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Arts

杂志简介:《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艺术、文学、文化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558
总被引量:767
H指数:11
  • 艺术撷萃

    刊期:2014年第03期

    <正>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舞蹈专业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的舞蹈比赛和演出,历年来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多个舞蹈作品屡获殊荣,主要包括:《悸动》获"全国第六届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奖,《追梦》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同学一场》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舞

  • 职业身份与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互动——《语用学杂志》专刊评述

    作者:季小民 刊期:2014年第03期

    身份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新兴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态势。《语用学杂志》2012年第2期专刊收录了与此议题相关的六篇论文。这些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以动态的视角考察身份;组合运用理论框架;研究语种相对集中;分析深入细腻;所分析的语料自然真实。未来研究在借鉴这些优点的基础上,...

  • 《共时与历时:一个动态接口》评介

    作者:严敏芬; 孙鑫鑫 刊期:2014年第03期

    《共时与历时:一个动态接口》一书汇集了来自构式语法和语法化领域的领衔专家,利用最新的语言演变和语言变异理论,从描述和解释层面对大量共时-历时接口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共时-历时动态接口的表征方式,确立了构式语法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相结合用于共时-历时动态接口研究的优越性,扩大了构式语法理论的应用和研究范围,对于发现新的语言现象...

  • 框架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歇后语分析

    作者:李娟娟 刊期:2014年第03期

    Fillmore的框架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框架成分一经提及,可激活整个认知框架,人们正是借助被激活的框架来理解所表达的意义。同样,框架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汉语歇后语的部分含义、特点,以及认知过程。对汉语歇后语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看到歇后语的前段和后段之间的联系,这对于理解歇后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 从及物性系统透视美国媒体的意识形态

    作者:周颖 刊期:2014年第03期

    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理论是解构意义是如何形成和被理解的理论基础,是发掘文本深层次意义的一种有效途径。美国媒体标榜拥有新闻自由,但实际上明显受到政府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运用及物性系统对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纽约时报》中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虽然努力保持中立与客观,但还是不自觉地带有自身的意识形态...

  • 面向翻译职业专业化和拓展化的职业翻译教育

    作者:张慧 刊期:2014年第03期

    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专业翻译工具与大量充满技术和科技含量的待翻译产品,翻译职业因此出现了专业化和拓展化的趋势。这要求职业翻译教育注意专业领域知识和翻译技术的传授,对此我国与国外的职业翻译教育分别作出了应对。我国的职业翻译教育所面临的专业领域知识和翻译技术师资缺乏的问题,可通过同校跨专业合作与选聘...

  • 间性理论视阈下基于6P的法律英语通识课教学

    作者:关成勇; 郭万群 刊期:2014年第03期

    《法律英语》通识课教学设计应该以6P为驱动,即:以间性理论为哲学基础(Philosophy),遵循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课程性质(Properties),坚持一条主线多方互动的课程目标(Purposes),实施以"APPLE"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edagogy),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Platform),满足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该课程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主体交互性,教学过程...

  •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解读

    作者:吴碧宇; 史湘琳; 孙华 刊期:2014年第03期

    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对基于生命教育取向的文本解读方式的认同度和他们对生命教育的感知状态,有助于建构一个基于生命教育取向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的解读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涵服务。

  • 论幼师钢琴课“初学瓶颈”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干预措施

    作者:韩坤 刊期:2014年第03期

    "初学瓶颈"指在学习初期学生由于对钢琴课学习规律不熟悉而造成的学习进度阻碍。虽然在起始阶段怀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但由于基础薄弱或无基础,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学生极易陷入"初学瓶颈"而丧失学习热情。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钢琴课学习"初学瓶颈"的成因可归结为知觉困难、记忆困难、动机与兴趣、挫折认知等几方面。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主动采...

  • 论吕剧传统小戏的“苦中作乐”——以《王小赶脚》为例

    作者:王金伟 刊期:2014年第03期

    吕剧是山东等地区的地方戏,大致有传统剧和现代剧等类。《王小赶脚》是一部吕剧的传统小戏。此剧渗透着一种"苦中作乐"的风格,这在吕剧的传统小戏中多有表现。小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乐"的成分俯拾即是,而吕剧本体等又造成了其"苦"的蕴意所在。此类剧作通过对"苦""乐"矛盾的"化解"取得了艺术表现而又高于生活的效果。

  • 沈从文后期湘西系列作品对“美”的颠覆与重建

    作者:姚佳 刊期:2014年第03期

    沈从文的创作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在以《边城》为例的作品中着重描绘湘西世界中纯净淳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使湘西一度成为知识分子追寻的世外桃源,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为了躲避战火南下云南,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长河》和散文《湘西》,颠覆了之前作品中的一贯风格,希望通过对湘西世界非"常态"的描写引起人们的警示...

  • “道”与“理式”——老子和柏拉图美学思想之简要比较

    作者:聂家伟 刊期:2014年第03期

    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式"是他们思想的内核,两者存在很多相似性,均先验自足,同为万物之源,且都绝对永恒。但是两者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道"是动中有静,是一个完整体;而"理式"却是静中有动,可以被分有。造成"道"与"理式"异同的原因乃由于落脚点不同:老子的思想体现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怀,而柏拉图则旨在维护贵族阶级。

  • 人格的多重性——分析《送冰的人来了》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作者:沙璇 刊期:2014年第03期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送冰的人来了》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发现,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影响下,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的不断变化,会导致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差异,继而展现作者对他们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 试析“经营位置”在现意花鸟画中的体现

    作者:张光辉 刊期:2014年第03期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形式,画面表现的形式美感也不同。画面形式感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内在精神是作者内心感受的凝集,外在形式则体现在构图和色彩的表现上。"经营位置"就是现在常说的构图布局,指对画面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形态、笔墨、色彩等各方面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

  • 高职文秘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探析——基于“双核”能力的培养

    作者:曹辉 刊期:2014年第03期

    "双核能力"指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是影响学生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性能力,也是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的能力。通过对文秘类就业岗位群知识能力需求的分析,提炼出文秘专业的"双核能力",并根据"岗位职责—能力—课程—课程目标"的思路构建文秘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