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2 22:45:43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1篇

2019年6月我参加了分公司组织为期两天的管理人员培训,此次培训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尤其是高效能管理工具这门课,各组队员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充分调动了全体同学的能动性,使每一位同学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也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水平。现将培训的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课,让我知道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的成长经历,最终形成了新时代思想。历史的发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需要人民群众,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管理工作也是一样,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工作一线,与职工打成一片,不怕苦、不怕累,理解职工的工作内容,职工的思想,现实工作环境情况,做到管理工作到位,有的放矢。

二、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门课,让我意识到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诱发他们私欲膨胀,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党员、管理干部就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2篇

xx年x月xx日上午,xx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在副经理xx的组织下,认真的听取和学习了总公司xx董事长的“半年工作会议”讲话,并结合各自工作岗位进行了认真广泛的讨论。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总公司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营发展目标,这说明我们的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从这些成绩中也看到了我们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的动力,使我备受鼓舞。

在xx董事长的报告中,总公司加大推行了标准化管理的力度,项目管理实现“四个统一”,确保了项目的工程质量、合理布局、合同履约,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建立健全各部门岗位职责,个人职责清单化,强化规章制度,使各部门在今后的管理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寻。报告中关于下半年工作安排,看到了报告的可操作性强,有明确的提法干法,告诉我们如何去干,怎么干,要注意哪些问题。xx项目是管理型项目,更突出了合同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更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熟悉各种合同内容,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提高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同时合同管理突显重要,起草、审查、签订、执行乃至归档均应时刻严谨,这就要求合同的执行者熟悉合同、掌握合同,清楚甲乙双方的责权范围,因此,合同签订后需对合同执行者进行详尽的交底。项目开始前的完美策划,运行过程中的精细管理,必将促使整个项目运行质量的提高。

通过学习xx董事长的工作报告,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应时刻以企业的利益为重,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提高本身的管理能力及业务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xx董事长报告为指导书,工作中会更加努力、在完成办公室和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尽自己的能力多为项目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工作中严格执行总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政策不走样。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发一份光,我深信总公司和各个基层公司在董事长的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3篇

关键词:  五个转变;医院;培训;管理

员工培训是提升医院战略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医院寻求发展,员工期望成长。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成长,使医院更具吸引力。员工服务期对内在自身价值增值的期望、对被社会淘汰的恐惧,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学习型的组织。要把医院的培训管理工作搞好,让培训工作尽显成效,我们采取的是将 “五个转变”引入医院培训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本战区形成了较强的医疗技术优势和实力,提升了医院培训管理能力,促进了医院的业务发展。

1具体做法

1.1由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改变以终末检查为主的做法,从传统的终末质量管理转变为基础、环节和终末全程管理。在进行终末检查的同时,培训部门经常到科室,根据各科室的“培训计划”、专业特色和人员配置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合理的培训进程时间节点,及时了解各科室培训开展进度并尽量满足培训工作中的需求,协助解决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坚持每月一次定期了解各科室落实的培训进展情况,有效提升了科室培训工作的实效。

1.2由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改变过去医院培训工作主要依靠院“科训办”安排、检查及监督,科室领导和医务人员积极性未调动的被动局面,动员全员参与,成立院、科、个人三级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科室有培训管理联络员,定期对全科是否按计划进行培训工作进行审查,有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健全培训工作考评制度,明确奖惩,树立标兵,考评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经济利益、评功评奖及晋升挂钩,促进全员重视培训工作的意识。

1.3由传统的单向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建立医院和科室、科室和个人、个人和医院之间互动的管理形式。一是加强医院和科室之间的互动,医院统筹规划,科室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自由发挥,实现互补交叉。二是加强科室和个人之间的互动,通过教育使全体医务人员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变“培训工作为负担”为“培训工作是进步”,并针对个人意愿有所侧重。三是个人和医院的互动,在医院指导和考评科室和个人培训工作的同时,个人也对医院培训工作进行评价,并作为考评机关工作的重要指标。

1.4由传统的强制性管理转变为疏导、启发式管理改变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的方式,通过启发、教育,增强服从管理的自觉性。一是医院制定的各种文件及奖惩办法,除纲性文件外,均应在充分征求科室意见基础上下发执行,避免了过去直接下发执行困难的矛盾。二是对在过程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规定期限内改正者不予追究,体现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精神,从而改变了直接处理所造成的科室人员有抵触情绪的弊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进一步融洽。

1.5由传统的小质量观转变为现代的大质量观对培训工作来说,小质量追求的是短期而局限的效果,而大质量追求的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效果。由小质量观转变为大质量观,要求除了在“三基”培训上继续努力外,还要积极去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具有前景的新技术新业务进行学习培训,根据部队、地域、医院大环境及科室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室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使科室有步骤、有计划、有衔接的进行业务发展,避免走入业务发展误区及产生人员断顿现象。

2成效

通过“五个转变”,培训管理者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全员培训意识得到提升,过去机关培训部门和科室之间的对立关系得以改变,科室畏难逃避培训工作变为迎难而上主动开展,机关由得罪人的角色变为帮助人的角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融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人文化。医院培训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期间培训工作获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军区中心医院首屈一指的“技能培训中心”,成为西南地区鼾症治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疼痛治疗培训医院以及滇南地区医学专业的培训基地,医院还组织了“1+1”帮带活动,有效减少了人员知识技能的断层问题,医师资格考试过关率也位列地区前茅。

3体会

3.1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医院的培训目的、需求要明确,并与医院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培训实施和评估的体系要完备,这样培训效果才更加突出; 培训要明确员工奖惩制度,为医院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避免医院核心员工流失;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以增强医院组织的执行力;要使医院的培训成为一种最有价值的投资;通过培训,提升医院员工的专业知识,感受医院的文化氛围;;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增加医院的社会美誉度;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医德,缩短心理适应期,增强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培训内容全面,既重知识、技能,又重态度、核心能力;既注重业务的培训,又重视管理的培训。

3.2培训管理要改变畏难部队中心医院由于人员紧,收治任务重,临床工作量大,科室难于有更多时间进行培训能力的提高及掌握专业发展动态,从而导致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情绪,认识上发生偏移。认为只要把临床工作搞好就行了,培训工作属于医院的附属工作。医院对此大力进行重视培训工作的教育,力争激发每个医务人员对培训工作的热情,医院领导经常利用会议、讲课、影像等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能力及思维的培养,医务处经常组织进行培训管理制度的学习及经验交流等相关活动,使大家认识到培训工作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及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是推动医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并且因势利导,解除医务人员对培训工作的畏难及认识误区,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对策

一、员工培训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1.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他们的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成本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降低。通过培训,可以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员工培训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通过培训,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了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员工的个人绩效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员工个人绩效的集合,员工个人绩效的提高势必会带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3.有利于满足员工个人的需求。很多员工,尤其是优秀的员工,如果在很长时间内能力得不到提高,将会产生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促使他们离开企业另谋他就,企业将失去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应及时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对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培训的正确认识。第一,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经过培训后,技能提高的同时会不断要求企业加薪,而增加企业的成本;第二,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培训后离开企业,企业将白白浪费培训成本;第三,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培训会耽误企业的工作。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2.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培训对于企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中小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将人力资源部门也归入后勤或其他部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只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缺乏对员工的中远期培训,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甚至取消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

3.轻视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培训只是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的工作,中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人才,自身能力和素质较高,没有必要进行培训,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基层员工,对于管理者的培训少之又少。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他们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断地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尤为重要,企业应将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4.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了解企业员工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的培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培训的结果与企业的需求不相背离,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前没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管理论文,哪里出现问题就培训哪里,培训工作既没有计划,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规范,使得员工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的培训效果十分不理想。

三、完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1.树立对培训的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形成对培训的正确认识。第一,管理者不应认为,员工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涨工资,其实,很多员工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技能,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因此,适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会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第二,管理者不应因担心员工存在跳槽的可能性,而减少对员工的培训。可能有的员工正是因为企业缺乏对他们的培训,而导致他们的流失。因此,企业应及时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避免人才流失。第三,管理者不应因担心对员工的培训会耽误工作而减少对员工的培训,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员工经过培训后,个人绩效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中小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中小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小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培训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培训部门,以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第二,中小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是促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麦当劳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为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热情,将员工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效结合起来。麦当劳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是学校麦当劳工作手册和现场观摩;如果想升为店长,必须在地区的培训中小学习;如果想升为区域经理,必须到全国的培训中心去学习;如果想升为大区经理,必须到美国的汉堡包大学去学习。

3.加强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中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担负着发展企业的重大责任企业管理论文,他们素质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只有中高层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才能推动各部门工作顺利展开,因此,管理者的学习与培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依照重要程度将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进行排序,决策层的培训应优先于一般管理层的培训,一般管理层的培训应优先于一般员工的培训。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不应只能留在学历的提高,更重要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以及战略规划等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了解现代的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使他们真正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4.做好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培训决策。中小企业可以从组织层面、任务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1)组织分析。中小企业可以依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企业整体绩效存在的问题来决定培训的重点。例如:企业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开发新产品,企业就应重点对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2)任务分析。任务分析主要是针对具体工作而言的,是指为完成特定工作需要而对员工进行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中小企业可以依据企业每项工作的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3)人员分析。中小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现在绩效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员工需要何种培训。

参考文献

[1]蒋莹冰.浅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科技咨询导报,2007,(9).

[2]马如武,沈香琴.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网络财富,2009,(9).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新的经济时代之下,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中,如何在改革的发展之中规范管理,激流勇进,创造新的辉煌是摆在每一个国有企业面前的历史任务。同时私有制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要进行巩固,规范企业管理。企业培训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不断加强员工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等来改变员工的工作面貌,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好的适应岗位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适应当代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是广大国有以及私有企业都应该重视的正确发展道路。

一、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技术、引进设备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商战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十分注重管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工业园区建立自己的员工培训大学、图书馆、交流活动中心等等,为员工创造不断进修的机会。人才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只有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肯定知识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才能实现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企业引进人才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和社会招聘。但是很多企业在聘用员工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或者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的情况。如何才能针对企业和岗位培养适应能力强,认同企业文化的优秀员工。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文化,弥补学校和社会中不能提供的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忠实员工,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三)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的重点工作部分之一,是一项有利的投资,一个有效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方法。尤其是在部分国有企业,组织管理松散,极易出现员工工作热情不高,每天都是在混日子的情况。这时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鼓励员工业余时间在企业大学内进修,年底选评选优秀员工给予奖励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四)加强企业文化的传播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时刻都在影响着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尤其是许多国有大型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很值得现代管理者去深入研究和挖掘。通过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传播,激发员工的认同感、融入感和归属感。同时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领导与下属的沟通交流,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落后

许多企业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也比较重视,有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但是培训的成果并不十分理想,产生了工商管理培训对本企业发展没有多大作用的结论,最后就忽视了培训。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大部分原因就是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落后。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时候使用的内容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老教材,从来不进行完善和更新。时展日新月异,这些内容早就已经与时代脱节,根本不适合现在企业的技术管理要求,一味的进行盲目的培训,岂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忽视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或者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工商管理培训都是面子工程、表面功夫,并没有发现其重要的发展意义。主动带头否定培训的重要性,占用培训时间,不鼓励员工参见培训,对于培训工作的展开态度消极,使得工商管理培训无法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开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工商管理培训中企业、员工、培训师三者缺一不可,学生学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优秀。部分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重视力度不够,聘用的培训者也是缺乏经验,专业能力不够,这就直接影响了最后的培训效果。还有一些国有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往往由企业中其他文职部门的人员兼任,培训师没有培训知识和经验,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去完成,对于培训工作只能草草了事。如此一来,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企业管理水平还不能在培训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可谓是得不偿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也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重视。值得庆幸的是,众多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摆脱了旧的思想误区,认识到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聘请专业的培训讲师,修建培训设施,致力于发挥工商管理培训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国有企业更是面临着改革的大潮,只有重视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全面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激流勇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再创历史的辉煌。

(一)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工商管理培训就要从重视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开始。许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员工人数众多,并且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企业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作出具体的培训计划,采用合理并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进行全员培训。企业领导人不能独占培训资源,打破培训只是小部分人的福利这种老调的思想体制,公平合理地分配培训资源。只有这样,培训才能真正落实到根本之处,培训才能有效的提高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素质。不仅如此,在参加培训的时候,企业领导还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积极到场,认真学习和广大员工多交流、多讨论。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基地和人才培养机制,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提升自我的机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二)完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部分企业采用的老旧的工商管理课程,不仅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而且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尤其是在部分国有企业之中,运用的很多教材都是十几年前的,而且跟企业自身结合不突出,既没有时代性也没有趣味性,更不谈专业性了,培训课程就是“茶话会”、讲师“独白会”,因此,完善工商管理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十分重要。

首先,要革新传统的老教材,保留其精华部分,与时代脱节的内容要进行修改,积极采用新的科学的工商管理培训教材,将当代经济发展、市场要求的新理念融入到教材之中。其次,要摆脱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引用新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PPT教学等生动的教学模式,加强讲师与员工的交流互动,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和主动性。第三,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教材中融入企业文化和所在领域的先进知识,可以听取在生产一线的老员工的宝贵意见,让教材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对外宣传的工具,更是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不二法宝。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时候要注重企业文化历史的介绍,提高员工的企业自豪感和归属感。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可以通过工商管理培训建立自己企业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四)建立专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

培训师在工商管理培训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培训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培训师来完成的,培训师专业与否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成败。国有企业应该摒弃原来的部门职能划分,成立独立的培训队伍,聘请专业的培训人才,不能再让文职人员进行兼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制度。同时,企业也可以在从事宣传工作的员工中,发掘培养了解本企业,同时具有专业培训技能的员工,积极指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这样可以降低一部分培训成本,并且能够很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发掘人才,发挥重点优势,做到物尽其用。

(五)让企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大部分国有企业员工人数众多,职能划分复杂,其中不少为企业奋斗一辈子的老骨干,也有刚刚步入社会,新加入企业的生力军。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出于各种原因,效益不佳,人才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企业摆脱困境的能力和后续发展的可能性。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归属感,减少人才流动的不稳定性。努力加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顺利实现转型的基础所在。

四、结束语

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商战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方法。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企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人才质量,稳定人心,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最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国有企业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任务,更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以此为纽带,把企业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完成改革转型,持续发展的历史任务。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提高企业竞争力不仅仅要靠成熟的生产技术,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决定因素之一。企业管理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中的不足,通过建立专业的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完善的工商管理培训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新.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5):114115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6篇

本文系统介绍了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将培训评估与绩效管理融合,构建培训效果四级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当前培训评估的主流实践及其不足,提出了将培训评估与员工绩效评估,以培训推动整体绩效提升的新思路。本文分享的思路、实践与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提升培训绩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和员工绩效评估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研究却难以见到。对于社会上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而言,它们往往更追逐业绩的提升,为实现利润而过分关注了客户的评价,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有时候甚至忽略了对培训本身的质量保证,更不会把培训评估与机构内部的员工绩效相联系。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企业缺乏对培训进行评估的能力,即便意识到了培训质量的重要性,也因为培训机构与自身之间只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无法影响到培训机构的实际运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作为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下属行业培训单位。在完成各项培训任务的过程中,辽电大连培训中心深刻地意识到培训质量的好坏本质上是由培训中心的员工绩效所决定的。只有切实提高中心运营的整体绩效水平,才能为辽宁电网提供更高质量的培训。作为闭环管理的关键一步,通过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必将很好地促进内部运营水平的整体提升。辽电大连培训中心与辽宁电网之间的隶属关系使得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成为可能。

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思路

国内外对培训评估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根据培训内容和成果体现形式建立起评估指标体系,而后采集各项评估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培训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这些研究针对的是培训本身,而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则创新了研究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培训效果评估与员工绩效管理两大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如此,本中心将培训效果评估作为一条主线,很巧妙地把培训服务机构、学员所属单位客户、学员本人三者纳入到了同一个管理平台中,初步实现了“以点带面,用培训评估促动整体绩效”的目标。

辽电大连培训中心隶属于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是集管理类、生产技术技能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技术咨询服务和会议接待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电力培训中心范围内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形成了比较完备且特色鲜明的培训体系。目前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辽宁省电力公司的委培项目和自主开展的培训项目两大类。多年来,中心通过采取集中培训、送培到企、远程培训等方式共为网省公司、电力行业累计完成了70余万人次的培训任务、承办4万余人次的会议及4万余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辽电大连培训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培训机构,更关注于其自身教学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水平,提出本课题的目标也是期望通过进一步规范所承接的各种课程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为评价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本中心下属8个职能部门,培训评估工作主要由“培训管理部”和“综合培训部”共同负责,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相关工作。其中,培训的组织管理主要由培训管理部负责。该部门主要承担着课程设置、质量管理、班主任班务管理、后勤保障、资源调度、教材管理、学员档案管理等系列综合教务服务工作,是培训中心的核心职能部门之一。培训管理部目前现有员工约38人,据统计,2013年接待培训学员约9500人,累计完成将近60门课程、700多天的培训综合服务。因此该部门人员的绩效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对辽电大连培训中心的整体绩效,对该部门的各项工作的绩效评估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

为了客观地评价培训组织管理工作,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将研究方向定位在了建立培训效果四级评估体系上。通过培训最终的效果评定,直接客观地反映培训管理的绩效。为此,中心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设定了具体的研究目标,那就是通过研究辽电大连培训中心现承接的课程体系及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其现有的一、二级培训评估体系,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建立三级评估体系,搭建四级评估框架。通过改进培训评估工具和方法,使评估更为科学有效。而后将一、二、三级培训评估结果运用到对教学管理的评价上,最终形成一套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管理评价2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小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编写了相关问卷进行调查,并实地走访了辽电大连培训中心的各个科室,历时一年,最终参照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完成了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四级评估体系的框架设计,并根据中心所承接的课程特点,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性地开发专业调考、新员工、干训班三大类课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具体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第一级:培训反应的评估。以前,辽电大连培训中心虽然针对培训课程均有课后的反馈问卷,但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本研究将现有一级评估的反馈表进一步细化,给出了常用问卷和针对某些只适用于一级评估的核心课程的专用问卷。常用问卷运用了开放式的指标权重设计,只罗列指标,根据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课程赋予各个指标不同的权重,使反馈问卷更具针对性。而专用问卷适用于较为关键和核心的课程,可对课程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分析,为后续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第二级:培训学习的评估。以前,该层级评估最简单的方法是课后考试。本研究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加强了第二级评估的力度,科学设计不同的形式,通过建立对照组的方法,更客观地反应了培训的成果。以专业调考培训为例,此类培训课后需通过外部的全国或省级统一考试,因此考试成绩指标以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标准。本研究为专业调考培训设对照组,以当年度全国参加同一门类专业调考的学员平均通过率作为参照,通过对比来评价培训效果。因此,二级评估既包括考试成绩,也包括考试成绩差异。

第三级:培训行为的评估。本研究为该层级评估设计了硬性指标、能力和态度指标两个方面。以新员工培训为例,硬性指标是指参训学员的转正通过率。工作能力和态度指标是指学员接受培训后,在试用期满时,其上级主管、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对该学员的反馈评价。权重为硬性指标25%、能力和态度指标75%。转正通过率可直接调取数据,能力和态度指标可以向学员上级主管领导和学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征求反馈意见。

第四级 培训结果的评估。该层级的评估理论上是将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上升到组织的高度,判断培训是否对组织具有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其目标着眼于由培训项目引起的业务结果的变化情况,因此评估难度非常大。本研究尝试性地使用业内常用的投资回报率作为评估指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将培训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开发成本、一般管理费用和受训者成本五部分。而对经营成果的计算则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库,根据每位学员所分管的不同领域确定具体考察指标及相应标准,换算成收益。

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1 将培训效果四级评估体系与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相结合。辽电大连培训中心的核心业务是组织实施培训项目,对培训管理工作如何科学实施绩效评价一直困扰着该中心领导班子。而通过本研究,先对“事”即培训本身进行评估,而后转化成对“人”即员工绩效进行评估,这个思路很好地化解了这个难题。本研究最终形成了《大连培训中心培训评估管理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在该办法中明确了培训评估结果最终将形成一个绩效得分,该得分将直接作用于参与培训组织管理工作的员工绩效评价上。

2.2 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建立起培训组织者、学员和学员所属单位客户三者之间的联动机制。辽电大连培训中心不同于社会培训企业,它既是辽电的下属单位又是独立运作的培训机构,这一特殊的背景势必使得本中心与客户、学员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关注培训的效果是否能够在学员和客户日后的工作中有所体现。本研究在设计培训评估指标时,正是基于这一特点考虑的。首先,一个培训成功与否,学员对培训的认可和投入度非常关键。以往组织管理者往往是被动地督促管理学员,很难有效地影响到学员的行为态度。而如果事先学员对培训评估指标有所了解,知道在学成之后培训组织者将会和自己的上级甚至是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将对其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正向的触动,引导学员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对于客户而言普遍对培训的投入产出是十分重视的,只是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本研究也期望同培训需求者一同逐渐建立起组织层面的评估体系,使客户对培训的投入有一个更为清醒地认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作为辽宁电网的下属单位,这也是大连培训中心对组织的一份绩效贡献。

2.3 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只是组织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通常并不是培训机构的核心管理体系。但此次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却创新思维,以建立培训效果四级评估体系来“以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在采集培训效果评估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的过程中,推动相关管理部门针对各个培训环节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和绩效标准,并将绩效标准分解到各个实施培训的岗位上,最终使得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标准化、规范化。行为势必会影响结果,在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推动下,首先是提升了培训的质量,这是最为直接的效果。而更深层次的成果是对本中心的整体管理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培训效果评估所推动的流程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的改善,将大大提升整个运营管理的水平。

3 结论与展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收集、存储、分析和使用数据的能力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全面推行“电力行业职工教育培训评估四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2013年,本中心通过研究搭建起了培训效果评估的框架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对培训项目样本做实操检验,从中获得实证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评估流程和工具。研究加实证的模式,将为全面推行“职工教育培训评估四级体系”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持和实际应用经验。在2014年的工作中,我们意图把此项研究纳入到中心的中长期管理战略中来,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使之成为一整套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能够指导企业完善自身管理的科学方法与实用工具,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金波.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我国干教培训评估工作的启示[J].北京石油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杨志和.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国际化视野――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的借鉴与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6月

[3]葛兵.美国Kirkpatrick培训评价模型与我国工商系统干部培训绩效评估[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4]王立伟.四级评估在企业培训项目中的运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06年3月

[5]江彩云.建立合理的干部培训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年8月

【作者简介】

张琦:男,(1964.11)汉族,辽宁沈阳人,高级讲师,毕业于福州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有多年企业培训和管理咨询经验,多次参与电网公司软课题研究。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7篇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30岁拿命换钱,60岁拿钱换命”,很有意思却也耐人寻味。当“过劳死”、因工作压力过大自杀的消息已不再让人们惊愕时,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在被动地接受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所带来的冲击。同时,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试图采取各种举措加以应对:组织员工定期做身体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重新梳理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环境……而在众多的对策中,心理培训无疑是帮助员工主动应对压力,积极调节自我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帮助员工建立自我调适的能力,让员工主动地、提前地规避各种心理隐患,从而实现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乃至组织的持续发展。

员工“心”状态

对于当前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人曾经这样贴切地描述到:很多白领是用一只手紧紧顶着办公室的门,不让其他资历相似的竞争者抢去他们自己的岗位,另一只手用来拼命工作,以得到上司的赏识,获得晋升,他们年纪轻轻就出现了各种问题,腰椎病、心脏病……他们像鞭策快马一样督促自己前进,却无暇顾及心理疾病悄无声息的“侵蚀”。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进行的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的上班族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正忍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各种消极情绪的困扰。调查结果还进一步显示,女性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男性要严重,低学历员工较高学历同事心理健康问题要严重,而工作年限为5年的员工更是出现心理问题最为集中的人群。

造成员工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职业压力及工作倦怠、人际关系焦虑、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以及个人生活的心理危机。

过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得不到及时排解,日益积累的不健康情绪就会引发员工心理健康的问题。当前,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企业都还只是在员工的生理健康上作文章,而最本质的心理治疗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只是员工个人问题,与组织没有多少关系。但事实上,员工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心理-行为-绩效”的传导链深刻地影响着组织绩效:

> 个人心理层面: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心情烦躁、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创造力和生命活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健康欠佳、酗酒等问题;

> 工作行为层面:心理问题会引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消极、悲观,甚至可能在工作中做出破坏;

> 组织绩效层面:形成一种压抑的组织工作氛围,影响同事间的协作关系,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人际冲突增加、工作效率下降,并最终导致组织绩效的低下。

组织中员工的“心”状态造就了员工的“心”需求。在组织中针对员工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培训已变成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心理培训应运而生。

心理培训,把“心”留住

员工的心理培训主要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和组织训练活动之中,以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动机、心态、心智模式、情商、意志和潜能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员工心态得到调适、心态模式得到改善、意志品质得到提升、潜能得到开发等。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它既针对个体心理又关注群体心理。

员工的心理培训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并越发受到企业的重视。例如,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压力管理等心理培训,TCL、实达等公司也常年邀请培训公司开展心理培训。而纵观国外,心理培训已经是一个很普遍和成熟的员工福利项目,在世界500强中,已经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根据其实施效果的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是令人振奋的:通过心理培训计划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同时还节约了企业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工作氛围也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什么心理培训愈发得到企业的关注呢?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在同样面临着市场压力与剧烈竞争的环境中,谁能更好地关注员工,帮助员工建立抵抗压力、健康生活的能力,谁无疑在吸引人才、保留人才上抢占了优势,而心理培训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秘密武器。

心理培训在个人层面上,可以教会员工如何正确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从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减少个人不良行为,从而在工作和家庭间保持平衡,同事间亲密协作,并能更好地面对客户,为组织创造价值。在组织层面,员工的心态变化最直接的效果是工作氛围的转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感得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改善,这些都有助于吸引、维系客户,树立外部形象。

心理培训培训什么

心理培训主要是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动机、心态、压力处理等心理问题。现阶段企业常进行的心理培训主要关注以下几部分内容:心态、心智模式、情商、自我察觉、自我领导、自我超越。

员工的心态问题:心态培训是为了让员工能够建立起成熟的心态,拓展观念,以便在工作中能够实现目标、取得成功而进行的一种培训方式。心态调适和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员工保持积极、平和和愉快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只有积极、成熟和乐观的心态,才能应付挑战和困难,才能有良好的行为,最终取得相应的成果。

员工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看法,它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人。不同的心智模式,会带来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视角,从而影响决策,以及态度和行为方式。心智模式的形成是后天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重塑员工的心智模式。

情商:情商(IQ)是用来测定和描述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办事的意志力、对挫折的承受力、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对他人的宽容性的概念。心理学上指出,个人的成功在80%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情商水平。同心智模式一样,情商的高低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培养和锻炼。

自我察觉:自我察觉能力让员工在察觉“自我”的时候,自然充分地去觉察“他人”,使得人们能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尝试按照他人的思维习惯来思考,考虑他人感受。

自我领导:员工经常产生被领导被牵引的感觉,这种被动的感觉让工作成为一项不得不做的事情,不仅增加了组织的监督成本,工作往往也做得不尽如人意。组织要想真正发挥员工的才能和积极性,就应当把员工的自我领导意识发挥出来,将工作转变为自己应该主动去承担的事情。

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不断认清个人真正的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组织在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这六方面面面俱到,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心理培训方案,对症下药才可能“药到病除”。

“心”培训的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它最初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循的科学程序,但目前已经被引入到许多管理活动领域。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同样遵循PDCA的循环体系,即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规划面、实施面、检讨面、改善面四个步骤。不同的步骤间紧密相连,形成封闭的循环链条。当一个PDCA循环完成时,下一个PDCA循环又会开始,从而为员工提供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心理支持活动。

在规划面,通过对员工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员工心理压力的来源,确认员工心理培训的需求,确定培训的侧重点,进行培训的计划。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确定培训的需求和侧重点,进而制定培训的计划。员工心理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研究。

> 访谈法。访谈法一般是针对企业中各级员工进行半结构化的交流对话,从而了解员工对于心理培训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访谈可以有针对管理者的访谈,主要是访谈对企业员工心理有总体性把握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有针对团体的访谈,这种集体性的座谈形式可以降低员工的紧张程度,并激发更多的想法;以及针对核心人员的访谈,主要是为了获取组织中的核心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方向等信息;

> 问卷调查。根据收集填写好的心理问卷,由相关人员进行问卷分析,提炼出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共性。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问卷有:培训需求分析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评分、综合精神量表等等;

>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一个文献回顾过程,即参考现有的工作规范等人力资源部门文件,以及其他企业做过的此类培训需求文件,并结合本企业其他有关培训的文件,来科学分析预测心理培训的过程。

在实施面,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教材,挑选培训师,以及在培训过程中的沟通工作。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听取来自员工的感受和培训的效果监控,以便作出适时的调整,确保培训的效果达到最优。

在检讨面,主要是针对前面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 建立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档案,方便管理和培训效果评估;

> 分析培训课程、培训师的情况;

> 撰写培训课程报告,对整个培训课程和培训过程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估;

> 调查培训后员工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师的看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有无得到改善

在改善层面,主要是根据第三步总结的结果,在拟定下一次心理培训计划时加以修正。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跟踪调查参与培训的员工,做好本次培训的相关记录,调查员工主管,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是否发生有利变化。

员工心理培训是一个没有间断的PDCA循环。通过心理培训,可以帮助其建立自我调整及应对消极情绪的能力,从而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心”培训,如履薄冰

由于心理问题一般比较复杂,因此员工心理培训对培训要求相对比较高,一旦培训不恰当,会比不培训效果更糟糕,因此也有人形容心理培训是“悬崖边的舞蹈”。鉴于心理培训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的专业性,选择专业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师是决定培训有效与否的关键。

首先是培训师的选择。心理培训与一般的技能和知识培训不同,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培训。它所提供的内容比较特别,例如良好心态的培养、意志力的培养等等,这就对培训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必须要有优秀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融合技能。因为人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培训师必须在培训过程中控制得非常好,避免伤害受训人,同时还要有效地运用激励、关怀和挑战的方式获取受训人的信任,并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是培训方式的选择。心理培训是从MBA案例教学讨论发展而来的。目前经常采用的培训方式是让受训者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参与各种游戏,通过游戏中的亲身体验,得到启发,进而重新认识自我,转变心态,最终实现自我觉醒和自我超越。虽然游戏辅导在培训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我们还是认为有必要建立分层级的员工心理培训体系:

第一层级的心理培训形式是讲座。通过普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让员工积累起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在心理问题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能够自我心理管理。此类培训形式对人带来的冲击最小,但由于互动也较少,使得培训师无法针对个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沟通。

管理人员培训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员工培训

一、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21世纪企业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最优方式。同时,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以企业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留住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培训。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在企业培训的实践中,一些员工在培训中成长成熟后,或跳槽另觅高就,或要求加薪提职。企业因此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凑合不搞培训。然而,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可取的。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舒斯特对1284家公司的专门调查:接受企业内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其投资收益率平均比没有做这些事的企业高11%左右。

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大部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在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企业时,都会注重未来的发展机会,因而培训也是大多数人重点考虑的筹码。如果一个企业始终只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热情,是很难取得长足发展的。

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为改进员工的态度、提高知识与技能管理提供服务、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训后即使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只要不是群体行为,员工所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是带不走的。

2.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指企业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它包含如下两重含义:一是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称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应是一个满足员工、管理者和企业三者需要的动态过程,它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局限、价值观以及他们与组织正在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自身发展的目标、政策、计划和制度等,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价,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的竞争机制。管理者则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让员工对某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便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

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重要的在于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和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使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上获得双赢的“金钥匙”。

二、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方略

1.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提高培训有效性,改善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战略目标为企业培训提供了方向,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将“个人奋斗”整合为“共同愿景”的过程,而一个缺少战略目标的组织必定人心涣散,互相制约,难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奋斗”之上的,是在“个人奋斗”基础上的整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组织的系统设计,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企业培训体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在个人阶段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组织的战略目标靠拢,既激励了员工们持续的努力和奉献,又使得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指导思想,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双赢”的管理模式。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企业培训则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开发。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强调员工培训、植入职业生涯规划,由个人职业规划、个人知识积累、个人技能提高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样,组织的整体发展也可以带动个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比如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员工个人独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方式,由组织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性格测试、素质测试、技能评估等,帮助员工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现状、人力需求态势等,向员工科学地提供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参考,与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组织需要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组织内部设立职业发展通道,调动组织内部的岗位资源,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受到组织发展目标的影响,规避企业培训后人才流失对组织的战略发展产生的分险。

2.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和培训需求。

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关键点,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比如在职业选择阶段,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员工选择一个满意的职业。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新员工的学识、态度、兴趣和爱好、职业价值观等特征,并指导其正确选择所提供的职业,做到职业与人的能力、特长相配,也与求职者的从业愿望相符。而在职业稳定阶段,员工的职业愿望已基本停

留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上,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此时,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趋向于以员工的职业锚特征为依据,根据每个员工特定的需求,引导员工自我发展并吸引员工稳定地“抛锚”。如果对有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想走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的员工,应根据其发展,不断考评其在诸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能力、金融财会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等的进步和潜质。

3.制定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计划。

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旨在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通过培训进一步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与特长,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适应本职工作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内各个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职务升迁路线及职位空缺、工作轮换和培训等信息;通过基本素质测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通过对话及公开的职业生涯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按一定次序排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既要尊重员工个人的意愿。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使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对其具有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管理工作。

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相适应。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注意受训者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等。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方法面前,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可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职业维持阶段,职业培训一般在业绩、能力考评的基础上进行,以帮助员工达到职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培训方法可选择:(1)知识补充培训,及时给员工补充新产品、新设备的知识和其它一些必备知识的更新等;(2)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基层员工来说,主要是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来说,还必须有思维、观念方面的培训;(3)专业人才的培训,即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的素质培训;(4)人员晋升的培训,即在员工晋升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其即将就任的更高职位的要求。

在探索、立业阶段,员工相对比较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企业的习俗、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等文化方面的认同,还没有形成在特定集体中进行协作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的职业培训。在这方面,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较好地运用培训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其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海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管理值得企业鉴借。

5.建立职业生涯管理实施评估系统,营造培训成果转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