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

时间:2022-04-23 04:56:22 关键词: 建筑设计专业 设计论文 设计
摘要:建筑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建筑设计专业背景为出发点,应紧扣建筑设计的专业特点,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针对学生的美术基础素养现在,灵活运用各种现有教学手段和方法,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改革,丰富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从而形成有侧重的、由浅入深的分段式教学,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再现到表象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改革模式探析

摘要:《建筑设计原理》是高校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是衔接学生思维方式转化阶段、解决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教学课时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理论总则,也是建筑设计入门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文旨在通过更新教W目的、梳理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结构框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建立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改革、课程构架、实践单元

《建筑设计原理》是高校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准则,了解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与规划、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多方面综合知识。本课程教学课时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理论总则,也是建筑设计入门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伴随建筑设计领域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建筑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世界顶尖建筑学院及我国各传统建筑名校纷纷展开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基础实践改革。如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出版了教材《探索:建筑学教育的试验》(Inchoate. An Experiment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提出了“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学习建筑学的方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在《开始设计》一书中阐述了建筑学教育的“创造性过程”,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起点,试图探讨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理论基础之间的逻辑联系。传统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仍旧还在沿用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旧教材,无论是设计理论与手法,还是引用的资料、数据与案例,都已经与时代脱轨,跟不上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速度与潮流。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解分析、课外资料收集与抄绘等教学环节。考核方式通常以论文方式为主,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虽然可在课件制作、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增设了课堂讨论、资料分享、课外抄绘等教学环节,但是并未改善理论课沉闷冗长、不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常态。

二、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通常,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满足功能需求,如何研究场地环境,如何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等基本技能。通过这些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解决大量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来说,还必须具有能力将定位精准的概念、控制自如的灵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注入到每一个设计之中。为了完成一个优秀且富有意义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必须挖掘出项目中的想象力。否则,建筑就会流于平庸,仅仅是可以接受,或者是达到了平均水平而已。概念、灵感与想象,这是一个具有更高要求的设计进程,它意味着建筑师必须持久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我们对该课程展开课程改革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完善,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与构思能力,寻求创作的灵感与思路。

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解决普遍性矛盾的哲学方法,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即通过“分析事物本质的共性――运用一般性原则――解决普遍性矛盾”这一过程。对应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则反映为“研究建筑的本质――掌握一般性的设计手法――获得新的创作思路”的过程。(图1)设计的过程本身是难以言传身教,但建筑教育则本能地要求我们将设计过程描述并传达出来。这也是高校建筑教育亟待解决的普遍矛盾。

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本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刚完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对绘图基础与表现技法的基本训练,处于为期四年的《建筑设计》实践课程训练的伊始,即上述两个转化阶段的衔接处,迫切需要打下坚持的设计理论基础,帮助他们培养专业的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本课程的的教学目的正是衔接这两个重要的转化阶段,解决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

三、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模式探析

通过《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要点包括:建筑学基本问题,包括建筑的角色、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发展概况;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深度;建筑外部空间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材料构造与建筑设计,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经济问题,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与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创作与构思的特征、建筑创作与构思的过程、建筑设计深化流程与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的获得及成果表达。

通过整理、分析、比较与归纳上述的学习要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概论篇、设计篇、技术经济篇和构思创作篇。四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起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图2)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带领学生从外部来认识这门学科,而是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已经熟悉的、已经掌握的内在的东西开始,开始他们的设计之旅。因此老师的角色是挖掘这些东西,然后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背景,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设计出特定的过程。这些过程的逻辑是合理的、可控的,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教学内容为基础结构的框架下,我们还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之相适应。本课程32课时分16次课进行讲授,将每次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展开实践。每个单元又由大小两个单元组成,大单元即是我们的课堂讲授部分,小单元是内容与形式均不相同的16个小练习。这些小练习可以是一次与当次大单元主题相关的激烈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案例收集、抄绘与图解,还可以是一次实地调研或者一次模型制作。所有的小练习以两条路线铺开:一个是关于“如何”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为什么”的问题。两条路线同时进行,最初并不相互介入,它们维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相反。第一条路线侧重于建筑设计中会用到的过程、工具、技能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个图表、一张设计图、一种模型制作的技能、一个组织战略,或是一个空间布局的方法。第二条路线每个练习都提供了一个用以讨论明确的观点、概念或理论的平台,根据大单元中由讲授内容引发的对话,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建立起批判性的框架。我们的教学提倡讨论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参与关于方法的辩论。这样我们的学生将获得双重的能力: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目标,传统的理解是,提供一个庇护场所把业已存在的学科规范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传统的授课与练习来发展空间形式和正规的思维模式,然后结果背道而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学习这些技术之后运用它们,而是要理解它们之后进行创作。因为我们强调一个通过研究和讨论,在掌握和运用这些规范的基础是进行设计的过程。形式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被允许通过实践进行创造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要依据作者自己设立的标准而进行评估。因此,评估与考核的重点在于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运用。

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将由一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课改头换面成为一门以鼓励创造性过程为主以实践性练习为手段的课程。贯通整个课程的16个实践性练习是整个课程的灵魂主线,每个练习完成的设计或者作品将成为本课程最后评价与考核的依据。我们将以作品展、公开评图、建筑年会等方式,邀请兄弟建筑院校专家、相关专业师生、设计院执业建筑师等广大师生人士作为评审、指导,并在每次评审结束后展开总结、讨论与交流,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修正与提高的空间。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浅析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是一门建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入门课程,学好该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建筑学科的认识与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建筑学专业其他基础及专业课程学习,有益于学生建筑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提升。本文就《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基本情况及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分析了地方院校为提高《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所做的教学改革,并对其这些年关于该门课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说明,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质量

近年来,建筑学专业逐渐在各地方院校开办。虽然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学起步晚,但教学质量水平提升迅速。建筑学作为一门建筑类学科在目前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建筑设计基础》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备受学校教师的重视,它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理念关系着学生建筑设计基本观念及思维的形成。本文就近=年来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对《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日常教学情况及发展进行了说明,以供参考。

一、关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说明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中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按照传统教学内容设置分为理论和实验部分,实验部分主要包含仿宋字练习、水彩渲染技法练习、线条练习、图纸抄绘等基础内容。该门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好该门课程将有利于建筑学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能更好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目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我国地方建筑院校均有开设并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是各地方建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可以说,该课程在这些年发展中已逐步形成各院校特有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将更加有效,对于培养综合实力强的建筑学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目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部分地方院校早期对《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缺乏系统认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被定义为专业基本技能培训课程加以对待与培养。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严格的技法训练为主,通过一系列工程案例逐步将学生引入建筑设计的思维模式中,过多地强调临摹练习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成立之初就对该门课程培养大纲过多强调了基本技法训练、模型制作等,未能将如何提高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意识及创新能力放在其应有地位,使得该课程在日常教W中收效甚微。但目前,经过持续多年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筑学专业的教与学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地方院校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应重视这一细节,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该课程发展。

三、关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发展情况描述

前面提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由于各地方院校对该课程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纵观该门课程的发展,这些年变化较大,如江西理工大学根据当前教学水平较高的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教师也在该课程讲授中逐步加深了认识程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由基础训练型向认知设计型过渡;同时,随着课程要求的不断提高与人们建筑观念的改变,该课程教学,目前逐步实现了向综合改良型过渡,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基础训练型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改变。《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如较早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将该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建筑概论理论课程学习及作业练习。理论课程的学习一般包括建筑基本属性、构成要素及中外建筑简介等,授课内容较多,教学要求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建筑理念及建筑设计为主;同时,对于作业练习主要以绘制线条图、建筑视图等,着重培养学生绘制建筑工程图的基本功。地方院校早期对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采用模仿其他院校或根据教师本身所受专业教育模式来安排教学内容,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也一般。但是在这些地方院校和教师的努力下,教学模式逐渐有了各自的特色和成果。因此,传统基础训练的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替代。随着国家及学校对建筑学科的重视,以及当前招生方式的改变趋势,各地方院校也逐渐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与信心。此外,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课部分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课程中动手能力差,创新思维少。针对这些现象,应该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比如在作业练习进行了改革,加入了结构设计的内容,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的融合[2]。不管教学改革的内容变化多少,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仍在于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建筑观念,使得学生透彻了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

2.认知设计型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突破。随着国内各建筑院校对低年级《建筑基础课程》的重视,地方院校教学改革内容已较少从国内别的学校“拿来”,提出了地方特色教育理念,教学的重点也由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培养过渡,主要是从侧重于手工技能训练转向创造能力训练培养。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可以辅以计算机使用课程训练内容的完成,还可以用计算机和手机等获得较多新鲜的建筑资讯,更新和扩展知识面。教学改革后的认知设计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能够尽早进入建筑学专业角色,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学其他课程知识,促使学生成才。认知设计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正是为提高建筑设计基本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当时国内外常采用的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实践的证明,该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这种模式在地方院校课程的改革中也弥补了不足,并有所突破。当前,地方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深造前未接触过建筑学相关知识培养与知识积累,单纯用这种认知设计方式来改变当时该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脱离了实际,因而不能得到长期发展。如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强调学生在入学后即开始对建筑设计知识的全面讲述,由于学生综合技能差,教师讲述及辅导存在很大难度,无法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全面学科基本知识讲解。

3.C合改良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模式。随着这些年地方院校的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主要是综合改良型教学模式。目前各地方院校基本上都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了优化,有的学校建筑设计课程内容基本每年都有改动,并且实验课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与当前的教育形势接轨。与此同时,学校更加重视教师综合技能的提高,每年会安排工程实训提高教师的理论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建立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与认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综合改良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也加强了建筑学设计基础技能训练,逐步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其他建筑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属于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必修的基础课程,学好该门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并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建筑学理念的提升。本文就地方院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对这些年该门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由基础训练型教学逐步向认知设计型型教学、综合改良型教学的教学改革历程,探讨了该门课程改革中教学质量及教学重心问题,以供参考。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图示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图示思维是一种应用图示语言表达设计思想的思维方法,是设计师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草图捕捉灵感,把思想变为视觉形象,并且按照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修改、综合与完善的设计过程。本文提出为弥补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工科教学力量不足的缺陷,通过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示思维能力,使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共同增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图示思维;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能力

一、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对于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认为环境艺术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门类,这不仅表现在环境艺术专业建立的基础,即现代环境科学是集中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成果的研究领域,而且表现在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从广义上说,它是对与整个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研究,以此作为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从狭义上说,它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由环境艺术的广义研究内容上,我们不难得出建筑作为人工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由环境艺术的狭义研究内容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建筑既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又是室外环境的构成主体之一,因此建筑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处于架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基础地位。

二、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

1、强调形体组合

形体是决定建筑形象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体量的把握,体块的组合,综合运用了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用图形、体块来表达设计构思的实践途径。

2、重视空间组织

建筑是实体,实体所围合的供人使用的空间是设计的实质。建筑空间是否适合人的使用,是否给人以美感,是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筑设计课对建筑空间的教学是在建筑形体组合基础上的深化,是以实体形式来理解和感受其中虚无的空间,借以掌握用空间来塑造形体的手法。

3、注重功能组织

依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考虑不同的因素,把单元空间的组织关系做适当分群、分区安排即建筑的功能组织。建筑的功能组织是建筑符合使用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课对于建筑功能组织的分析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建筑形体和空间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对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理解。

4、重视建筑与其环境的关系

建筑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好的建筑强化环境特性,促进美好环境的形成。建筑设计课程不仅注重环境对建筑的限制,而且积极寻求建筑对环境的回应,通过多种解决方案,来多角度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5、注重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建筑能够符合人的使用还要多专业共同参与设计,如结构、暖通、给排水、电器专业等,建筑能够付诸实现,更是需要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建筑设计课程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对于专业合作、工种配合均有涉及,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由于建筑设计课程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经验教学法。70年代以来,以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为基础的理论在国外不断涌现,如图示思维论、建筑设计计划理论、行为建筑学、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模式语言等,其中图示思维论在将建筑形体组合关系、空间关系、功能组织、建筑与环境关系、各相关专业间的交流等内容直观化为图示的过程中,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在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很适合在建筑教学中作为理论指导和训练手段。而对于艺术类生源的院校开设的环境艺术专业,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强调图示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弥补其工科教学力量不足的缺陷,增加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使其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共同增长。

三、图示思维

基于建筑设计的特点,我们通常的文字思维和表达方式不能适应其要求,因此进行图示思考,以图形表现思想成为建筑设计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对学生图示思维的培养将始终贯穿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保罗・拉索(Paul Laseau)在其著作《图解思考》中,认为图解思考过程可以看作自我交谈,即作者与设计草图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流过程涉及纸面的速写形象、眼、脑、手。在从纸面到眼睛到大脑,然后返回纸面的信息循环过程中,理论上说,循环的次数越多,变化的机遇也就越多。就设计而言,设计是层层深入的,图示思维强调的是设计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如何用草图快速捕捉灵感,找出解决方案,把思考变为视觉形象,然后再按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修改、综合与完善。保罗・拉索总结了图式思维的运用,包括六个层面:表现、抽象、手法、发现、检验和激励。

四、建筑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图示思维培养

结合图示思维运用的六个层面,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图示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围绕图示思维的培养,又能从不同方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表现是思维的形象传达,使人们能够预先看到实现的可能程度和最后的结果,因此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表现。为了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设计,需要综合的形象来表现整体,涉及最直接的感受,需要具体形象表现,尽力使观看者进入徒手画所表达的感受氛围,要借助感性的焦点,徒手草图使设计的决断兼顾到多种选择的可能。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徒手画的基本功训练是极为重要的,虽然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在真实反映环境和最终处理效果上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效果图并非建筑设计最终成果的表现手段,它是贯穿在设计始终的帮助设计者分析、思考、推敲的手段,因此徒手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表现技能,更是对学生图示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

抽象是图式思维应用图解分析的手段,它包括图式语言抽象化和设计内容的抽象分析。图式语言可以看作是语言与图式表现的结合,文字语言与图式语言的区别在于所用的符号和符号的使用方式不同。图式语言的词汇常用的有识别性符号、关系符号、修饰符号,语法通常有三种形式,位置、相邻和类同。应用图示语言于建筑设计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建筑功能关系、建筑周边环境、建筑空间形状、建筑交通流线组织,以及建筑结构和构造问题之间的矛盾,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应用抽象的图解分析手段,还有助于抛开表象关注问题的本质。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用抽象的图解分析手段来解读设计任务书,列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处理手段,利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和审视利弊。

手法是指应用图式思维进行设计处理,这是具有启发性的设计手段。通过手法转化图解形象使其具有新面貌,可以拓展设计者的思考。建筑设计课通过对学生进行设计手法的训练,将使其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基本规律的运用中演化出富于个性的设计手法。

发现存在于使艺术设计成为创作的过程,包括创造和构 思成形。创造寻觅基本的发现和方案设计的独特见解,构思成形则将发现转变成图解和文字说明。威利・果登(WilliamGordon)在其著作《符号关系学》中总结了与创造才能有关的四种类型的相似,象征、直接、人体和幻想。而构思成形则是综合了理念的过程,经过构思图解和构思探讨完成创作。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通过最初创造性的构思理念,不断丰满充实,最终综合艺术、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成为可以实现的作品。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层层深入,使方案从最初构思一步步深化到最终定稿,使学生能够将艺术构思与技术实际密切结合,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检验是设计方案选择与综合的过程,按照图式思维的方法,检验分为表达、评价、综合、推敲。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图纸予以表达设计意图,采用共同的标准进行多方案评价,集中各方案的优点精心推敲形成新的设计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取舍将随时出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分析过程以图解表达,有利于分清问题主次,使设计过程顺畅。

激励:设计师与项目委托人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受到设计图的影响,要使设计草图达到激励作用,要考虑诸如个性、统一性、风格与选择性、生动与活力创造性与清晰感、方向与重点、特征与氛围等问题。现实中,建筑设计方案的最终选择权常常掌握在设计委托方手中。为使设计成果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就要做好与设计委托人的沟通。图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在于漂亮的图面效果能够吸引人的注意,还在于图示语言能够很好地克服专业的界限,使设计者的构思过程和设计亮点为他人理解。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方案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表现方法的介绍来促进学生学习和使用多种表现方法,同时以学生站上讲台介绍设计方案的方式,完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五、结语

建筑设计教学和学生图示思维培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贯彻学生图示思维培养将有利于摆脱艺术类教育中沿用经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在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出实践型专业人才。将图示思维的培养纳入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使图示思维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利于引导和促进其发展。总之,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带动建筑设计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为其它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正式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始终沿袭建筑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当前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城乡规划学的思维方式,并结合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从调研、任务书的拟定、图纸内容和口头表达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幼儿园建筑设计

在中国的高校中,城乡规划学大都源于建筑学专业,或以地理类学科为背景,或以林学、农业风景园林为主,这其中又以工科建筑学专业占的比重最大。经过新中国60年的建设培育,当前的城乡规划学科已远远跨出了原建筑学的学科范畴,从物质空间形态进入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城乡管理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领域。2011年,在国家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正式将“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实现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历史性选择。对于依托于建筑学开设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这类院校,建筑设计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基本采用的是“3+2”或“2+3”模式,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和模式已不足以体现和突出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内容,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大多数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设计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的模式,将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前期课程。具体的课程安排是以建筑学的类型学教学方式展开,从单一空间的小型公共建筑到复合空间的幼儿园再到功能相对复杂的旅馆等。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多半以培养学生的功能组织能力和空间形体设计能力为主。然而,建筑设计的核心属于空间创造,而城乡规划的核心属于对未来的预测和

对建设行为的控制,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依照传统建筑学设计课程的教育模式,势必无法达到《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行)》[1]中明确提出的“有能力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应用建筑设计基本原理,能协调建筑单体、群体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规划设计思维中的整体观体现,而非针对建筑学空间创造而言。同时,建筑设计课程多集中在二年级到三年级,这一阶段主要是从专业基础知识逐步向专业设计知识过渡,缩短从建筑思维到规划思维的转变,要达到上述要求则需调整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培养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思维

城乡规划学专业中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是对规划专业的认识及基本素质的培养,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城市的认识。城市认识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层面到低层面、由外而内、由上及下”的规律,有利于系统地、整体地把握城市。以往传统教学任务书中的建筑用地的范围、红线的退让、建筑的容积率等有了规定,甚至某些功能空间大小也一一给出了具体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几乎没有设计条件的概念,不去思考这些条件是如何产生以及这样的要求如何制定,忽视了从城市或区域角度来确定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来引导建筑设计。若规划的学生也仅仅只关注城市细节中建筑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及设计造型的独特性,会使其在高年级的学习中产生茫然感,影响今后的专业学习。

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应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建筑单体对于规划师而言,只是组成城市空间的一个要素,它是由各种条件的限定和诸多利益平衡而得来,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针对规划专业偏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寻找“设计”与“分析”的结合,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社会、经济等学科交叉问题。做设计都要习惯去探究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设计的本质,从城市的角度去看待建筑的设计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就空间论空间,知道为什么而做和如何去做。教师也不应该仅仅提供建筑设计任务书和各种指标,而应通过调研,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方法,学会如何去确定指标以及了解这些指标如何指导建筑设计。强调建筑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对城市环境的整体认识,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承上启下的课程教学――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经过前期的训练,学生学习了建筑设计初步、单一空间茶室和小型的居住空间别墅的建筑方案设计,对建筑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有了萌芽式的了解。幼儿园建筑设计对于学生而言是转折点,是低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技法的启蒙教育后,第一次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设计实践。通过这次实践,培养学生能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设计思维习惯。只有具备了规划思维的整体观和逻辑性,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规划专业学习中去。

(一)调研分析幼儿园和城市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城市意识,从城市的角度来分析建筑。传统建筑设计调研只是针对建筑内外部空间进行参观,从物质空间上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及造型,而这些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及城市对建筑的要求,所以在调研过程中,要求学生扩大调研范围,分析幼儿园与居住区、周边道路的关系以及幼儿园的规模是否能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同时,关注幼儿园出入口位置设置是否合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导致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出入口的设置既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安全出行,又要避免产生较大的交通干扰。同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调研手段,综合多视角研究问题。问卷调查是了解和收集大众信息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小到活动用房空间的大小,大到选址的区位问题,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学生掌握了研究城市问题的调研方法,有助于与高年级专业课的衔接。

(二)开放式幼儿园建筑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育中,学生只需要阅读任务书便可获得甲方对设计要求的所有信息。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成为了如何将这些空间组织得合理和钻研建筑形式感,但这些并不适用于规划的学生。在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教学中,任务书给出了真实的幼儿园建设场地,学生可自由选取校园教师居住区旁的空地,或城市内某个地块上已有建筑重建,总之,尽量还原真实的场景。幼儿园的规模大小则需要根据区域居住的人口和辐射范围而定。学生自己安排内部使用空间大小,考虑接纳幼儿人数,不再是简单地由教师一次性给定。如此一来,学生在设计中会更多地思考城市及周边环境因素,其中渗透了城市设计及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也理解了建筑设计是在规划限定的情况下完成的,开放式的命题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建筑生成的内外逻辑和复合规划学科的特点。这样的思维才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思考方式有区别。

(三)强调总平面与分析过程的表达

建筑的设计总是绕不开功能空间安排,总平面设置是规划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强调朝向的重要性,处理好幼儿园功能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三大功能关系。注意设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分班活动场地中间的关系,能很好地处理室内外的联系。最后的成果要求增大绘制总平面的比例,对幼儿园建筑外部环境和场地的布局要考虑更加全面。评分标准中增加总图的所占比例等。在建筑学的成果表达中,大多关注最终的成果而忽视了中间的分析过程,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规划专业的重点,城市规划的“结构”、“层级”等基本概念是通过各类分析图来体现与表达的[2] 。通过分析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更注重规划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的推理过程。这对于理解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四)提倡团队合作,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团队间的讨论和相互作用可以积极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个人责任感。在幼儿园建筑设计课程中,从调研开始到开放式任务书的拟定,在教学组织中均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工作的方式,以共同合作的成果进行汇报,阶段性的成绩也以小组为单位评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建筑作品是建筑师的个人能力的展现,而规划成果则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除去图纸,口头表达能力是城乡规划专业所要求的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有的学生往往是做得到,但说不出。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方案的交流和点评,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课堂教学过程来完成的,设计课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关键。幼儿园的设计要求相对简单,在公开评图时,鼓励学生完整地阐述自己的方案,争取做到“清晰、准确、完整”基本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把握汇报的节奏、时间、表述方式等,口头表达能力要与设计水平同步提高。组织学生参与方案的讨论中,不能让教师的点评成为一言堂。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并指出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修改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采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沟通和应变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思考,教师应认识到建筑计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城乡规划学专业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组织,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逻辑性和社会洞察力,让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更具备城乡规划学专业理性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城乡规划学建筑设计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高年级的规划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浅析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教学

文章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教学思考。

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众多设计课程中,建筑结构课程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基础,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具有基本的结构件逻辑与体系概念,增强建筑设计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设计。

一座建筑物能够得以实现,结构往往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专业需要同结构专业密切配合,建筑设计师往往需要具备相当深入全面的结构知识。所以,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结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二是建筑结构课程自身的定位。

在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技能类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则是建筑设计的支撑。在实际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理论类课程的部分。过分的强调设计表现或者计算机操作,让学生在工作后很难掌握建筑设计工程性的本质。

在具体的教学定位中,只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与实践结合,这样首先单纯的理论教学容易导致枯燥的教学氛围,其次过分强调力学计算等内容的应试教育会让学生错误地形成了“结构无用”的认知。

2.课程内容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具体的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结构制图有专门的结构设计师负责。作为建筑师,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有良好的结构逻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与结构设计专业有效配合,在施工阶段能够及时与结构设计师一起解决现场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结构教学主要强调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的教学,忽视了结构构造、结构体系、结构比选的内容,缺少结构专业、结构图纸及结构配合等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加大了不必要的学习难度,而且也导致了学习效果不好,实际应用不足的普遍现象。

3.课程教材

现有建筑结构教材大多数都是将土木工程专业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教材加以简单的删减和改写而成,没有考虑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结构计算,让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觉得难度大,不愿读。在现有教材中,大多数是内容过多,还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构件,和土木专业的课本区别不大。

同时,教材版本没有及时改版更新也是建筑结构教材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的产生往往先于教材的更新,很多结构设计非常优秀的建筑案例应该被采用到建筑设计专业的结构教材里来,与时俱进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思考

1.兼顾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

建筑设计专业一般学习年限为5年,而高职院校学习年限为3年,想要充分完成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整体课程体系,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与设计类课程保持良好的互动性和延续性。

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建筑结构课程应相对靠前,在学生经过一定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后,这时学生已经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和设计需求,结合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对后续建筑设计课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2.面向职业需求的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学有其职业需求的特殊性,建筑结构的授课内容也应紧密面向具体工作。从建筑设计的工作实际出发,建筑设计师所需要的结构知识主要在于结构设计、结构配合和注册考试等方面。高职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助理建筑师、建筑绘图员等工作,结构配合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决定了授课内容应该以此为主,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结构施工图纸阅读、结构专业图纸对接、建筑结构协同优化等能力。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适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筑设计本身是强调实践的工作,建筑结构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实际运用。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一定的实训操作、工地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结构认知。

3.观念取代概念的授课理念

在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概念推导、公式计算往往是课程的重点。从建筑设计师整个职业培养,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授课理念把建筑专业的结构教学视为土木专业结构教学的简化版,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在现实工作中二者的相互配合,协调创造。不管是从助理建筑师、主创建筑师、主任建筑师等不同的职业阶段,还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阶段,具有结构观念往往比了解结构概念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在职业分工日趋细化的趋势下,具有结构观念的建筑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的配合是实现优秀建筑设计作品的前提,所以在以建筑结构为代表的理论课程授课理念中,应该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设计观念。这样不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专业本身设计能力的调高,工作素养的锻炼也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艺术类型,建筑设计师工作是一项强调多专业配合的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建筑设计专业又具有时间短,重实际的特点。因此,充分考虑实际教学现实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建筑结构教学改革,对于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筑设计课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要学习以及掌握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高等院校就应该对建筑设计课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以提升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建筑设计课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

在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中,有大多数学生以及建筑专业的教师都将其看成是形式构图的好坏,都更重视自己的设计是否独特新颖,是否与众不同,但是却对建筑的内容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所忽略。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相对理想的,但是往往会与实际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将学习的内容同工作要求进行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1]。

1.2 在设计过程中,模仿的现象非常严重

当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教学时,都是让学生先通过模仿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这样一来虽然使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基础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但是导致了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在设计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模仿,使得建筑设计中造型大多是模仿的其他建筑设计,对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却有所忽略,在设计时,过于依赖电脑绘图,忽视了徒手表达,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3 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

建筑设计不但需要学生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是许多高校的学生综合能力不强,没有将建筑设计与其他专业的知识相互配合。这一点在刚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最为明显,他们在思想意识上,仍然受到高中思维方式的影响,很难适应建筑学专业中的空间思维方式[2]。因此,在设计时,他们的设计思路就不够开阔,创新能力较差。

1.4 师资力量不足

在许多高等院校中,建筑学专业教师非常缺乏,这也是制约专业建筑设计课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少有教师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这样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课本上的内容,对与实践工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够了解。

2 教学模式的确定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是以培养工程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专业。它涉及到以下几种边缘学科,第一,技术与艺术;第二,社会与文化;第三,传统与时代;第四,地域与环境;第五,心理与情感等[3]。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老师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要将建筑设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针对当前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的计划进行调整。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先设计一些关于设计基础、关于建筑概论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建筑设计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基础”的训练,建立“四段、三题、两慢、一块”的教学模式。然后再进行不断的实践,来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系统。

建筑学这门专业,属于一门较为古老并且传统的学科,建筑设计课程经过历史的推移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教学内容,而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创新,一种挑战。所谓“四段”,指的是将建筑设计的课程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设计入门,主要将建筑设计分解进行;第二阶段:设计深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单体以及群体关系进行处理的能力;第三阶段:设计拓宽阶段,也就从设计单一空间进行过渡,过渡到设计多层建筑甚至高层建筑等方面的能力。第四阶段:设计强化阶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通过竞赛项目或者复杂工程等方式,来强化对学生的训练。而“三题”则指的是在每一学期内,要安排三个完全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来进行设计[4]。“两慢”指的是在每一学期之内,要安排两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设计题目。“一快”指的是当学生在完成了一个“慢题”之后,要穿插一个快速设计题目,让学生在一天之内完成,在选择题目时,可以选择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 改革思路

3.1 让学生采用先看后做的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让学生对空间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使他们获得正确认识建筑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每次“设计”之前,要给学生提供“看”的机会,“看”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对已经建成的一些典型建筑进行参观,通过“看”让学生能够得到一个感性的体验,能够对建筑功能有着深刻的了解。它能够将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在一起。第二,看资料,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题目有关的设计资料,从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萌发创作灵感。当完成这两个步骤时,再让学生去对方案进行构思,去制作模型等任务。

3.2 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训练

在建筑设计人员的基本能力中,表现技能是其中一个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强调,第一,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草图构思的基本方法;第三,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5]。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组织讨论课,由设计者对自己所设计的草图方案进行介绍,让老师与其他的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之风。其次,学生之间的互评交流,肯定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见解,这些观点与看法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观念,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达到共同的提升。另外,通过这种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他的学生能够得到启发。

3.3 重视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影响

在毕业设计时,可以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或者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防止了以前教学的“假题假做”的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学习了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深入了社会实际,对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提升,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毕业选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选题,然后由专家以及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师三方组成答辩委员,让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磨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4 结语

综上,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学专业的更好发展,因此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作用。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设计专业《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园林工程概预算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园林工程与建筑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园林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预算能力,例如:掌握工程项目预算的原理、步骤以及程序等。作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此课程开设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步入社会后被认可的程度以及提升空间的大小。因此,学校要紧跟社会市场的实际需要步伐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更新。

园林工程概预算是在园林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配套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工程建设的指示性文件,课程内容的设置包括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投标及工程施工与组织设计等模块。预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所以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一、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现状

根据笔者走访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企业对目前应届毕业生的概预算能力普遍认可度不高,很多应届毕业生到单位之后无从下手,所学知识严重滞后于企业实际需要。知识明显存在漏洞,实践能力较差,大型项目面前束手无策,不能很快融入企业角色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之外,主要的还是学校此门课程教育存在问题。

二、园林概预算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形式单一,跟不上市场需求走向。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项目实践演练,练习也是以书上例题为主,没有接触社会实践项目,对实际中招投标和遇到的问题不能领会。例如在统计道路土方量时学生应该去现场踏勘,计算面积时是否该包含到路牙的位置等没有经历过现场实践的学生难以作出判断。

(2)教材更新较慢,教学内容滞后。此课程的教材种类不多,一些院校多年来一直沿用老教材,园林造价领域一直在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修订计价计量标准,不同省市编制的定额各有差异,且总是在市场价格之后编制。园林概预算的教材相对于计价等标准出台速度更慢些。所采用案例也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要求教材不断跟具市场变化和社会进步实时跟进。

(3)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前后课程之间缺乏融合。园林工程概预算是以园林制图,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施工等课程为前导课的,一些院校的园林概预算课程无任何前导课的情况下开设,或者是安排时间段不合适。有的在大二上学期就开设,甚至学生连园林工程都包括哪些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学概预算,学生还没有具备园林工程图纸识读和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做预算等于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4)缺乏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前的考核机制的课堂教学为主,找出一个教材上设计的分部分项工程案例让学生预算,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考勤考核方式,这体现不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好学坏在分数上体现不大。特别是应用力能力无法有效考核,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1)教学做到与时俱进,突出内容的时效性。课堂教学的手段也不断地改进,将地方概预算规范及标准引入课堂。在教学中以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多播放国内外优秀的施工资料的录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单调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采用情景导入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2)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 把预算软件引入课堂。以市场为导向,制定课程目标和职业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衔接顺序,合理分配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科学顺序和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丰富课堂内容。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顺应用人单位需求,开设预算软件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3)多角度变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引实践项目进课堂,变换采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实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多进行师生互动,以学生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摘 要:为适应当前市场对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培养技能型建筑设计人才,应加大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模式,让实训基地的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实训基地的建设决定了学生能否成为技能型人才重要因素。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内外结合,就是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相互结合,二者相互影响促进,相辅相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让学生能感受真实工作环境的基本原则,以实践教学要求设计其内部环境格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则要和企业相结合,以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贯穿始终,积极探索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如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有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着重为社会和建筑行业培养较高素质、较高水平,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建筑设计人才”。

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通常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如实训室或工作室,是指依托实训室或工作室来进行实践教学。而校外的实训基地则要选择和专业联系密切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达到校外实习的目的。无论那种形式,都要求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职业教育的特点,必须进行带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最终做到两个实现:实现“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模式,实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生产性实训模式,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定位不准。我国的各类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拥有功能强大、设施齐全、具有企业化育人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甚理想,尤其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少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导致基地建设定位不准,缺少长期规划,缺乏相应的生产性实训功能,基地利用不充分,只是一个上实训课程的场地而已。

2、投入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陆省区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人方式也比较单一,加上近几年的扩招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使得原本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数量激增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更暴露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人的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训场地数量普遍较少,不能有效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环境设置缺失,缺乏生产性环境(实战性环境)、企业氛围及相关专业教学所需的“高、尖、精”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缺失都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满足校内实训基地的要求。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比较薄弱。教育部16号文件中就强调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前我国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双师”队伍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学历和职称的专任教师,理论水平比较高,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即使是 “双师型”教师,实践水平也比较弱;二是兼职教师队伍一般都是从企业中聘请来的有实战经验的员工,但普遍都存在缺乏教学经验问题。所以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都不太理想,需大力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4、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不力。虽然在很多高职院校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已基本完善,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方面均未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因素是实训项目比较多、实训环节比较多等因素使得的监控评价较为复杂,难以顺利实施。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但都不够完善,不具备普遍推广的指导价值。所以有必要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来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如何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必须做好“校企合作”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但建筑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1、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够。虽然我国对“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对应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但普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均没有较为明确的表达,缺乏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根本措施,企业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都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协调“校企合作”,在政策上支持和激励企业接受“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例如减免企业部分税收、财政拨款等辅助政策和措施,在企业各项评比、考核时,把“校企合作”作为评比参评重要依据。最终,通过地方政府参与、协调,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促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设中。

2、缺乏有效的协调服务于校企双方的第三方。当前的“校企合作”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起到了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作用。目前“校企合作”只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没有第三方组织和机构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无法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服务于双方的监督机构,各级地方政府的就业服务部门可以来行使这个权利,来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设计行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建筑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建筑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由干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一般的建筑设计公司普遍都是较为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居多,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其在管理模式上很难向大型企业那样,如在实习人数、项目、时间的安排上,都有别于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以需要探索出一种适合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训管理模式,以适合专业的特殊性要求。

三、对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一)校内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1、确定校内实训基地的总体框架。校内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按框架分类有三种方法:按照相关课程类别来分有基础课程实训室和专业课程实训室,如素描实训室、雕塑实训室等;按相关专业类别来分有平面设计实训室、景观设计(室内、室外)实训室等;教师工作室类别则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分,如某某教师的平面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等。虽然每所学校都各有自己不同的模式和特点,但总体框架一定要适合本校的长远发展。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要求。在建筑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融入相关企业文化、制度和项目等相关措施,在建筑设计实训基地的实训环境上充分体现企业化、例如在实训室内张贴工作流程内容,相关建筑设计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企业环境,其次聘用建筑设计公司的相关员工做兼职实训教师,组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实训教师队伍。最终,实训平台要以相关建筑设计公司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企业化的项目管理方法,让学生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完成项目。指导教师能够利用管理平台进行实训任务安排,跟踪学生实训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的体现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外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1、“工学交替”实训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交替,学用相结合的模式,“工学交替”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都可进行,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更加具有真实性。推广这种合作模式,学校和相关企业要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较好的进行工和学的互相交替,较好的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 “零试用期”就能胜任工作,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工学交替”的目的。

2、“顶岗实习”实训模式。“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被称为“2+1”模式,是指高职学生大学一、二年级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大学三年级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训教学的模式。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设计专业的“顶岗实习”是把学生安排在相应的建筑设计公司作为设计人员来学习工作,相关指导教师必须到“顶岗实习”的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的有关管理制度及可持续发展计划。“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最有成效的一种实习模式。

3、“联合共建”实训模式。“联合共建”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同建专业、共同建课程、共同建实训基地等。共同建专业是由校企双方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行使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义务。共同建课程主要是指进行相关课程改革、合作开发新课程等工作。共同建实训基地是指由学校提供相应师资和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与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当做企业的“准员工”进入实训基地学习,企业能在实训基地生产产品,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双赢。即实习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工作学习,实习学生毕业后企业有优先留用这些“准员工”权利,学生也有权利优先选择该企业。

四、结束语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内涵、实训项目、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坚持把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积极探究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让实训基地的建设切实的推动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把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建筑行业需求的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专业色彩基础教学改革应用

本文以职业能力构建的要求为切入点,通过对色彩基础课程在建筑设计专业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的探讨了色彩基础课程如何围绕建筑设计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并对其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探索。

色彩基础是建筑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设计专业进行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职业能力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今课程内容多以传统的色彩写生训练为主,其中色彩基础课程大多将培养学生基本造型与技法表现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全然不能深人的理解色彩,更难以将色彩知识熟练运用到今后的专业设计之中。

色彩基础课程在建筑设计专业的目标定位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色彩训练后,要掌握基本色彩理论,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获得正确的色彩观察和表现方法,养成色彩审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设计思维,辅以各种手段,超越对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现模仿,从第一自然色彩进入到第二自然的色彩状态,实现主动性认识和再创造,从而能自由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建筑学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则希望通过美学、设计学、色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实现由学生(被动表现)―创造(主动表现)的思维转换,并利用色彩认知能力和色彩调和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创建和谐的色彩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色彩基础课程体系

色彩基础课程是建立在素描基础上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础。这门课程通过对色彩造型基础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以光色感受能力、色彩调配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来达到色彩造型能力与色彩修养的综合提高。

1.规范训练――基本技法训练

能力的培养不能忽略基础的训练,必须有扎实的技法才能为日后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色彩课程的基本技法训练主要涉及造型的塑造、空间主次关系的处理以及色调与画面处理等色彩写生的基础规律与技法问题,着重强调扎实的造型塑造能力和整体协调的色彩关系。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对色彩基础理论的讲授、优秀作品的临摹、色彩写生实践等课程内容的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彩基调把握、空间造型的方法等基本技法,并逐步介入对色彩空间关系的整体认识,使初学者能够在短期内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初步的绘画技能,快速进入色彩课程的学习环境中。

2.情感体验

(1)色彩感受力的培养

由于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从未接受过色彩训练,其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色彩恒常性的思维定式,缺乏对不同光源或环境下色彩变化的感应,也就我们常说的“看不到”,这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画不出”。因此,在色彩教学时,如何能让学生敏锐的感受到色彩的变化,并让他们能够客观分析色彩变化的原因,能将自己对色彩变化的感受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是色彩基础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针对这一现状,可从环境色训练、色调训练、灰色训练三个方面来设置课程内容。环境色训练主要希望通过刻画在深色衬布背景下一些浅色瓶罐或石膏几何形体等较易受环境色彩影响为主的静物,使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感受周围环境对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彩影响,明确环境色的作用,去掉固有色的观念。色调训练则强调对画面整体色调的把握,要求学生采用冷暖色进行分次写生,并观察不同光源环境下,物体的冷暖关系、整体色调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色调观。灰色训练就是摆出以灰色为主的物品作写生对象,在环境色训练和色调训练后,综合上两个环节进行复杂化、综合化的写生运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力。

(2)色彩肌理表现的培养

在自然界中,肌理属于一种物质存在的视觉形态。而在色彩基础教学中,色彩肌理的材料语言与色彩科学合理运用是现代设计的重要造型手段,是建筑设计领域一种重要的表现语言。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适当加入色彩肌理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各种材料的工艺、性能及使用的常规方法,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色彩创作中。比如:可以将白乳胶与水彩颜料混合使用,以加强水彩颜料的附着性;或将油脂等不溶于水材料与水溶性颜料混合使用,探求色彩的不确定性;也可将作画纸张揉皱,通过折痕的色彩沉淀来表达作者思想。

(3)审美能力的培养

懂得欣赏,才懂得创造。艺术欣赏在美术教育中有着认识、教育、审美的功能。色彩是视觉表达的艺术,只有开阔眼界,充分掌握和了解建筑设计方向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积累素材,为后期的建筑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可适当增加美术欣赏、中外美术史、美学等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广泛的接触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并在课程上有意识的增加讨论环节,让学生对某种艺术思潮或某件艺术作品进行自由辩论,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的规律,从而达到拓展学生艺术思维,提高其审美能力的目的。

结语

建筑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建筑设计专业背景为出发点,应紧扣建筑设计的专业特点,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针对学生的美术基础素养现在,灵活运用各种现有教学手段和方法,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改革,丰富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从而形成有侧重的、由浅入深的分段式教学,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再现到表象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建筑设计专业技术素描教学探讨

【内容摘要】为改变当前存在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教学美术学科化倾向,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建筑设计造型基础训练特点的基础上,减少绘画专业教学模式对其的束缚,通过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开展具有较强职业针对性的教学,构建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建筑素描教学系统,以实现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养成服务。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 素描 造型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土建类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专业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伴随着社会发展对这一专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专业教学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建筑造型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养成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建筑素描教学中,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在学科的角度,把其作为绘画造型相关学科的一个分支来思考并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不自觉中向绘画造型学科方向看齐,追求素描教学的绘画学科价值。素描教学为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意识不强,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院校也在进行建筑专业的素描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新状况下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一个十分必要并且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根据社会对建筑设计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职业能力构建的角度,笔者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专业教师关注素描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素描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按照通常的看法,建筑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素描也是一门关于造型的艺术。①素描以其精谨的造型要求、简单的工具材料、丰富的表现手段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专业造型素质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了在造型艺术学习过程中进行造型能力训练和审美素质养成的首选。素描与建筑艺术设计有着造型和审美上的密切联系,也成为建筑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基础课程是从认知三维世界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艺术设计的空间造型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素描可以培养学习者精准的形态观察能力、活跃的空间思维能力、严谨的形态构造能力和丰富的绘画表现能力,还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开阔艺术视野、加强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学好素描可以增强学习者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完善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空间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者的形态表现能力,顺利地表达设计理念。

正是由于素描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得素描课程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二、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技能素质养成为核心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应该把握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应该为人才的职业技能养成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建筑设计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包括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②空间造型能力是由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所构成的。空间形象的构想思维能力我们称之为构思,思维活动成果的形象外化表达能力我们称之为绘画。简单地说,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构思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绘画能力的素质要求指向外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审美能力包括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认识与评价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这三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一不可。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素描教学和训练有效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这三者中,空间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心所在,素描课程的教学应以空间造型能力养成为最基本核心,兼顾视觉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课程还是参照传统的绘画类专业教学模式确定的建筑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素描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教学课时大多控制在80至96个学时之间。教学内容大致是作为三部分安排:石膏几何模型写生(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体的写生、浮雕柱头花饰写生)、静物素描写生、建筑与自然风景写生。从这些内容来看,大体上是延续以绘画学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以明暗(光影)写生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研究其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量感觉为主要目的,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对象和相应的表现技巧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不恰当的。

建筑的三维空间展现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点,这一点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与绘画相去甚远。即使是雕塑,与建筑对三维空间的塑造形式也是不同的,雕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在形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上,注重的是形体的外在形式,而建筑对空间塑造的重点是形体空间存在状态和的内部空间构建并重,甚至更注重内部空间的构建。“虽然绘画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规律,但将它作为建筑的基础还是应有所选择。”③传统的素描教学力求造型诸因素的全面和完整,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在不到100个课时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掌握全面完整的素描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更是没有必要的。作为建筑造型基础的素描教学,在内容上更应该凸显空间结构以及美感教育的重要地位,基于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把握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的特点,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来构建课程,以形体特征、空间结构、透视规律、形式美感为核心来组织素描的教学内容,形成以结构研究为主的结构素描和以视觉传达为主的表现素描两个内容模块。结构素描训练以几何体和几何体组合为主要内容,研究形体的基本结构以及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研究不同形体组合结构的构造关系;表现素描训练以多种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探索光影色调、质感表现、肌理感受、特征速写、精细描绘、意象表达、抽象表现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通过两个内容模块的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空间造型能力、形象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根据学习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偏低,美术基础与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对新生入学美术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素描教学的教师根据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时间少、学生基础弱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第一,把形体和结构、空间与透视、体量与质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开,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研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解决特定问题。第二,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之后,进行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调节光影表现。对同一表达内容,寻求多种表现方式,可以是即兴速写式的寥寥数笔,也可以是写实式的精致描绘,还可以是兴之所至式的大笔挥洒等。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观察并体会不同表现形式产生的不同情感变化和心理印象,促进学习者主动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器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可以加快学习者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如讲解几何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就可以用画框绷平一张丝网,直立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透过丝网观察几何体,丝网纤维空隙构成为一个个的坐标方格,学习者马上就对透视现象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并很容易就能理解透视变化的规律。第四,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临摹练习,通过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现技法并开阔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创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④,能够有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具体的某些问题,尤其是专题式的课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要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背景为出发点,以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的,借助但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型的素描教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大胆进行尝试,探索适合建筑设计要求的造型能力养成与艺术表现能力养成的素描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革新,才能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探究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史的教学

【摘要】建筑史指建筑物的历史或者对建筑发展历史的研究,包括建筑物、历史发展以及艺术设计三个因素,综合中国和外国建筑设计历史的发展,来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建筑设计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史的教学,对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改善。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建筑设计史 教学研究

建筑物的出现以及形成,离不开整体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的使用。建筑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必然要研究中外建筑设计的形态,使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整个建筑设计发展的历史和风格变化,同时也能够区别中国和外国建筑设计的差异和联系,因此,研究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设计历史的发展

建筑设计是建筑建造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建筑物在开展建筑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依照建造的工作,将建造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模拟规划,制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图表和文件体现出来[1]。

在古代,建造工具和人员安排比较单一,建筑物的设计者一般就是发起建造建筑物的人。在欧洲,将石头作为主要原材料来进行基础建筑物的建造,一般由采石人的首领作为建筑物的设计者;而在中国,树林面积较大,以木头作为基础建筑物的原材料,同样也有伐木的首领来充当建筑物的设计者。依据设计者的想法,来开展建筑物的建造并形成了建筑文化。

直到近现代,德国在1981年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建筑设计组织,对建筑设计进行详细分析。至此以后,随着各种形态建筑物的出现,建筑设计的发展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丰富了建筑设计的内容。

近现代,将建筑设计同建筑分工相区别,给各自定义各自的概念,成为两个专门的学科。西方的建筑设计发展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直到产业革命时期正式专门化发展;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是清朝晚期在外来文化作用下才开始发展的[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更新换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也在扩充,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阶段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分工配置以及完善建筑设计技术,就形成了专门的建筑设计行业。

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环境设计、图形设计、网络设计等,其同传统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相互区别,同时,艺术设计的范围特别广,比如: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经济变革等多领域的知识,其艺术设计的水平依据这些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独立性、综合性、思想性、行动性、服务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要全面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必须要学习建筑设计史的知识。

研究艺术,是学习艺术类学科学生的专长[3]。建筑物自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学习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而是需要对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进行了解,不是用固定的语言文字或者单一的符号就能概括的。因此,学习建筑设计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历史文化的学习。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实的分析不用过度进行讲解,不过一定要分析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的风格和形态,确定有特征建筑设计的年份,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同时也能构建学生思维里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2.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可以学习到建筑结构的知识,促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观察不同时期建筑的设计的颜色设计、图形设计、格局设计的变化和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为以后进行艺术设计打下基础。

3.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建筑设计史的教学,能够将艺术这种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了解建筑设计史,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对比,每个国家建筑设计的发展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经济、政策、文化的发展,学生可以学习到外国文化传统变化以及外国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研究建筑设计史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发展,首先研究建筑设计历史的发展,最后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史教学的发展。学习艺术设计必定要了解中外建筑设计的历史文化,而对于中外建筑设计历史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学习艺术设计提供基础和灵感,能够将抽象的学科理论知识变成形象化的教学,促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增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质量。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关于环境设计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本文深入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的情况,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理性思维 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本专业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校环境设计专业为艺术类招生,学生美术功底好,有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修养,但普遍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因此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为引导学生在认识建筑的过程中,培养其对建筑空间、建筑构造等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形成严谨的设计思维方式。通过课程学习,熟识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涉及的学科、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完成市场调查、资料收集、设计构思、方案选择、设计分析、评价及设计的能力,加强对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认识,从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能够发现的问题

1.理论知识掌握较少。

在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没有开设一门系统的环境设计理论知识课程,更不用说开设建筑史课程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甚少。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中,就大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他们对建筑/设计发展史、风格流派等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以至于教师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时,不得不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补习建筑的发展史,帮助学生对古今中外建筑的有所认识,然后才展开讲解建筑空间的基础知识。如此,课程实践时间和课堂答疑时间减少,不能及时解答学生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弱。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建筑设计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中,感性过多,喜欢任意发挥。如在设计楼梯时,还停留在构图画面是否完美的阶段,而没有考虑楼梯在整栋建筑中所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室内外空间通行的功能,楼梯踏步过窄、踢步过高现象很是常见。学生时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评阅设计稿时,总要说我设计的楼梯不合理?明明我已经把图画得很漂亮了。”追求构图的完美,过度意淫画面,构图和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之间欠协调,在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中占了很大比重,显然忽略了建筑设计不仅是一门讲究审美的学科专业,还要强调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依照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设计表达及方案构思仍然是薄弱环节,得分率比较低。尤其是建筑空间尺度的把握方面情况不理想,忽略了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另外,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设计类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中虽然发挥了一定优势,但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在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空间的理性表达,以至于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3.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欠合理性。

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安排,建筑设计课程定于大二下学期开设,为本学期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时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人体工程学知识,对建筑室内空间也有了解,软件操作、手绘制图能力可满足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但在我校的课程开设过程中,建筑设计课程之后安排的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方案最终的效果图只能依靠手绘完成,只有部分课下自学3Dmax软件的学生能够做出基础的建筑模型,和方案草图的设想相差甚远,远不如大多数学生手绘的效果图表达得更全面。

建筑设计类课程安排松散、授课周期较短是影响授课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其他专业发展较为成熟院校的情况,建筑设计课程开设56学时,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但是就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来看,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尚且停留在对建筑空间的懵懂认识阶段,更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4.课程实践环节缺失。

因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无法安排课程实践与测绘,同学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空间都是宿舍和教室,加之上述建筑空间理论知识少等原因,学生无法全面地认识某一个或某一类建筑。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但在做方案设计时,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空间的长、宽、高尺度,如有的同学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也做特别的概念性设计,在普通居住空间中设计了面积近60平方米的卧室,而此卧室的高度为4.5米。无论是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居住空间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过大或过高的空间,都不适宜人居住。另外,开窗面积过大或过小、窗户高度过高或过低等也是常见现象,窗地比例严重失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

1.设计选题,考察基地,拟定设计对象。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根据拟定的设计任务书及选题,可增加基地考察的环节,做足功课指导学生勘察建筑所处场地的地形、气候、交通、人文和历史条件;同时让学生了解该空间的使用者和家庭每一个成员的需要、嗜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将这些作为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可使空间设计更合理,住起来也觉得舒服。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做出因地制宜的建筑空间设计,同时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利用此教学方法,既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又可达到激发专业学习好奇心的目的,体现了设计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在这一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需要提前找到环境优美的场地作为勘察基地,做好选址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材料准备与分析,多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考察。

2.分组合作,进行建筑空间测绘。

建筑测绘是认识和调查研究建筑的重要途径,通过测绘了解建筑的构成、空间尺度和细部构造;旨在通过实践提高认识,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从三维到二维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测绘自己熟悉的建筑空间如教室、宿舍等,体验该类空间的使用状况,并对室内家具尺寸、灯具及插座位置等进行测绘,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平立剖面图及三维效果图。这样直接、方便的空间体验,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解决测绘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对空间与形体的初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尺度,在方案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建筑尺度,设计理想空间,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在测绘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3―5个人为一组,每组选择不同的空间进行测绘,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测绘任务。任务完成后,组织阶段性成果讲评,采取小组之间互评与指导老师讲评的方式,加强设计资料、方法的交流,在频繁的交流与讨论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创新。此外,分组合作,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创设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各教学阶段的讨论题,在阶段任务开始前向学生公布,过程中可向学生提供查找问题的线索和部分资料。这些问题应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并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对问题的探索与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应与当前学生的能力相适宜,所探求的答案可具有多样性,对所创设问题的各部分能够层层深入,如能引出新的可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则更妙。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更多地提供展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舞台。另外,选择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合乎实际需要的问题,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4.成果展示。

在课程结束时,安排课时展示学生的测绘作业、方案设计成果及课程学习心得;最终的设计结果汇总成A2图纸大小张贴在教室,要求图面表达清晰完整、制图规范、板式富有创意,有适当的文字分析、设计说明,并将上述内容制作成PPT,逐一汇报。成果展示与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讲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模式,摒弃传统的由教师一人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与成果分享,可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也是改善当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习惯自顾自做作业、课上课下专业学习欠交流、合作意识不强等现状的有效手段。

5.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加强课程间联系性。

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先修课程应为透视学原理、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在空间表达中,若效果图形体表现准确,则可提高学习热情,提高理性知识学习兴趣,从而借助课程达到向理性思维的转变。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课程中人体的动、静态尺度及心理空间尺度、家具的尺寸等数据,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和约束,是设计功能、尺度合理空间的基础。

与建筑设计后续关系紧密的课程是建筑模型制作,若能紧跟着开设此课程,要求学生将建筑设计课程的方案制作成三维模型再次展现,发现从二维图形生成三维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方案设计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完善建筑模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组合能力,从而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延伸和巩固课程价值,达到开课目的和意义。

建筑设计专业论文: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园林建筑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中均必须开设。在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中对空间逻辑、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等的训练,对不同材料与建构关系的把握,在系统、科学的建筑设计引导下,均能指向外部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 建筑设计 教学改革 课程特色

园林建筑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中均必须开设。建筑是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之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及房屋结构的相关知识。[1]

一、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目标

根据我院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二个学期进行,在此之前学生将学习建筑绘画、景观设计初步、建筑工程制图和工程测量等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作准备。本课程一共64个学时,每周8个课时,教学时间共历时8周近两个月。其中包括了两周的园林建筑抄绘,两周的一次草图构思及设计模型构公开讨论,一周的两次草图定稿,两周的正式成果图绘制及一周的正式模型制作。

该课程重点研究处于园林环境中的建筑空间组织、功能布局、环境整合及生态保护等内容,结合景观专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对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初步涉及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知识,体现园林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地域性、环境整体性,并适当借助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帮助,使课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掌握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工程实践知识,对后续景观设计、景观详细规划设计的课程学习提供基本支持和前期指导,符合培养复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园林建筑设计的课题选择及教学内容特色

选择郊外自然风景环境良好的独栋小别墅设计作为题目,拟定一地块内建独栋别墅,供一个家庭长期使用。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四周环境幽静,树木成林。地块北部有一小区内部道路经过;南面为一自然湖泊,湖岸平缓可亲近水面;东西两面为景观绿化;地块内部有一古树,需要设计者保留,并合理利用。

(一)面向自然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

在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中特别提出了建筑面积可有10%的浮动,鼓励学生设计屋顶平台、屋顶花园、室内外花园及地段内场地环境。将建筑设计放到景观环境中进行设计,做到室内室外贯通融合,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塑造整体空间意识,将建筑设计与场地环境设计两条线同时进行,集中解决功能动线,综合处理空间效果。

(二)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建筑设计

注重人文精神挖掘的含义即是让学生在设计初必须确立设计主题,并将其设计主题贯穿、统领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在人文地理学院中的风景园林专业,挖掘人文主题融合到设计思路中是学生的强项,场所精神的主题设置也是该建筑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任务书对该住宅的居住人群没有进行特别的指定,要求学生自我设定居住人群。假定一个“主人”(即一特定家庭),合理分析、探究“主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特点,并把这些分析、探究作为设计的依据。再根据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将使用空间、形体塑造、结构与材料工艺等有机地组合成一栋别墅住宅,为特定的“住宅主人”服务。

(三)强调材料与建构的建筑设计

由于我院对风景园林专业同时开设有园林建筑构造专业理论课程,学生在设计前已对建筑构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该建筑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积极探究空间组织的变化和界面材料的应用;积极尝试有特点的结构与构造做法,并通过手工模型制作体会功能、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诸因素对建筑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鼓励生态技术运用的建筑设计

根据风景园林学科的前沿发展融入新的知识点,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技术水平加入部分3D技术、生态技术等工程技术实作理念,加强设计理念与技术实践的融合。鼓励学生运用生态技术和电脑技术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对所设计的建筑合理性进行有效论证,使得该课程设计全面面向工程实践,注重设计的真实性。

三、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相关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实践要求,教学第一周的内容通常安排为现场踏勘及对小型园林建筑进行测绘,培养学生面向实际工程的实践能力。学生首先将完成测绘图的绘制,对建筑设计的制图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一定的了解,再结合园林建筑的任务书要求,对适合基地的建筑进行设计,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感知相结合,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对设计理念的掌握。

(二)师生互动启发教学

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两次的课堂看图讲评,或者学生上台自我汇报的方式,锻炼学生汇报方案的口才能力和胆量,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促使其对自己所做、所画、所讲的方案有更清晰的认识,作图也更加规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快速运用所学到的设计方法,更好地理解设计概念,理清设计逻辑,非常直观、适用。

针对部分与设计内容相关的技术难题,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发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启发思维,引导并鼓励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平时的积累,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案或思路,学会自己做设计。

(三)多媒体教学及模型辅助设计

由于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得也比较紧密,需要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电子课件中不仅需要大量使用文字、图片,还需要播放视频及动态解说等多种媒体,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现代园林建筑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配合直接板书的细节讲解,使学生清晰地看懂设计细节,了解设计概念。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手工的工作模型直观、真实地模拟环境空间、建筑造型,培养体会空间尺度感,帮助设计理念的表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如Sketch Up建模软件)、图纸绘制(如CAD制图软件)和剖断面设计,必须建立起尺度标尺:环境要素(如街道、绿化、河流)的尺度、建筑尺度(建筑规模、体量大小)、内部空间尺度(家具、人体尺度的对应关系)等等。

(四)建立广泛的横向交流平台

设计需要沟通,需要交流,在课程中设置公开评图的环节有助于系内各个专业(如城市规划、人文地理、GIS)的同学进行相互学习,跨专业交流,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关注重点的局限,增强师生之间多层次和多环节的互动交流,营造全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

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果验收

本课程实施开放、启发和研讨的教学方法及开放式成果的考核机制。最终成果要求以图纸和手工模型呈现,手工模型按1:100比例制作,需简要表达周边环境,不再另行作理论考试。其图纸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为:总平面图(包括总体环境部分)比例1:300,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1:100(重点注意:一层平面需包括室外平台及庭院环境布置,各层房间家具、洁具、厨具必须布置), 建筑主要立面图、剖面图1:100各2个,同时参考一些建筑图解相关的手绘分析图,清楚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功能分配及环境布置的绘图思路,直观抽象地展示建筑的各种构成关系,运用所学的美术手绘技能完成建筑整体透视图,准确表达建筑及周边环境关系的全貌。

文字说明部分字数不少于100字,简洁阐述设计者对设计基本要求的思路和做法,重点为自己的方案特点描述,语言应清晰、准确并与图纸相吻合。此外,必须有该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对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覆盖率、绿地率及车位数等)运用建筑工程测量知识进行详细测算和说明。

通过本次进行的教学改革的课程实践发现,这种与专业实践方向相符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好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意义是,在园林建筑课程设计中对空间逻辑、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等的训练,对不同材料与建构关系的把握,在系统、科学的建筑设计引导下,均能指向外部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今天的建筑教育就意味着人类明天的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筑设计教学,也必须向着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建筑教育拓展的自明性、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和示范引领的普适性方向不断发展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