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管理科学论文

管理科学论文

时间:2022-03-23 11:13:04 关键词: 管理科学论文 管理科学 科学论文 科学
摘要:我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是经济和科技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国家。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人文因素相结合,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三者综合集成,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有效途径。

管理科学论文

管理科学论文:论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客观要求。从分析其本质入手,探讨了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质、现状、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

后勤管理是对后勤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质是探索并遵循后勤管理的客观规律,以实现后勤保障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对工作实施管辖和治理的过程。要评价一个单位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际水平,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考评,否则后勤管理科学化就只能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所以,加速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步伐,就必须开展对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对后勤管理本身科学与否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其实质是解决后勤管理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即建立以定量评估为主、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可以准确衡量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后勤管理评估的现状

(一)后勤管理缺乏标准化评估体系

项目评估在我军后勤的研究和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后勤装备效能评估、后勤演习评估以及后勤保障能力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长期以来,我军缺少后勤管理方面的评估体系,无论是部队后勤还是后勤部队,对于后勤管理都缺乏具体的考核办法和评估指标。要评价后勤管理的水平,不能仅仅依据主观意愿和临时拍板,应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后勤管理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

一方面,评估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它既要求综合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军事后勤学,又要求结合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对后勤管理评估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后勤管理科学化这个课题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尽管我军后勤理论工作者对后勤管理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使得一些很好的评估方法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后勤管理评估缺乏完善的信息数据

后勤管理科学化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需要完善的信息数据系统作为基础。但是,我军后勤管理长期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在日常工作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没有进行较好的统计和保存,加之后勤部门对于取得的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整合,使大量数据闲置、流失。

二、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为考核后勤管理工作提供量化工具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一套以定量评估为主的评价标准,它本身就是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每个指标都是一个具体的量化工具,可以准确地评估和反应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劣。运用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来考核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以往主观臆断、定性分析和随机判断的传统做法,提高后勤部门的正规化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科学性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作为后勤管理部门考核、评价后勤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可以作为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指标。有了这个评估指标体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每项指标按照要求的标准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后勤管理决策涉及后勤领域各个方面,如物资供应、教育训练、装备建设等,在这些决策中往往需要考虑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比较各种方案的利弊,而通过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可以获得历史数据、现状信息、未来信息,从而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筛选,最终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突破后勤管理的思维定势,在改革和创新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打破以往后勤管理评价缺乏标准、后勤管理多凭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式,探索出一条既适应我军后勤管理现状又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管理模式。因此,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顺应新军事变革潮流、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内容可以分成3种类型:后勤成果类指标、后勤消耗类指标和后勤效益类指标。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核心都是标准化问题,都可以用如下方法确定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首先,将后勤管理科学化作为体系的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再运用统计数据和科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可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也有“模糊”的难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所以,对于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定量指标(客观指标)和定性指标(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其次,确定指标体系要进行适当的分级,可将评价指标分为一、二、三级指标等,一级指标由二级指标组成,二级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下一级指标在选取时,要着重考虑能否体现上级指标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评价目标,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所占的比例是否均衡等。

第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方法(主观判断)确定指标的权重,即确定评价准则。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依托我军现有信息化平台建立评估决策系统,用科学的手段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将我军的后勤管理推向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一)构成要素分析法

构成要素分析法就是按照影响后勤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来设置指标体系。例如,后勤管理若按照专业保障能力设置指标,就包括油料、军需、运输、财务、卫勤、营房等构成要素,可以将这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然后再将这些要素的职能构成和影响因素设置为下一级指标,进而建立起层次分明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指标不易重复,便于进行单项评估;缺点是后勤管理包含若干构成要素,导致指标体系条块分割,无法反应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设计法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设计法都是以后勤建制为基础,就是自总部往下级(或基层往上级)对后勤模块进行划分,根据评价对象的情况设置评价指标,各级部队的后勤按照保障环节再做进一步的细化。这样,评估指标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它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适用于内部自我评估或者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单位的评价;缺点是层次较多,工作量大,指标体系比较复杂。

(三)动态指标设计法

在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有些指标要考虑多个单位使用,有些指标对于某些单位存在缺项问题,有时还要考虑时间变化、环境变化等。所以,在设计时应分析影响后勤管理的各种要素,建立动态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体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技术性和合理性。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源于后勤管理实践,它既是后勤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分析,又是后勤管理活动标准的具体体现。在加速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中,要尽早地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既要用这个指标体系指导后勤管理活动,又要在后勤管理活动中完善这个指标体系,密切协调,相互促进,从而将我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稳步向前推进。

管理科学论文:浅谈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分析

论文关健词:铁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科学化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是和谐铁路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铁路建设向纵深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然而,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从传统的经营管理向现代科学化管理的转型期。观念、制度及管理技术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加快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制约性因素。本文主要针对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做些分析,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稗益。

一、对人力资源特性的科学分析和茸重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建立在深刻的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的。理念是企业最基本、最集中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透视“人才瓶颈”的表象,不难发现,真正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障碍在于“观念瓶颈”。即我们缺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观念而导致的在制度建设、实施与完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因此,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蜕变,前提是必须对管理对象一人力资源的特性做深刻的透析,并对症施治方能达成理想的管理实效。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始创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中,他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人”。人作为地球上的生灵,与其他生物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一,人力资源的逐利性,而且利益的需求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利益。这一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共识。著名的管理学家马斯洛先生的需要层次论对人的需求做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马克思也曾告诫他的追随者“人首先得要解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认清并合理处置企业与职工的逐利性本质,同时妥善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解决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平衡点,进而将职工的逐利动机转化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其二,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并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力资源潜在能量的发挥,取决于内在动机被激发的程度与效力的强弱。其三,人力资源的动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素质的动态性即素质的可变性;二是人力资源行为的动态性,行为是可塑的;其三,人力资源主体的流动性,当人力资本不能获得预期回报时,逐利性会导致人力资源主体的流动。

人力资源的特性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人性的需求来开展管理行为,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倘若理念不付诸实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说“我始终信奉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相信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他言此行此,成为“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典范,他给与员工以最高的信任度,广泛征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将之付诸实践;他打破官僚界限,用小纸条搭建起与员工沟通的平台,激发了员工忘我的工作热情;他大手笔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躬身授课,为员工的成长铺就阶梯。

反观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至今日在一部分管理者的思想中并未植根,实践中官本位意识浓厚,忽视、蔑视乃至浪费人力资本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有的运输企业一方面有大量的富余人员存在,另一方面又大量雇佣其他用工。据2008年水平计算,企业每减少一个用工,每年可以节约人工成本6万元,减少一个劳务用工和外购劳务,可以节约成本2万元。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浪费的损失不容小觑。再比如基层发生的大量的影响企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虽然从根本原因分析体制制度的不完善起到决定作用,但管理者“以人为本”理念和管理行为的缺失应该是个不能回避的因由。管理学研究发现企业内发生矛盾和冲突70%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产生、激化,一定程度上证明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合理诉求的忽视、对员工意见沟通的不良和对员工情绪抚慰的缺失。

综上所述,从铁路企业的实际出发,践行以人为本是管理理念,管理者应加强五项自我修炼。一是学会给予。对员工给予情感投资,以此发掘员工的同态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愿意人尽其能,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奉献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二是学会尊重。铁路企业半军事化的体制,强化了管理者的官僚习气,权力意识较为浓厚。惯有的思维模式决定其行为模式和管理风格,常常是重物轻人。因此,领导者要学会尊重,尊重员工的合理需求、信任下属的创造力,倾听和采纳员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三是学会沟通。沟通是理解的桥梁。管理者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化干戈为玉帛,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四是学会欣赏。领导的赞赏不仅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更会使他们因为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而施展才华。

二、系统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表现

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的重要表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特点,包括职能系统性和制度机制系统性和流程系统性三个维度。所谓职能的系统性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在实际运行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连接,从而保证管理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所谓制度机制的系统性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工作分析、招聘、考核、激励、薪资、晋升、奖惩等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谓流程系统性是指制度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是制度执行的有效路径。

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一招聘管理一绩效管理一薪酬管理一培训管理一员工关系管理七大模块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持性战略,为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对人力资源而做的长期的布局与谋划。其他六大模块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态职能。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看,六大模块功能齐全、职权统一,从而避免了因职能分散而导致的管理低效。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说尚处于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型阶段,缺乏从战略高度参与铁路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不全、常态职能分散运行,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大大损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定位。同时,要按职能统一、功能齐全、有序高效的原则对已有的人事管理职能进行整合。

据上分析,检视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我们在人性化制度安排上尚有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领域,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缺乏对员工的思想、心理需求、行为等特点及需求的全面认识,诸如收人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工资的增幅程度大大低于职工的心理预期,基本工资比重过低,而且系统内不平衡,不仅极大地损伤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职工对岗位的珍惜度,人才流失率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基层队伍不稳、矛盾频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和谐铁路建设,从现实考量,我们应树立四个观念、坚持四项原则、建立和完善大制度和机制。

四个观念:人本观念、和谐观念、法治观念和灵活观念;四项原则:发展为先、职工为本、维护为要和基层为重;十二项制度和机制:劳动报酬及收人持续增长机制、用人和晋升制度、工作时间管理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保险福利管理制度、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劳动定额/绩效管理制度、劳动关系沟通、协调、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职工援助机制(不仅仅指经济救助,还包含心理、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

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套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人力资源计划、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迅速发挥作用。从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设计通常遵循“合法、简明、有序、高效”的原则。

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标准化方面距与先进企业差距甚大。一方面是有些流程缺失,标准模糊;另一方面有些程序又过于繁琐,制约了管理的效率。因此,针对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建设的状况,本文认为函待建立和完善以下流程;(I)制度生效流程。(2)招聘录用流程。(3)试用期管理流程。(4)工时加班流程。(5)绩效管理流程。(6)岗位变动流程。(7)离职解聘流程。(8)劳动关系管理流程。通过以上流程的完善不仅可以促进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效率和职工对制度的认知,提升职工制度的执行力,而且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人际的摩擦、降低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激化,从而弱化企业面对的法律风险。

三、科学方法、技术的运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量的科学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人力资源管理预测技术、工作(岗位)分析技术、绩效管理技术(KPI, BSC )、人才测评技术(心理测试、素质测试、评价中心、工作取样法)、薪酬设计技术、人才招聘面试技术、员工胜任能力评价技术、人力资源培训分析评估技术等,据统计有200多种。科学方法、技术的运用作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和尺度。之所以如此,其一,它为管理思想、理念到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转换提供技术支持和途径。比如铁路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但是由于技术系统构建的缺失,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难以转化为适合铁路企业特点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行为。其二,它大大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并使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动态管理成为可能。其三,科学方法、技术、模型的科学选用可以提高职工的甄选、录用、配置、使用、评价、培训等更加客观、合理、科学、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所以,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方法、技术的引人和运用,改变人事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观性、随意性和局限性。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种技术和方法都有自身的适用条件,所以,铁路企业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时必须考虑这些技术、方法之间、或者方法技术与管理的具体工作之间,或者与管理人员之间是否相契合。条件不具备而盲目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反倒会导致管理的混乱,难达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就是:理念先行、制度有效、流程规范、技术可行。

管理科学论文: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医学的分析比较——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 物理学 医学 中国特色 分析比较

【论文摘要】本文从管理科学与医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管理科学应该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应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并提出了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三个有效途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令用。

引言

管理科学所研究的是管理工作中的科学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它们最普遍、最一般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来看,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医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我们分别将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及医学作一番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物理学研究对象、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分析

(一)物理学研究对象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大至天体、日月星辰,小到微粒、原子、电子都是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这些实物是物质。电场、磁场、重力场和引力场,这些场也是物质。自然界的无数事物,形色不一,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包括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运动等等。

(二)物理学研究方法

物理学研究方法按照人类对物理现象认识过程的阶段性,大体上可以将物理学研究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性认识方法,例如调查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等;另一类理性认识方法,例如比较、类比、分析与综合、演绎、推理与归纳、数学、假设、理想模型等效等方法。一般来说,要完成一个物理现象的认识过程都离不开上述两类方法。物理学研究方法属于硬方法,它追求的是精密和准确。

(三)物理学理论体系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这五大物理学的分支,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物质运动规律。物理学研究的运动规律存在于任何高级、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之中,并且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物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具有普遍性。用“科学无国界”这句话来形容物理学研究对象、方法及其理论体系的普遍性,非常贴切。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物理学、美国特色的物理学。

二、医学科学研究对象、方法及理论体系分析

(一)医学研究对象

医学研究对象既不是纯自然物质,又不是纯人文现象。其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体,是高度进化了的自然物质和复杂的精神现象以及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交叉点,甚至还要加上哲学研究。这和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截然不同的。

(二)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分为中医和西医,它们分别代表中、外两种医学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中医主要从宏观的、辨证施治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西医主要从微观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的生命和疾病。虽然二者的方法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应用了比较、分类、类比、实验(临床)、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中医强调整体性,在诊断上强调四诊合参;而西医则更注重局部证据。中医的认识方法主要是定性,对定量要求不高;西医的诊疗方法则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更偏重定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西医注重现化依据,而中医更重视逻辑思辨。

(三)医学的理论体系分析

中医理论体系是以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现象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以辨证施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的结构和生理生化现象及疾病变化为基础,重视具体病因导致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功能和生化的特异性改变,以辨病、定位、实验、定量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还从人文和哲学层次对自然医学作r概括和总结,它认为既要考虑人的肉体变化,又要考虑人的精神变化,以及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西医学所欠缺的就是这种人文医学的灵活多变性和哲学医学的高度概括性。中医学所欠缺的足在其理论系统形成之时没有在自然医学方面细致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科技条件,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限制了其概括力度和发展步伐。西医努力的方向应是继续在自然医学方面深入研究的同时。向中医学学习用人文医学和哲学医学的整体全面变化看人的方法去概括总结其成果。中医的努力方向应是在继续发展其辨证论治原则,由朴索粗放的辩证法向发达精细的现代辩证法发展的同时,向两医学学习努力吸收其研究成果的营养并将其纳入逐渐走向精细的辨证论治的框架中来,扫除阻滞其发展的障碍。

从上面分析可知,中医、西医各具特色。尽管许多西方人不认同中医(其实足他们不了解中医),尽管中医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但是中医确实富有科学道理和辨证法,中华民族几f年的健康事、不能不归功于中医。那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新慷学,就理所当然地会带有中国特色。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

“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已是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识。有学者认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途径应是互补形式,即将互斥的中西医理论方法互补起来解释生命现象,应用于临床医疗它要求以“水晶箱”f既了解内部结构,又不干扰内部关系)的形式,将中西医统一于既包含中西医,又大大高于中西医的更发达、更完备的医学形态中,其具体方法论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这一模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将人体结构与其功能相结lA,全方位地反映了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

三、管理科学与医学研究对象、方法及理论体系比较分析

(一)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技系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从管理科学研究对象与“人”和社会系统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看,管理科学与医学比较相似,而与物理学则有较大不同。

(二)研究方法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医学相似,在强调定最、精确的同时,也强调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管理科学的“硬系统方法论”曾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风行一时。然而后来有学者批评“硬系统方法”应用领域很有限,因为它将管理完全当成工程来看待,人被看成工程技术的组成部分,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淡化了不问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兴趣、偏好等等特点。接着出现了“软系统方法论”,如切克兰德模型,该模型认为社会系统除了包含“硬件”要素外,还包括了“软件”要素,尤其是包含了人的行为。再到后来出现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认为:物理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强调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法的统一体,人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三)理论体系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理论体系除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之外。还有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西方管理理论强调局部、微观、定量,中国管理思想偏重于整体、宏观、定性,各有特色。这点也与医学相似。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种管理学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管理学派林立的局面,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的发展正如西方其它科学门类一样,按照西方人惯用的哲学与方法论思维范式地向前推进,习惯从局部出发。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成思危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前者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管理,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其精髓可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在近、现代管理实践中,我国也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经常讲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条腿走路”、“统筹兼顾”、“牵牛鼻子”等,都是很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想。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其中蕴含着伟大的思想,孕育着伟大的理论,包括管理科学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不管自猫黑猫”,“不争沦,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等等,也是很好的管理思想。这些都值得加以总结、演绎,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建立理论体系。

总之,管理科学和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学科属性都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属性,研究对象都是与人这个特殊物质有关。

管理科学不同于物理学,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无国界性”来衡母管理科学是否“科学”,不能用几个抽象出来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关系来推导出一些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深沉地渗透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社会标准。将西方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必须有一个消化吸收的“扬弃”过程,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因此,国内管理科学工作者中不少有以之土,大声疾呼: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已经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识,某些创建方法和手段也值得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创建有中囤特色的管理科学必须采取综合集成法,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让中西管理思想貌合神离。具体途径我们认为有三:

一是洋为中用,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引进我国,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一定要考虑管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不能生搬硬套,洋为中用要将西方管理科学与我国国情、民情相结合。

二是古为今用.将我国古代(直至20世纪初)的管理思想应用到今天的管理实践中来。我国古代曾有过卓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从管理实践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建长城,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仍能发挥作用,这是多么卓越的创举!从管理思想来看:孔子的《论语》被今人认为是管理思想的宝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是关于领导问题的鸿篇巨著。我们不但要从古代的语义和语用背景来分析古代思想及著作,看其涉及到管理的思想和内容的本义是指什么,是在怎样一种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管理层次上展开的;更应从可操作性的程序研究和案例研究人手,注重挖掘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科学及我国现代管理实践的衔接问题。这应该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重点所在。

三是近为今用,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米、新中国建立5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各种可用于管理工作的经验、理论和方法,加以归纳、总结、提高,并将其上升为管理理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将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我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是经济和科技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国家。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人文因素相结合,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三者综合集成,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有效途径。

管理科学论文:浅析管理科学视野中的和谐企业构建

论文关键词:和谐企业;基本特征;管理科学;本质属性;途径

论文摘要:文章从和谐企业方向正确、思想统一、统筹兼顾、传承创新、责任担当的基本特征,引申到和谐是管理科学的基本属性。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发挥领导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坚持的正确方向。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科学?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管理科学就是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有人主张,管理科学应当体现在管理制度体系完整,落实到位,生产经营秩序良好上;还有人强调,管理科学主要标志是广泛有效应用现代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应当说,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他们从不同视角诊释了管理科学的内涵。然而,这些说法都存在不足,因为他们都忽略了管理科学的本质属性。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和谐是管理科学的本质属性,和谐企业是管理科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一、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管理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和谐,因此和谐企业定会是管理科学的企业。和谐企业通常具备下列基本特征。

(一)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和谐企业在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上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不和谐企业,其日常经营及发展上,往往偏离正确方向,缺乏明确目标,企业管理也脱离了管理科学的轨道。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体现在:一是坚持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方向和目标,而不是脱离实际,追求所谓“最佳”方向及目标。二是主动适应形势,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违背经济发展方向,背离经济发展趋势。三是把握住市场基本规律,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而不是违背市场规律,违反市场规则,破坏市场秩序。在以上三方面管理到位并有机结合,才能科学确定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恰当的目标,企业才能步人良性循环,形成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二)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和谐企业从决策层、管理层直到执行层的每位员工指导思想明确,在企业经营及发展方向形成共识,思想统一;在当期、中期、远期目标认知一致,行动统一。古人称,“上下同欲者胜”,企业上下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必然把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合力,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动力。这种稳定、持续的力量成为和谐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征,成为沿着正确方向,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保证。

(三)统筹兼顾,协调互动。和谐企业在正确方向指引下,为实现目标统筹兼顾,协调互动:一方面统一筹划、兼顾各方处理好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当期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等方面的关系,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效应;另一方面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团结协作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企业处于动态平衡的理想状态。

(四)重视传承,勇于创新。和谐企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全面客观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作法发扬光大、传而承之。与此同时,从企业发展出发,改革创新。以观念更新为突破口,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旧体制、办法;致力管理创新,在管理体制、机制、方法上不断有新突破。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制高点。

(五)合作共赢,责任担当。和谐企业不局限于内部和谐,同时把和谐引申到外部,形成内外和谐效应。主要表现在二个层面上:第一层面企业自我定位。和谐企业总是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保持经济细胞的健康,使之充满活力。同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以循规蹈矩典范严以律己,以海纳百川胸怀宽以待人,彰显出企业君子的可贵形象。第二层面企业行为。和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自觉地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断强化“客户至上”意识,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管理基本职能,全心全意服务好客户。二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关系。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势,树立共赢理念,理性协调,争取合作双赢、多赢的局面。三是企业与社会关系。企业不仅自觉遵纪守法、照章纳税,还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集中反映了和谐是管理科学的基本属性。管理科学的本质追求是构建和谐企业,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管理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和谐,因此管理科学的方向和任务就是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是企业的正确方向,企业管理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围绕发展下功夫、做文章。任何偏离、停滞发展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都应及时发现、纠正、弥补。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发展,管理思想、方法、手段要利于整合发展要素、优化功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撑。企业管理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好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点和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不可动摇。以人为本为核心,就要从观念到行动上,真心实意地把广大员工作为管理主体,把他们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强大动力。二是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管理有效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发挥资源优势,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三是把统筹兼顾作为管理的根本方法。在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下,统一筹划、兼顾各方、分步实施、优化组合,把管理职能发挥到极致,使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达到动态平衡,实现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和谐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先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力,落后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发展的阻力。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切实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从思想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体现出发展为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把仁和诚信作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形成共识,成为习惯行为。古人讲“仁者无敌”、“和为贵”,把仁和作为和谐企业的价值观。仁,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就能凝聚成合力,这才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诚信是和谐企业的基本品质,对内诚信,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讲诚信,就会得到客户和社会的信任、尊重,企业就会站在市场制高点,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内外兼修,仁和诚信的企业文化上应天时、下承地利、中得人和,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发挥领导的关键作用。构建和谐企业,领导是关键。和谐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常常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质:首先,对建设和谐企业决心大、信心足,坚持不懈,以身作则。艾柯卡认为,“领导就意味着树立榜样”。这样的领导,以和谐企业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行为,率先示范。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领导人的带头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其次,讲求领导方式、方法,实行“无为而治”。这样的领导“无为而无不为”,他们明白,“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的道理。领导人注重大局,注意导向,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从而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成构建和谐企业的推动力。

管理科学论文:浅析全球化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西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经济的全球化直接推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用全球化的视角分析教育领域是全球化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高教研究的一种新兴学术研究范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旨在通过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为经济组织运行达到最佳状态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方案,必须也必然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仅表现在人才定义与观念、使用与流动、竞争与评价、环境与待遇的国际化,更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素质与培养的国际化。本文着重探究全球化理念在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理论与实践。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管理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管理人才。人类社会需要管理,管理需要科学,管理科学业已成为信息社会促进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定量研究组织的决策、运营与管理模式规律,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经济全球化亚需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其一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其二树立全球化教育理念是高教领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选择;其三全球化管理理念是适应管理革命和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和培养价值由均衡、渐进、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创新型转变的客观需要。

人才队伍靠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素质由培养模式决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培塑全球化战略理念、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略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二、全球化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征与面临实际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给该专业的受教育者制定一个培养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且规定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全球化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为管理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相比专业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具有更高的管理、组织、执行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拓展能力。

二是人才素质要求与国际社会趋同。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高信息敏感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运作水平与能力等,这业已成为国际通行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要求走向国际化。具体体现在:目标认同国际化,能否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体制的多样化,例如方兴未艾的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正成为拔尖人才的成才渠道;课程设置综合化,更着眼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手段现代化。另外,还有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等。

(二)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根源

当前,在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问题。总体而言,一是专业设置与分类不规范,二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三是培养模式“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一是以学术标准设置的课程模式应对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矛盾。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多是“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模式。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毕业后的多元社会工作环境和角色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二是工科主导的培养取向与管理型研究生实用价值要求的矛盾。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横跨经济、管理、数学、系统、信息、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专业。但诸多院校把它截然列为工科专业或文科专业,而不是回归管理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本质,单方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实践平台和浓厚的管理实践环境氛围。管理实践、实习环节少,实施困难.管理型人才对研究生能力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有较多的管理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课时、经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造成管理人才以课程式的学习和考试型的评价为主,造成与管理实践相脱离、理论学习多、管理实践少甚至缺乏的局面,管理学硕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科化,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本科教育某种程度上只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理论层次的简单提升。

四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高与院校符合要求的导师少的矛盾。管理型人才需要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核心素质,其培养对导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导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经历和经验,但现实中这种学、管兼修的“双师型”导师十分匾乏。

三、全球化视野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战略实施

(一)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针对国际化视野下现代化建设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管理型应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二是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是要具有综合的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可从事专门管理工作,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评价和咨询等工作;四是具有扎实的创新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求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更需要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二)模式选择

一是确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成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把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注重能力”主要体现了培养人才的内容和重点。在培养对象上,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创新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上。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两主三多”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种互动方式、多种导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是构建“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专业、专业大类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式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上,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坚持学术标准和应用标准的统一。“综合性”是指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构成的综合性,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学习型”指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与技能.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是辨证统一的,倡导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变化中的管理实践的进行互动。

三是实施“学习+管理+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鉴“双元制”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社会和院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这种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亦可借鉴CBE模式,即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管理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四是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优化。首先是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核心,重点突出信息社会管理特色。要用全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课堂理论、具体实践与人员素质的关系,对培训教材按照社会实际需要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调整。其次是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研究生培养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系统理论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实现从“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方法的转变。再次是学习方式改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改变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建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种部队管理实践中,实现学与用的互动。

五是注重“三大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训练体系包括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学术活动、组织管理、科学研究等。一是社会实践。深人企业、社会,进行同本专业方向有关的调查、分析与实践活动;二是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要求研究生担任1 ~2门课程的助教或主讲任务,并规定一定的学时数。这是培养研究生、提高业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三是科学研究实践。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内容。包括参加学术报告、文献检索、撰写学术论文和参加导师课题或项目等。尤其要实施以学位论文为中心的质量监控。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解决管理实际间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着力把握四个阶段:一是开题报告,二是实证研究或现场实习,三是论文撰写,四是组织答辩。

六是打造高素质的“学管型”师资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型导师队伍。要求导师既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换言之,既能做导师教授,又能做高层次的管理者,避免“理论型人才培养管理型人才”的现象。为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方式上可以采取“送、下、带、引”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导师出国或到兄弟院校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管理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导师;“下”就是让部分导师下到社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重点是有理论基础而社会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的导师;“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其它实力较强的院校、社会机构引进优秀人才,或直接从社会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实践领域聘请既有丰富管理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管理科学论文:浅析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

论文关键词: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功能

论文摘要:本文从认知、生产力、社会变革、生态调节和经济五个不同的方面描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发挥的有利作用加以阐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动因之——科学技术,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技术,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研究,得出新的方法;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际运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实际意义。然而技术对科学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包括:

(一)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产力功能。

(三)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

(四)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五)经济功能

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科技进步不仅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改变了整个经济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经济结构中最主要部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还是由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或者由粗放式到集约式经济形态及其结构的转变,都是由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促成的。

基于上述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研究方向,通常简称为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防止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可以说,科学技术在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具有广泛性,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制约和促进。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勿庸置疑,每个时代的科学技术都深刻的影响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管理科学论文:对于提高农村党员动态管理科学化水平

论文摘要:提高农村党员动态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科学化题中应有之义。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城乡一体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中科学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采集职能,在“城乡一体组织双重管理”格局下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分工、协作与配合,在“城乡一体关怀激励管理”网络内把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相结合,在“城乡一体网络互动管理”平台上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技术水平,在“城乡一体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下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

论文关键词:党建;党员动态管理;新生代农民工;科学化水平

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大命题,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意识上的历史性进步[1。农村党员动态管理是农村党建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村党员动态管理科学化水平,理应成为党的建设科学化题中应有之义。

一、农村流动党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

农村流动党员具有多重社会角色,既是党员又是农民工,既是城市建设者又对新农村建设起不可忽视的作用,既是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又是城市文化的学习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

(一)农村流动党员是流动党员中的主要群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流动党员构成呈现复杂化趋势,有农村党员、国企下岗党员、大学生毕业未就业党员、自主创业党员、退休党员等多种来源,农村流动党员则是流动党员中的主要群体。

1.农村流动党员在流动党员中所占比例最高,队伍十分庞大。虽然流动劳动力的构成范围在不断扩大,不断有其他行业人员加入,但农民工始终是流动劳动力的主力军。

2.农村流动党员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相互之间的联络较多。农民工的分布具有传统性,从一个地区成批地流出,又在一个地区密集地聚居。相应地,农村流动党员也较为集中,便于互通信息。且这些农村流动党员又是农民工中有思想、有主见、能力强者,影响力大,容易形成核心。

3.农村流动党员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领域,流动劳动力相对集中,群体活动较为方便,容易形成群体性行为。

(二)农村流动党员是农村党员队伍中的具有先进性、带动性的群体

农村流动党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具有年纪轻、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敢拼敢闯的优势,是农村中的一个具有先进性和带动性的群体。农村流动党员在外出打工期间,会习得一些技术、知识、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理念,当他们在节日或农忙季节回到流出地时,这些技术、知识、文化、新的思想观念等就会自然地流传给本地的农民,无形中起到传授、教育和影响作用。农村流动党员在外出打工期间,还会获得一些信息,如致富门路、市场动态、新产品新技术,甚至还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动态的信息,对本地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起到较好的引导、带动作用。农村党员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一旦返乡便会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农村流动党员是农民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

与一般农民工和一般农民相比,农村流动党员对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较为重要和突出。

1.农村流动党员同一般农民工一样对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经济投人支持,他们将在城市打工所挣的钱带回家乡,或盖房改善生活,或投资发展生产,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2.农村流动党员所具有的先进性又使他们比一般农民工更自觉地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更自觉地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中寻求平衡,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起穿针引线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二、农村党员动态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性的增强,城乡物质文化交流愈来愈密切,农村人口在农村与城市之问流动愈显频繁,农村流动党员的流动状况也愈加复杂,致使农村党员动态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动态管理丁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农村党员流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个体流动性更加突出,行踪更加无常,流动半径更加扩大,流动党员的信息更加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从流向来看,主要分布在二、三产业,从事建筑、开采、服装、运输、饮食等行业,从业单位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从地域分布来看,已从县内流动为主转向县外、省外、全国范围流动,流向较散。

2.所接受信息的信息源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复杂化,利益追求更加直接化和多元化,大大增加了对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难度。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流动党员长期在城市打工,生活和学习方式向城市靠拢,在接受信息方面,除了传统的读书读报看电视外,还上网聊天、发贴、评论等,掌握的信息量大,信息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多,思想发展变化快,利益追求愿望强烈。

3.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参与社会活动热情增加,政治经济利益诉求愿望增长,需要有良好的意愿表达渠道和平台。随着农村流动党员对城市建设重要性的提高,他们也在逐渐融入城市社会各领域的活动中,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利益表达和思想交流愿望,同时权利意识增强,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关注度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渠道和平台进行疏通和引导。

4.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教育和组织发展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统计,我国有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60%。如何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养教育和组织发展,将是“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动态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

1.在管理理念上,要求摒弃过去的行政领导式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关怀化管理、服务化管理,多交流沟通少命令指挥,多关心体贴少长官意志,多上门服务少颐指气使。

2.在管理机制上,要求统筹城乡大局,城乡一体化,突破行政村党组织对党员单一管理,实行城市和农村、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实施的动态管理。

3.在管理手段上,要求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现代信息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流动党员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协调与配合,实现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

农村流动党员从总体来说,有着比一般流动人员更强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纪律观念和综合能力素质,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就能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这部分党员也可能会在工作、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许多不满意的情况,容易产生一些思想和心理问题,党组织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教育管理,就容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党员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仅有流出地或流入地基层党组织“一头热”,绝对不可能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必须要构建以流人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作重点是科学界定流出地党组织基本职能,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分工、协调与配合,共同实现对流动党员动态的、双向的、全方位的综合管理。

(一)在“城乡一体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中科学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采集职能,及时准确掌握流动党员流向、工作、思想和生活动态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管理流动党员,该管些什么、怎么管、按照什么管,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界定。一些基层党组织平常抓党员管理工作,仍然习惯于以“条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地域性和不平衡性特点,流动党员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流出多少、从事何种产业等信息不能及时掌握,致使相当一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给党员管理造成了一定难度。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流动党员的比重非常小,抓不抓不妨碍大局,或是对抓紧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畏难心理,由此逐步造成了对流动党员的信息把握不准、不全,流动党员被边缘化的状态。

为了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活动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流出地党组织,应做好三方面基础性工作:

1.党员外出流动时,及时了解外出去向、时间长短、人数多少,做好统计和登记工作。

2.党员外出流动期间,及时地、常规性地同流动党员及流入地党组织进行联系,掌握党员在外地工作和生活情况,掌握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出党员的教育管理情况,做好跟踪和记录工作。

3.农忙时期或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时,及时登门走访慰问,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交流、工作交流,做好流动党员返乡期间正常参加流出地组织生活的工作,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在“城乡一体组织双重管理”格局下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分工、协作与配合,组织管理全覆盖,实现城乡党员动态管理的无缝对接和同频共振

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风格的党建格局,城市社区属于松散型的生活共同体,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比较开放,而农村社区属于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党建格局相对封闭。在两种不同党建格局背景下,农村党员向城市流动时,势必会形成组织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流出地党组织“管不着、管不到、管不住”,而流入地党组织“不愿管、没权管、管不好”,从而把此部分党员置于“两不管,两不找”“形式管、实不管”的边缘地带,造成党员不找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打破两种党建格局壁垒,构建城乡一体组织双重管理格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社区原来相对封闭的传统村落格局也将逐渐开放,为构建城乡一体组织双重管理格局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同时也使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成为时展必然趋势。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顺应这一时展需要,积极主动地推进农村党建格局由传统的封闭型向现代的开放型转变。

1.确立全方位管理理念,党员在本村时要管,党员外出流动时也要管,由过去的“管自己的这块地”转变为“管自己应管的事”,党员流动到哪里就管到哪里。

2.实行灵活多样、纵横联系、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党员在本支部时要管,党员外出流动、到流人地支部时也要管,不拘泥于过去的条块分割。

3.方法措施与城市社区党建接轨,改过去的农村、城市“两张皮”为城乡一体“二合一”。

(三)在“城乡一体关怀激励管理”网络内把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相结合,突出服务与关怀,寓教育管理于关怀激励之中,不断提高动态管理的质量水平

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的要义,在于教育管理与关怀激励的有机结合。教育管理与关怀激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重教育管理轻关怀激励或重关怀激励轻教育管理,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目前需要强调与突出的是服务、关怀与激励。

1.服务与管理上习步,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管理。在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多关心他们在外地的工作和生活,多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家中之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流动党员返乡期间,多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吸引他们参与村里事务,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党员主体权利。

2.服务与发掘同步,充分利用和整合流动党员人力资源,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流动党员最大潜能的发掘与发挥,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

3.服务与关怀激励同步,在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精神激励,使流动党员无论是在流出地还是在流人地,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温暖。

(四)在“城乡一体网络互动管理”平台上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积极跟进,为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三者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发挥应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讲,保证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流人地党组织三者之间的信息畅通是关键。在空间距离不确定情况下,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这也是党员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全国很多地方已经纷纷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等类似网站,这些网络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发挥整体性优势。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与流动党员沟通的水平还比较初级,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使用落后原始的信息沟通方法,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者还不会使用电脑,更谈不上网络互动交流。而城市社区则基本上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管理,流动党员中使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的也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的技术水平与时展的要求差距相当地大,是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

(五)在“城乡一体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下开展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以满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性需求,保障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农民工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一直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过去主要是由农民工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但农民工的流动性现实,又造成当地党组织事实上负不了责的局面,特别是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根本无法孤立地完成针对他们的组织发展工作,必须建立起“城乡一体组织建设”工作机制。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构建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审计 科学理念 管理科学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科学审计理念,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1.1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就要把推进依法审计、维护民生,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服务要着眼于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监督要注重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

1.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效益审计意识。科学审计理念本身要求审计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审计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1.3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审计制度建设。发现和查处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的问题,要从数字和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深入揭示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既要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又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

2抓审计项目管理,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完成每项审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编制内容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2找准审计切入点,突出审计重点。选择审计项目时要选择重点投资项目、关系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是选择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2.3科学全面系统,明确审计步骤和方法。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2.4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审计责任。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3抓审计方法创新,推进公共财政审计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1实行专项审计,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项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相结合;二是专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要将部门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相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一条龙”审计,既避免了多次进点,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

3.2注重审计过程,做到“四个落实”。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复核,认真把好审计程序关、法规应用关、资料取证关、报告质量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规不当以及审计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纠正,不留后患。在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工作落实、督办措施落实、审计结论落实。

3.3创新审计方式,实现“四个转变”。审计方式从真实合法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分散型向行业型转变;单纯的查账型向查账与调查相结合的转变。

3.4探索审计手段,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采取同级审计与上级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账面审计与清点固定资产相结合;三是抽查业务档案与清理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库存现金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3.5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提升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向政府各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审计“精品”。

4抓审计监督内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从审计实践看,当前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应更广泛、更深入、更注重从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在监督内容上做到“五个必审”:

4.,对单位的“家底”情况必审。抓住财务活动的源头,摸清单位资产负债和“家底”。从而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财产物资管理混乱的本质问题。

4.2对重点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往来情况必审。我们需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与分配、专项资金的拨付与机关经费的联系、上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等情况加强审计,以发现大案要案的线索。

4.3对罚款和收费情况必审。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在许多单位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除财政拨款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罚款和收费与这些单位、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挂钩。

4.4对房子、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必审。行政事业单位建房子、购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在单位和社会上都是敏感问题,其中容易滋生腐败。

4.5对核销的财政票据、税务发票是否真实必审。有些单位钻发票审核不严的空子侵吞国家财产。通过审计监督揭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5抓审计成果提升,提高审计监督的辐射力

审计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就必须坚持从微观入手,把问题查深查透,从宏观着眼,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在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中去把握。抓住典型、解剖麻雀,进一步加大分析力度,提升审计成果质量。要做到这些,就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5.,深入分析研究,挖掘深层次原因。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层次挖掘,是摆在每一个审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审计工作中充满着分析判断,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意识,摆脱过去习惯于审计找数据、报告堆数据的简单工作方式。分析问题,要开阔眼界,运用辨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用发展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5.2把握查出的重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强调分析问题,要把握重点、突出关键。就是要围绕目标,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审计和调查情况的研究分析力度,深刻反映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情况,恰当地予以归纳,综合分析评价,要立足于完善体制,健全监管、规范秩序、提高效益,从宏观上提出有一定高度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为宏观决策服务的职能。

5.3撰写审计报告,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把研究分析问题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实施结束后,要专门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和分析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要抓住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科学论文:浅谈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课堂 主体发展性 管理科学化

【论文摘要】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就成为课堂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可大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美术学科学中引人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成为美术教学的一项紧迫和必要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服务美术课堂主体学习任务的现状与背景

教师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逻辑程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应当的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平台。把教学过程应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科学习任务,因而可以结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将美术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的过程,怎样使美术学科的信息化;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实验和研究。我们探索的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七个优化模式,也会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网络所固有的开放性,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网络所固有的开放性,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众多的美术知识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借助于网络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达到因材择学、因材择教的理想境界。现在我们可以把在网上搜索下载的大量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设置为虚拟网站,供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自主探究,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成为了教学目标的确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课后可在网上课堂继续学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而借助于网络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教育质量和规模。

三、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以演示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美术教学中介人美术软件和自制的课件,将课堂教学媒体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软件的出现,方便了教师在教学中迅速表现美术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数字教材的编写,寻找有关的美术网站进行查询、访问,为学生提供各类网上美术信息进而丰富美术资源信息库。把平时在网上寻找的有关资料进行类化、细化、转化。以及把学校现有的美术资料,如教学、教材、录像、图片、作品等资料进行整理输人电脑转化为数字信息。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

四、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等,它正好非常适合美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传达方式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美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而计算机让我们实现了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计算机还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是美术动手制作中手工无法比拟和达到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究。

五、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管理科学论文:浅析和谐视界下的高校管理科学化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校;和谐管理;管理科学化

论文摘要:高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宽广度、高难度的复杂化的管理系统,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持体系与有力保障。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管理存在着机制不够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责划分欠合理、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不和谐现象。为此,高校在和谐管理理念下不断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着重从管理机制、培训规划、提升服务、规范建设等方面构建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格局。

高校管理,是指“利用科学方法,对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后勤等各方面的工作,有计划地、有效率地、有技术地规划、管制、联系、协调,并运用学校的组织、人员、设备、物材和经费做适时、适地、适人、适事的处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业务,有效达成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加,高校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管理意识滞后、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己成为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我国高校管理要想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从管理理念、管理队伍和管理方法上实现科学化的转变。

一、和谐管理理念引领高校管理科学化概述

和谐管理理念主要是指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作为实践活动的理论思维。这里的“和谐”并不是简单的“相同,一致”的意思,而是把“和”定义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人”,而“谐”是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人”。也就是“谐”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可以科学安排;和更多地是指人的心理反映、心理感受。在高校管理中我们要运用和谐管理理念来指导各项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各子系统之间协调运行,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明显的成效。

高校管理科学化,从原则上讲,管理机构的设置宜粗不宜细,力求精简;管理人员的配备,宜少不宜多,力求精干机构,既不能多头领导,也不能越级领导;管理人员的能级结构要合理,同一能级的人员不应过于集中。否则,会出现低能级高使用,或高能级低使用。这种情况,不是产生内耗,便是出现能力的浪费。总之,要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选配、内部的分工、职权的划分这四个方面做到科学与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二、高校管理存在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改革的不断拓宽与深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对高校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校管理还存在机制不够完善,机构繁杂、层级过多、权力过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高校行政、教学人员职责不明等一系列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高校管理层级过多,职能部门管理幅度过小,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执行某些决议时不够坚持原则性和公平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且不能忽视的事实。

激励机制欠合理。工资、奖金、福利等全是以科研成果的多少为准线,管理人员因为工作的性质,科研方面不可能有很多的成果,因此受到奖励的可能性甚小,而这种单一的经济刺激不仅不具备持久的激发效力,还带来了负面效应。比如管理人员工资福利上往往会实行“大锅饭”做法,工作“好”与“差”、做“多”做“少”都一样。

管理体制官僚化。我国很多大学依然是管理机构,书记校长首先是官员,在管理待遇上,部分直属重点高校定为副部级、公办本科院校定为正厅级、公办高职院校定为副厅级。公办院校除极小部分为校长负责制外,其余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未能真正施展各自的综合月及务能力

高校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高校引进人才安置的家属或部队转业等照顾性质的人员,他们一般都不是来自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学历也不够高,现代的管理意识、理念、业务素质、知识结构等都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要求。

由于学校的政策、财政支出往往更倾斜于教学、科研的人才培养,而高校没有给予管理者进修培训足够的关注和保障,因此管理人员自身提高的机会和渠道都受到限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难于提高到满意的程度。长此以往,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便自暴自弃,在思想上不能正视高校现代化发展,没有大局意识,对待工作缺乏热情,工作责任感不强,不能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因循守旧,继续学习和开拓创新不够,导致工作处于“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消极低效状态。

(三)管理职责划分欠合理,导致学校办学资源的隐性流失

管理制度法制化是现代管理的标志之一。长期以来,高校改革由政府主导,由于领导官员的观念陈旧,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而是把重点集中在教学科研运作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造成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不适应管理的发展需要;干部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中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对管理工作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现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局面,最终导致工作失误;学校内管理会议多、文件多、指令多,而真正对教学科研起推动作用的事不太多;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职责不清,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隐性流失,影响高校事业的发展。

(四)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未能真正实现高校管理的终极目标

我国高校的权力结构属于管理权力模式,在一定时期确实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学校贯彻党和政府的意志,但长期以来,却又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学术人员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压抑了高校功能的更好实现。学校领导由政府委任,学校作为法人代表的实质性地位难以确立。高校中的各种利益群体的权力,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有效地实现。管理权力泛化的最终后果是导致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差,不能有效地执行工作计划和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造成教学科研人员热衷于管理职务。同时,又由于高校管理长期套用政府管理机制,无形中造成了高校管理人员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给自己的思想定位不正确,行文办事不是从学校基层和广大教职工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方便自己出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很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从官本位思想出发,行文办事不是从基层和对象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方便自己出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以和谐管理理念推进高校管理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和谐型的大学要求在高校内部实现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整合,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鉴于目前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高校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超脱各种困境,驾驭种种危机,更新管理观念。为此,在和谐管理理念的推进下,必须不断提升高校管理科学化。

(一)健全管理机制,以实现高校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不断深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继续完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

1、实行民主管理。高校实行民主化管理程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民主参与机制的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情况。完善民主参与机制的核心就是改革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高校广大教职工拥有对高校管理和改革的监督权,一切监督权由教职工直接或由代表教职工利益的相关机构间接行使。这样才能淡化“金字塔”式的官僚作风的影响,以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强化人事改革。一是精简机构。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党政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基本职能。学校党政管理机构和领导职数控制在上级规定限额内,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对各类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定职责,压缩非教学科研人员,提高人员使用效率。二是改革用人制度,推行全员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都实行竞聘上岗。打破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全员聘任。工勤服务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形式的分配激励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建立国家工资与校内岗位津贴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待遇应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四是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学校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受理教职工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相关问题的投诉和申诉,维护教职工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正当权益,保证改革的公正、公平和顺利进行。

3、依法管理行政。当前,必须加强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的研究,加快高等教育立法。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育管理类法律、法规、规章的缺位和粗糙的问题并正着手予以解决。如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处理和违纪处分标准更加明确清晰。新《规定》对于开除学籍和学生违纪处理程序的规定更加规范。如规定学校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义务。学生对处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并规定了实现陈述权和申辩权的具体程序。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无救济就无处分的法治思想。

(二)制定培训规划,解决高校管理人才素质及能力的瓶颈

高校管理干部担负着“管理育人”的重任,是管理创新的策划者和直接参与者,对于整个高校的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整个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形势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干部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树立服务理念,创新高校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模式

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校、服务社会。所以,第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的思想,从思想上重视管理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抗压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第二,立足本职,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开拓创新,大胆细心地开展工作,将本职工作最大效率地完成;第三,管理人员要在工作、纪律、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不为眼前的利益放弃基本原则,坚持良好作风。第四,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勤政高效”、“政令畅通”的管理机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解决该问题而开展的“效能监察”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尤其在一些企业单位,常常把效能监察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高校改革的深人,效能监察已成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效能监察就是监察部门对学校各管理部门在管理活动中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监察,从而达到促进监察对象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勤政高效地工作的目的。高校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开展效能监察的重要意义,通过效能监察督促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勤政高效的工作形象,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克服官僚主义和失职读职行为,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政令畅通,顺利发展。

(四)强化改革力度,不断提升高校管理科学化的质量和效率

近些年来,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关系,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重大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促使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将深刻地影响和切实地改变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自然地,这为我国高教管理制度的深人改革提供了契机,但我们不应再停留在被动的跟进式改革中,而应准确理解这次管理体制改革蕴含的深意,更新高教管理理念,创新高教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因此,在大部制的启发和示范下,改革高教管理制度,推进高校科学管理,在根本上需要更新高教管理理念,改革高教系统的权力配置,建立服务性的管理组织制度。

1.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教管理的本质是协调高教系统有限的资源投人与高效地实现高教系统总目标的矛盾,即是协调、服务而不是管制、限制。对高教管理的“放权”与“集权”的问题,克拉克曾作过这样的评析:高等教育系统往往“不是因为权力过度分散和宏观失控而使整个系统陷人四分五裂的境地,就是因为过分强调秩序和组织的统一而导致权力的垄断,两者必居其一。不过,如果能够选择的话,前者的危害比较小,后者的危害则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系统的本质要求与这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地切实地更新高教管理理念,回到管理越位的边界以内,通过制定宏观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指导高校的发展,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之走出所谓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提高其社会应对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改革校内管理组织体系。在大部制改革的契机下,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不能再停留在机构的精简和管理干部的选用上,而应该从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本质和要求出发,改革校内管理组织体系,重新配置高校的权力体系,提升学术权力地位。在高校内部管理组织体系的重构中,一方面需要根据管理事务的相近相似性进行同类项合并,减少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围绕学术事务运行的要求,来设计和安排管理组织体系。这些方面在海内外的不同高校中有不同的做法,如我国台湾地区大学的管理组织一般分为9个管理部门,即教务处、学生事务处、总务处、图书馆、网络中心、秘书室、人事室、会计室、研究发展处。目前武汉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准备将学校的管理框架由本科生综合管理部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科学研究综合管理部门、后勤和安全系统等4-6个“大部门”组成。这些都将为我国高校精兵简政、回归学术本位提供改革思路。

3.构建和谐的管理文化。推进高校科学管理,必须一方面改革长期以来管理系统形成的官本位作风,加强和践行“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制度化管理中增加必要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则需要尊重和提升学术权力,拓宽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实行教授会,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使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实现,从而激发教师教学科研和参与有关管理事务的积极性,建构和谐的管理文化,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总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如何切实推进高校管理科学化,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内涵建设,还需要们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继续完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论文关健词:管理科学 管理方法 管理模型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事实来解决管理问题,并且要求按照最优化的标准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设法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过程,侧重于追求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高度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等几个方面。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际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都离不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大大提高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成为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管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管理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管理科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就管理科学的实质而言,它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的继续与发展,因为他们都力图抛弃凭经验、凭主观判断来进行营理,而提倡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效果。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操作方法、作业研究的范围,而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要求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被引进到管理领域。因此,管理科学可以说是现代的科学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例如: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弈论、统筹法、模拟法、系统分析等。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管理科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

1.兰彻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兰彻斯特(F. W. Lanchester)在1915年就把数学定量分析法应用于军事,发表过关于人力和火力的优势与军事胜利之间的理论关系的文章。

2.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

3.霍勒斯卡文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复杂的数学模型应用干用传统办法难以进行的大量数据处理工作。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征

1.以决策为主要的粉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给定各种决策分析模型。

2.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为此建立诸如量、本、利等模型以讨论行为的结果及变化。

3.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

4.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管理科学理论的内容

1.关于组织的墓本粉法

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大,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关于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解决问题的步骤:

(I)提出问题并阐述问题。

(2)建立数学模型。对问题的要素用一组变量的函数来表示,E=F ( XF, YF )

式中E代表系统的效益(如利润、成本等),F代表函数关系,XF代表可控制变量,竹代表竞争者所控制的变量。

①解出模型的答案,从而取得系统的最佳效益的数量值。

②检查模型及解的实际意义。

③对所求的解进行控制。

④把方案付诸实施。

管理人员必须随时记录贯彻执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注意模型的目标、假设、省略的东西和限制条件等因素,在一个过程之后,重新复查系统模型,以便改进它,使之更符合实际。

3.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这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管理科学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描述性模型和规范性模型,其中各自又分成确定性和随机性模型两种。

流行的管理科学模型有:

(1)决策理论模型。模型目标是要使制定决策的过程减少艺术成分而增加科学成分。决策理论的集中点在于对所有决策通用的某些组成部分,并提供一个系统结构,以便使决策者能够更好地分析那种含有多种方案和可能后果的复杂情况。这类模型是规范性的并含有各种随机的变量。

(2)盈亏平衡点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帮助确定一个公司的任何特定产品生产量与成本、销价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确定的盈亏平衡点,在这个水平上总收人恰好等于总成本,没有盈亏。这一模型是确定性的描述性模型。

(3)库存模型。这一模型回答库存有多少,什么时候该进货与发货的问题。因此这一模型就必须考虑库存适合生产与销售的需求,又要考虑减少仓储费用,这一模型的可行解便是经济订购批量(EOQ)

(4)资源配置模型。这里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源,常用的资源配置模型就是线性规划模型,在给定边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考虑产出、利润最大,或者成本最小。这一模型是规范性的模型,变量是确定性的。

(5)网络模型。两种主要的和最流行的网络模型就是PERT(计划评审技术)和CPM(关键路线法)。PERT是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的工程项目的一种方法。CPM这种计划和控制技术,则应用于那些有过去的成本数据可查的项目。网络模型是随机性的规范模型。

(6)排队模型。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排队等待领取所需的工具或原料所花费的时间要计人成本。在给顾客服务的过程中,如果顾客们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就会使顾客失去耐心导致顾客一走了之,但如果开设很多服务台或售货柜却很少有人光顾,则又会导致成本提高,因此排队模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最优解。

(7)模拟模型。模拟是指具有与某种事物相同的外表和形式,但不是这种真的事物。由于真实事物具有复杂性,以及对其管理作用的不可重复性,为了得到预计成果,就有必要建立模拟的模型,在此模型上探讨最佳行动方案或政策以便最后能用于实践的操作之中。模拟模型是描述性的,含有各种随机性的变量。

管理科学的优点

第一, 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

第二,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但是,也必须指出,管理科学方法的应用也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管理科学学派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这就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

其次,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实际的管理人员可能对复杂、精密的数学方法很少理解,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专家一般又不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工作情况,因而提供的方案不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这样,双方就难以进行合作。

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由于人们考虑到费用问题,也使它往往只是用于那些大规模的复杂项目。这一点,也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所以,要求管理人员要尽快地掌握管理科学,使之与各种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相符合,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管理科学论文:浅析高校教务管理科学化探析

论文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 科学化

论文摘要:高校教务管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务管理迫切需要从改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手段、内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推动管理的升学化。从目前看我国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着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不到位、系统重复建设子问题。相应的要从专业化的教务管理队伍,革新课程内客,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入手推动教务管理科学化。

1.教务管理科学化

教务管理负责的是跟教学有关的一切事务,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课表的编排与制定、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等。高效的教务管理能保证学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推动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社会迅猛发展,对高校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教务管理迫切需要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即教务管理要从职责出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变种种不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方式、手段、内容,以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施效果。

2.教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课程设置陈旧、单一

制定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相关教材是教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务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教学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在社会形势、学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课程设计、安排也应相应地做出调整。然而从目前看,我国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数十年如一日,沿袭以往的方式,未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比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要求其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外,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上并未体现这些要求,仍是以知识点的记忆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安排整体上未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计划几年不调整,课程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

2 .2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以保证本校的教学水平,比如检查教师的教案、试卷、学生作业、随机听课等。但这些评估方式侧重的是上对下的书面检查为主,忽视了两点。一是学生、用人单位、教师的意见反馈,而这三者中,师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用人单位是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检验者,因此对教学评估应最具有发言权。目前我国高校教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基本忽视了这三者,而以自身为主的行政检查式评估为主。二是忽视了动态的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直接展示教学水平的集中时间。相应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务管理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这部分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动用到较多的人力,因此很多高校基本将这部分忽略了,教学评价重在书面形式的完整。这种行政式教学评价方式容易导致评价流于形式,教师疲于应付,起不到评价对教学质量控制所应有的作用。

2.3教学资源共享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了发展趋势,各所高校纷纷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网上选课系统、查分系统、登记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然而由于教务管理包含多个子系统,有些学校由于经费的关系,在搭建信息化平台时采用的是独立的、分解的系统软件,并未统一设置或者联网,缺乏统一的大平台,无法共享信息,因此导致整个管理平台很繁杂,子目录众多,甚至重复建设,重复工作。

3.推进教务管理科学化措施

3.1成立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

高校教务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其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其工作内容不是简单地排课、管理学籍、登记学分,而是朝着信息化、内涵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教务管理需要用科学理念做指导,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动本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相应地要有专业化的管理组织作为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组织,如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教学管理组织,为教务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化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组织完全可借助本校已有的师资力量,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情况下充实教务管理队伍。

3.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教务管理部门负有审核教学单位提供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内容设置方面的职责。审核并非简单地“同意”,而是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考察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能力要求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训练的同时努力扩大其知识面,比如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视角。其次要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将教师在台上讲授,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互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的学习方式。再次,改变理论与实践课课程的分配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将课外实践课、活动课纳入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其成为与课堂教学并列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设置。

3 .3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界对大学教育质量有所怀疑的情形下,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另一方面2003年教育部正式开展了五年一期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即是教学。内外的压力都要求教务管理部门改变以往只重视计划、安排,不重视教学质量控制或者将评估体系停留在简单的书面检查上,要切实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具体方式包括依托师资力量,成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成员由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兼任,共同研究制定可行的评价体系。其次通过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教务处长接待日等制度及时收集各方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再次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这种监管不是以“警察抓小偷”的方式进行,而是要以人本的方式及时地发现,向教师反馈教学中的问题,以推动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并非简单地行政工作。高校应改革教务管理工作中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象,推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唯有如此,才能积极地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和课程建设力度,在科学化教学管理中提高本校的综合竞争力。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基于国内五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引证数据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期刊 影响因子 评价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5种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特性的比较分析,并用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部分管理科学期刊的排序比较,发现管理科学期刊排序出现了较大的错位现象,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量多少和学科范围不同。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它们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期刊。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一、五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工作不断发展。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了JCR (ISI期刊引证报告),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部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不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也开始推出各自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的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始建于1989年,1990年首次对1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正式对外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该数据库还独创性地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只收录了10种管理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始建于1989年,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有期刊600多种,扩展库期刊有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核心库收录23种管理科学期刊②。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QVIP),收录期刊2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目前收录中文期刊12000余种。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该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管理科学期刊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始建于1998年,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种,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4年、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中国学术期刊》( 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收录国内6000余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它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h指数等等。该数据库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五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二、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从此开始,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人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

然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反映在期刊上,管理科学缺少其独有的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①。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各自选出了一些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CSTP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10种,CS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22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管理学期刊24种(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故略去)纳人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的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本文分为两类排序比较,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 ~ 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从表中可以发现:

(1)CNKI与CSSCIS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 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整体上,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 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其次是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一1999年对批准资助的443项项目的统计,发表的3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19%的在1%种大学学报上①。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 CSCD, 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表面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比如,本文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CNKI和CQVIP两个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人。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人。

三、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收录了管理科学期刊,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的多少,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 CSTPCD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虽然较多,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非核心期刊过多,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单独利用某一年份的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也可能存在问题,随着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实力的提高,不断有管理科学期刊扩版增页。由于期刊当年发文量激增,但被引量不会大幅变化,因而会降低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同时由于国内的期刊引证指标开发较晚,统计数据的稳定性不够,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合理的评价应尽可能是取多年影响因子平均排序。

在编制期刊引证指标的过程中,应开发新的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如他引影响因子,但有些期刊为了提高他引影响因子,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该刊论文,这失去了期刊评价的意义,不宜提倡。

管理科学论文: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浅论国内学术期刊引证数据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5种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特性比较分析,并用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部分管理科学期刊的排序比较,发现管理科学期刊排序出现了较大的错位现象,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主要是由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量多少和学科范围不同而产生的。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

l前言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术期刊评价可以衡量科研机构和学者的贡献,能够为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图书馆正确订购期刊,方便科研人员获取资料。

管理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一个研究对象。Franke等人根据ISI从1977年到1987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引文报告》,统计了l7种战略管理科学期刊每年的当前文献影响(Currentarticleimpact)、累积期刊影响(Cumulativejoumalinlfuence),计算出它们的排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为了完善其基金项目成果评估,开展了我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的遴选及其认定工作。采用了以专家咨询调查的定性方法为主,文献分析的定量方法为辅的过程遴选出了管理科学的重要期刊。

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2期刊评价方法

对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专家调查法、引文分析法。

专家调查法作为一种主观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受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如调查对象会给曾发表过他们文章的出版物以更多的正面评价,并且将期刊的高质量归因于更低的论文接受率,某些调查对象只熟悉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期刊。显然,专家调查方法中的个人认知偏差无法用调查设计来克服。因此,这种方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比较少使用了。

自从美国情报学家GarifeldEugene(尤金·加菲尔德)利用引文索引方法创建一系列引文索引工具以来,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分级定量化研究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推出,期刊评价方法有了重要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转向以期刊学术质量为主。由于学术质量的难于量化评价,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评价科技期刊的两个重要评价指标。引文分析方法比专家调查方法更加客观,因此,引文分析方法成为当前评价学术期刊的主流方法。影响因子(ImpactFactor)这一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是E.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的,是对一篇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定义:期刊前2年的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期刊被引频次(CitedNumberofJourna1)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项指标从历史的角度,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定义:自期刊创刊以来全部论文在某一年被引用的总次数(绝对数量指标)。

3国内5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了JCR,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

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部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开始推出自己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始建于1989年,1990年首次对1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正式对外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有独创性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收录l0种管理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始建于1989年,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期刊600多种,扩展库期刊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核心库23种管理科学期刊。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收录期刊2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目前收录中文期刊12000余种,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始建于1998年,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96种,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4、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一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中国学术期刊》(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收录国内6000余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h指数等等。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5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4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从此开始,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入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的标志。

然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反映在期刊上,管理科学缺少自己独有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相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各自选出了自己的多少不一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CSTPCD管理学类期刊l0种,CSCD管理学类期刊22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以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4种(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故略去)纳入我们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我们分为两类排序比较,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1)CNKI与CSSCI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整体上,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其次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1999年批准资助443项面上项目统计,发表的3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19%的在196种大学学报上。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的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CSCD、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我们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CNKI和CQVlP两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入。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入。

5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有管理科学期刊被收录,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CSTPCD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较多,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非核心期刊过多,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单独利用某一年份的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也可能存在问题,随着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实力的提高,不断有管理科学期刊扩版增页。由于期刊当年发文量激增,但被引量不会大幅变化,会降低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同时由于国内的期刊引证指标开发较晚,统计数据的稳定性不够,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合理的评价应尽可能是取多年影响因子平均排序。

在编制期刊引证指标的过程中.应开发新的反映期刊影响力指标,如他引影响因子,有些期刊为提高引影响因子,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该刊论文,这失去了期刊评价的意义。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论文关健词:管理科学 管理方法 管理模型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事实来解决管理问题,并且要求按照最优化的标准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设法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过程,侧重于追求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高度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等几个方面。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际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都离不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大大提高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成为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管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管理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管理科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就管理科学的实质而言,它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的继续与发展,因为他们都力图抛弃凭经验、凭主观判断来进行营理,而提倡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效果。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操作方法、作业研究的范围,而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要求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被引进到管理领域。因此,管理科学可以说是现代的科学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例如: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弈论、统筹法、模拟法、系统分析等。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管理科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

1.兰彻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兰彻斯特(f. w. lanchester)在1915年就把数学定量分析法应用于军事,发表过关于人力和火力的优势与军事胜利之间的理论关系的文章。

2.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

3.霍勒斯卡文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复杂的数学模型应用干用传统办法难以进行的大量数据处理工作。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征

1.以决策为主要的粉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给定各种决策分析模型。

2.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为此建立诸如量、本、利等模型以讨论行为的结果及变化。

3.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

4.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管理科学理论的内容

1.关于组织的墓本粉法

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大,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关于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解决问题的步骤:

(i)提出问题并阐述问题。

(2)建立数学模型。对问题的要素用一组变量的函数来表示,e=f ( xf, yf )

式中e代表系统的效益(如利润、成本等),f代表函数关系,xf代表可控制变量,竹代表竞争者所控制的变量。

①解出模型的答案,从而取得系统的最佳效益的数量值。

②检查模型及解的实际意义。

③对所求的解进行控制。

④把方案付诸实施。

管理人员必须随时记录贯彻执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注意模型的目标、假设、省略的东西和限制条件等因素,在一个过程之后,重新复查系统模型,以便改进它,使之更符合实际。

3.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这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管理科学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描述性模型和规范性模型,其中各自又分成确定性和随机性模型两种。

流行的管理科学模型有:

(1)决策理论模型。模型目标是要使制定决策的过程减少艺术成分而增加科学成分。决策理论的集中点在于对所有决策通用的某些组成部分,并提供一个系统结构,以便使决策者能够更好地分析那种含有多种方案和可能后果的复杂情况。这类模型是规范性的并含有各种随机的变量。

(2)盈亏平衡点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帮助确定一个公司的任何特定产品生产量与成本、销价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确定的盈亏平衡点,在这个水平上总收人恰好等于总成本,没有盈亏。这一模型是确定性的描述性模型。

(3)库存模型。这一模型回答库存有多少,什么时候该进货与发货的问题。因此这一模型就必须考虑库存适合生产与销售的需求,又要考虑减少仓储费用,这一模型的可行解便是经济订购批量(eoq)

(4)资源配置模型。这里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源,常用的资源配置模型就是线性规划模型,在给定边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考虑产出、利润最大,或者成本最小。这一模型是规范性的模型,变量是确定性的。

(5)网络模型。两种主要的和最流行的网络模型就是pert(计划评审技术)和cpm(关键路线法)。pert是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的工程项目的一种方法。cpm这种计划和控制技术,则应用于那些有过去的成本数据可查的项目。网络模型是随机性的规范模型。

(6)排队模型。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排队等待领取所需的工具或原料所花费的时间要计人成本。在给顾客服务的过程中,如果顾客们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就会使顾客失去耐心导致顾客一走了之,但如果开设很多服务台或售货柜却很少有人光顾,则又会导致成本提高,因此排队模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最优解。

(7)模拟模型。模拟是指具有与某种事物相同的外表和形式,但不是这种真的事物。由于真实事物具有复杂性,以及对其管理作用的不可重复性,为了得到预计成果,就有必要建立模拟的模型,在此模型上探讨最佳行动方案或政策以便最后能用于实践的操作之中。模拟模型是描述性的,含有各种随机性的变量。

管理科学的优点

第一, 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

第二,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但是,也必须指出,管理科学方法的应用也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管理科学学派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这就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

其次,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实际的管理人员可能对复杂、精密的数学方法很少理解,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另一方面,管理科学专家一般又不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工作情况,因而提供的方案不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这样,双方就难以进行合作。

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由于人们考虑到费用问题,也使它往往只是用于那些大规模的复杂项目。这一点,也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所以,要求管理人员要尽快地掌握管理科学,使之与各种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相符合,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管理科学理论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论文摘要: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时代正确认识我国高校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开拓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管理理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高校管理队伍是一座联接着高校教学、科研丁作的立交桥,肩负着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程序化、科学化、人本化运作的重任。我国高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相比于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协调发展,管理的滞后成了制约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脚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3省理队伍专业知识偏低。南于高校决策层观念陈旧,对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从属心理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院系中层管理队伍中,提拔了一批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到管理岗位上,这些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管能力,更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提拔到管理岗位后,自恃学历高,霸气十足,专断偏激,仅凭一技之就想操控一切,严重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使工作陷入被动。

二、管理学思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1.以人为本。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校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科学进步的摇篮,高校更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有学者甚至将高校形象地比喻为”人文精神荟萃,科学精神勃发”的”精神殿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场”。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中,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很难汇聚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守旧的经验式管理弊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结合我国高校管理的实际,创新高校管理理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丰十会化、同际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在各高校中引起_广足够的重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激励措施纷纷台,许多高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津贴、福利待遇。高校因此汇聚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专长,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生活环境,创造求实、创新、进取的_丁作氛罔,构建自由、独立、协作、均衡发展的人文环境,无疑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主旨。

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进步的保障。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理性地认识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现代科学管理意识,主动出击,应对挑战,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任人唯贤,重视中层管理队伍的选拔。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必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相比之下,专业知识倒在其次。其次,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把管理干部用人关。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所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该校管理者能否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因此,一定要遵循管理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校工作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验、组织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管理队伍。最后,重心下移,强化中层管理队伍,创建一流管理。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校级管理部门人才集中,实力雄厚,而作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院系管理队伍人才缺乏,特别是在院系结构调整和学生扩招以后,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队伍等许多方面都成倍扩大和增加,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十分繁重,管理职能部门不健全,管理人员紧缺,工作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校级管理部门机构重叠,人满为患,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一线教学单位管理职能的提高和效能发挥。高校决策层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以此建设一支人际关系和谐、知识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群体效能较高的管理队伍。

4.完善管理机制。营造人文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管理人员要在流动中求稳定、求发展。高校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高校管理是一个从“人化”到“人格化”的教育过程,管理人员身处其中,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激发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上级领导的人文化关怀是培养管理者团队精神的重要条件,团结协作、创新求实的人文环境、公平竞争、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使管理人员意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同样可以和教学岗位的教师一样,职务、职称得到晋升,待遇得到提高,管理人员就有了归属感,工作的热情、激情、创造力等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对管理人员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增强管理岗位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具有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管理激情的人员吸引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管理队伍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综上,面对目前高校管理的现实问题,结合管理理论科学知识,创建符合学校、社会、国家需要的管理队伍,是当前也是今后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管理科学论文:试论管理科学理论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论文摘要: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时代正确认识我国高校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开拓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管理理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高校管理队伍是一座联接着高校教学、科研丁作的立交桥,肩负着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程序化、科学化、人本化运作的重任。我国高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相比于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协调发展,管理的滞后成了制约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脚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3省理队伍专业知识偏低。南于高校决策层观念陈旧,对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从属心理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院系中层管理队伍中,提拔了一批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到管理岗位上,这些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管能力,更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提拔到管理岗位后,自恃学历高,霸气十足,专断偏激,仅凭一技之就想操控一切,严重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使工作陷入被动。

二、管理学思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1.以人为本。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校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科学进步的摇篮,高校更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有学者甚至将高校形象地比喻为”人文精神荟萃,科学精神勃发”的”精神殿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场”。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中,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很难汇聚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守旧的经验式管理弊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结合我国高校管理的实际,创新高校管理理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丰十会化、同际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在各高校中引起_广足够的重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激励措施纷纷台,许多高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津贴、福利待遇。高校因此汇聚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专长,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生活环境,创造求实、创新、进取的_丁作氛罔,构建自由、独立、协作、均衡发展的人文环境,无疑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主旨。

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进步的保障。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理性地认识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现代科学管理意识,主动出击,应对挑战,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任人唯贤,重视中层管理队伍的选拔。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必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相比之下,专业知识倒在其次。其次,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把管理干部用人关。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所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该校管理者能否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因此,一定要遵循管理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校工作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验、组织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管理队伍。最后,重心下移,强化中层管理队伍,创建一流管理。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校级管理部门人才集中,实力雄厚,而作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院系管理队伍人才缺乏,特别是在院系结构调整和学生扩招以后,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队伍等许多方面都成倍扩大和增加,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十分繁重,管理职能部门不健全,管理人员紧缺,工作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校级管理部门机构重叠,人满为患,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一线教学单位管理职能的提高和效能发挥。高校决策层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以此建设一支人际关系和谐、知识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群体效能较高的管理队伍。

4.完善管理机制。营造人文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管理人员要在流动中求稳定、求发展。高校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高校管理是一个从“人化”到“人格化”的教育过程,管理人员身处其中,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激发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上级领导的人文化关怀是培养管理者团队精神的重要条件,团结协作、创新求实的人文环境、公平竞争、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使管理人员意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同样可以和教学岗位的教师一样,职务、职称得到晋升,待遇得到提高,管理人员就有了归属感,工作的热情、激情、创造力等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对管理人员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增强管理岗位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具有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管理激情的人员吸引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管理队伍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综上,面对目前高校管理的现实问题,结合管理理论科学知识,创建符合学校、社会、国家需要的管理队伍,是当前也是今后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