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研究

西藏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SCI南大期刊

Tibetan Studies

杂志简介:《西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4-100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藏医药、文学、人口

主管单位: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西藏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0003
国内刊号:54-1006/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西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1230
总被引量:5990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8.8182
立即指数:0.0632
期刊他引率:0.9623
平均引文率:7.8526
  • 试析民国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宗教事务基本经验

    作者:次旦扎西; 顿拉 刊期:2017年第03期

    民国中央政府为积极管理西藏各项事务,设置了蒙藏委员会;建立健全法规,通过加强藏传佛教事务管理,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尊崇九世班禅,积极恢复中央和西藏地方正常关系;妥善进行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工作,维护中央政府权威;筹划推行西藏政教分离的改革目标,积极谋划“内政统一”的政治理想.各项措施为维护主权、固边稳藏起到了一...

  • 元明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不同特点

    作者:李文萍 刊期:2017年第03期

    西藏自元朝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后,元明两朝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特别在治藏宗教政策上,呈现出既有共性,又个性分明的特点.元朝“独依一派”“政教合一”与明朝“多封众建”“政教区分”的治藏宗教政策貌似背道而驰,但其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实现了两代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的有效治理.正所谓“治边先稳藏”,虽具体措施、方式有...

  • 浅述玉树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作者:罗桑开珠 刊期:2017年第03期

    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其为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交通要道,故玉树人民以她为契机,树立了积极支持和保护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辉煌历史地位.在国内外各民族交往中形成了本土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 “合尊法宝”的身份及其作品考辨

    作者:帕毛多日杰 刊期:2017年第03期

    藏族翻译事业在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推动藏文化的演变、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藏族历史上精通藏梵二语或汉藏二语的大译师人才辈出,他们翻译了大量的显密经续及五明学经典,同时架起了沟通藏族与其他民族的桥梁,促进了藏民族与诸民族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其中精通汉藏二语的译师“合尊?却吉仁钦”在诸藏译师中显得十分...

  • 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年谱

    作者:李志明 刊期:2017年第03期

    大智法王班丹扎释是明代藏族史上的重要人物,受到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四位皇帝一再加封,是明代第四位获得法王名号的藏族高僧.班丹扎释与明封三大法王,即大宝法王德银协巴、大乘法王昆泽思巴、大慈法王释迦也失,以及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都有深厚的法缘关系.他一生多次往来于汉藏之间,为促进汉藏民族交流,推动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做出过杰...

  • 炳灵寺第70窟无量寿经变辨识

    作者:贺延军 刊期:2017年第03期

    炳灵寺第70窟位于下寺石窟群中部,初凿于唐代,南壁壁画为无量寿经变画,依据《无量寿经》的情节绘制而成,展现的是《无量寿经》中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绘画采用汉地传统的线描法和沥粉贴金工艺,佛、菩萨样式依据藏传佛教造像仪轨.画师通壁巨构,运用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众菩萨弟子、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清流莲池、神禽...

  • 藏医学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保罗; 项智多杰 刊期:2017年第03期

    作为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藏医学,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医学中独具特色、原始形态保存最完好的医学之一.就其由来:万年前西藏高原上的远古初民开始探索原始启蒙医疗实践;5000年前初步掌握一些简单而基本的医疗技能;公元前1917年辛饶米沃且出生前,也即距今3900多年前,象雄地方盛行原始苯教的巫医;辛饶米沃且父子时代产生了象...

  • 政府与市场:双向建构西藏地区新型社区建设长效机制

    作者:段小力 刊期: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西藏新型社区建设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人口集聚缓慢、社区经济相对薄弱、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社区自治滞后等问题.基于西藏社会文化情境,从政府和市场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西藏政府、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培育和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建构产城互动、生态宜居、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西藏新型...

  • 西藏珠峰大本营旅游收益的共享机制研究

    作者:杨涛 刊期:2017年第03期

    珠峰大本营为游客和登山者提供了一套综合性的服务,并在提供这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收益共享机制,推进了当地整体发展;但是,受金融资本门槛和牦牛数量的制约,贫困群体较难参与到旅游之中.因此,需要优化珠峰大本营旅游收益共享机制,推进扶贫资本参与到帐篷租赁、牦牛托运、班车司机培训之中,并完善新建旅游服务设施与珠峰大本...

  • 西藏多民族嵌入式社区的实证研究(下)

    作者:胡洁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阶段,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性也将不断增大,不同民族在同一社区中生活已成为常态,多民族社区已成为新时期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聚焦点,必然会对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西藏多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部分方面仍需改善;城乡间经济发...

  • 牧区农村藏族妇女家庭分工与生态建设能力提升研究——来自川西北牧区的个案调查

    作者:沈茂英; 龙涛 刊期:2017年第03期

    家庭分工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定位,是社会分工在家庭层面的表现,也是社会性别分工在家庭层面的折射.在川西北牧区女性个案访谈中发现,藏族妇女是家庭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孩子和老人的主要照料者,是家庭食物和家庭能源的主要准备者,却是家庭资产管理的旁观者.藏族妇女家庭分工决定了妇女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有着完全不同于男性的认知与需...

  • 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

    作者:王晓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云南藏区的一个村庄——茨中村里,虽然村民的信仰不同、族属各异,但身份特征的悬殊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过多的不便,相反却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包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村的“全面等价互惠”传统.也即是说,在异质文化如此突出的背景下,互惠机制的广泛存在与运作成为村落社会整合无碍的关键.

  • 活态史诗《格萨尔》:中外合璧、大有可为——访杨恩洪研究员

    作者:郑敏芳; 弋睿仙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恩洪,长期从事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及其说唱艺人的研究、藏族妇女口述历史研究等.杨恩洪阐释了《格萨尔》的学术价值和国外学界的研究状况,对外语专业师生的《格萨尔》研究、《格萨尔》复译、《格萨尔》学以及藏族文化传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 藏传佛教图像与文本结合叙事方式的变迀——系列多罗那他祖师传记唐卡的单幅解读

    作者:王怡潇 刊期:2017年第03期

    多罗那他是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也是藏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多罗那他有详尽自传存世,四川阿坝县觉囊派赛贡巴寺收藏的一套19世纪的多罗那他传记唐卡,就是根据自传所绘.每幅作品都带有清晰详尽的藏文榜题.藏传佛教上师传记唐卡流传已久,而这一系列唐卡图像与榜题文字共同构成晚近藏族绘画史上一种新的叙事模式.通过对唐卡榜题文字和画面翻译...

  •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作者:卢素文 刊期:2017年第03期

    十一面观音是藏传佛教艺术中常见的观音题材,相关经典在吐蕃时期已流行于藏地,图像的传入则基本为11世纪以后,所依据的文本是由阿底峡和仁钦桑布自梵文所译,现收录于《丹珠尔》.由于所依据文本的不同,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分属不同的图像系统,在图像特征上有明显差异,这两种观音图像在15世纪以后开始对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