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科学与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076/T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约评述、热点点评、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储能测试与评价、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资讯聚焦、资讯聚焦_会议通知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化学工学会
国际刊号:2095-4239
国内刊号:10-1076/TK
全年订价:¥ 1276.00
创刊时间:201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1.14
总发文量:1413
总被引量:4856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4.1212
立即指数:0.0541
期刊他引率:0.989
平均引文率:32.9054
  • 四十年固态锂电池——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立泉 刊期:2016年第05期

    自1976年我赴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接触快离子导体Li3N开始,已经40年了。中国科学院“六五”和“七五”(1980—1990)先后将快离子导体和固态电池列为重点课题,科技部于1987年启动的第一个“863”计划也把固态电池(储能材料专题1)列为重大专题。

  • 固态锂电池研发愿景和策略

    作者:李泓; 许晓雄 刊期:2016年第05期

    很多新兴技术领域对可充放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已经远远超过目前电池实际达到的水平。尽早理解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如何兼顾其它综合技术指标的实现,尽早确定较为可行的技术路线,是目前学术界、产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对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科学与技术研发现状的理解,小结了固态锂电池目前...

  • 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主题项目“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及示范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十二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主题项目“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及示范电站关键技术研究”支持下,“高比能、低成本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长寿命锰酸锂系储能电池关键技术及示范”等课题均取得了重大进展,近期已通过了技术验收。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李杨; 丁飞; 桑林; 钟海; 刘兴江 刊期:2016年第05期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为了实现大容量化和长寿命,从而推进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和性能的优化刻不容缓,主要包括制备高室温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以及适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电极材料、改善...

  • 锂电池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奥冰; 柴敬超; 张建军; 刘志宏; 崔光磊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前大规模商业化的锂二次电池普遍采用有机碳酸酯类的液态电解质,易泄露、易燃烧、易爆炸等安全问题限制了该类电解质的进一步应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all-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s,ASPEs)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区间广、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ASPEs通常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阳阳; 李全国; 梁成都; 林展 刊期:2016年第05期

    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有机液体作为电解质体系,有机液体电解质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泄漏、挥发、燃烧甚至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研究高效、环保、安全的电解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体电解质,不仅可以在传输导锂的同时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而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简化电池的制备工艺,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

  • 全固态锂电池界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强; 姚霞银; 张洪周; 张联齐; 许晓雄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基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目前锂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未来有望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固态锂电池中,电极与固体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相比固液接触具有更高的界面接触电阻,同时,界面相容性和稳定性也显著影响全固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

  • 固态锂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中的空间电荷层效应:原理和展望

    作者:陈骋; 凌仕刚; 郭向欣; 李泓 刊期:2016年第05期

    空间电荷层效应源于两相界面电化学势平衡的热力学要求,最初被用于解释复合离子导体中离子电导率的显著增大现象,后来在更多的体系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且不但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地解释多种离子的界面输运行为。特别是在纳米尺寸体系中,体相效应大大减小,界面空间电荷层效应更为显著的增加,利用这一效应不仅可以调控电导的大小,还可以设计构筑...

  •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

    作者:吴勇民; 吴晓萌; 朱蕾; 徐碇皓; 田文生; 汤卫平 刊期:2016年第05期

    同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电池不仅安全性好,而且在提高比能量、比功率密度以及循环性能方面也有更大的空间,从而得到广泛关注。在现有全固态锂电池中全固态薄膜锂电池(TFB)的制备工艺成熟,电池性能优异,已率先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同,TFB的主要制备方法是物理成膜形成致密正极、电解质和负极薄膜,各层薄膜采用原位叠加方...

  • 固态锂空气电池研究进展

    作者:张涛; 张晓平; 温兆银 刊期:2016年第05期

    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3505 W·h/kg,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预计可达到600 W·h/kg,是实现续航里程达到500~800 km的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电源体系。锂空气电池面临稳定性、效率、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挑战,特别是需要具备在空气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发展固态锂空气电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实用性问题,有效解决安全性问题,同时也是提高锂空气电池稳定性的...

  • 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作者:马强; 戚兴国; 容晓晖; 胡勇胜; 周志彬; 李泓; 陈立泉; 黄学杰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工作采用(氟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FSO2)(CF3SO2)N],Li FTFSI}和聚氧乙烯(PEO)分别作为导电锂盐和聚合物主链,通过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并采取示差扫描量热(DSC)、热重(TGA)、线性扫描伏安(LSV)、交流阻抗(EIS)和恒电位直流(DC)极化等方法研究了Li FTFSI/PEO(EO/Li~+摩尔比为1...

  • 比亚迪拟110亿元增资子公司加码锂电池及新能源车业务

    刊期:2016年第05期

    比亚迪7月28日晚间公告,为了实施比亚迪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境内人民币普通股股票的募集资金投向之一的“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公司拟以募集资金人民币60亿对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增资,增资资金全部作为比亚迪锂电池的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比亚迪锂电池注册资本由1.6亿变更为61.6亿,比亚迪持有比亚迪锂电池的股权比例保持...

  • 基于LLZO的复合电解质对Li-S电池穿梭效应的抑制

    作者:郑鸿鹏; 陈挺; 徐比翼; 田然; 刘河洲; 段华南; 王可; 吴勇民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特点,因而在作为未来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上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的锂硫电池存在穿梭效应、硫利用率低、充放电体积变化大等问题。本工作主要针对硫的穿梭效应、硫在负极材料沉积等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制备出室温离子传导率为6.4×10~(-4) S/cm的含锂石榴石(LLZO)固态电...

  • 中国化工学会编撰的《石油化工产品高端化发展报告》正式出版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近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撰的《石油化工产品高端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报告》从战略高度审视了国际石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方向,全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高端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石化产品高端化发展方向及技术路线。《报告》也是中国化工学会在中国科协2015年度推进学会有序承...

  • 反钙钛矿Li_3OX(X=F,Cl,Br)快离子导体的密度泛函研究

    作者:王雪龙; 肖睿娟; 李泓; 陈立泉 刊期:2016年第05期

    作为一种很有希望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新近发现的Li_3OX(X=F,Cl,Br)系列材料因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宽的电化学窗口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众多研究指出,此类反钙钛矿结构材料相对于分解产物Li_2O和LiX,室温下为亚稳态。本工作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Li3OX(X=F,Cl,Br)系列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立方晶胞和较宽的电化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