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法学

研究生法学杂志 部级期刊

Graduate Law Review.Cupl

杂志简介:《研究生法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963
总被引量:1206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从抵抗到应用:国际法叩门中国

    作者:李居迁 刊期:2016年第06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法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在我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当我们审视国际法的时候,却发现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体系并不是诞生于中国,而是肇始于西欧。虽然我国与国际法初次'邂逅'可能稍早一些,但是,较为系统地了解近代国际法,则是到了清朝后期的1864

  • 战后法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兼论社会中的法哲学

    作者:朱明哲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聚焦法国法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史,兼及法哲学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简要回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法国法哲学发端期并将其概括为'奠基的年代'后,本文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法国法哲学分成了三个发展阶段并逐一评述。1944年到1968年可以称为法哲学'重建的年代',法学家们为了重整社会秩序并在法律进一步社会化的情...

  • 寄语

    刊期:2016年第06期

  • 序 做勇于担当的法律人——《研究生法学》创刊30周年特刊致辞

    作者:李曙光 刊期:2016年第06期

    1986年,一群热爱法学研究、矢志法治建设的年轻学子,在法大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创办了《研究生法学》学术期刊。30年来,《研究生法学》编辑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研究生法学》滋养了一代代法科莘莘学子。他们或志业学术、弘学问道,或力行法治、启迪社会。30年,对于人类社会不过弹指瞬间,对于一本以研究生为主创办的学术期刊则是其诞生、起步...

  • 前言 学生自办刊物的品格:培育新人、繁荣学术——写在《研究生法学》创刊30周年之际

    作者:冯威 刊期:2016年第06期

    自1986年至今,《研究生法学》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30年,对一个人来说正好是而立之年,对一本期刊来说,也意味着其逐渐步入成熟与丰收的阶段。作为一本学生自办刊物,在创刊30周年这样一个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点,我想有必要对《研究生法学》办刊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在这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的学术期刊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加之趋...

  • 《研究生法学》2017年征稿启事

    刊期:2016年第06期

    《研究生法学》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负责的高质量学生自办刊物。31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生法学》秉持着积极推介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进学术、培育新人的办刊理念,刊载了大量有学术影响力的作品,龙卫球、易继明、李居迁、肖建国、张建伟、张生、肖中华、高富平、吴宏耀等本刊的作者都已成为学...

  • 论民法典中的容忍义务

    作者:夏沁 刊期:2016年第06期

    何为容忍义务?在冯·图尔的基础上通过对相邻关系的类型化,从邻地使用关系这一角度阐述容忍义务,然后主要围绕容忍义务的'合理限度'展开分析。容忍义务的'合理限度'分为理由合理、程度合理、救济合理,三者密切相连,其中理由合理是把握容忍义务的'合理限度'的起点,程度合理是确定容忍义务的'合理限度'的核心,在理由合理、程度合理的基础上辅以救济...

  • 民法典总则权利客体制度之研究

    作者:谭俊楠 刊期:2016年第06期

    权利客体制度是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其不仅关乎法律关系逻辑的完整性,更涉及总则一般条款对各分则的统摄作用,同时也是确保民法典体系性和科学性的关键一环。本文在反思我国《民法通则》立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德、日大陆法系对该问题的处理模式,指出权利客体制度尚可加以完善的地方,通过对权利客体层次性理论的运用,参照《...

  • 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

    作者:付小彦 刊期:2016年第06期

    党内法规问题是当代中国法治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问题的研究,既是理论之亟,也是实践之需。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现有研究尚缺乏对问题理论基础的探索,也缺乏对问题的体系性回应;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的制度基础是政治层面的党与国家同构体系,只有在这一体系基础上,二者的衔接才可能实现;进一步阐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

  • 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

    作者:郜乃达 刊期:2016年第06期

    党内法规是党内治理的制度载体,国家法律是治国理政的规范依据,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是完善双轨制国家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存在立法、执法两个层面的不足,应以体系'正和'共生、规范无矛盾冲突、价值追求同向为基准在这两个层面进...

  • 报应、功利与刑罚的正当性——刑罚正当化根据之并合理论的提倡

    作者:莫宸屏 刊期:2016年第06期

    经过流变的报应理论,具有限定刑罚的积极意义,但是容易造成刑罚的浪费;功利理论具有预防犯罪、轻缓刑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容易造成为了预防犯罪而罚及无辜的现象。两者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刑罚正当化的根据。以并合理论作为刑罚正当化的根据,具有逻辑的妥当、现实的印证、学理的支撑等优势。在并合主义内部,应当选择以报应划定刑罚上限,然后...

  • 论不能犯可罚与否问题的历史终结

    作者:冯文杰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不能犯指的是,行为人在一定的认识错误下或一定的客观现实下实施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形。古今中外针对不能犯可罚与否之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外乎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两大立场,其间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以主客观相统一视域下的法益侵害原则审视不能犯问题,应当果断废弃不能犯的可罚性之建构,在诸如中国处罚预备犯的场域内,若不能犯行为构成犯...

  • 类型化思维与刑法解释的边界

    作者:胡剑涛 刊期:2016年第06期

    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过去种种学说并没有指出问题的关键,在德国语言哲学基础上所建构的德国诠释学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路径,即类型化思维。不同于以往的封闭的概念化思维,解释者在刑法规范语言基础上,通过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考量,构建一个介于事实与规范、当为与存在之间的...

  • 论未必故意与有认识过失之界限——以盖然性说为视角修正容认说

    作者:马龙 刊期:2016年第06期

    对于未必故意与有认识过失之界限问题历来存在着重大争议,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类观点:其一,去掉意志因素之界定;其二,带有意志因素之界定。行为人为实现其所'欲',而引发了一个事态的因果流程,虽然行为人并不想实现这个流程中的附随情状,但毫无疑问这个附随情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行为人有意启动这个因果流程导致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行为人确实是故意...

  • 教唆、帮助自杀行为之性质探讨——从“法外空间”到软性父权主义的修正

    作者:陈传铿 刊期: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司法实务中不时发生不具有间接正犯性质的教唆、帮助自杀的案件。尽管司法实践中将其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但关于此行为应否予以刑法规范之否定评价及其相应理论依据问题,在学界中还存在争议和探讨空间。自杀行为的合法或违法之定性在诸多方面难以合理证成,'法外空间'于逻辑自洽上具有强大优势。同时,单纯的教唆、帮助自杀行为因其具有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