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0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战后思想”与右翼话语反思、专题·“9·11”:两种文学记忆和叙事、新作评论、动态研究、作家研究、理论前沿、重读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林出版社
国际刊号:1007-7766
国内刊号:10-1309/I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286
总被引量:1399
H指数:5
立即指数:0.0116
期刊他引率:0.9806
平均引文率:4.4302
  • 编者的话

    刊期:2010年第02期

    先说一件本刊的旧事吧。 2004年,《外国文学动态》编辑部所在世界文学杂志社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译林出版社在南京召开“新世纪世界文学新走向”主题研讨会,有与会者针对大会发言内容呈现出的多中心甚至无中心的整体状况,提出了如下问题:新世纪世界文学的新走向究竟是什么?

  • 天方文学离诺奖有多远

    作者:邹兰芳 刊期:2010年第02期

    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因“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他以后,二十一年中再无一位阿拉伯作家摘得这一桂冠。在世界上106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名单里,马哈福兹是唯一的阿拉伯作家。

  • 捷克文坛的爵士王子——世界文化视野下的史克沃莱茨基

    作者:杜常婧 刊期:2010年第02期

    约瑟夫·史克沃莱茨基(Josef skvorecky,1924-)可以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捷克文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作品为读者带来狂热的阅读体验与理性的哲学思辨。从一个更大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而论,他又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作为捷克在二十世纪后五十年所经历的诸多社会变迁及文化...

  • 玛丽·恩迪耶的非洲情结

    作者:刘成富 刊期:2010年第02期

    凭借《三个坚强的女人》(又译《三个女强人》),玛丽·恩迪耶成功地获得了2009年法国龚古尔奖。她出身于一个混合种族的家庭,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塞内加尔人。就在她刚满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无情地抛弃家庭,回到了他的祖国塞内加尔。原本幸福的一家人从此天各一方,这段经历对玛丽·恩迪耶来说刻骨铭心,而且冥冥之中注定,不惑之年的她会写出...

  • 莫尼卡·阿里:英国文坛上的新星

    作者:张亚婷 刊期:2010年第02期

    莫尼卡·阿里(Monica Ali)是英籍盂加拉裔女作家。1967年出生于原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的达卡,三岁随父母移居英国。在牛津大学瓦德海姆学院学习政治、哲学和经济,毕业后曾经从事过出版、设计和商标等工作。2003年,她的处女作《砖巷》(Brick Lane)当年还未出版便入围布克奖,《观察家报》认为她是“他们那一代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之一...

  • 从《十一月漫长的一天》到《刑前一课》——欧·盖恩斯的小说创作

    作者:隋红升 刊期:2010年第02期

    欧内斯特·J.盖恩斯(Ernest J.Gaines,1933-)是继赖特、鲍德温、艾里森等几个著名的黑人作家之后崛起的又一位重要的当代美国黑人作家。经过四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创作,到2005年为止,他已有八部著作出版:长篇小说《凯瑟琳·卡米尔》( Catherine Carmier, 1964)、

  • 巴尔加斯·略萨新作《走向虚幻之旅:胡安卡洛斯·奥内蒂》

    作者:张力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最近,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凭借其2008年新作《走向虚幻之旅:胡安·卡洛斯·奥内蒂》,荣获卡瓦耶罗·伯纳德国际散文奖。该奖项由与西班牙作家卡瓦耶罗·伯纳德同名的基金会赞助。卡瓦耶罗·伯纳德国际散文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委会从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当年出版的散文佳作中遴选,奖金为三万欧元。

  • 阿迪加出版新作《两次刺杀之间》

    作者:海仑 刊期:2010年第02期

    2008年英国曼布克奖获得者、印度作家阿拉温德·阿迪最近推出新作——短篇小说集《两次刺杀之间》(Between the Assanssinations.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358页).

  • 无所畏惧?“无”所畏惧!——评巴恩斯新作《没有什么好怕的》

    作者:张莉; 郭英剑 刊期:2010年第02期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的小说《没有什么好怕的》(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2008)出版后,广受好评。《卫报》评论道:“巴恩斯对记忆和死亡的冥思既新奇异常,又雅致无比。”《纽约时报书评》称赞:“这是一本优美的、妙趣横生的作品……它的强大的震撼力在读者脑海里轰鸣不止,呢喃不歇,数周不去。”...

  • 成长、身份与历史—— 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作者:何宁 刊期: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拉美裔文学在美国文坛发展迅猛,广受好评,不少作家如桑·希思内罗丝、朱·阿尔瓦雷斯等人的作品已经被评论界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进入了中学和大学的课堂,成为人们了解当代美国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2010年欧洲最佳小说集》出版

    作者:海仑 刊期:2010年第02期

    对于一般的欧洲英语读者来说,让他例举出英国和爱尔兰之外的五位欧洲作家的名字,那将绝非易事。为了扭转欧美文学中心论这种片面的文学观,许多英美文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正在做出努力。据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2月15日一期报道,一本英文版的《2010年欧洲最佳小说集》最近在美国出版(阿奇弗出版公司,448页)。

  • 女性视点的历史记忆——评2009年度俄语布克奖获奖小说《女性时代》

    作者:陈爱香 刊期:2010年第02期

    2009年12月3日,女作家叶莲娜·契若娃(Елена Чижова)的长篇小说《女性时代》(Время женuuн)荣膺第18届俄语布克奖,成为继乌利茨卡娅、拉夫尼科娃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契若娃1957年5月生于圣彼得堡,财经学院毕业后当过老师,经过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开始发表作品,从1998年起主持圣彼得堡一份杂志,2002年起任国际笔会圣彼得...

  • 天堂的召唤与魔鬼的暗笑——评舍·安德森的准自传小说《暗笑》

    作者:李杰 刊期:2010年第02期

    在《蚁族》与《蜗居》流行的年代里,来谈论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S.Anderson 1876—1941)和他的《暗笑》(Dark Laughter,1925),似乎有一点政治不正确之嫌。我们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我们的女白领为了买房子而出卖色相,整个社会都在为现代化建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断“创新”,

  • “因坏情绪所累的文明”——评伊恩·麦克尤恩的《黑狗》

    作者:郭国良; 宋倩 刊期:2010年第02期

    毋庸置疑,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已经成为英国最受人嫉妒的作家之一,据说,他的作品在地铁上几乎人手一本。此前,麦克尤恩的主题一贯是谎言、背叛、乱伦、丑闻和病态,大胆地触摸到人类心灵的幽暗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麦克尤恩的文风为之一变,从早期的荒诞阴郁转向人文关怀。

  • 艾丽思·门罗的新作《太多快乐》

    作者:袁霞 刊期:2010年第02期

    2006年,加拿大作家艾丽思·门罗(Alice Munro)在为推介《洛克堡的风景》(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而做的一次访谈中提出,她以后也许不会再发表新的小说集,因为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然而时隔三年,她的新作《太多快乐》(Too Much Happiness)于2009年8月由道格拉斯·吉布森出版社出版,让读者在惊喜之余对该书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