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

电子器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杂志简介:《电子器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16/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子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
国际刊号:1005-9490
国内刊号:32-1416/TN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电子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3025
总被引量:1145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3.5125
立即指数:0.0281
期刊他引率:0.8551
平均引文率:8.4803
  • 伪工作点与超宽带CMOS LC VCO设计

    作者:宁彦卿; 王志华; 陈弘毅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为了拓宽CMOS LC VCO的频率覆盖范围,很多工作都集中在扩展LC谐振回路中的电容覆盖.但通过对该VCO在调频状态下的分析表明,除了LC乘积的覆盖范围,在改变输出频率时维持交叉耦合MOS管的工作状态稳定也是获得宽带振荡器的条件之一.固定尺寸的交叉耦合MOS管结构不能满足后一个条件.将交叉耦合MOS管结构分为可开关调节的若干段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

  • GaAs MISFET制备中柠檬酸/双氧水溶液对GaAs/Al_xGa_(1-x)As结构的选择湿法腐蚀

    作者:杨瑞霞; 陈宏江; 武一宾; 杨克武; 杨帆 刊期:2007年第02期

    用α台阶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体积比的柠檬酸(50%)/双氧水溶液对GaAs/AlxGa1-xAs系统的选择湿法腐蚀特性,对AlxGa1-xAs停止层的组分和腐蚀液体积比进行了优化.当腐蚀液体积比在1.5∶1到2∶1范围时获得了最好的选择腐蚀效果.在25℃.温度条件下,当腐蚀液体积比为1.5∶1时,对Al摩尔分数x为0.2、0.3和1的GaAs/AlxGa1-xAs系统腐蚀比分别为...

  • 螯合剂对酸性抛光液中铜离子沉积的影响

    作者:张西慧; 刘玉岭; 杨春 刊期:2007年第02期

    研究了几种螯合剂减少金属铜在晶片表面沉积的作用.将晶片放入含有或不含螯合剂的酸性抛光液中浸泡10min,用GFAAS测定表面沉积铜的浓度.结果表明,PAA、HEDP和AMPS的加入都能明显减少金属铜在硅片表面的沉积量,去除率分别为83%、79%和4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AA过量时,即使螯合剂或者铜离子的浓度成倍增加,金属铜沉积量减少率变化不大.因此,加入过...

  • PIN雪崩光电二极管建模及其特性的研究

    作者:范辉; 陆雨田 刊期:2007年第02期

    针对PIN雪崩光电二极管结构的特殊性,以载流子速率方程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假设和拟合,将光、电子量和转化过程完全用数学模型表示,并在Matlab中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对PIN-APD进行直流、交流、瞬态等分析和性能预测.并可与其它OEIC模型接口使用.

  • 一次编程(OTP)存储器的数据保持特性工艺研究

    作者:房世林; 李月影; 何永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对0.5μm叠柵一次编程(OTP)存储器工艺进行研究,通过选择介质(ONO)工艺条件,选择合适单元尺寸,增加(SIN)保护,优化单元侧面工艺等,使得存储单元在250℃高温24h加速老化后写入阈电压漂移小于10%,嵌入式OTP产品(64k*8位)可靠性评估存储器的数据保持能力大于十年.

  • 下一代栅材料—难熔金属

    作者:周华杰; 徐秋霞 刊期:2007年第02期

    随着晶体管尺寸的缩小,传统的多晶硅栅存在的多晶硅栅耗尽效应、过高的栅电阻和PMOS管的硼穿透效应成为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小的障碍.而难熔金属栅则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替代者.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多晶硅栅面临的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选择难熔金属栅材料所需考虑的因素以及五种主要的制备工艺,并对比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 0.35μm CMOS 4位1 Gsample/s全并行模数转换器设计

    作者:郝俊; 孟桥; 高彬 刊期:2007年第02期

    介绍了一种基于0.35μm CMOS工艺的4位最大采样速率为1GHz的全并行结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因为在高采样率的情况下,比较器的亚稳态问题降低了模数转换器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在本次设计中对其进行了优化.后仿真结果表明,输入信号为22.949MHz,在1GHz采样率的情况下,信噪比达到25.08dB,积分非线性和微分非线性分别小于0.025LSB和0.01LSB,无杂散动态范围...

  • NBTI效应及其对集成电路设计的影响

    作者:周晓明; 夏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可靠性设计是现代集成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影响电路可靠性的一个最主要效应——P-MOSFET的NBTI效应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给出了不同电压、温度下器件性能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SPICE考虑器件器件退化的电路模拟流程.在器件尺寸日益缩小的今天,这些将成为集成电路设计关注的焦点.

  • 低功耗0.35μm 3.125Gbit/s CMOS4∶1复接器

    作者:管忻; 冯军 刊期:2007年第02期

    采用CSM0.35μm CMOS工艺,设计了3.125Gbit/s4∶1复接器.系统采用树型结构,由两个并行的低速2∶1复接单元和一个高速2:1复接单元级联而成.低速单元采用带有电平恢复的传输管逻辑实现,高速单元采用动态传输门逻辑实现.具体电路由锁存器、选择器、分频器以及输入输出缓冲组成.复接器芯片面积为0.675mm×0.6mm.3.3V电源电压下,芯片整体功耗小于130mW,...

  • 一种适用于高清视频解码的反离散余弦变换的VLSI实现(英文)

    作者:马旭; 陈杰 刊期:2007年第02期

    提出了一种面向视频处理应用的二维8×8IDCT(反离散余弦变换)处理器结构.该处理器设计利用了IDCT算法中的对称性,采用基于并行的乘累加器的结构加快处理速度.设计过程中对于有限位宽对运算结果误差及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与分析,并根据要求确定了运算位宽的优化值,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使芯片的面积开销最小.该处理器核的面积为48K逻辑门,能够在0.6...

  • 700V VDMOS设计

    作者:杨东林; 孙伟锋; 刘侠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主要研究高压VDMOS器件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了VDMOS结构参数与其主要性能的关系.按700V VDMOS器件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的设计要求给出基本的结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优化.重点讨论外延电阻率及厚度,栅的长度和PBODY结深对VDMOS器件BV和Rdson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满足器件设计要求的最佳结构参数.同时还分析了集成电路中的VDMOS...

  •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大信号I-V特性模型(英文)

    作者:常远程; 张义门; 张玉明; 曹全君; 王超 刊期:2007年第02期

    对非线性电流源Ids(Vgs,Vds)的准确描述是Al GaN/GaN HEMT大信号模型的最重要部分之一.Materka模型考虑了夹断电压与Vds的关系,其模型参数只有三个,但是Ids与Vgs的平方关系不符合实际,计算结果与测量数据有误差.我们在考虑了栅电压与漏电流的关系及不同栅压区漏电流随漏电压斜率改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直流特性模...

  • 亚微米CMOS工艺中GG-NMOS结构ESD保护电路改进设计

    作者:黄九洲; 夏炎 刊期:2007年第02期

    针对采用GG-NMOS结构ESD保护电路的IC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出现ESD失效现象,在不额外增加版图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栅耦合技术对现有的ESD保护结构进行改进,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其性能达到了人体放电模式的2级标准(HBM:3000V),机器模式3级标准(MM:400V).

  • N型SiC的Ni基欧姆接触研究(英文)

    作者:郭辉; 张义门; 张玉明; 张健; 郜锦侠 刊期:2007年第02期

    对n型SiC的Ni基欧姆接触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在p型4H-SiC外延层上使用N离子注入来形成N阱,并在此基础上制作Ni/n型SiC欧姆接触的TLM结构,得到的比接触电阻约为1.7×10-4Ω.cm2.合金化的高温退火过程导致了C空位(VC)的出现,起到了施主的作用,降低了有效肖特基势垒高度,从而形成欧姆接触.通过模拟估计了有效载流子密度的增加,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中...

  • 超薄Si_3N_4/SiO_2叠层栅介质可靠性研究(英文)

    作者:钟兴华; 徐秋霞 刊期:2007年第02期

    实验成功地制备出等效氧化层厚度为亚2nm的Nitride/Oxynitride(N/O)叠层栅介质难熔金属栅电极PMOS电容并对其进行了可靠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纯氧栅介质而言,N/O叠层栅介质具有更好的抗击穿特性,应力诱生漏电特性以及TDDB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更薄EOT的难熔金属栅电极PMOS电容在TDDB特性以及寿命等方面均优于多晶硅栅电极的相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