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写作

新闻与写作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News and Writing

杂志简介:《新闻与写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0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语、专题、理论前沿、专栏、对话党报、传媒圈、写作讲堂

主管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2-2295
国内刊号:11-1109/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4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4427
总被引量:15926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3.2045
立即指数:0.0685
期刊他引率:0.9667
平均引文率:1.6904
  •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学习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

    作者:陈力丹 刊期:2018年第01期

    所做的党的报告中,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共有6句话,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其中第一句话“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统领性质的,也是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是仅仅对党直接领导的媒体而言的...

  • 新闻学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么泳仪 刊期:2018年第01期

    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以来,新闻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这一百年来,中国的新闻学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跨越百年,新闻学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当前,新闻学已成为我国社科领域中一门重要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学同样需要面对来自数字化的挑战,而这也正在成...

  • “否思”新闻学

    作者:吴飞; 任溦溦 刊期:2018年第01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充分普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彻底被颠覆——这是新闻学中必须关注到的根本性变化,也是进行否思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的变化没有想象中大,因此,学术研究中的否思意识要有,但传统的知识仍然有它的价值。

  • 新闻创新研究的视角与路径

    作者:白红义 刊期:2018年第01期

    既往的新闻研究建立在对一个稳定的新闻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当下快速变动的新闻业现实则对新闻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欧美新闻学界日渐兴起的新闻创新研究为例,结合西方研究与本土实践,尝试提出在中国语境下进行新闻创新研究的四个视角和三种路径,以此作为学科创新的一个初步探索。

  • 共享共责的网络传播:新时代、新格局、新责任

    作者:胡正荣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新时代,网络传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本文认为,网络传播的新时代特征是互联互通,新格局状况是多元一体,因此,网络传播应当在共享的基础、共赢的目标、共治的原则下,共同承担责任,达成共享共责。为了达成共责,需要重寻理念,树立新的社会责任观;重建体系,确立新的网络传播治理体系;重塑主体,开展网络传播责任教育。教育者通过数字素养教...

  • 互联网内容建设的“四梁八柱”

    作者:唐绪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党的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四梁八柱”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四梁八柱”可以概括为八大原则和四条路径,八大原则指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创新、尊重传播规律、保障繁荣发展、把握正确导向、培育向善文化、力行共享共治、加强统筹协调,四条路径指的是通过支持、保障、引导、治理四条途径来实...

  • 2017年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分析

    作者:沈阳; 向安玲 刊期:2018年第01期

    2017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纵览2017年互联网发展状况,梳理出四大特点:一是新起点、新心态,我们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群体目标;二是新智能、新焦虑,我们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人工智能将彻底改造我们的生活,也从未如此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职业焦虑感;三是新世代、新消费,我们的不同世代不同社群之间,从未如此具...

  • 云生态:云传播的媒介生态变革

    作者:李卫东; 彭静; 张昆 刊期:2018年第01期

    云生态是云传播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新变革。云生态的本质内涵可理解为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媒介生态,云生态系统是以开放平台为媒介与媒介、媒介与自然、媒介与政府、媒介与市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连接器的新型媒介生态系统。云生态系统包含复杂的要素,具有“连接器”“感应器”和“催化剂”三大服务功能。

  • 新时代的互联网络治理创新——从网上信息管理向规范网络行为转变

    作者:王凤翔; 申文静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网络治理从网上信息管理向规范网络行为转变是“与时偕行”。网络信息规律、信息技术趋势、法治建设、管理实践与互联网安全内容,决定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不符合网络发展规律及其治理趋势,必须将网前行为、网上行为、网下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统筹考虑、全面规范,覆盖网络全业态全平台全链条。这既是一个立法、...

  • 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

    作者:董晨宇; 丁依然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互联网时代,欧文·戈夫曼对于日常生活自我呈现的研究经受了多重改变与挑战。本文试图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通过自我陈列、流露隐藏、观众隔离和品味表演这四组关键词,讨论互联网自我呈现的重要变迁,以及未来中国本土学术研究可能继续探索的领域和方向。

  • 权力迁移与人本精神:算法式新闻分发的技术伦理

    作者:陈昌凤; 霍婕 刊期:2018年第01期

    以算法技术进行分发的新闻在人们的信息接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大用户黏性的同时,算法式分发新闻也引发了假新闻泛滥、信息偏食、信息茧房、回音室等不良后果,带来争议。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的算法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所决定的,算法的技术实践与公共信息生产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本文试图从算法式分发新闻的现状入手,挖...

  • 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作者:张昆; 王宇婷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教育资源的分享、交流使得办学思想更加开放;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其对教育的投入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在高校间学科的激烈竞争中,学科评估制度成了引领学科建设的重要杠杆。由于目前的学科评估机制不尽合理,滋生了学科建设中的浮躁、功利的氛围。要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合理的顶层...

  • 舆论、价值观、文化:理解民意的三个维度

    作者:张涛甫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本文提出理解民意的三维框架:舆论是悬浮于民意表层的结构,它鲜活、生动、变动不居,显示度高;价值观为民意提供明确、理性化的依据;文化居于民意的底座,民意的关系是间接的,隐性的,有时表现为默会知识和集体无意识,成为一个族群共享的惯习,集体规约族群的所思所为。民意的三维框架为理解民意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框架,试图为舆论治理提供新的战...

  • 传媒业变革之道:拥抱人工智能

    作者:匡文波 刊期:2018年第01期

    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有多达8亿人的工作岗位可能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传媒业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新闻人?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指出人工智能是伙伴不是敌人。传媒业应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新闻策划、新闻内容生产智能化,提升内容创作能力、识别虚假信息、传播渠道自动化。面对人工智能,恐惧...

  • 抓住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专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

    作者:么泳仪; 张婧琪; 孙志男 刊期:2018年第01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但北大新闻教育的历史却可上溯到一百年前。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门新闻学课程,产生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百年的巨变,用历史这面镜子比照今天,面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传媒生态和传媒业态,我们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新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