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Dunhuang Research

杂志简介:《敦煌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0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2020敦煌论坛选刊、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文献、敦煌学史、简讯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4106
国内刊号:62-100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393
总被引量:10503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10.0643
立即指数:0.024
期刊他引率:0.8735
平均引文率:17.984
  • 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之窟”三考——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新解

    作者:张先堂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有关莫高窟报恩吉祥窟的三条线索:崖面位置、报恩思想和八大菩萨造像题材。并对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提出新的解释,认为以往从塑像探求八大菩萨的思路不符合莫高窟实际,应从壁画中探求。经过考察中唐洞窟后得出新的结论:莫高窟第153窟可能就是报恩吉祥窟。

  •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

    作者:张善庆; 沙武田 刊期:2008年第05期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在西北地区拥有强大影响力,前后经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代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信仰包含强烈的末法思想。本文从文献和图像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并认为这种思想和释道安、释道宣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 敦煌木雕像及木板画

    作者:郭俊叶 刊期:2008年第05期

    敦煌木雕像及木板画是敦煌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些文物进行初步整理与研究。

  • 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

    作者:谢静 刊期:2008年第05期

    敦煌石窟中元代绘制的供养人画像很少,仅数十位身著蒙古族服饰的,从中只能看到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样式。笔者结合相关资料研究认为,敦煌石窟壁画元代供养人服饰与史料记载基本吻合,为研究蒙古族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 吐鲁番奇康湖石窟探析

    作者:侯世新 刊期:2008年第05期

    奇康湖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曾到此地挖掘遗址和窃取壁画。洞窟分为南北两寺,南寺有7窟,北寺有4窟,洞窟形制与组合各不相同,壁画破坏较重,但残存内容丰富。

  • 麦积山石窟历次编号及新编窟龛的说明

    作者:魏文斌; 白凡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统一说明50多年来麦积山石窟自发现至今历次的编号过程,并对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近几年来新发现、清理的窟龛作简要介绍。

  •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

    作者:肖瑜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从疑难俗字的形体用例和产生原因两方面探讨了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中的两个疑难俗字,以期从俗字的角度为《三国志·步骘传》非伪卷再添力证。

  • 唐五代韵书与敦煌文献的解读

    作者:张小艳 刊期:2008年第05期

    韵书,就是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字典。唐五代韵书大多发现于敦煌藏经洞。这些韵书不仅真实地收载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异体俗字,记录了时人习用的通俗语词,而且还对它们进行了准确的训释,蕴藏有丰富的文字训诂信息。本文从考词、明义两方面举例论证了唐五代韵书对解读敦煌文献的实际参考价值。

  • 《伍子胥变文》与《伍员吹箫》杂剧比较

    作者:单芳 刊期:2008年第05期

    伍员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春秋战国以来,载录伍员事迹的史传稗说代不乏籍,敷衍伍员故事的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伍子胥变文》与杂剧《伍员吹箫》就是以伍员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说唱和戏曲文学作品。《伍子胥变文》是唐代敦煌文学敷衍这一题材的唯一作品,《伍员吹箫》是谱叙这一题材最有深刻思想意蕴、最富艺术...

  • 近二十年来敦煌文献的收藏、整理与刊布

    作者:夏生平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梳理了敦煌文献国内外的公私收藏数量、整理及其刊布等,为敦煌学研究者提供近20年来敦煌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新情况。

  • 敦煌本《金刚坛陀罗尼经》述略

    作者:萨仁高娃 刊期:2008年第05期

    《金刚坛陀罗尼经》是仅流传于敦煌地区的佛经,敦煌本中有北7530(冬70、BD02070)、北7531(宙85、BD00385)、北8650(宙70、BD00370)、北8651(月100、BD00800),前后两者可缀合,中间两者亦可缀合。俄藏中有Дx473、Дx2248两个号,法藏中有尾记的P.3918。据尾记,该佛经底本为梵文本,藏于于阗,昙倩于唐天宝十二载(755)在安西译成汉文...

  • 扬州城“四面十八门”再考辨

    作者:陈双印; 张郁萍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利用敦煌文书,结合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五代时期扬州城“四面十八门”进行了考证,指出五代时期的扬州城十八门为陆门之设,不包括水门。

  • 试论法华判教思想对敦煌北朝——隋石窟的影响

    作者:张元林; 魏迎春 刊期:2008年第05期

    中国佛教与《法华经》相关的判教思潮,即法华判教,最早始于南北朝中晚期,至隋代天台智[岂页]集大成。他以《法华经》、《涅槃经》判为最高阶位的五时教,对当时的佛教理论和信仰层面均影响广泛。本文首次提出,北朝-隋敦煌石窟中出现的法华题材与涅槃题材并举之艺术现象,虽然有着复杂的思想背景,但其中之一当是受这一判教思想的影响。具体...

  • 读洛阳新出土的几方唐代宗教石刻

    作者:张乃翥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收集了洛阳邙山、偃师平原、龙门西山出土的六件中、晚唐石刻,对其中的佛教信息进行了梳理。作者通过归纳认为这些石刻记事的内容表明:中、晚唐时代的洛阳,妇女多有在家信佛的习尚;受到家庭信仰习尚的影响,唐代妇女无论老幼每有出家从缁的;唐人倾信佛法的群体,多以寺院为思想寄托;中原地区在会昌法难之后,仍有东都安国寺、宁刹寺、...

  • 中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

    作者:张虎元; 赵天宇; 王旭东 刊期:2008年第05期

    我国有大量土建筑遗址,它们在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上各不相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多处古代典型生土建筑的施工技术和建造方法做了考察,将我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归纳为挖余法、夯土法、垛泥法、土坯砌筑法和生土块法,并分别做了详细介绍。本文还对不同施工技术条件下各种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