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管理世界论文

管理世界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50

管理世界论文

管理世界论文第1篇

ABSTRACT:Thispapersetsforthinsomedetailthecontentsofaproposedsetofcoursesdealingwithworldcultures,andsuggestshowthesecoursesmightbeimplementedincommonbyuniversitiesaroundtheworldincooperationwith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media.

Onemessagetobeemphasizedinthesecoursesisthatvariousgroupsofhumanshaveheld,andcontinuetohold,conflictingreligious,philosophical,andideologicalbeliefs,thevalidityofnoneofwhichcanbeestablishedonabasiscompellinglypersuasivetoallinterestedparties.

Andevenscientificknowledge,whichiswidelypersuasive,evolves,remainseverincompletetoanindeterminatedegree,ischaracterizedbycompetinginterpretationsonitsfrontiers,andisinanyeventincapableofresolvingreligious,philosophical,andideologicaldifferences.

Thusfromaglobal,panhumanstandpointthereisaninconclusivenessandincompletenessofhuman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andthisistheonespiritualandintellectualsituationthatoverarchesallparticularbeliefs.

Thoseindividuals--including,importantly,politicalleaders--whoconsciouslygraspthiscommonalityofthehumancondition,should,onemaysuppose,beinafavoredpositiontothinkandact,notasculturallyseparatistextremists,butsimplyasearthlings,andtherebytoavoidthekindsofconflictsooftenproductiveofmutuallydestructiveactivityamongthepeoplesandnationsoftheworld.

目前席卷全球的文化冲突和对话,正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过的华夏文化,将为未来全球文化的建立和研究提供有中华特色的精华和取之不竭的资料源泉。我们需要努力总结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化成果纳入世界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未来“天择”之中。并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动作用,以提挈世界文化到最融洽交流的高度为己任。这些都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在年轻的全球文化的选择与互动过程中,尚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目前世界上国际间或人群间的所有冲突,都与这种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相关。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亟需与国际接轨,国际的跨文化传播学也还亟待发展。笔者不想也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对海内外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作复述和介绍,更不敢对海内外学者们的辛勤劳动妄加评论和菲薄。我们只需感到很幸运,可以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再去作积极的思考判断和行动,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高瞻远瞩。考虑到目前“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了一种最现代的国际流行,而顾名思义,跨文化传播无疑应是文化、传播并重:传播不同文化,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笔者认为:“文化”几乎涵盖所有人类感兴趣的领域,范围之大实在无从说起。何况世界文化在很长的时间中各自发展,因而不仅有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不同语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维理路,所以根本无法先入为主地确定判断各种文化异同的有效范围。而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内,我们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彼此的理解。在无法达到完全理解和相互结论一致--这是目前的最客观面对--的前提下,融洽的“跨文化传播”非常需要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全球大致共识的基础平台之上。所以本文仅就一题作粗率的探讨:重视和拓展世界文化课程,以人类现阶段认知的局限和世事万物之不可确知性来铸就文化兼容态度,从而丰满、坚实跨文化传播学科,促进跨文化融洽交流。

随着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狭隘的文化定位显得不再实用,在道德上也不再无懈可击。鉴于这种情形,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几十年中和新世纪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大学纷纷开设了《世界史》、《世界文明史》或《世界文化》、《跨文化传播》类的课程。数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世界视角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inWorldPerspective”)这一课程的设置和讲授(这是一门一年制的课程,包括东西方文化中的许多议题,牵涉到历史、宗教、哲学、艺术诸多领域)。在此过程中,如何扩大这类课程的积极影响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在本文中将要阐明的观点和计划,是可以采取双重的策略来实现的,一方面依靠课程自身的拓展与调整;另一方面依靠媒体或是行政手段。

探讨“文化”也不得不把它放在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之下,我们本着越原始的东西就越具有民族国际性的立场,往往从文化的源头探起。因为人类在隔绝视听的情况下,在文明还没有大规模的交相影响的时候,对于面前的客观世界及其过去将来都各具有不同的独特视野,对于生活的感思、感受各有其特色。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才说越是原始的东西就越民族化,而越是民族化的东西就越是具有国际性。也正因为这样,目前西方的世界文化史或相类课程通常以地球上史前人类的诞生作为开篇,接着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河流域最早的人类文明的出现;然后,课程不断调整设置及侧重点,围绕世界史上的主要文化类型,以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方面为线索,继续讲授希伯来、亚述、波斯的文化,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的文明,基督教的崛起等等。然而这些课程迁涉到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有基本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学科的知识学养。而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视线还过于狭窄,还不具备当今世界需要的理解能力。我们认为通常为一年的世界文化史课程有必要拓展为学制三年的课程组合,并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历史材料中去。如果说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在理解人类发展形态时必不可少,那么要应对当今的问题,自然科学知识也同样不可或缺。课程组合中的自然科学部分将涵概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将关注的目光主要投向人炸、疾病的全球传播、海洋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耕地退化、臭氧层的损耗以及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现代科学造成的,有些可能又反过来要靠现代科学来解决。全球生态系统的这些问题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一个惊人的事实,即人类文明正以自我防御、自我中心、自我扩张的方式激进地改变着抚育它的自然环境[1]。从科学的方面来看,既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广义的世界文化史关系密切,那么任何完善的世界教育就应同时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该组合中的社会科学课程将聚焦于国际冲突的解决方案、武器控制、世界财政和贸易政策、民族间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国际犯罪团伙的控制和剿灭、以及社会与个人间关系调节之文化策略比较等等。当今世界呈现出强烈的互动态势,世界文化学习只有通过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突破分支学科的局限;学生也才有可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从而更为有效地应对重要的人类问题。大胆开设这些整合课程的大学和学院应尽量不作其他技术或是专业要求,使课程普及化。

如果这套课程的价值得到认可,那么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推广它呢?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史和社会科学部分的推广,意义深远。很明显,这部分知识意在向学生展现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这类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从而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而且从实用的角度说,在建立成功的外交和商务关系的过程中,这样的知识也会非常有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知识是双刃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并不能够保证对其文化之尊重;熟知也常易滋养蔑视之情。为了跨越后者的障碍,我们建议,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世界上不同的人群的多元信仰和文艺习俗、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的介绍上,而应进一步深化世界文化史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理解能力之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从全球的角度看是人类共有的。既然我们所提倡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设置将直接建立在对这种局限性的敏锐意识之上,那么下面就先来深入探讨一下局限性的本质。

可以这么说,所谓为人,其精髓之处是能提出大于自己回答能力的问题;人的好奇心远胜于其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或者,更好地说成,不同族群的人们都只能令自己满意地理解存在的意义;声称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把自身信念的完满建立在这种对比判断的基础上,尽管对方也是同等真诚地认为你错他对。其实,关于真理(TRUTH)和谬误(FALSEHOOD),无论难以想象的最终衡量尺度是什么,存在之整体并没有所谓的“对”(“TRUE”)或“错”(“FALSE”),它只是“存在”(“THERE”)这就象在中国古籍中“自然”的原始意义一样,是“自己如此”。所谓存在的正确和谬误仅仅是人类思维判断的产物。没有任何现成的标准可以让所有人心悦诚服、摒弃差异,因此这种判断活动的不完满往往会导致冲突性言论的形成。

的确,我们从世界文化中学到的最为清楚的一课,就是在人类宗教和哲学的纪录中这样的冲突性言论连篇累牍。到底存有何种的“实在”(ACTUALITY),或“现实”(REALITY),或“存在”(BEING)?用什么方式可以理解这个大问题?人们未能达成共识。对于诸如“经验”(EMPIRICAL)、“理性”(RATIONAL)、“直觉”(INTUITIVE)或“神秘”(MYSTICAL)这样的概念,在判断方式的权威性和功效性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总是相信,他们作出的判断是和已知的东西相符合的,这些东西可能是物质(MATERIAL)、精神(MENTAL),或是意识(CONSCIOUS)、潜意识(SUBCONSCIOUS)、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形而上(METAPHYSICAL)的或神(DIVINE)的。有人宣称几种不同的存在共存(CO-REALITY),而有人则将所有的标准合而为一,称为物质、精神、或者神。有些判断完全矛盾,如“上帝存在”(“THEREISAGOD”)和“上帝不存在”(“THEREISNOGOD.”);有些判断只是部分冲突,不过非常明显,比如说如果都信奉有神灵的存在,则有人持多神论(POLYTHEISM),有人持一神论(MONOTHEISM);如果都持一神论,则有人持泛神论(PANTHEISM),有人持先验论(TRANSCENDENCE);如果又都持先验论,则有人持天佑观(PROVIDENTIALISM),有人持自然观(DEISM)。在信仰的谱系中,差异的例子不胜枚举。伊斯兰教义中万能真主的概念和大乘佛教中超验的佛与菩萨的等级的概念就不一致,这两种教义和众多的非洲及其他部落的泛灵论(THEANIMISTICBELIEFS)亦无法调和;而从现代西方哲学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EMPIRICISM)的角度来看,上述所有信仰又无一正确。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命题,既非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亦无法通过经验证实,所以就谈不上对或错,甚至无所谓前提的真实,它们只能是无意义的——然而,逻辑经验主义本身也只不过是宇宙间众多的、将没有普遍说服力理论整合成自己认“真”的真理的断言之一。

有些人信奉万能的神,他们相信,人类所有的矛盾、争端和无知都能被神的万能所化解明示。因此,他们把最终消除纷争达成终极理解视为宇宙主题中的必然,只不过这个必然的实现是从世俗向神域退了一步而已。从世俗的角度看,这种全知的理解或许并不是“真”(TRUE)的,但却是一种超越了人类的对错判断而存在的至高理解。这样的人们会期待,等到自己在这个世上死后,可以加入神明的行列,进而达成自身全知的完满境界。基督教义中的“见主圣面”(BEATIFICVISION)即类似这样的期待,认为被拯救的人们会在天国直接与上帝相见和相识。他们可以得到超越自然的启示,从而充分地理解在世间勾留时无法避免的种种困惑。印度教的一则教义在某种程度上有更大的期望。那些最终摆脱了业报轮回(THECYCLESOFTRANSMIGRATION)获得解脱(MOKSHA)、救赎(SALVATION)的人完全地与梵(BRAHMAN)相融合,而梵为自然、人类和神明等构建了一个永恒的、非人的、无所不在的境域。这样的人不再作为个体而存在,不会变为虚无之物,而成为万物;他们超越了极端、对立和人类理解能力的局限,最终达到“梵我一如”的境界。然而摒除文化偏见、从全球历史的角度看,“见主圣面”和“解脱”并不能逃脱人类思维的局限;在众多不具有普遍说服力的冲突性信念中,它们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是其中之二。

当然,如果有某种宗教或哲学对于存在有合理而全面的解释,那这种解释就应该能够适用于全人类而即便没有可能被人们认识,因为毕竟所有的人共享同一个宇宙。在现实中,尽管有些教义或人文理想已经、或正在获得相对而言的更多的赞同或质疑,可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根本无法确立一个真正的普适性理论。通过学习世界思想和知识的发展史,人们会逐渐了解到人类的这一共同的缺憾,从而在面对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时能够保持容忍与宽恕的哲学谦逊和厚德载物。也就是说,关于各种各样的教义和人文理想,除了一些特定的人会对特定的种类感受到特殊的吸引或是排斥,从全球的立场说,人类情境包罗万象,各种理解并无定论--而世界文化课程应该明确地说明这一情形。

但是,如果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认同超出了文化上多元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所会产生的吸引力或排斥力,那样的话,那些宗教哲学中原本包含的道德定论是否就会变得无法确定?再者,如果人们以这种不确定性作为行为准绳,会不会助长可怕的道德放纵?我们认为不会,因为所谓宗教和哲学的不可知论(agnosticism,在这里意指无法确知宗教或哲学的系统是否合理有力)也有自己的道德系统,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信奉某一宗教教义或哲学信条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的自由,但是不能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要违反这一原则就意味着允许这样的可能性:某些特定的教义对其他的教义可以具有破坏性,而且行之有效,这样,该教义信徒对非信徒的伤害行为就可以从道德上被所有人接受。而这种做法,就不可知论的角度观之,就是认为自己是真理而别人是谬误;不就与其原则相矛盾冲突、转一圈又回到原先的争端中去、落到毫无效用的境地中了吗?所以请注意我们这里讲的不可知论只是要接纳信仰的多元化,而不是要对抱有不同信仰的人实施暴力,当然自卫除外。可是这样的话,不可知论是否只是众多信条中的又一则,是无教条主义(non-dogmatism)的一条荒谬教条(paradoxicaldogma)呢?即便如此,我们认为不可知论仍然最大限度地调和所有其他信条,给不同文化以最为恰当的宽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科学的理解问题重重。一方面,科学是除最原始的文化以外所有的知识体系的基本构件。科学判断较宗教、哲学判断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比如,不管是美国派人士,还是台湾的,是尼日利亚的基督徒还是沙特阿拉伯的穆斯林,是泰国的佛教徒还是印度教的信仰者,只要是物理学家就会欣然接受化学元素周期表,包括其中的原子序数、原子团及其他已知元素的相关资料。元素周期表和其他许多科学发现被普遍接受,是因为自然界中可观察或可引发的明显变化与这些发现相一致,这让大众可以不断地认证其正确性——这种正确性人们通常不会忽略,除非不怕违背科学而伤害自己。即使是一个丝毫不懂科学公式的门外汉,面对科学证据也会同样的信服。

然而,在科学知识通常被普遍接受和运用之际,知识的诸多方面却又大大增强了人类理解能力的局限性。对于有效地应对今天的问题,科学知识的充分积累必不可少。但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世界文化教育的课程组合也将强调:对于存在,科学知识同样无力于给出一个充分全面的解释。一来,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在科学史中,已重复地出现这样的现象,曾被确认的东西随后又被摒弃、修正或是扩充。在一些事例中,更为完备的新发现修正了旧的观点,缩窄了旧观点的适用范围。例如,与早先牛顿的物理学(将引力看作是不同实体间的作用力)相比,爱因斯坦的理论更加透彻、全面地阐释了引力(被认为是来源于空间实体的存在所引起的空间弯曲),但牛顿物理学在某些计算中仍然适用。在其他的事例中,全新的知识被直接提出,如人类分别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发现细菌和病毒——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知识的扩充并不预示着停滞,科学的探索永远受阻于一个不确定的界限;因为无论何时,从微观到宏观,人们都无法窥一斑而知全豹。人类积累的科学判断只与特定的阶段相对应,但是无法反映存在的全部。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各种科学判断作为一个集合体一直都不完整,现在的科学也是这样--而且可以无需迟疑地说,在将来也会仍然如此。

我们看到,不完整的科学理解的边界正在扩张,并且常常在不同说法的冲突中得到彰显。举一个宇宙科学的例子,在过去的概念里,宇宙被认为静止不动、永恒存在;而现在天文学家却纷纷赞成“大爆炸”理论(the“bigbang”theory)。该理论认为几十亿年前,一个密度极大的物质点爆炸,形成宇宙。庞大的星系们在浩瀚的宇宙中互相间渐行渐远,空间(或时空)也随之不断地膨胀。然而又有天文学家认为,当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引力会最终导致膨胀的宇宙反向收缩,在可怕的内爆炸中走到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宇宙是有限的(“闭合宇宙”closeduniverse)。也就

[page_break]是说只有当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值时,宇宙才扩张以至无限(“开放宇宙”openuniverse)。现阶段的知识还不足以判定孰对孰错[2]。无论何种结论,如果确是大爆炸诞生了宇宙,那我们还想追问究竟又是什么孕育了大爆炸呢?不得而知。这种追寻是永远无止境的,就如中国古代的哲人老子早就平静地告诉过我们的那样。而且,“大爆炸”理论,--正象所有宇宙科学的发现一样--不涉及探讨宇宙本体的目的,所以这类研究是中性的或者说是客观的,无助于我们弄清宇宙之所以为宇宙和人生的终极的目的和意义,而这样的问题,代代相传地困扰了和将会继续困扰哲人智者不已。更何况日益更新的新型望远镜和仪器被设置在太空里,凭借它们提供的数据资料,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经过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可能又会不断发现“大爆炸”理论的瑕疵。

不管怎么说,自然科学在许多前沿领域中取得的进步是显著的,尽管对一些人来说,这些进步还远远不能解决“存在”的终极问题。地球自然具有惊人的复杂性;宇宙自然无论从空间、时间或是时空上讲更具有令人类却步的复杂性。自然科学从更深的层次探讨这种复杂性只会加重“存在”的神秘色彩。

社会科学在很多方面与自然科学具有可比性,同样也有自己的问题和局限。拿牵涉到心理学(psychology)、社会学(soci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研究的行为科学(thebehavioralsciences)来作为一个例子,这些学科研究人在独处时和在群体中时的性格,因此必须设法解释人性所展示出来的多样性和反复无常。然而,性格特征并非总是在变化的,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和范式。为了确定一些范式,行为科学家援引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可控制性实验(controlledexperiments)、个案研究(casestudies)、样本调查(samplesurveys)、统计分析(statisticalanalyses)等。让我们从大量已经被认定的行为发现模式中随意拿一例来查看一下:

强烈的无法接受的动机的压抑不时会伴有与被压抑的趋向相反的公开行为和意识知觉。(“反应构成”)(Repressionofstrongunacceptablemotivesissometimesaccompaniedbyovertbehaviorandconsciousfeelingsthatareoppositetotherepressedtendencies〈“reaction-formation”〉)[3]

这个观点和大量类似的研究结果会对很多人有帮助,从社会工作者到精神治疗师再到国际谈判中的重要官员。他们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的挑战。可是,同自然科学一样,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某些互相矛盾的解释显现出来。例如,“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人类的习惯仅仅是身体的(腺体的和运动神经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而这恰恰与用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分或心智的水平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精神分析学”(depthpsychologies)背道而驰。无论如何,回顾自然科学的情况,当我们从更宽广的哲学角度来考察时,行为科学对人类的任何解释都不是定论。仅从人类存在这一事实出发,行为科学——或者其它的通常所说的社会科学——能够做到的,是从人类存在这一事实出发,确定个人或集体的生存动因和制度惯例;经过必要的思考后找出一些方法,再对其进行修正。

如何给存在一个确定的解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有自身的局限;知识的抽象领域如逻辑学和数学在这方面也有同样的欠缺。当然,抽象学科并不包含有关世界的起源、目的和命运等知识的假设。虽然这些学科以定论为特征并广泛地应用于实践,但现在的讨论仍要不时地提醒,它们还是建立在争议的基础之上。例如,形式逻辑学对特定判断的正误进行抽象推理。因此,若将例如“所有的a都是b”和“有些a是c”这样的前提并列,就肯定可以推出“有些c是b”的结论。再举一例,矛盾律以所有人的正误判别为基础,可以用一个简洁的形式逻辑公式表述为“‘同时承认P和非P’为假”。(“Nosentenceoftheform‘pandnotp’canbetrue.”)

在逻辑学的特别发现(一系列广泛复杂的发现,远远不止这里的几个简单的例子)受到相关各方的普遍认同之际,如果有人急于追寻逻辑知识的深层次依据,那么他可能会遭遇一系列和其他知识领域类似的争议。一些哲学家认为逻辑知识来源于实践,它反映了我们的经验,并且与我们过去对世界实际运行机制的持续观察相一致。而另一些逻辑学家则认为,即便逻辑知识确实准确地反映了经验世界的运行,但它却是源自先验的基础(aprioribasis);它在最初时纯粹是理性或内省式的,告诉我们外部世界的本质。作为后一观点的推衍,还有的逻辑学家认为逻辑知识反映了人的思维本身是如何强制性地工作的;人们显出逻辑上的差异仅是迫于思维结构因而无法表现出其他的特征(这种解释似乎要将哲学逻辑改成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又有人断定,逻辑思维并不更为深入地反映现实,它只是基于语言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只不过是随着语言的增长而获得的主观约定,反映了人类为了方便起见而得到的如“和”(“and”)、“或”(“or”)、“所有”(“all”)、“有些”(“some”)、“不”(“not”)等词语的习惯性意义以及它们的句法关系[4]。这样,无论逻辑知识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在其理解问题上已有多种观点互相矛盾。

总结一下前面的讨论:为了尽力处理当今的问题,人们通过学习世界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获得知识。而当超越了这种学习的实用价值后,更为深入清晰的信息显现出来:人们持有了并确实持有着相互冲突的宗教和哲学信仰,并且没有一种宗教和哲学信仰可以强制所有人都认同。虽然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普遍的说服力,并且在前沿问题的探索上呈现竞争的态势,但科学知识的发展仍受限于一个不确定的界线,且无论如何无法解决宗教和哲学的问题。就连人类借以作出正误判断的逻辑推理,其基本的理解亦要经历争辩。从全球的、不可知论的角度,人类理解力的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是一种精神和智力状态,它超越所有特定的、狭隘的信仰。那些敏锐掌握人类共通特性的人们,完全可以像凡人那样思考、行动,而不是在种族上特例独行,在宗教、哲学甚至是科学上高傲狂热。这套世界文化的组合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希望教育人们摈弃这种自负的心态。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提议一个教育计划。该计划可以获得非常广泛的收益,尽管这样大的计划眼下看起来要付诸实施还困难重重,但现代的科技已经给我们以条件,使这种计划不一定非落入乌托邦式的幻想。因此我们希望,其实施的困难不会影响本文的读者对其进行仔细的思考衡量。我们认为应该努力在世界范围内给学生提供机会接受世界文化的常识教育,其中不仅要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强调人类的理解能力在所有领域中的局限性。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课程组合的讲授需要多位教师的配合(因为教师本身的时间、知识也是有限制的)。而且经验告诉我们,有一些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师联合或同时讲授。如何确定这种课程的主题?意见难以统一。但从根本上来说,达成共识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共识可能更易于在大学内部达成,但一旦成功,假以时日,就可以通过现代远程通讯的媒体技术提升到校际联合的水平。想像一下最理想的情况,全世界的各主要大学最终开设相同的课程组合,讲授基本相同的内容。最终,接受先进教育的世界人口阶层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世界抱有共同的理解和相互的宽容。

这个发展项目的重要意义主要基于下面的事实: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首脑和高层决策者均出自受教育阶层;如果这里提倡的教育体系能够得以实行,受过世界课程教育的人们将在各自的社会中出类拔萃。试想,世界最终由一群这样的领导人来管理:他们对世界历史和文化有着共同认识——特别是对人类理解局限有敏锐的意识;他们对宗教和智力上的自负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对导致敌意性和破坏的教义束缚感到厌恶。对于专业而深奥的学术知识,世界各大学间的合作计划已经就绪;建立一个致力于上述全球理解共识的世界性团体,并以抱有此种共识的人充实各国的当政阶层,这不是非常有价值的吗?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常会被提到,即虽然宗教和哲学的信仰差异并非总呈现负面效应,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差异确实成为挑起军事侵略和民族冲突的主要因素。确实,在这些冲突中,通常很难知道双方的领导人及其追随者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受到自称的宗教、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原则的驱动(这些原则和政治上的贪念是不同的,后者有意无意之间只专注于把对权力和统治的贪婪合法化);或是完全相反,只是为了缓和政治、社会或经济的困境。这样的含混不清体现在无数的例子里,如中世纪基督教和伊斯兰的冲突,十六、十七世纪天主教和新教的战争,几个世纪以来殖民主义传教士的布道,近代共产主义者们及其对手间的冷热战争,日本的神道教原则作为领土扩张的依据;或是现在,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近东犹太人和穆斯林的争端,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之间的冲突……但是不管其中纯粹的自我扩张的动机达到何种程度,可以肯定的是,冲突中的参与者可以感觉到,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杂糅明显加深了冲突的激烈程度。如今,联合国竭力通过协商论坛和维和部队来阻止或平息公开的冲突。然而在思想意识上,人类总倾向性地认为自我正确,这已不断地在人性的各主要方面中显现出来;因此单靠这手段,建立持久的世界和平渺茫而不可期。希望通过推广世界文化史,各国的领导人能够接受宗教和哲学的不可知论(即使同时伴有相当多的争议);或许这样和平会容易实现些。人们也许更加希望持不可知论、未可定论的统治者能够意识到,人类进化到现在的阶段,需要的领导者是多元并存的全球文化的守卫者,而不是文化分歧的狂热分子。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核武器时代,现在的几个世界势力集团之间,就潜在的互相毁灭的危险性而言,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不同种族的人们,再也不能隔着愚昧与敌意的深渊相互仇视--相反,如果我们还想继续在地球上--这个被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BarbaraWard)称之为“太空船地球”(SpaceshipEarth)[5]的地球上,生存与繁荣的话,我们人类必须努力学会相互欣赏。至少必须学会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彼此的不同--也就是把跨文化交流做好。试想象一下,地球就象一叶扁舟,在广袤无际的太空中运行。如果坐在小船中的人们你推我攘、互不相让,一旦失去平衡,会导致全舟覆灭。相反,如果大家能和平共存、同舟共济,这小小的宇宙船将能遨游逍遥于无限之中。

话要说回来,在各个自由程度较低的国度中,这个融洽跨文化交流的计划面临的会是一个窘境,要推广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教育课程大概需要依靠那里优秀的重要人士--即所谓的舆论带头人的影响力;尽管在那些国家中还没有开展世界教育计划,但他们已经有机会接受世界教育并受到其经验和成效的激励,比如已经参与世界课程并深受其积极影响的海外留学生,或许可以通过他们,把这个计划的促进跨文化融洽交流的精髓带回国去,接着再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所在国的整个教育体制的目的。

更多的根本性的问题会让人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观点。全球性文化课程组合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接受跨文化教育的阶层。这些人会在世界或实际事务中举足轻重,并在接受不可知论的基础上持相互包容的心态和姿态。尽管世界各地的“大众”大都不会放弃自己珍视的狭隘信念——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正是这些观点给予了他们身份和自尊。并且显然,将继续给芸芸众生以必要的信念,让他们相信,当一切终了,他们在世间遭受的苦难绝不只是一个偶然的荒谬(arandomabsurdity);凭借正确的信仰和艰苦的工作,这些苦难将受到公正的评价并换得来世永久的幸福。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也将继续凭借这样或那样的信念来维持情感上的平衡。接受过世界文化教育的领导者们会发现,这些信念从不可知论的角度说十分典型,或是值得怀疑,或是仅仅具有暂时的合理性。这些领导人将会组成一个跨文化的团体,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从容游走于不确定、不同的人生哲学之间;他们善意而又策略灵活,明察秋毫而又情怀超脱,不会轻易受其形形的支持者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敌意和嫌恶的影响。换言之,虽然不尽相同,但这样的领导者就像柏拉图思想中身为哲学家的国王。他们是经过长期教育精心培养的少数人,能够独立地试着去理解和追求具有永恒“形态”(“Forms”)的终极真理。永恒不变的“形态”是仅被意识所察觉的超验现实,是构成有形实体、物质品性以及道德活动的雏形。相比之下,“世界史之王(World-historykings)”就应该最能透彻地认清所有形而上学(也包括柏拉图的理论)的不确定性本质。

不过柏拉图式的统治者和学习过世界文化史的统治者都需要凭借道德优势来进行家长式统治。柏拉图式的统治者是极少数的个体,至关重要的是,他们直接掌握最高的永恒“形态”:善(Good)。这样,他们可以通过统治以最佳的姿态实施公平。这样的公平通过保持三个不同阶层(统治者、士兵和劳动者)之间的平衡来实现,每一个阶层的成员都承担着由哲学所联合起来的社会授予的任务。相对而言,生活在当代世界文化中的领导者们要管理的世界比古希腊复杂得多。他们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不可避免,不过他们努力通过他们对不可知论的共同认知,来保持不同团体和不同信仰之间、国家内部、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对柏拉图来说,与良好道德行为的超感官原型(anextrasensoryprototypeformorallygoodbehavior相比,“善”的“形态”有更高的地位,因为“善”是人类掌握正确知识的能力来源;“善”的“形态”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6]。因此,鉴于柏拉图式的君王们用独享的“善”获得统治权,则生活在当代世界文化中的领袖人物将更有资格管理世界,假如他们互相容许、承认终极的无知。

人类天生热衷于体验扮演救世主的,并经常将这种转化为可以在伤害性的跨国或跨文化冲突中获得的兴奋。如果上文主张的世界教育项目在国际关系中最终确定下来,那么由此而来的世界和平会不会过于单调乏味,而不能满足人类对上述兴奋的需要?我们认为不会,至少大多数人不会。可以这么说,大多数人希望避免改朝换代、贫穷饥饿、满目疮痍,或是在暴力冲突中死于非命。人们尽可以思考和设想世界和平共存、民族稳定状况下激情和丰富产生的可能性。这里构想的世界和平并不要求清一色的种族一致,也不摒弃个人、家庭、社区层面上的生活体验,诸如成功失败、喜怒哀乐,这些恰恰是人类生活的鲜明特点和魅力所在。不可知论的政见并不包治百病,也不主张乌托邦。超越令人头痛的宗教、哲学信仰争端,从国家和全球的层面上说,不可知论的政见意欲给世界各国提供一个良好的可能性,让全世界的人类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科学发展,以解决经济、生态环境、疾病传播等问题。这些努力反而让人们有机会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这是一个尚不完美的世界所能给的。

此外,艺术也可以提升、充实这种满足感,因此世界文化的课程组合中自然也少不了不同文化的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艺术作品是人类的愿望、焦虑和满足等情感的反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情感是全人类共有的。通过思考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生命得到升华;与此同时,人们在更广泛的世界层面中寻求定位。比如说,视觉艺术和建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特定的服务的,而这些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远胜于文字教义,它们足以架起跨文化欣赏的桥梁。如常见于西欧哥特式大教堂(Gothiccathedrals)的一些建筑技法、雕刻、彩绘玻璃,它们服务于信仰目的,但并非只有基督教徒才会为之折服。在土耳其、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清真寺、马德拉沙(madrasah穆斯林学院)以及陵墓里可以见到美妙绝伦的彩砖装饰(colored-tileadornments)。这种彩砖以精美的字体写有《古兰经》的经文。但也绝非只有穆斯林才会沉醉其中。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佛塔造像的匠心独具。同样,并非只有佛教徒才会赞叹它们的美丽。从不可知论的角度,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始无终、不知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深不可测的宇宙(ateleologicallyunfathomableuniverse),但这些纪念碑仍然象征着人类精神的胜利。

注释:

[1]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些问题,不太了解的读者可参见阿尔·戈尔著《平衡中的世界:生态与人类精神》(波士顿、纽约、伦敦,1992),特别是第1-163页[AlGore,EarthintheBalance:EcologyandtheHumanSpirit(Boston,NewYork,London,1992)

esp.pp.1-163]

[2]关于现代宇宙学与天文学的相关问题,读者可参见理查德·莫里斯的精彩论述《宇宙问题:星系光环、暗物质和时间的终结》(纽约,1993)[RichardMorris,CosmicQuestions:GalacticHalos,ColdDarkMatterandtheEndofTime(NewYork,1993)]

[3]见伯纳德·伯尔森和加里·A·斯达纳著《人类行为:科学发现的目录》(纽约、芝加哥,柏林格姆,1964),第284页[BernardBerelsonandGaryA.Steiner,HumanBehavior:AnInventoryofScientificFindings(NewYork,Chicago,Burlingame,1964),p.284]

[4]这些观点的比较评论,见斯蒂芬·F·巴克尔著《逻辑学原理》(纽约,1965),第295-304页[StephenF.Barker,TheElementsofLogic(NewYork,1965),pp.295-304]

管理世界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景观;管理开发;研究;保护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 work of management, for the related artifact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good features,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develop detailed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chem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in this respect,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how effectiv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olved, and strive to make the work more on step by step, perfect the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文化景观,是人们极为宝贵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在某一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物质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人们今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相关的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过程之中,存在有一些问题急需要进行解决,过度的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模式和制度的不健全,都有可能导致一些较为严重的后果发生,因而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情况,并且减少文化遗产的丢失,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保护方案,并且针对其中的开发和利用项目,进行良好的改进。在相关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需要坚持文化景观的发展本意,力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保留珍贵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明遗产,为此项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化景观资源概述

1.1文化景观概述

文化景观,在上个世界二十年代开始,已经普遍的使用。其所指的,是人们在地表挥动当中的一系列产物,是集建筑、田野、自然风光、城市、厂矿以及交通、服饰、人物等为一体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形式,反映出来的,则是人们文化体系的主要特征以及当地的地理特点等。由于有着不同的集团、不同的地理特征以及生活特点,再加上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人们创造出来的文化景观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的来讲,景观可以分成自然景观以及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其指的主要是没有完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性的综合体,而文化景观,则主要是人类居住在地球之上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来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种种材料,有主观意识的对其进行创造,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形式,这一点在文化景观的管理以及开发工作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在文化景观当中,除了一些看得见的事物和基本的现象之外,还有许多无法看见的但是价值又非常宝贵的物质,比如,在景观当中,有着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扩散等方面的价值以及相应的证据。同时,文化景观,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着空间上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其创造着过去曾经居住在该地区之时的文化集团发展以及变迁的主要情况,而空间上的变化,则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各个集团之间在文化塑造上的特征。明晰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形成的因素以及类型特征等,是相关的管理开发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

1.2文化景观形成的因素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每一个历史的时期当中,都可以按照相应的文化标准等,来对自然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并且将其变成为文化景观。一方面,民族的迁移,某个地区的文化景观,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而形成的,另外一个方面,文化景观,其除了一些具体的事物之外,还有一种难以表述出来的独特的气氛,所以,人们往往将文化景观和宗教的教义u、社会的制度观念以及政治基本制度等,联系起来,认为其中有某种关联,并且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而文化景观的形成因素,则有许多种,很好的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其管理和开发来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是心理的因素,对于环境的一种感觉和反映,其次,是形成于政治因素,例如土地的区划以及配置等,第三,则是历史以及经济的因素,包括有民族、宗教习俗、语言、环境以及供求的规律等,最后,则是农业的因素,包括有品种的耕种以及改良方法。明晰这些文化景观的形成因素,对于后期的管理和开发来讲,非常重要,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根据文化景观的特点和基本的性质,来进行合理并且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实践的质量。

1.3文化景观特征及类型

文化景观的类型,主要的来讲有两个,一个是物质文化景观,其中主要指的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实物景观,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建筑、装饰品以及雕塑等,从某个地区的人们主要特征当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第二种,则是精神文化景观,其帮助人们更好的认知世界,同时对于科学的思想、哲学、宗教、语言以及教育等,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及基本的道德,也是一种信仰的体现,反映出人类的美学感受以及对于艺术、音乐等的欣赏,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以及风俗习惯的展示。可以这样说,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不能够将两者分开,并且不能够认为精神文化是较为抽象并且没有明显的物质形态的。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有三点,即功能性、时代性和空间性,例如我国的故宫,反映除了当时封建的统治,特反映出了建筑和艺术科学的水平等,是一种功能性的体现,而时代性,则是对于当时时代特点的一种体现、对于创造的一种反映。很好的针对文化景观的特征以及其基本的类型,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开发,根据实际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不仅是对其一种保护,更是对于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文化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文化景观及其基本的特征、类型等,有着明晰的掌握和了解,接下来,将针对其中管理和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力求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并且进行合理的解决和改进。

2.1虚假文化信息的传递

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针对其中的相关保护意识,也是逐渐的深入到了人心以及相应的管理层面之中,但是,另外一种现象,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即针对文化景观和相关的物质遗产,进行虚假信息的传递,借着假文化的名义,对其文化的内涵进行扭曲,并且在现今,这种情况已经形成了泛滥的情况,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文化景观之所以被纳入到遗产的范围之内,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对于历史信息以及相关的自然环境等融为一体的反映和继承,由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很好的重视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保护,并且针对实际的状况,来进行最佳形式的开发,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我国历史之上的建筑,多半为土木建筑,年久失修,存在破损等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文化遗产景观,一方面要进行修复,另外一个方面,要重视其管理以及保护,针对历史性的文化景观,应该改以保护历史性的信息为基本的原则,并且力求使其“延年益寿”,并非是“返老还童”,这一点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尤为重要。但是,在现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的产业思想领导之下,相关的文化景观在利用以及管理等项目,和旅游以及利益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往往会忽略其中的历史信息,丢弃了最为真实并且宝贵的历史文化,同时,弃旧建新,也是一大问题,往往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而可以的对营造一些虚假的古董,并且冠以文化的理念,但是,其毕竟是虚假的,难以很好的传承文化景观所反映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元素和重要的历史信息。针对上述的情况,需要在相关的管理过程当中,予以高度的重视。

2.2妥善处理外来文化的冲突

外来文化对于文化景观的冲突,由来已久,需要在相关的工作当中,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在目前的文化景观发展和建设之中,一些外来文化的侵入,致使我国的许多历史性的城镇以及历史街区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于精神风貌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跑排斥外来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因为好的文化理念应该是能够被各个国家的人民所接受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抄袭式的文化以及照搬式的行为,应该很好的避免,不能够将本土的文化视作为落后的文化,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文化的交流,应该有着冲突和嬗变,但是,其最终的结果,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融合,只有将外来的文化、其中的重要理念等,融合进入到地域的特征当中,才能够使本土的文化信息得到真正的发扬,并且和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够形成最佳的文化交融。针对上述的文化遗产景观管理、开发以及保护等工作当中,存有的主要问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予以较高程度的重视,并且在相关的改进过程当中,很好的结合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的类型等,进行合理的改善。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开发方案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明晰在世界文化景观的管理以及开发保护工作当中,存有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改进之处,接下来,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的方案的提出,力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相关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使文化景观的管理以及开发保护方面的工作,可以更上一步台阶,为文化以及精神遗产的传承以及发扬,作出积极的贡献。

3.1建立起文化景观的本底调查以及相关的评价原则

针对文化景观以及相关的遗产资源,在利用以及开发管理的过程之中,需要首先对其相应的资源本底进行调查以及研究,甄别其遗产以及相关资源的真实性,并且根据文化景观的实际状况,对其中的原真性内涵进行研究,重点的对文化的渊源、生态环境以及主要的类型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并且细致的分析,力求所有的信息都完整并且可靠。第二点,针对原真信息的历史性、独特性以及相关的完整性等方面,需要进行加强管理,并且对于其吸引力、承载力以及所处于的地区之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一个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本的依据,来进行管理以及保护工作方面的加强和提升,达到最佳的目的和效果。此外,针对调查以及研究的结果,要在其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评价,并且进行排序,便于更好的进行相关的遗产资源保护,建立其与之对应的文件和档案,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只要明确了文化景观资源的真实性以及真正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很好的确立了保护等级、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措施基础和前提之上,才能够针对文化景观以及相关的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而管理工作,也会随之得到加强和改善。

3.2确定文化景观的资源保护以及管理规划原则

确立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管理规划制度,是建立其相关的资源保护措施当中最为有力并且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方式。相关的保护规划建设,应该在资源保护调查以及分析评价的基础前提之上,对保护的等级和范围进行划分和界定,并且以此为基本的依据,来确定分级保护的力度,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力求将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重点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在相应的工作过程之中,还需要很好的把控住发展的度,明确的划分分类的保护界线,针对保护区之内有相关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是保存价值的世界文化景观,划分出一定的空间以及范围,作为最为核心的保护区域,针对其特征以及主要的类型,进行详细的管理。而在其保护区之内,应该严格的进行标准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相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规则,不能够新增加任何相应的与文化景观资源毫无关系的设施建设,同时,应该综合的针对资源地区之内的生态环境,很好的结合其文化景观资源的特征和类型等,综合的进行整治,力求使其达到平衡的状态,更好的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所有的保护和利用方案,都不能够离开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所以,编制出详细的管理以及规划制度,建立其完善的管理目标体系,并且将工作当中的重点严格的落实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操作当中,应该将管理的职能落实到实处当中,制定相关的措施,力求使文化景观资源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用。编制出相关的计划方案,是落实工作的基础以及大前提,需要强调其中管理的目的,并且明确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案,确保其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并且在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文化传承的前提之上,进行最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3建立起文化景观的管理预警制度

文化景观的管理预警制度,也是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需要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首先,需要建立其完善的技术预警系统,应该编制文化景观资源利用和发展的基本规划,并且结合其中的技术方案,针对基本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且严格的执行。其次,需要建立起反馈机制系统,根据相关的偏差,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信号,并且以此为基本的依据来对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减少干扰和误差,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和目的。在文化景观的发展过程之中,难免会遇见突发的状况,这就需要制定出资源的啊发展基本概要,同时不断的加强管理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将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落实到实处,减少误差的发生。最后,针对预警当中的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完善和加强,文化景观,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理状况以及文化环境、背景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实际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之中,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根据实际分析得出的结果,来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和发展,不断的加强工作的质量以及工作的效率,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和基本的责任,实行集中式的管理,针对文化景观和遗产资源等的特点,进行统一化的协调,以求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4加强基本的工作

根据相关的部门,制定出详细的文化景观保护计划,包括财政、宗教、农业、交通、规划以及建设等,全面的进行。同时,对于景观的真实性和历史性,要很好的还原,保护其组成的要素,针对空间的环境、历史的基本规模等,要进行明确的研究和分析,保证完整性。针对精神价值以及审美的特征,要很好的体现,应该和周边的环境很好的结合,展现出文化的传统,并且维系人们在自然以及审美层面的互动以及联想,依据基本的工作纲要,来进行实践当中的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文化景观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和措施,同时,在很好的探析了文化景观和遗产资源等的特征、类型以及基本的功能前提之上,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的改进,力求使相关的管理工作更上一步台阶,通过预警系统的建立、基本管理规划以及评价原则的制定、基本工作的加强,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为文化景观管理和保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保证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周华为.浅议文化景观的发展以及相关管理规划工作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J】.自然文化资源,2011.3:51-52

管理世界论文第3篇

人类战争有化学战,动物界同样也有化学战。许多动物拥有诸如毒液、麻醉液、腐蚀液、粘结液之类的“化学武器”,经常展开一幕又一幕生死存亡的斗争。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毒蛇、毒蝎、毒蛙、毒蜘蛛等能够分泌毒液,以此作为武器,用于进攻或防卫。它们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类型。前者作用于对手的中枢神经使其心脏停止跳动,后者则经过对手的血液循环系统破坏其组织,最终使其丧命。如非洲有一种毒蜂,蜂王一旦发现可以进攻的目标,就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命令全军反击”,即使是老虎、狮子也难逃性命。还有一种黄蜂,毒液含有“报警信息素”,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黄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的黄蜂飞来,有时几只黄蜂就能杀死对蜂毒过敏的人。

放屁虫是善跑的昆虫,也是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的能手。在他的腹内有两个臀腺,臀腺里的分泌细胞能分泌出氢琨和过氧化氢,平时贮藏在贮液囊里。当他受到攻击时,能立即让上述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燃烧室”,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滚烫的腐蚀液,依靠其腹部尖端可转动的“炮塔”,把腐蚀液准确喷到追击者身上,而且在追击的同时发出令人吃惊的咔塔咔塔声,使追击者不知所措慌忙逃走。

黄鼠狼体内贮有奇臭难闻的丁硫醇,当它遇到敌害袭击时,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敌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机逃跑。而猫把脸上和臀部体腺散发的气味弄在人的腿上,因此它远远就能辩明主人在那里。黑尾鹿遇敌时常释放香味迷惑对手。燕尾凤蝶还能利用化学武器实施集体防御。它有一对鲜红色或桔色触角(称为丫腺),位于紧挨头部的后面。在正常情况下,触角隐藏在囊里,受攻击时会突然伸出,喷出一股极臭的脂

肪酸分泌液。一群燕尾凤蝶在一起飞舞时,只要有一只受到骚扰,这个群落就会同时喷射,在四周形成一圈化学“烟雾”,有较地抗击来犯者。

白蚁虽然不大,可是它却有多种化学防卫手段。其中有一种叫注射法,即在咬伤对手的同时,向其伤口注入毒素或抗凝油,使之中毒或流血不止而死亡。大白蚁或军白蚁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种是刷毒法,利用其上唇演变而成的“油漆刷子”,将油状毒液刷在对手身上,使之无法脱身中毒死亡。第三种则是喷胶法,这种胶与松树脂相似,内含粘结剂、刺激剂和毒液,对手粘上此胶后动弹不得,只好束手待毙。

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需要消耗能量。有的动物为了“节省开支”,干脆依靠窃取别的动植物的成果来武器自己。比如,大桦斑蝶毛虫吃了马利筋属植物,会把其中称为卡烯内旨的毒物积累在体内,从而保护它从小直到羽化成蝶不被食肉动物吞食。

猴子、野猪等动物中的领袖能够发出使其它雄性动物臣服的气味,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即使没有见面也马上服服贴贴,不敢“乱说乱动”。有一种貂熊发现小动物时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划一大圈,被圈中的动物如中魔法,费尽全力也难逃出“禁圈”。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动物时,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争夺。貂熊的尿液气味使某些动物闻之发晕、发怵。

在鱼类中,章鱼受到攻击时能喷出墨汁,尤鱼能喷出发光液体,借此来迷惑天敌,自已则趁机逃之夭夭。这些也都属于化学防卫范畴。最有趣的是,因为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有些比猎犬强千倍,很容易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水中含量为800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鱼也可嗅出来。美国前总统布什最爱钓鱼,可鱼儿总是很少上他的钩。鱼儿为什么害怕布什总统?研究者发现,布什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鱼儿闻到了此气味,对它自然要退避三舍了。

有些动物的喷液竟然含有浓度高达20%的甲酸。有一种蟑螂,能喷射催泪性毒气。而有一些蛾、甲虫、千足虫,具有制造剧毒物质氰化氢的本领,还有一些昆虫会喷射酮、酚之类刺激性物质,进行自卫。

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海蜗牛,能吐出一种含盐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唾液,别说动物肌体,就是滴在岩石上也会使之冒烟气化。因此,海中动物包括鲸、鲨、鳄都不敢去惹海蜗牛。

管理世界论文第4篇

提高项目管理,需要由始而起、至终,并将其落于细处、实处。 项目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业界的一个研究重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外部背景环境下,企业项目管理的水平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对于那些以项目为基本经营单位的企业而言,项目的成败与否显得更加重要甚至关乎企业的存亡,因此,被提出了越发严苛的要求。 项目管理所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工程项目、IT项目、咨询项目等等。尽管种类繁多,所涉及的行业的操作特点也是大相径庭,但其管理的方法与思想有较多的相通之处。笔者通过对多年来在世界500强企业从事项目财务管理的工作经验的总结,得出一些实践心得,并将从项目作业者(乙方)的角度,对项目财务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按具体的项目管理流程顺序,来剖析其中的重点问题。 “战”前策 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的谈判阶段,是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明确项目的工作范围。IBM的咨询服务部门有句格言:“亏损的项目是签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合同中,甲乙方权利义务的分界点一定不可模糊。有时,销售人员为了尽快签订合同,对合同中一些看似细微的工作范围没有进行清楚的定义,为将来合同双方就某项工作的费用由谁承担等问题留下了隐患,而由于乙方往往处于合同中的弱势地位,一旦妥协失败,则不得不承担由此产生的额外的项目成本,降低乃至完全吃掉整个项目的毛利润。金融危机时期,销售人员为了自身业绩,想尽早签下合同,并在其间做出一些非原则性的让步,其心理可以理解,但企业也必须加强对合同的法律、财务审核,确保预期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其次,认真考查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信用状况,尤其对于项目周期大于一年的项目合约。无论何时,对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信息状况进行考查都是重要的,不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显得更为更要。2008年以来,不少从前信用良好的百年老店纷纷倒下,如果一个做IT咨询的企业摊上了通用这样行将破产的公司,再好的项目团队投进去,换来的恐怕也是血本无归。销售、市场和财务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尽量利用市场上的公开信息和各种渠道,预测客户是否有足够的付现能力和诚意。这一考查过程还需贯彻于整个项目的始终。 再次,不能接受过于恶劣的付款条件(Term)。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预付款的比例,尽量保证付款与项目付现成本的支出基本同步,不至于过多地占用公司的营运资金。比较被动的局面是:企业签订的Term是1:4:4:1,而项目成本的支付比例是6:2:1:1,即当企业才拿到10%的货款时,就不得不做了60%的工作。 例如电信设备行业内某企业,合同签订后第一个月内将硬件设备送至客户现场,此项成本已占了整个项目的60%,余下的是软件和服务的提供,而第一个月往往只能拿到10%的Payment。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这个项目有较大的支付风险,另一方面一旦客户以种种借口拖延后续的付款时,企业的处境将非常为难,处于被客户裹挟的境地。停工,已投入的成本更难收回;继续进行,余下的40%的工作,有可能导致将来亏得更多。 当然,从现实考虑,大多数公司处于乙方的地位总是相对弱势,但即便如此,要保证如果付款与项目成本不能同步,至少底线也应该是付款与项目的付现成本同步。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客户在此付款期后的支付能力和信用水平是非常可靠的。 最后,当合同期超过一年时,要做好相关市场研究,对预期可能会涨价的工程物资/服务,要么在预算中留足不可预见费(Contingency),要么在合同条款中对此类物资/服务采取浮动价格,如石油类产品,也可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采取提前采购或套保。总之,要防止因通货膨胀或某类工程物资的价格暴涨而侵蚀掉项目的利润的情况。执行鉴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企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有利的操作方式,并努力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其一,对不涉及项目核心技术优势的部分,可以外包给第三方,从而变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在不影响竞争力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人力成本投入,使企业变得更灵活,这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办法。项目外包之后,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法,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分包商。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外包往往比自己养一支队伍更加经济有效。

管理世界论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思想;管理体制;文化遗产

一、综述与研究切入

1、西方管理思想回顾

纵观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1]。 从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管理学发展,从最初的单纯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逐步增加了对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西方管理学思想逐步完善和成熟的体现。在西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极其重要并能代表某一时代特色的管理学思想和流派,这些主要流派的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学习和应用的价值,并且这些重要的管理学观点也成为西方各种管理制度中的基础,同样也是西方遗产管理的基础。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概括为6个方面:

第一,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包括使用“第一流”的工人,使用标准化原理等[2]。第二,古典组织理论。将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第三,行为科学理论。该理论开始注重人的作用,包括研究人际关系以及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4]。第四,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并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他人或是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5]。第五,社会系统学派。将社会系统和社会学的观点引入组织管理中,将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来研究[6]。

在这些传统的经典的管理理论基础之上,西方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思想开始越来越关注人与文化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因素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相结合,这也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结合的重要体现。

2、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针对中国本土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王国珍、韩乔明(2004)通过多年来对于西方管理思想的学习,对东方传统管理本质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东方管理学派的创导者水教授在东方的管理本质的探讨中,把这概括为如下12个字“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7]。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本思想,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人的思想变化并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德为先就是注重文化、环境和道德对被管理者的影响作用,以达到使得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根本性管理方法。人为为人是是西方管理中激励作用的体现,就是使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行为,并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达到为他人服务。

总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思想,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利益平衡与中庸之道,管理人与管理事不易区分。从管理自己,到管理家庭,管理社会团体,乃至国家的治理,最终形成一个推己及人,以小见大的管理圈层。

3、本研究主要涉及对象: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是珍贵的自然人文资源,具体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在英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23项为文化遗产,4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法国的世界遗产中, 33项为文化遗产,3项为自然遗产,1项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意大利的世界遗产中,44项为文化遗产,3项问自然遗产,没有双重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中,29项为文化遗产,8项为自然遗产,4项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从表格1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西班牙与意大利[8]。欧洲国家世界遗产中绝大部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比例很小,而我国,这个比例较小。在欧洲的文化遗产中,大部分为教堂和古迹遗址,其建造时间久远,所以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欧洲国家所要面临的问题。

4、研究切入

东西方自古以来有着明显文化差异,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这使得劳动分工逐步细化,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这促使人们开始将科学的思想引入到管理学中,并以此提高生产力,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而东方由于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管理中则更加强调“仁”的重要性。两种管理思想都逐步发展和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差异导致管理学思想的不同,而遗产管理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实践必然会体现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学不仅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其实也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对象,一种区域,一种事业,一种产业等进行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只是更加偏重于行业管理、遗产技术管理和体制管理等。

二、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分析

欧洲遗产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私化”,即突破由国家对文化遗产事业统揽统包的格局;突破忽视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职能管理;突破不讲求效益、与市场脱节的管理方法[9]。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中主要有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意大利的威尼斯模式两种类型。

1、法国——去国家化模式

法国对遗产的管理制度上实行“去国家化”或“自治化”。这种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和法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联的。

管理世界论文第6篇

一、所学的知识的回顾

聆听了老教授讲授的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科技革命解了世界经济发展长周期理论和引领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雎国余教授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李左东教授的世界经济与中国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张延教授的管理经济学张波教授的乡村经济学解了乡村经济如何发展、如何去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聆听了郑学益教授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懂得“威而不猛、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劳而不怨、惠而不费”领导者美德;卢志明教授的激进文化与现代管理陆存岳教授的政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孙东东教授的领导理念与领导艺术懂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信做人”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一名领导者应有的素质。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方面。

现代公共管理方面。公关不辛苦);聆听留美博士于洪波的现代项目管理张璋教授的公共管理王垒教授的管理心理学王思斌教授的社区建设与管理谢明教授的公共政策分析懂得“问题到此为止”管理品牌战略、把事情一次做好”降低行政利息意识、政策关注弱势群体等等。聆听了台湾教授要姚惠忠自著的现代公共关系懂得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记住一二三四五。

聆听了周旺生教授的人治与法治懂得制定规章制度应遵守的一般原则;聆听白彦教授的经济法律理论与实务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马海涛教授的当前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吴忠民教授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解读陈少峰教授的首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基本对策对依法行政和现行政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法律与现行政策方面。

聆听了台湾教授张家麟的周易文化与和谐领导力杨利华教授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程郁缀教授的中国友道观唐诗赏析王博教授的道家的精神气质周建波教授的儒墨道法与现代管理张辛教授的道礼与和谐深刻体会到激进文化的广博精深以及她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所起到影响作用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方面。

聆听了金灿荣教授的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和谐世界理念章政教授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和谐发展孙立平教授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利益关系调整吴忠民教授的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使我懂得建设和谐社会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方面。

聆听了张家麟教授的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礼仪懂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自我管理完善美好人生。个人生长与发展方面。

二、学习体会

第一、解世界。做一个心明眼亮之人。感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而且了解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走势,不只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尤其是学习了经济社会发展“长周期理论”依照世界专家和国内学者分析,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五个长周期的开始,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驶入快道,非常难得的顺义已经提前驶入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行列。但与支持21世纪,也就是此次长周期的科学技术相比区域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这些技术包括:纳米技术、超导技术、生物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受控热核技术等。正如爱因斯坦预言:未来的科学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现在看来,21世纪是科技微观技术引领经济飞跃发展时期。

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科技效果,也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有的甚至逾越了一流国家的水平,而在具体应用上还有欠缺。但中国共产党追求更多的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国人携手共同迈进21世纪,所以出台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关注弱势群体的方针、政策,并且推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不只经济社会要和谐发展、壮大,而且人类自身也要发展,形成人与人、人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格局。明白了发展形势,才干发生无穷的动力投身到这个伟大的建设大潮中。

第二、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去粗取精。

中华激进文化从造字、计数、观象到周易。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深,再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观念,现在应用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仍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将中国激进文化的传达放到与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知识传达同等重要位置,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只有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共同信念,发生相互理解,那么,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为一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利用负责宣传的优势,自己身体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中心组和每周五机关干部固定学习日上将所学知识进行转授,让更多的干部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激进文化中的理念、方法解决现实矛盾。

第三、开发、使用人力资源。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中国人有世界上最高的智商指数。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力资源相当丰富,高智商的比例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进一步将其开发、利用好丰厚的人力资源,国家的各项事业将会更加迅速的生长,国家振兴有望在世界第五个长周期内实现。那么,作为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就更应协调好本单位、本部门的人才,一个宽容的环境、团结的氛围中,把每一件事一次做好”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融会

管理世界论文第7篇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绝对运动的世界而言,相对静态的五行系统依旧幻化在社会万象的肌理中,亘古未变。

彼得・圣吉的文化缺失

15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第一次让中国人认识了系统思维理论。此前,这一著作已在全世界范围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荣誉:“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21世纪的管理圣经”、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开拓者奖、《哈佛商业评论》近百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彼得・圣吉本人也被誉为继彼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人称“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

书中所阐述的“系统思考”这一全新的认识论对当代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新事物。在九十年代举国市场化的浪潮下,如何建立企业思维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显得尤为紧迫。然而,彼得・圣吉和他的理论在为中国企业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全新视角的同时,却也将国人的思维局限在了企业管理本身,系统思考模式在《第五项修炼》中并没有得到更为广阔的意义延展。

彼得・圣吉的理论在中国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影响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五行观却在时代的匆匆脚步中被遗忘。直到很多年后,国人开始反思,“系统思考”是否独属于西方?这一认识论是否仅仅只是局限于企业管理决策层面?学者天河水就此提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至少存在三大文化上的缺失:一是未能看清系统结构中所蕴藏的文化控制力;二是未能自觉地运用“整体―对待”思维;三是由于不懂得“五行思维”,对于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而言,他所倡导的“系统思考”显然不够“系统”。

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国人已慢慢从唯西方论的窠臼中走出来,开始塑造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新世纪的中国,已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反思过去、应对当下和探索未来的能量,国学的复兴在很大层面上折射出了对崛起后的中国在社会人文价值理想方面的再思考。

显然,天河水们对《第五项修炼》的重新审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五行理论的再生,也并不是社会万象中的偶然事件。它象征着国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富足的激进误区中逐渐回归到从容、大度、平和、广博的民族内涵中。

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古人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元素,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行”则指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行动、行走、执行等,来表示动的意思。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元素在宇宙间始终不停的变化、消长、运动,因此叫“五行”。阴阳五行观的产生,在我国发祥极为久远,它是通过人们对大自然运行变化的长期观测、总结而归纳出来的结果。“五行”在相生相克的基础上,演化出了一套系统平衡和循环之道,并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

五行理论作为中国古代先民朴素的世界观,在其后的文化延展中,被赋予了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含义,时至今日,已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五行的全貌,大多数人不过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而已。不可否认,五行系统下的繁复推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人对其的接受,然而,作为定义宇宙普遍规律的五行理论,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远离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绝对运动的世界而言,相对静态的五行系统依旧幻化在社会万象的肌理中,亘古未变。

五行的相对静态,盖因其理论基石早已在漫长的历史脉络中成型,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与完善,形成了内部推演和逻辑层面的环环相扣,极为严密。同时,这个相对静止的大系统内部,又蕴含着绝对的动态特征。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机制,皆为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平衡。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的内外结合,令五行理论不仅没有因时代社会的进步而显得固步自封,不合时宜,反而因占领了认识论的制高点而对当下世界报以一如既往的确切影响。

诚然,五行理论并不能如《第五项修炼》那样在工具论层面对当下社会种种产生实际指导意义,但天河水们的质疑则反映出一个愈发自信的中国,在工业化漩涡中试图重新找回原始文化观照的意愿。与彼得・圣吉仅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的系统思考模式相比,五行理论的系统法则意义更加广阔,虽缺乏针对性,却内藏大千世界、宇宙万象之精华。

当代新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法则更像一个潜藏在时代进程和个体命运背后的隐性因素,它不能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却可以诠释这个世界为什么呈现出如此的状态。当我们暂时放下现代学科体系,以五行法则审视社会环境的构成与个体存在的差异化时,这条隐性的线索便会逐渐浮出水面。

不同于宗教世界的主观色彩,五行法则并无意在道德宿命层面对人类的思想行为进行指引,事实上,五行系统的源头是朴素唯物观的呈现,它对宇宙万象的定义中,并没有塑造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以神的意志来为人类描绘某种美好愿景,而是以五种元素实体为基础,结合自然主义法则,分析、推演而产生的动态诠释系统。正因为如此,五行的相对静态便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效用。

神的至高无上扼杀了人类随着时代进步而重新定位宗教精神的可能性,但金、木、水、火、土的实体概念,却具有更加灵动的发散性和延续性。它既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模板”,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持久散发热量的“原动力”。所以,五行在当下的重生,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第五项修炼》的批判,而是在经济、环保、建筑、文艺、民生、科技、公益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重放光芒。不同学科和行业的工作者,都在运用五行理论的精髓为各自领域的现状解惑,寻求发展之道。

管理世界论文第8篇

关键词: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管理理性;管理实践;实践理性

“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模式”是20世纪初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开始,历经了行为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乃至现在的学习型组织。但值得深思的是,当今西方众多管理学大师如彼得·圣吉等却对东方圣哲的管理思想推崇有加,这使得身处其中的我们颇为汗颜。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就在于人性与实践性。” 而我国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特别提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恰恰就是“实践理性”。我国传统圣哲管理思想的“内在的合理性”(Rationality)和“现实可操作性”(Feasibility)正是解决管理本质问题的天赐之作。“怀璧外求”不如“返观自求”。

一、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内在的科学合理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历史是对真理最好的检验,不具备科学合理内核的思想是不可能具备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1.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综观人类文明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拥有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国家,没有哪个民族和国家能象我国这样历经劫难却依然经久不衰,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没有历史实践检验的理论,是应该审慎对待的。我国封建社会结构5000年来的超稳定性,这无疑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内在合理性最有力的证明。一种文明只有具备了与客观规律相一致的内在合理性,才能真正地持久稳定。明“道”和顺“道”正是我国传统管理活动的根本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推天理,明人事”我国管理思想恰恰是把宇宙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人文社会上,而西方的科学思想仅过分注重在自然世界的把握上。如果说牛顿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自然规律看得更为深远的话,那么无疑站在孔子、老子、释迦、耶酥等思想巨人的肩膀上,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将体会得更为清晰透彻。正是这种管理思想的合理性和普遍性的规律,才是建立涵括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管理哲学的基石所在,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共同智慧的结晶,理当不分文化和种族,为人类所共享。

2.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同化力。

中华文明立足于人伦,以人为本的人类共性,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为目标,避免了一切因宗教文化不同,语言和民族不同所带来的分歧和困扰,求同存异,共存共荣,以中华民族所特有宽容博大的胸怀,使得众多不同种族、宗教、语言的人们包括最重种族纯洁的犹太民族也被中华民族所同化和共谐,所谓“天下之民归心”。更为独特的是中华民族“兴灭国、继绝世”的仁爱思想以和平的方式将人类先进的至善文明,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东亚和南亚各国,使得“远者来,近者悦”,德惠四海,恩及八方。所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把未来世界统一的希望寄托我国身上,并由衷地梦想成为中国的一员,他曾写道:“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最具充分准备的,是2000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的中华民族。”西方启蒙运动的创始者法国的伏尔泰亦曾写到:“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最广博的王国!……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太不幸!人类智慧不可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我认为只有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总之,以宽弘博爱、和谐统一为精神特质的中国传统文明为当今国际世界宗教文化冲突,地区民族矛盾,政治经济磨擦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和平解决方法,其悠久的管理思想也成为世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树立了的光辉典范。

二、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高度的现实可行性。

当代管理实践中,不论是企业管理,国家管理,乃至军事管理中应用我国传统管理思想而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1. 儒教资本主义圈的国家经济腾飞。

当代东方“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模式已印证了其高度的生命活力。以至于世界称东南亚工业化地区为“儒教东亚工业文明”,日本为“儒教资本主义”。在世界商战中,日本内以“四书五经”求和,外以“孙子兵法”为战,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中惟一非西方国家。而韩国则用不到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历经一个世纪的工业化道路。新加坡业已迈入新兴发达国家,被人们盛誉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国家。”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到:“尽管东方世界在自然科学的创造及文明程度落后于西方,但是东方的人文科学、道德伦理、处世哲理,以及东方世界人们的精神状态,都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种文化价值观是新加坡成功的一个最强有力的因素。”新加坡力从两方面治理入手:一是从严立法、从严执法;二是建立“东方道德价值观”。前者治标,后者治本,两者相辅相成,即《论语》所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创造了新加坡经济成功直至现今的奇迹。

2. 百年老店长盛不衰的管理奥秘。

IBM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小沃森在《一个公司和他的信念》中写道:“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我坚决相信:任何组织若想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它就必须建立一系列牢固的信念,这是一切经营政策和行动的前提。”“一个组织的基本哲学和原动力和公司成就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技术或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创新能力和时机。” 此外,哈佛的巴纳德教授在《经理的职能》中曾

指出:“总经理的职能在于“系统地阐释和确定价值目标,并特别强调总经理所倡导的价值观只有全体成员所接受方可共有。” 这提示我们一个共同管理哲学思想,一是要正确合理,方可持久稳定;二是要 合乎人性,方可接受可行。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这样写到:“任何员工只要认识清楚了松下电器公司的基本信念和方针。就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自主性。”任何员工若能真正地把握基本信念,把它溶入自己体内,行动自由反而会扩大,碰到问题究竟要采取什么行动,不必一一请示上司,可以溶入自己体内的基本理念为尺度,决定自己的行动。” 松下一再强调:“如果你犯了诚实的错误,公司会宽恕的,把错误当作训练费用,从中学习。但是,如果你违背了公司的基本原则和信念,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这无疑是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有效管理办法。所以,戴维斯在《公司文化管理》中认为:日本人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维持一种强大而有凝聚力的文化。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中甚至认为:在全球的竞争时代,公司惟有发展出一种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的文化,方才立于不败之地。这无疑把一个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值得深省。而观察其成功的理念无一不暗合或主动顺应东方圣哲思想。

三、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生命力的源泉是具有内在高度的科学合理性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管理实践正日益证明其内在的科学合理性。美国伯克利大学埃里克·詹奇在《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写道:“高超的管理艺术恰恰就隐藏于同时在几个层次上去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能力之中。”“在西方世界,这种进化世界观难以被领会掌握,然而它却已造就了佛教和道德精神主义洗练的纯粹过程哲学。” 德国着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协同学》中写道:“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无论对社会和个人来说,这个任务所提出的问题日益复杂。……看来越急迫的是,亟待找到一些基本原理,并从哲学上予以透彻剖析”“本书的发表在东亚、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引起了特殊的反响,事实上,协同学与东方对世界的整体性观察颇相一致。”随着现代物理学博士F·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曾如此论述:《华严经》所描述的多层次缘起的宇宙模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并高推“佛教徒关于渗透的概念远超于任何一种科学的靴袢理论。”

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荣格、弗洛姆、萨特、叔本华、海森伯格、马斯洛等当代大师,都在致力于从自我冲破、二元统一的东方“禅”文化的启迪中获得深刻透彻的启示。并以此奠定了西方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的基础。

管理的根本在于人,只有在对人性深刻洞察的前提下,才能提出合乎人性的科学管理之道。值得庆幸的是,历久不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了东方儒道释圣哲对人性和世界规律作出了众多深刻精辟的描述和正确阐释,并提供一系列高度可操作性的认识和实践方法。基于人伦,力求和谐。即所谓“实践理性”的精髓。

四、对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我们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应该具备一种冷静求实的科学态度:

1. 不要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应该以开放积极的心态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和陋习,并同时吸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东方人文管理与西方自然科学,本标结合,吐故纳新,互辅互成,重塑民族的自尊和自知。

2. 不要妄自菲薄,自毁长城。我们应把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中先进合理正确的一面,与古代统治者的恣意曲解和现代人的错误认识区分开来,重新建立民族自信和自强的文化精神。

基于以上态度,我们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吸纳应该注意避免以下两种过失:

一是努力不为外在的客观物欲所动,方可排除因此而产生的盲目行动和感情好恶,如此方能使我们有暇去反省和观察自身行动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行为的合理性,以使得我们的思维角度和行为方式真正建立在对宇宙、人生科学规律正确清醒地把握之上。

2. 尽可能地排除内在的一切主观成见。我们应该确立既不接受一切的观念,也不拒绝一切的观念,而是建立理解一切的观念,知道它如何产生、如何适用、又如何消灭的,如此方能使我们真正认清和把握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为人类的自由幸福建立持久稳定、正确的哲学内核。

在当今政治的多极化、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经济磨擦、人权发展、环境危机、道德沦丧和黄毒泛滥日益充斥着世界,古今中外东西方文明正处于一个交互跌宕,互斥互融的新的融合阶段。如何在这样一个危机与机遇同时并存的当今世界,以一种开放积极、恢弘博大的胸怀和气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优秀的管理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与现实可操作性,吸纳和运用东西方一切科学文明和人文精神的精华,重塑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固有精神,进而开创人类世界的共同文明和幸福未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刻不容缓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罗玄机.世纪末.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2.肖民重.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3.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