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

学语文杂志 省级期刊

Learning Chinese

杂志简介:《学语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036/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

主管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8124
国内刊号:34-1036/H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3162
总被引量:443
H指数:8
立即指数:0.0035
期刊他引率:1
  •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刊期:2004年第03期

  • 自主 开放 探究 创新——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基本模式初探

    作者:司友翠 刊期:2004年第03期

    人类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信息资源不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来源,而且也会与课程内容和生活实践融合在—起,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评价和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基于网络应用的课程学习方式应该是一种资源共享、互动开放、合作参与、主动发展的新型学习体系。

  • 探究性阅读浅谈

    作者:王伟 刊期:2004年第03期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一种更为科学、更为开放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课标中被正式提出。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究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尤其呈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 语感的心理机制及其本质特征

    作者:刘年喜 刊期:2004年第03期

    “语感”问题是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界讨论很多,但又始终存在异议的一个问题,人们从语言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对语感的内涵、生成、本质、特征、培养等问题作了不少研究。本文则尝试从语感的心理机制出发对语感的生成、语感的本质作一些探索。

  • 新课标,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作者:李竹青 刊期:2004年第03期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地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

  • 让“体验”说话

    作者:鲁伟政 刊期:2004年第03期

    2003年12月25日,本校某青年教师(教龄未满3年)上了一堂汇报课,授课内容是高二语文读本第三册第27课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授课班级是高二文科重点班。学生在早自习阅读了一些资料,如介绍季羡林的《顽强的生命,超然的人生》一文,还有介绍生命力顽强的三篇短文——《临风之草》《迎霜之菊》《竭泽之鱼》。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教者的教学简案。

  • 《伟大的悲剧》主题探析

    作者:曹津源 刊期:2004年第03期

    《伟大的悲剧》记叙的是英国斯科特率领的南极探险队后于挪威探险英雄一个月到达极点,归途中历尽艰难最终全部遇难的悲壮故事。教材的编者在阅读提示中要求:“阅读后想想:胜利和失败.在这里该怎样定义?”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作者:李蓓蓓 刊期:2004年第03期

  • 文学与政治在对话中的一次双赢——《陈情表》的另类解读

    作者:鲍忱 刊期:2004年第03期

    公元267年(西晋秦始三年),文学与政治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话:晋武帝征召亡蜀文臣李密,先拜郎中,后拜太子洗马。诏书切峻,郡县逼迫,急于星火。而李密却表以陈情,拒不赴命,亡国贱俘过蒙拔耀,竟然不识轻重通慢皇命,下场可想而知。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而富于戏剧性,不仅没有引起天心震怒,反而迭受恩赏,只能让人感

  • 《夜雨寄北》不是寄内诗

    作者:朱引玉 刊期:2004年第03期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千百年来流传不衰,诗是这样写的:

  • 转换主体视角 理解“似贬实褒”——《西江月》二首,评贾宝玉解读

    作者:高天友 刊期:2004年第03期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在宝黛初会时写道:“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 “遍赞宾客”正解

    作者:罗献中 刊期:2004年第03期

    《信陵君窃符救赵》塑造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形象。在叙述信陵君宴请隐士侯生这个故事时,有这样几句话:“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 “新妇起严妆”的意趣何在?

    作者:付俊 刊期:2004年第03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最优秀的一首长篇民间叙事诗。其中不乏精彩的段落,“新妇起严妆”一段便是此诗的亮点之一,历来为人称道。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家对这一段铺陈描写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从道理上讲,兰芝离开焦家那天心情肯定恶劣

  • 关于课堂“引导式想象”训练的尝试

    作者:范海霞 刊期:2004年第03期

    笔者在实习学校教《桥之美》(八年级语文上册)时,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发挥想象,理解与感悟“桥之美”,结合相关心理知识,设计并尝试了一种训练方法——“课堂引导式想象训练法”。具体做法如下:当课堂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时,笔者故作神秘地宣布来做一个游戏,并强调游戏规则,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必须紧闭双眼,仔

  • 关于作文“编造”问题之我见

    作者:葛以军 刊期:2004年第03期

    早在1998年的时候,有人在当年的高考阅卷以后撰文指责学生的作文太虚假,其依据是围绕《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这个题目,有30%的考生无端编造自己的父母伤亡或离异的事情。于是乎,这一数据作为经典性例子不断被引用来说明学生作文虚假的严重性,而且就作文的写真与编造问题也引起广泛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