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杂志简介:《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359/TE,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油气地质、油气采收率、综合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国际刊号:1009-9603
国内刊号:37-1359/TE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2
复合影响因子:2.7
总发文量:1728
总被引量:28976
H指数:48
引用半衰期:4.3939
立即指数:0.2021
期刊他引率:0.5162
平均引文率:10.5026
  • 陆相断陷盆地三角洲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济阳坳陷东营三角洲为例

    作者:王化爱; 张建忠; 张宇; 肖坤; 王广利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许多盆地中河流-三角洲都是作为最主要的沉积体系控制沉积的,与其有关的油气藏也一直倍受关注.正确而又精细的地层划分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文章主要从成因的角度,依据层序地层学等时的观点,同时考虑到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运用地震、测井、古生物化石、地球化学标志等资料,对同为高水位体系域的三角洲进行了详细的期次划分.在划分过程中,注意了地...

  •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储层四维地质模型

    作者:孙国 刊期:2004年第03期

    论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储层四维地质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子模型的建立、子模型预测结果的合成、储层参数MIMO预测模型的建立、数据体的准备、输入信号的选取、模型结构与检验及模型的工作方式等.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地质建模时,它可以把时间作为一个输入变量,可以较好地描述、研究储层参数在四维空间的特征和空间展布,进而有效预...

  • 基山砂体层序地层特征及成因类型分析

    作者:王居峰; 邓宏文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惠民凹陷的滋镇和临南洼陷区域性地震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沙三段划分为三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利用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分析了基山砂体的成因类型,认为基山砂体是正常三角洲与浊积扇的复合体,由此提出了三角洲充填浊积扇的沉积模式.浊积扇体是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

  • 临清坳陷东部孔二段沉积体系域分析

    作者:吴立群; 焦养泉; 项希勇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运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在孔二段中识别出八种地震相单元.结合岩心、测井和各地震相单元所处的古地理位置,给予各地震相以沉积学的解释.指出孔二段发育两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洼陷边缘,而湖泊体系则位于洼陷中心.综合分析表明,孔二段具有生烃和储集潜力.

  •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作者:陈清华; 曾明; 章凤奇; 冷风; 魏荷花 刊期:2004年第03期

    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通过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对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成因砂体进行了综合识别,其中河道成因的砂体是河流相储层的骨架砂体.总结出识别单一河道边界的五种标志,并探讨了单一河道识别对于油田开发的重要意义.

  • 微地震波裂缝监测技术在油田裂缝研究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作者:李民河; 廖健德; 赵增义; 李震 刊期:2004年第03期

    应用微地震波裂缝监测技术,研究了克拉玛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裂缝分布特征及油藏油水宏观流动特征,总结了该油藏裂缝的分布规律,指出了裂缝发育的方位和平面展布形态,分析了裂缝研究成果在调整井设计、注采井网调整、压裂参数选取以及平面注水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好注采井与裂缝、地应力的关系是低渗透裂缝性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关...

  • 埕北30潜山岩心裂缝的分维数及与裂缝密度的关系

    作者:周英杰; 张敬轩; 杜玉山; 武强 刊期:2004年第03期

    岩石破裂具有自相似结构,储集体构造裂缝的复杂形态及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岩心构造裂缝难以定量而准确地比较和评价.应用分形理论计算的埕北30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花岗片麻岩和煌斑岩岩心构造裂缝的分维数分别为1.0006~1.2537和1.0229~1.1399.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岩性的岩心裂缝分维数和裂缝密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从而,根据岩性和分维数可以预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第4期要目

    刊期:2004年第03期

  • 预测注水开发油藏产量的技术

    作者:周征 刊期:2004年第03期

  • 探井钻井中预测钻井液浸入地层程度的数学模型

    作者:郭永峰 刊期:2004年第03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刊期:2004年第03期

  •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仓储层定量评价探讨——以东营凹陷为例

    作者:姜素华; 张善文; 王永诗; 高平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指导下,研究了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结构,提出了仓储质量系数的概念,指出仓储质量系数主要取决于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参数、断层网质量系数和环境系数.断层网质量系数等于单位仓储层面积供油断层的条数与单位仓储层面积之比;环境系数通常与距离生油凹陷的远近及与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接触程度等外部环境因素有关.通过...

  • 构造作用与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作者:董波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从渤海湾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断裂作用等方面入手,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具有源控、相控、断控、盖控等特点.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对上第三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作用,上第三系油气主要富集于坳陷东北部环渤海地区,主要原因是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造就了晚期成藏的优越条件.断...

  • 藏北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作者:卢明国; 童小兰; 王必金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分析羌塘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盆地油气成藏条件,认为羌塘盆地勘探的主力层段三叠-侏罗系总体经历了三次海侵和三次海退的过程,生油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且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岩和区域盖层发育,生储盖组合条件好,目前已发现的多处油气苗表明,羌塘盆地确实有过油气的生成与运移的过程,综合分...

  • 试论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藏分布与形成

    作者:李春光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松辽盆地在下白垩统及以下层系发现并探明九个深层油气田.盆地背部大庆油区有三个气田,盆地南部吉林油区有四个气田、两个油田.该盆地深层以气藏为主,油藏为辅,盆地北部为气藏,南部为油藏.油气藏这种分布现象的出现,是盆地深层断陷发育多套新的有利于生气的腐殖型烃源岩,在高地温的作用下,当达到高成熟或过成熟的生烃阶段时,其生成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