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重庆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16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交通强国建设专题、乡村振兴战略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政治与法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思想与文化研究

主管单位: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3-0186
国内刊号:50-1168/C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4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669
总被引量:10246
H指数:33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1
  • 见证并亲历的重庆直辖十年的法治历程

    作者:李昌麒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已经走过了10年的光辉历程。1997年,重庆直辖,当时我作为法律学人,成为重庆市直辖后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这使我有机会直接见证和参与重庆直辖以来的法治实践,可以这么说,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重庆法治的发展而发展的。所有生活在重庆市的法律学人,也...

  • 中国教育券改革的两种模式及其比较

    作者:王敏 刊期:2007年第01期

    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和湖北监利县的“义务教育卡”作为中国教育券改革的典型实验,是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教育拨款方式,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取向和模式,前者属公平导向型,后者为效率导向型。

  • 贫困劳动力:一个分析劳动力问题的新视角

    作者:鄢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贫困劳动力和贫困人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本国的贫困劳动力密切相关。本文概括了贫困劳动力特征,通过对就业前、就业中和后就业特点的总结,设计了一套测度指标,并用其进行国际比较。

  •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业发展

    作者:盛垒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从当前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市郊区化的不断发展使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具备了有效的供给和需求条件,同时日益明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不断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为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我国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农民失地、土地浪费、市场混乱等诸多挑战。因此。应从农民利益保障、土地制度、审批管理体制...

  • 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作者:邱新国; 陈源嫒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以1985-2004年间重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二者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重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据此就重庆市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 基于自然“内在价值”论争的生态伦理思考

    作者:牛庆燕 刊期:2007年第01期

    科技力量征服自然带来的一系列生态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探寻根源,人类中心论者与非人类中心论者紧紧围绕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辩驳,并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论证,然而,二者在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的精神价值境界上是一致的,本文尝试梳理审视学术界对自然“内在价值”论争的两种视...

  • 理念:在意志和艺术之间——叔本华的“理念”学说的美学意义分析

    作者:宋国栋; 蒋丽霞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叔本华是西方唯意志哲学的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除了“意志”这一核心范畴外,“理念”作为“意志”的“恰如其分的直接客体化”,成了他架构在“意志”和艺术之间的一架桥梁,实现着意志的超越与解脱之路。本文分析叔本华的“理念”学说的美学意义,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柏拉图“理念”的理论给养;二、意志的直接客体性的理念;三、理念:艺...

  •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趣”的诠释

    作者:赵国乾 刊期:2007年第01期

    “趣”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作为一个美学要求历经漫长的演进过程,逐渐从生活深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重要审美原则。“趣”既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美学境界,也是审美鉴赏追求的重要内容。以“趣”为母体,不断地延伸扩大,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审美范畴家族。

  • 虚幻镜像与诗意栖居——从电视的扩张看生态美学的崛起

    作者:卢政; 霍俊国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生态美学产生和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而作为现代科技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电视的出现和过度膨胀,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电视虚幻镜像的蔓延和泛滥,导致了人类生活的日益浮浅化、功利化、单调化、意识形态化。电视镜像彻底解构了人,使人陷入严重的异化状态。电视所制造的虚幻镜像与人类诗意栖居之间的尖锐矛...

  • 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的早期实践

    作者:周晓风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现代比较诗学的早期实践开始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早期的中西比较诗学实践顺应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潮流,在推动新文学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上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但中国现代早期的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实践在表现形态上还很不纯粹,也很不完善,远远没有达到比较诗学学科阶段所具有的规模和水平。

  • 文明的烛照与召唤——论80年代乡村小说中的外来者叙述

    作者:范耀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以80年代乡村小说为考察对象,论述其中的外来者叙述模式。外来者承载着知识者身份和城市文明背景,对乡村进行文明的烛照和召唤,而乡村以女性形象出现,在性别想象中回应外来者的叙述模式。

  • 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尝试——谈《百年孤独》与《受活》

    作者:赵杏 刊期:2007年第01期

    我国当代文坛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启了诸多作家的思路,使他们得以突破固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在大胆的想象、荒诞的情节上主要是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启发。本文试图对《百年孤独》和《受活》的文本内容、创作手法、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对照,意在寻找...

  • 在政治立场与学术探讨之间——评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鲁迅专章

    作者:刘畅 刊期:2007年第01期

    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在国际和中国国内都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著者以不同于中国大陆学人的眼光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国内学者颇多启示。但是,著者的政治偏见局限了他的学术探讨,特别在对鲁迅的评价上,政治评判代替了审美评判,从而陷入了某种单一的思维方式之中,导致了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 论宋代俳谐词中的《庄子》内蕴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试从齐物的思维方式、嘲讽的表现方式、游戏的生存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宋代俳谐词与《庄子》的内在相通之处,以求更深刻地揭示此类词作的精神实质和艺术上的独特性。

  • 论庾信后期诗作的复变

    作者:宋健 刊期:2007年第01期

    庾信后期诗歌创作的或复或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宫廷文学环境和集体创作方式是沿袭还是突破,这也是其在风格上驳杂而非纯然老成的根本原因。庾信后期诗歌重操旧调,是因为南朝文学在北风靡使他难以骤然摆脱宫廷集体创作;同时庾信又可以再奏新声,并浑然老成,在心理上是由于个人坎坷经历的激变,在创作上则是对宫廷集体创作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