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探究3篇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探究3篇

时间:2023-01-11 11:45:24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 技术
摘要:中国建筑历史悠久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探究3篇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篇1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力求运用有关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土木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问题,重点阐述施工工艺及工艺原理,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组织及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及编制程序,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课程思政理论的提出,使专业课堂教学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本文就讲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作以探讨。

一、在专业课程目标建设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目标是运用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中的实践问题,使学生掌握各工序工程施工工艺和工艺原理、施工方法,了解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和发展动态;学习和掌握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职业热情,激发学生树立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和信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而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而也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二、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全过程

建筑物是通过施工,把设计变为现实。建筑施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包括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施工工具和机械、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包括材料运输、进度安排、人力调配。

(一)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先进施工工具和机械的使用加之科学的施工方法,是实现高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前提。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操作水平,都会大大提高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和高质量施工的程度。文明施工。所谓文明施工即施工不扰民、作业不污染、现场规范有序。具体来说就是严格控制噪音释放,减少施工机械噪音对施工者的影响,减少机械作业和现场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污染固废物100%回收;防止灰尘、油污、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气废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及时修整和恢复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等。在以上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文明施工概念熟记于心,施工作业与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安全施工。企业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安全施工要警钟长鸣,杜绝一切违章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施工行为,按《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对工人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的规定组织施工,采用有效劳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及工人生命安全。施工管理者要从根本上做到防范到位、监管到位、社会责任心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施工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彰显社会主义国家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高质量施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下,建筑业仍然存在着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个别施工企业为追求利润,赶进度节约成本,违规生产违章操作,如忽视对材料设备的检验,交叉施工不注意接口,甚至偷工减料等,使工程存在巨大隐患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和损失。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从始至今,质量已成为彰显社会责任、影响民生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个企业只有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企业责任感,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工作扎实推进,减少返工,力争工程一次成优,才能真正创造效益,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赢得市场,树立品牌形象。而建设优质工程即造福人类,使产品使用者拥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从施工组织角度,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会使工程达到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措施得当、质量要求上乘、进度安排合理,各方面统筹进行,并实现工程成本节约。工程投资逾千亿的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且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座新地标,是一张“国家新名片”。大桥建设期间,一度聚集了数以万计的施工者,如何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企业的工程师和工人高效组织起来,共同完成这项超级工程,本身就是一项世界级的挑战。科学制定优良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有效调配劳动力,不窝工、不等工、不待机、不待料,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人材机的合理搭配,提高施工效率,为国家多做贡献。

三、通过施工案例教学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实践

教学各个环节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各类实践、实习中,结合课程理论和施工现场工程实际,利用典型施工案例的分析,提炼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一)运用成功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如港珠澳大桥。2018年9月24日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1.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们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人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大桥通车后的辉煌和它带给世界的震撼,但桥梁技术的高端和施工过程的艰难让人们无法想象。例如由于基槽回淤,导致两次沉管失败,使工程严重受阻,无数参与大桥建设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艰辛。沉管的生产、运输、安装等等每个环节都是困难重重。整个海底隧道主体由33节巨型沉管和一个合拢段接头组成,单节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首航母的重量。沉管安装一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另一方面是恶劣天气,大风大浪的的环境下,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但工程团队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自主的沉管隧道安装技术,使得整个隧道工程顺利完成,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负责建桥的总工程师林鸣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敢于担当,不断创新,他们这种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港珠澳大桥由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组成。可以说,每一项建设任务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大桥的建设者们靠自主创新,攻坚克难,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涉及到的专利超过几百项,填补了众多国内行业标准空白,也刷新了多个世界记录。港珠澳大桥总体工程几乎囊括了交通工程的所有领域,堪称世界桥梁建造史上的新典范。为世界桥梁史写下绝美华章、永载史册。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建筑大师不畏艰辛的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通过教学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港珠澳大桥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它的周边有众多的机场,伶仃洋航道每天还有4000多艘船只通过,特别是有很多三十万吨以上的大型的货轮,而且这片海域还是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区。为方便飞机起降和船舶通航以及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使白海豚的生活环境不受破坏,设计放弃在海面架设桥梁,而是在海面下建设超长的海底隧道,将桥梁通过人工岛连接起来。大桥的设计者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生活质量”,制定了一整套保护措施,也最大程度使珠江口两河三滩现有的水文环境不被改变。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也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工程。

(二)运用反面教学案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2007年8月13日16时45分许,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沱江大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严重伤亡。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由于施工、建设单位严重违反桥梁建设的法规标准、现场管理混乱、盲目赶工期,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严重失职,勘察设计单位服务和设计交底不到位等,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最终导致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且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因此,建筑业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关系到产品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教育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心存对生命的敬畏,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在课程考核中体现思政思想

教师可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和特点,在学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考核中,加入适当的思政内容考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谈文明施工;从安全施工角度谈各种《安全施工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体现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从保证施工质量和建设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谈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从工程实例谈劳动者谈匠心精神、敬业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典型案例的施工成就谈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之,土木工程施工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专业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始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来“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冯砚 王琦 刘克强 张彩霞 张瀚天 单位:佳木斯大学 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篇2

“土木工程施工”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研究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管理基本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施工工艺与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两大部分。该课程涉及的施工技术专业知识点多面广,是在工程实践当中应用面较广、实用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注重于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知识的掌握,运用课堂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建立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感性认识,掌握现场工程师的基本业务技能,初步具备组织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在以往组织“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中心,单纯进行知识传授。但是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自身涉及面广,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诸如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及操作过程与方法、各类施工机具的构造和工作状态等很难单纯用语言来讲述,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以及结构吊装工程等。在课堂上讲授其施工方法时,教师以为讲得很清楚了,学生也认为已经掌握了,但等到学生到施工现场时,才感到实际工程与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大不相同,尤其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口舌进行讲解,学生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申报了2009年度土木工程施工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计划,并获得了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校内立项和研究经费支持。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并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改革

1.改革学时分配,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我国目前许多高校的“土木工程施工”课尽管学分数各不相同,但学时的分配却大同小异。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感到,“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单单采用教师“粉笔+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经过几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我们将“土木工程施工”课的周学时进行重新分配,这样每周有2课时是教师课堂讲授,另外2课时可以安排专题讲座,现场参观,观看图片、录像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典型案例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单位时间内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更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经过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2006~2007级两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2.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涉及施工技术专业知识量多面广,例如涉及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过程,施工机具的构造和工作状态,施工技术应用的运行过程等实际操作的内容,靠教师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但繁琐,而且效率很低。如果这部分内容能用图片、录像等煤体资料加以演示,不但省时,而且省力。特别是对一些路途较远但采用新工艺且正在施工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我们选派教师到施工技术先进的工程施工现场跟踪拍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剪辑制作成图片、录像片,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观看,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这些素材系统完整,浓缩简洁,单位时间里信息含量高,又可为下几届学生反复使用。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大三下学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度,把理论教学内容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边上课一边播放我们拍摄的最新的典型样板工程施工录像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学生都赞成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土木工程施工”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学生还提出,应把录像资料进一步系统化,并制作成课件,放到网络上供学生随时观看。目前我们正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3.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1)课堂讲授与教学参观相结合。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的特点是系统性、逻辑性较差,实践性较强,叙述的内容也较多,对课程中有关施工的原理、施工方法、施工中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但对于那些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用语言和文字难以描述清楚,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联系一些适当的建筑工地,组织学生现场教学,如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模板工程以及吊装工程等。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而且还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土木工程施工”课中有关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既可以采取走出去的现场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进行专题讲座的方法,即把建筑工地上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请到课堂上来。因为现场的技术人员不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知识,请他们走进课堂进行讲座,其内容大都是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尤其是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而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有些问题很可能学生毕业之后就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因此学生听起来特别认真。专题讲座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土木系两届学生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有关施工技术的内容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成多媒体课件,将文本、图片、图像、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多种煤体的信息集成在一起,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动画显示效果好的特色,从而实现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还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把多媒体课件内容放到网络课堂上供学生随时观看。

二、“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实践性很强。工艺技术、操作手段应建立在现场感观的基础上才能加深认识与理解。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取得预期效果,工程实践无疑是继课堂教学后的又一重要的教学过程。它能在学生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层次领悟土木工程技术特点、现场管理环境和业务技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生产实习。因此,对生产实习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对学生能力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1.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要想使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其首要条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形成学院→教研室→实习指导教师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筑工程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实践教学的总体管理并提供资源;教研室负责分担实践任务的分配及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负责自身承担的实践任务所涉及的企业及项目联系和任务的落实,并负责学生实习过程检查管理。各项工作应形成制度,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且应纳入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分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属校内资源,应充分发挥其作用。而校外实践基地随各院校间的竞争、占有量有不确定性,所以,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校外基地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如:对那些给学生实践提供支持的企业的管理层、项目管理层,要支付一定的报酬,院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或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实现双赢,以密切产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一般应立足本地,以节省资源。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社会信誉好、管理水平高、技术装备能力强、拥有工程数量多的大中型施工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近几年,我们分别与河南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豫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及河南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鉴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与河南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河南中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保证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具有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基地。

3.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注重工程实践的目的性

实践教学大纲应结合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常规成熟的施工技术、前沿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知识制定,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综合以上内容,归纳后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在学生工程实践开始前,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教学大纲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工程实践。增强目的性,有的放矢,以取得良好实践效果。实践教学大纲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工程项目特点,结合以上内容有所侧重地制定,对实习学生作出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实践结束后,应根据自己的实践收获提交实践(实习)报告。为使工程实践的目的性更强,我们尝试把“土木工程施工”课的课程设计,即“施工组织设计”放在实践过程中,由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实行课程设计和实践学习的捆绑式教学。即在工程实践开始前,向学生提出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详细提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在实践过程中,由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实践。结合实践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方法,吸收现场管理经验来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这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研究及探索。

4.对工程实践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工程实践过程的监督管理,是保证学生实践收获的关键过程,由于实践时间较长,施工现场生活条件差,施工过程单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浮躁情绪,自我约束力减弱,学习兴趣降低,以致影响实践教学效果。所以,实践过程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指导教师应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现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表现、生活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和项目经理及项目工程师沟通融洽,争取他们的配合;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解决实践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励学生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适应艰苦环境的心理素质,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心理准备,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以最终圆满完成实践学习任务。院系指导教师的现场检查应保证每周一次,且在周内不定期抽查,依据实践大纲的要求检查学生阶段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对不遵守纪律、没有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要进行警告和处罚,甚至取消实践成绩。实践过程教学管理的最终结果,应保证学生在土木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圆满地完成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任务。

5.做好学生工程实践效果考核与验收

工程实践结束后,依据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考核、验收。学生应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体会,提交完整的生产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应包括实习工程基本情况,关键的施工技术方法,质量控制措施,项目管理手段,实践感受等内容。对学生实践效果评价考核方式仍采取答辩方式,可以采用小组答辩和公开答辩方式。答辩组成员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实践)单位工程技术专家组成,从土木工程施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实践效果。结合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评出每个学生的实践成绩(分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每一届学生实践结束后,应综合该届学生生产实习效果认真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反馈到下一届学生工程实践教学中,以利于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结语

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与配套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与研究,改善了我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每年都保持较高水平,一次签约率达95%以上,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认可。

作者:祝彦知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篇3

1引言

在此背景下,作为土木工程一线专业课教师,我们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贯穿思政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一般在本科的大三第2学期开设。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总体来讲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材料、工程造价等课程、制图等专业课程;二是实践性强,从工程实体出发,以国家、行业规范为标准,介绍分部、分项的划分,工艺工序如何进行安排、实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原本无序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有机的连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这门课程在本科高年级才开设的原因。

3课程思政培育目标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从建设方提出建设需求开始,要经历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这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要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等。如何能把握这些元素,在课程讲授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根据多年的课程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探讨。

4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4.1以“工程案例”启发爱国热情和国家自信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中国现代建筑对世界的影响更为深远,例如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其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中国建筑经典的案例举不胜举,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导入,通过介绍我国建筑史的发展,加强学生对我国建设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4.2以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提倡的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视频、APP使用越来越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看”,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看过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留在记忆里只剩片段,更谈不上深入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结构吊装中,涉及起重机械开行路线的设计,以往教学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手绘示例教学,比较粗糙。现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三角板、圆规,在A4纸上对开行路线进行绘制。随之问题出现,绘图比例如何选择是1:100还是1:200;开行路线是跨内还是跨外;起重机的起重半径如何确定,是直接查找起重机参数表,还是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起重半径;起重机臂长选择多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需要的相关数据,而后进行绘制。在课堂中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又提出新的疑问,比如开行路线并非固定的线路,起重机械一定时,开行路线只是一个施工的边界条件,只要满足施工的需求,开行路线会存在很多种选择。这样一来,课堂就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变成了学生讨论,把原本粗糙的示例,变成了准确的数据。无形中培养学生们实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3以理论联系工程,知行合一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它的原理大家非常熟悉,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加上材料的憎水性,从而达到防水的功效,其功能性是重点。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在讲授过程中一般从屋面构造出发,继而介绍屋面防水等级,最后介绍刚性防水以及柔性防水的做法,这是常规的顺序讲授方法,着重介绍如何实现“先排后防、排防结合”“节点加强”等原则。类似于这样的章节,一般以叙述为主,习题较少。那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实现,学生理解认知程度如何来检验。变换个思路,授课之前用一个屋面漏水的案例引出,让大家利用现有知识分析漏水的原因,然后逐步找到解决漏水的办法,进而掌握基层混凝土为何要保证其密实性,混凝土施工时考虑季节性的影响,原材料配比的影响,浇筑振捣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性。基层处理完毕后,结合层的涂刷要求,其作用如何。节点部位的加强处理,面层的铺设方案,蓄水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并行,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这样会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4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土木工程施工是多工种配合的一个过程,作为施工组织者,在充分了解拟建建筑物的基础上,要对项目进行分解,同时对工作进行分解,将任务进行分配。材料、人员、机械设备有序进出场,把握施工节奏,保证项目有节奏的进行,这就需要施工的各个部门协作配合。每年国家教育部门会组织很多专业技能大赛,如建筑结构竞赛、施工技术竞赛等,这些竞赛中有团体赛及个人赛。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在进行人员筛选后,按照竞赛的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这样可以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同时大家也是一个团体,在竞赛准备中,大家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为取得好的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程思政实施体会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递专业知识,培养人才,最终达到“树人”的目标,讲授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要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线上和线下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感悟教学内容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从而真正实现价值引领作用。

5.1建设“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大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让学习成为一种方式、一种习惯。要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教师不应对课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疑问,使书本知识活起来,从而创造高效课堂。

5.2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育人

课堂教学对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深度。

5.3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拓宽育人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最大限度地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以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育,通过课堂这个渠道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实施。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沉下心来,潜心于知识的学习,最终将所学的知识德育元素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用来认识和改变世界,提高参加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作者:耿晓华 刘学敏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