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季刊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 部级期刊

Public Diplomacy Quarterly

杂志简介:《公共外交季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13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专题 讲好中国故事、评论、案例、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主办单位: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2095-6010
国内刊号:10-1134/D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919
总被引量:836
H指数:9
  • 坚定不移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

    作者:赵启正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东亚和平是这个地区所有人憧憬和追求的最大目标。日美同盟升级,日本国会通过安保相关法案,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变数。此外,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以来,南海问题也备受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中日韩合作对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尤为重要。

  • 总编的话

    作者:赵启正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国际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等等,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切身利益,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超越了自身领域而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正因为如此,围绕着生态环境问题,各种跨国机构不断建立,各种国际公约不断出台,...

  • “共同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

    作者:察哈尔学会课题组; 柯银斌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报告首先从主席的讲话和中国政府官方文件中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性质、目的、原则、内容与方式,提取了两个核心关键词:"共同"与"现代化";然后,我们用民族国家/国际体系、经济增长/全面发展两对标量,分析了多种现代化理论及其特征,从逻辑上推演出"共同现代化"概念及主要特征;最后,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本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

  • 环境外交要超越“唯国家利益论”

    作者:马跃堃 刊期:2016年第01期

    环境外交的动机可以分为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三类。目前'唯国家利益论'占据了环境外交指导思想的主流。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要超越'唯国家利益论',需要借鉴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还要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德国环境外交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朱汉祺 刊期:2016年第01期

    德国曾经在国际环境舞台默默无闻,但是如今德国已经跃居世界环境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在推动全球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环境外交对于德国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与意义。与此同时,德国所采取的环境外交策略与其独有的特点使得德国在国际环境外交当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国家魅力与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应当吸取德国环境外交方面的...

  •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与中国的贡献

    作者:丁金光 刊期:2016年第01期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我国应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就;加强沟通协调,密切与美国等大国的合作;深化互利合作,巩固与...

  • 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作者:张丽君 刊期:2016年第01期

    随着国际政治中外交主体多元化与外交对象社会化倾向的形成和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从以国家为中心向多元中心的转变,如何提升气候变化领域的公共外交也成为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共外交维度日益明显,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目前的气候公共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气候公共外交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建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合作机制

    作者:尹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刊期:2016年第01期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安全是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和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是遗传资源重要提供国,有着共同和接近的利益与立场。中国应加强与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在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中的沟通和理解,维护彼此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积极构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

  • 气候外交的中德比较

    作者:李莉娜 刊期:2016年第01期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外交和全球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2015年底,15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巴黎气候峰会,气候变化问题再次一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政治议题。以中国和德国为例,分析这两个国家气候外交的经验和特点,为推进中德气候外交及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 企业的“公共外交载体”功能

    作者:刘君; 张胜军 刊期:2016年第01期

    国家、社会与企业之间不是单向影响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的三角关系。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自身具有的能动性,加上超强的实力,使它们很多时候可以作为"公共外交载体"来发挥作用,其蕴含的能量不容小觑。我们的企业不可仅考虑自身的盈利,还要顾及身上的社会责任乃至国家责任。

  • 战略传播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作者:毕研韬; 林信焰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带一路"传播应吸收"战略(性)传播"之思路和方法,构建官民融合的联合作业体系,打造立体多元的传播平台,科学制订目标受众的优先顺序,精心组合窄众与大众媒介,采用差异化策略生产内容,策略性关照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以行动、信息、政策、项目和计划赢得理解、信任与支持。

  • 新闻发言人的公共外交素养——专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

    作者:柯银斌; 王国庆 刊期:2016年第01期

    当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高等院校、军队的新闻制度逐步确立,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发言人已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外国媒体和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从公共外交的视角看,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应如何提升新闻发言人的...

  • 多维视野下的新公共外交

    作者:郦莉; 张雨琪 刊期:2016年第01期

    2015年10月28日,由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学科视角下的新公共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一次公共外交学科前沿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尝试,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四川西华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公共外交学者,察哈尔学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等智...

  •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实践

    作者:陈冠桥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2005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在公共外交方面的特殊优势和作用,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创建了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等宗教文化交流品牌,增强了在宗教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了同海内外宗教界的友好交流,展示了中国宗教界...

  • 刺破“铁幕”: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国家的“宗教外交”

    作者:贾付强 刊期:2016年第01期

    冷战初期,为刺破"铁幕",美国政府除动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外,还非常重视宗教在冷战中的作用,认为宗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冷战武器。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东正教支持项目",积极利用各种宗教组织特别是东正教会开展对苏东国家的"宗教外交"。这清楚地表明美国外交"宗教性"的同时,也显示了美国"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