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语文诗歌教学研究3篇

语文诗歌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2-12-27 09:57:21 关键词: 语文 诗歌 教学
摘要:在学生模仿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生活体验自主诵读诗歌,这也有助于诗歌鉴赏教学。

语文诗歌教学研究3篇

语文诗歌教学篇1

诗歌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神韵清丽、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诗歌的学习关乎着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民族文化的未来。诗歌教学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职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并不高,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就业,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二是诗歌自身特点,它不像小说有故事情节,也不像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更不像戏剧那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加大了学生理解诗歌的困难。三是教师教学诗歌的方法欠妥当。很多教师因诗歌阅读知识和经验的缺失等原因使得诗歌课堂教学流程单一,缺少诗意,久而久之学生心生厌倦。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比其他文学更严谨、更纯粹。诗歌这一体裁的特殊性对语文老师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所谓意象,指寄寓着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特定物象。“意”,指人的思想、意志、情绪;“象”,指客观的、具体的物象。[1]意”是主观的,“象”是客观的,两者相统一,便构成了“意象”。意象是诗歌构思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美国诗人庞德说过,意象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而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2]唯有把握意象,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了解诗歌的主题。例如余光中《乡愁》,诗人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写思乡愁绪。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人借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眼前。这些都提示我们诗歌中大量存在的意象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1积累意象的固定意蕴,理解诗意?

在古代诗歌,诗人常常借助一些有特色的事物表达情思,这些事物在长期的使用中,有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学生如能熟知这些意象,理解诗歌就容易多了。如月亮,是一种意蕴丰富又让人充满想象的事物,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借月抒情。有寓意离别愁绪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有表达思乡情怀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有抒发至深友情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歌颂美好爱情的,“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的《西江月》)。又如“高楼”,诗人常借此登高怀远,思念远方之人。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另外,古代诗歌里还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雁”,常借此抒离思。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宋范仲淹《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雁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明月、清风、高楼、归雁、杨柳、杜鹃、猿等种种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展现不同的意蕴,高职学生经过多年学习诗歌的沉淀,已然熟知这些意象及它们约定俗成的内涵。在教学中从“意象”入手,那对诗的理解就像有了敲门砖,为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风采打下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达多种含义和情感。教学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中“月”这一熟悉的意象出现了15次,作者信手拈来,出神入化。初读时反复出现的“月”字不仅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离愁别绪、思乡情怀、已在他们脑海里悄然生根。我们以“月”的意象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在理清诗歌创作思路时,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线索初步理解诗歌。在感受诗歌绘画美时,以“月”为背景,无论是从大海母腹中喷薄而出的初月还是孤悬于高空中主宰万物的悬月,抑或是消隐在茫茫海雾中的斜月和江边树林上摇曳的余晖的落月,通过与春江、芳甸、花林、飞霜、天空、沙滩、高楼、镜台、鸿雁等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绝美的春江夜色图。在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时,更离不开“月”这一意象。在“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读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读到了诗人望月兴叹;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中读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月”牵动了诗人内心最深幽的一隅。诗人的情感和整首诗歌的美感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衍生开来,余光中先生在《论意象》中提到,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从积累古诗词固定意蕴的角度解读诗歌不仅看到了诗歌艺术的美感,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注重意象的选取

组合,体会诗境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3]诗歌中情趣饱和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思。因而诗人创作诗歌时,肯定在选取意象上花费了一番心思。例如被誉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他的《错误》一诗中选取的诗歌意象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东风”、“柳絮”、“青石的街道”、“春帷”、“窗扉”。作者用这些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把情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出来。陈植锷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4]优秀的诗歌,诗人往往会将选取新颖而意蕴丰富的意象,并将它们独特完美地组合。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就很特别,且其组合方式很特别。整篇二十八个字,由十一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排列在一起,前三句均用三个并置叠加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读着读着渐渐感受到了天涯浪子的悲凉心境。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从寻找诗中意象入手。学生相继找出三个意象群:第一组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并置意象;第二组是“痛苦的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两个隐喻意象;第三组意象群是“从神话的珠网里挣脱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起跑线”、“绯红的正在喷薄的里面”。学生会发现从第一组意象群中各意象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词中读到了祖国受苦受难的艰难岁月;从第二组意象群中读到了中国(人)在迷惘中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追求过程;从第三组意象群中读到了祖国的希望。这篇诗歌的三组意象群以递进的方式,展示了诗人情绪从低落到高涨,从悲苦到充满希望的过程,也展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过程。单一的意象,虽有一定含义,且与诗人的情感也密切相关,但如果孤立存在,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断金碎玉。而意象群的有效组合,会让诗歌产生新的意义,更有利于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怀。

3品味寄托情思的意象,抒发诗情

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5]教材中的诗歌的意象选择和呈现方式也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提供了依据。一些对语言文字敏感的学生更是诗性大发,往往借助饱含自己感情,富有主观色彩的物象进行诗歌创作。教学余光中的《乡愁》,重点抓住诗歌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及一些不寻常的词句,“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来理解诗歌内容。在语言实践上让学生借助触动他自己心灵的,能引起思乡情绪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如: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乡愁是一轮皎皎的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离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学生受到课文语言的启发,并在我适时巧妙的点拨下创作了佳句,不仅品到了读诗歌的乐趣,更体会了作诗的乐趣。又如在讲到朦胧诗时,以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为例。该诗是诗人江河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倾诉自己质朴愿望,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的诗歌。课后让学生以“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表达自己心中的期盼。一生写到“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有春天/谁还需要雨露,谁还会/在烈日祈盼/渴求神的恩赐/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幅画/每一笔都是一滴雨/像微风在脸颊徘徊/谁不愿意/有一个美丽的河塘/美丽得令人陶醉/荷花和游鱼在雨丝中舞动/谁不喜欢大海/像雨滴溅落大地/淅淅沥沥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缕缕炊烟朦朦胧胧”。小诗虽不成熟,但作者创作时不仅注意到意象的运用(雨露、画、河塘、荷花、游鱼、炊烟),也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淅淅沥沥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缕缕炊烟朦朦胧胧),真值得赞赏。[6]模仿课文,寻找寄托自己情思的意象,激起了学生创作的动力,此时的表达已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是不吐不快的生命欲求。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是诗歌的灵魂,是理解作者思想和诗歌背后文化意蕴的关键。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诗歌的意象教学,充分发挥意象教学的作用,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贾俐研 单位: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语文诗歌教学篇2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开放的大潮下,口头用语的多样化使之与书面用语,特别是文言文的用语习惯区别日益扩大。语文教学偏重于书面用语,相对于有网络用语、广告词等俚语支撑的口头用语,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已成为高职语文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在高职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不仅仅需要完成语文本身的教学工作,更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现行高职语文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课文用语与学生平时接触的交流语言相比,尽管趣味性不高,但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快乐中追寻语言的魅力,那么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尝试根据教学内容的区别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尝试一:回归传统,吟唱诗词

汉语的诗词歌赋最初来源于乡间野曲,但经历数千年文人墨客的锤炼后,流传至今的经典往往既优雅而又寓意深刻。歌以咏志,作者的情操、胸怀印刻在诗词歌赋之中,吟唱出来往往可以引起共鸣。因此诗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其流传性较之文言类散文要崇高和广阔得多。在笔者看来,诗词是联系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纽带。对于诗词歌赋的教学,应从诗词的特点出发,进行新的尝试。“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同源,“歌就是诗,诗就是歌”。[1]古诗词的教学,要讲,要诵,也可以唱。在教学中,教师以“唱诗”作为突破口,改变古诗词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吟唱中准确记忆古诗词,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意境。根据陈少松教授《古诗词文吟诵》[2]理论,在诗词教学中可通过普通话朗读或者配乐朗读来体会诗歌音乐性的美感,课堂教学中加入吟诵不仅能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切实继承了传统。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把文学作品分为“谐音、节奏和格律”的层面以及“意象、隐喻、象征和神话”的层面[3],也说明文学作品教学尤其是诗词应重视吟诵。笔者在诗词教学中充分运用了上述理论,对教学思路进行了重新设计,着重进行四个层面的教学。第一是音乐性的美感,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但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散文也是这样);第二是文字技巧,如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一些用字和用词特点和表现力;第三是意象层面,关键在于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所包含的因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某种审美惯性;第四是由意象所构成的整体意境层面。当然这四个层面不必一一仔细铺开,但这样的思路划分有助于学生清楚地理解诗歌从最基本的语言层面到高级的美学层面构成,有助于清楚地构思教学思路与流程。以笔者的教学实际为例,在教诗词时,教师首先要简要地介绍一下“吟诵”的概念,然后示范吟诵,借助吟诵之声把学生带回到古人读诗的古典意境中。接下来,教师把吟诵嵌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一来,原有的教学思路继续保持,吟诵作为一个点缀的亮点而不是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中吟,在吟中学,通过吟诵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受诗歌音乐性的美感,更深切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并在不知不觉间完成背诵全诗的任务,通过吟诵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与赏析兴趣。吟诵之后还可让学生用普通话诵读,对比前后效果,并简单介绍一点格律诗的平仄常识(这是采用何种吟诵方式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吟诵时歌声嘹亮,赏析时鸦雀无声,师生互动时一片沸腾。同学们不但很快地准确记住诗词,还能清楚地领悟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体会“大江东去”的豪迈,“梧桐更兼细雨”的伤感……师生一同落泪,一同欢笑,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融。此外,还可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唱诗”的资源,如邓丽君的《雨霖铃》,王祖贤的《声声慢》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吟唱过古诗词的学生基本都能背诵、默写,在作文中也能信手拈来古诗名句,更可喜的是,课余时间热爱古诗词的人多了起来,不少学生课后在图书馆借阅这方面的书籍,还主动与教师进行深入讨论。

2尝试二:结合专业,学诗作画

同样是诗歌教学,除了采用吟诵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还可将语文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例如,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及动漫专业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让学生在预习时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诗歌内容和意境作画,可以画整首词,也可以画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两句话,作品完成后进行班级评比展示。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了高质量完成作品,他们主动预习《雨霖铃》,还查找了一些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上课时,全班传阅画作,总结大家作品创意中普遍出现的一些元素,自然过渡到对诗词中一些意象的探讨。笔者惊喜地发现,有些学生不但完成了绘画,还在画作上题诗。虽然这些诗作还很稚嫩,甚至有的地方不通顺,但是这种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方式已使其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已不再视诗歌为晦涩无趣的文字,而是开始主动体验诗歌,诠释诗歌,甚至自发地创作诗歌。

3分析

在高职阶段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简单地将文化课定义为单学科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学生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教学活动中可能涉及的各种情况。教学的组织形式应当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变化。[4]在上述两种教学尝试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学习的任务,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质量,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指导、提示和评价;而学生们学习行为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行为,他们通过资料的收集、小组讨论、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各种信息工具的使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等。[5]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技艺,无一不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和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职语文教学是一个无止境的长期探索过程,在此笔者谨以个人的尝试为这一探索提供些许参考。

作者:丁蕾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语文诗歌教学篇3

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办学理念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已迅猛发展起来,高职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质量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文化环境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而诗歌鉴赏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它应当成为高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应当给它予足够的重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诗歌鉴赏教学是大学语文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大学语文》教材虽然多至千种,而所选诗歌作品的篇数一般约占教材内容的1/5,分量颇重。从大学语文课教学的目标来说,诗歌鉴赏教学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也是作品阅读与艺术欣赏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讨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拓展诗歌鉴赏教学的空间,使它成为师生展示诗歌鉴赏教学理念与成果的共有平台。

1.1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当代诗歌,都十分注重形象。基于此,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现动态的画面,将精炼的诗歌语言与具体直观的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形、声、光、色等形式,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学生抓住“诗眼”或关键词,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诗歌所包蕴的思想感情和所表达的艺术韵味。

1.2通过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多媒体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创设出与诗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这是身处南方的学生所无法领会的。教师运用PPT课件,则可以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景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情调,等等。声像画面的展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由此取得了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或课后作业,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上网查询所学诗歌的相关信息,自制PPT课件,在实践课上,由他们演示给老师与同学们。在学生自制的PPT课件中,既要含有文字信息,也要含有图像信息。学生在上网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会有全面了解,而且还能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搜集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理解,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的成果。这种交互式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传递、变动、再现作用,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而且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动听的声音,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快、较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歌,有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可大大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2多诵读,多感受,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魅力

诗歌鉴赏教学离不开诵读。好的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还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把握诗的主旨、风格和意境,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因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1搜集典范朗诵资料,引导学生模仿朗读

名家朗诵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朗诵的舒婷的《致橡树》,乔榛朗诵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任志宏朗诵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瞿弦和朗诵的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雅坤朗诵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瑞英、濮存昕、陈道明等朗诵的《温暖2008》等,都是朗诵的代表作。名家们或浑厚或甜美或低沉或明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节奏,生动地展示了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在画面、音乐的辅助下,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诗人用字用词用句的匠心所在,有机交融,共同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视听氛围。因此,诗歌鉴赏的诵读环节应当充分发挥名家的朗诵的示范作用。为此,教师授课前,需要做一定的案头准备工作,在网上多方搜集名家朗诵资料,以名家诵读为标杆,安排学生模仿朗读。这不失为提高诵读教学效果的一条方便快捷的途径。

2.2以模仿朗读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在学生模仿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生活体验自主诵读诗歌,这也有助于诗歌鉴赏教学。因为这不仅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也是表现诗歌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以后,可以让学生或充满激情高声朗读,或细细品味低声吟咏;或运用配乐、配画朗诵等多种形式,读出对诗歌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如:讲授苏轼的《前赤壁赋》一诗时,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意以后,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倾听着幽婉的古琴曲,展开想象的翅膀:清风徐徐,水波不兴;月光如乳,翠竹摇曳;小船飘荡,洞箫悠扬;扣舷而歌,洗盏更酌[1]68。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开头突兀沉雄,表现的是诗人看见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表现的是诗人跌宕起伏的思绪情怀。诵读节奏应随之变化,以体验美的享受。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让学生着重体会开头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精妙之处: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有机融合起来,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准确而又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从词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篇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诗人凄凉悲苦的心境,情景交融,回味悠长。而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深远。整首诗含诗人深切的人生体验。由此把握朗诵的基调,在想象中完成对诗歌的再度创造[1]58。

2.3扩展诵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在学生自主诵读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追求更高的境界。例如,让学生进入诗中情境,有节奏、有感情、有表现力地朗读;用多种声调朗读同一首诗歌,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以委婉含蓄,只要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语言的感染力,与诗意、诗情、诗境吻合即可。为配合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通过扩展阅读,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句式特点、词语运用,并指导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风格,进而体味不同风格流派诗人的作品的不同语言美和艺术风格。如同写离别,李白写的诗句浪漫而热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2]164;王维写的诗句豪迈而激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2]120;柳永写的词缠绵悲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雨霖铃》[3]26)。当学生从教师布置的大量课外读物中,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玩味欣赏、揣摩体验,对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有了感受,对诗歌的意象美、情致美有了整体把握后,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美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咀嚼、玩味、体会、感悟,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体会诗的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在感受中去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以达到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

3演练结合,完成对诗歌文本的再创造

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当代诗歌,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古往今来的优秀诗歌,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例,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选材能力、炼字能力、结构能力等都能有所借鉴、有所提高。

3.1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改写、仿写、自我创作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些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的现代文。如,对一些古诗进行改写:有的古诗写景抒情,可以改写成语言优美的短文;有的古诗叙事性强,可以改写成故事;有的古诗描写场景,可以改编成剧本,等等。如,李白的《行路难》,可以让学生改写成散文;《诗经.采薇》可改成一定的场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让学生改成短剧;杜甫的《蜀相》、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的《关山月》等,可以让学生改写成优美的短文。通过改写,让学生去着力表现诗中那些或喜或悲的场面。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更有助于他们对诗歌的鉴赏。对一些古诗,还可以进行仿写。古诗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模仿。仿写,不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古体诗的要求写诗,只需他们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尽量注意押韵,使重新写作的诗读起来顺口就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诗歌提出了要求:“诵读古现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当学生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必然会产生学写的念头,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进行诗歌创作。

3.2适当安排表演实践

诗歌鉴赏是一种对诗歌文本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它不但与鉴赏者的主体精神状态有关,还与鉴赏者的知识结构、鉴赏技能密切相关。面对大学语文中诗歌鉴赏课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诗歌教学除了写作训练之外,还可以进行表演实践,这是对所学诗歌的一个再创作过程。不少诗歌具有叙事性或故事性。对这类诗歌,就不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如《陌上桑》一诗,叙述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赠汪伦》一诗,描写了诗人李白为好朋友汪伦送别时的场面,对这些诗歌,可以用实训课的形式安排学生按照诗歌所提供的气氛、场景、情绪进行合作表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受到教育和启迪。

4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是充满诗意的教学,因而诗歌鉴赏教学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基本的鉴赏技巧,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是评价大学语文教师诗歌鉴赏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之一[4]。在高职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对象,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积极建构、转化有利的审美对象,让学生从情绪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更好地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周彬琳,杨丽娟.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章忆.宋词三百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26-27.

[4]张建.大学语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

作者:崔淑琴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