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0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战后思想”与右翼话语反思、专题·“9·11”:两种文学记忆和叙事、新作评论、动态研究、作家研究、理论前沿、重读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7-7766
国内刊号:10-1309/I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286
总被引量:1399
H指数:5
立即指数:0.0116
期刊他引率:0.9806
平均引文率:4.4302
  • 卷首语

    刊期:2012年第06期

    互联网在改变文学?去年,珍妮弗·伊根得了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恶棍来访》整整一章用了PPT文档,让评论家们瞠目结舌。今年,她又别出心裁,把短篇新作写在每页有八个长方形条框的笔记本上,然后在推特上首发。她说,自己“乐于就任何可能的方面进行实验”。

  • 莫言与世界文学

    作者:陈众议 刊期:2012年第06期

    说到世界文学,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加书名号的《世界文学》。它作为我国外国文学译介领域曾经的唯一,不仅对莫言,甚而对所有我辈及上下两三代作家和文学青年产生过影响。具体到莫言,则我又会提到《世界文学》的两位前主编:李文俊和林一安。他俩较早分别推介的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莫言称作并置的“灼热高炉”。

  • 文学是最烈的——俄罗斯作家索罗金访谈录

    作者:任光宣 刊期:2012年第06期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索罗金是俄罗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但走红俄罗斯,而且风靡西方世界,但也有评论家和读者对他的作品持有异议。2012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推出索罗金的小说《暴风雪》中译本,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出版发行。

  • 约定:让我们和平、共处、爱自然——简评小说《虎太太》的生态诉求

    作者:冯海青 刊期:2012年第06期

    美国新锐作家蒂亚·奥布莱特(Tea Obreht)凭借处女作《虎太太》( The Tiger's Wife )问鼎2011年度奥兰治文学奖,成为英美文坛备受关注的移民作家。奥布莱特1985年出生于塞尔维亚,十二岁时随同母亲移居美国,

  • 游走于内部与外部的“他者”——青山七惠《温柔的叹息》中“弟弟”形象的解读

    作者:李征 刊期:2012年第06期

    一、内部的他者:“弟弟”的介入 《温柔的叹息》(2010)是日本新进作家青山七惠近年出版的第三本小说。这部作品与此前两部一样,描述的还是观看的激情。小说主人公叫“圆”。作品开场时“圆”与恋人分手没多久。为此,她把大部分心思都投入到了失业救济所的工作中。与其说这缘于她对工作的喜爱,不如说是她把心理防线扩张到了职场。

  • 回归的出逃——评莫里森的新作《家》

    作者:赵宏维 刊期:2012年第06期

    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新近推出了第十部小说(《家》(Home)),克瑙夫公司已于2012年5月8日出版了。

  • 快乐源于基因?——读理查德·鲍尔斯新作《快乐基因》

    作者:段军霞 刊期:2012年第06期

    美国后现代新锐作家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1957-)享有当代文学大师之美誉,其小说常被学界冠以“信息小说”之名,这是因为他的作品涉及二十世纪甚至是二十一世纪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借助小说,鲍尔斯试图诠释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因此评论界将他称为游走于科学与文学间的天才作家。

  • 评邝丽莎2011年新作《乔伊的梦想》

    作者:卢俊 刊期:2012年第06期

    随着电影《雪花秘扇》在中国的放映,其同名小说的作家邝丽莎(Lisa See)也逐渐进入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八本小说,全部和中国相关。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是有关其曾祖父邝泗的移民史《在金山上》(1995)。

  • 英国传记小说新篇——评戴维·洛奇的《风流才子的双面人生》

    作者:蔡志全 刊期:2012年第06期

    2011年4月,英国作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推出了以《时间机器》作者威尔斯(1866—1946)为核心人物的小说新作《风流才子的双面人生》(A Man of Parts),这是继《作者,作者》之后,洛奇的又一部跨传记和小说双重文类的传记小说。

  • 书写与文化身份的找寻——评米亚·科托的小说《耶稣撒冷》

    作者:闵雪飞 刊期:2012年第06期

    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Mia Couto,1955-)出生于莫桑比克的贝拉城,原名安东尼奥·埃米里奥·雷特·科托,其父为莫桑比克著名记者与诗人。作为最知名的莫桑比克作家,

  • 一本书的故事,一段调转世界船头的历史——评斯·格林布拉特的《拐点——世界如何进入现代》

    作者:郑飞 刊期:2012年第06期

    2012年4月普利策非小说奖授予著名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kblatt,1943-)的《拐点——世界如何进入现代》(Swerve: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m)实属众望所归。这部作品2011年就为斯蒂芬教授带来美国国家图书奖。

  • 还原一个真实的华盛顿——评罗恩·切诺的《华盛顿的一生》

    作者:汪凯 刊期:2012年第06期

    美国文坛的年度盛事之一就是普利策奖的颁发,分为新闻和文学两大类共二十一小类的奖项成为了美国文化界各路英雄角逐的焦点。与新闻摄影类作品的视觉冲击、

  • 写在灵肉交错间——评桑塔格第二卷日记《恰似意识系于身》

    作者:周艺 刊期:2012年第06期

    2012年4月,苏珊·桑塔格(1933—2004)的第二卷日记《恰似意识系于身:1964—1980年间的日记和笔记》( As ConsciousnessIs Harnessed to Flesh: Journals and Notebooks1964--1980 )在北美问市,各大出版物纷纷做出反应。

  • 最真实的越战小说——《马特洪峰》

    作者:张丹柯 刊期:2012年第06期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进行的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十年过去了,越南战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仍是美国作家们热衷的题材,一些作家甚至倾其一生致力于对其进行文学想象。

  • 沃勒·索因卡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

    作者:宗笑飞 刊期:2012年第06期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共同邀请,尼日利亚著名剧作家、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勒·索因卡于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来华访问,与我国学界进行高端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