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理学习发言稿

物理学习发言稿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9 09:06:23

物理学习发言稿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1篇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2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人文性一旦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①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对欧美的母语教育也羡慕不已。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化、思想的陶铸,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也都极其重视德育因素。修订稿的价值取向是继承了传统的,也符合全球教育趋势。修订稿进一步理清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有,必须统一,万不可偏废于一方。任何改革,最怕的就是走极端,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双性统一”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趋势。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作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实验稿中已被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出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体现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

    修订稿中的“语文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和外延比实验稿中有所扩展,涵盖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新要求。如修订稿“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十条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有更具体的描述,此处不作引用。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修订稿中新增的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使他们成为跟得上时代节拍的21世纪合格公民。

    就媒体素养看,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早就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台湾、香港也已在21世纪到来之时,在语文课程中纳入了媒体素养。美国基础教育界于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计划,该计划期望以核心学科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还有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②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已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所特有的素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这些素养,语文课程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点,修订稿已发挥了风向标的功能。如何让生活在数字化信息世界中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修订稿还有一处新的表述,同样是一盏导航灯。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2009“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64分,位列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韩国高出26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分别为3.6%和20.1%。但是,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和12.8%。可见,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上分布不均衡。③尽管这只是上海学生的表现,尽管非连续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程的阅读中,但随着非连续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已成为未来公民的素养之一。

    此外,修订稿对综合性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三、累积性:学段目标、内容的设置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之间的进一步关注

    修订稿和实验稿一样,仍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呈现“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相比实验稿,各学段中各板块的目标与内容,梯度更明显,层次更清晰,内部一致性更强,学段间的衔接更紧密,更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关于“现代文阅读”,第一学段针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相应阅读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能“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针对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针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针对文学作品,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简单议论文,提出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对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对科技作品,还提出“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建立在该学段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规律、思维特征之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阅读的内容随着学段的增高而呈现出多样化,阅读的要求也随着学段的增高逐步提升。譬如,同样是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的要求就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同样是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第四学段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三学段。

    写作同样如此。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三学段定位于“习作”,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理念的变化、目标的变化和要求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和差异,也体现了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而有些要求则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强调,并螺旋式上升。如对想象力的培养,第一学段明确“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第四学段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曾提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项基本原则,强调每一个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在加涅看来,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④

    修订稿的目标与要求以累积性的方式组织安排,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提醒教师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不可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拔高教学要求。只有避免了这样的“好心办坏事”,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此外,修订稿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降低要求,也许是更多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的均衡,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科课程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低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高标准,就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则是基本标准。如果课程标准要求过高,且偏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的话,会造成教育方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类似识字量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对每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关注。

    修订稿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明确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同时,在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强调,“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强调,“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去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了这样的理念与要求。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就在于它的非物质性,在于书法所积淀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以,这样的要求不为过,完全符合书法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教学彰显这样的价值取向,让写字的过程,让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

    除上文所涉及的各方面体现出了修订稿在实验稿基础上的改善之外,修订稿在“实施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调整,尤其是针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强化了某些要求,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等。可以说,修订稿在对课程静态结构的设计和对课程动态教学的引领之间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

    就目前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来看,有些国家提供了“内容标准”,有些国家提供了“学习水平分类”,修订稿中尚未有这方面内容,这恐有修订组专家们的立场。确实,标准不是圣诞树,不必什么东西都往上挂,一切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基于标准的教学,亦应如是。

    注释:

    ①谭轶斌《语文:须立“现代文明人”》,《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

    ②靳昕,蔡敏《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3篇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4篇

问:在过去十年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语文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要利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理解上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做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没有给出一个定义。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明确回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它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什么”您能首先谈谈这个问题吗?

答:对于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说法。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在研制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追问前人,一种是考察当下――研究当今时代的需要。过去我们讨论“语文”的内涵,往往就是追问它定名的由来,希望在弄清前人给这门课取名的意图之后,便可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了。不过,知道“语文”这一名称的来历固然有利于我们讨论这门课程的内涵,然而不知道来历也无大碍。我们应该问―下:今天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如何设计语文课程?我们不妨根据今天的需要对这样一门课程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在它的基本功能之外衍生出新的功能,产生大量的附加值。语文课程在它学习与教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的基础上,也会产生出其他的重要功能。在这具有多重功能的课程中,我们应该紧抓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问: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而重要的信息,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答:这一命题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要注意,说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并不表示在对“语文是什么”的诸种解释中选择了“语言”和“文字”这一说。的确,这一命题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然而实际上,课程的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它们涉及各方面的实际事务,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其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

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但是并不是记住了几千、几万个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我们还要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那么,“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恬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进行文学创作,则是要通过语言,准确、细致、恰当地表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人们的精神诉求。如果抛开语言文字因素来解读作品,分析作品人物和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就会使文学的解读或创作失去依凭。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趣味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和文字的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看法;然而,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被人当成一种游戏、赏玩的对象。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课程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内容非常广泛,甚至有点驳杂。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

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以便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再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上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理由是:语言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我们后来又把具有不同规律的汉语和文学两门课合在“语文”一门课程里,这又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这样一门多方面目标和内容综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它的定位容易产生偏差:使它成为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实用”“审美”等目标协调配置的“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抓住核心任务,摆准多种关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在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不同需求和意见中寻求平衡。

问:多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而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您是怎么看的?

答: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提出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状况的拨乱反正。语文教育界大力倡导人文性,则跟语文教育领域里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

在这里,我们尝试对这两个名称作一个阐释:“工具性”是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人文性”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对有关事物、环境的主观能动反应的特性。

工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事物。面对不同的对象,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者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和习惯,会寻求使用不同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不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工作的效率会有所不同。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不同,也会使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讨论工具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工具的目的,也不能不考虑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还需要讲究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

被用于谋取某种利益的任何人、事、物,都可以从工具性角度进行考察:一是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实用目的,是否适合所应用的对象;二是是否能实现所谋求的利益、具有实际功效;三是谋取功利的途径、方式、方法、技能等的实践行动是否恰当。

讨论工具性,必须联系具体的事物和问题。离开具体的目的,离开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工作内容和范围,离开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泛泛而论工具性的重要与否,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后面我们将联系语文教育的问题讨论工具性的价值。

“人文”一词,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是指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对人的影响和作用。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

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是指人在受到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化育”的过程中所作的自主选择。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简单顺应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更多的人是在接受某种“化育”的同时,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主动的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

对于人文性,需要同时关注文化性和个人性两个方面。人们高举人文性大旗,一方面强调文化,强调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本能需要、个性、潜能等的正视和尊重。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去教育人;同时还应该关注人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和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者交互作用,和谐统一。

对于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事或物,都可以从人文性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具体事物、环境、教育等因素构成的一定特质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化育”状况;二是考察个人对社会文化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的状况;三是考察文化与个人交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结果等。

对人进行人文性考察,一方面,考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点滴影响”或者“化育作用”,“影响”“化育”到什么程度,考察人如何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社会的事物、环境、教育等对人产生了怎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化育结果。另一方面,考察人在受到“化育”的过程中对事物、环境、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或应对――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被动接受、简单顺应是一种选择;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所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这也是一种选择。

所谓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实际上还是考察人,因为社会文化所“影响””化育”的不是事物,而是与此事物相关的人。所以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是要从事物中发现,受到文化“影响”“化育”并对文化作出“选择”“创造”的人,在制造或选择、利用有关事物的过程中,投射进去怎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趣味。

问: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点大家似乎都认同,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却会发生种种偏差。例如在“工具性”旗帜下,曾有过这样的偏差:一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立意于实用,一味追求近期可见的刚性目标,放弃那些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与内容,压缩语文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二是偏颇的科学主义,以自己所知道的自然科学知识来构建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仿照自然学科,推行客观、抽象、精确、标准化的思想方法。三是单纯的技术主义,脱离具体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在“人文性”旗帜下,也有这样那样的偏差。例如,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学性,以为语文课多学点文学作品,多讲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便是加强人文性了。也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化性,注重语文对人的教化。那么,语文课程究竟需要怎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答:讨论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必须研究从事这方面教育的目的,要研究教育的内容及其范围、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有关的目标。

工具性教育是为让学生掌握能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实施的教育,我们素来重视“学以致用”,实际上就是重视工具性教育。不过,人们谈论的“学以致用”的“用”,通常是指眼前看得见的实际运用,所以往往顾不到眼前无用、日后大有用

处的事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表现是,使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这_工具,顺利投入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它的工具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工具性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初步具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人文性教育是着眼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以文化“影响”“化育”学生,并努力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和能动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是,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化育”,增强文化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品位,遵循社会文明的准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包括书写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选择,对语言的运用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书写和表达。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一方面要求文明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趣味、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健康发展。

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让学生围绕一百多个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就算是讲究工具性了?是不是像有的语文课那样,大讲思想道德修养、人生态度之类,就算是突出“人文性”了?或者语文课上,半节课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半节课讲交流沟通技巧,就算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我们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在为了学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文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上,体现在联系实际、提高效率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学习材料和表达交流话题的选择上,要选择最“有营养”(文质兼美)的作品和最值得学生“咀嚼”的话题,组织教学;人文性也体现在学习目标的把握上,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材料或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展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发挥或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人文性还体现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在“接受”有关的知识、思想、文化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

强调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两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的过程,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可以解读为语文课程对于工具价值最大化与人文价值最大化相统一的追求。这应该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

问:十年前,当“理念”一词出现在课程标准中的时候,老师们还不大习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依然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请问它们是怎么确定的?

答:我们这里的“理念”指对某项事业的价值追求和实施策略。“理念”是有点“念头”“想法”之类的意思,但是它不是那种受某种现象触发而即时产生的思想,而是经过系统的思考而形成的,包括对各种观念的分析、综合,并“认定”为“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也包括对与具体对象相关的形势、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判。“理念”不只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它超越了对客观存在的认知,注入了自己的意愿或价值追求,注入了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策略信息,具有主观意志的成分。“理念”,可用的地方可大可小,用于小处如个人的“从商理念”“行医理念”等,用在规模大一点的范围里,如“办学理念”“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用于大处,如“治国理念”“建军理念”等。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指“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实施策略”。确立这方面理念的过程是:在尽可能获取真实与完备的有关客观信息的基础上,寻找理想的目标,对改革理想与现实条件进行研判,为追求语文教育的最佳效果――综合效益最大化、学习成本最小化――选择合适的目标、内容和行动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和研究讨论,2011年版课程标准保持了实验稿中“基本理念”原有的四条标题和基本精神,同时对一部分内容和语言表述作了修改和调整。在“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方面,2011年版坚持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主要是:

第一,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第二,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第三,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第四,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第五,坚持“素养一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

第六,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第七,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问:在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有许多增删调整,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答: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修订中的增删调整,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和实施改革的行动方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第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突出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进一步加强操作性。第四,部分内容和词句有所增删调整,力求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表达更加准确贴切、顺畅简洁。

具体的修改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叙述。

1.充实与加强

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作用。如“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加写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一”这一段强调了语文课程必须注重体现的思想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提示要把

这些要求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既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中的贯串性要求,也注意了不脱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体情感体验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课程设计思路”这一部分,实验稿里的4条,删改后合并成第3、4、5三条,在这前面增加了两条,第一条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条强调了语文课程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阐述了实施改革的基本策略和任务。

二是更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语文素养的策略,突出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如“基本理念”第一条,大体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以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次修订中补充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习惯。在“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句中,补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一语,意在表达:语文教育加强育人作用,须立足于通过渗透的而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

“基本理念”第三条,第一段补充“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以进一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二段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对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作了一个简单的阐释,并强调它的重要意义。实验稿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关于三个维度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一些说法,改写后移到此处,把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和整体发展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视角。

“基本理念”第四条,在第一段补充说明了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方面的实施策略:一方面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提示,“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注重交叉、渗透和整合,注重掌握新的学习手段。第二段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程的建设,使它始终保持开放而有创新活力。在这一段就保持“开放而有活力”“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策略补写了三点:“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学习与教学的关键,补写了第二条:“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2.删改与调整

在修订中,删除了实验稿“前言”中少量的内容和词句,有的是出于表达重心调整的需要,有的是为了避免重复、交叉,有的是为了在某个位置上突出表达的重点。例如: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一语,修改后删除“理解”,后面的“祖国语文”改为“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包括听和读、说和写,“理解”包含在“运用”之中,原句中的“指导学生”也承前文的“引导学生”而省略。

“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删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句。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三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句中删去“和发展”三字,因此处重点谈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所以在修订中突出“学习的主体”的表述。

实验稿“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点论及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设计,因为在修订时在“基本理念”第三条里已涉及相关内容,为避免重复而进行了删改。

调整的内容如:

“基本理念”第一条,修订后分成两段,第一段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意思,第二段简要概括“语文素养”的内容。相比实验稿,修订后的这第二段里词句有增、有删、有换,还有词语顺序的调整。情况比较简单,这里就不逐字逐句加以解释。

“基本理念”第二条,实验稿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一句,修订后将此句中的“反应”改为“感受和理解”;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中的“教学”改为“课程”,修改后所表达的意思比原先更为确切。实验稿里这一条的第二段,在谈了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课程的特点后,又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背后的意思是,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同是语言教育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又各有特点。但是考虑到我国其他民族学生学国语文的情况,用“母语”一词不尽妥当,因此这一句改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实验稿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一句,修订后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比较接近大家习惯的说法,比原来容易理解;“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中的“体会”也是修订后增加的,体现了在实践中把握语文运用规律的过程性、层次性。这一条的第三段也有一处词语上的调整:实验稿的“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句中“还应考虑”改为“应特别关注”。

“基本理念”第三条,对于实验稿的修改,除了前面提到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句和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补充以外,还增加“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一句,将“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使有关表述更加贴近“自主”“探究”。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因此这里换用了当前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与“养成”,修改后,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一养成”。

在修订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例和几个部分的标题也作了_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标准中设“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没有像其他一些学科课程标准采用“分目标”的名目。有的学科可以将其知识内容按“门、纲、科、目”的层次分类,在不同的学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而语文课程始终是围绕听说读写的实践而展开的,按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深浅、范围大小、任务难易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上升。语文课程标准和外语课程标准一样,将目标和内容融在一起,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未设“内容标准”这一类,不强求与其他类型学科的课程保持完全统一。因此,修订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目录以及后面的一些标题中,实验稿里的“课程目标”“阶段目标”现在分别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

在修订中,实验稿的“前言”部分,还有一些地方的字词有增,有删,有改换,这些调整是为了使语意更加确切,文句更加顺畅。这里不一一细说。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5篇

一、实习内容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6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变电运行工区的**,很荣欣领导能够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代表变电运行工区的新进大学生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变电运行工区新进大学生对给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与帮助表示感谢。从岗前培训班开始到现在,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感悟,都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对于我们这些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尽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将在校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好地发挥到工作实践中,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决的问题。刚进局参加局里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让我们对供电职工的工作性质和供电局的辉煌业绩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被分配到变电工区后,在工区领导的关怀下,我们参加了工区举办的二级培训,并在维护队开始了我们在变电工区的第一份工作,通过在维护队和师傅们的接触交流,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变电职工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最令我们变电工区新进大学生激动的时刻便是10月22日到220变电站的日子,到了变电站一切都是新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陌生,在站上师傅和工区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很快适应了站上的生活。在新员工培训方面,结合本站的实际制定了相关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并与站上的师傅签订了师徒协议,通过与站上师傅们的交流学习,收获颇丰。在变电站上班的这段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变电站的“准军事化管理”,无论是从内务,交接班还是汇报,一切都显得是哪么的有序,也许这正是我们变电职工所需要的吧!

作为新员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正所谓学无止境,我相信我们变电工区的新员工必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不辜负领导们对我们的期望。

最后,提前祝福各位领导和同事新年快乐!

新员工年会发言稿范文大全

在新员工开训大会的讲话

2016年应届毕业生新员工入职讲话

新员工入职发言稿

新员工表态发言

新员工见面会讲话稿

平安保险新员工发言稿

客户营销新员工入职培训讲话

2015年年会新员工发言稿

新员工发言稿范文

在超市新员工培训会上的发言

物业新员工发言稿

新员工见面会发言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7篇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因为怕写不好而不愿意写;教师对作文课也是望而生畏,因为作文评改量大如山,但效果并不见好。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喜欢上作文课,老师也能轻松教作文课,从而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我们解放路中学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后来,江苏省盐城市一中的讲学稿教学模式引起隐们的注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教学合一,能很好的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于是,我校于2009年秋季开始,结合本校实际,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讲学稿作文教学的形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读写结合,在阅读课讲学稿中,围绕单元作文教学目标穿插作文片断训练

如我们在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中,紧紧围绕“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这个作文教学目标,在《童年的朋友》讲学稿中设计了人物外貌片断描写训练;在《一面》讲学稿中穿插了人物心理描写训练和语文描写训练;在《赵普》讲学稿中编入了细节描写训练;在《我的老师》讲学稿中设计了选材和组材训练。这样,到单元作文“写一个人物”时,学生已掌握了写人的基本功,此时学生已经明白,所谓写人就是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通过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写起来自然信心十足,当然也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二、作文课采用“讲学稿”指导学生写作,融看、说、写、读、改、评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指导过程

看:教师把下次作文的范围或题目通过讲学稿提前2至3天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先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列出写作的初步提纲。

平时作文毕竟不是考试,提前把范围和题目告知学生,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提高了观察能力,积累了素材,也为作文课打好了基础。

说:刘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所列的提纲,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的口头作文,教师巡视。这一步在课堂上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很多学生说起来来滔滔不绝,写起作文来却无从下笔,通过口头作文,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在“说”和“写”之间架起了桥梁,学生觉得写作文其实就是在说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写: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限定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教师巡高。

读:教师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根据此次作文的要求,当堂发2至3篇范文,引导学生去读,从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感受范文的优点。这一步也在课堂上完成。当然,范围最好不要先印在讲学稿上,而另用纸印,用完后可粘贴在讲学稿上。这样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为后面学生自改作文找到参照的标准。

改:就是让学生对照范文的优点,从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去自改或互改,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长进,避逸写与读脱节。

评:就是在前五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和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得到一次理性的提升。师生共同总结,比教师一言堂好,这里的总结,是以学生自己的总结为前提的,学生自然印象深刻,加上教师的点拔,这样的总结自然全面而又有针对性了。

物理学习发言稿第8篇

校对工作是有其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通过多年来的校对工作实践。我的感受是:校对并非只是依葫芦画瓢。要搞好校对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校对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并且对各学科各领域都有所了解。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校对人员要努力成为杂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校对人员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种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领域都要涉猎。文艺、体育、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从政治到生活,从科技到文化。所谓校对员是杂家,就是从各方面的知识结构来说的。掌握了丰富的知识,遇到了原稿写错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有些专业书稿,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纰漏,将人名、地名搞错,如果视野广阔、知识丰富、心中有数,这些地方就能及时发现。要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事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校对人员的工作若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就赶不上时展的需要了。

同时要树立一种敬业精神。应具备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学耐烦”、“习静心”,耐心地对待工作,平心静气地做好工作。校对的工作性质无疑对知识素养有更高的要求。校对工作要求校对人员要成为一名“博杂”的杂家,对各方面知识不一定要多么精深,但必须要“广、博、杂”,包括政治、经济、科学以及一定的历史、地理和语文等方面知识。其中熟练掌握汉语知识,即遣词造句、语法逻辑、修辞等文字方面,必须有较敏感的校异同能力。校对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意义上坚实的理论根基、相当的文化素养、丰富的学识、广阔的视野,还应具备编辑学的相关知识、电脑操作知识及一定的外语水平,做到兼容并蓄,明辨是非,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校对工作,有没有职业责任感非常重要。同样的工作,同一个错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发现问题,而工作麻痹、粗心大意者,则往往会捅娄子、犯错误。可以说,凡是出现的差错,无一不是粗心大意所致。但是,只要我们警钟长鸣,对工作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能够克服的,就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及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校对,应该热爱祖国、忠于职守,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献身出版事业的精神和埋头苦干、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热爱校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勤奋好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兢兢业业地把校对工作做好。校对是一种专业知识很强的工作。校对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校对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校对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校对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凡是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校对工作的要求更高。更难。在人们看来校对很简单,但却看不到他们是一种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看不到他们吃不好、睡不香的精神压力。工作中精力要高度集中,一丝不苟,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本书稿。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一定的行为准则需要遵循。作为校对人员经常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熟悉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因为哪一个人也不可能通晓古今中外的一切。作为校对,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应该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尽心尽职地做好校对工作,不能偷工减料。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同志或查找工具书,以帮助解决,不要不懂装懂,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校对工作。

三、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熟悉汉字的音、形、义非常重要。校对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汉字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要再学习,向工具书学习。对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要经常翻阅,去认字,领会含义。常年坚持,持之以恒。凡是自己拿不准的字。就翻工具书,不要简单地去问别人,因为这样有第一感受。也能看到很详细的注解。熟悉汉字是一个慢功,手勤、眼勤、脑勤,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在校对中不但知道一个词的字面含义,而且知道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对一个词的意思,即它所可能引起的感情反应、联想等。还要知道相近词语的细微差别,懂得中文与外文之间的差别。努力提高语言的造诣,丰富自己的词汇,尤其是对成语、谚语、典故、诗词、古文等。因此,做好校对工作,不仅要有深厚的现代汉语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和诗词的知识。要不断提高中文水平,努力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应用技巧。

而有些作者因为责任心不够强或笔误。稿件未能做到齐、清、定。比如我在校对稿件中就发现作者将“绿色GDP”误写成“绿色CDP”、“太和八年”误写成“大和八年”等,这时校对人员如果具有专业知识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出,这样就能避免错误的出现。其次由于在我国语言文字中,汉字的形近字很多,一不留神就容易搞错。又比如我在校对稿件中还发现作者将“江西的井冈山”误写成“江西的井岗山”、“日本的广岛、长崎”误写成“日本的广岛、长琦”等。这就需要校对人员具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和知识水平,对稿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错别字、标点符号不当等错误,能一一发现;对于拿不准的字、词、句子,引用语等,引起注意的话,往往不容易出现差错,否则其错误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四、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