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Dunhuang Research

杂志简介:《敦煌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0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2020敦煌论坛选刊、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文献、敦煌学史、简讯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4106
国内刊号:62-100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393
总被引量:10503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10.0643
立即指数:0.024
期刊他引率:0.8735
平均引文率:17.984
  • 曹氏归义军初期敦煌洞窟营建中折射出的价值观——以莫高窟第98窟为例

    作者:范鹏 刊期:2016年第02期

    莫高窟第98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所大窟,该窟表现出的现实意味尤为强烈,如供养人像数量众多、涵盖广泛、人物鲜活、身量高大、详列职衔,与之相比窟中诸佛、菩萨造像偏小,神性消退而人性崛起等,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窟主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反映。从发愿、示愿和现愿三个层次看,曹氏归义军初期洞窟的营建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入选“2015年度中国好书”

    刊期:2016年第02期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颁奖典礼上,"2015年度中国好书"正式揭晓。在全国40多万种图书中评选出28种获奖图书,其中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赵声良撰写的《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入选"2015年度中国好书"榜单。

  • 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

    作者:张小刚; 郭俊叶 刊期:2016年第02期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在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还绘制了《玄奘取经图》的小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式。古佛洞中还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一幅《摩利支天图》,类似题材也曾发现于敦煌与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艺术品之...

  • 以东亚玄奘画像为中心审视圣僧神化历程

    作者:王静芬; 张善庆 刊期:2016年第02期

    玄奘大师历尽艰辛,西行求法;翻经译书,创立法相宗,生前身后,无限荣光,尤其是在中国和日本,被视为圣人或圣僧。玄奘崇拜包含四个不同的传统:中国主流文学传统、日本佛教祖师崇拜传统、汉藏佛教和日本宗教圣像传统、中国民俗传统。在这四个文化传统中,玄奘被赋予了不同的尊格,分别是佛教导师和翻译家,是佛教宗派创立者;既是虔诚的朝圣者和信仰的...

  •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主室供养人画像调查新发现

    作者:张景峰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西壁龛下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下方还存有底层壁画。这些底层壁画内容依然是供养人。经过研究,认为第217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盛唐洞窟,而是开凿于武则天时期的洞窟,由初唐时期的敦煌大族阴稠家族开凿。

  • 久别重逢的石雕——云冈石窟窟前出土的几件石雕找到了位置

    作者:员小中; 王雁翔 刊期:2016年第02期

    2013年夏秋之际,在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复建工地,我们发现了500多块石窟塌落的造像残件。其中有的石块可以在1954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的《云冈石窟》第14卷中找到旧照,有的石雕残块与1992年昙曜五窟窟前出土石雕能拼接在一起。事实证明,这些石雕残块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在昙曜五窟前发掘过的,但又不知何因被填埋在远离昙曜五窟的第12窟正前...

  • 新发现资中月仙洞两龛僧伽变相初考

    作者:高秀军; 李向东 刊期:2016年第02期

    僧伽变相龛的发现,使文献记载中有关僧伽的神异事迹能够与图像结合起来,让学界对僧伽变相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资中月仙洞摩崖造像,长期不为学界所知,其中有两龛晚唐僧伽变相,为本不多见的僧伽变相又增添新例。文章主要结合其他已刊布的僧伽变相龛及相关资料,对本次发现的两龛僧伽变相时代及内容做初步探讨。

  •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数据与电脑绘图软件绘制敦煌彩塑

    作者:吕文旭; 段奇三 刊期:2016年第02期

    作为文物的敦煌彩塑需要重点保护,不能随意触碰与移动,但其本身结构复杂,具有不规则性,且所处空间狭小,测绘难度较大。数字化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成果精确绘制各种考古测绘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本文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例阐述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手段,非接触式测量与三维复制敦煌彩塑,并...

  • 手工测绘龛内展开图的基本方法

    作者:吴晓慧 刊期:2016年第02期

    石窟考古测绘在石窟考古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科学、系统、准确、全面地反映石窟的历史遗迹,我们将绘制不同类型的测绘图来反映洞窟的结构、塑像、壁画内容。由于敦煌石窟群中具有不同形制的佛龛,不能在一个角度把龛内壁画内容全面地记录下来。考古绘图工作必须采用龛内展开这种特殊的测绘方法,将佛龛中的壁画内容客观、真实、全面地一一...

  • 唐宋时期“药中王”诃梨勒医方探析——基于敦煌医药文献考察

    作者:僧海霞 刊期:2016年第02期

    唐宋时期,敦煌是丝绸之路前沿重镇,中西物质、文化在此交汇,被誉为"药中王"的胡药诃梨勒,在中国的医疗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其盛况在敦煌遗书中多有体现。它不仅为中西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实证,而且展现了唐宋时期中医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它的相关医方为现存诃梨勒医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佐证,也为新医方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 汉简所及敦煌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

    作者:孟艳霞 刊期:2016年第02期

    汉简中有多枚关于敦煌地区水利的记载,对复原汉代敦煌地区的水利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代为保证敦煌地区屯田的顺利开展,兴起了一个水利开发的高峰,既包括明渠,又包括井渠的开凿,既有官渠,又有民渠。与之相应的水利管理系统也逐渐形成。简文中出现的"主水史"、"水长"、"东都水官"、"东道平水史"等水利职官,为研究汉代地方水利管...

  • “霞浦摩尼教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王东 刊期:2016年第02期

    2016年3月16—22日,由敦煌研究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史馆联袂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福建丝绸之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福寿宫管委会共同承办的"霞浦摩尼教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市西湖宾馆隆重召开。

  • 归义军政权对徭役影庇的限制——以P.3231《平康乡官斋籍》为主

    作者:赵大旺 刊期:2016年第02期

    官斋劳动是归义军时期敦煌百姓承担的杂役,官员、衙前子弟、色役人等出现于官斋劳动中表明其本身虽免杂役,但不能影庇户内其他丁男。这种对徭役影庇的限制与中原地区的政策是一致的,归义军时期官员等政府服务人员出现于官斋及其他杂役中,显示其限制政策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落实。

  • 敦煌捺印佛像研究

    作者:戴璐绮 刊期:2016年第02期

    敦煌捺印佛像是敦煌版画艺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中捺印佛像的分析研究,就如何正确辨别捺印佛像,捺印佛像的用途以及捺印佛像演变为雕版印刷术的原因做了探讨。

  • 潮湿环境黏性土地区考古现场地下水控制试验研究

    作者:张明泉; 郭青林; 杨善龙; 杜韶光; 马宏海; 刘衍; 王小娜 刊期:2016年第02期

    针对黏性土地区考古现场地下水排水困难的问题,采用了构筑人工填砂导水排水沟的方法,在考古探方周边形成导水排水体系。现场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排除黏性土中的地下水,而且能够隔断毛细水运动,从而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治考古探方渗水,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该方法同样可用于潮湿环境地下水浅藏地区的遗址保护和陈列馆渗水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