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

    作者:李玉平 刊期:2004年第02期

    “互文性”是当今流行的文学批评“关键词”,它与传统的文学批评术语“影响”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代际冲突。后者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它以作者为中心,注重实证研究,凸现了等级权威意识;前者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关注非个人化领域,注重符号分析,倡导民主平等意识。本文从语源分析、学术背景、中心着眼点、研究策略和意识形态等五个方面对这一...

  • 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论

    作者:王天保 刊期:2004年第02期

    伊格尔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了一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文学意识形态论。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论包括两个方面:“文学”概念内涵的意识形态性和文学文本的意识形态性。由于文学文本生产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因此文学文本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也可能通过揭示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而在客...

  • 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重构美学思想

    作者:傅其林 刊期:2004年第02期

    作为一支东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布达佩斯学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提出了激进美学的主张。激进美学就是重构美学,要重构首先要解构;要解构就要回到现代美学诞生的根基。本文立足于赫勒与费赫的代表性论文“美学的必要性与不可改革性”,首先论述他们对现代美学学科诞生的必要性的分析,然后从哲学美学与归纳艺术批评两方面阐发他们解构现代...

  • 后现代时期美国南方文学对“南方神话”的解构

    作者:李杨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时期美国南方文学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其对“南方文艺复兴”创造的“南方神话”所包含的历史感、南方意识、家庭观念三个经典主题的颠覆和解构,探讨了造成这种原因的社会、时代、阶级等因素,认为当代南方文学在逐渐摆脱其原有的特色,将观察的焦点对准了一个秩序、结构、意义经常受到挑战,传统文化逐渐被当代科技、工业、政治...

  • 爱伦·坡的诗歌:书写与死亡的生命沉思

    作者:任翔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首先从语词的视角对爱伦·坡诗歌进行修辞读解,其次展示坡诗歌中对书写生命的沉思,最后指出他将死亡的场景寓言化了。这种修辞学、哲学和诗学的读解揭示了隐含在坡的诗歌和诗学之中的一个深刻悖论:他一手呈现了令人恶心的死亡景观,另一手又指引着追寻虚灵真实的希望。他对生命的形而上思考,就升华在这个悖论所标示的两个世界之深渊之间...

  • 弗兰克·诺里斯的小说理论及其倡导的“美国小说”

    作者:王丽亚 刊期:2004年第02期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作家,弗兰克·诺里斯从反思19世纪美国小说为出发点,从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倡导小说批评理论化,并由此提出了美国小说家们应该创作“伟大美国小说”的口号。本文以阐述诺里斯的小说观为主,说明小说批评理论化、小说创作本土化两种呼声在20世纪初美国文坛的文化含义。如果说对于小说批评理论化的呼唤代表了西...

  • 本刊编辑部网站已经开通

    刊期:2004年第02期

  • 从混血儿形象看福克纳的种族观

    作者:李纲 刊期:2004年第02期

    福克纳的种族观存在明显的矛盾。作家对种族主义思想持批判的态度,但对黑人又抱有偏见,在黑人民权运动中被视为渐进主义者。这种矛盾在作家塑造的混血儿形象身上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这些混血儿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的种族观实际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种族观,作家在种族问题上体现出的矛盾也是由这种人本主义的种族观造成的。

  • 《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

    作者:王晓兰; 钟鸣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以“叙述视角的转换”为切入点,探讨莫里森如何通过“多重式内聚焦”或“对人物内心的转换性有限透视”来揭示《宠儿》中的主题意义和强化审美效果。笔者认为莫里森巧妙转换人物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视角艺术上的长处,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

  • 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表现、原因和出路

    作者:陈秋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热点。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三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对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人类在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的行为发出警示:关怀其他生命也就是关怀人类自己。人类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行为模式,自觉...

  • 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将在福州举行

    刊期:2004年第02期

  • 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反犹主义倾向

    作者:乔国强 刊期:2004年第02期

    就《雾都孤儿》一书中所揭露的社会犯罪现象而言,狄更斯并不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来反映的,而是从种族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犹太人“人种”生来就带有恶魔般的品性,不应该属于人类文明社会中一员的偏见传统。本文拟就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对犹太人费金的刻画、描写,分析和探讨狄更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反犹主义倾向。

  • 《好兵》与英国绅士观念的变迁

    作者:管南异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从《好兵》所刻画的一位“愚蠢”的绅士形象入手,回顾英国历史中绅士观念的变迁过程,着重探讨古老的重秩序、重责任的观念是如何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耗散殆尽,并被重实用、轻人情的观念取而代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作者所捕捉到的社会情感结构的变化,以及作者在恢复骑士理想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与艾略特的智性活动

    作者:彭桂芝; 曾新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以“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为个例,从结构与情感、思想性与情感、生活与情感、引言和诗序等方面着手,窥探艾略特是如何凭借“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等写作技法智性地利用诗中主人翁的情感影射并展现诗人自身的情感。

  • “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

    作者:刘俐俐 刊期:2004年第02期

    本文认为,作为“元小说”的“艾罗斯特拉特”使萨特融作家与理论家于一身。论文运用经典叙事学分析发现,在故事层中,叙述者和主要人物为一体,是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者,并且形成人物的两面。在超故事层,通过叙述者“我”的行动轨迹表达作家的哲学思考:自由的相对性;自由给予人的主要感觉是痛苦和惶惑。“我”的全部精神过程和行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