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

学语文杂志 省级期刊

Learning Chinese

杂志简介:《学语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036/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

主管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8124
国内刊号:34-1036/H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3162
总被引量:443
H指数:8
立即指数:0.0035
期刊他引率:1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及途径

    作者:单长平 刊期:2014年第03期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重视学习,实现专业发展。那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有哪些要求呢?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指出,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 “碎片化”时代的“陌生化”阅读

    作者:张永锐 刊期:2014年第03期

    毋庸置疑,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碎片化”时代——时间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思想的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

  •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教育

    作者:吴婷婷 刊期:2014年第03期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是学科教育中最为基础、最受关注的一个部分。作为文学教育最主要的平台,我国语文课程常常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价值体系,最终达到启迪学生的智慧的目的。由此可见,文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需要得到教育者的重视。

  • 强化衔接意识 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黎在珣 刊期:2014年第03期

    语文衔接教学是指立足于语文学科而在教学内容方面跨越语文学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向其它学科渗透、延伸的教学。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文理不分。基础教育的教学和考试也会在立足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向文理科相互渗透融合的方向发展。

  • 文本解读从共性到个性的回归

    作者:陈士同 刊期:2014年第03期

    文本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而作为一种动态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以文本为依据,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学生和作者三维主体进行对话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至于三者能否在文本搭建的平台上进行默契的交流,决定于在文本解读中是否对文本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

  • 《带着鲑鱼去旅行》教学设计

    作者:宁彩霞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三维目标】1.体会并掌握叙事散文“让故事本身说话”的特点。2.感受作者对高科技文明、新生事物进入人类生活的担忧及思考。3.体会作者幽默诙谐、机智微讽、寓意深刻的文风及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准确感受作者对高科技文明、新生事物进入人类生活以及第三世界对发达国家“入侵”的担忧和思考。【教学难点】准确体会作者幽默诙谐、...

  • 预设与生成——《读山海经》教学案例

    作者:陈莉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 轻松活泼,寓教于“思”——曹操《短歌行》教案评析

    作者:陈晓杰 刊期:2014年第03期

    吴华宝老师的《短歌行》教案以现代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耳目一新,得益匪浅。在这里,你看不到教师自演自唱的“满堂灌”,看不到对古诗文逐字逐句的讲解,也看不到对诗文的翻译和中心的归纳。

  • 略说高中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杨荫榆

    作者:孔刘辉 刊期:2014年第03期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两句话言及杨荫榆:“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广有羽翼的校长”,该文自人选195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以来。一直是保留篇目。1958年“人教版”语文课本给杨荫榆的注释是:“1924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军阀政府的势力,压迫学生。”

  • 《在希望的田野上》之美学特征浅探

    作者:单文华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时过境迁,这首歌依然传唱不已,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这固然因其优美的旋律,但富有美感的歌词,恐怕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在此就其歌词的美学特征略作评析。

  • 平实背后的讳饰与渲染

    作者:庆俊生 刊期:2014年第03期

    《背影》作为民族的心灵史诗,几乎镌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作家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哀念朱自清先生》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 中学语文教学形式美摭谈

    作者:何陈志 刊期:2014年第03期

    作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语文教学,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具有学科教学相同的一般特征。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其艺术化即审美化的途径,通过审美化的途径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在艺术殿堂里占据一席之地。

  • 略论初中诗歌教学比较阅读

    作者:王荷富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一、春雨落花还润花孟浩然的《春晓》,篇幅短小,琅琅上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蒙童多能流畅背诵,博得大人的夸赞。然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有几个人能体会到该诗抒发的惜春之情和诗人悲怆的情怀呢?人们大多能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句浅近的叙述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春的气息,

  • 略说阅读教学中“比较点”的发现与挖掘

    作者:宋颖 刊期:2014年第03期

    比较,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很有必要有意识地将比较的方法引入其中,以便更好地走进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咀嚼品味。如《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

  • 阅读教学中优化设问的四种变式

    作者:王针桂 刊期:2014年第03期

    语文教师可能都知道问题设计的重要,可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却存在着设问质量偏低的问题。有的教师问题设计浅显,无需开动脑筋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有的问题零乱无序,缺乏逻辑层次;有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与文本缺乏联系;有的问题过于直白,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等等。其结果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