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写作

新闻与写作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News and Writing

杂志简介:《新闻与写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0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专题、理论前沿、专栏、对话党报、传媒圈、写作讲堂

主管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2-2295
国内刊号:11-1109/G2
全年订价:¥ 36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4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4427
总被引量:15926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3.2045
立即指数:0.0685
期刊他引率:0.9667
平均引文率:1.6904
  • 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

    作者:唐润华 刊期:2019年第07期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只有在沿线各国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文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才会具有广泛而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从“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视角来看,促进民心相通最关键的任务就是通过富有针对性、解释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信息交流,最大限度地消除他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空...

  • 新时代新丝路新声音

    作者:王珏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今年4月24日-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强调,在共建“一带一路”伙伴网络过程中,媒体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新闻工作者应当发扬丝路精神,加强沟通合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

  • 从塑“强国”形象到讲“好国”故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重点转向

    作者:钟新; 令倩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一带一路”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各相关领域从“大写意”的总体布局转向精致细膩的“工笔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也不例外,需要重新梳理目标,并基于对国际舆情的深度研究创新策略,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三大长期目标,突出强调促进世界合作共识、推动全球治理与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 守正创新做好“一带一路”国际传播

    作者:姜婷婷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这一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以做好“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为己任,传播主张,沟通信息,增信释疑,推动合作。本文以新华社“一带一路”报道策略为例,分析其在创新报道方式方法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及为讲好丝路故事、展现国家形象积累的诸多经验。

  • 践行“四力”,讲好丝路故事 “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季播节目的成长与思考

    作者:张庆 刊期:2019年第07期

    北京广播电视台自2016年推出"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新闻季播节目,在4年的时间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与报道,真实践行了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增强"四力"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的"天涯共此时"报道品牌,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自身的"鼓与呼"。

  • 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作者:陈先红; 于运全 刊期:2019年第07期

    构建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探讨了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内容、测验与结构优化、指标权重赋值等,聚焦"选故事-写故事-讲故事"三个实践环节,构建了10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共计95个指标。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

  • 区块链媒体:任重道远的新媒体形态

    作者:欧阳日辉 刊期:2019年第07期

    真正的区块链媒体并不是报道区块链的媒体,而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应用将给媒体内容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型媒体业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区块链媒体处于报道区块链资讯的形态,梳理了区块链媒体存在的问题,即技术不够完善、商业模式不清晰、内容质量不高、信任程度待提升、人才缺乏和发展环境待改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重塑媒体生态的发展趋...

  • 融合技能智能素养价值坚守——多元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变革

    作者:栾轶玫; 何雅妍 刊期:2019年第07期

    新技术引发媒介生态深刻变革,传统的中国新闻业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重塑,而作为新闻业人才培养的源头“新闻教育”也面临着崭新变革。中国目前有近7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近1300个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本文通过对其中重点院校新闻课程设置、创新媒介实验室、媒介实践基地的梳理并结合对中国主流新闻业界的田野访谈、参与式观察、案例分析等方...

  • 网红文化的传播转向与群体心理——基于“流浪大师”现象的考察

    作者:王欢妮; 刘海明 刊期:2019年第07期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网红”的诞生提供了可能,“网红”的诞生以吸引公众注意力、追逐商业利益为目的,使“网红”多受制于商业逻辑。2019年3月,上海“博学”流浪汉沈巍经过抖音传播变成轰动一时的“网红”,公众凭借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将他塑造成知识型偶像“流浪大师”。以“流浪大师”为代表的新型网红文化传播与传统的网红文化传播相比,出现了“答...

  • 中国网络直播产业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分析

    作者:廖秉宜; 索娜央金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中国网络直播产业目前呈现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直播平台主要通过拓展产业链,实施并购融资与战略联盟等市场行为提升竞争力,头部直播平台市场绩效相对较高,但对于大多数直播平台而言,竞争仍然十分激烈。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网络直播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网络直播产业组织优化的策略,即布局产业生态,拓展海外市场;创制...

  • 5G:一项引发传播学学科范式革命的技术--兼论建立电信传播学的必要性

    作者:喻国明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中国正在跨入“5G时代”。5G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将改变社会传播中的表达成分,视频表达将成为主流样式与形态,传播学中对“媒介”定义也会因为5G的出现而得到新的改写。5G不是一项“弯道超车”的技术,而是一项“换道行驶”的技术,电信传播学呼之欲出。这对未来的传播学的体系构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作者:张志安; 彭璐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从2012年开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以开设“两微一端”、进驻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方式增加网民关注度,增强舆论引导力。本文聚焦人民日报抖音号的视觉化内容生产,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其题材选择、表现形态、传播模式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内容模式的核心特点。研究发现:主流媒体通过长期的技术调适,正逐渐适应超短视频平台的移动化、碎...

  • 新闻视野下的预期管理研究

    作者:周庆安; 吴燕妮 刊期:2019年第07期

    本文从预期管理的工作入手,探索新闻如何在预期管理中发挥专业作用。预期管理的概念从经济学进入到社会治理,最终影响了新闻的多重关系。预期管理对于者的权威性、渠道、主体专业化程度、互动性等内容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新闻者需要从决心性预期,或者条件性预期入手,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信任。

  • 反向流动视阈下的社交网络与中国媒体全球传播

    作者:刘滢; 唐悦哲 刊期:2019年第07期

    少数西方国家由于历史上的经济、政治霸权和对全球媒体渠道的掌控,主导着信息的流动方向。随着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新兴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反向流动愈来愈成为一种可能。这篇文章从内容和平台两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在社交网络的助力下,中国媒体和媒介产品的反向流动。研究发现,中国媒体在国际社交网络上创造了新闻信息、中国观点及文化内容...

  • 在用户价值和技术变革中孕育发展路径——专访光明网总裁杨谷

    作者:谢新洲; 柏小林 刊期:2019年第07期

    数字化是主流媒体迈向新媒体的第一步。在转型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容易陷入“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大刀阔斧开展新媒体创新则难免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遇到发展瓶颈。如何处理传承传统与开放创新的关系,是困扰许多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于思想理论建设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光明网一直是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