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单位培训总结

单位培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27 15:44:30

单位培训总结

单位培训总结第1篇

一、立足,确保转移培训质量。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发展职业教育”,“背景,“质量导致学校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尽管许多学校招聘问题感到很着急,一个次要的但在“冷”迎来了热闹的“春”。涉足的基本原因的强烈对比,可以发现,学校的发展是真正的动力质量!一个次要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吸引了所有社会大众和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认识。当人们把一个次要的“质量”标志,二级而此时更看重的是他的老师们,根据主要单词后,老师GuoShuLin就是把自己作为学校“宝贝”。“宝贝”学与进取,“宝贝”需要培养和塑造。多年来,一个次要的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使用这个夏天,学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巨大的培训活动:

除夕夜晚的暑假,二级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依照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制定得夏季外派102教师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干部提出的“年左右,通过仔细、学习的“无”,创造了好”的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封闭式干部学习和培训。在训练期间,GuoShuLin同志理论联系实际,活泼生动的讲课形式的“用心学习,工作认真,“无”,创造良好的“深理解和解释说。同志LiYongZhi教育管理应在“用心”上下功夫”的主题,以“如何长同志是个好干部吗?”详细说明主题。学校三级干部和沙湾二次干部参加了培训,关系到自己的工作说了这番话。这次的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因为你的“收集。整理。为的位置、发展”达到新高”奠定了基础。

8月20日至8月25日,二级教育管理改善公司的班主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的战略决策要能正常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增加设备投资培训学校,我们的最初的实践26个、设施价值近10亿元人民币,包括机房8,电子电工实训室6、餐饮、客房、指导培训室4、汽车3、化学实验室2和会计MoNiShi、琴房、学习等,以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技术!_工人工作站足够的、学校和新建汽修车间3、数控机床训练房1、焊工、钳工、车工训练房每1,投入资金150万元。加入实习基地,我们学校培训技术!_工人操作训练时间大大增加时,确保培训质量。

2、注意软件建设。

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学校是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一个城市服务发展培训基地、四川再就业定点的培训基地,市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与城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学校名字,35168重点学科专业,27号是专业、实训室33岁,实习基地11分。学校利用现有资源,拓展训练专业,增加培训工作。为了保证的培训工作和企业的用人单位需要一致,我们进行了的灌装

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决定了原始训练类型:计算机、电工、家用电器、食品和饮料、导游专业技术!_的训练类型的基础上,对新打开汽车修理工、焊工、钳工、车工、化学测试工作,广告制作技术!_式训练法。年时间,他的转会从人才培养608。

为了进一步开拓表面,加强培养训练,正确的训练形式;学校采用门出去散步,并共同经营,以调动人员在职技能培训方法。多年后转移1317号的员工培训,培训机构包括峨眉山神龙酒店,男性显示宾馆15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酒店管理,创新三种标准训练、酒店、硬件设计指导,YunZheng员工办公软件的电脑培训岗位在职训练,训练号码。1317号的

二、严格控制地面出口报关,人才。

单位培训总结第2篇

一、培训情况

1.1组织实施新员工入职培训:严格按照新员工入职培训流程,7月至11月,新员工入职培训共组织实施了40期,受教育员工668人,平均每期参加17人,入职培训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安全环保教育三门课程覆盖率为100%。

1.2关于公司级及单位培训:7月至11月公司级培训共实施15场,培训人数为436人,重点落在机动部组织的点检技能与案例分析、设备维护及检修操作规程培训,安环部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煤气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能源管理中心组织的节能技术培训;7月至11月各单位培训实施107场,培训人数为4688人,各单位的培训重点落在安全环保、工艺质量、技能操作等方面。

1.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证情况:在领导的指导下,7月组织炼钢厂锅炉培训考证,人数为10人;9月组织动力厂报考锅炉三级考证,人数为20人,报名完毕,等待对方培训考证通知;10月组织炼铁、烧结行车人员考证,人数为10人。与此同时,在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了在7月接收的平沙锅炉班学员20人来公司实操,待实操考试结束后优先录取了16人;8月接收了平沙行车班学员29人来公司实操,待实操考试结束后优先录取了21人,及时填补了锅炉工、行车工离职给公司带来的较大人员的缺口。

二、常规培训管理情况

2.1培训设施管理情况:所有培训南水培训教室7月-11月使用83场,培训设施依旧保持原样,教室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有要求单位进行清扫卫生,并且每星期都有去检查实施情况,教室在使用期间,通过对各单位的协调沟通,没有发生一起在时间上有冲突的情况;409培训教室的使用,除了每周二、周五定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外,还用于了其余单位的培训、考试及会议,教室卫生每星期都有让阿姨进行打扫;关于电脑和投影仪的借用,由于培训设备欠缺,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有单位需要借用培训设备,每次单位借用都有要求其单位领导签字的申请单,至今没有发生培训设备异常现象。

2.2培训资料收集情况: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会及时催交各单位培训资料,7月-11月,共收集培训资料纸制版52份,

培训资料收集时,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完全按照了资料提交要求进行的,这是提交资料的不足之处;同时,各单位提交资料时,没有要求其提供电子版,这是今后一定要进行改善的地方。

2.3关于特种作业台账的管理:自从8月份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台账出来之后,依据台账的信息,都及时通知了单位需要复审的人员进行复审,没有因为一人由于通知不及时导致证书失效的情况发生。由于公司离职和入职的人员每天都处在变动之中,因此要求了各单位将部门台账每两个月将更新的信息发来汇总,等到2012年,即将由两个月提交一次新台账改为到一个月提交一次,以便更及时的掌握公司特种作业人员信息。

三、培训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年度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公司领导批准的年度培训计划,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计划执行,若不能执行,应该提前告知并用纸制材料说明原因,这方面不少单位没有这样做。在2012年,培训管理员将加大对年度培训计划的落实监督力,每月月初将通知有计划的单位进行计划的落实,如不能落实年度培训计划,将要求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以备查验。

第二,培训资料提交不完整的问题。至目前为止,不少单位提交的培训资料并未完全按照规定要求提交,这也于单位培训管理员换人速度比较快有关系。2012年,将加大力度对这方面的管理,按照年检的要求,一步一步教会单位培训管理员怎么装订合格的培训资料,提交怎么样合格的电子版培训资料。

第三,特种作业台账信息待进一步改善问题。首先是台账中没有显示单位特种作业岗位的定员,有了其岗位的定员,就更能了解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动态;然后是台账以后应该由各单位每两个月提交一次改为每一个月提交一次,然后每月都进行汇总,汇总时将体现三个月内复审的信息,另制表格,最后将汇总的台账信息每月提交领导一份以供参详。

单位培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铁路科学发展 员工素质 培训优化 创新发展

员工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现代企业呼唤着员工培训的创新和发展。目前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体制指令性比较强,行业要求和规定比较全面,造成员工培训工作思维定式模式比较明显,这种思维定式模式已无法适应铁路科学发展需要。本文根据南方某铁路运输企业员工培训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铁路科学发展新形势下员工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积极的思路。

一、基本状况

(一)组织架构

实行总公司、下属单位两级培训管理体制。总公司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员工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总公司下属4个不同区域的培训基地,承担总公司级员工培训任务。下属单位设立了专职培训部门,负责本单位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制度体系

在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组织程序、培训激励机制、培训检查考核等方面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办法和制度,包括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员工培训“一体化”考核办法、下属单位培训年度评估办法、高铁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

(三)培训队伍

总公司现有培训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662人,其中:4个培训基地共280人(其中专职教师84人);下属单位培训管理人员及专职教师(含专职教学技师)382人,占下属单位总人数的2.88‰。

总公司现有兼职教师约2500人,其中:下属单位主要管理者约占30%、技术人员约占40%、技术工人约占25%、外聘兼职教师约占5%。

二、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总公司加大了员工培训工作力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度,员工培训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员工素质也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培训效果不佳

总公司近些年的培训量大幅增长,但培训质量却一直不高。由于生产一线工学矛盾一直非常突出,培训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培训过程卡控不严、师资水平不高、教材课件针对性不强、实训设备设施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员工业务知识、岗位实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一些员工应知的不知、应会的不会,在生产岗位操作中出现很多低级错误。总公司培训部门最近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 150名管理人员中,有58%认为培训基地的培训效果一般,8%认为培训效果不好;参与调查的139名生产人员中,有51%认为培训基地培训效果一般,7%认为培训效果不好,有50%认为本单位组织培训效果一般,3%认为培训效果不好。员工的意见也集中反映在“培训即是调休”、“培训前后没两样、技能技巧得不到提升”等方面。

(二)培训管理不规范

一是管理制度不规范。总公司和下属单位近些年开展了一系列整章建制工作,但仍然存在部分制度不切实际、一些重要制度缺失、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如培训人员岗位准入规定中对师资准入未设立明确标准,专兼职师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教材课件管理等办法和制度至今也未建立。二是协调机制不完善。总公司和下属单位虽建立了培训工作委员会,但大部分形同虚设,既未按规定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也未按职责分工研究解决培训重大问题。在培训经费管理方面,培训部门与财务部门存在意见分歧;在培训办班方面,未实现统筹安排和管理,总公司一些业务部门经常临时安排各类全员性培训,打乱了总公司和下属单位的培训计划,加剧了生产一线工学矛盾。如某下属单位反映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接到不同业务部门通知要求分别独立开展的培训就有劳动安全、电气化、消防、防洪、防护知识、防胀、防暑、天窗修、路外施工安全监控、调图等十多项,难以完成。三是检查考核不规范。培训工作一直被列为安全和业务检查的重点,但是总公司业务部门的检查方式和检查标准均不一致,相当一部分检查人员对培训规定了解掌握不够,造成下属单位培训部门往往无所适从,在对培训工作的检查中,“政出多门、检查无序、处罚过度”的现象非常突出。

(三)培训师资队伍不强

一是师资配备不足。总公司培训基地和下属单位均存在专业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如某培训基地,承担高铁客运培训任务,目前尚无任何客运专业教师,作为主要培训项目的车辆专业也仅有3名专业教师。总公司下属单位专业师资的定编比例仅为2.3‰,尚未达到铁路行业标准3‰的下限。二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培训基地管理服务人员与专业教师比例失调,各基地专业教师人数仅占培训基地员工总数的30%。另一方面,专职教师队伍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较为缺乏,40岁以上的占到队伍总数的65%,50岁以上的占11%。三是师资整体素质偏低。下属单位专业教师中有65%无任何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培训基地84名专业教师中,有33人学历专业为非铁路专业,有4人无任何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且专业教师授课以理论为主,动手实践开展较少,能主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人数不多。

(四)培训过程管理不到位

目前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相对比较粗放,没有形成目标、过程、结果的闭环管理,离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没有建立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常态机制,容易导致培训与需求不符,导致培训结果达不到预期要求。二是培训目标不明确。在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前,总公司很少与下属单位进行对接,没有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基本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应付式培训。三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和学员的层次、岗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且缺乏对培训质量的过程控制,培训内容“一锅煮”,“上下一般粗”,与现场实际脱节。四是培训形式单一。大多采用大班制、长班制,教学形式以“你讲我听”、“填鸭式”的单向封闭式传授为主,现代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场景式的教学模式较少。五是考核流于形式。“教考分离”的管理模式尚未得到广泛推行,培训结业考试流于形式;培训“一体化”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考代培现象比较普遍。

三、破解之道

铁路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长期造成的,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优化员工培训工作,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根据问题的成因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对培训工作战略性的认识

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总公司各业务部门、下属单位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大安全生产”的范畴。一是要深刻认识培训的安全风险是隐性的、长期的、系统的。培训质量不好、培训效果不佳、员工素质不高是安全生产最源头、最根本的风险。二是将培训工作等同于安全生产工作来抓,坚持培训与安全生产同抓同管同考核,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在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权重。三是明确主要管理者是本单位、本部门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下属单位培训部门与业务部门同等重要的定位。

(二)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1.完善培训管理架构。构建主要管理者挂帅、具体管理者主抓、培训部门统筹管理、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其它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培训管理构架,确保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责任上移。

2.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按照分层级、分专业、分阶段的原则,重点围绕打破员工任职资格终身制、专兼职教师资质分级管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弹性教学模式、注重培训效果的“一体化”动态考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培训系统的整章建制工作。

3.优化培训资源布局。一是按照优化整合、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效益最优的原则,将不同区域培训基地打造成侧重不同培训方向的专业培训基地。二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总公司区域内的培训资源,分系统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战略,努力构建内外结合、跨系统资源共享的培训网络。

(三)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管理和培养

1.严格培训教师岗位准入制度。一是重新修订完善总公司培训教师管理办法,严格专兼职教师资格准入;对拟聘请的专兼职教师统一由培训部门颁发聘书,并定期进行综合考评,不合格的即予解聘。二是建立专业师资信息库,促进师资在总公司内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同时,不断吸收各专业优秀技术业务骨干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使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2.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实行专兼职教师分级管理。从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授课质量、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动态考评,确定教师等级,不同等级的教师享受不同标准的授课津贴。二是对连续多次考评不合格的实行末位淘汰。三是打破“大锅饭”体制,加大激励力度,各方面待遇均向授课教师倾斜。

3.强化业务素质。一是采用订单式委外送培的方式,大力推行专兼职师资TTT(train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培训师培训)培训,不断提高专兼职师资的职业素养。二是建立培训人员定期下现场跟班写实和挂职锻炼制度,及时补强专职教师实作能力,确保课堂教学与现场实际有效对接。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和“学科带头人”制度,请他们上台示范、授业解惑、领头攻关,提升专兼职师资的执教能力。四是大力开展教研教学论文、课件、教材评比活动,定期组织教研攻关、教学观摩,举办教学公开示范课和技术交流活动。同时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擂台赛和专业技术比武。

(四)严格培训过程管理

将培训过程管理作为提高培训质量的核心环节,按照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的要求,大力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一是强化培训需求分析。运用各种科学分析方法,对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的目标、知识、技能等进行系统的鉴别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何时需要培训、需要何种培训,并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二是科学制定培训目标。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研讨,明确综合培训目标和单项培训目标,并按阶段分解量化,确定培训重点,制定培训规划,倒排培训进度,确保按阶段推进。三是强化项目过程卡控。组建精干的项目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并进一步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部门做到即时互动,同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确保高质量实施。四是优化培训质量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大力推行教(培)考分离,确保公平公正。运用现代评估手段,分层开展培训质量的效果评估,并根据反馈结果,对学员做好培训后有效跟踪和延伸服务。

(五)创新培训形式和教学方式

1.丰富培训内容。注重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除了传统的岗位应知应会、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外,还应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安全心理教育、团队意识训练等,并引导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现知识传授、态度激励和能力拓展三位一体。

2.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推广 “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将新入职员工素质“关口”前移,指导、协调职业技术院校及相关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强化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学校毕业实习与企业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缩短培训周期,实现“员工受惠、企业受益”双赢。

3.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推行场景教学和案例教学,对现场安全生产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深度仿真,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工作中培训、在培训中工作;采用灵活机动的小班制、特色式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工种员工的培训需求;引入历奇培训理念,挖掘和拓展员工潜能;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着力探索3G实景教学、网络在线培训等手段,提高培训效率,缓解工学矛盾。

单位培训总结第4篇

1.计算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所支出的总成本包括:培训期间人力资源培训师们的工资总和、参加培训的所有员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工资总和、培训所需教材和物品费用、培训设备及场地租赁或使用费用总和、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工资总和、其他相关费用。

2.总结人力资源培训收益:(1)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进一步提高。(2)能够整体提高企业的日常工作质量,改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期良好发展。(3)培训对单个员工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单个员工组成的整个团体也随之产生变化,整体团队的综合工作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3.探究培训成本和培训收益之间的联系,分析人力资源培训效果。通过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整体把握,能从全局方面掌握整个人力资源培训的具体情况,了解培训总支出,员工培训大体情况,培训初步效果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内容,做到整体把握,心中有数。

4.对人力资源培训基准化测量:我们可以从具体的相关类目从发,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具体效果用具体数据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计算和分析,然后与相应的标准或者企业已有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就能够较为直观的看出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培训现状。从而正确评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需要计算的内容有:(1)人力资源培训总支出在全体员工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即总培训支出/总工资数×100%。(2)单个员工所需的平均培训费用:培训总支出/参与培训员工总数。(3)单位学时的培训费用:培训总费用/培训总时间。(4)单个员工平均接受的培训时间:小时数×参与培训的人员/员工总人数。(5)每年接受培训的员工在全体员工中所占比例:参与培训人数/员工总人数×100%。(6)每千人中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人员比例: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人数/员工总数×100%。(7)单个员工平均年效益:年总利润/员工总人数。

二、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用实际案例,采用上面提到的相关项目和计算方法,用具体计算的形式对企业的具体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现在,某企业要对刚刚结束的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企业已经制定的人力资源培训相应标准为:人力资源培训中的支出费用占员工工资总额的1.5%,每位员工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总计为30个小时,全体员工每千人中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人员为5人。然后,通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相关数据的具体计算,我们得出,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中所花费的总费用占到了全体员工工资总额的2%,每位员工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约为35个小时,而企业每一千人中的人力资源相关开发人员为7个。将企业制定的数据标准和经过具体计算得出的数据结果按照各项类目进行具体对比可知,显然,培训评估数据结果高于这些相应的数据,说明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过于侧重,有些浪费资源。所以,该企业在进行了人力资源效果评估后,就可以按照评估结果适当的进行制度调整,资源分配等。例如,可以适当削弱相应的培训力度,减少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合理利用企业各种资源。将更大的精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企业更需要的相关工作中去,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所以,有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评估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对相关的培训工作做出正确总结和明确指导,为企业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总结

单位培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档案;知识管理;数字化;构建

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不仅能真实记录和反映员工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单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还能成为才人培养的一座潜在的巨大宝库。在当今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浪潮引领下,科研单位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令其重新升级“锻造”,便能激发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营养,积累知识财富,哺育科研单位整体人才队伍,成为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而知识的存量、积累是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知识管理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存储、分享、整合、利用、更新等过程将知识不断的反馈到知识系统中,形成持续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本。科研单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整合显性知识(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的知识,如设计方案、装置图表、技术规格书、模型、程序、公式等)并挖掘出隐性知识(非直接表达或难以明确表述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大脑中的知识,如经验、心得、感悟、洞察力等),同时以开放、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使员工个人与单位集体的知识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最终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知识系统循环上升的目的,推动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使其具备优秀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石,是组成“知识之轮”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则可为“知识之轮”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档案三大类:员工培训档案是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的培训项目记录性材料,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培训时间、地点、名称、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等相关信息;培训管理档案是指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建议书、评估报告、师资档案、培训证书、培训机构档案等;培训知识档案则是科研单位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数据档案,例如培训书籍、讲义、PPT、录像、DVD等各类信息数据。对应知识管理,科研单位收集、整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过程即是对知识的获取、沉淀与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设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即可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通过该系统共享、利用各类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即实现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此外,经过知识主体(管理者与员工)的主动收集、整理和再加工,还能深度挖掘出隐性的教育培训知识(例如以总结、交流等形式获取主讲人和参培人员的个体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丰富本单位整体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员工在利用共享培训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消化后,经过工作实践又可将原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并再次反馈系统平台,使教育培训知识系统持续螺旋式上升。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科研单位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分析知识需求为前提,以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在本单位内最大分享和利用、创造出最大价值为目的,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知识收益。以科研单位A为例,经过前期对员工教育知识需求的调研和梳理,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科研单位A将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划分为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库”“在线培训”三大模块:(一)“培训管理”模块。该模块下设员工培训登记、培训记录查询、培训证书库、师资档案库、历年培训计划、培训评估报告、个人培训记录等专栏,主要涵盖了员工培训档案与培训管理档案的内容。其中,师资档案库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录入了内外部讲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方便有学习需求的员工了解相关师资力量;个人培训记录专栏向员工个人开放,员工可全面掌握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其余专栏则面向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监管——管理人员在员工培训登记专栏内以培训项目为单位录入本部门员工培训信息,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培训教材、证书和签到表扫描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生成《人员培训记录表》(含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参训员工姓名、记录人、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信息);同时系统将各培训项目信息整合后自动生成以员工“个人”为单位的《员工培训记录总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本单位教育培训的全面最新信息,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如汇总员工个人、科室部门、本单位的年度培训学时,或分析各类培训的比例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情况比较……这些数据是培训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来年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培训资源库”模块。培训资源库是教育培训平台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按教育培训种类规划为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安全环保培训、资质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专栏,同时按组织级别分为外部培训、院内培训、所内培训、科室培训、专业组培训,还根据科研单位A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特色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专区。培训资源库配备搜索功能,员工可按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内容、组织部门、载体类型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库内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普通文档类教材,也有PPT、视频等新媒体类资源,其来源途径除靠各级培训管理部门的主动搜集还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分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邀请某外单位专家来所开展专题讲座,经讲师允许,其授课PPT以及教学现场的录像视频作为本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上传至培训资源库(属性为外部培训、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围绕该教学资源点,参加现场培训的许多员工自发上传了个人的听课笔记以及课后的教学问答交流记录、心得体验。又如,某项目组人员在该项目完成节点后进行内部工作小结和交流,梳理了项目总体进展,分析了项目推进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总结了应对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既包含了显性的知识点(项目工作进程、问题、解决方案、成效等),又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点(技术经验、项目管理经验等),会议记录人员经过挖掘、整理、加工将其转化成新的教育培训知识上传系统,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此外,普通员工还能针对工作中遇上的某项技术难点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工作经验交流专区中发起在线讨论,与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员工展开深入探讨。(三)“在线培训”模块。此模块为培训组织部门提供了线上教学的新型培训方式。某些面向全体员工的宣贯类、职能管理类的培训,往往因为人员众多又比较分散难以一次性集中组织,而在线培训可以灵活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科研单位A按计划在内部召开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即在此模块下新建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流程(附注培训性质和具体要求),并将安全宣传视频、PPT等培训材料上传系统。该流程通过审批后由平台及时推送至全体员工个人,员工点击流程在线浏览安全教育材料按要求完成全部自学,系统即自动记录员工在线学习时间并生成相应的培训记录,同时向组织部门实时反馈本次培训的最新进展和总体情况,向未及时完成培训的员工个人发送培训提醒。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一)制度和组织保障。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离不开科学管理与必要的制度、组织保障。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知识管理制度或具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细则,设立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管理负责人、各级管理员、联络员、审核员岗位并明确其具体职责,规范教育培训知识的产生、收集、积累途径、具备的要素和内容、审核、评定以及具体使用等。同时,教育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也需要有力保障,一方面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库备份、防火墙布置、病毒查杀等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由特定管理人员收集各方使用反馈意见,根据实践和具体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二)有效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集体知识的增值。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在科研单位教育培训系统的知识积累与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活动,科研单位在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外,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一系列知识共享奖励举措,例如建立员工知识贡献积分奖励制度:凡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中分享个人知识经验的员工均可获得初始分值,再根据该知识经验的共享反馈情况及评定结果累积分值,科研单位对年度内积分排名靠前或对集体有突出知识贡献的员工进行评优奖励,还可将知识共享积分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数字化构建教育培训档案,通过科学规划建立并有效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既能使传统的教育培训档案实现高效的动态化实时管理,又能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内外部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集体内部分享、再创造,实现科研单位知识财富的持续积累,使教育培训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论文参考】

[1]刘璇,张朋柱.知识管理在科研网络及企业中的应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单位培训总结第6篇

一、指导思想

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鲁安监发[2006]81号)和《市安全生产条例》为依据,以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为目的,以全面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和安全技能为重点,把安全培训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市安监局将根据分类培训的原则,对不同的对象实施相应教学内容和教育频次的培训,工作目标为:1.市安监局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监执法人员,执法监察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培训率达100%;2.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90%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100%;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级安全培训率达100%,全面提高我市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为我市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训对象

1、市安监局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和安监执法人员;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和企业从事安全管理人员;

3、从事特种作业人员;

4、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重点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批发)经营等企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

四、培训内容及学时

1、安监执法人员及分管领导主要培训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总时间不少于24学时;

2、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3号令)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执行。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各镇(办事处)要根据市安监局下达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指标(见附件),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各镇(办事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认真执行,达到全员培训的目标。

(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全员安全培训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将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镇(办事处),落实到生产经营单位。各有关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具体抓好本辖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其它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具体分工如下:

1、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市安监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监执法人员执执法人员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培训和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负责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负责督导镇(办事处)安全培训计划执行情况;负责指导、监督辖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工作;负责承担以上企业安全培训授课辅导人员的培训。

2、镇(办事处)负责监督检查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做好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事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其它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

3、企业作为安全培训责任主体,要将全员培训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自行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本单位其它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所需资金,以及从业人员在安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必要费用。

(三)培训形式。培训采取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在保证教学计划、学时的基础上,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可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播放影碟、集中授课或分时段授课以及到镇(办)驻地、到企业授课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考核发证。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有安监部门考核发证。

其他从业人员经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安全教育合格证》。

对考试不合格者必须进行补考;对补考不合格的,进行再培训。

(五)建立全员安全培训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保管完善的安全培训档案,即“建立一卷一册,持有一证”。“一卷”包含材料:年度培训计划、课程表、培训教材(或教案)、上课签到表、考试试卷、从业人员培训考试情况汇总表;“一册”包含材料:安全教育汇总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登记卡(含培训证书编号);“一证”是指: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其他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合格证》。

六、主要措施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加大对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强调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从而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全员安全培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氛围。要坚持以点带面,注重开展安全培训典型单位和个人的发现、树立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促进全员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单位培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金融;信息安全;培训

一、信息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与金融业的日益融合,金融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隐患越来越大,这给金融领域重要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带来挑战。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天津举行,指出,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约六成的金融机构处置安全事件的时间超过24小时甚至更长,修补漏洞的时间约为一周。而导致这些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以及缺少运行投入费用。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提升广大民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二、基层央行信息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干部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以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海口中支”)为例,人行海口中支每年举办一次为期2天的信息安全培训班,仅要求辖区各地市中支及县市支行每单位派出2名科技人员和机关各处室1名信息安全员参与。培训没有涉及辖区全体干部职工,这必然导致接受培训的受众面不广、辖区干部职工整体信息安全意识不够强。同时,参与培训人员不完全拥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对信息安全知识了解不彻底、不全面。

(二)基层央行工作繁杂,参与主动性不强一方面,基层央行干部职工需要完成岗位职责工作及上级单位的考核任务要求,对于与本职工作关联不强、日常少有应用的培训工作主动性不足,对于信息安全意识培训重视度不够,培训过程也只是应付对待,从而导致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基层央行科技人员主要从事金融城域网络、业务系统、机房建设、电视会议等的日常维护,因人力资源缺乏,鲜有精力参与软件开发建设环节,对于修复漏洞、更新补丁等系统防护措施较为被动,参与信息安全培训主动性不高。

(三)培训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目前,基层央行信息安全培训主要采取现场讲座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限的学时向培训者单向灌输理论知识,而对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技术问题缺少相关培训,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基层干部职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由于举办培训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使得参与培训的干部职工不能充分地与讲授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填鸭式”的培训方式以及对内容囫囵吞枣式的接收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四)培训时间短,系统性不强基层央行组织的信息安全培训一般都是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来完成,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相对基础,因此不能很好地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有不同的参训人员理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想掌握深层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的职工来说,这种培训显得略为简单,系统性不强。

(五)未建立培训体系,缺少考核机制近年来组织的金融科技信息安全培训,有时仅仅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以提升信息安全意识为培训导向,未建立起有效的量化考核机制,缺乏检查手段、考核机制,极大地削减了培训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三、对基层央行信息安全培训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将培训工作纳入绩效量化考核标准从制度上建立信息安全培训考核机制以确保培训质量。一方面,可以将信息安全作为独立的模块纳入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对人行海口中支机关部门和下级单位开展的培训工作从多维角度采取量化的方式评分考核,如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成员及效果等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来检测参训员工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环节应注重培养参训人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可以采取“以赛代训”的培训方式。竞赛方式包括信息安全理论知识竞赛、攻防演练大赛、微信小程序开发比赛等,通过竞赛的方式,调动受训人员的热情,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完善的培训机制主要包括总结经验形成培训特色以及完善培训奖励促进机制。各培训单位可以在培训工作结束后进行经验总结,编发培训简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基层央行实际工作的情况,提炼出基层央行职工干部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既符合金融科技时展要求又符合基层央行工作实际的理论框架。同时,将职工参训考核情况纳入相关培训信息系统,根据培训效果实施激励制度,鼓励基层央行干部职工参加计算机证书考试,完善员工知识架构,提升基层央行员工素养。

(三)创新培训方式1.驻点培训上级单位派出专业的科技人员到下级单位进行驻点培训,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到深层次理论架构开展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培训,着重解决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问题,该方式可以比较专业、针对性地对下级单位进行指导。同时,下级单位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边学边问,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学习,逐步建立一种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工作机制,从而营造积极和谐的良好氛围。2.交流学习以省为单位,组织科技人员跨省学习交流。在总结本省信息安全培训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将本行好的做法分享给兄弟行,并发现对方在培训工作方面的特色,挖掘不同于自身的培训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信息安全培训的效果。3.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培训充分利用上级单位的资源开展信息安全培训,通过现场讲授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有效利用央行外部资源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通过邀请业内信息安全骨干、安全专家开展讲座,辅之以必要的实地考察,掌握前沿的金融科技信息安全动态。

(四)信息安全培训与信息安全检查同时进行上级单位安排辖区下属单位将信息安全培训和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同时开展,通过定期对下级单位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实现发现问题与整改问题同步进行,对安全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进行警示,从而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单位培训总结第8篇

一、员工培训工作现状

油田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由总部进行指导,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具体实施,这就使部分培训缺少对员工培训的具体规划,造成了员工培训持续性差、培训员工素质提升不明显等现象。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油田公司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力求建立全面、动态、可持续的人才培训管理模式。

二、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各单位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辽河油田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基层单位众多,各基层单位的培训水平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筛选程序有失公平,制约了人才的有效发展;同级别二级单位之间缺乏内部经验交流,各单位的培训体系相对封闭,没有开放式的交流,总体规划、培训内容和项目设计的创新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培训工作难以覆盖全体员工,得不到持续有效的开展。

第二,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果,难出政绩,这也造成了部分领导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忽视。这也是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缺乏培训意识的体现,对于培训的管理理念认识程度不够。个别单位缺场地、缺资金、缺师资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对于培训后的员工,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不再安于现状,经常调动工作,使领导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加之,国企管理者的普遍惰性,觉得事不关己,相关部门也不会积极协调配合,使人才培养工作备受冷落。

第三,培训目标清晰度差。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教育培训部门普遍为了完成油田公司或上级下达的培训目标,只重视培训数量,忽视培训质量和效果,导致培训目标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培训活动的开展往往以上级下达文件要求的形式开展,计划较为严密,但与实际的结合性仍然需要加强,导致培训课程项目设置单一,培训方法手段不尽合理,缺乏对培训教师的甄选与培训教材的开发等问题,使培训活动不够深入、不可持续,这对提升培训质量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四,培训缺乏完整动态的运行机制。油田公司的培训机制科学性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完整配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有待形成,进而反映出的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训效果评估进行认真的筛选,同时加强对系统培训手段,培训过程监督,制度落实、培训反馈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三、对策和建议

第一,建立一把手负责的培训机制。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与否将对整个培训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单位领导要权衡现在和未来的目标,带头制定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培训目标和决策,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分配到能取得关键成果的培训项目上。

第二,科学制定培训目标计划。培训目标和计划的制定,是各单位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维度分析找出差距确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制定多层次、多角度、较全面的培训目标,这样科学地为培训提供方向、指针、框架和信息输入,才能将培训内容、方法、时间、对象、老师等要素有机组合,同时为衡量培训效果提供依据,进而依据培训目标拟订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策略。

第三,健全培训动态完整机制。由于油田各二级单位的情况各有差异,可通过对培训工作科学的需求分析和基础性调研,建立不同层次多维度的培训方案,比较各基层单位的现状和差距,总结差距和当前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需要健全完善的各个方面,开发建立个人设计职业指导体系,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业务培训,让职工培训工作得到合理有效的发展。逐步改进培训管理机制,通过制定不同的培训评估方法和具体措施,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并与待遇、晋升等方面挂钩,加大制度的约束力,严格培训过程监督和管控,建立可持续的培训反馈制度,最终形成动态完整的培训机制。

第四,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油田公司的各个基层单位构成了公司运行的整体,提高油田公司的人才培训水平就是提高各个基层单位的培训水平,而各基层单位都有其特殊性,培训水平也有差异,这就要在油田公司的统筹下,充分运用各基层单位的联动作用,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培训方法和案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展点对点帮助和经常性经验交流等活动,逐步缩小各基层单位间培训水平的差距,逐渐使人才培训工作覆盖所有的基层单位,覆盖油田公司全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