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4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理论、理论_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29
国内刊号:11-1248/I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365
总被引量:8531
H指数:39
立即指数:0.0606
期刊他引率:0.9826
平均引文率:9.9293
  • “另一个世界”在佩特拉峡谷的变奏——勒克莱齐奥小说《宝藏》的叙事艺术

    作者:黄晞耘 刊期:2009年第02期

    自1966年勒克莱齐奥接触到美洲印第安文明开始,“另一个世界”就成为他笔下最重要的创作母题,小说《宝藏》所讲述的故事,是作者心目中“另一个世界”的又一次变奏:用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峡谷所象征的“另一个世界”来对照反衬当下的现实。这次变奏最具价值之处,无疑是勒克莱齐奥独特的叙事艺术。

  • 宝藏

    作者:勒克莱齐奥 张迎旋(译) 刊期:2009年第02期

    在过去那个年代,当马匹老得不能再供役使时,人们不会宰杀它们,而是将其放归山里,任凭它们在自由的怀抱中沉醉,等待与死神的相会。父亲曾经这样告诉他。萨马韦恩还记得父亲在讲述古老的传说时的那种腔调:很久以前,在佩特拉,人们居住在泉水边,神灵依旧与他们同在,并且呼风唤雨,守护着墓穴里的秘密。

  • 冷战时期的美国“地下”世界——德里罗《地下世界》的文化解读

    作者:周敏 刊期:2009年第02期

    作为当今美国文坛一位重量级作家,唐·德里罗的作品几乎涉及到了二战以来美国社会的一切重大问题,展示了它“魔力与恐怖”并存的各种奇特景观。本文以其长篇小说《地下世界》为对象,选择性地考察了作为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我们-他们”逻辑前提之“美国”身份的虚假性,以及冷战期间迅速增长的垃圾与消费社会的深层关系,并展示了其中问题的复...

  • “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将在杭州召开

    刊期:2009年第02期

    东方文化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这一关注以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为显著标志:1996年在耶鲁大学召开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4年在剑桥大学举办的相同议题的国际研讨会。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并促进“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在中国的研究,

  • 地下世界(前言)

    作者:唐·德里罗 周敏(译) 刊期:2009年第02期

    帕弗库靠着墙。然后他抬头看。人们在想球在哪儿。短暂的延迟,间不容发的停留。站在三十五区的考特看到球往他的方向飞来,他感到自己的身体要变成烟雾了。球飞到上面的座区,他看不见它了,他以为球会落到他上面的位置。但他还没来得及微笑,或叫喊,或推搡邻座的胳膊,在那时刻将他湮没之前,那球又出现了。他能看到球上的线缝在旋转,就这么...

  • 诗十首

    作者:乔治·欧康奈尔 史春波(译) 刊期:2009年第02期

  • 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

    作者:李德恩 刊期:2009年第02期

    堂吉诃德是位理想主义者,他幻想的理想社会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愈是对理想社会向往与追求,愈是深感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反差使堂吉诃德尽显英雄本色,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毋庸讳言,由于作者时代的局限性,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历史事件和事物上认识的偏差,如他的临终遗言、对侍从桑丘的主子心态、反人性的禁欲主义实践、对摩尔人被驱逐...

  • 生命的悖论与游戏的衰落——评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作者:胡继华 刊期:2009年第02期

    德国作家黑塞的杰作《玻璃球游戏》这部习惯上被称为“小说”的作品,集“教育小说”、“艺术小说”、“帮会小说”、“思想小说”之大成,杂糅了诗歌、箴言、自传、传奇、书信、随笔等文学体裁,对作家本人展开了深度反思,对作家生活的时代展开了犀利的审视。通过自传艺术追溯生命之流,黑塞沉入到生命的底层,发掘了个体之中二极性悖论及其悲...

  • 西方现代诗论中的自由体抒情诗论

    作者:赵志方 刊期:2009年第02期

    西方现代诗论、尤其是20世纪的诗人诗论对现代诗歌的最主要形式自由体抒情诗的各主要因素均有大量讨论和争议,举凡与现代诗歌的革命性、抒情自我、客体性、语词工作机制、韵律、自由体等等要素相关的论题都是被不断重提并始终开放的。这些反复探讨并非仅着眼于对一种诗体的理解,而更关乎本体论意义上的对何谓“诗”的探寻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对诗...

  • 《剑桥》:帝国叙事中的超越与共谋

    作者:何卫华 刊期:2009年第02期

    《剑桥》是英国当代作家卡利尔·菲利普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采取多元视角的叙事方式,通过三个迥异的声音,分别讲述其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共同记忆”。通过这种“众声喧哗”,作者试图呈现一幅更多元、真实和完整的殖民历史图景。但本文认为,细读文本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的叙事始终并没有真正超越帝国的视野,不同的声调合奏出的仍...

  • 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研究掠影

    作者:丁淑红 刊期:2009年第02期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是一位在阿拉伯世界乃至中国受关注度最高的现当代阿拉伯作家之一,且研究成果丰硕。本文试图将中国的马哈福兹研究成果以时间为纵向脉络,以整体性研究、个案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为横向铺陈,并对在研究视角、方法和深入程度有新意的成果进行重点评述,以期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纵横捭阖,期留...

  • 理论没有“之后”——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说起

    作者:金惠敏 刊期:2009年第02期

    对理论的敌视在文学研究界一直是沉浮不定但从未也永远不会寂灭的一种态度。最近由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出版和相关介绍,要不要理论,以及要不要后现论,又成了一时的话题。本文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说起,一方面指出伊格尔顿始终一贯的对“理论”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批评了他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误解,提出后现论如德里达的解构乃是一...

  • 论叙事修辞对叙事语法的超越

    作者:谭善明 刊期:2009年第02期

    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在对文本进行语法分析时,将修辞当成语法的附属物。人们渐渐开始怀疑,文学文本的组织是否有一定可还原的规律性,叙事修辞是否真的来源于语法框架?实际上叙事的过程就是一个转义修辞的过程,叙事话语的生成并非源于一个坚固的、本义的、语法的系统,而是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创造。只有厘清叙事语法中的“本义-转义”...

  • 反思审美神话

    作者:李包靖 刊期:2009年第02期

    布鲁门贝格沿着卡西尔对神话思维的反思道路,以解释学的求证意识进一步深入揭橥审美神话的含混特性,印证了它作为一种“真理的剩余”的价值特征;他结合现代审美思想史语境,对审美神话中的自由说进行了深刻批判,进而为我们敞开了一种别开生面、充满魅力的审美思想史的“神话研究”。

  • 自然灾难与消费主义的后果

    作者:王逢振 刊期:2009年第02期

    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是当前整个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无疑是大规模工业生产污染的后果,但与全球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也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文化方面探索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环境恶化的影响,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呼吁改变消费观念,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为改变现状做出努力。