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

新闻战线杂志 部级期刊

The Press

杂志简介:《新闻战线》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3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权威、传媒观察、媒介经济、实践天地、研究走廊、业务广角等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国际刊号:0257-5930
国内刊号:11-1337/G2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2018
总被引量:14162
H指数:30
立即指数:0.036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497
  • 办报就要“顶天立地”

    作者:杨振武 刊期:2013年第09期

    顶天,就是要吃透中央精神,与中央保持一致,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加自觉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立地,就是要贴近实际,紧接地气,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 应对报业变局的“三驾马车”

    作者:鲍国之 刊期:2013年第09期

    “三驾马车”作为今晚报社应对转型的基本战略,立足于这样一个理念:报业转型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内容的革新和产业的转型,从深层次上看,它是报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定位的转型。

  • 传媒控制资本 资本壮大传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多元拓展的战略探析

    作者:张智明 王曦 朱晓婧 刊期:2013年第09期

    浙报集团经历了“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和“以文化产业战略投资为优先”两个特色鲜明的多元发展阶段,依托不同的集团资源类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结果,为集团储备或集聚了转型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要素。

  • 破解传统报业多元发展的“密码”——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的多元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作者:施展 刊期:2013年第09期

    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改革。报业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取决于体制、机制的改革。体制改革是多元和转型发展的根本,机制改革是多元和转型发展的核心。

  • 办报有信念 经营无疆界

    作者:崔保国 刊期:2013年第09期

    现代报业的转型之路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数字化转型、集团化治理、多元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这四个方面被视为现代报业转型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路径。

  • 云南信息报的中国式联合重组

    作者:谭智良 刊期:2013年第09期

    6年来,云南信息报改变了当地的媒体生态,改变了媒体与社会互动的状态,将竞争主题从同质化的价格竞争转向了差异化的品质竞争,实现了从中心城市向省域内多个重要城市的拓展,建立了以报纸为核心,包括期刊、网站和多个读本的媒体集群,进而跨出所在省份,努力建设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媒体”、“中国都市报...

  • 认知·策划·效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探析

    作者:龚立堂 刊期:2013年第09期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媒体既要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示范者,又要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 从传统平面媒体到多元立体媒体

    作者:蔺春盛 刊期:2013年第09期

    随着大报的集团化、电视节目的娱乐化、互联网的普及化,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如何在新形势下拓宽生存与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在媒体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当今地市报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长白山日报社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加强软硬件建设,逐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提升了自身的发展能力。

  • 大众传媒的微公益自觉

    作者:俞平 刊期: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慈善公益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浙中新报积极参与微公益,使之不断扩大影响、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转型看人 人看素质——焦作日报社“五比五看”主题教育活动探析

    作者:吴长青 刊期: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办报质量和经营业绩的双双提升,报社职工工资福利大幅度改善。但当报社党委确立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并号召大家为之奋斗的时候,却明显感觉到人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因为工资福利的改善而同步前进。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情绪,不比奉献、只比待遇的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表现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清除,不仅不利于新的发...

  • 从“电讯语”到“家乡话”

    作者:施晔 刊期:2013年第09期

    用“方言”讲述中国梦,寻找典型与贴近的平衡,追求互动与深度的交融,发掘民生和本土的视角,是“千报一题”背景下突破“千篇一律”的有效路径。而在当前的媒体生态格局中,通过中国梦的宣传创新,探索党报的深层次创新,更是成为牵动党报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命题。

  • 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话语方式?——新华日报从细节入手改文风

    刊期:2013年第09期

    今年5月初,一份《编务简报》在新华日报编辑部门引起关注。这期标题为《下大力气改一改自己的话语方式》的简报,以“淘宝体”诙谐而又明确地列举了在今后新闻报道中尽量不用或少用的词汇。这份长长的“黑名单”上,共计81个词汇。

  • 勤“走”深“思”入基层

    作者:李巍 赵建 刊期:2013年第09期

    《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新闻报道只有深入基层群众、掌握基层情况,才会拥有现场的温度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 “听他们说话,说他们的话”

    作者:梁志强 梁晨霄 刊期:2013年第09期

    用故事说基层,用新闻讲故事,故事耐人寻味,基层感人至深。

  • 不缺席,不落俗,不敷衍——《胡锡进论复杂中国》序言

    作者:米博华 刊期:2013年第09期

    胡锡进面部表情相当生动:闲谈时,笑容可掬,圆翮、内敛,和颜悦色;工作时,眉头紧皱,敏感、外扑,锐气逼人。或可说,总编的性格,一定会折射出一张报纸的面孔;而主笔的风格,亦必留痕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环球时报特别是时报社评拥有大量读者,赞成者击节鼓掌,不赞成的热讽冷嘲,这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