佼佼者,到了大学,个体的优越感受挫,因为每个人都很优秀,每个人又都变得普通平凡,这种角色的失衡,也会导致自身心理问题。

2.2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

从小到大,家庭,学校灌输的理念都是学生以学习为本,大学生入学之后,必然面临学业压力的问题。大学生由于个体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学习适应性不同,有的会认为学业压力大自身较难或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会形成焦虑心理,害怕考试不合格,担心修不够学分难毕业;有的学生则是学会了逃课,迟到早退的坏习惯,上课不认真学习知识,导致学期结束,脑袋空空如是也。

2.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心理障碍

虽说,学生以学为本,但步入大学,人生走向另一个阶段,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广交好友,也许人际关系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步入大学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多数人身边都会有三五成群的好友,有的以宿舍为单位,有的以球友为组织,还有的以老乡为团体出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逐渐有的大学生开始了人生最美好的恋爱季节,这当然都是人生该有的风景,只是有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家庭等原因,导致自身不敢或者不屑与他人交往,有的大学生更是采用沉迷网络的方式,逃避外在世界,自我封闭。大学期间,与孤独为伴,不如与师书为友,常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为乐,这样更能激发个人的潜能,也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开朗,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2.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

大学生必然要经历情感的困扰,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有的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知音,有的成了互相爱慕追求的伴侣,有的萍水相逢,有的却是一见钟情。但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人生总有求不得,爱别离,在追求美好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总会受到爱情的困扰,这多是由于心理不够成熟而导致的,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厌世、抑郁甚至自杀、杀人的恶果。爱情不像亲情友情,大学生的爱情经历多(下转第100页)(上接第25页)是轰轰烈烈,求的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冲动意念,但物极必反,处理不当,势必弄巧成拙,酿成悲剧。个人应该练就强大的内心,在爱情出现阻碍的时候,应该讲求一个平和的心态,用随缘的态度处世,芸芸众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3策略及建议

心理健康日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人们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追求物质的享受,身体的健康,与此同时,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心理世界的满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面临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双重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乎到每个大学生的成长成熟,乃至走入社会后的适应性。通过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之后发现,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心理问题应该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因此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隐患提出对策。

3.1学校制度层面

大学是集知识传递、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的社会机构,大学期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应该得到合理的引导,海源学院杨林校区学生众多,但是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人数远不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教师更少,因此,从学校制度层面出发,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健全相关制度,设立相关机构,大力宣传,增强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具体措施如: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招聘专业心理学从业人员定期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定期为学生解疑答惑,学校应该加强监督,切实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工作,班主任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宿舍,多方交流,及时举办心理学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度,只有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3.2同辈群体层面

心理健康是学生群体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即使学生发现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诸如抑郁、自闭、焦虑等也不会第一时间像学校相关机构寻求帮助,而是会选择与同辈群体进行交流,因此,同辈群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学校学生可以自发组成心理咨询志愿者组织,定期帮助同伴排忧解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传达正能量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学生积极生活。

3.3自我认知层面

自我认知是学生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结交自己的朋友、建构自己的思维,只有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法则,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业、情感、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退步,积极健康向前看。自我认知的过程是漫长而且是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4结语

本文力求对海源学院大一学生心理健康全方位的调查,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进而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促进身心健康。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没问题早预防,有问题早发现,家长将子女抚养成人,寒窗苦读终成器,大学作为高等学府,有责任,有义务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对人生有爱,对家庭有情的人,学校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的世界,想要走近,想要關怀,就应该用真情,有真心,在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大学生才会披荆斩棘,走向阳光积极的人生,走过最青春美好的年华。

参考文献 

[1] 黄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2] 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大学教育,1999(06). 

[3] 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 

[4] 李长文,时长江.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05). 

[5] 张小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03). 

健康调研报告第3篇

一、当前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

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市在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从问卷调查情况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幸福感、自我接受度良好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2%、68%,这说明我市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看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的比例都达到了所采集样本数的25%以上。甚至有些干部已存在心理疾病,虽然比例很低,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设计了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幸福感、自我接受度等7个指标、55个选题,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33份。具体情况见表1:

乡镇领导干部心理状况分类指标统计表

结合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分析乡镇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五种倾向”:

1、心理疲劳倾向。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纯、反应迟缓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不少乡镇领导干部每天无规律繁重工作,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倾向的发展、延续和加重,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一是身心劳累,躯体化趋向较强。躯体化是指由于心理痛苦而引发的身体不适。由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发生心理障碍,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和心身性疾病。最主要的还是持续不良反应所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的病变,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病症。生理上表现为兴致低落,倦怠乏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嗜睡,易疲劳,心不在焉。

二是有厌倦情绪,缺乏工作兴趣和激情。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公务活动,产生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激情减退。对工作缺乏激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求四平八稳,不愿承担责任,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甚至有的不愿多考虑工作上的事,“一提工作就头痛”。

三是心理麻木,事业心减退。有的自以为经过风浪,见过世面,尽管工作成绩平平,但仍自我感觉良好,对一切都无所谓,得过且过;有的恃有资格、有阅历,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守摊思想严重,遇到困难绕着走,不见好处不动手;有的以为自己奉献的多,得到的少,整天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对工作漠不关心,对事业缺乏热情。有的工作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议论人时间多,琢磨事时间少,遇事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做“老好人”,说“老好话”,拉关系、和稀泥,生活上追求玩乐,贪图享受,热衷应酬。

2、心理失衡倾向。心理失衡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表现在乡镇领导干部身上,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是政治信仰失衡。少数乡镇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有的领导干部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在缭绕的香火中寻求寄托和心理安慰;有的领导干部迷信数字,有的甚至在换届或人事调整前请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等等。

二是生活内容失衡。有的领导干部无法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因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如有的只顾朋友之情,而失去工作原则性,有的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等。

三是内心欲望失衡。欲望是一种心理势能,包含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领导干部欲望失衡主要指心理欲望,如尊重与被尊重、名利地位的欲求与满足等,目前最为常见的是权力欲的失衡。少数领导干部无法正确把握权力、地位和名利,有的则怕手中权力到期,出现“59现象”,有的则从权力欲走向经济上的贪欲等。

3、心理紧张倾向。紧张,即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惊慌)不安。心理紧张是身体对来自外部环境压力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然而,如果这种心态持续过久或发生过频,则会成为健康的隐患。

一是焦虑感突出。情绪比较急躁,遇事心慌,不安稳,过分敏感,心烦焦躁,易怒,火气大,行为能力下降,身体常出现“上火”症状。由于心理上的焦虑不安,不能冷静、长远和有序地分析和谋划工作。在工作上订的目标过高,急于表现、急于升迁,往往“一个板凳还没坐热”就开始经营下一个“升迁”计划。

二是烦躁感较强。由心理紧张而导致工作作风总体的低劣化,有的表现为工作不踏实,不愿做顾长远、增后劲的基础性工作,做事急功近利,什么“显眼”就干什么,“今天盖高楼,明天建广场”,热衷于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数字工程”,喜欢“短、平、快”。有的干工作凭个人喜好和情绪好坏,喜欢挑三拣四,感兴趣的事风风火火,不愿做的事推三阻四,稍有成绩沾沾沾自喜,稍遇挫折灰心丧气,受得了表扬受不了批评,受得了激励受不了委屈,工作干劲时高时低、摇摆不定。有的遇事不愿动脑,习惯于凭经验办事,照搬照套,喜欢“发号令”、“拍胸脯”,在具体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语言生硬。

三是警觉性过度。这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表现的比较突出,如管辖内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疑难工作无法展开,突然知道提任、降职、免职、调动等,被有关部门责任追究、社会舆论等,都会使其出现心理紧张,并会伴发警觉过度,血压增高、心跳过快、出汗、头昏、眼花、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自卑抑郁、借酒消愁、逃避现实等现象。

4、心理郁闷倾向。郁闷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指个体自我心理上确实有压力,需要改变现状,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办法时所感到的窒息和痛苦。

一是失落感强。有时因工作岗位、职务不遂心,而产生空虚、迷茫、无可奈何等心态。挫折感和失落感强,觉得生活无聊,前途暗淡,心情憋闷,态度消极,情绪低落,心理上比较自卑,失眠多梦,经常发出诸如“最近脑子越来越不顶用了”之类的感叹。一提起工作来,就感觉到处是困难,好象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猜忌心强。因不自信而猜疑,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猜忌心理,给领导干部自身带来精神和心理折磨,同时产生对周围人或下属的不信任和排斥心理,与同事之间产生巨大的疏离感和冷漠感。有的因猜忌心理而不愿与人交往,产生自我封闭。

三是谨慎恐慌。办事过于追求完美,心理负担过重,在工作中谨小慎微,出现焦虑情绪和慌乱现象,缩手缩脚,敢闯敢试的劲头不足,致使一个个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在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力不从心,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能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结果导致贻误战机,陷入被动。

5、心理侥幸倾向。侥幸心理是指人们企图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一种心理。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它常常会使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一是处事冲动,急切冒进。有的作决策、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工作措施脱离实际,头脑一热,乱作主张,虑事不周、行事不密,工作上漏洞百出;有的为了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习惯于行政干预、搞“一刀切”,不顾群众的承受能力,违规冒进,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改天换地,导致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有的不顾前因后果,不讲先后程序,结果好心办坏事。

二是律已不严,经常出现小的违规行为。不懂得小与大的联系,不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总是认为小的失误、错误、隐患可以原谅,可以理解,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发生了蜕变,问题发生了质变。有的还错误认为,为了工作违规,情有可原。有的人总是爱耍小聪明,感到只要自己算计得好,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有点小的违法违纪的事情也不会被发现。

三是从众攀比,心理不平衡。没有主见,缺乏思想,以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特别是看到他人因违法违纪占了便宜得到好处的时候,心理感到不平衡,觉得他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结果在不做白不做、不捞白不捞的心理驱使下,一步步走上歧途。

以上五种倾向,对于那些长期在工作强度大、紧张度高、情况复杂岗位上工作和学历相对较低的乡镇领导干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乡镇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导致乡镇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自“发展与责任”的双重担子的重负。基层干部肩负着发展稳定的双重重担,一方面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你追赶我赶竞相发展的形势下,抓发展是广大基层干部的第一位的工作,能不能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不仅是各地考评干部政绩的关键标准,更是群众民主评议的重要因素,地方GDP是不是实现了新的增长,综合排名有没有上新位次,群众生产生活是否得到明显改善,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加重着干部抓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稳定也是基层干部最紧要的责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落后地方、事务比较复杂的地方,稳不住,安定不下来,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而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还会被“一票否决”,乡镇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可以这样说,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已经成为当前我市乡镇领导干部思考最多,最伤脑筋,压力最大的问题。这种抓发展保稳定的责任感既带给了他们强大动力,也无形中给了他们自己巨大的压力。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或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长年累月忙于事务和应酬,加班加点,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空间,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身体劳累,产生对工作的厌倦。

调查表明,42%的乡镇领导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60%的领导干部晚上睡眠质量不好。这两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相比较而言,乡镇领导干部不能像在县直单位工作,可以抽出较多时间来照顾家庭或自己支配。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身心压力,容易诱发各种健康问题。特别是那些刚任职的领导干部或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遇见“急、难、险、重”任务经常精神高度紧张,甚至不知所措。一位上任半年的镇党委书记在座谈中说,“夜里睡不好觉啊,担心哪里的群众又去上访了,哪里的检查又开始了,领导安排的任务落实的怎样,这些事,哪一项一旦失误,都免不了上级责难,领导的板子,同事的白眼……”。许多领导干部比较勤于思考,为了工作思考过度,形成习惯性苦思冥想,这是不少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乡镇干部长时间面对这些压力,如果缺乏必要的排解手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新乐市木村乡一位通过公开招选方式任职的副乡长,因无法承受巨大工作压力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现已转任其他非领导职务。

其二,来自社会转型期各方面诱惑增多和协调各方关系两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思潮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看重物质利益,对基层干部奉献理解的人相对减少。在经济利益占据人们社会价值观念主体地位的条件下,经济清苦、工作环境艰苦的基层干部的社会认同感相对减弱,给基层干部心理抹上了阴影。从基层干部的年龄和经历来看,他们正处于创业的关键阶段,大多是抱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想在基层这块热土上有所作为。与直接从事经济建设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赚大钱的机会显然没有,他们的社会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扎根基层,默默地做贡献上,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必然影响基层干部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信心,诱发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观念,影响心理的稳定。同时,在基层当领导,方方面面都得罪不起,人情世故不能不顾,上下关系要协调好,左邻右舍也要照顾到,甚至还必须考虑到群众评议时别被打低分数。基层干部在承受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双重压力的同时,还要分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应对上下左右的关系,保持与上下级及广大群众的联系,并且还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时时处处注意抵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这些都给基层干部造成了很大压力。座谈中,许多乡镇领导干部也反映,当前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人际关系,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迎来送往”、“沟通协调”、“请客接待”几乎占去一半时间,很少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

其三,来自乡镇工作职能变化和工作定位偏离的影响。随着乡镇职能的转变,乡镇正逐渐改变传统的包办一切、管辖一切的状况,而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社会服务上来。所以,从客观要求上讲,乡镇的“权限”应当逐步萎缩。尽管现在农业税不收了,乡镇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但稳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生产引导、基础建设、上传下达等事实上的日常事务依然繁重。这就产生了两个矛盾:一个是客观要求“削权”与事实工作不收权的矛盾,另一个是表面权限与事实权限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乡镇仍然管理着当地社会的几乎一切事务,乡镇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较高的地位;但事实上,乡镇正面临着巨大的权限危机,现在根本无法用行政命令手段解决好日常问题,其权威性和优越性正在逐步丧失。乡镇在计划生育、处理农村矛盾、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事实上的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越来越弱。由于事实管理效能的弱化,乡镇干部在农民面前没了底气,失去了号召力,从而常常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苦恼中,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职能部门逐步健全、法制法规渐趋完善、乡镇财力日益困难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对乡镇职能转变的愿望也越来越热切。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原有的许多乡(镇)直单位和部门纷纷“自立门户”,脱离乡镇的领导,步入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轨道,进一步弱化了乡镇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作为乡镇机构改革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强化社会服务的职能,却由于缺乏服务意识、缺少服务能力等主客观原因迟迟难以有效发挥出来。面对乡镇出现的这种职能“真空”,乡镇干部们或心存苦闷惶然不知所措,或袖手旁观静观其变,或借此机会大肆放纵,难以把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来。

其四,来自个人心理调适能力的不足和对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由于我国大中小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并且至今有关部门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造成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后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乡镇领导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个人对心理健康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心理问题完全是性格上的软弱、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认为只有有心理障碍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正常人,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正常人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正常人生命质量的事业。即使知道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羞于启齿、讳疾忌医。

其五,来自自身能力不适应与工作难度日渐加大的落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基层,层出不穷”,基层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基层干部天天面对稳定、计划生育、突发事件等复杂问题,“硬招不敢用、软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官”越来越难做,不少乡镇领导干部焦头烂额、焦虑不安,既担心工作得不到上级的认可,又担心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激化,经常处于“恐慌”状态。由于自身在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社会交往、实际解难等方面处于某种弱势,有的甚至被其他班子成员和下属看不起,就会产生强烈自卑和忧郁。许多刚刚分配到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反映,在还没有到基层工作之前,大都有强烈的“大干一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但因为缺乏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在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不知所措,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曾受到过领导的批评,久而久之,对做好基层工作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合适在基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其主要原因是工作能力欠缺,胜任岗位难度较大。对此,单单做心理调适只是“治标”,提高工作能力才是“治本”。

其六,来自收入较低与缺乏时间精力照顾家庭的窘迫。乡镇财政已经开始步入“吃饭型财政”、“要饭型财政”的尴尬时代。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多数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填补资金缺口,乡镇负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乡镇的日常运转异常艰难,更难以抽出资金开展各项公共公益事业建设活动,难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较大作为;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乡镇难以在短期内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乡镇干部的奖金、津贴和种种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从而增添了乡镇干部思想的不稳定性。同时,基层干部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应酬上,没有多少时间顾及家庭,即使有时忙里偷闲回到家里,又因工作累只想休息,对家庭的关爱自然不多,致使父母、妻子、儿女抱怨不已。久而久之,乡镇干部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渐渐疏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给基层干部带来的是更为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对策建议

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对基层党委和政府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及工作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的和谐,也影响到基层党委、政府能否快速、高效、持续、健康地运转。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干部的心理素质。组织部门担负着为党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干部的重任,应当积极探索增强干部心理素质的方式和方法,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给予组织保障。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要把建设“和谐型班子”、“和谐型机关”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更加注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气质搭配和年龄搭配,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让他们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应适时提拔年龄较大、默默无闻的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使踏实工作的干部看到奔头、看到希望;多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干部理清思路、完善方法、实现目标,使其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对经验不足出现失误的,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要经常鼓劲打气,设身处地体会基层干部的辛苦,多看他们的本质和主流,多加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工作上,既要交任务,又要交政策、方法;既注重检查,又不失时机地加以具体指导;遇到问题和失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找准症结,不能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使他们背上包袱。基层干部工作有了成绩,该肯定的就要肯定,该表扬的就要表扬,该奖励的就要奖励,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继续前进。要特别关心交流干部,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确保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要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的有效方式,从工作上为领导干部减压。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制定具体的体现干部工作岗位、职责、任务的工作标准,减轻因角色模糊、职责冲突等给干部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加强乡镇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其政治素质。要培养广大基层干部增强两种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方向明确、立场坚定;增强宗旨意识,要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加强对乡镇干部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执政能力。教育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注重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开阔心胸。通过知识的充实,把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多面手”和“一专多能”的通才,消除他们的“知识恐慌”。要建立和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的培训体系,认真制定培训规划、对学习内容做出系统安排,定出近期和长远学习计划。利用典型示范、现场观摩、个别指导、外派跟班、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乡镇干部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做到长短结合、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开展技能转型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适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三是强化干部教育引导,增强干部心理健康免疫力。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乡镇领导干部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一要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调整基层干部健康状态。由卫生系统聘请专家针对基层干部工作性质和特点,专门印发干部健康知识手册,举办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基层干部群体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饮食结构、健身运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党校在办班培训时,增加心理调适训练课程,帮助基层干部掌握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二要完善医疗服务机制,积极拓展对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干预的途径,设立领导干部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确定专门的心理医院,为领导干部提供日常心理服务,进行必要的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

(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基层干部关爱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康档案”,对基层干部身心健康进行跟踪管理。每年组织基层干部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对干部身体阶段状况、防治措施、用药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填写详细病历。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对基层干部身体和心理上存在的健康隐患及时治疗。二是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干部心理健康奠定基础。在基层工作任务相对较轻时,组织开展篮球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促使干部既放松身心,又增进友谊。三是坚持实行基层干部休假制度,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基层干部轮流休假,放松身心,提倡基层干部在平时读一本好书,练一项体育运动,用健康的生活引导健康的心态。四是及时解决乡镇干部的生活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基层干部的生活状况,各级党组织要做到心中有数,时常关注他们的住房问题、身体状况等,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组织上要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条件许可的地方,要在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为基层干部提供方便。要建立农村干部财产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村主干退休制度等,同时,对基层干部在交通、通讯、办公、住房条件等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或无力解决的,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

(四)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建立完善的乡镇干部人际沟通机制。沟通是培养干部健康心理的一剂良药。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日常干部谈话沟通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保证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拓宽基层干部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乡镇与县(市)区直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减轻乡镇领导干部为反复协调的压力。应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在面临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时主动寻求包括同志、朋友、配偶、父母等在内的社会支持,克服遇事动辄发怒、言语过激的冲动情绪,始终保持无怨无悔、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教育乡镇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坚持做到在“名”上,保持平静的心态,在“利”上,保持平淡的心态,在“情”上,保持平常的心态。

健康调研报告第4篇

矿泉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应当予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泉水为人民群众提供集“天然”、“营养”、“卫生”于一身的饮用水,其质量关乎百姓生活乃至身体健康,必须给予充分重视。本文试图以××省××市为例,分析探讨矿泉水质量创优的根本途径,以期正确引导矿泉水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矿泉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市位于××省南部,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2°33′—25°12′、东经116°54′—118°90′,辖芗城、龙文两区,龙海一市,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八县,以及××经济开发区和常山经济开发区。2004年全市人口468万人、生产总值702.02亿元。××市地理交通条件优越。辖区地势由北西向东南倾斜,地貌依次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冲海积平原,有××省最大的盆地~××盆地。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九龙江、漳江、东溪和鹿溪;交通便捷,324、319国道和厦(门)漳(州)、漳(州)诏(安)、漳(州)龙(岩)高速公路及鹰(潭)厦(门)铁路穿境而过,××港可直通东南亚国家,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区内地层主要有奥陶—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广泛出露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侵入岩。区域构造处于政和—大埔深断裂带的西南端,南部属闽西南拗陷带,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断裂组成本区的主要构造格架。

××市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已经鉴定40处,除东山县外,其他七县一市两区普遍分布,类型以偏硅酸为主,个别含锌和锶,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834.77立方米/日。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勘查和开发利用矿泉水。90年代是××矿泉水行业发展壮大时期,在此期间全市矿泉水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优胜劣汰后又从多到少的大起大落过程。以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三年为例,矿泉水企业数分别为5家、18家和15家,年采水量分别为1.099、3.443和1.862万吨,年工业产值分别为864、1137.27和1356.57万元。本世纪初,××矿泉水行业经重新洗牌而出现了新的格局。2004年度,全市共有矿泉水生产企业12家,直接从业生产人数292人,年采矿泉水3.89万吨,年工业产值2258.74万元,主要产品有××紫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紫山矿泉水、龙海虎甲山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谷矿泉水、××市长力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力矿泉水、××省平和三平矿泉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平圣水、××市金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文矿泉水、××省闽南地质大队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灵芝山矿泉水、××闽宝矿泉水饮料厂生产的闽宝矿泉水等。

××矿泉水行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历经曲折坎坷,饱含经验教训,其中有一条最值得回顾反思——科学开发利用是矿泉水质量创优的根本途径。

1优选水源地是矿泉水创优的前提

××大地遍布矿泉水,但是不同的水源地其水质相差甚远。

1993年,龙海虎甲山饮料有限公司决定在龙海市境内建设矿泉水厂,他们首先严格按照矿泉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准筛选探采井的施工位置。在最终确定的龙海市海澄镇黎明村,该地处于丘陵地带,汇水区域分水岭明晰,山坡上遍布天然灌木林和果树,无污染源,区内具备场地可供建设厂房,距离水源地近,可以把输水环节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该处施工成井后,经分析鉴定为含锌偏硅酸矿泉水。该企业自从建厂生产以来,虽然工艺设备不算先进,但其产品龙谷矿泉水一直保持优质稳定,市场销售良好。

××紫山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和××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93年,该公司准备扩大业务范围,投资200万元组建矿泉水公司。他们未经科学选址,就在原有厂区附近施工探采井。该处施工成井后,经分析鉴定为偏硅酸低钠天然矿泉水。紫山矿泉水上市以后,顾客普遍反映口感不佳,有土腥味。究其原因,在于探采井地处平原,旁边有一个农村池塘,塘里养鸭,污水透过塘底由中粗粒砂和粘土构成的半透水层向下渗透,污染了水源。

以上实例说明,科学选定探采井位置至关重要,良好的水源地是生产优质矿泉水的坚实基础。就××地区而言,山区丘陵优于平原盆地,海拔高处胜于海拔低处。

2成井工艺是矿泉水创优的重要环节

矿泉水探采井的成井工艺非常重要,它与矿泉水的水质直接相关。

空军某部场站生产的金牛山矿泉水曾经以含锌闻名,被指定为中国人民空军飞行员专用矿泉水,在闽南一带产销两旺。有专家在分析对比资料后指出,有必要对其锌的来源做进一步的科学鉴定。经过认真细致的取样分析,终于查明产品中的锌并非来自水源本身,而是出自于镀锌井管。该探采井采用镀锌管成井,管道腐蚀后产生出锌并溶解于水中,形成“含锌矿泉水”。随后,在专家指导下,业主拆除该探采井的镀锌管,换用不锈钢管成井,再经过抽水取样实验,该矿泉水已经不再含有锌了。

实践表明,探采井采用不锈钢管成井,可以确保矿泉水不受污染而保持水质稳定。

3生产设备是矿泉水创优的关键

矿泉水的输送、加工、消毒、灌装等生产设备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对矿泉水的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平和三平寺是千年古剎,闻名东南亚国家,香客络绎不绝。该地生产的矿泉水号称“三平圣水”,深受群众喜爱。有一次,当地宾馆接待贵宾,指定要喝“三平圣水”,就专门从工厂运来一车矿泉水。客人喝完后,当晚就有人出现拉肚子现象。事后,政府分管领导责成地矿部门协助调查。专家检查发现,该矿泉水的生产厂房与水源地相距1.8公里,采用镀锌管作为输水管道,时间一长,管道生锈,水质就受到污染。查明原因后,业主当即拆除镀锌管,改换不锈钢管。此后,“三平圣水”就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质量。

金牛山矿泉水厂采用手工灌装,车间流水线的操作台面较高,工人脚垫木板灌瓶。木垫板经过泡水腐蚀,造成严重污染,致使矿泉水质量明显降低。

经验告诉我们,生产设备优劣相差悬殊,只有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设备,才有可能生产出优质的矿泉水。

4水源地保护是矿泉水创优的保证

水源地是矿泉水生产的基础。矿泉水创优,优选水源地是前提,而水源地保护则是必不可少的有力的保证措施。

上文举例的××紫山集团有限公司,前期由于对水源地选择不当,致使其生产的紫山矿泉水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批理化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产品流入市场,被卫生防疫部门抽查后发现质量不合格,在《工人日报》曝光批评。企业高层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邀请省、市地矿部门专家现场会诊,查摆原因,研讨对策。最终一致形成两条整改措施:一是保护水源地,把造成水质污染的池塘买断回填,按标准设立保护区,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保证水质稳定。二是投资40多万元,引进一套先进的美国净水处理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此后,紫山矿泉水荣获“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全国第七届运动会指定矿泉水”、“中国女排专用矿泉水”、“紫山杯”国际女排邀请赛专用矿泉水,被评为1996—1997年××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免检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自2002—2004

年每年产销量均稳定在2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一。

同样是上文举例的三平圣水,其业主将输水管道中造成污染的镀锌管换成不锈钢管后,还举一反三,查找水源地污染源,清除地面垃圾及周围杂草,在出水口周围半径30米范围内用20厘米厚的水泥进行封闭,并在四周设置栅栏,专人看守,严禁人畜进入,较好地保护了水源地,保证水质的稳定。

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矿泉水水源地保护标准是切实可行的,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即设

置三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

:在泉(井)半径15m范围内,必须设置隔离墙。该范围内应由厚度为20cm以上的水泥封面,并有一定坡度向外排水。取水点有封闭式建筑物,并有专人管理。该范围内严禁无关的工作人员居住或逗留;不得放置与取水无关的设备或物品,禁止建造与矿泉水引水无关的建筑物;消除一切可能导致矿泉水污染的因素。

二级保护区:在泉(井)半径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居住区、厕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严禁设置可导致矿泉水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引水工程,严禁进行可能引起含水层污染的经济工程活动。

三级保护区:其防护半径应不小于100m,在该范围内,禁止排放工业、生活废水,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并不得有破坏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活动。

健康调研报告第5篇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在这里,我们的长辈通过种植苹果、花椒、梨、核桃、柿子等农作物而生,安详而幸福。农民人均纯年收入1106元,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的减少,再加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的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而选择了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的和收入,改善家庭条件。虽然在外务工不比农村种地轻松,可是为了家庭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子女能够上学,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于是,农村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赚钱,由爷爷奶奶抚养,大部分在家里上学,过年或者放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够和父母见面。这就是我们宜川很多留守家庭的现状。

不止在我们县上,其他地方乃至全国都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目前我国有多达921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都无法见到父母,他们由于脱离父母监护、享受不到家庭温暖而成为“事实孤儿”;我县2017年8月共有中小学学生10577名,城区学校学生有10086名,全县留守儿童197名,占学生总数的1.9%,其中城区学校留守儿童73名,占留守儿童0.7%。由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通过我们调查研究,了解到现在5%学生属于农村留守儿童,95%的学生属于城镇留守儿童,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范畴进行了扩充,通过调查了解到2017年城区学生公寓有留守儿童243人。公寓有收费每月900元的,有每月收费700元的。2017年得出我县城乡留守儿童共440元。

这几年的寒假暑假里,我在宜川县的好几个村子里面拜访了很多户人家,并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和交谈,了解到了很多这个群体,我以前从没注意过的问题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由于这种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使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孩子有了其他孩子所没有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较突出的问题。

以下是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

1.孤独感

当我问到他们在家里一般都做什么的时候,很多小孩都说放学后有作业就写作业,没有作业要写的时候就看电视,星期天的时候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好多爷爷奶奶也说,“一到星期天就不见人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到处去找,找到了还极不情愿回家,说他,他也不听。”然后我问一个小孩为什么不想回家,他说:“回家只有我一个人,不好玩,我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当我问到如果父母在家的话,你会不会还总是不想回家,结果完全不相同,他说,父母在家比较热闹,人比较多,而且还会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自然就喜欢在家里了。多么强烈的对比啊!此刻我眼中浮现出一张画面,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在那一个个放学后的黄昏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呆呆的望着西边即将下落的红日。

2.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中等偏下,也有少数成绩较好,成绩好的那些孩子,都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懂点知识或者有哥哥姐姐的,而那些没有人辅导的孩子,大多成绩不怎么好。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大概原因都是很多不会的东西,没有人教,然后自己也不去问老师,不懂得就越来越多了,成绩自然就不好了。也有一部分孩子说:“不会就不会呗,”学习成绩不好又不会怎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但是我问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说是:“爸妈总是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的,还说读书了以后,上大学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了。”我想,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区别吧。可能虽然很多父母知道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可是常年不在家里,平时也只是打电话,电话里说的也不知道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而爷爷奶奶又不懂教育,更不懂学习上面的东西,所以,对于学习,基本上靠孩子自己自觉。但是留守的少青年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要他们一个人去抵抗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诱惑谈何容易。

3.心理情况

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倔强,与生人交往时害羞,不敢说话,当我第一次跟那些我不怎么熟悉的小孩说话时,他们都是躲在爷爷或者奶奶的背后,不敢看我,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小声的回答我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见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没有害怕和缺乏信心。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对于尚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对父母的依恋还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没有感情依靠,在感情问题方面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他们的心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我见过的这些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由于长期的沉默寡言,对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奈,逐渐养成了孤僻、郁闷和自卑的心理。他们害怕跟陌生人说话,哪怕简简单单的问答也显得不自信。甚至有一个初中生在初三那一年,因为对父母的思念和学习的压力,最后由于不会自己调节情绪而导致精神分裂,这对孩子自己以及家庭和社会都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4.道德问题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穿着挺好的,跟那些城里的孩子差不了多少,而且零花钱也从来不缺。我分析了原因,家长外出打工时间太久,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尽到自己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所以心里会感到愧疚,就只有通过物质方面来补偿,还有的父母因为一年与孩子见面的时间太少,所以不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给孩子留个不好的影响,就尽可能的包容孩子以至于放纵,所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养成了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陋习。同时,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而且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我听村里的干部说,村里面打架的、去网吧玩游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听话。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多大!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的。以下是我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的看法:

1.家庭教育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家庭式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的交流时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改善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家庭做起,而且每个留守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问题,无论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还是采取特殊的观察、爱护、援助手段都需要给每个儿童制定一套独特的方案,这就需要政府、社区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热心的能胜任此工作的“教育者”,对家庭做好相应的教育,从而从家庭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

2.学校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特别需要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老师的的关注是他们学习的外部动力,但是很多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有些老师也是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忽视了成绩差的同学,也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就越少。有部分留守中小学生跟我说:“老师排座位是按成绩的好坏排的,成绩好的就坐在前排,成绩不好的就坐在后面跟旁边。”试想这样的老师能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呢?所以,我们县上的每个学校都有留守儿童管护中心,作为留守儿童所在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做贡献。比如,学校可以在这里,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并且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为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要随时观察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及时为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定期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让监护人懂得自己的小孩在学校的一些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变化,并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老师,一起更好的监护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活泼的成长。但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只有宜川中学有2个心理健康教师。希望各学校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把留守儿童守护中心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

3.社会支持

健康调研报告第6篇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突出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县政府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中医药工作列入“***农民健康行”活动主题,成立了“***农民健康行”***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同时按照《***省中医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中医院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提高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地位。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纳入了县城建设整体规划并提到议事日程,中医院经费实行了财政预算,今年预算安排45万元。20***年,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二)突出网络建设,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一是加强中医院建设。目前中医院拥有业务用房9400平方米,开放病床101张,年门诊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年手术1500台次。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184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35%。20***年与20***年相比,中医院资产总值由170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增长23%。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县政府决定将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到马鞍新区,计划征地30亩,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开设病床200张,总投资4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论证和环评工作,省发改委已立项呈报国家发改委,征地工作、建筑设计正在抓紧进行。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全县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3家乡镇卫生院创建为“***省乡镇卫生院中医兴院示范单位”。治河渡卫生院地处城郊,面对县级医院的竞争压力,通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该院桥头门诊部全部为中医药科室,其中医药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20%。团洲卫生院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0人,占全院医药人员的30%。能提供中草药3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同时,注重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了辖区内农民健康档案,针对个体差异,为农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药治疗方案。全县50%的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参与预防保健。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突出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逐年显现。

通过专科建设,极大提高了我县农村中医药服务比重和服务能力。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其中,县中医院的骨伤科是该院的拳头科室,也是省级重点专科。该科室年收治病人占全院病人总数的40%。中医院的针灸康复科、颅脑外科、中风专科日益受到全县人民信任。治河渡卫生院的肝病专科已开设10多年,在全县享有盛誉,曾治愈了大量危重肝病患者。县注市中心卫生院设有中医骨伤科、中医肝病专科、风湿理疗专科、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科等四个中医特色专科,开展了针灸、推拿按摩、牵引、小针刀和封闭等项目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的定点介入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元至6月份,中医定点介入治疗患者234人次,中医中药治疗患者245人。20***年上半年全院中药收入43.1万元。通过专科的建设,中医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突出人才培养,中医药人员素质逐步提高。

一是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师承教育、外出进修等形式,培养12名县级中医药技术骨干。二是培养基层中医药人员。以集中脱产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共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7人。三是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共选送110人参加了中医药大中专学历教育,已有68人获得毕业证。乡镇卫生院从事中医药工作的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四是采取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活动,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来***传授学术经验。并选派48人到市中医院参加了“冬病夏治”技术培训活动。

二、困难和问题

(一)中医扶持政策难以到位。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但没有像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一样发展中医事业,即使有一些扶持的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一是中医院预算经费没有增加。我县中医院预算基数为45万元,且去年和今年没有变化,而医院各项费用逐年增多,按照同步增长要求,预算严重不足。二是中医专项经费没有列入常年预算安排。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配置和建设、中医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经费得不到保障。三是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得不到落实。省市县都出台了要提高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政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西医与中医以相同比例报销。

(二)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农村中医药优秀人才匮乏,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已寥寥无几。在全县农村中医药人员中,近几年,虽然开展了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但目前仍存在学历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差的矛盾,在解除群众疾苦方面没有优势。

(三)中医西化现象严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医医院及其他医院中医专科门诊为了生存,迫不得已采用西医的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严重影响了服务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致使传统的中医逐渐淡化。部分中医药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逐渐放弃简便、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而采用西医诊治,中医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收费低廉。据调查:一次针灸理疗仅收15元,与西医的一次注射费相当。一副中药汤剂也就几元钱,利润低,报酬少。同一所医院,同样职称,同样上班,中医医生比西医医生要少几百元一个月。据反映:一胫骨骨折病人如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和中草药治疗,仅需2000余元,通过西医开放性手术治疗,则需1万元左右。因此,绝大部分医院和医生都会采取西医治疗手段。

(四)中医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卫生局设立的中医股并入在医政股内,中医管理职能难以履行到位。我县作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没有单设中医股,仅有1名兼职管理人员,与上级对我县中医药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建立协调机制,健全中医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的领导,积极扶持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加速中医院整体搬迁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调整时财政支出结构,将中医药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中医事业费和中医专项经费占县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同时将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的政策落到实处。

健康调研报告第7篇

0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笔者以西安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学习方面问题、上网时间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等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问卷在某些问题上的欠缺,采用访谈调查法对少数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部分细节问题。

调查对象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988份,其中有效问卷9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0%。其中男生617人,占63.67%;女生352人,占36.33%。大一学生231人,占23.84%;大二学生310人,占31.99%;大三学生227人,占23.43%;大四?W生201人,占20.74%。理工类专业学生751人,占77.50%;文史类专业学生218人,占22.50%。

所有数据均在SPSS19.0上进行处理。

2 调查情况分析及建议

2.1 我校大学生学习问题及建议

对于我校大学生每日自学时间情况,调查发现38.6%的大一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34.2%大二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26.9%的大三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27.2%的大四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建议学校重点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每日学习时间不足三小时的学生要求其控制每日自学时间达到三小时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学习问题,四个年级中以学习动力不足最为突出,其中大一学生的学习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当,面对学习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的人数也高于其他各年级。

建议学校重点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问题开展教育,及时有效地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上给予帮助与指导,教育学生不断提高控制学习时间和控制自我的能力,达到延长大学生自学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2 我校大学生网络问题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23.1%的学生上网时间在四至六小时,在六小时以上的学生占9.4%。其中,26.0%的大一学生每日上网时间为四至六小时、11.3%的大一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六小时;大二年级上网时间四至六小时的占其比为21.9%、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7.7%;大三年级四至六小时的占其比为18.5%、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10.1%;大四年级每日上网时间四至六小时占其比为26.7%、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8.9%。笔者认为,大学生每日上网在两小时以下的属正常;每日上网时间在二至四个小时的学生需控制上网时间;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四个小时的情况应得以消除。可见,大一年级学生的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四小时的比例最大。长时间上网致使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下降、网络成瘾等,甚至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学校应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生涯规划;

第二,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各类集体活动;

第三,学校应加强教育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学会自我控制,将每日上网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不可高于四小时,使大学生有更多精力投身于大学校园生活。

我校多数学生选择用网络进行娱乐,仅有18.4%的男生选择网上学习,女生为23.0%,略高于男生;不难发现,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人数远远低于使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笔者建议学校应通过教育,加强大学生应树立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开阔自身的视野,用数年的时间将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人数提高到更高的比例。

2.3 我校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及建议

调查显示,55.4%的大一学生把室友当做是朋友知己,大二为63.2%,大三为62.1%,大四为68.8%;10.6%的大学生认为与宿舍同学的关系能够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照顾,其中有8.7%的大一新生,10.6%的大二学生,10.6%的大三学生,12.9%的大四学生;大一新生在这两项的比例低于其他年级。可见,大一学生的宿舍同学关系问题比其他年级更为普遍。笔者建议学校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大一新生,使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如果遇到同学间较大的分歧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把作息习惯近似的学生调在一间宿舍;学校应教育学生学会互相迁就、容纳他人,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少数问题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

2.4 我校大学生的恋爱关系及与异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42.4%的大一学生和40.6%的大二学生需要在与异性交往方面获得帮助,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也反映低年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学生在选择性知识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及恋爱观教育这两个选项在四个年级均占着较高的比重,这说明学生在这两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另外,21.3%的大二学生、24.7%的大三学生及23.3%的大四学生选择了恋爱挫折教育,高于大一的14.3%,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面临的恋爱问题更多。笔者建议心理咨询中心应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重点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与异性交往方面的教育;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恋爱关系问题上进行教育;教育大四学生理性对待分手。

2.5 我校大学生在应对情绪问题时采取的排解方式(多选题)

我校大学生当遇到有自己不能排除的心里烦恼时,45.6%的学生会向同学朋友倾诉;32.3%的同学会通过其他途径排解;21.4%的同学会寻求老师或家长开导;20.6%的学生会独自承受;选择心理咨询的同学仅为5.5%。可见,大多数学生均能以适当的途径排解其烦恼,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择独自承受,独自承受有时会过度的压抑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选择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自身烦恼的同学占比较低。

在访谈中,一部分同学在遇到心里烦恼时,所采用的其它途径主要包括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看网络小说等通过网络缓解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毫ΑR灿泻芏嘌?生会通过如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体育运动发泄心理的苦闷,这说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具有放松身心的功能。

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及时排解各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2.6 有关我校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期望及反映出的相关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在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大单位上人数占大三总人数的34.4%,而在基层单位上则占大三总人数的40.5%;大四学生选择基层单位的占大四总人数的42.6%,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大单位的学生人数占大四总人数的29.7%;但选择服务行业、创业及其他选项的学生仍然较少,这显然与我国现今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需求有矛盾。

据调查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大多数同学在就业中最看重的因素为发展前景、单位环境、职业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看重工资水平,26.4%的大三学生看重工资水平,32.2%的大四学生看重工资水平。

据此,笔者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心理咨询中心应针对大四年级学生提供更为系统的就业心理咨询及辅导;

第二,学校应开展各种活动、讲座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第三,学校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应从新生入校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大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先就业后择业;学会正确认知自我。

健康调研报告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65-2

0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笔者以西安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学习方面问题、上网时间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等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问卷在某些问题上的欠缺,采用访谈调查法对少数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部分细节问题。

调查对象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988份,其中有效问卷9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0%。其中男生617人,占63.67%;女生352人,占36.33%。大一学生231人,占23.84%;大二学生310人,占31.99%;大三学生227人,占23.43%;大四W生201人,占20.74%。理工类专业学生751人,占77.50%;文史类专业学生218人,占22.50%。

所有数据均在SPSS19.0上进行处理。

2 调查情况分析及建议

2.1 我校大学生学习问题及建议

对于我校大学生每日自学时间情况,调查发现38.6%的大一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34.2%大二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26.9%的大三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27.2%的大四学生自学时间不足三小时。建议学校重点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每日学习时间不足三小时的学生要求其控制每日自学时间达到三小时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学习问题,四个年级中以学习动力不足最为突出,其中大一学生的学习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当,面对学习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的人数也高于其他各年级。

建议学校重点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问题开展教育,及时有效地在“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上给予帮助与指导,教育学生不断提高控制学习时间和控制自我的能力,达到延长大学生自学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2 我校大学生网络问题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23.1%的学生上网时间在四至六小时,在六小时以上的学生占9.4%。其中,26.0%的大一学生每日上网时间为四至六小时、11.3%的大一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六小时;大二年级上网时间四至六小时的占其比为21.9%、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7.7%;大三年级四至六小时的占其比为18.5%、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10.1%;大四年级每日上网时间四至六小时占其比为26.7%、六小时以上的占其比为8.9%。笔者认为,大学生每日上网在两小时以下的属正常;每日上网时间在二至四个小时的学生需控制上网时间;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四个小时的情况应得以消除。可见,大一年级学生的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四小时的比例最大。长时间上网致使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下降、网络成瘾等,甚至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学校应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生涯规划;

第二,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各类集体活动;

第三,学校应加强教育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学会自我控制,将每日上网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不可高于四小时,使大学生有更多精力投身于大学校园生活。

我校多数学生选择用网络进行娱乐,仅有18.4%的男生选择网上学习,女生为23.0%,略高于男生;不难发现,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人数远远低于使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笔者建议学校应通过教育,加强大学生应树立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开阔自身的视野,用数年的时间将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人数提高到更高的比例。

2.3 我校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及建议

调查显示,55.4%的大一学生把室友当做是朋友知己,大二为63.2%,大三为62.1%,大四为68.8%;10.6%的大学生认为与宿舍同学的关系能够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照顾,其中有8.7%的大一新生,10.6%的大二学生,10.6%的大三学生,12.9%的大四学生;大一新生在这两项的比例低于其他年级。可见,大一学生的宿舍同学关系问题比其他年级更为普遍。笔者建议学校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大一新生,使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如果遇到同学间较大的分歧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把作息习惯近似的学生调在一间宿舍;学校应教育学生学会互相迁就、容纳他人,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少数问题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

2.4 我校大学生的恋爱关系及与异往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42.4%的大一学生和40.6%的大二学生需要在与异往方面获得帮助,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也反映低年级学生在与异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学生在选择性知识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及恋爱观教育这两个选项在四个年级均占着较高的比重,这说明学生在这两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另外,21.3%的大二学生、24.7%的大三学生及23.3%的大四学生选择了恋爱挫折教育,高于大一的14.3%,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面临的恋爱问题更多。笔者建议心理咨询中心应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重点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与异往方面的教育;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恋爱关系问题上进行教育;教育大四学生理性对待分手。

2.5 我校大学生在应对情绪问题时采取的排解方式(多选题)

我校大学生当遇到有自己不能排除的心里烦恼时,45.6%的学生会向同学朋友倾诉;32.3%的同学会通过其他途径排解;21.4%的同学会寻求老师或家长开导;20.6%的学生会独自承受;选择心理咨询的同学仅为5.5%。可见,大多数学生均能以适当的途径排解其烦恼,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择独自承受,独自承受有时会过度的压抑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选择通过心理咨询解决自身烦恼的同学占比较低。

在访谈中,一部分同学在遇到心里烦恼时,所采用的其它途径主要包括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看网络小说等通过网络缓解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毫ΑR灿泻芏嘌生会通过如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体育运动发泄心理的苦闷,这说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具有放松身心的功能。

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及时排解各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2.6 有关我校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期望及反映出的相关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在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大单位上人数占大三总人数的34.4%,而在基层单位上则占大三总人数的40.5%;大四学生选择基层单位的占大四总人数的42.6%,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大单位的学生人数占大四总人数的29.7%;但选择服务行业、创业及其他选项的学生仍然较少,这显然与我国现今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需求有矛盾。

据调查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大多数同学在就业中最看重的因素为发展前景、单位环境、职业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看重工资水平,26.4%的大三学生看重工资水平,32.2%的大四学生看重工资水平。

据此,笔者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心理咨询中心应针对大四年级学生提供更为系统的就业心理咨询及辅导;

第二,学校应开展各种活动、讲座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第三,学校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应从新生入校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大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先就业后择业;学会正确认知自我。

3 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他们是否健康成才,他们是否健康成才又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1]文本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