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生态方面论文

生态方面论文

时间:2022-05-22 10:36:49 关键词: 生态方面 生态论文 生态
摘要: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水资源。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水利,它是国家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具体工作中将落实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投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快速、全面、协调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步伐,共同打造人水和谐的环境。

生态方面论文

生态方面论文:关于西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基本看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式,单纯的讲在法治社会形成,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和加深的情况下,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发展自身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实践的模式。严格来讲,生态文明建设,不单纯的是指林业、草原实体建设,它的发展是一系列的上层、下层体系建设与完善,而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贯彻到农业、工业、旅游、城市规划等等方方面面。

现代社会发展,不仅在世界,在中国也面临着各方面环境问题,人类建设的这个生态体系,从原始过渡到现代,从欧洲国家把人类推进工业化高度发达的阶段,是以跳跃式来发展壮大的,一个文明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个文明的推惨和毁灭,所以说发展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政治术语,而是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国民意识。中国首先是一个人口大国,地理位置决定其处在很不平衡的环境状况。比方说,高温对环境的影响,南北差距大,东西以水分影响的环境因素比较突出。所以说发展生态文明要依据本身的实际,实事求是的补充和完善自身建设体系,不能以规划“大理石”城镇化模式发展,要求自然和谐。再比方说:鸡蛋能在高温情况下,打碎在路面能烤熟,或者生鱼煮熟、或者五花肉烤熟等等,折射出在城市规划享受的时候,能不能反思这样的城镇生活模式,会导致以后气温会不会更恶化!实体发展,应当是促进上层建筑发展的一个强大推力,我们的生态在人类迁居时遭到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多方面,立体化的。整体性来说,植物之间也有互相侵犯的时候,何况还有人类的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要借鉴前线城市发展过程之中的模式,补充生态经济实体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都知道1960-1962年那几年的自然灾害,虽然有人为因素,但是不难想象,如果一个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国度,如果遭到环境因素再次影响,那么造成饥荒的悲剧是何等的惨烈,城市郊区的棚户区,导致结构布局不合理,发生的问题也比比皆是。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导致农业田地荒芜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归根到底,是经济机构不合理,社会建设层次缺乏合理布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够高,所以,我们现在要加快利用大学生基层村官这一有利时机,放开手脚,推动庄园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不能机械化的否定土地流转的基本准则,加快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结构完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西北的发展。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我国林业自“十五”以来,坚持以林为根、以人为本,高举生态大旗,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和森林文化建设,林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六大工程稳步推进,森林资源实现双增长,集体林权改革已见成效,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趋明显。

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强大推动作用,因为林业是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林业,农业就会失去风调雨顺的生态环境,水利就会失去保持水土的绿色屏障,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平衡的有力支撑。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不错提议,但是一个林业系统,从专业系统来说有阳性植物和耐阴植物,有高等植物和低矮的层次性分别,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所以保护原始森林对现代文明是很艰巨的任务。而且,就整个发展来说,建立一个恢复“承德避暑山庄”似地园林,可能性很艰巨,因为当时可以狩猎,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态文明不单单是指植物,而是有生命的。

生态方面论文:有关现代化生态水利设计方面几点思考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水利的建设,它是推动现代化农业进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水和谐的重要保障。下文浅析了生态水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生态水利建设;人水和谐;措施

1 前言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就新建工程而言,是指一面进行传统的水利建设(如防洪、治河工程),另一面进行河流生态的修复。就已建工程而言,就是对部分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清洁生产(生态产业)、传统治污技术以及资源管理和环境立法共同作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现代化生态水利工程在衡量生态系统健康需求与社会经济需求这二者关系时,笔者认为应该强调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也要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健康。

2 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在相关的建设管理方面力度不够。如财务管理、项目法人的职责、竣工管理、质量监督等有待完善。(2)国家对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大。水利工程的基础不强,再加上后期投入不足,损坏严重,大部分工程老化失修,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基本的配套程度。(3)项目建设的多道程序衔接不好,致使总体的工程建设拖后。工程编制、招标、审批、投标工作脱节。延长了时间,再加上北方水利工程施工受农业条件和季节制约,进一步拖延了投产时间。(4)水利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大,可是年度国家投资金额少,建设期长,对工程效益的发挥相当不利。

3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恢复和保持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根据研究相关生物群落的大量资料显示,非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生物群落多样性与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藕合和依存关系。如果某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较高,就意味着创造了许多不同的小生境,即它可以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存.与之相反,假如非生物环境变得单一,必然会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的密度、性质和比例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某一程度的退化。(2)经济性和工程安全性原则。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也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一定要符合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规定,从而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耐久性和稳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淤积及河流侵蚀、河流泥沙输移、冲刷等河流特征,随时的研究河势变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河流修复工程的稳定性。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研究,得出应遵循投人最小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的原则。(3)反馈调整式的设计原则。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动态的,在空间与时间上通常具有不确定性。不仅受自然系统的演替,而且人类系统的干扰及变化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由于不确定性使得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出现一种设计方法--反馈调整式。它是根据“设计—执行(包括管理)—评估一一监测一一调整”流程再加上反复循环的方式运行的。在此流程中,基础是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包括水文观测和生物监测,监测系统需要在项目初期就要建立完善,从而进行长期观测.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河流健康体系,以此来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发展趋势及状况。(4)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自设计原则。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是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物种的自然选择是自组织的机理,一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可以经受自然选择,寻找到合适的环境条件与相应的能源。这时,生境就能支持一个拥有数量庞大而且能进行繁衍的种群。依靠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功能,就可以由自然界挑选合适的物种,从而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设计。以往成功的生态工程得出结果,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二分之一。在运用自设计理论时,要特别注意充分运用乡土物种。在引进外来物种的方面,要特别慎重,避免生物人侵。

4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1)认清工程将会影响的重要敏感生态目标。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一定要可以准确认清受工程间接或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且要在工程规划时做出充分考虑.目前大多数水利工程的设计没有或很少考虑流域生态敏感点。(2)应以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当做工程设计的基础.进行水文过程的计算与分析。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相当广,通常同时涉及林业、湿地、农业、草原、江河湖泊和畜牧业等生态用水和工业、消防、城镇、居民等生活经济用水,因此只要认清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才能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3)环境工程设计要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有机结合。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完全吸收工程的理论与和环境科学技术,从而实现水质与水量同步的科学配置。目前特别是要与水污染防治工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通常较大,并且拥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与设计存在相当大的阻力与挑战。为了降低早田排水挟带污染物或泥沙进人下游天然湿地或湖泊,可以在进人湿地或湖泊的过渡带设计氧化塘或生态处理沟渠。而水田里的排水沟渠能在植物生长季节完成蓄水,再运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降解。如果是以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要进行以水质净化与水量高效利用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5建设生态水利的措施

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保护,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它更是水利部门今后和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水的问题就是生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一定要加强优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来对待。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认真注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顺应自然规律,坚决走人水和谐的路线。既要防治水对人类的侵害也要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做好水资源的开发、治理和利用的同时,加强和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配置。使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得到提高,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履行保护和爱惜水资源的义务,把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化为营造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2)依法落实,全面规划。当前,大部分水资源已经实现统一管理。协调好生活、生态和生产用水,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水源调配体系得到完善,构建合理的水网。要依靠法制保瘴,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规划落实的长期性和严肃性。

6 结语

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水资源。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水利,它是国家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在具体工作中将落实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投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快速、全面、协调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步伐,共同打造人水和谐的环境。

生态方面论文:浅谈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一、前言

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它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随太仓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必然要对作为改善城市环境重要手段的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谋求城市绿色植被生态效益及其改善环境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美化城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园林植物丰富多姿、体态优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辉夕阴每日在变,春夏秋冬四季在变,年年在变,整个个体或集体轮廓、疏密、质地,都是大自然的指挥之下赋予宏观世界无穷无尽的变化。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建立生态与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是提高绿地质量的关键所在。

绿化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是评价城市生态系统优劣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促进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二、 园林绿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新建设区应不低于30%的绿化率,旧城改造绿化率应不低于25%,由于上述绿化率是按平面计算的,所以是草坪和树木不分。草坪绿化重在视觉效果,其调节气温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作用有限。树木的绿化效果则是“立体”的,不仅能防暑降温,还能净化空气、调节生态。园林绿化在此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城市园林绿地能不断调节大气层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吐出大量氧气。而现代城市的发展,机械化使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多,城市空气中的浑浊气体日益复杂,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草坪绿化的建设而忽视了片林的作用,应采用以行道树为框架,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型多元化结构模式,这样才能达到景观与生态的最佳结合。

(二)园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交通拥挤、城市建筑不断扩大、绿地大多被侵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多种树、多种草,发展园林绿地,有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吸尘吸毒、降低噪音、美化市容、丰富景观,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不良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健康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保持水土。城市要发展,但又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现在的很多城市,高楼大厦耸立而出,但是很多绿地却被人们忽视,导致城区高温,“热岛效应”严重,城市温度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城市开展园林绿化,即使大部分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而从下水道排走,减少城市的降水蒸发量,还能有效发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热岛效应”的出现,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三、 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

由于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有巨大作用,它将会日益得到人们的亲睐,人们也会更完善园林绿化,让园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①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②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③、舒适宜人的环境塑造。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乃至城市布局,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四、 结语

绿色象征生命,人类的存在离不开绿菌,所以人类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绿色。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作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美化市容市貌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充分利用园林绿化植物,以及科学、合理的艺术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层次多元、结构复杂、生态多样、功能最优的绿地生态系统。它产生的生态效益改善人体生理健康,景观效益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游憩效益则改善着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应普及绿化科学思想,树立生态园林意识,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向往,改变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过于追求气派和攀比求洋的做法,积极营造健康、自然、优美和舒适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生态方面论文:生态建筑在资源节约方面的若干分析

摘要:通过生态建筑在给排水,保温隔热, 建筑材料等方面体现出来的节能优势进行分析,说明生态建筑在建筑模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生态建筑 资源节约

生态建筑是将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建筑理论中,从事建筑设计,追求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环境,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组织、自调系统,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以及各种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同时,融入到整个生态循环中,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通过运用当地材料和传统的建筑技术并结合气候因素等来实现。

建筑是个消耗资源的大户。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建筑中度过,致使建筑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资源消耗系统,其中给排水,保温隔热,通风,建筑材料,照明,景观等要素又是一个个耗能的小系统。生态建筑则是在各个要素上加以考虑,将生态性融入到各个细节中,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1.给排水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分布不均以及不合理利用,很多城市和地区缺水甚至极度干旱,而且这一情况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在我国新疆,甘肃,陕西的部分极度缺水地区,一些民用建筑附加特殊的节水处理系统。因年降水量低,在建筑附近的地下挖一个较大的储水地窖,一般分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两个部分。下雨的时候全家出动把能装水的器皿和能吸水的棉布摊到室外,将收集到的雨水灌入地下水窖,同时屋顶设置成平顶,并且做有组织排水,落水管直接通向地下水窖。下雪的时候用干净的铲将积雪收集,堆入水窖,这样储存的雪水,到夏天的时候还是清冽甘甜,同时水窖还可以成为夏天食物保鲜的天然冷藏库。

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高端的节水投资建设,达到一劳永逸的节水效果。如美国第一座生态建筑The Solaire,共27层,总建筑面积380000平方尺,293个单元,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要设置系统的节水系统难度非常大,工程复杂,耗资1.2亿美元,包含污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设备,废水净化装置等。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消防用水和冲洗卫生间,收集的雨水可以灌溉屋顶花园,冲洗卫生间和消防用水,通过净化处理以后可用于饮用水。与不设置节水系统相比,根据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可节水43%以上,是世界上大规模节水系统的先进范例。

曾经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广告词,“请珍惜用水,否则你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而生态建筑节水,雨水收集,水循环,安装各种节水设施,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很大的长远的潜在价值。

2.保温隔热

冬天,在我国陕北的干冷地区,地表的昼夜温差很大。而传统的窑居可以形成稳定的室内环境。土的比热容为600~900千焦每千克每摄氏度,窑居厚重的覆土则成为了天然的温差异缓冲带,这种缓冲作用非常强劲,冬天凌晨2点的室内外温差可达到25摄氏度。这种厚重的覆土和土墙可以与一台中型的空调相媲美。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但是南方一些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也可以高达3800千焦每平方米每小时,海南、广东、福建等一些省份地区的建筑屋顶温度可达到60摄氏度。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有两种节能方案:一,在区屋顶安装太阳能设备,利用太阳能烧水和照明都是非常高效的。按照一般太阳能电池板的的太阳能转化效率24%来计算,一个1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小时吸收的热量约有950千焦,标准煤的燃烧值为3000千焦每千克,相当于燃烧0.33千克标准煤释放的热量。而一平米的硅晶板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为2200人民币,只相当于不到4吨标准煤,其使用寿命高达30年,出去维护费用还是比较节能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如果能用太阳能电池板替代屋面,省去屋面板的材料的同时缓解了部分楼层的能源压力,更具性价比。二,做生态屋顶,种植花木,这种屋顶的表面温度可以控制在31摄氏度以内,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空调压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相应在变化,而在保暖降温上消耗的能源也在增加,生态建筑在这个方面则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3.建筑材料

建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想模仿生态系统,生态设计要求设计师容易重新使用、回收以及最终能与生态系统再次整合的材料和组件。

中国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场馆运用的建筑新材料很好的体现了生态二字。与一般的合成树脂不可腐化的性质不同,韩国企业联合馆外立面用合成树脂是可腐化的。在世博会后,韩国企业联合馆将被拆除,而这些合成树脂外立面则将被制作成环保袋,赠予上海市民;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网状、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表层织入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建筑布料可被再利用,例如改制为小块遮阳罩,或者加工制成提包;上海企业联合馆将废旧光盘回收清洗,再造出新的聚碳酸酯塑料颗粒制成塑料管,并将“魔方”的技术设备管线容纳其中,共同构成建筑虚幻隐约的外立面。当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塑料管也很容易进入到再生循环体系之中,节省社会整体能耗;中国馆大片红木色的地板,是一种叫塑木的环保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和天然纤维,是采用特殊工艺如挤出、注塑、模压等将塑料和天然木质纤维加工成型的产品。

4.通风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中,仍旧以室内空气温度作为设计控制指标,如办公室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摄氏度,但是影响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的因素除了室内气温外,气流速度,空气湿度的作用也不可小视。30度比28度热,但是室温为30度,气流速度为3米每秒组合起来就感觉要比28度舒适。所以适当加强室内通风比纯粹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更好,可以根据当地地势和常年风的形成规律,通过朝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窗户对开,充分形成穿堂风;调整建筑之间适当的间距以及采取一些特殊的通风手段。

结语:20世纪80年代初《华沙宣言》声明: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其任务就是要考察建筑作为环境科学和艺术的特征与规律,并在设计施工中加以体现。在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作为人类与环境相协调的最重要一项活动―建筑,在节约资源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目前在资源节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方面论文:绿色廊道在城市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

摘要:景观生态学认为,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等元素组成了景观,城市中几乎所有的景观都是由廊道所连接,同时又是由廊道所分割。文章以滨州市四环五海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其客观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廊道在城市景观生态方面的作用,类型、实施对策。

关键词:绿色廊道; 城市景观生态; 绿地

1、绿色廊道概念和特性

1.1绿色廊道的概念

廊道顾名思义,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有边界区分的狭长地带。廊道在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宗跃光将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两大类,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为主。自然廊道的效应表现为限制城市无节制发展,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减少中新城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使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在生态保护方面,由于廊道是联结斑块之间的纽带,所以绿色廊道有利于物种的运动迁移和斑块中本来孤立的物种混杂和延续。

1.2 绿色廊道的特点

1.2.1具备较强的自然特征。最直观的即具备大量的植被以及水系(包括人造自然景观的)。

1.2.2线形空间形态。这是绿色通道自身的基本空间特征。线形空间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感观上,它给人以运动感,构成了人类的一种重要体验。在生态过程上,它对物种、营养、能量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绿色廊道的重要空间特征,而且也是它与其他景观概念的区别。

1.2.3它集中了多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自然资源。绿色廊道是现在城市中自然环境最好的保护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4连通的网络。首先是绿色廊道网络本身的互相连通,这个网络必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其次,它必须与周围的景观斑块连接;它和周边土地的利用方式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1.2.5绿色廊道一种很重要也很普遍的景观组成。

2、滨州市四环五海城市设计中绿色廊道的基本概况

滨州市地势低洼平坦,境内无大的地形起伏。南面是黄河,城区内地表水众多。结合滨州市的自身特点,城市景观的营造也应该避短就长,主要以河流水系和绿色植被带等绿色廊道体系为主,突出“水”和“绿”对城市生态景观的作用,通过对原有河道水系的改造以及绿色植被带的营造。争取将滨州市建设成一个碧水绿荫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型城市。

四环五海城市设计是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同济大学司马铨教授、高崎教授等多位专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国际先进的绿色通道理论,提出了“四环五海”城市设计蓝图。

城市规划中四环总长52.51公里,宽度500米。主要的绿化为:遮蔽型生态绿化━━━以乔木密林为主体的绿化;开敞型滨水绿地━━━以树林草地为前景的滨水绿地;水岛绿化━━━以观赏树种为主调得岛堤绿地。城市四环网络包括: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绿化,环城景观。与交通干道交点点缀三十六座世界名桥,同时,四环又将“五海”以及“七十二湖”连接起来。

3、绿色廊道在四环五海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3.1 城市绿色廊道的作用

绿色廊道对城市像城市的绿色链条为城市提供了连续的,开放的城市空间。而传统的分区规划在开放空间规划之前制定,确定了发展格局,而这种格局常常带来栖息地破碎化加重。

绿色廊道不但对这种丧失和破碎化有着缓解和补偿作用,而且有助于寻找失去的场所感和地方感。“四环”作为滨州市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空间提供了一系列连续叠加的通道网络。

首先,“四环”建立了步行和自行车绿色通道,是为步行者而规划,沿途设置不同项目,包括火车站、购物中心、学校、公园、河谷等。

其次,“四环”建立了公路交通绿色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不必要的机动车流,以及路经当地的车流引向城外。

最后,“四环”建立了生态绿色通道。规划者希望这些绿色通道成为野生动物迁栖的通道。生态廊道具有的优势:第一,它们是栖息地的一种;第二,它们能在整个城市尺度上延伸;第三,它们包含精神文明价值(因为我们常常会感到我们的文明销毁了自然环境)。

滨州市“四环五海”城市规划体现“绿、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创造“秀山绿脉环绕”的城市特点。主要做“水”的文章。可以说绿色河流廊道正是本规划的精髓所在。城市河流廊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实现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途径;植被覆盖良好的河岸对提高整个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保存良好的植被和新种植的植被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河流廊道可以为野生动植物繁衍传播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城市中自然栖息地的保护对城市是有经济效益的,河边植被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净化水质、消除噪音和污染控制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社会经济价值。城市河流绿色廊道为居民提供更多地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另外,河流植被由于其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化,还是维持和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曲直自然的河岸线构成了城市优美的轮廓线,是塑造城市景观和特色的重要手段。

3.2 城市绿色廊道形成网络后的特点与形态

绿色廊道网络是指绿色廊道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形态的研究是城市规划和园林绿地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区域规划中,把绿色廊道网络作为与城市实体空间同等重要的成员来进行构造,会很大程度上避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四环五海城市设计首先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层面上,对城市的绿色廊道网络做出了脉络清晰的规划实践和研究。

3.2.1 四环五海城市设计绿色廊道环绕中心城区的形态与方式

绿色廊道呈环状围绕核心城市,这样中心城区的发展受到四环的限制,保持中心城市的形态和规模,周边的卫星城市与核心城市保持一定距离。在四环以外形成功能相对独立、完善的卫星城镇。按照滨州市的远景规划研究滨州市会形成滨城、小营以及惠阳无产业带。形成完整的城镇体系。

3.2.2 四环内水系交错呈带状相接的形态。

四环五海内,绿色廊道呈带状分布,像纵向的新立河、西沙河、张肖堂干渠、小开河二分干等,从而绿色廊道系统在城市轴线的侧面与城市相接,使城市群体保持侧向的开敞,使绿地系统保持较大的效能并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同时,在各条绿色廊道之间又有许多短的廊道连接。为城市保留较多的城市居民休憩和活动的场所。

利用这些绿色短轴和带形绿色长廊还有环形外廊的连接,同时又连接了城市大型公园(森林公园、市级公园、郊区植物园等),各种普通公园(动物园、纪念性公园、游乐场等),街头游园与专向绿地,各种性质的广场,专用的步行街区,大型文化性建筑的附属室外休息场地,步行林荫路等。形成了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开放性,即不能将其周围用墙或者其他方式封闭围合起来;(2)可达性,即对于人们来说是可以方便进入和到达的;(3)大众性,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公众,而非少数人享受;(4)功能性,开放空间并不仅仅是观赏之用,而且要能让人们休憩和日常使用,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和珍贵。

4、“四环五海”城市设计中城市绿色廊道设计的几点启示

4.1 重视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价值

城市绿色廊道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高生态价值的绿色廊道为城市生态景观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改进了原来只是关注开放空间的休闲娱乐价值的规划思想。冲积地带、湿地、陡坡、水源、农田都可以结合进城市规划内。

4.2 重视城市绿色廊道的文化历史性

城市文脉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自然因素和历史文化要素的结合,城市绿色廊道应该成为构筑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前哨兵,展示城市文脉的风景线。滨州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孙武的故乡,如何把这些城市文脉展现在世人面前,是城市绿色廊道的重要工作,通过绿色廊道把城市景观和地域特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四环五海”的一个重要作用,建成后通过城市河流廊道就可以游览滨州名胜和有地方特色的场所.充分而又立体的体现城市文化氛围。

4.3 城市绿色廊道必须保持整体系统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关于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没有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没有考虑城市甚至是区域尺度,因此很难维护城市绿色廊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四环五海”规划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绿色廊道规划设计,它的完整实施是对城市绿色廊道规划的一个有利实践。

生态方面论文:“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

【摘要】: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生态服务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系统。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关注的生态安全问题,展开论述。通过“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阐述,引入如何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论题,深入探索“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建立途径和构成框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EI规划做法,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安全

引言:

2011年7月,美国《赫芬顿邮报》评出了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地区,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媒将中国评为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图为在山西临汾市污染严重地区,农民在棉花地里干了两小时的活之后全身都是煤灰。看到这则微博,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大家是否同样对我国、对山西、对临汾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担忧呢?

一、当代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关于区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及城市扩张。在中国快速和大面积的城市化进程中,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使大地生命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摧残。具体表现为大地景观破碎化、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的大量丧失。

挑战之二,关于自然服务与城市生态安全。大自然给了我们足够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来让众多的人口体面的生活。地球是一个生命系统,是一个活的“女神”。她为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提供生态服务和自然服务。

挑战之三,关于城市结构和功能。我们不但毁坏大地上的自然系统,同时我们也没有能够设计一个高校和谐的人工的城市系统。

当今中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从根本上忘却了建设城市的居住和生活目的。相反,我们却把实现这种生活的工具,即生产和交通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机器和汽车成为城市的主人,而不是生活其中的城市居民。

挑战之四,关于城市特色。如何在全球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城市个性?关于城市风貌特色的消失问题,学者们已有众多的讨论。仇保兴将问题的原因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旧城改造方式不对,力度过大;二是领导的急速求变心理;三是对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缺乏重视;四是领导干部个人成见和乱指挥,崇洋防洋;五是设计人员“克隆”成风,粗制滥造。至于如何要应对这一挑战,仇保兴提出了六点对策,包括:采取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方式;重新认识城市的风貌特色;对历史建筑。建立一票否决的制度;划定历史街区的紫线,强制管理;恢复控规的建筑风貌控制;对历史文化名城建立警告和淘汰制。这些都非常全面地阐述了城市特色问题和对策。所以,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如何使这些对策能通过规划途径,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关于如何认识城市的风貌特色,如何评价那些没有被立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如何来认识乡土文化景观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紫线的划定;对各种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如何来制定管理导则。

二、关于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在这里,我们强调生态基础设施是一种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必须先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而进行编制。

生态基础设施作为自然系统的基础结构,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基于最初的概念认为:无论针对自然的生物栖息地系统,还是人类的城市栖息地系统,生态基础系统是指对系统运行及栖息地的持久生存具有基础性支持功能的资源或服务。相对于作为自然系统基础结构的生态基础设施概念,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的另一层意思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认识到各种人工基础设施对自然系统的改变和破坏,如交通设施被认为是导致景观破碎化、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人们开始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也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即强调生态化)。目前,北美及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在开展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计划。如纽约生态基础设施研究,涉及气候、能量、水文、健康以及政策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加拿大卡尔加里1996年在Elbow Valley建立用于水体净化和污水处理的试验性人工湿地,并在其Nature as In-frastructure的报告中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在生态及教育方面的巨大意义。

廊道是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景观生态学里的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和带状景观元素。它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而绿道、遗产廊道等概念的出现为廊道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景观生态学中关于廊道的原理包括廊道的连续性、数目、构成、宽度与景观过程的关系等。这些都对廊道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绿道思想倍受瞩目,已经形成一场运动。绿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了水系廊道等线性景观元素在生物保护、减灾、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其基本思想,如增加破碎化景观的连接度、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栖息地、建立接近传统与自然的连续的游憩网络、鼓励非机动车(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保护自然及文化遗产等,都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因此,绿道日益被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随着世界遗产保护运动的深入,文化线路和乡土景观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相似的概念如遗产廊道在美国被作为具有环境保护、游憩体验及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的重要景观元素提出来。它强调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河流峡谷、运河、道路及铁路线等,并进一步发展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伴随着蓬勃发展的旅游活动、老建筑的再利用、娱乐活动及环境改善。由于对自然灾害的防御一直是中国绿道设计和建设的最主要的出发点,中国的绿道功能目前更局限在生态功能。其他方面的功能利用在未来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绿道和遗产廊道对于中国大量的线性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建立生态与文化遗产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被人认为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关键战略之一。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

景观安全格局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它是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关键性元素、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或其他水平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景观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可辨别策略。这些景观安全格局构成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或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基础设施正在逐步走向系统化,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设想是:我们如果把生态系统服务思想与生态“基础性”价值和生态结构认识相结合来理解,那么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将会更趋清晰,也将有利与促成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所以,对应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居民提供社会经济系统的服务,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居民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如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及其所提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一样,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因此,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既定边界。生态基础设施更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刚性限制。

生态方面论文:生态位概念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企业生态位的特性,企业生态位宽度识别以及不同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关系。阐明企业生态位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出实行生态位经营的决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 生态位经营 企业生态位宽度

企业生态位的现实意义

生态位,特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在时间上、空间等上占有的地位。生物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许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物种,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灭绝,反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物种“共存共荣”、绵延至今,其原因就是“生态位”规律在发挥着作用。正如生物体一样,企业也深深统一于它所处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企业与环境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企业要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冷静而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生态位经营。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并没有考虑和尊重这个直接关系到企业命运与前途的客观生态经济规律,他们热衷于搞“一窝蜂”,哪种经营领域能赚大钱,就一拥而上,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一哄而起,一哄而落、特产不特的现象一再发生。由于企业生态位选择不当而导致过度竞争,频频出现的价格战就是如此,其结果是:市场秩序混乱,劣质企业混水摸鱼,优质企业反而因资源浪费、利润滑坡而影响其健康发展。

企业生态位概念

效仿生态学中生态位的定义,企业生态位是在一定生态环境里的某个企业在其特定时期上,所具有的功能和地位。一个企业的生态位既反映该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特定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反映该企业在该环境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企业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上的位置。研究企业生态位就是要研究某企业在一定层次、一定范围(即一定尺度)生存发展时,需要何种条件以及能够发挥何种作用(即对该层次、该范围内的“企业生态环境”产生何种影响)。企业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企业生态位则是主动选择和竞争行为所决定的,且经常发生变动。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

企业生态位宽度识别

企业生态位所涵括的全部内容称为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承担的系统功能。企业的生态系统功能是为最终用户提供价值。任何企业都难以独自完成某个系统的全部功能,往往仅承担该系统的一个或几个子功能。同时,系统的子功能也有重要与次要之分。

2、企业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以及企业在价值网中的位置。通常企业的地理位置与企业的可利用资源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大部分企业的市场一般是以企业所在地为中心的一个区域,雇员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地区。企业在价值网中的位置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处于哪些价值链的交点上,二是企业在一条价值链的哪个部分。一般说来,企业能力范围内所参与的价值链越多,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小。在一条价值链中,每一部分的利益都不相同。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价值链的两端获取利益最大,而处于中间区域的往往只能获得较少的价值。

3、企业的控制资源。由四个元素构成:(1)消费资源,指企业已经掌握的用户群体,包括市场份额和品牌忠诚度;(2)供应资源,指企业的供应商群体,包括供应商的数量、供应产品的质量以及与供应商的关系;(3)智力资源,指企业可以获取知识的来源,包括知识来源的范围和知识来源的质量;(4)资本资源,指企业的资本来源。包括出资者的范围和出资者的稳定性。

企业生态位在经营管理上的应用

高斯(Gause,1934)原理说明,生态位差异大的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就小,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生态位越近似的企业,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选择压也越强。这样的观点实际上解释了迈克尔・波特为什么将差异化战略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司战略而加以强调,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一定要营造一种差异化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建立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与竞争者分占不同的生态位,保持个性,从而才能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借鉴生态位的理论和实践,企业应重新在功能、产品和时空上给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并尽快从恶性竞争中解脱出来,因而企业要有“生态位经营”和“共存共荣”的理念。当前,绝大部分商品都供过于求,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任何企业都难以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因而任何企业都不应试图在整个市场上争取优势地位,到处与人竞争,而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对企业最有吸引力的,可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市场部分作为目标,实施目标市场的营销战略,从而在目标市场上确定自己适当的竞争地位。

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因此,要对自己的经营目标、经营品种、经营规模等进行认真的调整,必要时还要勇于“忍痛割爱”,“以退为进”。只有这样,才能避开恶性竞争,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垄断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占据垄断地位,原因之一就是能提供竞争对手不能提供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强有力的位置,也就是实行生态位经营。

1、空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的差别是企业最常采用的竞争对策。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有的可以在市中心站稳脚跟,有的可以深入居民小区,有的可以到郊区开辟阵地,有的还可以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老、少、边地区进军。例如,肉鸡营销以出口为主,而生猪以内销为主。

2、时间生态位。动物对觅食时间的选择很值得借鉴,有在白天行动的“昼行性动物”;有在夜间行动的“夜行性动物”;有在拂晓和黄昏行动的“拂泛性动物”,其选择不同时间生态位的最大意义在于减少觅食上的激烈竞争,减少与天敌相遇的机会。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和快餐厅就是利用时间生态位的区别与大型商场和饭店进行竞争的,而农业企业所经营的反季节蔬菜更是利用了自然界的时间生态位差别。

3、营养生态位。动物生存需要找准自己的营养生态位(功能生态位),也就是说,选择适宜的取食对象,而企业则必须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定位。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采用“目标客户生态位经营”策略,选择生产某档次的产品,或者细分品牌,实行不同大类的专业分工,使产品分别针对于高、中、低收入客户,或者仅针对某一层次的客户,扬长避短,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

4、规模生态位。根据当地购买力的不同,采取大、中、小规模相结合的合理布局,选择适合自身的“生态位”,避开恶性竞争。

5、业态生态位。更新经营业态以避免恶性竞争是现代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发达国家的经营已具有多种业态,除了我们熟悉的批发市场外,还有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商店、百货商店、品牌专卖、品牌折扣等。每个行业都应该有众多的业态,才能维持整个行业圈的共存共荣。

实行生态位经营的决策建议

1、生产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生态位经营必须立足于市场,并依据市场细分而采取经营决策,如果脱离市场的需求而片面追求与众不同,就会被市场所摈弃,产品价值得不到补偿,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因此,不管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方式,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是真理。

2、不断创新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的产品要取得市场优势是很困难的,企业的创新诸如企业设计、技术、功能、结构、外观、造型等方面的改进、提高、完善,或者企业经营策略、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大规模改变或提高,都会造成新产品个性突出,造成一种“生态位差异化”的优势,从而创造新的市场生态位。而且企业要不断创新,将这种“生态位差异化”固定,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3、避免发展非优势项目。企业应牢牢把握核心竞争力,避免发展力所不及的项目。盲目实行多元化经营,妄图在非优势项目上再创辉煌,往往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4、生态位合作形成共生。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关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系统中一个价值链。合价值链所要求的生产要素互不相同,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每一个价值链上生态位相同,只能是此企业在这一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彼企业业在另一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共同优胜,避免被共同劣汰,企业就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展开合作,企业间形成共生。

生态方面论文: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在修复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保障市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环境

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城市公园、街道、主要设施和小区等人口聚集区域以及公共区域的景观设计和绿化工作^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讲,城市园林绿化属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现代化标志。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园林绿化是指一切有利于现有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所有内容。园林绿化在城市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具用有着以下重要作用。

(一)有利城市环境的保护

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防护和环境污染检测两个方面,园林绿化中所采用的树木在经过多年的生长之后,由于其根部深植于泥土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土壤固定作用,同时树木的树冠和叶片在将于的过程中能够对雨水起到阻碍作用,极大的降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程度。另一方面,大气污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会对园林植被的正常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正是园林植物对环境监测作用的重要体现,当植绿化的过程中应当在尊重各地物受到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危害时,由于其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植物往往会通过叶子或者其他途径展示给人们,人们通过对树叶等的变化,便会指导大气中的某种污染物质超标了。

(二)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大自然中的许多植物具有性能不一的环境改善功能,有的偏重于降低空气中的尘埃,有的有助于有害气体的吸收,还有些有助于增加空气的湿度等等。园林绿化工作通过对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植物通过合理的配置,能够起到改善城市及周边生活环境的作用,真正的起到生态改番的目的。

(三)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

环境美化是城市园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其 最初衷的作用。通过园林绿化能够有效的实现各种绿化植物合理分配和布置,根据植物的形态、种类和色调,通过借景、配 景和分景等多种多样的造景方式,使得原本单一的环境配置变得生动多彩起来,即使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也可以营造出姿态万千的勃勃景致,从而有效的实现环境美化的功能。

(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治理,是城市综合性建设中的系统子工程之一。一般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是以种植植物为主要内容。在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上,植物的功能是其他任何项目所不能替代的,园林绿化可以较大地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市容。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生产、宜居条件。通过植物绿化过程,对城市起到防晒遮阳、阻挡风沙,水汽蒸发和循环形成区域小气候。另外,植物对于放松劳动神经、调节心理功能也有积极的作用。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周边环境,为广大百姓的劳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园林植物对提高空气质量有独特作用,它能吸附烟尘和粉尘,能降低一定含硫、氨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到很好的辅助清理作用。空气中的灰尘悬浮物和工厂里飞出的微粒是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长久集聚,在适当时候易形成“霆”。这些微尘颗粒,重量虽小,但它在大气中的漂浮总重量却是巨大的,其中包括有金属粉尘、矿物粉尘、植物性粉尘及动物性粉尘等。他们当中不仅含有碳、铅等微粒,有时还含有可以致病的病原菌,当他们进人人的鼻腔、气管和肺很容易引起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咳嗽等疾病。我们常说的矽肺就是因为粉尘的过量集聚导致肺功能丧失,进而导致张力丧失,以至于癌症的发生。而在大面积种植植被后,植物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和粉尘的数量,树木吸附和吸纳灰尘的作用表现在2方面:一方面,由于树林枝冠部位庞大,植被的叶面积总数很大,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灰尘微粒随着空气的沉降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木枝干和叶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以及可以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因此,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及颗粒。

二、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规模性的园林建设业已成为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但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传统园林建设错误的影响等等众多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园林绿化工作队生态建设的作用。这些问题在设计水平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美化环境。于是,在前期的设计工作中,如若想将园林绿化做到完美的契合与艺术,就不得不考虑当地的人文地貌、经济政治、建筑风格和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故而,说园林绿化是一门极为深奥的艺术是毫不夸张的。

(二)植物配置方面的设置存在较多的问题

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着重表现在选苗科学性不足和品种较为单一两个方面:其中就选苗的科学性来讲,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数以万计的,不同植物之间的组合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选苗,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种类之间的景致映衬、功能互补,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我国园林绿化问工程中,在选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往往过于最求植物的引进,而忽略本土植物的应用,使得许多园林植物在种植之后由于无法很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园林设计单一性较强,设计无法体现城市的特色。就南方城市来讲,几乎每个城市都采用了香樟、桂花和玉兰,城市景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法将本地的基本特色有效的体现出来。

三、园林绿化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艺术性和科学性能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决定园林绿化工作在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中作大小的关键。另一个方面,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极大的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因而,加强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应当坚持走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的园林绿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因地制宜

所谓因地制宜,是指城市在通过园林绿化推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本地的基本情况,研究探索本地的基本特色,大力采用本土植物,营造个性化的绿化景观。如苏州的园林,北京的颐和园等,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典范。城市在园林域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的同时,大力应用中国或者本地特色的手法,推陈出新,真正为城市生态建设带来别有洞天的新局面。只有如此,才能期待我国园林绿化工作,在推动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解决单一化和同质化的问题。

(二)物种的多样化

地域广阔,幅员辽阔、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城市绿化过程中的单调性,却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诟病。促进园林绿化物种的多样性,就需要结合本地的基本自然条件,选择本土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种类组合,营造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致,在提升城市绿化个性的同时,收获自然效应和生态效应。

四、结语

正是由于其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得如今的园林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美化范畴了。在园林生态建设发展的道路上,正确的方法和方式不止一个,各个城市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依据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外,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最有效,最适宜的生态园林建设道路。

生态方面论文: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利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供水、防洪、发电等需求,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大量兴建的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一定的需求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彰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河流生态的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要满足人类对水的各种需求,又要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生态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基本原则,希望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在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随着全社会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工程的普遍开展及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学原理运用的重要性,为顺应发展的需求,在水利工程规划建设领域逐步完善起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及具体的规划设计原则,为引导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具体着重要意义

一、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水利工程能够提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但在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河流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方面、程度的破坏和干扰。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化水利建设的新成果和理念,综合了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学科,是一项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重大改革。生态水利工程是吸收了关于生态学理论基础的,利用工程力学以及水文学的融合理念,从而不断改进的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用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理念和原理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在对传统水利工程进行改造时考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对已经修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工程就行整治,新修建的水利工程则必须是具备科学、经济、环保的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基础建设。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旅游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2、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便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可以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过去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后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一样,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大概说是帮助性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

3、确保水体内部环境多样性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果对水体内部的环境造成破坏,会导致水体以及水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使其逐渐丧失对外界不利影响的抵抗能力。水体自净能力的消退,使其原有的物种和生态环境都受到牵连,逐渐的向单一化发展。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就应该对河流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对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水体的物种和生态环境进行掌握,进而请环境专家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对生态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尽量降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河流环境的影响,保护河流水体内部环境多样化。

4、景观尺度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为保证河流生态系统高效的得到修复,应该遵循大尺度长久性的修复原则。河流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都需要很久的时间来进行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时,应该对河流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河流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以及现有的生态状况进行掌握。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另外,尺度的把握可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适时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决定工作的尺度变化。保持整体性的设计原则,是指对河流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对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得出有效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案。

5、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生存空间异质性越高,则说明其内部含有多个不同的小环境,可以允许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存。反之,生存空间异质性越低,则其可以容纳的生物种类越少,这必然会使该空间内的生物群落环境变得日益单调,这时在生物群落的性质和密度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河流的自然性和连续性进行了人工的切断,使得河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变得单一化,进而形成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过程之中,务必要有效的促进河流生态的空间异质性的提高,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中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生物群的多样性的恢复。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以后,需要对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密度进行详细的勘察,建立详细的资料库,这时对于河流的自然环境也要有详细的勘察,包括河流的水温、流速、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等等,只有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详细的掌握,才能为生物群落的生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来充分的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6、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因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即按照“设计-执行-监测-评估-调整”流程反复循环进行。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需要在项目初期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进行长期观测。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河流健康的评估体系,用以评估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与河流生态来说,对与河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水流、水温等自然规律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所以说,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之中,务必要对社会发展需求与生态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科学的衡量,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要求之下,坚持必要的设计原则,才可以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生态方面论文:基于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认识

摘要:在低碳经济这一新的时代中,如果要对新型建筑进行探索,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的主要理念,然后再建立起以低碳经济和环境以及生态作为基础的节能绿色建筑观念。虽然我国建筑技术管理人员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低碳经济相关的研究,不过在建筑中运用低碳发展技术并加以研究却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这是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策略;节能技术

1、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尊重自然环境的设计,是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个举措对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植被保护和原生的土壤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对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历史人文脉络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自然环境对建筑物的容纳程度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建筑超过了环境的容纳量,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生态体系失去了其应有的平衡,环境质量也会因此下降。现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反城市化的现象,这实质上是一个城市建筑过于密集、庞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反映。城市中的空间构造是极不合理的,社会景观所占的空间比例往往很大,相反的,自然景观只能被压缩在一个十分狭小的区域内。为维持城市的活力和环境的质量,人们采取两种方式来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一种是栽植绿色植物,另一种是输入很多的自然能源来换取人工的自然。通过对建筑物容量的限制,来提高自然空间的占有率,已经成为目前改善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自然生态观念还有一种方式是处理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建筑和自然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建筑中使自然再现。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尊重自然,最大限度的把自然的要素置入建筑物中。赖特的建筑设计就很好的把建筑的生态规律完整的展现出来。建筑在他看来仅仅是自然的某一个器官,把建筑与环境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在城市的建筑中,人们常常会为了建造一个人工的自然环境而使自然再现,人们创造自然的方法也有很多。这些设计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使人更加亲近的感受自然。

2、融入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的策略指的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把自然景观积极的引入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适应了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对自然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但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并不能代替自然。接着,要使建筑设计适应人类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的健康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对在建筑物中植入绿色植被表示出了一定的欣喜。生态自然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愉悦人的心境,调节人的情绪,有试验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就可以使人的心情更加爽朗,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于是,在城市的建筑中引入生态景观是十分必要的。再者,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观念,适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观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环境的严重污染使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保护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建筑的巧妙设计,把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有利于国家的环境保护。

3、建筑中生态策略的实施

3.1 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求独具特色

生态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要重视环境的生态价值,但是,注重环境生态价值的同时,注意保持设计方案的特色。生态化的建筑十分重视对自身形象的设计,优秀的建筑形象的设计,有利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建筑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建筑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在生态环境上要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生态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很好的把握设计的尺度,使建筑作品能够很好的与建筑的周边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势、地貌等空间优势。利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使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以便更好的融入周边的环境。很早以前,我国的“建筑人员”就具备了朴素的生态理念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比如,在古代时候,由于中国的南方多雨湿润,盖房的时候采用斜顶以便雨水能快速滑落。黄土高原地区的房子-窑洞,就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建立起来的。

3.2 室内空间的绿化倾向

建筑的外部设计和环境相适应,内部的设计也应该向绿色化的倾向发展。这种绿色化的倾向,主要是通过设计师的巧手,把外部的绿色引入室内,对此,建筑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实现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设计,使室内和室外连为一体。目前,这种设计手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是最常见的,比如,很多建筑物内部设计了共享大厅和内庭院,或者在设计的建筑物的上部设计一个可以开启的天窗,这个天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设计手段,常常被设计师采用,即将面向外部优雅的环境墙设计成可以半开或者全开的墙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人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把房间的空间向外延伸,拓宽了室内的空间。②室内和室外的景观一体化发展。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建筑设计法。将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使室内的小空间和室外的大空间形成对比,既可以优化环境,又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建筑与自然连为一体。常见的手法有引水法、栽植绿化法。③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建筑在实施之前要注意选址,要选择和周边的环境协调一致的位置。建筑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的处理建筑、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新旧建筑物之间的矛盾,并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对公园进行绿化的时候,要注意把回归自然作为设计的主题思想。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保护原有的植被,就势而建。不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建设宏大的建筑物,以突显自然的魅力。在这种设计中,建筑物仅仅作为一个点缀而存在。

3.3 建筑技术向生态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

生态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应该要明白,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能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污染。建筑设计师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便更好的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需要考虑生态建筑,不仅要从设计上考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意施工时用材、用能等的生态化。第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积极使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等新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还要尽量使用当地的资源,减少对外来特殊资源的使用;要尽量使用木材,天然的石材等可再生的天然节能材料。建筑技术的生态设计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自行调整的围合式建筑。生态化的建筑应该要注意降低建筑的能耗,这种能耗主要包括空间上节约和能源上的节约。在节约水资源这一方面,采用节水型的卫生器具,推广中水系统的运用,循环用水。在供暖方面,采用太阳能作为供热系统的能源,或者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把风能等清洁进行转化。通过建立沼气池把生活用水进行加工处理,这对净化环境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很大意义。

3.4 建筑设计的适应性能

从建筑设计这一角度来说,可适应型的建筑设计相关策略就是将建筑设计看成一种终极产品,而将其创造成一种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事件来进行改变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空间系统。所以提倡这种适应型设计策略的目的就是创造出可以根据时代变化来改变功能的一种建筑设计相关方式。由于变化是绝对的,且建筑设计中不确定性又是非常多的,所以只有提倡适应型的这种设计策略才可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4、结语

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各大领域的技术也顺应着时代变化迅速发展着,在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供应不协调的时代中,只有将低碳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才能在这种困境中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生态方面论文: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摘 要: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的创造力,使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即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文化路径。为此,全民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等,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的创造力,使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动物以“本能”的方式生存,它现成地利用地球资源,本能地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动物以自身的变化去适应环境。人类继承了动物适应环境的性质;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类创造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改变环境,包括“适应”和“使之适应”,即适应环境和通过劳动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应于人类生存这两个方面。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以劳动创造文化。劳动从创造和使用石器开始,因而文化从创造和使用石器开始。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三个阶段:(1)原始文化(渔猎文化);(2)农业文化;(3)工业文化;(4)现在,人类正在走向生态文化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人类渔猎文化经历300―700万年,这是石器时代,自然文化时代;约1万年前,青铜器和铁器的发明和在生产中使用,标志农业产生,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是人文文化时代。马克思把农业称为“本来意义上的文明”。300年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特征,因而又称为科学文化时代。现在,人类进入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

1.人类文化与文明。

在西方语境中,culture(文化)是“耕种”、“栽培”的意思。“文化”的定义是:“人类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通用词典》,1690)1868年3月25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耕作(culture,即文化―引者注)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2]马克思在这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文化,并且得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结论。

在我国文献中,“文化”一词源于《周易》。《周易・贲卦》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天的规律,以明四时变化;观察人的伦常,以教化天下。西汉文学家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最早合用“文化”二字。他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不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诸。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说苑・指武》)这里,文化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伦常,是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文德教化”。

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1920年);蔡元培先生认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1920年);梁启超先生说:“文化者,人类心能的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1922年);胡适先生说:“第一,文明(civilization)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第二,文化(culture)是文明形成的生活的方式。”(1926年)

也就是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文明”是人类运用文化的力量创造的“总成绩”。

什么是“文明”?在拉丁语中,文明(civilization)的意思是“公民的”、“有组织的”,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道德等。

在我国文献中,“文明”一词早于“文化”。例如《尚书・舜典》:“睿哲文明,温恭永塞。”《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人们把它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指社会昌明,是社会光明美好的事物。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的创造,它们有相似的含义。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名著《古代社会》(1877年)一书中,把人类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在人类最近的10万年历史中,蒙昧时期占6万年,野蛮时期占3.5万年,文明时期只有5千至1万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

摩尔根的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文明”与“蒙昧”和“野蛮”相对应,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的主要标志是:(1)文字的发明。摩尔根说:“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3](2)铁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时说:“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器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的时代。铁已经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4]159他又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4]21

因此,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的创造。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但又不是同一概念。有论者作这样的区别:(1)人类文化的历史比文明早得多,文明是人类社会高级阶段的产物。(2)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但是,文明的成果都是积极的和进步的;文化的成果除了积极的、进步的,还有落后的和消极的。(3)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更基本的,是人类取得文明成果,达到文明社会的手段[5]。

人类的创造从文化到文明,由此构筑了人类世界的历史。但应该说,文明发展中也有落后的和消极的方面,例如,农业文明发展中,有土地和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上述引文中,马克思谈到,耕作自发地发展导致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土地荒芜;工业文明发展中,向环境排放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许多论述,20世纪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这是文明发展中的负面作用,它的落后的和消极的方面。

2.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它表示人类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现代工业文化是衰退中的文化,“它们处于崩溃的过程中。60和70年代的社会运动代表着上升的文化,它现已准备好向太阳能时代过渡。当这种转变发生时,衰退中的文化拒绝变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僵硬地抓住过时的观念不放;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机构也不愿把他们的领导角色移交给新的文化力量。但是,他们将不可避免地继续衰退和瓦解,而上升的文化将继续上升,最终将担负起它的领导任务。随着这一转折点的逼进,认识到这种量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被短期的政治活动所阻止,就给我们提供了对未来的最强有力的希望。”[6]这种带来“对未来的最强有力的希望”的文化是生态文化,一种新时代的文化[7]。

什么是生态文化?我们认为,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这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的结构,包括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1)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2)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3)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

3.生态文明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

十八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论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二)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它的主要路径有四个方面。

1.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

按十八大的要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教育,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需要超越工业文明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及摈弃“自然界没有价值”的观点,确立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为了人的利益,主要为了资本增殖,不断地向自然进攻,拼命向自然索取和剥削,为了填不满的贪欲,发展了掠夺、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以及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提出严重挑战。这是否认自然价值导致的结果。确认自然价值,对于超越工业文明社会,确立社会全面转型的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价值观的生态转向,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目标。它反对“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8]这种“世界革命化”的历史使命是推动世界两大变革。他们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9]

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的使命,并且明确要求: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0]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重大国际倡议。“和谐世界”的内涵:(1)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它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3)它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4)它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选择。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我们的目标是,所有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所有民族的文化共同繁荣,所有的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和康乐。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它的制定和实施,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实现,是生态文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步骤。

2.生态文明道德建设。

按十八大的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从生态文化的角度,要加强环境伦理学建设。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是一门尊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新的伦理学。它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道德对象范围的扩大,从人与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因而,它认为需要改变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和规范:(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英国生态学家A・莱奥波尔德提出,“当一种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2)道德权利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的利益,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而且,随着道德对象范围扩大,人的道德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目标也随之变化,发展一种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它提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恰当尊重和责任。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它从现在扩展到未来,顾及遥远的人类子孙后代与世界的未来;从区域扩展到全球,顾及全球范围的人类生存条件;从人际关系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关心未来,关心自然,关心后代,关心整个生命世界。德国哲学家尤纳斯说:“人的行为已经涉及到整个地球,其后果影响到未来。因此,人类应当承担的义务亦应有同步的增长。我们大家都是人类集体行为的参与者,都是这一集体行为所带来的成果的受益者。现在,义务则要求我们自觉地节制自己的权力,减少我们的享受,为了那个未来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人类负责。”其目标不仅是使现在及未来的人类生活得好,而且是保护整个地球上人与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保护人类、生命和自然界。它从对生命和自然界价值的确认,到人类的新的责任的确认。它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的产生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道德进步、道德完善和道德成熟的表现。这是人类新生活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按十八大的要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从生态文化的角度,要丰富人民的生态文化生活。

工业文明社会,依据物质第一主义的价值观,过分张扬金钱至上、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日本学者屋太一指出:“在工业社会里,一切受到人们称赞的事物,如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及勤劳等,都是和生产与消费更多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消费更多的物资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的总和。”[12]这种社会价值观认为,“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即为美”,“增加或消费更多物质财富就是幸福”。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在发达国家形成高消费文化,或现代消费生活结构。

物质第一主义,不仅滋长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贪欲,加剧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而且损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抑制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其实,人的消费生活,物质足够就可,不必太多太好。生态文明社会崇尚简朴消费和绿色消费,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文化崇尚精神文化,当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时,人们不必为赚钱疲于奔命,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它从两方面为提高生活水平创造条件:一是放慢生活节奏;二是有时间丰富自已的社会生活、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放慢生活节奏,有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或掌握一些基本的制造工艺,满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渴望;有业余时间参与科学和艺术活动,体验自已的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通过生态旅游,到大自然里欣赏祖国秀美山川,大好河山美丽的景色,在娱乐和艺术欣赏中体验美感,实现审美追求;改变单调紧张的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追求和完善健康的心理生活,道德生活,以及信仰生活,例如,有些人基于对宗教的兴趣和热情,参与适当的宗教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家庭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子女,享受天伦之乐;参与家务劳动,做饭炒菜、居屋装修、家俱修理、庭院种植、饲养和管理;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体验和发挥自已的创造能力,增添生活的许多乐趣。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仅可以体验自已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获得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意志和丰富的感情;启迪人的智慧、潜能和崇高的精神;在体验和发挥自已的创造能力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它有利于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融洽,创造一种欢喜和谐的气氛,这也是完满和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生态文明崇尚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它是比过度消费的生活更丰富和更高级的生活结构。它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而产生的。而且,它不仅更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保护生态的要求,同时也更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需要,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因而这是一种有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生活。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按十八大的要求,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增强作为文化的生态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向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

创造“软实力”概念的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2013年4月29日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中国和俄罗斯不了解的软实力》一文,文章说:“《外交政策》1990年首次刊登我的文章《软实力》时,谁能想到中国或俄罗斯有朝一日会使用这个字眼?中国共产党2007年表示需要提升国家软实力。普京最近呼吁俄罗斯外交官更广泛地发挥软实力。然而,他们显然都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13]

他解释说:“实力就是影响他人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胁迫、收买或者吸引……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凭借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按照这样的标准,他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根本不具备软实力。他在文章中说:“中国和俄罗斯错误地以为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工具。”他援引美国学者沈大伟《中国走向全球》一书说,“中国一掷千金开展魅力攻势、以提升自身软实力。西方援助受到制度或人权问题的约束,中国对非洲和拉美的援助项目却不受此类束缚。中国注重高调姿态。尽管费尽力气,但中国的投入只获得了有限的回报。”[13]

这是一种误解。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但是它以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为基础。中国从来都理解和非常注重软实力的作用。2000多年前,中国提出“文化”概念时,文化指“文德教化”,是与硬实力“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一种软实力概念。300多年前,西方提出“文化”概念,Culture(文化)的意思是“耕种”、“栽培”。它的引伸,如农业(agr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小麦改良(culture of wheat),等等。这是一种农业经济概念,硬实力概念。

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软实力”主要指“文化”的力量。这是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所一贯强调的。

我们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话语权”是重要的软实力。掌握话语权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中都是这样。例如,现在中国崛起,这已经是事实。有许多数字,比如,“中国制造”发展,全球制造业一半在中国,许多产品已占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口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等等。虽然有许多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因为,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的话语权支配,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不拥有世界话语权,没有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软实力。

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民将创造生态文明的新世界。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中国软实力,为中国拥有世界话语权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这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好时机。

2012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正在全面蓬勃兴起,中华民族可能率先开启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这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新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崛起的中国以“中国道路”影响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话语权,形成生态文明的世界话语权。这是重启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权,并以生态文明之光引领世界潮流。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二、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关键是确立文化建设的生态导向

所谓“生态导向”,是文化建设按“生态”方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即中国语境中的“生态化”。“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周易・恒卦》彖传:“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所谓“化”,有“转化”或“教化”的意思,指事物向良性的前进方向发展,或进化。

(一)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导向

自古以来,伦理学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从公正和善恶的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关于人类利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研究,它用道德准则和规范调节与协调人类行为。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学说,完全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性质,它的发展源泉和动力是由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它认为,世界上只有人有价值,因而只对人讲道德。伦理学的“伦”字,意思是人际关系,它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伦理学是社会伦理学,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生命和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无需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无需对自然讲道德。它认为,世界上只有人有价值,因而只对人讲道德。

工业文明的发展,遵循“人统治自然”的哲学,用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向大自然进攻,在对自然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严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学术界眼光敏锐的思想家认识到,这是人类行为过度损害生命和自然界的结果,需要提出环境伦理学问题,用新的伦理观念约束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环境伦理学是伦理道德生态导向的产物。20世纪中叶在伟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中,它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西方环境伦理学有两种主要观点、四种主要派别。两种主要观点:其一,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它试图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向外延伸,及至子孙后代、非人类的动物、所有有感知能力的生命,甚至对整个自然界给予道德承认和保护。但是,这种对非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的普遍关心和道德承认,完全是因为这样做对人类自己有好处。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涉及评价主体,那自然界没有价值可言,因为只是人有价值。其二,基于生态科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整体主义。这种观点依据生态学关于所有生命形式具有相对性、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以及它们对光合作用等基本过程的依赖性,认为非人类的生物和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人类与生态规律的联合已成为头条戒律,生态学是一种伦理学。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这两种观点又有四个主要派别:新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学主要特点是道德对象范围的扩大,从人与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因而,它认为需要改变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和规范:(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当一种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2)道德权利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的利益,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而且,随着道德对象范围扩大,人的道德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目标也随之变化,发展一种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这是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导向。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导向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导向,在个人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人统治自然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由于它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在发展的价值目标上,它的社会责任缺失和自然责任缺失,出现了它的技术(经济)上成功,同时是社会公正上的失败以及生态上的失败,这样一种严重不和谐的局面。这是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决定的,应对社会和自然问题的挑战,新时代需要科学技术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

我们面临的问题虽然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但它不是要不要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要怎样的科学技术,以及怎样应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它涉及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选择。我们认为,相对于上述分析,这里的关键是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具有生态保护的方向,即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1)科学价值观的转变,从以人统治自然为目标,过渡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2)科学观的转变,从机械论的科学观发展为整体论的科学观;(3)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发明和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发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科学技术。

(三)文学艺术发展的生态导向

文学艺术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现代文学称为“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爱情和死亡为永恒的主题。历代文学艺术家,用种种艺术形式塑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方面。这些艺术形象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以人为主题;虽然有时处于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的感情和心理的表达与自然美景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是真正情境交融的,例如小说中写景,山水画以及和山水画一样美的诗词绝唱,许多是直接讴歌生命和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的,但是它总是以人为主题,是以人为目标的,是人学为主题的文学艺术。

生态文艺学是生态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表示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依据生态学思维,文学艺术除了有人的目标外,还有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例如,环境文学为一种新的潮流,它不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由社会人际关系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一片文学艺术的新天地。

生态文艺学认为,创造美和利用美、审美和赏美,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的生活和生存不能没有美。美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会为美所感动,为美的事物、美的思想和美的创造所感动表明了这点。对美的感知力,能为美所感动,这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建造需要对美的感知力,它产生美的想法和美的思想,这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重要源泉。

“美”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追求。我们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为人类追求美提供服务。人是大自然的欣赏者,大自然是人获得快乐的对象。人从大自然获得的这种快乐,从大自然获得美的体验,以培养我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这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艺学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要为保护自然美和生态美服务,为创造更多的美,为更好地审美、赏美和利用美服务;另一方面,要反对破坏美和创造丑的种种丑恶行为,以有助于调节这些不良行为,有助于我们在利用地球之美的同时,保护、创造和发展地球之美。

总之所有文化领域都有“生态化”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和决定性作用。

(一)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

工业文明的文化发展以“资本”为导向作用,向人类中心主义方向发展,在精神层次,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思想体系;在制度层次,建设资本专制主义的制度,制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立、对抗和冲突的不断发展;在物质层次,建设人统治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造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对立、对抗和冲突的不断发展。它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提出严峻挑战。

生态文化以人为本,向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向有利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生态方向发展。

1.生态文明精神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精神层次建设的生态化,主要是通过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摈弃现代文化的“反自然”的性质,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如哲学、法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的生态化。

2.生态文明制度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制度建设的生态化,主要是通过现代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从资本专制主义过渡到人民民主主义,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生物和自然界伙伴共同体。它要求改变工业文明社会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利益、不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机制,而具有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自发地破坏环境的机制的社会性质。生态文化的社会制度要求,实施公正和平等原则的制度化,人民民主原则的制度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的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具有民主权利和利益平等的机制,具有自觉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3.生态文明物质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建设,主要通过摈弃掠夺、浪费和破坏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实现文化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丰富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双蠃”。

(二)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

1.生态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恩格斯指出:“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着变化。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从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正在深入当代人的内心,使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爱和憎的感情。”

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哲学。

(1)实现哲学世界观转变,确立一种有机论世界观。它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在这里,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同样是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世界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控、自己发展的性质,因而它朝有序和价值进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我们的有机世界,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比部分重要,事物的动力学来自整体而不是来自部分,即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第三,有机世界虽然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事物的关系和动态性比结构更重要,因而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实现价值观转变,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地球上不仅个人和团体有价值,而且要承认全人类的价值,承认子孙后代的价值;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它的价值观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人统治自然。它的本质是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它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实现思维方式转变。工业文明的哲学强调分析性思维,特别是以线性非循环思维指导人类行为。新的思维方式是生态学思维,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非线性和循环的动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思考和行动,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2.生态伦理学建设。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1994年成立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目前正在努力吸收环境伦理学的各个学派合理的内核,整合环境伦理的理论共识,传承中国环境伦理传统的智慧,进行各种学派的理论整合,把社会实践作为发展环境伦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建构自己统一的伦理范式,创造自己的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朝着建设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方向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生态文明服务。

3.生态经济学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形态的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或经济学原则与生态学原则相结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而且必须有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的主要原则是,遵从生态经济规律,实践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统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建设循环经济。它与传统经济模式比较,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蠃”发展。(3)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包括企业内部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产业之间通过生态工业网络的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社区和整个社会通过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解决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统筹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14]。

建设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4]。

4.生态政治制度建设。

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资本专制主义是它的主要特征。资本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增殖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它需要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是资本的经济和政治的两个主要的根本属性。只要资本及其运行存在,马克思《资本论》揭示的资本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就存在和继续起作用。为了实现资本增殖,它必然不断加剧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同时不断加剧对自然价值的剥削;两种剥削同时进行彼此加强,导致工业文明社会的基本矛盾: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不断加剧和恶化,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建设“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政策;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这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生态文明的政治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生态文化的政治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平,包括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民主主义,遵循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实现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社会正义和自然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5.生态法学建设。

环境法学,或生态法学,是20世纪中叶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后产生的。工业文化时代没有提出“环境保护”概念,因而没有环境保护立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后,开始运用法制的力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

(1)环境保护立法。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它宣告:“联邦政府将与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有关的公共和私人团体进行合作,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包括财政和技术上的援助,发展和增进一般福利,创造和保持人类与自然得以在一种建设性的和谐中生存的各种条件,实现当代美国人及子孙后代对于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要求,这是联邦政府的一如既往的政策。”依据此法创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开始生态保护立法,如《自然保护区法》(1966)、《原始风景河流法》(1968)等[15]15-16。

1967年,日本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实施以法律手段推行防治公害的对策和法律。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是资源保护的基本法。

1979年,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依据此综合法,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单行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并制定一系列生态法,如《水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煤炭法》、《土地管理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单行法,如《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以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等,已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哈尼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记者描述说,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奇特的梯田美景,小溪、清泉和瀑布,梯田、山寨和森林,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一个美妙田园梦境,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它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来元阳参观梯田后,激动不已地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哈尼梯田不仅养育数百万哈尼各族人民,而且养育千百万物种,有的是特有物种。随着游客大量涌入,资源消耗急剧增加,废弃物排放急剧增加,增加本地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压力。人们担心它的美丽和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是有道理的。必须采取生态保护优先的开发政策,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史书《尚书》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自唐朝初年(1200年前)的哈尼族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定居下来并开垦大量梯田之后,梯田文化就成为整个哈尼族的灵魂,哈尼族先民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种植水稻,繁衍生生不息。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和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伟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哈尼梯田,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是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哈尼族人民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创造精神的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的骄傲和荣耀!

哈尼村寨的后方,大都矗立着茂密的森林,它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它的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

哈尼的自然―文化结构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作为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和文化意义。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这种多民族文化和谐聚集,历来保持优良的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大量涌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我国发达地区的都市文化,它们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进入传统的民族地区,是不是会对哈尼文化传统形成冲击,甚至损害文化多样性?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它的自然―社会―人文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始终要置于优先地位,保护措施的制定,尤其是落实必须始终得到保证,让这一灿烂明珠永放光芒。

生态方面论文:生态型城市规划方面问题的思考

[摘要]: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本文围绕着生态型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要素,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与价值、生态城市规划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以及当前国内城市生态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生态型 城市 规划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因素,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研究中考虑环境保护已势在必行。在城市规划时缺乏对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体制原因,规划的法制化和管理尚待完善,更重要的是环境学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学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学科,城市规划必须体现环境保护的有关学科研究成果,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出对环境保护探索的研究是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编制目标的发展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1.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1.2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破坏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创业环境。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自然整体系统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同时达标,既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达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2.生态城市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

2.1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②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③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④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2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从某种程度上老说,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2.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3.当前国内城市生态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急进化”问题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存在“急进化”问题。很多城市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绿化的效果,仍然热衷于大规模发展草坪,尤其是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的建设、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

3.2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使得我们的城市在逐步失去民族性。一些城市,建设者为自己城市的所谓“辉煌建设成就”沾沾自喜时,国外某城市规划专家却说他不想看中国的任何一个现代城市,因为大多数的现代城市景观可以在欧美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城市看到。他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没有文化了,这不是耸人听闻。

3.3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造假化”问题

近几年,为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和施工管理上的简便,北方许多城市的绿化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造假”现象。这种现象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蔓延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3.4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奢侈化”问题

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正在被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了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大兴土木 ,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这种被称作“城市美化运动”或“城市化妆运动”的城市景观建设行为,是一种没有远见的赶时髦现象,其结果造成了今天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色危机”。

4.对我国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4.1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这个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为目标,立足市域范围,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生态建设的依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把城市生态建设贯彻到城市规划设计、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

4.2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应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三小绿地”的保守观念,应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强化科学性,在科学性和基础上追求艺术性。

4.3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21世纪生态建设的主题是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在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要保护乡土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组成,有节制地引种。乡土树种是构成地方性自然景观的主角,也是反映地区性自然生态特征的基调树种。

5.结束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生态方面论文: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绿化植树,种花种草,改良土壤,改善水质,保证空气清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环境;改善作用;完善建议

引言

城市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到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但那时人们并未意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二战”以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城市化达到了顶峰,此后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慢慢开始注意到了园林建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中国在2011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1.27%,首次超过50%,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园林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3、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二、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入冬以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频频发生,仅仅依靠控制污染物气体的排放,不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只有将园林绿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空气质量,提高治污效率。当前,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具体如下:

1、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和湿度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树木或草坪可以固定土壤、涵养水源、降低雨水对地基的损害。每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L水,草坪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可以调节路面温度和湿度,防止路面老化。

2、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美丽,除了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城市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3、提供锻炼场所,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对人心理的影响。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在城市中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和黄色较多,而使人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绿色和蓝色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并且可以缓解视力疲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竟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城市园林对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锻炼身体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

1、严格执行园林绿化标准施工规范

生态园林绿化工程目前还没有标准完整的施工标准,要按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划》施工、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要求严格检查是否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前一定要准备详细完备的园林设计施工图纸,选择正规、有能力的施工队伍、对于绿植和其生长要求的环境进行严格把关。工程完成后要进行绿植存活率检测,还要进行工程与设计图纸偏差分析,减少绿化工程的不规范。

2、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3、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和湿度,还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提供锻炼场所,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因此,园林绿化必然是城市建设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是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重要惠民工程。

生态方面论文: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是城市文明化的重要组成。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需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环境效益

引言

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它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随着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必然要对作为改善城市环境重要手段的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谋求城市绿色植被生态效益及其改善环境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美化城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园林植物丰富多姿、体态优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辉夕阴每日在变,春夏秋冬四季在变,年年在变,整个个体或集体轮廓、疏密、质地,都是大自然的指挥之下赋予宏观世界无穷无尽的变化。

一、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紧张快节奏的工作,让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城市居民在收入提高以后,渴求接近自然、享受自然。这就对园林绿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一个有利于们身心健康的环境,去满足人们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其次,经过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出现很多问题,失去平衡,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类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单纯工业化的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并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二、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1、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如建设工地施工、汽车鸣笛等。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煤烟和有毒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植物的枝干表面可以吸收吸附固体颗粒及溶液中的离子、气体分子;植物叶面的皮孔能够吸收并储存有害气体,特别是植物对可溶性气体的吸收量随湿度增大而增加。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大片的树、草能使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沉降下来。植物的枝叶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吸附和过滤作用。

2、有利于保持水土

城市要发展,但又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现在的很多城市,高楼大厦耸立而出,但是很多绿地却被人们忽视,导致城区高温,“热岛效应”严重,城市温度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城市开展园林绿化,即使大部分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而从下水道排走,减少城市的降水蒸发量,还能有效发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热岛效应”的出现,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3、减弱城市噪音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来源增多,如建设工地施工、汽车鸣笛等,噪声分贝增大。常使人们处于噪声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睡眠,并易引起疲劳和一些病态症状,如精神不振、极度疲劳、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研究表明,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嘈杂的街道上,噪音强度比很好地覆盖了树木的街道的噪音强度高5倍以上;4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在沿街建筑与街道之间,修建一个宽5~7 m的树林带,能够明显减轻车辆发出的噪音。由此可见,园林绿化能有效地降低城市噪音,有利人们的身心健康。

4、美化环境

城市中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缺乏自然美。城市景观包含众多内容,园林绿化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美丽的外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环境中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5、调节气候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绿地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当今,城市中各种生产活动和市民生活所散发的大量热源提高了城市的温度。城市绿化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郁覆盖,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同时植物的枝叶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蒸腾出大量水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热量明显降低。因此,夏季绿地附近的气温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低3~5℃,植被覆盖区内的建筑物气温可降低10℃左右。另外,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

三、园林绿化的效益分析

1、生态环境

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号称“热岛”的城市中,园林绿化能够给空气污浊、噪音喧哗、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洁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据美国科研部门一份资料获悉绿化间接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它本身直接经济价值的十八倍至二十倍。

2、保健营养价值

城市园林被称为城市的肺脏。植物在生长阶段可释放杀菌素,有效地净化空气,且绿地空气中的阴离子积累较多,能改善神经功能,调整代谢过程,提高人的免疫力。

3、游览观赏价值

园林创造吸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在通过人工的艺术加工。因而园林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外来人口,而且可以间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产生经济价值。

4、社会公益价值

一般来说,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在一个舒适环境下的居民,也会更加爱护环境,爱护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附属产品,公益价值不可忽视。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作为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美化市容市貌的一种重要手段,绿色象征生命,人类的存在离不开绿菌,所以人类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绿色。 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作用。因此要树立抓城市生态园林就是抓城市建设第一要务的理念。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努力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坚持园林绿化量质并举的方针,以乔、灌、藤、花、草相结合,构成多品种、多层次植物的绿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