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物理杂志 北大期刊

Physics

杂志简介:《物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57/O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述、光物理专题、研究快讯、物理攫英、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量子十问、读者和编者、天行见物理、科学咖啡馆、招生招聘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379-4148
国内刊号:11-1957/O4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2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965
总被引量:8399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4
立即指数:0.0208
期刊他引率:0.9234
平均引文率:14.519
  • 同步辐射历史及现状

    作者:冼鼎昌 刊期:2013年第06期

    1947年,位于美国纽约州Schenectady的通用电气公司实验室(GElab)在调试新建成的一台70MeV电子同步加速器时,看到一种强烈的光辐射,从此这种辐射便被称为"同步加速器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在中国的文献中简称为"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是速度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变速运动时放出的电磁辐射,

  • 压力环境下重费米子体系的物性探索

    作者:路欣 刊期:2013年第06期

    重费米子体系是近藤晶格中的强关联电子系统,它由于电、磁等相互作用的竞争呈现出丰富的电子基态,而且由于各种相互作用的能量尺度较小,它会对外界参量(压力、掺杂、磁场)的调控比较敏感。文章论述了重费米子体系的基本性质和它在压力环境下的物性演变以及相关的量子临界现象。超导态一般会出现在量子临界点附近,文章特别以"115"超导体系为...

  • “华文物理学名词”专题前言

    作者:阎守胜 刊期:2013年第06期

    科学技术名词是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在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作为影响广泛的基础学科,名词的标准化或规范化尤为重要。

  • 华文物理名词标准化研讨会缘起与记事

    作者:傅昭铭 刊期:2013年第06期

    1华文物理术语译名缘起 科学名词术语对科学知识讲学与传播相当重要,而科学名词术语的造词与翻译定名,和时代文化背景及译者学养等有关。现今华人科学界使用的物理学名词多源自明末清初的西学东传时期,由西方人士口述与汉学者合译书籍;例如明代天启年间德国耶稣会会士邓玉函(Johann Terrenz,1576—1630)传述"远西奇器图说",

  • 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发展与现状

    作者:刘青 刊期:2013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历史和成果,阐述了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术语学研究的进展,还介绍了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的成果与未来的两岸名词对照工作的计划。

  • 中国大陆物理学名词工作的发展

    作者:阎守胜; 刘寄星 刊期:2013年第06期

    在第一届华文物理名词标准化会议上,刘寄星做了题为《汉语物理名词编撰简史》的报告,其中近期(1949年后)的发展讲述较为简略。在第二届会议上,阎守胜在刘寄星报告基础上,分四个阶段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中国大陆物理学名词工作的发展,其中第一阶段需回溯到1932年,此前的发展请参阅本期发表的刘寄星文:《汉语物理学名词统一编订的早期历史》。

  • 汉语物理学名词统一编订的早期历史

    作者:刘寄星 刊期:2013年第06期

    我国物理名词源远流长,至少一些名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确定并流传了,例如"磁"、"电"等。但物理学主要是在西方发展起来后传入我国的,因此绝大多数的物理名词是由西文名词翻译的。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主要有西方传教士和我国学者合作,翻译了一些西方科学著作,

  • 物理学词汇中人名翻译的探讨

    作者:邹英华 刊期:2013年第06期

    大家都知道,带有科学家名字的物理学词汇相当多。以中国大陆建议作为《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对照本的备选词条为例,共5653条,其中含人名的有521条,占总条数的9.2%。据刘寄星的统计[1],台湾2003年出版的《物理学名词》[2]中含人名的条目有1813条,大陆2002年出版的《英汉物理学词汇》[3]中有1308条,

  • 卡文迪许实验室

    作者:吴建永 刊期:2013年第06期

    这座古色古香的小楼就是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百年以来,在这里工作的人有30位获得诺贝尔奖。1851年,为适应工业化革命,英国剑桥大学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实验物理学实验室。校长威廉·卡文迪许公爵慷慨捐赠了6300英镑盖了这座小楼,学校也为此设立了一个实验物理学教授的席位。1871年第一位卡文迪许教授,就是奠定了电磁学...

  • 物理文献汉译常见问题分析

    作者:曹则贤 刊期:2013年第06期

    现代科学是在西方语境中发展起来而后传入我国的,科学文献的西文汉译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中的参与感稍着痕迹,但就语言层面而言,并没有什么可见的改观,新概念新思想的表述依然唯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马首是瞻。西文汉译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来说是一个隐形的“病灶性”因素,不恰当的汉译会带来诸...

  • 从国际纳米技术标准的推出看科技新词语的选用

    作者:朱星 刊期:2013年第06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产生大量新的科技词语,这些词语主要以英语形式在学术界传播。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学术机构正在对这些新科技词语的遴选、规范、应用进行研究。以纳米科技为例,国际标准化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协调各国标准化机构的国际联盟组织(aworldwidefederationofnationalstand...

  • 台湾学术名词审译发展暨两岸学术名词翻译差异类型分析

    作者:林庆隆 刊期:2013年第06期

    1引言 学术名词为具有学术领域专业意义的名词,因此是专业知识的核心,可以说没有学术名词就没有专业知识。中文学术名词由于大都翻译自英文学术名词,翻译的一致有助于学术的沟通及交流。

  • 中文物理学名词在台湾的修订

    作者:刘源俊 刊期:2013年第06期

    1物理学在台湾 要叙述中文物理学名词在台湾修订的沿革,当先简述物理学在台湾的早期发展。 1945年之前的日据时代,并没有专门培养物理人才的学府。当时的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并未设置物理学系,仅在理农学部之化学教室(相当于化学系)设一物理讲座(1929年开始),用日文授课。

  • 两岸物理名词与大学入学考试之分析

    作者:程暐滢; 张庆瑞 刊期:2013年第06期

    1前言 中国大陆的普通话与台湾的用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因为长时间分隔已衍生出颇大差异。这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造成相当多沟通上的困扰,在台湾去餐厅称服务人员为小姐是很正常的,但在大陆则是应该要绝对避免使用小姐的称谓。对于学术专有名词的命名与使用的差异不但相当大,而且由于科学的了解与认知常须透过适当的译名来正确理解其内涵,

  • 两岸在凝聚态物理中几个名词译文比较

    作者:庄振益 刊期:2013年第06期

    2011年12月11—12日我很荣幸有机会应邀参加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华文物理名词标准化研习会",在研讨会中我不仅有机会聆听与会专家学者对华文物理名词翻译的精辟见解,更能深深感受到这些科学家们对能精准地传递物理概念所付出的热情。由于我是初次真正接触这方面的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