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杂志 省级期刊

Cover and Edit News

杂志简介:《新闻采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70/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闻理论、业务研究、百家谈、名人专访、灯下漫笔、同行写真、新闻写作、读者评说

主管单位: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刊号:2096-0719
国内刊号:14-1070/G2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1726
总被引量:1065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媒体发行量应有公正的市场监督机制

    作者:冯爱民 刊期:2004年第06期

    我国报业市场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报业竞争需要自由当然也需要规范,没有规范的自由是不利于报业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的。在众多涉及报业市场竞争规范化的问题中,目前我认为亟待解决的是“公平竞争”的问题,焦点在报纸的发行量上。

  • 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切实搞好舆论监督

    作者:刘慧君 刊期:2004年第06期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了,这是我们党建党以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在制度反腐、制度建党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阐述了舆论监督问题,确立了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 走人才立台、精品强台之路

    作者:董育中 刊期:2004年第06期

    接中国记协的通知,要我代表山西电视台围绕“出精品、出人才”所做的工作在本次大会上做典型发言,这是全国记协对山西电视台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山西电视台今后工作的鼓励、支持和鞭策。“典型发言”不敢当,我只能根据记协书记处的指示意见,就山西电视台近年来宣传方面的工作,作个汇报。

  • “三贴近”原则:重大战役性报道的支撑点——对大型系列报道《山西在跨越》的理论解析

    作者:王泽红 刊期:2004年第06期

    为庆祝建国55周年,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联播》推出了20集大型系列报道《山西在跨越》。报道旨在反映建国5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6年来,山西省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组在国庆55周年的特定环境下的议题设置性报道,

  • 用“三贴近”原则指导时政新闻改革

    作者:范宏文 刊期:2004年第06期

    这里所说的时政新闻是指从改革开放以前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宣传色彩的时政新闻采、编、播(报)形式。我认为,目前时政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强调新闻宣传功能的同时,压抑了新闻的自身规律,题材选择教条化,采编播形式缺乏个性,忽视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受众对信息选择的精细程度。

  • “贴近”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从《关注废旧物再生利用》的报道看编辑记者的“三贴近”

    作者:薛锁明 刊期:2004年第06期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作为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因此,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坚持“三贴近”推进县市台新闻节目改革

    作者:张瑞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新闻节目是县市电视台的立台节目,也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工具和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窗口。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从加强人民群众关注度人手,下大力改进和改革新闻节目的宣传报道,是当前县市台面临的一道崭新课题。

  • 中央领导谈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刊期:2004年第06期

    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同志最近表示,加速建设一批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 新闻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

    作者:王晓华 刊期:2004年第06期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强调新闻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指出这是用“三个代表”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 坚持“三贴近”创新舆论监督

    作者:周皓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报纸创新舆论监督明确了重点和目标。

  • 执著求索新闻路

    作者:肖亚光 刊期:2004年第06期

    今年,我荣获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当9月22日晚上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一消息时,激动得通宵未眠,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我想起自己走上记者道路的曲折经历,想起了从事记者工作的一件件往事,也清醒地意识到,获得范长江新闻奖,对我既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鼓励,更是高标准工作要求的开始……

  •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

    作者:孟德东 刊期:2004年第06期

    传统媒体采用一种或几种媒介传播形式:报刊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画面播放节目。网络新闻媒体则兼容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和发送信息,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和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具有传播方式多媒体的特点。

  • 浅谈数字电视的发展

    作者:高光奇 刊期:2004年第06期

    数字生活方式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脑、手机和电视三大信息平台中,电脑和手机已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人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资讯和娱乐服务,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盈利。数字电视将带来数字生活方式的又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 新闻选材的价值判断——论一般性报道的价值提升

    作者:郭金星 刊期:2004年第06期

    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可谓重矣。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新闻报道可亲、可看、可信,入耳、入脑、入心,最大程度地扩大媒体的影响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在选材环节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和挖掘,这是搞好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

  • 做活经济新闻 贴近读者生活

    作者:张晓绵 刊期:2004年第06期

    现代社会中,媒体竞争日益加剧,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做好富有特色的经济新闻是媒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有力法宝,经济新闻成为媒体间竞争的利器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受众、贴近受众、服务受众,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