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写作是为了独立——哈金访谈录

    作者:江少川 刊期:2014年第06期

    哈金是当今美国重要的华裔作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4),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笔会/福克纳奖等。受《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委托,江少川教授于2013年对哈金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哈金就《等待》、《南京安魂曲》与《落地》等几部小说的创作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并对小说创作、文学经典学习、双语写作与小说教学等...

  • 文化翻译的伦理:庞德与本雅明

    作者:金英敏 刊期:2014年第06期

    瓦尔特·本雅明认为,翻译服务于建立语言之间隐秘的互利关系的宏伟目标。在本雅明看来,理想的翻译应该是透明的,能够以直译的方式更充分地彰显原作的光芒,而当直译变得僵化、成为语言的牢笼时,翻译又需要遵守一条原则,即忠实于语言流的自由。本文的目的正是要探讨庞德的诗歌话语如何传达本雅明关于译者任务的见解,揭示庞德对不同文化的改造如何展...

  • 巴特勒《创生三部曲》中的科技、环境与生命政治

    作者:蔡振兴 刊期:2014年第06期

    美国非裔女作家巴特勒的《创生三部曲》是一部后末世论小说。小说讲述核子危机后,硕果仅存的少数人类被具高科技的物种翁卡利类人拯救并封存起来,其目地与其种族延续有关。本文尝试从科技、环境与生命政治角度来讨论这三部曲背后所隐藏的宰制、剥削和殖民等内在问题,同时本文也将运用福柯和阿冈本的生命政治和聂珍钊的"伦理选择"来剖析赖莉丝...

  • “梦”:《美国在心中》的伦理隐喻

    作者:张龙海 苏亚娟 刊期:2014年第06期

    在《美国在心中》中,卡洛斯·布洛桑刻画了第一代美国菲裔移民的经历和悲惨遭遇。梦作为布洛桑一生的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以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相结合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解读梦的多重功能及其象征寓意。梦不仅是一种回忆往事的小说修辞行为,也是布洛桑理性意识和伦理身份建构的象征性隐喻,更体现了美国菲裔群体的身份...

  • 论特德·休斯中后期诗歌的社会生态观

    作者:陈红 刊期:2014年第06期

    特德·休斯早期和中期的诗歌突出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对立和隔离,中后期诗歌则深入探究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且深厚的联系,表达了一种较前期更为成熟的自然观或如著名休斯研究者特里·吉福德所称的"社会生态观"。本文以休斯中后期的三部代表诗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诗人的社会生态观在其中的具体表现,如《埃尔默废墟》再现了荒原上的文明印迹,...

  • 勒克莱齐奥的目光:对《大地上的陌生人》的生命现象学解读

    作者:练莹 王静 刊期:2014年第06期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散文集《大地上的陌生人》用诗意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神秘小男孩流浪在城市和海边,寻找白天极致光线的一天。他的写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强烈的目光,这目光不仅来自观看的主体,也来自主体周遭的世界和那无所不在的光线。这目光具有多质又统一的意义结构,其力量显现的方式与西方传统凝视机制中的目光在本质上不同:力图超越理性与...

  • 《阿达》与文本作为文学批评

    作者:肖谊 刊期:2014年第06期

    纳博科夫将文学批评有机地融入到《阿达或热情:一部家庭编年史》的叙述与情节之中,在文本中用戏仿、暗指、变位词、人物对话和作者闯入等方式对西方文学进行批评,演绎出其独特的文学观;作品中所指涉的作家和文学人物众多,被认为是对整个西方小说史的戏仿。而且,纳博科夫还在小说文本中对诗歌、戏剧以及文学技巧进行了评论。因此,《阿达或热情:...

  • 莫里森作品经典化问题的后殖民审视

    作者:章汝雯 刊期:2014年第06期

    本文针对我国莫里森作品"研究热"现象,以莫里森作品的经典化进程为研究对象,指出不仅意识形态、评论界、经典性、各类奖项、学校教育等传统认定的因素在此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上个世纪三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盛行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对莫里森作品在短短的四十多年就进入经典化进程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与黑人女性作...

  • 从《黑人文学》论早期美国文学研究的左翼视角

    作者:韩晗 刊期: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早期美国文学研究史的角度,将《黑人文学》作为考察中心,以史料分析的范式,论述了《黑人文学》的历史意义、研究视角以及之于当下研究界的启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左翼视角贯穿《黑人文学》全书,使其超越了当时小国文学研究的局限性与"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窠臼。同时也从左翼视角的局限性出发,研究了该书的得失。其一是视野不够开阔;...

  • 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三个误区

    作者:雷晓敏 刊期:2014年第06期

    本居宣长是日本享有盛名的"复古国学大师"。其堆砌啊哈咿呀哀哉等感叹词拼凑的"物哀论"至少有三个误区:一是忽物偏心的日本主体意识;二是蔑视文学伦理的滥情思想;三是"皇国神道至上"的原教旨主义邪念。倾空了文学伦理元素的文学思想是超道德的骗局;极端排外的民族意识膨胀是危险的导向。二百多年来日本的"大和"独优论和军国主义侵略说...

  • 《哈姆莱特》在当代中国的研究、改编与艺术重构

    作者:高旭东 蒋永影 刊期:2014年第06期

    《哈姆莱特》提供了一个文本跨文化旅行的典型案例。这个从英国到中国漫长的文化旅途从严复就开始了。然而就对《哈姆莱特》的研究、改编与艺术重构的总体成绩而言,当代1中国取得了最大的成就。从古装戏、实验话剧到电影,当代中国以多种艺术形式对《哈姆莱特》进行了改编与艺术重构。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运用不同的文体表现莎士比亚的代表性悲剧,本...

  • 诺奖得主马哈福玆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研究

    作者:丁淑红 刊期:2014年第06期

    本文采用描述性分析的翻译批评方法,从跨文化研究角度,借用译介学、翻译操控理论与接受美学理论,从翻译和研究层面展开,梳理了马哈福玆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在中国的译介脉络与接受轨迹,在对不同时期的接受心态和接受方式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分析后,指出马哈福兹在中国的文学形象经历了由单一的"社会问题的揭露者"到多元的"走向世界的文学家"的...

  • 多重界限的“垮掉”——论“垮掉派”文学的生成与传播方式

    作者:许淑芳 刊期:2014年第06期

    "垮掉派"文学对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然而,"Beat"一词的意义和中译一直是学界的困惑。本文从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的角度,阐述把"Beat"译为"垮掉"的合理性。"垮掉派"倡导的"自发式写作"打破了文学与人生的界限;其公开朗诵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而"垮掉派"作家与媒体之间的频繁互动突破了精英文...

  • 战乱与爱:叶传华及其在越战期间创作的华文诗歌

    作者:黄子坚 潘碧华 蔡晓玲 刊期:2014年第06期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越南华人在落地生根后,建立起自己的华校并创办华文报刊,栽培许多热爱越华文学的学生,当地华文报刊的兴起也推动了华文文学在越南的发展,尤其在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是蓬勃。当时人才辈出,作品多姿多彩,包括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新诗、古典诗词等,直到1957年4月北越军队占领西贡后而告终。越南华侨教育家叶...

  • 存在之思——新加坡女作家淡莹作品中的哲理意蕴

    作者:廖冰凌 刊期:2014年第06期

    新加坡女诗人淡莹以诗作著称,至中晚年始多有散文作品,这些散文和她的部份诗作在题目或内容上彼此呼应,形成一种微妙的互证关系。本文以淡莹的诗和散文为研究对象,并以"存在之思"为轴心解释其文艺生涯中多个阶段的哲理性诉求,即对"存在"的提问,对"存在"状态的观察体验,对"存在"意义的试探和诠释;而诗性书写、哲理探索、入世体验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