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01 23:42:38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投入使用,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高度重视变电站的设计质量。变电站的建设离不开土建工程设计,因此,研究变电站土建设计的要点及如何进行优化策略一直是广大电力工作者聚焦的问题。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

1、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最关键的就是选址,变电站建设的位置非常重要,对于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设计人员应该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对于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要了如指掌。首先要确定负荷中心,然后设计人员根据电网的整体规划,确定变电站的建设地址。在确定建设地址的同时,对于电网中的接地系统、无功补偿的规模以及主变的型号等等都要进行确定。在地址选择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全面的搜集材料,对于整体电网的运行有详细的了解,位置的选择要尽量的接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能耗的损失。对于设计方案的选择,要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几个比较优秀的,然后对其进行择优选择,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比对。在确定建设地址之后,要与当地的国土规划部门进行沟通,看其是否与当地的规划有冲突,尽量的不要占据当地的农田,不能砍伐防风固沙的林带。这些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满足以上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对于选址的现场进行地质水文状况的勘察,看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否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修建地址是否处在地震带上等等,一定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选择的地址尽量便于运输,看施工设备与材料是否能够运输到施工现场。如果施工需要征用当地的土地,涉及到拆除房屋等,需要协商明确,征地将会带来很大的难度,应该尽量的避免。

2、变电站的土建初步设计阶段

变电站的土建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变电站进行规划设计、平面布置的设计、竖向布置,建筑方案设计等,同时对一些材料进行招标工作。

(1)规划设计

对于变电站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考虑到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情况,交通是否便利。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进行计划,尽可能的便于施工,对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环保的标准。

(2)平面布置设计

在总体规划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平面布置设计。对于施工阶段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防火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平面规划。秉持尽量的少占用土地,便于施工的理念进行设计。

(3)变电站的竖向布置

变电站的位置确定后,要考虑场地的标高是否满足最大洪水位的要求,在进行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的时候,要综合平衡设计以使场地土方工程量最小,进而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值,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可以采用平坡式或者阶梯式,尽量利用现有的地形,降低土方施工量,注意边坡的处理,若边坡的高差较大。可以采用护坡和挡土墙共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若边坡的高差较小,可以只采用挡土墙进行处理。在边坡的处理的时候,还要设置排水沟等,保证雨水的冲刷和土地的流失,减少土地的使用量。

(4)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

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不仅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而且包括暖通通风方案设计、基础方案设计水工方案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等。在变电站的结构设计时,大多建筑物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建筑物的支架和构架多采用钢结构,需要根据变电站的重要等级,来确定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基础,要考虑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建筑结构所传下来的荷载大小。通常多采用桩基础或者独立基础的形式,地质情况较好时,可采用天然地基,若有较厚的填土层时,可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若出现软弱地质,可考虑采用桩基础的形式。在进行暖通或者通风设计时,应该符合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3、变电站土建的施工期设计阶段

变电站土建施工图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总图、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为了有效的提升施工图纸的质量,应该对变电站内的建筑物进行标准的设计,建立起专业间互提资料的制度,各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因某一个专业的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建立起施工反馈制度,将变电站土建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快速的反馈到设计部门,对设计进行完善。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土建专业更加要注重自身的结构设计,对于室内站的防水要求很严格,屋面漏水将对设备有毁灭性的影响,大多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者刚性屋面防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屋面的防水等级等有效的措施,站内的通风要做到设备能有效的散热。可采用机械、自然通风散热相结合,做到有效的散热。对于外墙的设计更要做到与周围的建筑或环境相协调,能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对于设备基础的设计,更加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若地质情况不满足,可以采取换填或其他的特殊处理方式.

二、优化措施

1、围墙、电缆沟的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实现现场组装和工厂化制作,采用装配式围墙。变电站的电缆沟也应尽量采用现场装配施工的方式,根据数字化变电站工程特点,减少或者取消地下电缆沟的数量,采取电缆埋管、预制电缆槽盒和预制电缆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全站作业条件得到改善,管沟施工质量得以提高,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2、变电站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的给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这两个系统最好分别设置。变电站的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量都不多,因此,可以先考虑通过市政供水来满足供水方案设计。变电站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对于变电站的消防系统方案设计,首先应当检查设备、建筑物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消防规定,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时可以不做处理,但是达不到间距标准时,应采用防火墙或者防火窗来处理。

3、变电站站址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比较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后,对于此次方案的可行性由相关专家进行初步判断,在此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审查的建议和相关意见,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利用科学的评价依据,选出首选方案,另外为了满足施工方面的需求,也应选出备选方案。

4、屋外构支架的设计与优化

变电站屋外构支架的结构选型和布置方式根据电气主接线方式进行选择。为了达到减少纵向尺寸和节约占地面积的目的,采用联合构架时,有的间隔可以采用两个间隔一跨,构架纵向中部设置单端支撑。运用LCC全寿命比较分析法对屋外构支架的材料(钢管杆与水泥杆)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选出与变电站使用周期相符合的杆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结束语

变电站土建设计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人性管理成为变电站工程的关键。变电站土建设计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各处环节,对施工技术和建材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承建施工单位需要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坚决控制质量标准规格,提高设计质量,完善设计中的不足,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参考文献

[1]徐军.110-500kv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几个阶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阶段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电力建设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命脉,电力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土建设计是与电气一二次设计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变电站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竣工图设计阶段。

1.变电站土建设计各阶段的设计

1.1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要点

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从占地面积、站址位置、拆迁、地基及地下隐蔽设施等方面考虑,确定最终站址位置。

设计要点:选址工作一开始应确定负荷中心位置。负荷中心由系统人员根据电网规划及潮流分析后提供,同时系统人员还应提供主变、出线、无功补偿规模以及接入系统方案等。根据系统资料,土建人员通过现场考察、收集资料等方式,初步选定若干候选站址。这些站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网损。此时需要对每个候选站址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需特别注意的是,该站址是否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通过国土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外,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还需向规划部门收集资料,了解站址的规划情况,避免与城建规划相冲突。如需要避让公路、铁路等。

(2)土地征用、交通运输、水文地质等是否可行。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变电站选址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同时应注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矿产等,例如站址应距离地震断裂带1 km以上。由于站址经常选择在山坡及较偏远的位置,需考虑进站道路的宽度、坡度及转弯半径是否满足主变等大设备运输的要求。

(3)注意变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站址周围是否有军事设施、通信设施、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陵园等。如存在上述情况,应通过征询获得相关协议或批准后方可建站。

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确定合理的站址位置。

1.2初步设计阶段及要点

初步阶段设计,主要对确定的站址位置从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及挖填方量、挡土墙、边坡、建筑、结构、基础、道路、上下水等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后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案,确定站址最终征地面积,一般要求设计二个或二个以上方案比较合理。

要点:(1)总平面布置。主要从进出线、道路接口、排水接口、安全距离、消防、运输方面进行优化。根据规范、规程对已确定规模的各建构筑物合理布置,尽量合并共用设施,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尽量向空中发展,使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节约用地。例如:电容器室和配电室合建为一字型,可以取消消防间距。配电室、电容器室、主控制室合为一体,减少占地,也无须考虑建筑物之间消防间距。进出线构架由单跨做成连续跨等。

(2)竖向布置。无论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布置,必须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使场地平整挖填方较小,减少不必要的开挖量,同时从环保角度考虑,也可减少对生态自然和植被影响。根据站址位置地形高差大小,确定采用阶梯式或平坡式布置,降低平整场地和基础费用,设计中土方平整应考虑基坑开挖土石方、边坡、挡土墙及主变压器油坑、构支架基础、电缆沟、排水沟(管)等开挖量。阶梯式布置两平面高差最好不大于3.5m,便于满足站内道路连接坡度。对于地形较平坦的站址,采用平坡式设计,坡度尽量与原地形一致,考虑场地排水,坡度不小于0.5%。

(3)挡土墙和边坡。挖填方量变化微小的条件下,挡土墙高度越小越好,高度低于6.0m挡土墙是比较经济节约,高度超过8.0m,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衡重式挡土墙。经过平面和竖向优化后,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断面形式;根据土质边坡的允许值,确定边坡的开挖坡度,在满足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尽量使坡度大些(即更陡),这样既减少边坡土方开挖量,减少占地,也减轻对当地的生态自然和植被的破坏。

(4)建筑结构。根据变电站设计规模确定建筑面积,尽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时,减少不必要的附属面积。根据现有规范,多层建筑层高超过3.6m,砖混结构已不满足抗震要求。建议电容器室、配电室、主控制室等房间尽量采综合建一栋楼房比较合理,降低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宜采用框架结构,形成大空间,便于电气设备布置,且节约占地面积。也节约房屋间消防间距面积,从而节约造价。

(5)基础。建构筑物基础选型时,必须结合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地基,普通条形基础在建筑物总造价中占比例约为15~20%,因此有必要对基础优化。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利用天然地基,条形放大基础。老粘土夯实地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考虑挖深2.5m左右,采用三七灰土或三合土人工或机械夯实,每次虚填土厚度25cm左右,夯实至厚度为15cm,直至基础底面。承载力小于150kPa的天然地基,考虑采用换填土放大基础,一般换填土采用级配卵石放大基础。对回填区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实测其承载力,直接在其上部做单层建筑物没有问题。对于多层建筑根据持力层深度大于5m宜采用桩基础,3~5m以内超深基础采用块石灌浆或毛石混凝土比较经济。

初步设计方案一般主要从上述5方面考虑,比较后推出方案以达到优化设计目的。

1.3施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方案,按现行的规范及规程或国家标准,设备的订货尺寸,进行施工图设计。一般按照先局部后整体调整,调整原则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确定原则。所有尺寸确定无误后,对初步设计估算的各建构筑物结构尺寸进行详细计算和经济比较,应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合理的断面,选用地方的材料,减少不必要运输费用。

1.4竣工图设计阶段及要点

竣工图设计阶段,是以设计单位施工图为基础,并依据由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建设单位审核签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设计更改的有关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调试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2.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变电站土建设计结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指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对结构工程的设计而言,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2.1.1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二是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

2.2.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局部破坏时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这就要求设置合理的构造系统,采用必要的构造钢筋,采用有利于结构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配置限裂钢筋。消除不合理的约束因素,合理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对特殊环境中的混凝土,应通过计算和试验给出较为准确合理的配合比,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对站内生产用房、辅助及生活建筑荷载效应、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变电站特有的屋外构支架的设计条件、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要求。

2.2.3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这主要是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对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变电站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

2.2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火

就变电站建筑物而言,国家电力防火规范规定最低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为戊类,配电室为丙或丁类;建筑物的屋面应采用非燃烧体。主控制室、继电器室、微波载波机房的墙面可采用较高等级的难然烧材料及自熄型饰面材料,隔墙、顶棚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同时,建筑物安全疏散出口数量设置、防火门等级要求及其开启方向等方面的设计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且在建筑物内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变电站的火灾事故绝大部分是由电气设备特别是带油设备所引起的,这类火灾用水扑救的作用不大。电缆是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的物体,在站内其分布较广,采用固定灭火设施来应对由电缆起火引起的火灾不太经济,也不现实。所以,电缆消防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分隔及阻燃。变压器是变电站内最重要的设备,防火要求更高,应在设计中加以重视。国家规范规定,主变压器对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及屋外配电装置最小防火安全距离要求不得小于10m。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之间、主变压器与其他充油设备以及主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当防火净距小于规范要求时,就应在设置防火隔墙,同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需达到《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具体时限。

2.3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防噪

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在变电站土建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合理地规划布局,优化通风设计,减少噪声污染。因此,变电站选址时,在满足供电规划的前提下,可首先考虑把变电站建在背景噪声比较大、或对噪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区域;其次是优化变电站的通风设计,在进风口设置消音设备,降低噪声污染。

2.4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外观及绿化

由于户内型变电站在地处城市中,怎样使变电站的外观和绿化适应现代城市面貌是当前的时代要求,因此注重建筑形体的设计和绿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土建工程设计中,应将变电站尽量建筑得整齐有序,与周围建筑物融为整体。同时,在尊重整体格局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将变电站设计成为有个性、富有时代感的城市型变电站。采用集中绿化区和利用边角地带绿化的方法,尽量提高绿化率。

3.结束语

目前,我市变电站工程均需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因此在设计各个阶段中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两型一化”的具体要求,注重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对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优化变电站的布局,以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电力变电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变电站土建在防火、防噪、空间利用、外观绿化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不仅有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同时要符合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在土建设计时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效地降低工程的造价,提高变电站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DL/T 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

[2] DL/T 5218―2005, 220 kV~500 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3篇

总体目标:

1、经济效益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量任务;

2、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经济运行;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的事故;不发生责任性设备事故;无防火、防汛责任事故;

3、生产目标:主设备完好率100%;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正确率100%;主设备消缺月度完成率100%;发电设备强迫停运次数不超过0.5次/年台;

4、现场文明生产目标:保持生产现场的整理、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为实现上述各级目标,现将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优质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是电站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为保证电站的最大经济效益,运行维护电站讲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

1、通过1月份对电站一号机组和二号机组以及3月份对双电站一号机组、二号机组以及三号机组的小修工作,检查机组状态、消除机组缺陷,为汛期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2、通过对维护保养计划细则条款的完善,提高设备维护保养质量,对设备进行精心维护、精心作业,实现“设备零缺陷管理”,努力杜绝因设备缺陷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

3、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使工作计划的实施率控制在90%以上。在进行设备操作、检修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进行演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因操作时间长引起的电量损失。

4、根据双电站投产后的具体情况,完善负荷分析,在保证发电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降低耗水率,有效利用有限的水量,减少弃水和泥沙淤积。合理调配负荷,提高机组运行水头,实现设备运行的最高效益。

5、通过过去的总结,对厂用电用电率进行总结分析,继续深挖节能潜力;对于双电站要根据设备特点,摸索尝试节能手段,降低厂用电用电率。

6、积极配合公司经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供可多发电量的信息。

7、积极主动与调度搞好和谐工作,培训值班人员与省调人员的工作协调能力;集控中心每日掌握好水情、水库水位与负荷的关系、两站发电耗水量和时间差别关系,及时与公司和省调进行联系,确保电站的最佳经济运行。

8、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杜绝安全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9、严格控制负荷曲线,对负荷曲线的控制采取三重把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电量的产生。

二、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设备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电站的经济运行,对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的联系。运行维护电站按水电站职业化管理的要求,根据多年来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设备维护管理。

(一)根据维护计划、标准,精心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1、根据维护保养计划细则条款,加强培训和演练,根据《设备年度保养计划》和“细则条款”制定出相应的月度保养计划;

2、完善设备“十字保养”法,即:清洁、调整、紧固、、防腐。根据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对具体设备或具体元件实行定期“十字保养”;

3、建立设备维护标准,参照有关标准、厂家技术资料编写并完善检修设备的质量及工艺标准,对检修质量点进行有效的监理和控制;

(二)建立对设备在线监测,减少设备缺陷的产生

1、通过仪器、仪表及人的感观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预先得知设备是否要出现故障。

2、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建立相应的档案,加强巡检次数,对缺陷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使得带病运行的设备处于监控范围内,如:当发现某设备有渗油现象,便对其现象进行记录,记录由渗油发展为漏油的时间、漏油间隔时间等,判断是否进行检修,并合理安排低谷时进行消缺。

(三)建立标准化的维护管理。标准化的维护作业,关系着设备的检修质量、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是保证设备健康运行的管理制度。

三、认真执行水电厂的电能质量、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和坝工十个方面的技术监督。目前十大技术监督正已开始建立,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建立相关的台帐,下半年对开始对十大技术监督进行不断的完善,按技术监督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相关记录。建立技术监督网,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四、安全管理

运行维护电站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实现**年度安全经济运行;不发生轻伤、重伤事故;不发生设备事故;无防火、防汛责任事故。

1、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好安全网控制;

2、做好安全检及安全性评介管理,完成年度安全性检查、安全性评价、节前安全性检查及专项检查的计划,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做好反事故措施计划及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4、做好员工安全教育,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规定;学习安全管理规定、运行维护操作规程、特殊工种技术操作规程;以电力生产中的事故案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定期开展反事故学习、消防演习和防汛演习。

5、做好专用工具、安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按规定时间对安全工器具做检验工作,做好安全工器具的台帐管理。

6、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成立消防组机构,明确各级安全职责,制定防火的具体措施。

五、现场文明生产管理

通过现场5S管理,继续巩固深化电站现场管理水平,改进开关站现场管理情况,彻底改变双电站生产现场现状,并在年内使双合电站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基本达到一流水电厂管理水平。

1、通过规范仪容仪表、言行,树立电站的对外形象;

2、完善设备、设施的标示工作,使现场达到目视化管理;

3、持续改进“5S”活动,建立“5S”活动实施计划。

六、技术资料管理

对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等进行科学的管理,考虑到纸制数据记录不方便查阅,运行维护电站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形成管理制度,部分重要记录采用数据库和手工记录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对数据库的管理采用定期备份。健全所有的书、表台账,本年内不断对需要的技术资料进行不断的完善。

1、图纸资料分类、定期整理、标示,对现场接线更换后,及时对图纸做出修改;

2、现场台账通过数据库管理,事先对所有技术台账进行分类,要求运行值班员将相关的技术资料、数据等分类录入计算机,形成制度,定期备份;

3、运行维护电站需健全和完善下列书、表、台账记录:

发电机直流绝缘电阻记录、电动机直流绝缘电阻记录、变压器直流绝缘电阻记录、断路器分合闸记录、检修交待记录、设备油耗记录、设备定期试验轮换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记录、机组震动与摆度记录、设备缺陷记录、避雷器放电记录、闸首水位定期校核记录、运行日志、监控装置运行记录、设备测温记录、设备点检记录、工作票记录、工作票间断记录、不安全情况记录、事故预想记录、运行分析记录、考问讲解记录、接地装拆记录、巡回检查记录、闸首闸门启闭操作记录、电量统计表、流量台账、负荷曲线执行表、生产情况简报、水情报表、公司报表、电气月报表、机械月报表、电测监督记录、电能质量监督记录、化学监督记录、环保监督记录、继电保护监督记录、绝缘监督记录、金属监督记录、节能监督记录、热工监督记录、坝工监督记录。

4、根据一年来的设备的运行情,完成对《双电站运行规程》、《九寨集控中心运行规程》进行首次修编工作;

5、编制写《双电站维修规程》,收集资料对《双电站维修规程》进行完善并报经公司审查批准;

七、设备管理

为搞好电站及闸首、电站及闸首、九寨集控中心和开关站的设备管理,在2010年完善下面各项设备管理工作:

1、设备履历管理,完善双电站及闸首设备基础资料库,进一步核实电站、闸首及开关站设备基础资料库,对设备异动进行核查确保设备资料为最新。

2、设备缺陷管理,做好设备缺陷的记录和消缺工作,记录好消缺情况,对未及时消除的缺陷建立设备缺陷跟踪记录。电站年缺陷控制在30项以内,消缺率达到90%以上。双电站年缺陷控制在60项以内,消缺率达到90%以上。

3、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工作中严格按照工艺步骤、质量标准施工,同时做好标准化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结束后,做好设备详细的检修交待。

4、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在检修工作前,按工艺标准、检修质量编制设备验收标准,检修结束后,根据检修内容,按照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验收。小修及以下的检修,按两级验收原则进行;改造、小修及以上的检修按三级验收原则进行;

5、建立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做好可靠性数据统计及信息管理;

6、做好2010年设备评级工作;

7、做好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对特种设备进行监测,制定好相应的维护计划。

八、完成员工培训工作

2010年培训目标:每位员工熟练掌握设备性能、操作技能,重点掌握设备事故、故障、异常的处理和处置,提高设备维护技能。

1、系统的编制员工培训计划,由运行维护管理工程师实施并由项目总工进行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考试,检查培训实施情况和结果;

2、通过团队集中学习,总结个人维护技能,相互交流,达到一人会人人都会;

3、加强电焊、起重特殊工种的培训,定期对特殊工种到映电总厂接受培训;

4、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不同情况下的反事故、防汛、消防及全厂应急预案的演习,并做好记录,检查员工对上述演习的学习情况。

5、通过对备用值班员和新上岗值班员的强化培训,迅速体改其业务水平,从而提高电站整体业务水平。

九、物资管理

1、继续完善物资管理规定,对物资采购进行详细计划,尽量减少临时物资采购;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 系列化大集控 地理位置 电网联接 一次主接线 运行资源配置

1 概述

上海电网处于华东乃至全国电网(长江三峡和云、贵、川水电)受端的一个特大型城市电网和负荷中心,上海是每度电产值最高的城市。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和保障的电力行业,为满足、领跑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为使电网发展适应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的要求。建成吞吐量大、应变能力强、运行灵活、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供电可靠的现代化电网,特别是能够抵御持续高温夏峰负荷和防止美加部分地区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强网架、合理布局、手段有效和多建变电站。

超高压电网的超前建设,变电站数量呈跳跃式增加,而且这一正在延续的趋势迫使现有的集控站管理模式不堪重负,人力资源受到强烈的限制,其弊端逐步显现。

根据上海电力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500kV变电站将有14座(目前运行6座,在建5座包括世博站、练塘站、三林站、漕泾站、南汇站)。220kV变电站将有154座(目前运行74座),这就意味着还将新建83座,总量超翻倍。

综合国力的增强、设计观念的提升、建材工业的发展、以及施工技术工艺的提高,最近几年新建的较之以前建造的变电站的确是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实用化。漂亮了、宽敞了、耐用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站容站貌的一步到位,代替投运几年后为达标创一流而进行大规模的整改。由于每一个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规模大小不同故建筑结构、设备配置、标准要求也不同,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但也存在设计、建设标准不统一,设备形式多,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其中变电站庭院化、主控制楼民居化、装修材料高挡化,建筑面积较大,功能配置重复、冗余,施工工艺特别复杂,特别是一次主接线设计优化不够,诸多方面不符合大集控的要求。

2 从大集控角度解读“两型一化”建新站的有关要求

2008年1月1日开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的建设,是履行公司社会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转变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大力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变电站建设效益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的是:按照变电站的功能要求,实现全进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推进深化、完善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建设,降低建站和运行成本。

原则是:以用为先、简洁适用、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上,贯彻标准化、最优化设计;功能定位上,明确变电站作为工业性设施的定位,分析功能需求,追求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重复、多余功能;性能指标上,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合理造价,不片面追求高性能、高配置,不盲目攀比,追求性能价格比最优;建筑风格上,体现工业性产品或设施的特点,提倡工艺简洁、施工方便、线条流畅,与环境协调,非民居、非公用建筑;装修材料上,应采用环保、节能材料,摒弃高档、豪华、个性化、特殊化的装修;施工工艺上,推行工厂化加工、集约化施工、模块化组合,积极采用大宗材料;设计标准上,不突破现有设计规程、规范。

2.1 主接线和主设备选择

主接线应满足《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有关要求。对于终端变电站,应简化接线型式,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型接线。当有联络要求时可采用环入环出支接变压器接线,对于GIS、HGIS等设备,宜简化接线型式,减少组件数量;对于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当变压器台数超过两台时,其它几台变压器可不进串,直接经断路器接母线(应商榷)。对于双母线或单母线接线,不应设置旁路母线。

主设备的选择应遵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变电站通用设备典型规范》,选取适当的参数。短路电流应按照变电站远景的系统阻抗进行计算;主变压器的并列应按系统确定的最大运行方式计算。应采用全寿命周期内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积极采用占地少、维护少、环境友好型设备,应加大无功补偿设备分组容量、减少分组组数。应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首选节能型设备。

配电装置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占地面积小、设备小型化无油化、提高可靠性、满足环保要求、协调景观和节省投资,根据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等各方面因素。

断路器的选择:35kV应优先选用SF6断路器。110kV/220kV及以上的断路器优先选用弹操(含液压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

隔离开关的选择:应选用检修周期长、质量可靠的优质产品,防止出现机械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和拉杆断裂等事故的发生。

2.2 总平面布置和配电装置

优化总平面布置,减少占地面积。变电站大门应直对主要运输道路。当占地面积较大时,二次设备应就地布置,以减少电缆长度。对于HGIS配电装置,当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完整串应采用“3+0”方式,不完整串采用“2+1”方式。应采用管母分相中型或软母线改进半高型配电装置。变压器宜采用户内布置,本体室封闭以隔离噪音,散热器宜分开布置,采用自冷式。

2.3 计算机监控系统

应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对全站设备的监控,不设常规控制屏和模拟屏(应商榷)。500kV变电站分阶段实施少人值守运行。220kV变电站应按规划选定集控站或受控站,集控站设有运行人员的工作、生活设施。受控站应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自动化系统应按间隔分散采集,优先双层结构的原则来设计,上层为站控层系统、下层为间隔层测控系统。用UPS电源。

电气二次线:宜整体考虑控制、保护、远动和通信等二次设备的布置,运行条件相似的应合并房间布置。通信机房可不设置独立的动力和环境监测系统,应与全站视频安全监视系统统一考虑。二次设备应具备充分的防止雷电流、接地故障电流、引起地电位升高造成设备损坏的措施。

电缆设施:对于500kV/220kV变电站,采用保护下放布置/保护设备宣布置在一层,保护小室电缆敷设应采用电缆沟方式,不设电缆夹层。

2.4 土建部分

应优化设计,减少占地、工程投资。变电站功能区 域应划分明确、工艺流畅、连接合理,不应设置建筑小品、花坛和独立站前区。

进站道路应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500kV/220kV站,进站道路路面宽应为6m/4.5m,转弯半径足够大。站内道路应采用公路型或城市型混凝土路面,不设巡视小道。围墙应采用环保小型砌块,高度宜为2.30m(应商榷),宜采用清水墙。城市中心变电站围墙的形式,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绿化:户外配电装置场地应根据绿化率要求确定绿化的面积,其余场地宜采用碎石地坪,不设置操作地坪。站内绿化不应选用高级乔木、草皮或花木。当城市规划或环境需要时,可采用屋顶绿化。

站内电缆沟、管布置应力求最短线路、最少转弯,可适当集中布置,减少交叉。材料宜选择使用工厂化预制构件,现场装配使用。盖板标准化制作应采用成品沟盖板。不宜设置电缆支沟,宜采用埋管结合电缆井方式。

建筑设计应在满足生产及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优化房间功能,确保数量、大小合理。

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墙体应采用小型砌块。建筑物体应紧凑,凹凸面不宜过多。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并体现国网公司企业标准色彩。

楼地面不应采用花岗岩、大理石等高档装饰材料,宜采用普通环保型材料,如普通地砖、环氧树脂漆或无砂混凝土楼地面。无人值班或设备设施较少的变电站,在站中心部位集中布置设备间,表盘(屏)集中布置,减少房间分割,减少门厅、公共走廊及竖向楼梯面积。楼梯栏杆扶手不应采用不锈钢等高档装饰材料。室外采用非金属材料栏杆,室内采用金属栏杆加木扶手。

建筑物外门窗面积不宜过大,满足气密性要求,采用节能型外门窗。建筑物东、西向有空调房间的窗应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门窗应设计成规则形式,不应采用异型窗,尽量减小门窗尺寸,一般房间外窗高度和宽度不宜超过1.50m,采用铝合金门窗或塑钢门窗,有空调房间的外门窗玻璃宜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卫生间宜采用PVC扣板吊顶,普通瓷砖墙面,其它房间不宜设吊顶,但应计算空调冷量和照明亮度。建议集控站控制室吊顶。

室内设施:家具应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简洁实用、经济环保、耐用复合材料。灯具选用以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为主,应选用构造简单、高效节能产品。照明方式应以直接照明为主。

2.5 消防部分

站址面积小,电气设备布置集中,建筑物体积较大,变电站内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火灾危险性达到丙类的建筑物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油浸主变压器消防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单台容量为125M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

户外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应选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户外变电站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选用排油注氮防爆型灭火系统:扩建和改建的变电站;原变电站的设计未要求变压器安装固定式灭火系统;变电站的条件不能满足变压器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户内变电站当变压器本体设置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而散热器采用分体布置时,电压等级110kV及以上的地下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应选用细水雾灭火系统。移动消防设备宜选用对大气无污染的干粉灭火器。

3 以自然地理位置划分

上海电网的电压经历了中压、高压到超高压发展的全过程,本公司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1980年前8座站、2000年前38座站、目前为81座站)。其运行管理方式(分四个阶段)也从运行分区一运行一、二、三工区和500kV工区-行部-运行东/西部(目前管理模式以自然地理位置划分)。

运行东部所辖:(29座站)

220kV集控站7座:银山(9座)、惠南(3座)、浦建(3座)、临江(3座)、罗山(1座)、金阳(4座)、浦江(2座),500kV站2座:杨高(龙东)、顾路,独立站1座。

运行西部所辖:(52座站)

220kV集控站8座:西郊(9座)、蕴藻浜(9座)、春申(7座)、长春(4座)、新潭(7座)、于田(3座)、文祥(4座)、青浦(3座)。500kV站4座:黄渡、杨行、泗泾、徐行,独立站2座。

目前管理模式为运行东/西部共有15座220kV集控站,平均每座集控站所辖受控站3.57/5.75座,集控站与集控站之间所辖受控站极不平衡,6座500kV站和3座独立站各自为阵,人力资源利用率过于饱和和严重不足。随着上海城市交通大为改善,以黄浦江划分为界运行的东、西部显然不尽合理。简单站和复杂站混杂管理,未形成系列化模式。

4 以完全电网联系划分

上海电网现状:供电面积6340.5km2,2008年夏季高峰时最大用电需求为22.5GW左右,而沪实际最大发电出力仅为14GW左右。500kV变电站6座、变压器18台、变电容量14500MW,500kV多环网是上海电网的核心网架与高速输电通道,并通过8回500kV交直流线路与华东主网及华中电网联络。220kV电网是上海电网的主要供电网络,现有变电站81座(本公司管辖75座,三大供电公司管辖6座),变压器182台、变电容量28800MW左右。由于短路容量500kV/63kA,220kV/50kA的限制,上海电网已实施分层、分区运行。以500kV站和大型发电厂为核心,形成8个220kV分区电网,正常情况下各分区电网之间解环运行,各自通过相关的220kV中心、中间、终端变电站向下一级配电网络和用户供电,各个分区电网必要时能够相互支持、支持能力在800MW左右。各电压等级对下一级电网和负荷的供应应满足“N-1”准则。

如果以电网电源联系紧密程度划分管理(需设十大集控中心):

运行东部需要设四大集控中心:500kV杨高大集控中心(浦建、龙东、源深)、500kV顾路大集控中心(银山、罗山)、220kV惠(南)/临(江)大集控中心、220kV浦(江)/金(阳)大集控中心。

运行西部需要设六大集控中心,500kV黄渡大集控中心(于田)、500kV徐行大集控中心(新潭)、500kV杨行大集控中心(蕴藻浜)、500kV泗泾大集控中心(春申、文祥、青浦)、220kV西郊大集控中心(广场、万荣)、220kV长春大集控中心。但是简单站和复杂站仍然混杂管理,未形成系列化模式。

5 以一次主接线简单和复杂程度划分

一次主接线的拟定,对电力系统的动静稳定、主设备的选择、继电保护的整定、配电装置的布置以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起决定性因素,是设计中一项综合性考虑的课题。现列出本公司2008年8月以来已运行81座变电站,一次主接线,就其接线方式、特点、优点、缺点分析比较。见表1。

如果以一次主接线的简单和复杂(暂以220kV带有旁 路母线的站为界)程度,或各站主设备的积分高低,或各站在电网中的特别重要位置站方法按系列化(标准化)设置管理:

方案一:建议设立运行部下辖五大集控中心。220kV大集控中心(或分东/西)管辖59座简单站,余下22座站按电网电源联系紧密程度划分为四大500kV集控中心:杨(高)/顾(路)、黄渡、徐(行)/杨(行)、泗泾大集控中心。

方案二(建议采用不设运行部):设立220kV简单站大集控中心(59座站)、220kV复杂站大集控中心(16座站带有旁路母线站和特别重要站)、500kV站大集控中心(6座站)。

从目前运行情况看,通常电气设备停役、复役从脱离运行的电力系统要求只需改为冷备用既可,改后的检修状态可以由检修人员执行,运行人员监护。这样可以提高运行和检修工作效率,避免等待时间、多停和漏停设备。

6 目前运行站和新建站不符合大集控情况汇总

(1)500kV自耦变第三线圈35kV侧总开关只有3台有,15台无,从运行实际情况看没有总开关,由于低压电抗器母线或母刀检修或需要主变陪停操作非常麻烦。

(2)500kV站(包括开关站)站用电外来电源只有一路(要求有二路),而且是10kV,个别站有小电源迂回情况,有的站站用电一次接线方式比较复杂,且站用变与35kV出线回路合用。220kV变电站要求有一路外来电源进站用电接口,不允许小电源对放。

(3)户外220kV母线接地闸刀应考虑单独安置,尽量减少双接地闸刀布置。220kVGIS设备本体上控制电缆宜用桥架敷设,设备围栏必须放宽。对离地较高开关机构箱应加踏板基础。

(4)全屋内站,采用组合电器应集中全部消防报警系统。常规站,至少应在控制室、继电器室、电缆夹层竖井和主设备室设置消防报警装置,并有比较实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感温装置。

(5)目前一只半开关接线变电站存在的不足之处。

①2000年以后建设的四座500kV变电站中的500kV/220kV都采用一只半开关接线,其特点是回路没装设线路闸刀,带来的问题是当遇到线路停役并改冷备用或线路检修时,必须将此线路两只相邻开关改为冷备用或开关检修,再合上该条线路的接地闸刀(该条线路的接地闸刀无法趁此机会检修,由于联闭锁的关系,此时与其相关的两侧开关的闸刀将不能进行遥控、电动的操作)。主变也有同样问题,因为不装设500kV侧闸刀,当主变检修时为正确测量直流接触电阻时必须将高压侧套管引线拆开。因为不装设线路闸刀,所以线路保护中没有配置短线保护从而失去线路充电保护。

②在每一完整串中,采用3组独立式的开关流变(此种接线流变不够统一和规范)。存在多处死区(无保护区域)。

③验电、接地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500kV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具、接地线,给运行的停电验电和因检修工作挂接地线带来不便。

④500kV/220kV运行中断路器发生异常情况闭锁分合闸,如何用闸刀隔离操作,无论从调规和现场实际情况都是很困难的。

⑤6座500kV站一只半开关接线中,4~6串都有较多的不完全串。4座220kV一只半开关接线中,6、8串也有较多的不完全串,串的利用率较低。在不能尽快形成完全串的情况下,不完全串组不应太多。一只半开关接线中500kV/220kV母线分段,有用断路器也有用闸刀,给操作带来许多麻烦。

(6)户外场地应设计消防小室和消火栓箱基础,设备室要有挡小动物门槛,还应有绿化水龙头和水斗。

(7)变电站户外生活及消防水表接入站内或大门边的要求:

极大部分站的水表在投运前设置在站外较远的距离,存在问题:由于设置在站外,穿越路基的管道被重压变形或管、表、阀老化发生漏水后,运行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抄表存在常年累月估算,更换水表时,不能确认原水表累计数和新水表基数,容易发生站外管道被外人支接的情况。部分站统计用水量远远超标,给公司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希望设计和建设方将新站的水表接入站内或大门边,已投运变电站的户外水表列入专项改造移进站内或大门边,从源头上彻底改变水表在站外不受控的状态。

(8)建筑物的沉降缝:屋面部分所用材料应避免随建筑物的沉降产生的缝隙,引起雨水进入房间影响安全运行。室内部分应避免在配电室母线上部平顶处,由于所用材料随房屋沉降产生的沉降缝,导致金属物变型和脱落影响母线安全运行。严格控制建筑物基础沉降,以避免类似SF6气体泄漏,申请停电处理。

(9)近几年新站从立项到投运过程中更改站名很多,希望有关部门协调工程各方,务必一次确定。

(10)变电站设置的围墙四周的防盗监控(110技防报警)装置,容易误报警(系树木枝叶飘动和鸟类飞过引起)。要求改为电子围栏。

(11)变电站雨水、污水排放应接入市政排管,对暂时无法接入,为避免堵塞应在站内出口处设置水泵,应设置生化化粪池排污。

(12)主变地锚基础位于道路中央时,拉环顶面应低于路面;若位于户外场地,基础顶面应高于地坪,防止锈蚀。

(13)建筑物屋面网格形式的明敷避雷带应改成暗敷避雷带,与避雷短针组合来防直击雷,集中空调室外机电源防雷设施要求规范。

(14)集控站控制室和有人活动的房间不应建在变压器室楼层上,以避免低频交流电磁噪音。

7 结论与建议

建议采用以一次主接线简单和复杂程度划分的方案二。

因为由于历史的原因超高压公司各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和一次主设备五花八门、实在是太多、太乱、太无序(仅举主变压器为例就有90MVA、120MVA、150MVA、180MVA、240MVA、300MVA、750MVA、1000MVA,国产、合资、进口都有,时间跨度非常长)。

对本文提到的和未提到的已运行和新建站,不符合大集控模式变电站安排,请有关方面列项目整改。

一次主接线的确定是实现系列化大集控模式的根本保证,建议以后设计超高压变电站时,以线路变压器组、双母线、一只半开关接线为典型。

由于开关质量提高和减少二次操作,建议对现有15座220kV带有旁路母线的站,内、外桥、开关站、非标准双母线派生接线应列入计划逐步取消。

目前按照综合自动化、设备老化、RTU为采集装置等划分本公司适应大集控模式变电站:基本满足大约60%,不满足大约40%(基本上是2000年前建设的变电站)。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前言

某110kV变电站属于水电站的升压站,站区总用地面积大约为1200m2。变电站建设规模110kV, 主变按1X40MVA,110kV出线路共2回。变电站按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站设计施工。电气安装工程包括主变压器系统、屋内外配电装置、控制及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站区室外照明、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电缆辅助设施、电缆防火封堵、站内外接地、保安系统、通信及远动系统工程及有关的调试工程,同时还包括:防雷接地部分、照明及动力系统部分、火灾报警部分等单位工程。

1 电气安装工程在变电站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变电站的电气工程是变电站施工项目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变电站建设工程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当于计算机的外观,通风相当于计算机的散热通风,那么电气工程就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同时提供所有硬件运行所需的能源。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安装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站内一、二次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相关的完全规范、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2 图纸会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在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图纸中“打架”、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还会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

3 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中关键四要素控制分析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安全、进度、成本、质量等管理工作。作为施工单位,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等,这些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

严格履行合同要求,确保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里程碑计划的实现。采取进度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的滚动调节,配合资源调整,最终实现工程合同工期目标。

3.1 电气施工的进度控制

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及工程任务情况。电气施工与土建各工种密切配合,及时穿插施工,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通过确定里程碑事件,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进度。从项目开始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地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编制深度不同的总进度纲要、总进度计划以及各子项目进度计划。以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作为进度的计划值,将进度的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如发现偏差,则从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进行纠正。

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既要做好成品保护,又要注意土建工程施工中对安装中的电气设备的保护工作。变电站工程建设工期较短,土建工程与电气安装工程交叉进行,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交叉作业,把握好工程进度的关键点,譬如,首层电缆桥架、10kV电容器、接地变、开关柜、GIS 设备、主变压器等进场时间的安排。

3.2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3.2.1 施工组织设计保证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塔吊作业,物料提升机等对安装施工做了方案要求,塔吊及提升架安装时要填好《安全技术措施作为方案表》并按照公司安全保证体系文件中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始终贯穿于施工生产各个阶段,结合本工程对象具有针对性物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全面、细致、具体,经审批生效后,在施工过程中不随意更改。

3.2.2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用公司统一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表》。安全技术交底教育是为了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作业人员在危险作业环境中进行自我防护技术能的基本保障。针对工程特点环境危险程度预计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告知被交底的人掌握正确的操作工艺,采取防止事故发生的有关措施要领。

3.2.3 安全教育制度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电工、电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机械司机特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3.2.4 安全检查

施工现场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安全检查。凡不符合规定的和存在隐患的问题,均应登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解决,并对实际整改情况进行验证登记检查。

3.2.5 班前安全活动

是督促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重要关口,是消除违章冒险作业的关健。必须长期坚持执行,施工班长根据每天作业任务的内容,对作业环境和工作特点向作业人员交底,指出安全注意事项,并填写好《安全活动记录》。

3.2.6 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人的管理,控制不安全行为,实现管理标准化和法制化。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章违令的错误倾向。要加强全员工教育,全过程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我要安全”的意识“我会安全”的措施。

3.3 电气施工的成本控制

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可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特别是高消耗性材料,如控制电线、电容、接地变电力电缆,10kV主变母线桥铜排、接地铜网等材料计划,要严格审查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严格遵守现场签证的原则和程序,避免因签证引起纠纷。要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内容,比如合同价内是否已包括了要办签证的项目,合同中对单价、取费的规定,是否有让利(下浮)的规定等。

3.4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全体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共同把好质量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评定标准。编制并有效运行《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使电气安装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4.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有的材料、设备进行考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3.4.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证签字手续并归档。现场施工操作过程中,贯彻执行“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分区段责任落实到人。每完成一道分项工程或工序后,实行“三检制”,质量达到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作好记录。关键部位,实施监理旁站。

3.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后,进行最终验收、检查,按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专检员根据分项工程质量和工程技术资料进行质量等级核定。单位工程竣工后,对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给排水;接口管理;接口设计;地铁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接口施工是专业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的接口施工组织方案,可以把专业施工带到高质量的水准,工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接口施工的操作质量。专业间和施工合约间接口设计组成了专业接口施工的大部分内容。在合约中应明确施工合约间进行的接口施工,以此来杜绝施工单位漏项、扯皮现象发生。专业间的接口施工涉及到多方面,下面是车站施工给排水专业与相关专业接口施工示意图。图1可以作为给排水系统、车辆段给排水施工的样本。

图1车站设计给排水专业与相关专业接口施工示意图

另一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合约间的接口施工,主要涉及到不同承包商之间接口关系的问题,包括土建、机电预留条件等。为了达到下序承包商便利地对上序承包商的工作进行验收的目的,合约接口施工相当重要,也是施工顺利进一步的保证。一定要按规定的条件划分,清楚地标明各合约间接口,施工过程要分工明确,从源头上避免合约承包商之间相互扯皮现象发生。其他合约间接口都要按照定下的标准进行施工。

1工程概况

滨江站位于滨江区江陵路滨盛路十字交汇口下方,沿江陵路东西向设置。站中心里程为SDK18+202.000。本站与6号线江陵路站呈同台换乘。车站远期1号线高峰小时客流34338人/小时。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度为385.1米,总宽47.3米,站台宽度14米,有效站台长度120米。车站主体建筑面积32011平方米,其中站厅公共区面积3750平方米,北侧站台公共区面积1470平方米,南侧站台公共区面积1471平方米。设备管理用房设于车站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东、西端,其中车站东端站厅有物业开发区域。车站共有3组地面风亭(均为低风亭)。车站处的市政管网情况: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污水管预留接口至江陵路上。滨盛路东有DN600的给水管一根,DN400的雨水管一根;江陵路有DN300的给水管一根。

2施工范围

市政给排水接管点至车站范围内的给排水及水消防工程(包括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包括车站的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水消防系统、灭火器配置、系统之间接口的施工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接口配合施工。

3给排水专业与相关专业的接口界面

3.1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土建承包商之间的接口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的在顶板、中板、站台板、人防结构、附属结构等所需预留的孔洞、设备吊钩、钢套管、防水套管均由土建承包商提供并预留(埋)。本系统承包商在场地接收时进行检查及验收并配合土建承包商整改完善。由于给排水专业孔洞较多,且较小。若前期土建预留不到位,或是预留套管等不符合设计要求,本系统承包商应考虑相应的开孔及增加预埋套管所带来的工作量和费用。本系统承包商在投标书中考虑相应的开孔机、增加预埋各种类型的套管、孔洞防火封堵和阻火圈所带来的工作量和费用,该费用计入投标报价中,包干使用,多不退少不补。

3.2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轨道承包商之间的接口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各类管道及沟槽穿越道床时,由轨道承包商负责沟槽、线路排水沟及沉沙坑的预留,本系统承包商提供准确预留位置及提出相关要求并配合轨道承包商实施,避免遗漏。废水泵房处沉沙坑上方的篦子由轨道承包商负责安装,预埋管试压(闭水试验)合格后由轨道承包商负责预埋。

3.3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杭州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接口

给水系统:从与市政给水施工单位分界点(与市政给水接管点)至车站范围内的给水管道及构筑物,其管道的开槽、回填及构筑物砌筑以及管道的基础、安装均由承包商完成;排水系统:从与市政排水施工单位分界点(与市政排水接入检查井)至车站范围内的给水管道及构筑物,其管道的开槽、回填及构筑物砌筑以及管道的基础、安装均由承包商完成。

承包商须负责业主办理给排水市政管网的接驳事宜,其中包括(并不限于)申请、办证、联络、协调及缴交所有相关费用(包括公用单位的接驳工程费用)。设计文件中水表井至市政给排水接管为方案设计,施工前承包商配合协调自来水公司和市政公用单位的接管位置和设计方案无重大出入,各接管点稳定后,由承包商携带平面图、用水量或排水量直接去所属的公用单位办理相关手续。下列费用按施工图中所需的工程费用和代办费用报价,费用按项目单列,按实际结算。给水管道接驳:市政给水管网接驳点至车站内部给水管道,包括(并不限于)管道、水表(含水表井)、阀门(含阀门井)、破路、管道连接、道路修复、代办费等费用。排水管道接驳:用地界(或检测井)以外至市政排水管道,包括(并不限于)管道、破路、检测井、管道连接、道路修复、代办费等费用。

自来水公司与车站给水系统的施工接口在市政给水引入管水表组件下游的第一个阀门(不含该阀门),其阀门下游至车站范围内由承包商自行负责安装,表井及接驳工程由承包商委托自来水公司施工单位负责实施。承包商协调自来水公司的接管位置和设计方案无重大出入。承包商负责将废水、污水排水管铺设至市政排水管,市政排水接驳工程由承包商委托市政相关施工单位负责实施。市政排水接管点的位置应得到杭州市市政排水管理部门的确认。承包商负责地面水泵结合器井和消防栓以及管道的安装。

3.4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设备接口

设有消防泵的车站,站内消火栓箱内的智能消火栓按钮由FAS系统提供,消火栓箱内预留安装位置及接线孔。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中消防泵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监控接口在消防泵控制柜(设备自带)内预留接线端子处。喷淋系统(高架站)中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监控接口在该类部件的本体接线端子上。

3.5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接口

给排水系统中潜水泵、排污泵与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接口在潜污泵控制柜(箱)(设备自带)内预留接口端子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受控水阀(区间消防管上)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接口在水阀控制箱(设备自带)的预留接线端子处。冷却塔集水盘液位传感器、冷却泵、水处理仪、温度传感器等接口详见通风空调接口内容。给排水系统中车站主废水泵(自带控制柜)、区间主废水泵(带控制柜)、车站雨水泵(自带控制柜)、区间雨水泵(自带控制柜)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接口在各泵控制柜(箱)(设备自带)内预留接口端子处。

3.6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相邻标段安装承包商的接口

相邻两标段区间隧道的消防给水管施工的分界点根据标段划分界限执行;标段间施工前友好协商承插接口方式及标高等事宜,确保接口对接的顺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核实接口标段处泄水阀(区间废水泵房处)和检修闸阀是否重复或遗漏。

3.7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高压细水雾承包商的接口

承包商将高压细水雾系统引入管自接管点(消防泵房内两路消防引水管上各接出一路)敷设至高压细水雾泵房,至少敷设进细水雾设备房内0.5m,管道末端设管堵封堵。在房内设地漏考虑排水措施。

3.8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与甲供设备供货商的接口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甲供设备包括消火栓泵及潜污泵。

4接口管理

接口设计的重中之重是接口管理,能否落实接口设计还得看接口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了确保本次工程的顺利实施,地铁1号线滨江站给排水工程采用了最新的流程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流程是接口设计――界面划分――接口提供――接口跟踪――接口确认。

进行接口设计之前,施工者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和业主协商,划分专业接口,明确各自的职责。此次专业接口划分主要分为专业间接口界面划分、合约间接口界面划分、市政接口界面划分三个方面。合约接口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涉及到本专业的不同合约进行界面划分,以免分工不清、承包商职责不明。如地铁1号线滨江站部分车辆室内、外给排水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承包商,合约之间的划分以建筑室外一米左右为界面,建筑外1米内管道属于室内可以提供给一个单位施工,其余分包给另一个承包商施工,这样极大地杜绝了因承包商的不同而造成的重复施工。其他不属于同一承包商的也按照这种方法划分接口界面。进行界面的预先划分,可以分清各方职责,也便于工程施工。市政接口界面的划分需要和市政相关部门协商,这样才能确定给排水接管点位置。室外给排水工程由本专业统一设计,需要统计出工程数量,这是为了方便计费,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接市政部分工程一般由市政部门施工,靠近车站的界面,不需要市政部门施工,由其他承包商自行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质量造成的移交管理问题,便于工程进行投资进核算和成本控制,极大地保证了业主利益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接口进行追踪,工程设计过程需要提供下序资料,对该资料进行跟踪是接口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判断下序专业是否到位,需要进行接口跟踪,一旦上序资料有所变化,就必须及时调整接口资料,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接口错误。这样就不会导致工程返工量的增加,同时可以减少设计变更。杭州市地铁1号线滨江站工程引进了一些商业开发项目,工程多、变化快,及时跟踪因此显得极为重要。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土建施工工程量,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浪费。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安装工程承包商的积极配合,在土建施工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提供接口的位置,做到及时追踪、落到实处,达到土建预留条件无误的目的。

最后就是对接口的确认和审核,这也是接口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1号线滨江站工程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严密的确认机制,各个专业出图之前,都会要求相关专业签字确认。要求相关承包商对所提供的接口实施现场验收,土建和安装两个单位需要对接口进行确认,核对是否合理,并且一定要留下纸质文档、移交文件等。

5总结

杭州市地铁1号线滨江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把接口设计和接口管理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确保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给排水接口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了设计变更的发生率,工作量也大大降低,推进了施工的进度,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孟巍.客运专线的综合接地预留方案与工程实践[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7(05)

[2]曹宇澄,苏志良,孟乐平,吕继涛.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综合接地预留方案与工程实践[J].铁道建筑.2010(01)

[3]王兴利.武广客运专线四电接口工程技术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09(07)

[4]郭志光.客运专线土建预留四电接口工程检查与控制[J].铁道建筑技术.2010(07)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220KV以上;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M4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合格的变电站土建是变电站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先天条件”,大量运行数据表明:许多变电站在投运后,往往会出现地基沉降、屋面开裂、内涝严重等影响变电设备正常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可能与不良施工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不应排除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因此,为了提升变电站土建水准,应从源头抓起,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和优化。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流程

要抓好土建设计,就是要将土建设计的各节点纳入正常轨道。一般来说,土建设计由先到后包含以下环节:①选址选线。即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实际负荷增长情况,对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节能性以及方便施工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待建变电站的“落脚”方案(一般应考虑2-3个)。需要注意的是,变电站的位置是和线路“捆绑”的,即选址影响选线,选线亦#反作用$于选址,因此,两者是一种协同筹画的关系。②可行性研究。即根据前期选址的批复意见,着眼当下,适当考虑前瞻,就变电站占地面积、站用水源供应、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征用、站址地质等方面展开论述,目的是从理论上证明在前期选址处建设目标变电站是可行且合理的。③初步设计。是对可行性研究的完善和细化,具体要完成竖向布置、总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结构等数个方面的定性规划。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建设目标变电站所需的挖填方量、给排水方案、房路布局应该比较明确,并能指导征地、赔偿等一些列附属工作的开展。④施工图设计。就是将初步设计中所确定的建筑面积、平面布置、基础选型、地基处理、结构选择等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使之成为“看得见”的东西。⑤设计优化。即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整套设计进行优化考虑,重点是对布置、场地、主建筑细节、主建筑抗震、围墙、电缆沟、构(支)架等进行二次设计,看能否做得更好。

二、各阶段设计要点

1.选址选线阶段

目标变电所是为解决电力供应而建设,因此其必须靠近负荷中心,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有其他因素左右着站址选择,是需要慎重考虑的。①从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出发,站址不应占用基本农田(特别是经济效益尚佳的良田),而应优先利用劣地或荒地。②从城镇化建设的大局出发,站址选择应尽量避免与城建规划相冲突,特别要注意避让规划中的主干高速公路和高铁。③从保障安全上讲,站址周围最好不要有军事设施、导航台、通信设施等敏感设备。另外,为了不对风景区、陵园等造成环境影响,站址也应尽量远离这些地方。④变电站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多类大型设备的进出,因此,站址处的交通条件是否良好(或者是否有变良好的潜力)是相当重要的。⑤为减少不可抗力的袭扰,站址选择应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带、矿产开采地带或地势低洼处。⑥选址时应充分考虑线路建设问题,尽量避免大跨越(如跨江)、线路交叉、穿越人口密集区和景观走廊等情况的出现。

2.可行性研究阶段

根据长期的选址经验,初步选定的站址往往在细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是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加以改善的,这就是可行性研究的要点。①在不影响变电站预定功能的前提下,使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尽可能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布局谋划时,利用先进的工艺布置方法,使变电站结构尽量向空间发展(如采用独栋综合楼模式)。②对于水文环境较差或交通不直达的站址,应研究地基处理方式(如碾压、强夯等)和确保交通畅通的措施,并保证最终的土石方估摸数和交通保障代价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选址。

3.初设阶段

1)运用模块化方法,进行科学的总平面布置要点:①根据实际需求,将站区划作多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空间应保证基本消防以及检修等需要;②区内各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等要素应符合大件运输要求;③建设期内的建筑物在满足消防间距的前提下,应采取集中、紧凑布置。

2)做好竖向布置的设计要点:①在考虑内涝、洪水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土方的综合平衡计算和设计标高确定。为了使土石方量最少,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②细化边坡的处理。若边坡高差大,可采取护坡加挡土墙的方式;若边坡高差小,可以只用挡土墙方式;边坡处理应包括排水沟、截水沟等的设置,以防雨水冲刷而不稳固。

3)建(构)筑设计要全面要点:①建筑立面要美观,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②建筑物结构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构(支)架须采用钢结构;③综合楼宜采用独立基础或桩基础;构(支)架宜采用独立基础;变压器和电容器可使用平板基础。④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灵活选择地基处理方式(或选用天然地基,或进行强夯处理,或采用预压、灌注桩等方式处理)。⑤暖通通风设计必须为设备运行服务且需满足消防要求。

4)站区给排水和消防设计要完善

要点:①不同用途的水管网独立设置;②排水系统须采用分流制;③不满足消防间距的地方要采取防火窗、防火门等措施。

4.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一大特点是专业交叉多,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总图、结构、建筑、给排水、暖通等多个专业交接处的矛盾,为此,需注意以下要点:①制定不同专业间资料交互制度,促进专业间有效沟通;②使用标准化设计,使设计风格相对固定;③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工程中碰到的问题,不断完善标准设计;④对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坚决执行会审制度,以防重大失误的出现。

5.设计优化的实施

在土建设计全部完成后,设计人员有必要回过头来对全套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更好地提升变电站土建的综合质量。①布局优化。首先检查生活用水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分布是否合理,其次排查防洪排洪道与进出线通道间有否冲突,最后确认各平面布置上是否预留足够的运维空间。另外,对于附属建筑平面的布置也应核查,如工器具库应位于配电室和主控室之间等。②户外场地优化。主要包括道路的硬化和空旷区域的绿化设计。当前发展阶段下,用于操作、工作的场地平面应采用水泥砖或混凝土硬化,而场地附近的空旷区域宜设置一定的绿化(如绿篱)。③主建筑的设计优化。出于安全考虑,所有开关室的门窗都要达到防火要求,配电室和主控室的对外开放门至少为两个,配电室的穿墙套管洞应与地面保持足够高度。④围墙和电缆沟的设计优化。为了提高变电站非主要部分的施工效率,设计人员可以尝试将部分围墙设计为装配式结构,可以用预制电缆沟取代传统电缆沟等。

结语

变电站土建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人员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握住土建设计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做好优化设计和创新设计工作。目前,在电能需求日益增加,电网规划改造的形势下,对于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在整个电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对变电站进行土建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全面考虑问题。地址的选择是整个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只有选择好建设地址,才能够进行后期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全面的搜集资料,对于变电站周围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保证变电站的建设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靳文法.变电站的土建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博览,2012,(2).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处理技术;土建基础;变电站;方案比较

0引言

变电站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当某个变电站运作出现异常时,其本身供电的区域不能正常用电,这导致与其连接的其它变电站也无法正常运作,更为甚者的是整个网络运作也将出现异常。综上所述,变电站在电力网络中的地位很重要,且供电的需求决定了对其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不过变电站的质量除了其自身原因影响外,另一个对其质量影响很大的因素是不良地基,所以,本文将重点根据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浅谈对变电站土建的基础设计及相应的处理技术。

1变电站工程设计阶段

1.1前期工程阶段

1.1.1工程的选址及选线

选址工作,首先要明确负荷中心位置。一般主要从以下因素考虑,若存在如下情况,就要经过相关协议或批准后再建站:1)要明确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2)要重视土地征用等是否可行,变电站选址应从节约用地的原则出发;3)还要注意考察站址的周围是否有通信设施及风景旅游区等。选址与选线是相辅相成及协调统一的关系,每一个站应有相应的线路走廊方案。从成本角度看,线路走廊方案是否可,在前期阶段获得上级的批准起到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线过程要注意:其一,选线能绕开自然保护区或等特殊区域时就绕开,这样可尽量避免因房屋拆迁赔偿或减少线路走廊对景观的破坏等;其二,合理选择或铁路的跨越,这样可降低跨越风险和投资;其三,站址摆放要充分考虑出线条件,尽量留出开出线走廊。

1.2变电站的站址及线路方案对比选择

上述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站址及线路方案就有多个可供选择。在这些方案中,应从经济性比高及技术允许的原则出发,再上报,得到批准后站址及线路走廊基本能确定下来。

1.3变电站设计的初步阶段

1.3.1站区的规划设计

工作时,要先做些准备工作,如先考察一下站址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站区规划。此外,工艺布置的实际情况也要重视分析,如施工或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当这些工艺条件达到要求时,工程施工方案还要尽量做到不污染环境及节约资源。

1.3.2变电站土建的总平面布置设计

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同时,总平面设计应根据电气总平面进行布置,同时,尽量按照“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方便”的原则进行站内工艺布置。总平面一般采用模块式布置,将变电站站区划分为多个功能主变等场地。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原则,一般各建筑之间尽量紧凑布置,可通过站内道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站区的竖向布置设计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首先需根据电压等级,在满足洪水水位及内涝水位后,再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计算,进而确定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竖向布置无论是采用平坡式还是阶梯式,都应以减少不必要的土石方工程量为原则进行设计。一般来说,竖向布置设计中问题是边坡处理。在设计时,边坡高度要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若边坡的高差较大时,则建议选择挡土墙加护坡处理技术;若边坡高差不大时,建议选择挡土墙处理技术。同时在墙顶和墙脚要适当地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1.3.4变电站的主要建构方案设计

建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建筑平面、立面方案设计、暖通风及水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及基础方案设计。变电站建筑常采用联合布置形式进行设计,目的是节约用地。在结构方案设计上,变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几乎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构架及支架几乎是采用钢结构,不过其设计还要考虑变电站的重要程度及站址的抗震设防烈度。平面设计方案,一般要做到两点:一是保证各功能房间有足够的空间;二是建筑立面能产生美观的效果。建筑基础形式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当地质好时,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即可;当填土较厚时,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强夯;当地质是较厚的淤泥时,处理技术是灌注桩管桩或水泥土搅拌桩以及预压法。暖通风方案设计,其设计一般能达到设备运行及消防的需要即可。

1.3.5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前,要从水源条件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由于变电站生活用水量及消防补水量都比较少,若条件允许,供水方案设计时,可优先考虑能否通过市政来供给。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水这两个系统,但两者宜分开而独立设置。排水系统中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建筑物与建筑间、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距离;考察其间距是否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应当采取防火窗或防火墙等措施进行替代处理。

1.3.6站址的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情况,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然后,由专家对此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要重视审查的意见及建议,从而筛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对最优方案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1.4施工图进入设计阶段

在此次阶段,是对选出的方案开始进入到具体实施的环节。在专业交接处容易发生矛盾,所以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因此,为了提高施工图的质量及施工效率,应重视以下几点:1)对变电站内建筑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处理;2)要加强专业间沟通环节,从而减少专业接口处的矛盾;3)要规范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设计;4)制定与执行会审制度,应在土建专业内进行会审,以避免重大设计失误的发生。

2不良地基条件下基础的处理技术

2.1建筑基础的处理

在设计前一般会对整个站址进行地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其适合的基础形式。变电站的建筑物基础形式有两种:即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基坑(槽)挖至设计标高明地的问题,就要对基底土质采取触探实验的处理措施,如果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则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就要采取相关处理措施:1)片石垫层:若出现的情况是该处基础填土区域填土不深时,可用M10水泥砂浆和片石砌筑至设计标高,且开挖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2)扩大基础的底面积处理方法,此处理方法是针对当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关不大时的情况;3)挤密桩处理技术,该法是针对于基础部处于软弱土层且无法判断该土层厚度时的情况。

2.2变压器等基础的处理技术

变压器、构支架基础都属于独立基础,不同的是其上部的设备和管线都是相连的,据此,设计处理时有必要将其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沉降控制范围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控。如果出现基础不良地基,建议采取片石垫层或其它有效的处理技术;而如果出现大部分构支架基础处理较深的填土无时,建议用桩基础处理技术。

2.3围墙基础的处理技术

围墙分布在变电站的四周,挖土区的围墙基础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填土区填土厚度不大时,设计时围墙可砌在挡土墙上,这样可节约用地。情况相反时,即填土厚度较大时,这对挡土墙设计和工艺要求,却相对要高,无疑这会增大工程造价。建议设计时采用自然放坡的处理形式,在坡底砌筑不高的挡土墙,一般不宜砌在挡土墙上,这是为了整个围墙的美学效果考虑,处理方法可砌在填土区域,可用桩基础或地基梁。

3结论

总之,在确定基础处理方案时应注意:1)坚持节约造价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技术;2)在地基处理施工中,对施工的方法及处理方法的原理,尤其是对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了解得越透彻越好;3)要重视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的检验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综上所述,要因地制宜,充分掌握所设计项目的施工工艺状况和站址地质概况,才能设计出合理化的处理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