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6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6368
国内刊号:11-1068/I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722
总被引量:7528
H指数:34
立即指数:0.023
期刊他引率:0.9591
平均引文率:14.2989
  • 语言和文学——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

    作者:黄宝生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中印两国同为文明古国,但文化表现形态有诸多差异。本文梳理了中印两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在语言、语言学、语言哲学以及语言与文学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形态,探讨其中的原因,同时阐述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化结缘,对中国古代语言学和文学发展起到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 德里达与乔伊斯

    作者:李永毅 刊期:2007年第02期

    德里达与乔伊斯的关系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他们两人所尝试的是文学对文学自身、哲学对哲学自身的质疑,他们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拓展了文学和哲学的边界。乔伊斯著作百科全书式的杂糅性和语言策略为德里达提供了借鉴。无论是在词语、句子还是篇章的层次上,德里达的著作都有乔伊斯的痕迹。乔伊斯在精神气质和思维倾向上与德里达有相近之处,他...

  • 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作者:祝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贝娄的文学伦理观是肯定的,即对个人、群体和人类有着不灭的信心。贝娄虽不回避描写人的异化、人的精神困境和危机,但他并不让他的主人公在逆境中沉沦。他拒绝虚无主义,拒绝相信现代社会会彻底分崩离析。他赋予在异化、孤独、危机境况中的主人公以希望,即在否定性的陈述中贯穿着肯定的主旨,并最终使美好的人性、高尚的价值观念和对人类的信...

  • 更正

    刊期:2007年第02期

  • 艾略特与文化的多元融合

    作者:陈庆勋 刊期:2007年第02期

    艾略特将通俗文化、原始文化、东方文化等众多元素注入诗歌,使它们与正统的欧洲文化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方面使其诗歌充满了活力与睿智,同时也给分崩离析的现代文化提供了整一的框架和参照体系,为拯救现代文化建构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 《死者年鉴》:印第安文学中的拜物教话语

    作者:王建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拜物教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物崇拜反映了印第安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L.M.西尔科的小说《死者年鉴》中拜物教话语的研究,分析多元文化语境下土著部落物质文化身份的复杂性,阐明拜物教已经从原始宗教蜕变为殖民冲突史的物质集散地,其中隐含着作者对历史遗...

  • 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微笑意象

    作者:朱梅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聚焦莫里森笔下一系列微笑意象,分析这些微笑意象在凸显黑人种族精神与重建黑人种族自信方面的作用。

  • 美与恶的辩证法:重读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作者:郭勇 刊期:2007年第02期

    在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中,优美的金阁的幻影诱惑着“我”又排斥着“我”,“我”因而时常处在一种自我分裂的焦虑中;而在小说另外一个登场人物柏木的丑陋和邪恶中,“我”又看出了美和力量,并最终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下,烧掉了金阁寺,获得了新生。小说表层结构中的自我救赎诉求,实际上是同深层结构中作者三岛由纪夫对战后日本民族国家...

  • 试论品特式戏剧语言

    作者:陈红薇 刊期:2007年第02期

    品特戏剧的奇异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语言的独特理解。在他看来,现实中最真实的语言其实是谎言与真言的混杂。由此,品特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记忆”话语模式,人物的对白大量地以“记忆”的形式出现,虚构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而朦胧。本文以他的小说《侏儒》和后期代表剧作《月光》为例,探讨品特式话语的内涵。

  • 灵视与喻比:布莱克魔鬼作坊的思想意义

    作者:丁宏为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以初读的姿态再析布莱克的诗与文,力求在灵视与喻比或诗意想象与量化思维等关系方面梳理出我们较关切的思想内涵,以便对布莱克所论的简括式思考或评论方式进行反思。

  • 霍桑《红字》中针线意象的文化读解

    作者:陈榕 刊期:2007年第02期

    纵观《红字》的批评史,批评家大多没有能够对小说中针线这一饱含文化和象征意义的符号给予足够的关注。事实上,针线这一意象已经和海丝特的性别角色以及阶级身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霍桑塑造海丝特时,让她以针线为生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寻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男性意识形态的束缚,但同时却也淡化了她形象的颠覆性,模糊...

  • 哈姆莱特“To be,or not to be”的隐喻性

    作者:袁宪军 刊期:2007年第02期

    《哈姆莱特》著名独白的起始句“To be,or not to be”是莎士比亚批评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发掘该句的深层意义,特别是它所隐喻的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提出“To be,or not to be”是充满了张力的词语,它的隐喻性超越了通常的“生与死”的解读,而它的自主性使其颠覆了自身与任何特定释义的确切联系,这种开放性标示了悲剧《哈姆莱特》...

  • “白墙”的建构——论《情感教育》的现代性

    作者:田庆生 刊期:2007年第02期

    早在20世纪“新小说”代表之一萨洛特提出“怀疑之时代”之前,福楼拜就已经开始质疑传统模式,他曾梦想写出一本不谈任何问题的书。他认为一部作品谈论什么主题并不重要,素材和题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产生美感,这就是艺术的宗旨。福楼拜不但从理论上对小说创作进行反思和探索,而且还通过《情感教育》来表达他的美学理想。他从故事结构、人...

  • 浮士德与欧洲“近代人”文化价值核心

    作者:蒋承勇 刊期:2007年第02期

    恩格斯说歌德是既“伟大”又“渺小”的人,但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他同时又是一个“完全的人”和“世俗的人”。歌德强调入的自然欲望的实现,关注并不断去体验世俗生活。本文认为歌德追寻“完全的人”和“世俗的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表现自然天性、实现自然欲望、获得人生最丰富体验的过程。浮士德身上无尽的自然欲望与生命意志、强烈的个...

  • 虔诚运动与德语启蒙小说中的主观主义——以莫里茨的《安通·莱瑟》为例

    作者:谷裕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以莫里茨的自传性小说《安通·莱瑟》为例,考察德国虔诚运动与启蒙小说之间的关系,虔诚运动注重内省、注重灵修与启蒙小说主人公沉湎于幻想与感伤的性格心理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