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消化外科 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正文】

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作者:袁晟光; 梁科伟; 刘杰; 廖维甲; 覃理灵; 何松青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541001
梗阻性黄疸   肝再生   胆道引流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70%部分肝切除sD大鼠模型。随后将1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肝中、左叶切除;内引流组:于扩张胆管和十二指肠间置管引流;外引流组:于扩张胆管置管,导管另-端从腹腔引出。每组40只大鼠。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引流7d后行肝中、左叶切除,于术后0、1、2、4、12、24、48、72h收集3组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测定肝再生率、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OL、IL-6水平,RT.PCR测定肝脏组织TNF—OLmRNA和IL-6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部分肝切除术后72h内引流组sD大鼠肝再生率为94.86%±12.72%,显著高于外引流组的62.39%±8.01%和对照组的45.77%±5.41%(F=33.62,P〈0.05)。3组大鼠肝脏组织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12h明显升高,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均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24.47%±4.01%和88.1%±9.2%,对照组和外引流组于48h达到高峰,分别为15.80%±1.08%和58.3%±5.8%、18.40%±1.12%和70.2%±6.9%。内引流组有丝分裂指数和PCNA水平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STAT3表达于术后4h达到高峰,为42.6%±3.6%,对照组和外引流组分别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9%±2.0%和29.2%±3.7%。内引流组STAT3表达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外引流组(P〈0.05)。内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12h达到高峰,分别为(227±23)U/L和(256±32)U/L;对照组和外引流组TNF—d和IL-6水平均于术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309±4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