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7 17:50:32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1篇

钢构件在施工现场首先要注意就是有足够的支撑面的木枕垫底。而关于钢构件的运输工作也需要重视。关于钢结构的施工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完成构件的吊装前要确保构件表面干燥清洁,同时具体的型号、位置没有错误。

2.土木工程建筑创新施工技术

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当中各种大型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其中深基础施工是保证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支护结构设计、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施工先创量测与监控5个方面。目前,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深基坑支护方法也越来越多,包括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等。所以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当中,科学设计预计处理深基坑支护结构,并且采用安全合理的支护技术措施保证深基坑施工十分重要。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就是在基坑挖土期间能够达到挡土、挡水的作用,保证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不会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产生影响。部分支护结构可以重复利用,而部分支护结构会埋在地下,因此支护结构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又需要经济合理。几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土层锚杆支护、锚喷网支护等。在具体的应用当中,钢板桩由于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应用较广。

2.2新型预应力技术

关于新型预应力技术,需要着重描述的应该是体外预应力[3]。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的施工要求更低。考虑到体外预应力的特殊性,即体外材料不能够与预应力结构发生共振,一定要保持其单独振动。这是因为当体外预应力发生共振时,很容易导致预应力筋的弯折疲劳。在预应力技术当中,设置预应力结构十分重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具体的结构设计当中,要充分了解土木工程的特点以及荷载性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2.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机械钻孔或者是人工挖孔的方式,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振动以及挤压周围土体带来的危害,其经济成本也低于地下连续墙低。一般情况下,当基坑深度达到8-14m时,可以采用排桩。柱列式灌注桩的工作比较可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帽梁整理拉结作用,特别是在基坑边角处,帽梁应高连续交圈。当要求灌注桩需要起到抗水防渗作用时,应该保证桩间与桩背的深层防水搅拌桩或者是旋喷桩的作用。如果施工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为严格时,为了有效降低排桩的变形,应该在软土地区对基坑底部沿灌注桩周边或者是部分区域用水泥搅拌桩等进行加固,有效保证被动区的抗力。随着钻孔灌注桩逐渐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广泛,在加强技术的同时应该对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作出更加细致明确的规范,保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3.1产业化

将土木工程变成产业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5]。借助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其中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与人工强度,实现更加高质量的流水线作用。这种产业化模式需要相应技术的支持,将建筑施工变成一体化作业,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施工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施工。借助产业化,使用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技术,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人工施工危险指数,更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

3.2生态化

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的不断渗透,土木工程施工本身就与环境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解决这种矛盾实现土木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成为了建筑施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充分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最大限度之内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就需要从方方面面做起。首先是从建筑材料,加大研发力度向节约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同时从施工机械设备方面进行优化,提供施工效率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从废物利用的角度考虑尽量少产生工业废料,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同时建筑技术方面肯定也会再次得到一定的创新,更好的作用于具体的土木工程建设当中。

4.结语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一大宗旨就是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节约材料资源、降低使用费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水电等能源。然而,要处理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各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单单只靠国家宏观的调控,所以,就更需要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正确的框架下相互合作相互竞争,通过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向导,开发出各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房眉,以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新能源新材料,并以此来加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一、土木工程中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性分析

1、能源危机的缓解

我国的建筑物的消耗能量在社会能源中占得比重很大,甚至愈演愈烈。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当的重要。据相关资料显示,节能措施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可以降低很大的能耗。新技术在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很好地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因此,就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其次,改造原有的高能耗、旧建筑建筑后,节能效果相当好,从而配合上述措施,达到建筑全面节能的效果。最后,建筑物采用节能技术还可以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绿色建筑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不仅可以更好的应用各种节能技术结合绿色植物来达到节能目的,同时还能很好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总之,节能措施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能源危机的缓解。

2、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建筑条件要求也有所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追求的过程中,高耗能的建筑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还会造成环境的负荷加大。从这一点来看,人们在选择住房时,建筑物节能与否以及建筑物节能具体程度成为人们选择住房的具体因素之一。因此,建筑行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更新建筑理念,改变原有的建筑的设计思维,跟随时代的潮流,将节能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在建筑的设计方案体现,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鼓励各个行业对节能的应用

建筑行业是我国三大能源消耗之一,因此,建筑行业对节能措施采用后,能够做到很好的榜样,从而为我国的各个行业作出一个节能理念践行的表率。为了极大地改观目前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局面,这种节能理念在各行各业应用,社会上快速扩展之后,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产业体系的升级,为我国节约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二、土木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1、加强管理机制,确保建筑节能措施的落实

国家制定了一些列的建筑节能指标,并且也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监控和控制,但是由于建筑节能提出时间较短,国内仍然存在着执行不力,监管不严的问题。国家也未能建立完善的节能技术创新鼓励和扶持政策。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节能进程比较缓慢,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法制体系和鼓励政策决定的。因此,制定推进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政策成了当务之急。当然,还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相应的节能标准,政府对现有的建筑节能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并建立强大的监督约束体系。抓紧建设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支持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利用国外的建筑节能成功经验。对于那些提前实现我国建筑节能标准或是超额完成建筑节能要求的施工单位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政策上的扶持。国家可以设定相应的节能建筑标志制度。

2、合理地选择施工技术、材料、器械等,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极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材料,同时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安装节电节水型器具;禁止或限制使用能源消耗高的工艺、设备、技术和材料。在工程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多选用一些非透明的材料,其中,石材、金属材料和合成板材又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遮阳设备选择上,巧妙利用遮阳板等材料,则可以进一步减少阳光直射,从而发挥了隔热的节能作用。在机械的选择上,则应该根据施工条件和具体的建设方案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机械,既能使得机械的潜力、性能优势得以充分地发挥,又能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对机械的配置上,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量、结构类型等各方面的条件,做到对机械的合理使用。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认真的掌握主导机械设备在已定工程里的配置,并且次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必须围绕这台主要机械。次要设机械备必须拥有与主要机械设备相匹配的工作能力,以方便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和保证次要机械设备工作量的饱满。

3、抓好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建设中的管理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必须要注意保护已建设节能建筑的节能设施和结构。其次,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保温材料、照明设备、门窗和墙体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工程建设施工,以保证工程的节能减排效果。

在土木工程建设企业中也可以采用定人定机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即一台机械设备配备固定的操作人员。这样可以让固定的操作人员对该机械设备的特性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从而使得该机械设备可以发挥自身最大的使用效率。

4、加强我国的室内装饰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委员会和节能环保装饰装修认证指导中心提出:把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的规范贯彻到家庭装饰装修全过程中,从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打好节能减排的基础。所以,除了以上提出的节能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外,还应该加强我国的室内装饰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个装修家庭和装饰装修工程。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工程的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施工、设计。建筑装修工程的节能同样要注意节能设计、施工管理和材料、产品选购等3个环节。这些环节必须全部落实,缺一不可。

5、合理利用建筑垃圾

在进行建筑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有再生利用空间。所以,我们要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对这种行为要进行鼓励,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国外,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有先进国家的经验,从建筑的设计开始就要注重对能源的有效利用方案,对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监管有效,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从根源处做好建筑材料消耗量的降低式作,做到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

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建筑行业得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了建筑节能,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设计方式切实降低了建筑能耗,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才会得到提高,反之,则加大建筑能耗,降低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在建筑时减少消耗,才能保证建筑的高效性,为全国的综合消耗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娟,胡文强.浅谈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J].山西科技,2010,(O2).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3篇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问题;措施

前言: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因此,设计人员要从一个个基本的构件算起,做到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他专业来进行设计。 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科学的建筑基础选型建筑基础的选型

对建筑的安全与实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建筑基础的选型提高重视。在当前的建筑基础选型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择,导致一些建筑没有到达建筑安全系数方面的要求,这样一来,不但缩短了整个建筑的寿命,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中居民的安全。

1.2 过于简略的设计图纸

建筑施工的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这就要求建筑图纸能够非常详细的说明建筑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例如,结构类型。抗震防震。墙体材料等方面。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结构设计不够规范。例如,在梁、柱、墙的配筋图中,使用的是不太标准的图集,对地上、地下的结构标高和结构层高没有进行清晰的标注,导致施工现场一片混乱,从而引起一些建筑施工方面事故的发生。

1.3 盲目的追求低含钢率

当今社会,建筑方的工程数量日渐增多,而少数的建筑方则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盲目的追求建筑材料的低含钢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忽视了设计情况,导致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对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更降低了今后建筑中居民们的安全系数。

1.4 不合理的地下室外墙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便是地下室的外墙设计,与此同时,这个部分也是问题出现最多的部分。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地下室外墙的设计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其中,对于墙的厚度。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防水性能都有比较明确的标准,然而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忽略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的进行垒墙,并没有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低情况。地下总层数以及地上负载等问题

2 、关于解决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设计详细的图纸

建筑结构主要是体现在建筑图纸中,同时也是施工时的重要依据。一旦图纸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所以,设计建筑图纸的建筑结构设计师一定要认真负责的按照规范完成,不能盲目的为了追求速度而将标注省略。与此同时,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对于所出现的复杂之处。细微之处要进行详细的标注,以免在日后的建筑过程中出现一些较为麻烦的情况。图纸设计师在设计图纸的活动结束后,应该进行认真的检查,认真的审核出图纸中是否存在一些错误。如若有,则应该及时的进行改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2 正确的设计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的外墙是整个建筑物的根基,起着支撑建筑物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如若地下室的外墙设计没有进行正确的设计,就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失去稳定性。在设计地下室的外墙时,需要作为首要考虑的部分就是整体建筑物的质量,其次是结合当地的地质以及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例如,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应该大于或者等于2.5 厘米,而且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的强度不应该过于高大,因为如果超出正常高度的混凝土强度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3 提高浇砼楼板的质量

浇砼楼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水灰比来改善。因为商家提供的混凝土要便于运输和有良好的可泵性,所以水灰比较大。而实际中需要的水灰比不能这么大,所以我们可以在使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石灰以提高水灰比。还有与商家定制砼时,我们可以定好所需要的水灰比。当然,我们还可以自己调制所需要的混凝土类型,这样不仅方便而且可以节约部分资金。温度差也有可能引起浇砼楼板的裂缝,所以在温差较大的季节要做好保温措施,浇砼楼板出现裂缝后要即使补救。如果置这些裂缝于不顾,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一旦发现裂缝就必须做好补救工作。树脂灌注法、表面封闭法、钻孔嵌塞法、柔性封闭法等都是可以补救浇砼楼板裂缝的。

2.4 按照抗展要求,进行理性构造

建筑的设计在其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任何一项建筑的设计,必须有全面的概念构造,否则将不能实现更为理性的设计项目。结合近年的抗震书求以及相关规定,在地震发生相对频繁的地区,住房的设计必须以抗震为标准,分几个阶段建立防艇体系。所以设计员必须首先从概念领域出发,否则,容易会导致建筑构造不合理的结果,甚至有可能会增加设计的难度。

2.5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

一般来讲,城市高层建筑主要是以写字楼以及其他办公场所为主,因此,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着重考虑到空调、消防等设备,这些设备不同于其他设备,它们往往是布置于楼层的梁底之下的,如果没有梁底开洞,就没有办法进行设备的安装。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设计单位需要对梁的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计算,避免出现由于梁底承载力不足而出现安全结构问题。对于梁底开洞之后的承载力,设计单位可以通过孔洞周边补强筋以及开孔梁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例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等,对于钢筋混凝土梁腹部开孔的位置、流程、环节以及大小等进行了科学的规范、设计单位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时,还需要参考不同种类腹部开孔方式,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的精确度,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意义重大。

结语: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开端,其需要设计师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以及严谨的设计工作态度。对于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师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此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 ,02.

[2]甘春,葛江蓉.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01.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4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必修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促进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促使我国建筑市场朝着国际化靠拢。面对新世纪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急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一线人才。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企业单位无法直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因此,在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就需要一个独立的培养阶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充满实践操作技术要求。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之中,其教学内容、知识系统复杂、而且实用性较强,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教学内容,因此,调整人才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各种问题还较为明显,主要的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相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而言,教学内容滞后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知识的覆盖面,都有了一定的增加删减,与以往古板的教学内容方式相比而言,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同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教学内容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现象,但是就目前的内容而言,滞后性还较为严重。

1.2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环境呆板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对学生的“学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学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另外该课程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涉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及施工关键点等具体问题讲清楚,同学们也难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问题。

2教学改革和完善措施

2.1 完善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相应的管理方法日趋成熟。课程内容应跟上施工技术发展水平,选择重点应放在那些先进和适用的应用技术(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上,并且要兼顾传统的成熟施工技术。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各专业就业形势的具体情况,对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课堂讲授应重视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对不同的专业方向精选不同的教材内容。

2.2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现行教学中重视分析推理缺乏综合应用;采用课堂灌输,缺乏启发式教育;讲得多,缺乏讨论、实践。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变静态封闭的教学过程为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填鸭式”传授为现代的“研究性”学习。改革后应多采用下述教学方法:(1)本质内容教学法:土木施工技术部分主要围绕工艺流程、关键工序、质保措施、安全技术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土木施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施工方法。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弄清这个问题,教学思路就十分清晰,教学内容就很明确,这也是教师驾驭这门学科能力的反映。(2)学科联系教学法:《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例如:大跨度薄腹式屋架梁的钢筋下料时,从《工程力学》角度考虑,接头位置应避开剪力和弯矩较大的截面;从《结构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发生吊装时的平面外弯曲破坏;从《材料学》角度考虑,砼所用的石子粒径要特别注意满足薄腹最小厚度要求。如此授课,学生便能温故而知新,真正将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使得日后的施工实践有理有据。

2.3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是紧密围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开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是理论过渡到实际的桥梁。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建设实习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等原因,许多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实习,而实习经费又捉襟见肘,加之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所以实习基地较为紧张。对此,应在充分利用学院的基建工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校外可靠的实习基地。每年应联系五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工地,学生定期轮换以确保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施工企业的不同管理方法都有所了解。

其次,改进并完善课程设计。具体做法是:(1)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2)改革课程设计的选题,使选题既能体现施工技术的发展又切合教学要求,且大大加强由学生独立思考、自选方案的设计内容,给学生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好的选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2.4教学与实践并重,提高教师素质

讲授《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除了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对于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除提高学历层次与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外,还应加强工程实践锻炼。授课前,施工教师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1—2个学期,还应利用带学生实习的机会,去工地了解新的施工工艺。另外,要求施工老师每隔2—3年外出学习、深造3—6个月,充实、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一支“双师(教师、工程师)型”的师资队伍。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5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目前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还没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下面我就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1)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行进度控制首先要编制施工计划。施工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标准是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计划施工,这样才能使计划不流于形式,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

(2)质量控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否,同时也直接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企业来说,为了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应该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业主(或监理)的监督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很高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常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在施工的和已经完工的工程以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的监督。

② 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管理人员 要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应随时指出并纠正。

对施工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可通过编制质量控制书的方式,详细说明问题,指明对策。

(3)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能够体现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依据。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产生合理的经济效益,我们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就要坚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原则。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的“三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也是难度很高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高效领导、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体系是有效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2.工程土木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并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旋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同时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建设承包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6篇

      

        土木工程

        (1)某体育场悬挑屋盖表面脉动风压空间相关特性 陈朝晖 张海永 陈丰

        (9)压力型锚杆锚固段长度确定方法研究 廖军 涂兵雄

        (15)非饱和粘土路基平衡湿度空间分布特征及预估 邱欣 杨青 游庆龙

        (21)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抗侧性能及简化计算 林坤 刘红军 totoev yuri

        (28)带沉渣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数学描述 梅国雄 陈健 宰金珉

        (33)h型抗滑桩抗滑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刘新荣 欧明喜 郑颖人 张永兴 周杨

        (38)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与参数分析 葛文杰 张继文 曹大富 戴航

        (46)带缝钢板剪力墙弹塑性简化分析模型 陆金钰 范圣刚 闫鲁南 王恒华

        (52)梁端翼缘扩翼型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王燕 刘芸 毛辉

        (61)大变形条件下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张磊 龚晓南 俞建霖

        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

        (66)玻璃幕墙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雷克 吴杰 张其林 庞绍华

        (73)住宅建筑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数学模型 郭震 袁迎曙

        (79)湖水源热泵系统排热工况下散点排水对湖体温度场的影响 陈金华 袁娟娟

        (86)西藏地区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优化研究 王磊 冯雅 曹友传 余南阳

        (92)冬季工况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的自调节能力分析 王勇 杜红梅 罗敏

        (100)屋顶绿化传热临界温度 唐鸣放 杨真静 郑澍奎

        (105)粤东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现场研究 金玲 孟庆林 赵立华 张宇峰 陈霖

        市政与环境工程

        (113)不同温度及厌氧/好氧运行条件对聚磷菌衰减特性的影响 苗志加 薛桂松 翁冬晨 曹贵华 彭永臻

        (118)阶段时间对cmicao工艺低温运行特性的影响 朱光灿 雷晓芬 许卓 吕锡武

        建筑材料

        (124)高钙粉煤灰地聚合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郭晓潞 施惠生

        (129)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王冲 林鸿斌 杨长辉 叶建雄 白光

        (135)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耿健 孙家瑛 莫立伟 张国良

        (141)硅藻土制备介孔sio2气凝胶 王宝民 宋凯 韩瑜 张婷婷 王立久

        (147)快速失水条件下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体水化规律 马保国 苏雷 蹇守卫 赵志广 刘敏

        (153)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分子结构对c3s水化行为的影响 刘加平 俞寅辉 冉千平 乔敏 高楠箫

        无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7篇

关键词:经编织物;建筑用;土木工程;多轴向经编织物;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TS186.1 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Status-quo of Warp-knitted Textiles in Building & Civil Engineering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status-quo of warp-knitted textiles in building & civil engineering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warp-knitted fabric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nent, warp-knitted geotextiles, warpknitted roof underlayment, warp-knitted heat and sound insulation material, etc.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use warp-knitted textiles.

Key words: warp-knitted fabric; building & civ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multi-axial warp-knitted fabric; composites

在建筑中使用纺织材料虽然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在近十几年它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经编织物及其增强复合材料逐渐成为了建筑用纺织品的主力军。经编织物应用于建筑中的优点主要包括:

(1)经编织物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单机台日产量可达1.5 t以上,可以极大地缩短工程建造周期,显著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2)能极大地减轻建筑结构的质量,织物或织物增强结构件的重量只有砖瓦、水泥或钢材等常规构件的1/30,可大幅节省支撑结构及加强材料的数量与重量;

(3)能建造大跨度建筑,如用于大型公共场所、体育馆、展览厅等设施中;

(4)抗外力损伤能力强,能较好地承受地震等严重破坏力,一旦受损,其修补也比较容易;

(5)可以设计各种形状和外观,提供更大的建筑设计空间,并且可灵活安装拆卸。

目前,经编织物如经编轴向织物(图 1)和经编双针床间隔织物(图 2)等及其增强柔性和刚性复合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墙体加固、土工格栅、建筑顶棚和建筑隔热保温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的应用对建筑用经编材料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1 经编织物在建筑构件中的应用1.1 经编织物增强混凝土构件

经编织物增强的混凝土构件,其增强体以0°/90°双轴向经编织物和经编间隔织物为主。增强混凝土构件常用的纤维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和高强涤纶等。选用最多的为耐碱玻璃纤维,其强度较高同时成本较低,纱线细度通常在1 200 ~ 5 000 tex之间。

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工业大学提出了一个新设想,旨在使混凝土立柱在修复后承载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其方法是在混凝土立柱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包覆一层多轴向经编增强结构来增固混凝土,这样可以恢复其稳定性,还能够抗扭转应力和弯曲应力(图 3、图 4)。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利用玻璃纤维双轴向经编织物对在大地震中严重损毁的伊朗巴姆城堡进行了墙体加固和重建,并使城堡具有抗震性。该建筑内部的土石结构经多次破坏后结构松散、复杂,施工人员通过在墙体内部加入由2 400 tex耐碱玻纤加工而成的针迹长度为21.8 mm的双轴向经编织物增强体,然后用新的灰浆将织物完全包覆,从而使这些砖石有高度的内在结合度。同时,双轴向经编织物作为横向加强材料可以很好地适应拱形门的角度,有力地提高了拱形区域的砖石结合度,使之能够承受地震力的破坏。

经编间隔织物在增强水泥构件中应用也具有特殊的优势,其形状设计空间较大,从而能与最终产品的外形相配。亚琛(Aachen)纺织技术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外墙增强的三维经编间隔织物。该织物以细度为2 400 tex的耐碱玻纤作为增强材料、细度为110 dtex的丙纶作为编织纱、直径为0.28 mm的低收缩涤纶单丝作为间隔丝来织造纤维增强体。该织物具有一定的厚度,间隔丝使织物上下表面连结成一个整体,并且在上下表面的面内衬入玻纤纱,在面内经纬交错,形成大的网格。这样的产品兼具了间隔织物与轴向织物的特性(图 5、图 6),并且与水泥复合后,在网格处可以通过钻孔或凿孔来制成异型混凝土构件,既有突出的增强耐用性,又有优良的实用性。

另外,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利用马利莫多轴向缝编机生产的织物,对含有改性聚合物纺织增强材料的增强建筑结构进行了实验,设计了第一座纺织增强桥梁,该桥的跨度为8.6 m,宽度为 3 m,含有2.5 m3的混凝土和300 m2的纺织品(图 7、图 8)。

1.2 经编管道修补材料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用于市政设施,如管道、灯杆等的维修、保养费用越来越高,因此选取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延长公共设施使用寿命的修补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世界范围内,将织物,尤其是高强度织物作为水泥、砖及钢铁等结构的修复材料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其中经编修补材料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强度好等特点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

Fyfe公司利用其生产的TYFO? FIBRWRAP?合成材料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北岸环保区中贯穿沃基根城和戈尔尼(Gurnee)镇的5.6英里长的有压排水干管进行了修复。由于这条管道深处居民区,因此要求工程人员在修复时避免大面积开挖。为此,该公司选择玻璃纤维内衬对管道进行修复。先对管道表面进行喷砂和清洗,然后涂上一层环氧树脂,再将经过浸润预处理的玻纤轴向经编织物一片片地以端头对接方式快速铺设在管节表面上,最后再涂覆一层环氧树脂。整个覆层厚度小于0.5英寸,且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提升了管道的流动特性。

国内在运用双轴向或多轴向经编织物围成管状对管道结构进行修补、增强方面也有很多研究与尝试。例如江苏某企业将玻纤多轴向经编织物作为增强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复合材料,用于水管修补。这种材料弹性好,可承载一定的水压,同时通过玻纤多轴向经编织物增强,可大幅提升水管强度和耐用性能,这种可高效产业化的织物还能大幅度降低城市管道的维护成本。国内某研究所将轴向织物制成管状,将其平顺拉入管道内,然后将灌有树脂的防渗膜利用气压或水压使之紧贴在织物上,此时树脂渗透织物粘结在待修管壁上。这样从管道内壁向管道外壁的层合结构为:防渗膜、织物以及将防渗膜和织物粘结在一起的树脂。对织物表面进行涂膜预处理,然后在管道施工现场浸渍树脂即可完成管道修补。

1.3 经编建筑用顶棚材料

经编顶棚材料通常是以经编轴向织物作为基布、经涂层的膜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在制成建筑物顶棚时,可以采取净跨度结构或牵拉结构等方式,结构稳固、可以承载较大的负荷,形态设计灵活轻巧,便于拆装、搬迁,也利于修补,同时还可大大延长建筑物构件的使用寿命。

(1)原料

经编建筑用顶棚膜材料所用的原料主要为高强低收缩的涤纶或玻璃纤维。多用长丝,而不用短纤维,以保证强度和伸长特性,以避免短纤维间产生滑移造成纱线断裂。

(2)基布

经编建筑用顶棚膜材料所用基布为双轴向经编织物,这种织物可满足较高的织物牢度,稳定性好,其铺层角度可根据建筑物设计的实际需要而定,实用性更强。必要时可以通过两层或三层织物进行复合。

(3)涂层

常用的膜结构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的聚酯膜材、聚四氟乙烯膜材、四氯乙烯膜材等。其中聚四氟乙烯涂层膜材各项性能优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使用的就是这种膜材。其表面易于维护,可以在牵拉设计和净跨度设计的建筑设施上表现出经久可靠的耐用性能。

经编建筑用顶棚材料在世界很多大型建筑上均有广泛使用。如美国佛罗里达Jacksonville国际机场客运通道使用涂层经编材料作为顶盖;德国斯图加特体育馆用聚酯涂层经编布代替旧顶棚,其膜结构具有3.5万m2的面积,一共有10万个单元器材,该设施是欧洲同类建筑中最大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会议中心大量采用类似膜结构作为建筑顶棚,既减轻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又具有较好的装饰性。1.4 经编建筑用防护网

在生产网眼织物方面,经编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拉舍尔经编机可以生产品种繁多的网类织物,其主要优点是能够适应各种最终用途。防护网孔眼的大小和纤维网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织物组织结构来设计,并且织物的稳定性和纵横向弹性都可以通过工艺调整进行控制。拉舍尔经编防护网表面光滑,无网结,不会伤害落下的物体。其网眼形状可以是方形、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形。这些

网眼织物可用于建筑施工处的无结集防护网、侧向保护网、保护墙网以及脚手架保护网等。

建筑用防护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防止人或物体下落,以及接住下落的人或物体,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束网和集网。经编防护网一般采用单针床拉舍尔经编机或者在HDR8型经编机上生产,后者可织造圆柱形网结的防护网,可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用于高层建筑上的建筑安全防护。它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物体坠落造成的伤害,防止电焊火花所引起的火灾,降低噪音灰尘污染,达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效果。另外还可通过后处理制成阻燃防护网。

1.5 经编隔热、吸声材料

建筑物和建筑物组件必须满足一系列功能需求,其中包括隔热保温和吸声隔音。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生产的三维经编间隔织物可以兼具隔热和吸声性能,是纺织建筑材料中的首选。该类织物在设计和编织时易于变换门幅、疏密、间隔高度等,并且可以通过与树脂浸渍结合、涂层、层合等工艺拓宽其应用,提升其性能。

经编间隔织物的成型原理是通过连接纱将两片织物结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它由上下两个单独层和中间连接层组成,其结构近似于三明治,并且表层和中间层相互垂直,中间层为具有不同刚性的分隔纱线。

(1)隔热保温

类似的应用也出现在四川成雅高速公路的双流段。高强涤纶经编土工格栅在加固该路段的冲击沙土层、防止滑坡和土层沉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德国克姆尼茨城的萨克森(Saxon)纺织研究所联合有关机构开发出一种将粗针距针织土工布格栅用于陡峭斜坡防护的产品。它将粗绳索嵌入织物结构中,形成一种弯曲的格栅组织。

2 建筑用经编材料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用经编材料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领域,发展空间很大,因而在相关产业领域应有一整套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的产业链条。但是目前国内大多企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不足、研发投入不足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使该产业链条出现脱节,对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1 研发力度有待提升

行业内普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装备技术水平滞后和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经编行业中,中小型企业较多,这些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资金力量薄弱,致使设备和技术改造升级缓慢,严重阻碍新产品的开发。但是大部分产业用经编材料生产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才招募和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平均比重由2007年的7.06%分别上升至2009年的8.33%和2011年的10.42%。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也由2007年的2.79%分别上升到2009年的3.38%和2011年的4.21%。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仍显不足,以美国杜邦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拿出销售总额的10%进行技术研发,并且重点留用公司内部的重要技术人员,提高其福利待遇,同时与员工签署技术保密合约,以防技术外泄。

另外,一些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应寻求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相关机构的人才、仪器设备及基础研究优势,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形成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新技术研发、促进工艺创新、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并且服务市场的良性合作平台。

2.2 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建筑用纺织材料体积大、用量大,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大、排放大。有统计显示,我们周围的建筑大约占总能源消耗的30%,占原材料消耗总量的50%,占垃圾废物排放量的50%以上。因此建筑用材料的可回收和可再生显得尤为重要。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处理一直是纺织行业内的一项重要课题,纺织品包括经编制品大量用于建筑材料时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可循环再生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并且在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处理方式和工艺上多做文章。

另外在研发建筑用经编材料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再生纺织材料作为原料,经过阻燃处理后用于建筑物保温层,或者利用再生长丝作为经编原料制备成隔音层等,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3 结语

我国将经编织物用于建筑领域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编织物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但目前我国的经编建筑材料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化管理,同时研发、生产、应用、回收再利用的产业体系也亟待系统化构建。中小型经编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升级上有更多的投入,同时还要有更强的跨领域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帮助我国建筑用经编材料产业向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S 阿达纳. 威灵顿产业用纺织品手册[M]. 徐朴,译.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 丛洪莲,葛明桥,蒋高明. 经编增强结构复合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J]. 纺织导报,2005(4):32-36.

[3] 叶青,缪旭红,蒋高明. 经编轴向织物在增强混凝土上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11(4):27-31.

[4] Roye A Gries. Dream house-from vision to reality[J]. KettenwirkPraxis,2004(3):88-89.

[5] Roye A Gries. Design by application:customized,warp-knitted spacer fabrics for use in reinforcing concrete[J]. Kettenwirk-Praxis,2004(4):20-21

[6] 张淑洁,王瑞,高艳章,等. 用于管道翻衬修复技术中的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研究[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7(3):17-20.

[7] 晏雄. 产业用纺织品[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8] 王新厚. 我国经编土工格栅的开发与应用[J]. 产业用纺织品,

2000(2): 5-7.

[9] 崔世忠,王善元. 经编土工布的应用及其特点[J]. 产业用纺织品,1995(5): 30-34.

[10]蒋高明. 经编针织物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11]丛洪莲,李秀丽. 经编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与开发[J]. 纺织导报,2011(7):29-33.

[12]邱红娟,徐燕娜. 经编防护网的产品开发及性能探讨[J]. 针织工业,2005(9):1-3.

[13]江南韵. 针织间隔织物的性能与应用浅析[J]. 中国纤检,2010

(4):80-82.

土木与建筑工程第8篇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80-02

1991年,我国即开始了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不同,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具体实践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就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而言,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相比存在较大差别,过去对学术型及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不能够完全照搬过来。目前,针对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许多高校仅仅是在既有学术型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学位课程设置的改动,忽视了实践环节,致使专业学位特色不鲜明。现有的培养方案及培养环节并不能适应实践需求,以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现行的培养方案并没有突出两种学位的差异性,针对性不强。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其培养方案应着重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行业需求及土木工程学科特点,明确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与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创新基金、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强调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等举措,以完善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流程,进而提高研究生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制定明确合理的培养计划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制订本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时,应面向工程实践,突出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某一具体建设工程为例,包含了建设工程的前期决策、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项目的建造、工程投入使用与后期维护等重要环节。针对上述不同环节,需要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如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决策阶段,需要有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在进入工程具体建设期,则需要具有土木工程施工背景的技术人才;在工程投入使用及后期维护阶段,则需要工程检测评估、工程结构维修加固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造、使用三个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定位及目标。

二、建设面向工程实践的学位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考虑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科研究背景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确保本专业学位课设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创新实践基地,针对不同企业实际工程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因材施教和差异化特点,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实践,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

基于学科特点,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或工程检测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研究生创新基地。依托设计院,研究生可参与设计方案制定,熟悉大型分析软件的使用,学习复杂结构的计算分析,了解设计规范的应用与工程表达;依托施工企业,研究生可参与施工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依托工程检测企业,研究生可参与工程检测方案制定,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与评估,对工程病害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上述专业实践,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设计师、土木工程建筑师、土木工程检测师。

四、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健全与完善导师遴选与考评制度,实行导师退出机制。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目标,解放思想,淡化“唯科研成果论”的做法。一方面,基于校内导师现有科研项目、经费等情况,合理选聘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加强对导师的遴选与考核,并实施导师退出机制,确保专业学位校内导师的质量。另一方面,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以充实导师队伍,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努力推进“双导师制”,实现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五、建设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根据本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抓起,制定合理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切实实施实践基地建设和研究生工作实践,严格论文选题与实践相结合,严把中期考核环节,细化考核指标,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考评。在培养评价体系中,引入校外企业评价机制,结合校内、校外评价结果,完善培养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对本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进行跟踪与回访,建立就业发展数据库,为调整和完善培养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土木工程学科特点,结合企业需求与本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定位与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完善专业学位培养环节,优化培养模式,进而提高培养质量。重点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不断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70-172.

[2]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