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信息科技教学创新与发展

信息科技教学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3-03-22 17:20:34 关键词: 信息科技教学 创新发展
摘要: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需要他们通过怎样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来,是教师的意志,还是学生的需求,是求知欲的爆棚,还是好奇心的驱动,都是我们所要关注和研究的。从学生视角出发,这些“数字少年”从出生到入学,一直生活在各种智慧生活场域中,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与数字化环境及各类数字化设备都是无缝衔接的。

信息科技教学创新与发展

一、学习场景:

从单一环境走向开放和融通信息科技课会在哪儿上?笔者认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之外,校园里至少还有三种类型的学习场所或场景,将越来越受师生青睐。一是具备整班学习条件的学校创客教室和STEAM实践室。昔日用于社团培优的创新实践场所,在满足整班上课的条件下,可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其中参加学科创新实践活动,体验创新乐趣。这样一来,创客教室和STEAM实践室就会从面向“小众”的实践场、种子场,过渡成为全体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实践活动的学习场。二是智慧型的综合性数字化学习中心。信息科技将成为支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支架和伙伴。比如,教师可以把学校图书馆改造为带有数字化学习特征的“语文学科学习中心”(并不局限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传统的图书阅览空间里包含“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创意写作空间”“言语交际空间”及“情境表演小舞台”等多个学习空间。跨学科的数字化阅览、即时可录播的朗读和表演等,都可以在这个数字化的综合性阅览中心里完成,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生活化、情境化和人文化特征。我们也可以把数学活动室、科学实验室进行数字化改造。有了虚拟实验和数字化学习活动场景的支持,学生的科学视野会得到拓宽,数学的学习尤其在数量关系的研究和空间概念的理解方面,依托实物感知和数字化设备,可以进一步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三是学校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设备。关于网络架构、光纤接入、无线覆盖等技术内容,以及校园信息安全、万物互联及智能互通等,学生都能在学校的数字设备(网络)中心、数字视频监控中心、数字广播及视频录播中心、校园智能照明和节能系统里获得感性体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学校的学习环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封闭且单一的物理空间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逐渐转向开放。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场域,可能是校园里的任意一个角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学校学习空间里,虚拟与现实携手,智慧与技术融通,在共创共享里共生。

二、学习内容:

理性认识内容模块与跨学科主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各学科“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必定会关注跨学科统整,并以融合教育作为开展教学实践创新的重点。信息科技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必须更多地强调基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分解问题并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改进方法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重视最终实践成果的形成(产品意识)。“新课标”规定,课程内容必须“按照学生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因此,四个学段的九个内容模块和16个跨学科主题,到底怎样才能把这六条主线有意识、有目的、分层次地融入其中且自成体系,让人颇感为难。一、二、九年级因为有内容无学时,所以所有内容都必须从跨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设计,把相关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但若是三到八年级也遵循这样的体例来处理全学科内容,势必会模糊信息科技自身的学科结构和系统的完整性。以数据、编码和算法为例,主题式学习架构下的程序设计教学会让人产生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诸多不适应。简单地说,小学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若彻底打散并糅到各个主题学习中,很多教师可能会无所适从,教材体例也会显得不系统且没有结构性。若要让这样的担心成为多余,就要看教材的内容设计能否深入人心,逻辑主线必须如“草蛇灰线”蕴含到各个看似独立的项目学习之中,并通过各种培训,让广大教师有能力、有耐心且有创造性地去实践这种新样式。

三、学习设计:

跨学科视角下的双向奔赴跨学科视角的双向奔赴,既要强调一、二年级信息科技与其他各学科的跨学科主动融入,还要落实三到八年级内容模块的多学科相互融合,并适度观照学校举办的各类德育活动、节日庆典、科技和艺术类活动及竞赛,从中寻找信息科技跨学科渗透的契机。例如,在假期前,学校德育处组织学生参与暑假行走系列“微”活动,并征集相关活动作品。围绕学校系列“微”活动的总体要求,全体信息科技教师深度参与活动具体设计。比如,红色印记“微寻访”——线上了解并自主选择实践基地,通过社交软件组建寻访小团队,利用思维导图制订寻访计划;城市主人“微调研”——调研工具的推荐、调研内容的收集、调研数据的分析都与信息科技有关;家庭帮手“微做主”——通过视频记录每一次劳动过程(有明确格式要求);足尖距离“微游学”——制订游学计划,记录游学经历,完成游学笔记,也都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来完成。其他,还包括巧手变宝“微改造”和善行暖心“微公益”等,都有信息科技深度参与的影子。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括“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等内容。笔者发现,暑假活动的“微寻访”正好对应了“爱家乡”,“微调研”则对应“新变化”……由此可以设想,当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微”系列活动中有了成果,那么在来年的道德与法治课上,他们就可以利用班级里的数字化设备向低年级的学生展示和宣讲这些成果,甚至通过手持数字化设备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则会在聆听与互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字化交流的魅力。跨学科的双向奔赴,可以是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也可以是一个不需要完整项目研究步骤和环节的“相互利用”。以数学学科为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需要电子表格的支持,关于概率的探讨则可以通过编程来设计一个抛掷硬币游戏,使用简单的顺序和循环算法,就把关于概率的问题梳理清楚了。笔者认为,信息科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作为一个短期的任务型学习项目来看待,用来训练思维、锻炼技能、熟悉流程。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中长期的基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生长型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明确和具体的,任务是清晰且可分解的,时间可能会覆盖一个学段甚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经过项目研究历程的磨炼,学生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学习经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并最终成为善于组织、善于交流并能通过协作解决问题的人。

四、学习支持:

友好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完善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成果的通用平台。平台记录着学生在K12乃至高中阶段所有综合类学习的过程性资料与学习成果。学生的发展最终体现在成果之中,且这个发展是逐步丰富的,也是同步成长的。终结性评价能及时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形式上看,除了学业水平考试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内容模块或主题项目式学习后的随堂检测,并要积极引入基于个人数字化手持设备的问卷和测评等。围绕信息科技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要素加以重视。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设计评价效度时,我们在考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在跨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层面给出中肯到位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效评价,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给出指导性建议。“新课标”在课程实施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明确指出,要围绕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开发配套资源。从字面上理解,指南和手册必须忠于课标、源于教材并服务于师生的教与学。若一定要对教材、教学指南和学习手册做一个界定,笔者认为,教材应该是围绕逻辑主线开发的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内容样板,教学指南更多偏向于学习方法和研究形式上的方向性指导,而学习手册更像是一个学习支架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指南和手册有一定的规范和模式,但具体的内容选择,由教师和学生自主决定、自行设计、协同实施、自我评价和自然迭代升级。这也是最考验一线教师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且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之一。关于课程资源的建设,在重视教师教学指南与学生学习手册相关资源整理的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内容模块及基于跨学科主题的资源包建设。这些资源本身既可以是人人皆能用的通用素材,也可以是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个性化校本素材,通过师生在教与学环境里互动积累、迭代生成。信息科技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学科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和误解仍然不少。以中科院2022年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数据为例,青少年中选择当明星、艺术家、游戏玩家三者的占比超过53%,工程师占比仅为5.9%,位列倒数第三。如何利用信息科技学习平台,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勤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