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物理杂志 北大期刊

Physics

杂志简介:《物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57/O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述、光物理专题、研究快讯、物理攫英、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量子十问、读者和编者、天行见物理、科学咖啡馆、招生招聘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379-4148
国内刊号:11-1957/O4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2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965
总被引量:8399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4
立即指数:0.0208
期刊他引率:0.9234
平均引文率:14.519
  • 金属玻璃研究简史

    作者:汪卫华 刊期:2011年第11期

    金属玻璃的发明和研究已经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以来,金属玻璃不但成为性能独特的新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模型体系.金属玻璃的研究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简要介绍了金属玻璃的研究历史以及最新的进展,并扼要介绍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

  • 封面故事

    作者:马琰铭 刊期:2011年第11期

    在高压作用下,物质内部的原子间距会缩短,电子价带和导带会相应展宽.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高压条件下,绝缘体(或半导体)会转变为金属,而金属的金属性会增强.我们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发现,在超高压条件下,

  • 热电材料研究中的基础物理问题

    作者:史迅; 席丽丽; 杨炯; 张文清; 陈立东 刊期:2011年第11期

    热电转换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泽贝克(Seebeck)效应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和利用佩尔捷(Peltier)效应直接将电能转化成热能.文章简单回顾了热电转换材料中的物理效应及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常规热电材料(即窄带半导体)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其中包括一个好的热电材料应该具有的特性,以及提高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和泽贝克系数,降...

  • 块体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成毅; 陈玉标; 陈玲 刊期:2011年第11期

    文章重点介绍了现役热电材料(Bi2Te3,PbTe,SiGe)、常见结构类型(方钴矿型,笼合物型,Half-Heusler合金型,钠钴氧型和Zn4Sb3型)热电材料及新颖晶体结构类型的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热电性能、热电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娜; 张一多; 孙惠成; 秦达;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刊期:2011年第11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作为一种新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光伏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介绍此类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而后重点分析了器件集成的设计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研究进展

    作者:江南; 曹则贤 刊期:2011年第11期

    有许多种方法可用于在大气中产生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在室温附近)射流即是其中的一种.近年来,人们发现氦气或其它惰性气体通过毛细管介质阻挡放电形成的冷等离子体射流具有类似子弹的传输特性,在有机材料表面改性、等离子体医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专门设计的一系列实验,我们逐渐揭示了其产生机理,并深入研究了传输特性....

  • 宇宙早期的黑洞和中性氢的重新电离

    作者:戴闻(编译) 刊期:2011年第11期

    光速有限使得天文学家可以通过望远镜回望宇宙早期的历史.宇宙早期所发出的光在到达地球之前要走过数十亿年.此间,由于宇宙空间自身的膨胀,上述光的波长将伸展变长(红移).最近,

  • 自旋Seebeck效应简介

    作者:孟庆宇; 赵宏武 刊期:2011年第11期

    自旋电子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是未来电子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近年来发现的自旋泽贝克(Seebeck)效应则为自旋电子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现象.文章通过对自旋Seebeck效应的一些科研进展的介绍,较详尽地阐明了自旋Seebeck效应的定义和常用的利用逆自旋霍尔(Hall)效应来进行观测的机制与方法,并对不同种类材料中的自旋Seebeck效应及其可能...

  • 漫游反应:第三种路径

    作者:孟胜(编译); 任俊(编译) 刊期:2011年第11期

    美国艾莫莉大学Joel M.Bowman教授和维恩州立大学Arthur G.Suits教授撰文表示[1]:长期以来,化学家认为仅有两种办法能让一个分子分解;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能存在第三种途径,该发现可能有着深远意义.

  • 朗之万在华足迹记

    作者:李艳平; 王贞 刊期:2011年第11期

    文章依据朗之万来华期间中国报刊的报道和巴黎高等理化学院朗之万档案中的文献资料及图片,追述了朗之万1931—1932年在华活动的具体行程,展现他与中国物理学界的广泛交往,管窥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科学交流的情况,并特别强调了他在催生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中的功绩.

  • 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化学模式

    刊期:2011年第11期

    最近,美国Brandeis大学的I.Epstein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个能产生一定模式的化学机制,它若能在二维空间中工作,则也能在三维空间中工作.1952年,A.Turing曾提出过一个设想,他认为,在系统内部存在着一种机制,

  • 读者回响

    作者:林志忠 刊期:2011年第11期

    第40卷(2011年)第7期《物理》杂志,刊载了编辑颜丽和王进萍所写的一篇访问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Klaus von Klitzing教授的文章,题目是《赋予科学家更多的责任和自由——访量子霍尔效应发现者Klaus von Klitzing教授》.这一篇文章的访谈内容切题深入,书写笔调平实,对于年轻的学子和新进入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人员,以及资深的科...

  • 使用被捕获的离子模拟反铁磁相互作用网络

    作者:戴闻(编译) 刊期:2011年第11期

    在三角形反铁磁相互作用网络中,磁体的自旋取向遭遇到一个尴尬局面,或者叫作窘阻(Frustrated))局面.让我们考虑在平面上的三个磁体,它们分别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3个顶点(a,b,c).

  • γ射线暴可能会杀死海洋生物

    作者:树华(编译) 刊期:2011年第11期

    根据古巴的一个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到达地球的宇宙γ射线暴(GRB)会伤害深度直达75m的海洋浮游生物.40%的海洋光合作用是由这些有机体进行的,因此,这一情况可能对地球的二氧化碳水平产生严重影响.

  • 原子物理学领域的瑰宝——Cohen-Tannoudji新著《原子物理学进展通览》

    作者:王义遒 刊期:2011年第11期

    今年(2011年)初,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主编潘国驹教授跟我说,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Cohen-Tannoudji教授在他们出版社要出版一本关于原子物理进展的英文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