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美术学生小论文

美术学生小论文

时间:2022-05-18 10:46:58 关键词: 美术学生 美术论文 美术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从其基本灵魂为创新。因此教学需结合时展要求对教学方法予以适当改进,注重学生审美情趣与个性的培养,使其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积累创新素材,强化对美术的理解并充分感悟。同时还要构建一个民主、活跃且轻松的课堂氛围,优化改进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而有效培养其在美术创作中融入创新思维的能力。

美术学生小论文

美术学生小论文: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教师“专制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最初的“复制式”临摹是必要的基础练习。但如果高校美术教育依然沿用这种“复制式”临摹,那么对于学生艺术灵感的培养将是一种“扼杀”。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主体意识;突破传统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一直以来比较严格,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很多老师和家长会建议学生选择美术专业。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性作用,也为许多在艺术方面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天赋培养和发展。但一部分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等美术教育后,依旧无法摆脱中小学时的美术学习习惯,没有自己的创作特点,至今处在临摹状态。通常美术专业的学生都经过基础美术培养,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术。作为高等美术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创作意识。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美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对培养自身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单一化。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灵活,但本质上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在内容的传播中还是局限于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高校美术教育缺乏与时代相一致的教育内容,高校美术教育的生命力无法体现。美术作为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如果将美术脱离实际,就无法表达出美术在一个时代中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之所以成就了许多优秀的画家,正是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种文艺思潮不断涌现,画家们融入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声音,并用画笔一一记录。欧洲著名的现实主义版画家,雕塑家科勒惠支描绘的《面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儿童与妇女饥饿形象的代表。画中两个饥饿的孩子拉着母亲啼哭着要面包,但无可奈何的母亲只能侧过身子。寥寥几笔就将因战争而处在苦难中的妇女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科勒惠支用艺术视角与现实相结合,通过画作将战争的罪恶揭露的一览无余,这幅画至今都影响着人们对战争的厌恶。

(二)实践中培养高校学生美术教育主动意识。作为高校美术院校,应该多给学生外出实践观察的机会。大部分接受高校美术教育的学生都已成年,完全具备形成自己独立见解和意识的能力,学生应该自觉培养像科勒惠支这样将艺术视角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意识,主动从现实的各个方面发现、创作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将高校美术教育变得多姿多彩。

二、认识高校学生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美术的教育具有三大功能,首先是最基本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教育范畴,使学生在明辨是非的同时拥有基本的美术知识;其次是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美术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也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最后是认知功能,认知功能使人们对事物的构成,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向及对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对于培养以上三点是高校学生美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三、发展美术高校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意义

美术教育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的,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需要指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感知生活、感知世界,培养学生的潜在创造力。高校美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上的提高,以及积极的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责任。美术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未来进入社会中的适应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四、多种方式培养高校美术教育 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的建立

作为一门高级的艺术学科,当下的高校美术教育无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方式,至今影响着些老师们的教育方式。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实践、观察和主动融入,就需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高校的美术教育在课堂教育外,还应该冲破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和相关的课题活动。多种方式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探索主流文化,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注重学生开拓思维上的培养。

五、学习国外高校美术教育的优秀方面

东方国家在美术方面的教育相较于西方,需要多加借鉴。国外有许多国家在美术教育领域中,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值得我们学习。我国传统的美术界在水墨画与篆刻方面比较优秀,现代主义的画作应该向西方学习。尤其作为教育领域比较发达的美国,他们在艺术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时代节奏的把控,甚至会明确指出,新时代下的美术学习者应该掌握的基本艺术技能和素质。在美术教育中他们鼓励学习者将日常活动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以此来启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

六、结语

美术教育归根结底是将基础的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只有用心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体会一个时代的风雨变幻,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我国如今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思想中,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向商业化倾斜是在所难免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对学生在艺术修养上的教育和熏陶。艺术修养是从事美术活动者灵感的来源,是自身必不可少的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所创造出的作品才会有灵气,才会打动人心。

作者:吴聆 单位:江苏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学生小论文:初中美术欣赏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

摘要:在教师的帮助与必要的示范下,学生结合教学基本目标与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并确定实践的方式,在实践中探究并监控自我,最终获得实践评价的过程即为自主性学习。本文主要围绕这一教学策略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育;美术;初中;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性关系着学生在欣赏课中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在欣赏教学中的参与性,提升其审美素养与欣赏水平[1]。

1兴趣带动自主学习

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欣赏课的教学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乏味单调之感,因此,教师应注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多样化的教学来转变学生印象,促使学生发挥其自主性,同时也能够将更大的空间提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2]。而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独立赏析作品的动力,兴趣可促使学生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体会与理解。教师可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可将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引入至课堂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升华学生认知。在信息化时代,自主性学习教学的方式非常多样,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便利了自主性学习的开展,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十分有利,教师可对其加以利用来实施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为例,通过赏析作品学生就能初步掌握画中人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和具体的职业,且画中压抑、沉重之感非常鲜明,学生通过赏析也能有所体会。为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教师应多准备一些材料,如影像资料、图片等,这些素材中应包含了当时的背景、纤夫的生活状况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这幅画作,从而能够从另一个层面来欣赏画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作品的赏析也变得更为立体,可有效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自主探究画作,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需有此意识,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作为主体,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良好的刺激其积极性,在实践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3]。与传统的知识教学相比,欣赏课的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学生感知与体验作品是欣赏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学生感受能力、审美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素材的查找,并进行材料的汇总与制作,以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教学时展现出来,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优势。例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一宋代风俗画的独特之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以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四名学生组成一个探究学习小组。在完成小组的组建后,由教师统一发出任务,即围绕这一作品展开探究,探究内容主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特征、背景知识、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则主要是提供建议与指导,了解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点拨,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并给予鼓励或指导。在探究完成后,学习小组需向教师与其他小组分享其探究成果,并对不同小组的成果进行评比。教师需注意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探究结果进行概括和补充,进一步升华教学效果。

3适当延伸赏析空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广阔的赏析空间,因此,在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受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将赏析的范畴与内容不断的拓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可将教材内容的讲解作为基础,在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后适当的进行延伸,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提升其知识范畴[4]。与此同时,教师可设置形式多样的任务,并将任务安排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相关的创作背景与作品资料,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以《格尔尼卡》的赏析为例,要使学生通过教学对这一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需将作品本身与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在理解作品本身表达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投入到更广阔的空间中理解作品。学生在初步赏析毕加索的这一画作时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凌乱,其次则是恐惧。在进一步赏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体验,从小见大。在学生对作者产生好奇心时,鼓励学生去了解作者与作品创作的背景,通过延伸与想象深化理解。

4结束语

自主性学习是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学生的自主性是其核心内容,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是这一教学策略的目的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应用这一方法,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优化教学质量。

作者:黄莉媛 单位:江西省铜鼓县第二中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是最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创造效果的方式,是启发智慧发挥想象的一片沃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开展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培养想象; 创新 ;实践能力; 素质培养

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青少年是人才的后备军,培养优异人才的途径很多,其中美术教育是最直观形象的,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家长、学生都认为美术这一学科无关紧要,是学习其他主科疲劳后的放松课,调剂插空的副科。他们很少用心地思考美术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内涵,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甚至人为地减少和压缩美术课,而让位于其他学科,挤了时间提高考试科目成绩,这样从眼前看似乎达到了一定效果,但从长远角度看,是利小弊大。小学生依据其心智特点是最需要通过视觉感觉,发现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年龄段,需要通过美术教育去诱导他们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由于教育机械地以“主科”为主,以主考科目分数看眼前利益,剥夺了受教育者应该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

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从生理角度看,左脑半球是完成逻辑思维的,右半脑是负责形象思维的。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右脑的工作能力比左脑强得多,学习美术的形象塑造和造型,对右脑是最大的开发和应用。由于对形象思维的训练少,对创造性的培养不足或根本没有,右脑用的就少,造成学生形象思维差,创造力弱。形成了高分低能,只会应付考卷而缺少创造性。新世纪培养出的学生要求注重想象和创造。科学幻想,既是激励人创新的动力,也是引导人们进行创新的萌芽。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多数科学发明都是从科学假设开始的,而科学假设又始于科学幻想。小学生时代是最天真烂漫的,但如果学生整天陷于做题应考之中,学习知识是为考试升学,不是为创造而学,这样不知不觉中扼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要培养丰富的想象与创新能力,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主动积极地学习钻研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美术课是最好的手段和实验场地。因为形象思维,能充分使用右脑,把右脑中的逻辑思维形象化,再用美术语言:色彩、线条、块面、光线、明暗色调等生动优美地表现出来,把想象中无限空间跃于平面线上。一个画面不够,还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通过这样的美术创作,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既然美术是创新的最好实验室,首先就要重视美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教师不仅是美育的教育者,也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者。我们实验小学站在新课标、教改的高度,不但重视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注重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以新课标为纲、以调查研究为主,搞课题研究,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美术素质,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是关键,加强情意性教学是手段,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素质是目的。

培养美术素质的四个方面

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呢?结合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素质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在因素,紧扣每一个环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四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江西民间美术》的赏析,我先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引出江西的历史,介绍江西的物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再引出瓷都——景德镇,介绍江西瓷器的辉煌历史,让学生对江西充满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家乡。由爱家到爱国,再联系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讲解祖国的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为中国经济腾飞作贡献。加强情意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所谓情意性教学,是指教学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的过程基本上统一,或者说过程不被目的过分地约束,这也是新课标的精神所在。这种教学行为给予学生的是轻松愉悦,并对应着学生的情感、直觉,与学生兴趣发生关联。体现出了一种暖性和活性,从而构成一种更趋浪漫表现性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美术的基本功还不扎实,但是他们喜欢想象肯动手,我在讲解三年级下学期《小花伞》这课时,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我先拿几把实物的伞给他们看,简述伞的结构,然后重点放在设计装饰一把小花伞上,同学们有黑白线条设计的、有用各种颜色组合的,还有在伞上写字表达心意的,还有用实物做的等等,设计不出来的同学,让他们和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合作设计,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并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既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兴趣,又使他们的审美素养于无形中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清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唤起一个人美的情感,也往往唤起了他的道德觉悟,学生们就能对现实中的美与丑、高雅与庸俗,文明与野蛮,新生与腐朽,健康与颓废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维护美的高尚品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课本中有许多手工制作课,要求精工细作,工艺性还较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性格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工作的计划性与条理性及认真观察和有意注意的习惯。例如:四年级上学期《适合纹样》这一课是全面训练学生智能的系统过程。图案设计的过程除了开发学生智能外,还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甚至在作业过程中,调色盘、绘图工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绘制程序如何,坐、站、握笔的姿势如何,都有明确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在泥塑课中学生通过搓、揉、抓、捏为技巧训练,可增强动作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培养学生认真、耐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爱劳动、爱整洁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这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艺术活动是创造性的,美术学科在培养人的创造才能上有许多独特功效。如在素描中可以锻炼学生形态美、比例美、和谐美、结构美等能力,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提高。注意学科渗透,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 美术作品对现实的概括、反映,需要有科学理论和哲学的指导,需要借助于逻辑思维,有了这些才能表现出现实的本质和意义。例如:美术课中的透视知识、形体结构等的学习与立体几何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增进学生对数理化等文化课的理解,促进文化课的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事件、人物、内容、形式及有关历史环境,条件的评析,帮助学生生动地、鲜明地去认识现实,认识历史。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丰富、印象更深刻,从而增长智慧。因此,从美术作品中认识世界,可以补充从思维科学上认识的不足。美术教学与语文也是密不可分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及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让我们乘着课改的东风,加强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以其丰富、鲜明的视觉形象,便学生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形象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达到知识的完善,思维的净化,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鄢惠云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上塘第三小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学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意义

【摘要】美术教学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并且培养一定的特长。大学生美术课的教学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鉴赏审美的眼光,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均有较大的帮助。在紧张繁忙的大学生活中,美术教学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教育教学工作者认识上的差距,对于目前的高校美术教学来说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的美术教学成功经验,提高高校美术教学水平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学;大学生;素质发展

一、引言

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普通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亟待补充有关美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才能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的多寡并不能代替美术教育在大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大学的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层次,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并对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一定的提高。实践证明,美术教学陶冶了学生的生命情感,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在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美术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美术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人类最美好的能力之一,西方教育学家认为,对于事物的探索欲和创造力是人类内部的基本驱力。人类生存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一定的创造力才能不断发明更好的东西,发现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活方式。人类创造力的提高,离不开情感和心灵的自由以及对美好的事物的感知。创造力的存在是新事物不断出现的前提,这种新事物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由于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的创造力不断发挥的过程。虽然在形式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创造力的实质是不变的。人类综合利用情感、智慧、生理、直觉、美感等条件,进行一定的创造。在美术作品中,就特别能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创造力是美术作品的灵魂,不管是我国古代的彩陶还是西方古希腊的雕刻,处处彰显着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创造能力。在具体的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者的基本思维模式。在一般的大学学习中,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往往在逻辑思维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逻辑思维往往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在创造性方面有一定的不足。而美术教育教学往往能够对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很好的弥补。美术教学要求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注重强调个人性格的发挥,对于美术作业的完成也可以选择灵活的方式进行实现。美术学习教学方面的灵活,和美术课程的教学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想象在审美的环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美术的学习和创作过程离不开审美创造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的过程。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还有着一定的区别。联想能力是由某一种事物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只是对于人们的心理范围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作用。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事物。因此,想象能力对于创造力的发挥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审美活动中,想象能力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想象能力强的人,在审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就越丰富,反之则越贫乏。大学里的美术教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通过美术教学来进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在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单纯的临摹和模仿在美术的学习中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即使是技术再好的模仿作品,也难以达到原作的水平。美术教学对大学生个性的引导、鼓励和培养,会使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力获得空前的提高。这种创造思维在大学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定势,就会变成一种素质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专业的学习到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相信都会从美术教学中培养的创造能力中获益。

(二)美术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爱心的培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在忙碌中无法静下心来体会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安宁。而艺术这个上天赐予人们的礼物,可以让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柔化欣赏者的内心,有利于人们爱心的培养。爱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重要的素质,是善良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必然是与社会脱节的人,没有爱心就相当于精神上的贫瘠。在社会中,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大学的美术教学,可以通过美术鉴赏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通过艺术的作用来柔化他们的内心,获得更多人文方面的滋养。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当然,美术教学并不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与任务。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美育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大学生审美的过程,即是爱心的流露。因为在审美的过程中,人们会把自己最美好最善良的情感赋予所审美的对象之中。审美的过程体现出人性中的闪光点,越是懂得审美的人,越具有丰富的爱心。美术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随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些学生和老师只关心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知识层面上的教育,而对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不甚重视。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失衡。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具备对美的认知欣赏能力,从而在生活中做到爱美、知美。有了一定的审美底蕴,大学生就不会对一些营养不多的流行歌曲或者一些平庸的肥皂剧进行追捧,也不会穿一些奇装异服来哗众取宠,以丑为美。因此,美术教学对大学生的人格修养起着一定的培育作用。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来源于对于艺术语言的精确理解和对艺术情感的丰富体验。这种审美素质是依靠专业的教育和专门的训练来进行提高的。

(三)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美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在对于美术作品的表象美的欣赏方面,还包括在道德层面上的认知和把握。在中国的传统美育当中,一直在强调心灵美的作用。美术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美感是从创作者的内心流露出来的,在道德的层面上达到了一定的认同感。美术同样可以给人带来道德修养方面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教育、教化作用。比如,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有许多反映战争残酷的作品,从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反战的作用。美术对于人们表现世俗中的情感,激发起人们的共鸣上有着一定的意义。美术的教化作用使大学生领悟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而独特的精神氛围,足以涤荡心灵的污垢,达到一个美化心灵的效果。同时,对于大学生的美学教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因为,审美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一个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在心理层面可以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一是对于物质性的超越。美术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审美的功用主要是进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要进行美术审美活动,需要与物质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二是通过美术教育的审美训练,学生可以学会从另一种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变得更加达观,这是一种意义上的心理调控。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超越。主客体这一二元对立的概念提出对人类哲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通过对于美术的学习,使艺术的和谐性在学生的认知观念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大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起美术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影响作用,通过合理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来进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薛佳佳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改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也更加重视,特别是小学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活有效的联系了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美术教学的改革中,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美术教学改革,从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创新精神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兴趣培养和创新精神萌芽的关键时期,因此,有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推进,小学的美术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为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实现对学生综合培养和教学的重要的过程。因此,在美术教学的改革中,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也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重要问题。

1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的美术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美术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这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往往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把握,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如果兴趣不高,就很难进行教学,导致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教学。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发展,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结果,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猜字谜等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1]。

2丰富美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比较低,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和需要进行及时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导,促进学生的发展[2]。另外,今天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课堂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对学生也不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教师要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一定的故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活动,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兴趣培养。

3不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所以,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广泛的涉猎课堂学习之外的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有效的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的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进行知识的拓展,养成学生知识积累的习惯,所以,教学中应该有足够的重视,让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的能力提高有效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形象化的展现出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美术教学,在教学中受到了很多局限性,色彩的表现也不到位,所以,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3]。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图画、声音等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更加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另外,多媒体教学也要进行合理使用,不能过多的使用,否则会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5加强实践教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锻炼,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是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重要过程。所以,在当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进步。另外,在过一些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制作一些贺卡之类的小礼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和发展。

6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翟三 单位:拉萨广西友谊小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初探

一、注重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优秀的美术技能是不够的,因为其承载着教书育人、传播美术知识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偏重于对美术技法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创作中创新能力和文化思维都受到束缚。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在艺术修养方面有所修为。学生只有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上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高校除了开设美术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外,还应当开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课程,提升对美的感受、欣赏能力,运用正确的审美观表现美、创造美。高校还可以跨学科设立选修课,如增加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口才等相关领域的课程。艺术教育离不开文化支持,学生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仅仅完成科目理论讲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教学能力、高尚人格。

三、美术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如今,教育从“以教为本”过渡为“以人为本”,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和知识的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增添新的知识,教学课程要跟上时代步伐,这是适应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和就业走向,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材料、形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学校也要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将师资水平和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四、改善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和重新认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随着社会进步,美术形式不断发展,表现技巧也不断改进,更注重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技术的掌握不再是检验美术人才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关注的是学生对社会、对事物、对生活的切实感受,对当代精神是否有深刻的洞悉和把握,能否把对事物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代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目前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导致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绘画技能,但作品缺乏灵性和美术内涵。教师应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具备美术理论、艺术素养、文化知识。

五、合理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具有独特性,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良好的评价,有时会仔细考量教师的喜好,按照教师的模式和想法开展创作。这使得美术教育评价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这种教学评价方式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美术技巧、思维和综合能力出发,防止片面的评价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六、加强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层的、丰富的、有一定深度的,拥有美术鉴赏能力的人可以在如今繁多的美术作品中发现艺术表现的真、善、美。同时,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的教育方式对美术专业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限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已有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同一教师教授的学生对一幅画有同样的评价和感受。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美术鉴赏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事实,简单地把美术鉴赏归为一般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鉴赏者因个人的阅历、文化层次、生长环境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素质教育教学中采用权威的教学方式和利用教材权威性强制教学,就不适应教学改革和时展的要求。培养美术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敢说、敢评。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背景故事、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各抒己见,教师也要尊重他们的看法。高校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突出问题,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进一步提升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性。

作者:王蕾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学中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

一、消除畏惧及自馁心理,增强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美术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创作开始的时候总是不敢动笔,问其原因,是怕画不好。这一现象到小学高年级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源于学生的畏惧、自馁心理,往往是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不足所造成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往往眼高手低,于是对自己的创造能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畏惧、自馁情绪。若任其发展,学生会逐渐疏远艺术,进而抑制自身潜力的发展。对此,教师绝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正确认识,还要借机向学生阐明:艺术的表现手法无一定之规,只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画得如何,都称得上是一幅好作品。在《今天我值日》一课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因对人体动态把握不准而有所畏惧。对此,笔者在他们创作前先引导其欣赏著名画家的作品和其他学生的作品,之后学生觉得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相差无几。只此一举便打消了学生的顾虑,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另外,要让学生消除畏惧和自馁心理,教师还要帮助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首先,教师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脱离学生的年龄、个性而人为地提高要求;其次,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时,要多给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加强直观演示,少定框架。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中,一些学生觉得设计纹样很难。笔者拿出一些选材极其平常的剪纸作品,如苹果、葫芦等,虽然设计、剪制并不十分精美,却是上好的作品。结果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创作灵感也随之涌现。此外,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少批评,力戒讽刺挖苦。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创新之处并给予启发、鼓励、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鼓励勤奋,克服懒惰、倦怠心理

创造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勤画、多练,而懒惰、倦怠只会使创造才能逐渐萎缩。一般来说,小学生对美术课是非常感兴趣的,较少表现出懒惰、倦怠情绪。但到了小学高年级,个别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只愿临摹作品,不愿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对此,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克服懒惰、倦怠情绪:第一,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对于任何一门功课都要认真学,帮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美术课。第二,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欣赏、手工、绘画教学交替行进,尤其在作业设置时应注意难易适中。对于个别较难的作业,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一丝不苟,增强意志力;另一方面要限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不拖泥带水。课堂节奏紧凑,能使学生专心致志,克服懒惰、倦怠心理。

三、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打破狭隘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智慧和意志方面的优秀品质,缺乏道德、情绪方面的优秀品质,就会使个性不和谐,影响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德、智并重。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受到美的熏陶。如,通过《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鉴赏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义感的教育;通过《最受尊敬的人》等课程教学,让学生用绘画表现好人好事,使其心灵得以净化;通过《纸带穿编》等手工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环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该经常通过参观画展、随堂欣赏、作业讲评、教师示范等途径将风格各异的作品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认识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意识到艺术不能“唯我独尊”,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繁荣艺术,从而帮助学生打破狭隘观念,使学生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造。

四、增强课堂吸引力,避免兴趣的狭隘性

兴趣会影响性格的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挥。学生兴趣广泛,精神生活丰富,会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因此,教师要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量,为学生创造奠定物质基础。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绘画课《最受尊敬的人》,教师可启发学生表现清洁工,让他们了解美好的环境是别人付出宝贵时间换来的,让学生存有感激之心,从而发自内心地创作。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大胆改革,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寓知识技能的培养于趣味性教学之中,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如,在《走进春天》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既增强了美术学习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又消除了学生兴趣和知识方面的狭窄性。

五、结语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在不断消除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发展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教师掌握了学生创造活动的心理要素,就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学生施展创造才华营造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

作者:洪巧菊 单位:江苏丰县实验小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农村地区因为各种原因,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这就导致了一些农村学生没有美术兴趣,或者即使有兴趣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学生的个性逐渐泯灭。

2.学校方面

部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术课开设的课时不足,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成熟,将美术上成了临摹课,或者以灌输讲解教学为主。美术课的应有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方面

学生在幼儿时期大都喜欢美术,但是到了小学一年级,喜欢美术的学生往往开始减少,小学三年级更成为一个分水岭,三年级以后部分学生为了升学,放弃了美术的爱好,但这种放弃可能使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留下缺陷。在素质教育大形势下,美术教学应该从美术的实质入手,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改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学生有想法、有创意却不敢和教师交流,或者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可。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教师或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采用表扬激励的评价,让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小学生积极好动,对新奇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个性才华,培养学生的自信,对学生审美情趣和独立人格的培养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2.多元美术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途径

美术教学方法很多,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寓教于乐、玩中学习的开放式教育。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组织一定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深入思考,创作个性鲜明的绘画作品。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的交互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以往的美术教育侧重示范性和临摹练习,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集于一身,形象生动地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学生不仅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还可以从网上搜索有效的资料进行自主探索。如,在教学剪纸、折纸、泥塑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课本以外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3.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明确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

相较于以往封闭性的教学模式,现今的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所谓合作学习,即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和作品展示给别人,其他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从而推动整个学习进程的发展。总之,虽然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存有一些问题,但是美术教师要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自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里尽享美术的无穷魅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张明泉 单位: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中心学校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发挥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是否能够发挥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决条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前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方法和美术表达。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变单方向的知识讲解为双向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如遇到问题时,教师不是直接的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查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研究讨论主动的获取知识,并体会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喜悦感,这样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氛围

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美术较强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创新氛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做良师,在课下成为学生的朋友,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扩展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平日里教师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内心世界,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怀,努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第二,师生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多元的思维等,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挫折多正面鼓励,为学生建立一个宽松和自由、崇尚个性的氛围。第三,要对学生多进行正面的鼓励。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少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创作来获得的快乐。第四,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表现的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利用美术教育易于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优势,做好美术学习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的深度上要不断开拓创新,在专业技巧上精益求精,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实行开放性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应该设计制定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题,提高内容的开放性,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美术教育中体会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进发新思想,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锻炼。

四、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和其他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的美术教育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教学材料不足条件等的限制,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太少,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检索、鉴赏艺术作品的新途径,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美术教育实践环节

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但以往教师的讲解却占据了大多数时间,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偏弱。因此,教师要注重增强美术教育实践环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绘画和鉴赏。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描绘具有自己思想和风格的绘画作品,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美术实践,才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高校美术教育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和方法来改革和优化现有的高校美术教育,使其更好的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服务。

作者:张静 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美术基础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因此,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学科。学生具有思维能力才会善于发现美术学习中的问题,分析思考发现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解决发现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训练学生观察美术事物的能力,提高形象思维水平。学生只有勇于标新立异,善于观察、学会思考、勇于创作,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构思。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像以往一样跟着教师的步伐学习,要学会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自主学习,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事物,美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绘画物体要打破常规、具有创造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新思维氛围的构建

小学生的学习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美术学习更加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学习关系,减弱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让学生毫无负担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越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美术有助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创新意识。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建立

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比较在意教师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和评价,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表扬表现比较好的学生,鼓励表现欠缺的学生,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对于学习更有积极性。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之处和退步之处,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阶段是一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美术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和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创新思维。

作者:程晖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实验小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中职学生美术教学论文

一、美术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美术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表明,美术课开的早晚、是否全面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美术课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还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苏联在科技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就在于苏联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美术课,并一直延续到大学,而美国在初中阶段才开始美术课程。这就充分证明了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陶冶学生情操

美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个性和想象力。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可以唤起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从而激发创造潜能,陶冶情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或展览名家名作,或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鉴赏,提高审美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效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思维有一定的拓展和提升。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学生善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学习贵在实践。书本知识的真正吸收,主要体现在运用和实践上面,美术课程的学习同样如此。无论是思想上的感悟、精神上的理解,还是心理上的认识都不能单单依靠文字表达出来,还可以依靠画笔、工艺等美术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体现美术情趣和美术意境。学生学习中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往往和美术知识、美术作品的展现是息息相关的,当然也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将来从事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美术教学对中职学生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

中职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在美术上必须有一定的造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培养各种能力,陶冶情操,能够借助美术来认识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美。鉴于美术范围较广,分为工艺美术、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做出选择,了解其不同特点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课程大多是一些抽象的知识,而美术课程可以让学生触碰到实际存在的事物和具体可感的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久而久之,必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三、美术教学能帮助学生心智发展趋向于成熟

美术教育的功效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还能帮助学生的心智发展趋向于成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21世纪新型人才。如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欠失了美术教育,就会或多或少地造成精神和行动能力的差异,使个体人格和性格普遍化,使生产劳动者的感官意识和审美功能不协调,从而妨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如果重视美术教育,可以使中职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才能,积极展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实际上,现行的应试教育已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美术潜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美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相对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为其心智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四、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美术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知,自己去判断,这样学生从中获得的体验和认识才会更加深刻。为了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我让学生自己组成合作小组,要求他们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一种以生活废品为原料的工艺品制作。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商讨、构思。有的用布的下脚料做成了“奥运娃娃”,有的用易拉罐做成了“树”型的工艺品,有的用各种颜色的废纸粘贴成了一条“大鲤鱼”……通过学生的动手合作,不但练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懂得了美术的实践意义。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也是思想的叛逆时期,无论是意志还是兴趣,都还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对生活中的善恶、是非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极易表面化、肤浅化。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与美术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意识,升华审美情趣。

总之,中职阶段的美术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和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这不仅表现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上,还体现在提高中职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因此,中职美术教育的实施应以发展学生个体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为宗旨,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绘画上,要从促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内涵入手,使其深入美术实质,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实现中职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为普及美术文化做出贡献。

作者:孙雪芳单位:浙江省杭州拱墅区职业高级中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学生兴趣与美术教学论文

一、转变美术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着美术教学的成效。新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美术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开放式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现状,积极尝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多层面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时间与空间。美术学习是一门复杂的学习活动,它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交流思想,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成功。“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体验成功,来保持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2.构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灵活”起来

实践证明,人在自由、平等状态下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兴趣是最浓郁的。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师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甚至成为学习伙伴,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美术教学课堂应该是民主的,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只有构建开放式课堂才能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应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艺术见解不要轻易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保护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另类思维与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讲故事是通过援引美术领域的相关故事,包括美术创作的背景故事,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受美术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了解美术创作的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使学生以一种饱满的情绪投入美术学习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改变传统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我们可以发挥多媒体资源丰富、直观形象、呈现方式丰富等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是展示美术作品、播放影视资料、讲述美术故事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准确把握好多媒体运用的目的,媒体的运用是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喧宾夺主,淡化了美术教学活动。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情景创设方法,都要紧紧扣住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2.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

良好的艺术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时机、创造机遇努力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如结合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而且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增添信心;此外也有助于在校园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对每一次活动,教师要认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活动的筹划、组织、实施等都要紧扣活动主题,如活动海报的制作,可以发挥学生的美术才华,让学生自主制作,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教师要善于扩大活动影响,如将学生的佳作张贴墙壁上,使整个活动都散发出浓浓的艺术魅力。

三、适时开展实践活动,突出“职教”特点

“职校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大多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参与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所以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素质是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要散发出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紧扣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打造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要。

1.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灵感之源,职业教育源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觅得创作灵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对学生美术素质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摆脱狭小空间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到生活中寻找美术创造的素材,培养学生捕捉生活美、感悟生活美、呈现生活美等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及时将观察的素材、灵感积累下来,如“日记画”,学生将每日的生活观察、感悟等用美术的方式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既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也为美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使美术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满足岗位需求。

2.以“职业”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

目前,影响职校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很大一个因素是学生的就业情况,美术专业职校生就业难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我们要积极探索职校美术教学特色,以“职业”为导向,努力推进实践活动。职业教育的特色应该定位在“职业”两字,因此,职校美术教学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寻找实现目标的载体。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要重视学生美术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当前职业学校实践活动主要是“工学交替”,教师要紧紧围绕职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未来岗位,积极拓展实践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意义,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黄宇单位:吉林女子学校

培美术学生小论文:养学生创新能力美术教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启发学生美感

美育即对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具有的美感予以利用,对人开展教育,促使人发展得更加和谐与全面。美主要从劳动中产生,但是又为劳动提供服务。人们开展生产活动不单是追求物质满足,还要求美感享受。目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艺术创意与设计有极其广泛的要求,在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均蕴含着美。一个人若无法了解现实生活美,那也无法对艺术美予以正确认识和理解。所有艺术创作的基本来源均为生活。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基本任务为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予以培养,并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学会从生活中对美予以发现和体验,而后在创作中充分展现。

二、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

美术教学中现实与想象、形象与抽象共同存在且相辅相成,因此教师需发挥引导与组织作用,使学生拥有足够空间与机会去参与美术审美与创作活动,若有必要可提供个性化体验机会,促使学生对自我予以充分展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予以培养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予以激发,故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将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并基于此对可行性、针对性与创新性均较高的教学策略予以制定,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而后对其创造性思维予以激发。同时,当前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教师应对现代化教学方式予以充分使用,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时采用更直观且形象的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予以更好掌握和理解。例如美术密切关联于文化、音乐以及文学,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朗读诗歌等,亦可对民族文化予以介绍,为学生提供美术情境,激发其想象力,而后从自身理解角度开展创作,由此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教会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对创新素材予以积累

美术创新并非凭空臆想或者闭门造车,而是要在一定创新素材的积累上释放艺术情愫,同时综合运用自身知识经验。美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为生活,这更是美术教学得以持续开展的强大平台。要提升学生素材的积累需促使学生对生活予以细致观察并用心感悟。教师需对学生对于生活的敏感度予以有效培养,让学生学会用艺术角度对生活美景进行欣赏,并从中发现创新素材。在开展美术课堂时可增设探讨生活环节。教师可在课堂中选取一个宽泛主题,需关联于教学内容,而后让学生依据此主题去生活中对素材予以找寻,并对其予以记录,而后将其带入课堂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生记录美时可使用简笔画、漫画、照片、素描或者简笔画等方式。

四、强化课堂有效性沟通

美术教学可对学生科学审美观予以培养,进而增强其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为学生构建一个创新环境,并开展有效沟通。教师需结合学生创新思维理念的相关要求,将学生作为主体,搭建有效平台,对学生主动性予以充分发挥。教学环境若具有民主性可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同时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健康环境。教师需多沟通交流于学生,创造公平民主课堂氛围,鼓励并肯定学生言行与思想,认可学生创作作品并适当表扬。及时发现作品中缺陷与不足,并指导学生修改。

五、创建合理评价机制

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基于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构建,这样可促使学生积极性获得提升。评价时要注重鼓励与创新,避免重复与平淡,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提升。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摒弃传统的固定答案或者一个标准,这样会忽视学生个性,并且导致学生在创作时过于注重表面效果,缺乏创新见解。因此需采用科学评价方法,以增强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中从其基本灵魂为创新。因此教学需结合时展要求对教学方法予以适当改进,注重学生审美情趣与个性的培养,使其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积累创新素材,强化对美术的理解并充分感悟。同时还要构建一个民主、活跃且轻松的课堂氛围,优化改进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而有效培养其在美术创作中融入创新思维的能力。

作者:余谦单位: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初中学生参与美术教学论文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就必须要改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使学生实现积极情感的转移,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教师并不只是传道授业,是知识与智慧的化身,而且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教师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与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心灵对话。这样自然能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在无形中形成了。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时的心情。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愉悦、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以一种十分欢快的、积极的心情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来。对知识的掌握和占有欲就会凸显出来,由此表现出来的就是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如果教学氛围紧张、枯燥,学生自然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与不安的心理,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即使教师付出再多,学生依旧是游离于教学之外,成为教学的附属,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着力为学生营造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这样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正面情感效应,使学生对教学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单调式教学,教师要学会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高超的教学技巧、先进的教学工具来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陶醉其中,身心放松。例如,《花鸟画的欣赏》这堂课的教学,我在教学伊始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自然中花儿盛开、鸟儿起飞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抛弃单纯学习的沉重心情,敞开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此时在没有我任何提示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便自己欣赏起了教材中的花鸟图画,并且津津乐道地用自己的美术知识来描述和进一步学习。这样我就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轻松的、优美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提高,从而自主而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因此,我们想要轻松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情趣,就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素养来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和营造适宜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巧妙设计有探索性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一味地说教,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与机械地记忆,使得学生失去了展现个性与展开思考的权利。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参与教学的空间,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挖掘,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与教学内容的密切关联,加强问题本身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兼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参与的动力,使教学成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平台。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活动,突出美术的学科特色,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朝气的美术课堂,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作者:张景华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镇建昌营初级中学

美术学生小论文: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一、利用教材明确主题,培养学生目标明确的观察力

安排学生课前自学,通过对教材图例的赏析明确主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有目的的观察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一是指导他们将目标放在寻找对象的主要特征上,发现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二是引导他们针对性地去观察与发现对象细节,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使形象更加真实饱满。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可充分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达到较为理想的观察效果。

二、观察实物提出要求,发展学生整体有序的观察力

写生教学是培养高年级学生美术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但把实物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描绘,这样做并非完全是仅为了完成实物写生作业,而是要他们在深层的观察中加深对实物的认识,以便打破学生绘画中的概念化,克服因对实物的观察不清而草草了事的应付性描绘的现象。从技术上讲,美术基础训练中的重头戏就是教学生学会“看”,并且是“整体地看”、“有序地看”,即把外部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处在和其它形象比较中的一个形象。面对观察对象,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观察要求,强调在整体的协调中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探究,培养观察的整体性和条理性。

三、亲近生活走进自然,引导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大自然的神奇多彩,对学生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感受,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采撷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虽然有所增加,但他们仍习惯用鲜艳的纯色来概念化地表现物象,如把树涂成一种绿色,天空涂成一种蓝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深入自然,让学生到室外去认真观察一下。学生在细心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认知,丰富了画面的色调,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观察学习的兴趣。

四、拓宽视野交流评价,发展学生由此及彼的观察力

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对外部对象体会和研究的过程,是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眼、脑、手合用的过程,有效的观察总是和积极的大脑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在高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展示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边观察,边思索,相互交流、拓宽视野、共同提高,在感知的同时伴随着对对象的理性的分析,才能使我们的观察既整体概括又细致深入。观察力的进一步发展还体现在观察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中。举例来说,当儿童年幼时,他所画的圆柱形物体大多是上面圆圆的,而底部则是平平的一根水平线,这种现象表明学生的观察力更多地偏向于直觉。而在一个经过一定训练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眼中,圆柱上部形状和底部形状就有了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和必然———既然上部是圆的,那么底部也肯定是圆的,进一步的发展和透视知识的铺垫还能使他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圆柱的上部和底部虽然都是圆形,但因为离眼睛的高低距离不同,所以形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观察也就更加细致入微了。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法的培养。所谓整体观察法即从整体出发,保持“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法。一般教师在讲解整体观察法时,并不能说出整体是什么样子,更拿不出一个什么整体来,学生没有整体的表象就不能形成形象思维,利用电脑来帮助就可以先让学生获得整体的表象,把观察对象的关系,整体比例关系,色彩关系或物体的基本形态,主要特征显示出来,同时隐藏了局部的关系或局部的特征,等学生有了整体的表象和一定的概念后,再把各个局部分批显示出来,使学生明确所谓的局部是什么,先主后次地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在感受整体是什么的同时也感受到局部是什么,做到既整体又入微,这种把整体和局部分离开来指导学生观察的手段是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

2.比较观察法的培养。所谓比较观察法,即指在明确比较观察的目的与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比较标准与参照物,教会比较的具体方法。一个物象可以分成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整体与局部的比例、色彩关系,在确定其中一个部分的大小比例和色彩关系时,是以另一部分物象为标准的,这样就要求观察一个部分物象时,同时观察其它相关部分的大小比例和色彩关系,使各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参照,这样才能不脱离大的整体关系,使各部分关系互为标准的不断比较中逐步确立。

3.形体结构观察法的培养。所谓形体结构观察法,即将复杂的物体归纳为基本几何形体或基本形的组合体的观察法。当物体结构比较复杂时,学生往往被某些局部的特征所吸引而忽视了形体基本结构,要指导学生先去观察形体结构,讲解法说不清道不明,示范法时间又有限。为了能是学生注意到形体结构,则可以把物体拍成照片,运用多媒体在照片中加上几何形体或几何形状来归纳物象的形体结构,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来观察,总结归纳形体结构。

4.按步观察法的培养。所谓按步观察法即按作业步骤,先形后色的观察法。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常被物体斑斓的色彩吸引,其实美术的表现方法一般是先形后色,如果观察步骤上与之一致,对观察和作业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用电脑模拟观察步骤,先出现物体的形状,然后出现色彩,这种先形后色的出示步骤有利了学生按步观察法的形成。

本文作者:陈军工作单位: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