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杂志简介:《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20/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栏、新媒体、新闻传播法制、新闻传播史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2577
国内刊号:11-3320/G2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17
复合影响因子:3.28
总发文量:1201
总被引量:17773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6.6129
立即指数:0.0472
期刊他引率:0.9314
平均引文率:34.6509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郑保卫 刊期:2005年第01期

    当前,中央正在积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荣幸地被纳入这一号称“战略工程”、“生命工程”的体系之中。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精神,抓住机遇,推动新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们特意邀请部分高校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和编写新闻学教材的专家学者撰文笔谈,略发一孔之见。

  • 新闻工作与“以人为本”

    作者:丁柏铨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以人为本,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是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来的。在包括新闻工作在内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体现。

  •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建设的方法论问题

    作者:刘卫东 刊期:2005年第01期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本质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从这个角度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在实践领域,它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如中国),也遇到过重大的历史挫折(如苏联、东欧)。当历史发展出现某种形式的曲折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责难,也成为2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国内外的一股社会思潮。但上述挫折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

  • 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新闻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作者:孙玮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年代,马克思一段有关报纸规律的论述在新闻界广泛流传,“……但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有研究者分析,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成为中国新闻界在新时期进入改革阶段的最重要的理论资源。这一被反复援引的思想最...

  • 新闻学术研究也要讲政治

    作者:丰纯高 刊期:2005年第01期

    目前,新闻学界对“新闻工作要讲政治”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新闻学术研究要讲政治”还有不少同志持反感和抵制态度,他们主张新闻学术研究应该淡化和摆脱政治影响,实现“学术独立”。这种认识,对我们新闻学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有害的。

  • 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

    作者:黄旦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以为,芝加哥学派、李普曼到大众传播,是美国传播研究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条逻辑发展线索。通过对这条线索的考察和梳理,展示美国传播研究思想的基本演变:芝加哥学派主要侧重于社会关系来透视传播,从而希望借助于大众传播,使工业化社会能恢复此前社区那种良好的关系;到了李普曼,虽然也看到了传播对人类建立自身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但其重...

  • “得一门而入”——对话研究及其方法论指向

    作者:王怡红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差异与对立之后,交流仍是可能的。即使思想不同,意见分别,人们仍然可以相遇、和解与重聚。通过对话,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这是对话思想的主要题旨。这篇文章从对话研究的思想源起,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到对话研究的假设,概念的本质属性,方法论的指向,研究的主要内容,构成理论的主要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话研究的特质以及“和而不同”...

  •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

    作者:单波; 王金礼 刊期:2005年第01期

    作为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的道德方式,跨文化传播极具文化伦理意味;在政治、经济、传播技术、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实的跨文化传播在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与功利性;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合法性应是合于人的文化创造自由与文化选择自由,合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平衡和文化意义的共同分享,合于人的文化传播无限可循环...

  • 论媒介文化研究的两条路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

    作者:孔令华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媒介文化研究方面贡献甚巨的有两大学派,即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他们基本上构成了媒介文化研究上的“双璧”。本论文重点比较了两个学派的差异,认为相同点有三:他们属于广义的批判学派;都不仅仅是种单纯的媒介文化研究理论,更是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都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之处有四:研究视角与旨趣的不同;截然不...

  • 共处·对抗·借鉴——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演变

    作者:刘晓红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以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为参照,分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演变,指出。二者的关系经历了短暂的共处、尖锐对抗、沟通和借鉴三个不同的时期。并分析了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互相借鉴的前提。

  • 公共利益界定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为例

    作者:夏倩芳 刊期:2005年第01期

    公共利益是广电媒介政府规制的正当性所在。规制目的是为了调和产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矛盾。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渗透在规范传播产业的所有法规和政策中,它的关系范围涉及媒介、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尤其是在政经制度框架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表达机会的公平性。但是,在规制实践中,公共利益概念具有模糊性和功利性,常常被各种势力利用来合...

  • “染论”与“难论”——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墨翟与韩非的传播效果论

    作者:黄星民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从墨子与韩非子的思想方法入手,探讨了两位思想家的传播效果观。本文认为,墨子方法论“兼”,强调了矛盾的同一性,因而在传播效果上提出了“染论”,比喻传播可以取得像“丝染”一样的强力效果。韩非方法论“矛盾”,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因而在传播效果上提出了“难论”,认为传播要取得效果非常困难。本文还就上述的两个传播效果观进行...

  • 30年代《申报》副刊《春秋》性质、风格及贡献探讨

    作者:王灿发 刊期:2005年第01期

    30年代的《春秋》是《申报》的一个重要的文艺副刊,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仅次于《自由谈》。它是一个面向普通市民阶层的、进步的,融通俗性、知识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它的创办主要是从文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的,在30年代,其风格经历了“思想新颖、趣味浓厚”、“注重时效性、时代意义”、“写实性、新闻性”的演变。它“以...

  • 政治文化视角与近代新闻史研究

    作者:唐海江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评述近代新闻史三种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史的思路。文章主要以清末政论报刊为探讨个案,对政治文化视角的分析功能、分析思路、研究方法和史料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阐述。认为借助政治文化视角能够完成传受互动机制的历史分析,由此不仅可以弥补以上研究视角的某些不足,还可为近代新闻史研究带来新的内...

  • 毋忘国耻 大道为公——民国初年长沙《大公报》与同期天津《大公报》比较述略

    作者:韩爱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两家影响较大的《大公报》,即诞生于1902年的天津《大公报》和诞生于1915年的长沙《大公报》。可是,人们一般只知道天津《大公报》,而不知长沙《大公报》。其实,诞生在社会剧烈动荡中的长沙《大公报》,一诞生便表现出了锐不可当的气势。无论从内容、办报宗旨、版面安排上都超出了处于低潮期的同时期的天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