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评论

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杂志简介:《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3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900/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新闻传播学、媒介化社会、广告与媒介经济、传播与文化、跨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史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国际刊号:2096-5443
国内刊号:42-1900/G2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193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77
总发文量:180
总被引量:888
H指数:12
引用半衰期:4.1111
期刊他引率:0.9231
平均引文率:16.7143
  • 跨宗教纷争的新闻报道:马来西亚中文报纸、英文报纸和马来语报纸的框架设置

    作者:杨丽芳; 郭镇之; 杨颖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研究旨在对马来西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跨宗教纷争事件——'阿拉'纷争的相关报道作出框架分析。研究对比了中文报纸、英文报纸和马来语报纸对此次纷争的报道,找出导致框架构建不同的因素。各大报纸使用的显著框架侧重点不同。《星洲日报》在新闻报道中直言不讳,反映出反霸权的话语;《星报》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而《前锋报》则持强烈支持现状的...

  • 历史与转向: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进路

    作者:曾秀芹; 陈振华 刊期:2016年第01期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间接效果研究的经典假说,内核是个体处理与想象中的他者媒介化的关系。国内对此关注日渐式微,缺乏对理论脉络的系统梳理。2003年后,'假定影响模型'(IPI模型)因其适应情境的广泛性逐步取代第三人效果研究框架。本文梳理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经典进路,从研究层面、重要推论和量化操作方法三大方面进行总结,介绍热点议题:行为层面、...

  • 传播学研究中仪式概念社会意义的理想化及其消解

    作者:刘建明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传播的仪式观、仪式传播、媒介事件等仪式视角下的传播研究中,仪式概念往往被赋予社会整合的理想色彩,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仪式概念的内涵逐渐由当初单一的积极功能,演变为复杂的、包含消极意义的社会功能,仪式概念日益褪去其理想色彩,其积极的社会意义被解构。尤其在对媒介事件的仪式性研究中,对其社会整合...

  • 社交媒体中伪健康信息传播研究的问题意识、理论想象与路径方法

    作者:吴世文 刊期:2016年第01期

    伪健康信息是被'此时'的医学专业共同体认定为假(非真的、非科学的)的健康信息。它们在表面上以传播健康为目的,实则却违背科学与事实。及至当下,伪健康信息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泛滥,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大社会问题。不过,目前国内外对于伪健康信息传播在社交媒体语境中带来的新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交媒体中伪健康信...

  • 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人际角色信任对制度信任的建构分析——基于傅莹在人大新闻会上发言的文本分析

    作者:夏琼; 张蓓 刊期:2016年第01期

    由于其局部性、私人性的特点,人际信任被看做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制度信任则因其整体性、制度性的特点,被看做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随着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制度信任必然会逐渐取代人际信任。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信任会蕴含有人际信任的因素,并且从人际信任里汲取支持性力量。政府新闻发言人出色的角色扮演,增强人际信任,对培养公众的...

  • 论施拉姆访华与中国大众传播思潮之泛起——基于反思视角下的拓展性分析

    作者:任洪涛 刊期:2016年第01期

    施拉姆访华过程中,国内学者与西方传播理论的直接相遇,是中国思想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与施拉姆交流知识、共享思想,无疑成为中国学者摆脱思想僵化的一剂良药。而译介、分析并尝试转化以施拉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学理论,成为当时中国新闻传播者走出新闻学理论封闭怪圈的一种途径。但同时,尚未完成浴火重生却又被施拉姆牢牢'套'住,成为中国新...

  • “微”:一个媒介文化范式的检视

    作者:潘天波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后现代,人类俨然从两千多年来'大哲学'的倚重与狂妄中走出,迈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文化'时代。它迫使人类从依赖媒介物性中解放,并广泛地诉诸媒介物感进行人机交互,实现了由'大'向'微'的一次文化范式转型,这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传播行为与消费过程三个层面,它的转型彻底改变了社会知识结构及其存在状态。在阐释中发现,'微文化'依存并契合儒...

  • 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浮现:结构协商与话语生产

    作者:曹小杰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二十余年,其文化内涵及影响已引起不少学者关注,相关的文化研究文献在不断增多。但互联网文化的正当地位不是最开始就一目了然的既定事实,它是在不断与社会政治结构进行调适、不断形成实践主体、进行另类话语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市场'的三维分析框架,围绕1994—2003年这十年间有关中国互联网的重要...

  • 从新闻常规迈向文化自觉:新闻生产的再校准

    作者:徐小立; 谭湘鹏 刊期:2016年第01期

    以效率为基础形成的新闻常规,已然陷入价值失衡的困境中,使得新闻媒体运行逐步僵化,继而影响新闻运行的各个领域。新闻报道的偏见、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都与此相关。由此,新闻生产需要再校准,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新认识新闻媒体、重新认知新闻职业,从而重新构建新闻媒体,不断弱化新闻常规的负面效应,使新闻媒体更趋完善,让...

  • 埃及官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金字塔报》为例

    作者:陆映波 刊期:2016年第01期

    《金字塔报》一直作为埃及官方的第一大报,发挥着政府'喉舌'的作用。《金字塔报》对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事件的报道力度、立场和口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埃及当局对相应事件的看法。通过对近17年来《金字塔报》中关于中国报道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报道的力度和口径与两国间关系的热度紧密相关。总体而言,以正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为主,但对...

  • 从附属“标配”到独立主体——我国传统媒体网站的蜕变

    作者:周茂君; 黄爱贞 刊期:2016年第01期

    我国传统媒体网站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母媒体的附属'标配'而存在,在资金、内容、运营、人力上依附于母媒体,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伴随着文化产业转企改制的开展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媒体网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突破体制限制与实现机制创新,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市场运作主体,终于完成从附...

  • 大众媒介对“差异群体”的建构偏好与叙事特征:以2010-2015年“蚁族”报道为例

    作者:严航 刊期:2016年第01期

    通过对362篇'蚁族'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本文发现,媒体对于'蚁族'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偏好显著,不同类别'蚁族'的媒介形象差异明显,不同议题的叙事特征差别分明。整体上,'蚁族'群体在拟态环境中的形象特征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不难发现,媒介正积极地改善形象塑造的方式,努力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

  • 网络事件的社会动员机制考察——“魏则西事件”微信个案研究

    作者:陈岳芬 刊期:2016年第01期

    2016年5月初,魏则西事件引爆微信舆论场,并由个人事件迅速演变为网络事件。本文以梯利'机制—过程程序'为分析框架,采用文化分析方法,对事件传播过程及微信文本展开分析,以探究微信在网络事件中的动员机制,并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最终目标,以期有效地降低社会进步的代价。

  • 信息主权视野下被遗忘权引发的跨境数据流动问题探析

    作者:周翔; 吴文静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记忆成为常态、而遗忘成为例外的大数据时代,欧盟数据改革中提出的被遗忘权备受关注和争议。由被遗忘权的跨境执行受阻事件反映出信息有效流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部分主权国家基于各自的立场对被遗忘权做出回应,形成了激进支持派、保守反对派和中立观望派三大派别。本文尝试以信息主权为视角,分析由被遗忘权引发的跨境数据流动问题,并...

  • 社会排斥概念下的数字鸿沟治理

    作者:刘丽群; 成升 刊期:2016年第01期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社会不平等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数字鸿沟对于弱势群体的生存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让数量庞大的底层人民由绝望而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社会风险。从治理数字鸿沟、消除社会风险的目标出发,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排斥概念的演化,继而借助社会排斥这一概念工具分析数字鸿沟的成因,最后提出对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